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两首》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7.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2.过程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2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课时1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2课时)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第二课时《荷叶•母亲》◎教学目标:1. 诵读课文,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2. 赏读课文,在赏析画面的过程中鉴赏散文诗隽永的语言,体悟作者情思的变化。

3.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她是一片宽广的海洋,为儿女献出真爱;她是一堵坚固的城墙,替儿女挡风避寒;她是一棵参天的大树,给儿女纳凉遮阴。

她有一个最美的名字——母亲!母亲,对于每一个儿女,是生命的源泉。

她们的怀抱,更是儿女受伤后疗愈情感最好的休憩所。

冰心老人曾说,她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两个“最好”足见她对母亲多么的热爱,于是,“母爱”成了她作品的三大主题(“母爱”“童心” “自然”)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一篇散文诗《荷叶•母亲》,随着作者的文字,欣赏她笔下莲的美丽,感悟她对莲叶一般勇敢慈怜的母亲的那份赤真赤诚、感激和赞美的深情!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相互补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2. 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然后选三位同学合作朗诵课文。

(听完后,选三位同学评价。

主要关注字音、语速)正音正形:zǐ mèi cí lián pái huái bìng dì huā ruì dǎo nì姊妹慈怜徘徊并蒂花瑞祷告匿名mù yù沐浴积累词语:姊妹:姐妹。

荫蔽:遮蔽。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 说说诗歌中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参考答案:倾盆大雨中,院中的荷叶遮盖一株红莲的动人情境。

4. 思考:文章是否能将第1—3小节删去使内容更集中?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可删!第1节写父亲的朋友送莲,是为了引起下文,为下文描写雨中红莲作铺垫;第2、3小节由眼前的两缸莲花自然联想到的往事情景,即忆我和祖父赏莲,属于插叙,花瑞人祥,把花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秋天的思念》和《金色花》。

这两篇散文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母爱的伟大。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深入体会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诗的意境。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散文诗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作者情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7* 散文诗二首(教案一)一内容解读《金色花》1.开篇点题,大胆假设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大胆假设,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金黄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为下文的想象奠定了基础。

(第1—3段)2.三次嬉戏,母子情深作者紧接着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一次是在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是在母亲拿着灯去牛棚时,突然落到母亲面前,恢复原形。

三次嬉戏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无论变成什么都要在母亲身边,体现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喜爱之情。

(第4—7段)3.母子对话,美丽圣洁最后两段是写母子之间的对话,充满娇嗔、爱意,体现出母子之间的深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是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第8、9段)《荷叶·母亲》1.引子开头,铺垫下文作者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联想到故乡的红莲,并交代了三蒂莲与“我们”三姊妹之间的关系,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了充分的铺垫。

先写莲花的来历,以此作引子,为后文写荷叶母亲做了铺垫。

“八年之久”“故乡”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1—3段)2.雨打红莲,情景感人“烦闷”写出了“我”在雨夜中的心情,为后面写“感动”蓄势。

文章在此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的场景,雨愈下愈大,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使“我”的内心很“不适意”。

“打得左右攲斜”一句写出了红莲被大雨摧残的严重之态。

母亲唤“我”回屋时,“我”看见荷叶护莲的情景,“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着红莲,暗示了荷叶呵护红莲就像母亲呵护孩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散文诗两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二首第一课时《金色花》【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了解作者幻灯片出示泰戈尔的图片以及他的几组诗句;由学生介绍诗人泰戈尔;幻灯片出示作者简介。

三、美文朗读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一个调皮孩子的口吻朗读。

3.教师着重从重音、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找不见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再如:“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4.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然后学生点评。

5.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请学生回答。

问题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赞美了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

问题2:孩子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地进行,不让妈妈知道呢?明确: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让妈妈感觉更加温馨;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2.教师板书: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

五、赏析感悟1.幻灯片出示有关母爱的诗句,教师深情朗诵。

2.请学生展开想象,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为开头说一段话,表达对妈妈的爱。

3.教师出示问题:如果哈利·波特送给你魔法,你可以把自己变成任何一样东西,那么,你最想变成什么依恋在母亲身旁?为什么?(幻灯片文字提示:凉风、清茶、阳光、雨伞……)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两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两首》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嗅xiù匿nì祷dǎo 衍yǎn
(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学生介绍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模仿运用。
- 如《济南的冬天》中,作者用“白雪皑皑”来形容冬天的景色,学生需理解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 语言品味的培养:学生能够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例如,《春》中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学生需学会欣赏此类语句的美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散文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到,同学们在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和启发性,激发同学们的思考潜能。
2. 教学难点
- 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作者在散文诗中的情感表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细读和讨论来体会。
- 如《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家乡冬天的眷恋情感,学生可能难以感同身受。
- 散文诗与诗歌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散文诗与诗歌的界限,需要通过具体文章的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 例如,散文诗在形式上的自由,以及它结合了散文的叙述和诗歌的抒情的表达方式。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包括以下两篇文章:《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散文诗《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能够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欣赏散文诗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生词、难点解析等内容。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两首散文诗,学生跟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7《7 散文诗二首》优质精品课课堂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散文诗《草原》和《背影》,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的描绘,也有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感受散文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诗的美。

2.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音韵美。

2.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写作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美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

3.相关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散文诗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感受散文诗的音韵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散文诗的美。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散文诗的美。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散文诗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精髓。此外,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课程节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散文诗的魅力和教学挑战。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散文诗二首》,我发现他们在理解诗意、感受情感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诠释散文诗的美。但我也发现,仅仅依靠讲解还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散文诗的韵味。因此,我尝试通过分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散文诗的特点。这一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在讨论和实践中逐渐领悟到散文诗的魅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2)散文诗的语言魅力:散文诗的语言富有诗意和音乐性,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独特的意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体会其韵味。
(3)散文诗的情感表达:散文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3.《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及主题:《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创作于唐代。诗歌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的《天上的街市》和李白的《静夜思》。以下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6.散文诗的想象与创新:散文诗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7.散文诗的朗读与欣赏:朗读散文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韵律美和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8.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学习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9.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关系: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自由,它是诗歌和散文的一种融合体。
10.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创作过散文诗。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 nì)笑祷告( dǎo )花瓣( bàn )衍( 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荷叶母亲》的基本概念、生字新词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母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荷叶母亲》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解课文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上,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理解课文标题,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背景。
2.诵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荷叶”、“庇护”等。
-对于文学修辞手法的识别,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句,如“荷叶为我撑起一片绿伞”,讲解比喻手法,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创作。
-在情感体验与表达方面,教师可以设置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将个人对母爱的感悟写成短文,以此帮助学生突破表达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荷叶母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母亲对你的关爱和照顾?”(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母爱的伟大和深情。
-阅读技能的培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把握散文诗的节奏和韵律,通过默读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概述“我”和妈妈嬉戏的经过。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 清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阳光 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3、作者以时间顺序来写“我”与母亲节的三 次嬉戏,说说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 4 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 的回报。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些什么,于是
词语积累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
一、齐读第 1-3 段,回答下面问题。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词大文中有什么作 用? 点拨: “假如”表明全文内容是以一种假想的 方式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视为整首诗的 思考问题,整 考查学生对开头
诗眼。 讲授新课 2、从“笑嘻嘻” “匿笑” “悄悄地开放” “看着 你工作”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 点拨:可以看出“我”在用一种嬉戏的方式身 母亲表达真挚的爱意。 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 响。 ”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理答案。
句(段)的理解。
学生读这三个 段,体会诗人 的真情。
抓住关键词语, 体会真情。
体会句子的意
品味句子。
点拨: “暗暗地匿笑”写出了孩子调皮、快乐、 思 天真、活泼的特点,说明了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是 快乐幸福的。 二、抽读第 4-7 段,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什么感情? 点拨: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经过,体现 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 2、用“当妈妈 ,我就 ”的句式, 概括内容,并 恰当表达 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品味文章语 言,想象作者 描绘的画面。 培养学生品味文 章语言的能力。
生难字
嗅 (xiù) . 祷 (dǎo)告 . 罗摩衍 (yǎn)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嗅xiù匿nì祷dǎo 衍yǎn
(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3)学生介绍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