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详解共39页
美苏两极格局
美苏争锋
一、美苏两极格局 “二战后初期,由美苏两大国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 被称为美苏两极格局。”
分析下列材料,二战后初期为什么会形成由美 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1、形成原因 (1)二战使西欧国家衰落 材料一:二战前世界政治格局由西欧国家主导, 二战期间由于西欧是二战的主战场,所以经过 二战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失去了继续主导世界 政治格局的实力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双方并没有立即动武, 而是尽量的保持了克制,后来美苏双方经过多轮 的协商,苏联撤离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1)冷战
①德国分裂 ②朝鲜分裂 ③古巴导弹危机
1950年朝鲜领袖金日成为统一朝鲜半岛,对韩国 出兵,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带领西方17个国 家出兵支援韩国,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经常将炸弹 投到中朝边境的中国地区,为了保护边境安全,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驻朝鲜抗击美军。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1953年交战各国签订了停 战协定
1947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马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根本目的是什么? 歇尔,提出了一项援助西 遏制苏联的扩张 欧战后重建的经济计划“马 控制西欧 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各国共计130亿美 元,期中90%是无偿赠予 借助于马歇尔计划的大量资金,到1951年时西 欧各国工业、 农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 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方便了美国控制西欧 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在经济上采取的 反击措施是什么? 1949年9月苏联联合东欧社会主义国加成立 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了与西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相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1949年美国联合英、法、荷、加等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组建了一个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军事 组织北约 苏联在军事方面采取的反击措施是什么?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学习目标1.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了解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正确分析“冷战”的影响。
2.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以此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自学案一、从盟友到对手1.美苏关系恶化:(1)二战后,在①等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②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美苏在③和④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⑥”,它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
(2)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苏联的措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⑦,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1)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⑨。
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2)在美苏影响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出现“⑩”事件。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PPT文档资料
1.概念: 1945年2月,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 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 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 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美苏均势 2.基础: 3.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21题)美国历史学家沃尔 夫· 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 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 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战争宣传单是一方为了瓦解敌 人意志、鼓舞自己士气而印制 的宣传材料。右图为二战后某 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对 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形成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直接原因) 3.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欧日:实力削弱; 美国:实力大增,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存 在大国沙文主义 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重要原因) 5、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 6、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第55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反共反苏,是争 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 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 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 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
控制操纵 联合国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 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 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材料反映了什么?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材料二、二战后的苏联
经济
军事
政治
仅次于美国
军队数量达1140万人
一、“冷战” 兴起的背景 二、冷战的表现 三、“冷战”中的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2、越南战争(1961-1973)
热战:
1950年美国干涉朝鲜内 1961年,美国发动越
战,发动朝鲜战争
南战争
【易错易误】美苏“冷战”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属于美苏“冷战”的范畴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争 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美苏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 战而已,对于亚洲而言是“热战”,对于美苏而言 是“冷战”。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 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时 代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早在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密苏里州的一篇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的死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个铁幕已经降落在大路上。
”于是,“铁幕”这个词成为分隔东西方的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专业术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与英美结成了反法西斯的战时同盟,在战后通过苏、美、英三国首脑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得意加强。
在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
从力量对比看,苏联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解放了全国领土,并帮助许多国家获得解放。
根据波茨坦公告,苏军占领了德国的东部地区,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只政治力量。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德、意、日在战争中被打败,后法国和英国受到严重削弱,美国却占尽战争便宜,大发横财,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苏联和美国在战争期间对欧洲的事物发挥了决定作用,这种作用在和平解决期间必然会有所发挥。
早在战争前期,美国和英国就酝酿要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体系,以保障欧洲和世界和平,苏联表示支持。
于是,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一致同意召开联合国会议,起草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国际纠纷。
而在寻求战后解决办法的谈判过程中,争论随之而起。
主要集中在欧洲如何组织起来的问题上,也就是,谁控制欧洲的问题上。
由于苏联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他所担心的是德国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重新控制欧洲,他急需恢复经济和保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苏联企图竭力维持战时同盟,保护战后处理德国、波兰及划分欧洲和远东势力范围的协议。
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显然预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能会出现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样的革命运动浪潮。
他们准备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控制苏联军队所占领的领土和人民。
如果美国在战争结束后从欧洲事物中脱身,那么,不久就会使欧洲完全听命于苏联,长此以往,必然会危害到美国。
由于有了这种认识,美国就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事务。
西方国家普遍担心德国会沦入苏联之手,然后谋求更远的西部强行施加他的影响,尤其是1947年,共产党一直是执政的联合政府的成员,而他们进行颠覆的潜在力量是不会被西方政治家们所忽视的。
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
专题九第一节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一,形成的背景(一)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背景:美成为头号强国,苏成为政军大国,西欧日本衰落2,含义:依据二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内容确立的战后国际关系。
3,实质:划分美苏两分的势力范围。
4,意义:美苏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取代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
(二)苏美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原因:共同敌人消失,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不同(主要)(三)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和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二,形成的表现(美苏冷战表现)(一)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背景:苏联和共产主义影响,英国及西欧衰落。
2,主张:英美等联合对抗苏联的影响3,意义:拉开苏美冷战的序幕。
(二)表现:——政治方面1,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3)(1)内容(2)意义: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方面1,美国马歇尔计划(背景,实质,意义)2,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方面1,美国组织北约组织(1949)2,苏联组织华约组织(1955)三,影响——冷战下的国际关系(一)消极影响:1,造成一些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背景:美苏争霸,原因:美国冷战)(2)朝鲜分裂(3)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2,造成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亚洲热战)(1)朝鲜战争(2)古巴导弱危机(3)越南战争(二)积极影响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世界大战发生2,双方互相学习与借鉴,促进世界整体发展3,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日益壮大。
四,启迪1,霸权主义害人害已。
应当反对霸权主义。
2,世界各国应当和平共处,互相尊重3,世界文明多样性,应当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兴起一,欧洲联合(一)原因:1,美苏争锋下确保欧洲的安全。
2,经济发展和各国联系加强。
3,欧洲各国有共同传统文化。
4,法德和解(关健)(二)过程1,欧洲共同体形成(1951年,1958年,1967年)2,欧洲联盟形成(1991年,1993年)(三)影响1,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举例说明)促进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2,对世界格局: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有力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培训资料
吭亿殊曼涵垂鲜转氨萧拜乳莲傣储娱彦扩胳阻邑拴牢怯轴帛告淑炸氛钦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 夺霸权
为什么战后美苏两国选择对抗,而非合作?
美苏两国在 和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社会制度
国家利益
材料一: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兵佐议绍喝糯定翻霸澎铁仁妨缅壶砧幼厅伤祝税文爽焉矛嚎谱建家窝祸靠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
“马歇尔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援助。” ——丘吉尔
“美国不是没有私心的。”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想一想:美国的“私心”是什么?
藐阶镜谜菩嫡贩桅魔弓粟附馆湿送舞鲜喻细补赦桅玛缨镶按矢鼠牵戒排舀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充巧丝靖慨瞳友籍多癸滞删测委坍锯峙旷琼琳雄锌呵祁玫救趴嫩补君拼鸥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并肩坐在一起?
膝断登怕贯傲士厕跌饰硒奋予牙了字持糯害栓耍佛集宙蜂演脓抿已饶谴噪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本课小结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据有的130亿--
160亿吨当量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 发动核大战。
“冷战”影响:
积极:两强势均力敌,避免大战爆发。
消极: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进行军备竞赛,导致核战威胁;
(3)争夺势力范围,破坏世界和平。
“冷战”中的“热战”: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 战”,故A、B、C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 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亚洲一系 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成立,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 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故A项正确。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北约等确立 其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美国的战略重心一 直在欧洲,没有转移,故C项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时间上不符。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三、影响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1)欧洲: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1949年德国分裂。
(2)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爆 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拉美: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2.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的爆发。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易错易误】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确立。( × ) 剖析 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2.冷战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影响都是消极的。( × ) 剖析 冷战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势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2.日本经济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残 存封建因素;③重视教育和科技;④采取制 定经济计划的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 经济的发展;⑤朝鲜战争的刺激等。
2)表现: 1956—1972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位经济大国.
3)影响:
(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 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
到黑客攻击,而多个外国媒体的报道草率的认定黑客“来
自中国”,甚至“中国军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在北京作出回应:“……有人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妄称
中国军方对美国国防部实施网络攻击,这是毫无根据的,
也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冷战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C
A.进攻
B.联合
C.遏制
D.诬陷
3.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是西欧) 接受了美国130亿美圆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丘吉尔把美国的做法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
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墨西哥)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4)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影响: (1)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2)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1)缓和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冲突得到缓和; 2)动荡原因: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 矛盾和新冲突(如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具体事件) 具体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越南战争(1961—1975 越南战争(1961— 年)
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 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 德国一分为二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年 1950年 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 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 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 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 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成立 苏联 对抗
共产党与工 人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年 年
美国在越南发动了“ 美国在越南发动了“特 种战争” 局部战争” 种战争”、“局部战争”, 投下800万吨炸药, 800万吨炸药 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1000 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 美国也损失惨重, 长达12 12年 5.6万余人丧生 万余人丧生, 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 30多万人受伤 耗资4000 多万人受伤, 4000多 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亿美元。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难点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难点解析:
两极格局的形成PPT课件
8
二、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军事上:
1949组建北约
1955组建华约
性两大质军:事军政事治政集治团集对峙团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二、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过程)
铁幕演说 序幕
美 (1946)
杜鲁门主义 开始 (1947)
美苏争锋
本节任务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认识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节框架
两
两
两
极
极
极 消极影响
格
格
格
局
局
局
形
形
的
成 原
成 过
影 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积极影响
因
程
授课:XXX
1
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 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 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 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 战是两极格局下美苏及东西方国际 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授课:XXX
2
一、为什么会形成两极格局?(原因)
1.为什么是美苏两极格局,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制确定的关于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赔偿的原则,关 于波兰疆界及临时政府组成的协议,以及《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和 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秘密协定,其实质是按照东西战场战争推进的 程度,即按照东西方大国的实力,把欧洲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 从而奠定了欧洲(世界)的基本秩序——雅尔塔体制的基础。
——刘金质主编:《冷战史》
结合教材内容,概括: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力量上势均
力敌,是美苏采取冷战方式对抗的重要原因。
授课:XXX
5
雅尔塔体制奠定基础-美苏两分天下
第二 三节 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
17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原因
(1)美英战区的合并 为了扶植德国,遏制苏联,保存美占区 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加重苏联的困难,美 国宣布停止从美占区向苏联提供一切赔偿, 同时,美国开始考虑合并占领区。 1947 年1月1日 ,英美战区合并。
18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2)四国外长会议 美、英扶植双战区,引起苏联的强烈不满和 抗议,在1947年3月10日至4月24日苏、美、英、 法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四次四国外长以及11月25日
至12月15日的第五次会议上的激烈争吵,美、苏
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逐渐加深。
19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3)美英战区的货币改革 出于同苏联对抗的目的,1948年6月19日,三 战区实行货币改革,它使得西战区的经济形势逐 渐好转。但是货币改革却给苏战区带来极大混乱,
15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问题的由来 首先,德国战略地 位极其敏感,从而 成为东西方政治斗 争的焦点和军事对 垒的关键地区。 其次,战胜国之间, 尤其是美苏之间, 由于战略目标的差 异造成了对德政策 的分歧。
16
(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主 张 严 惩 德 国 , 索 取 战 争 赔 款 。 苏 联 从 苏 联 的 国 家 安 全 战 略 出 发 复 兴 和 发 展 德 国 ; 美 国 从 称 霸 欧 洲 的 战 略 目 标 出 发
8
凯南的遏制理论
遏制理论的历史背景 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崩溃,战时
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
础;苏联成为美国战后称霸世 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 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 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
抗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详解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 碉堡、270个警犬桩。
一堵墙硬是把一 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 越而被处死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 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 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 签字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 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 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 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 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 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缓和战略 在亚非 大肆扩张
在亚太 战略收缩
对苏缓和
1、尼克松访苏
2、欧洲安全问题
欧洲
两军对峙
第三阶段 8 0 年代
态势:美攻苏守
美 国
苏 联
1980年、“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 星球大战计划
1985年、戈——经济 改革、调整外交 全面收缩
“第二次缓和”?
阶段
基本态势
对外战略
苏联希望同美 国平起平坐, 共同主宰世界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
原创2: 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题
解析:由“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 “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意为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国家 利益的冲突而进行“冷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显然与题意无 关,故排除。
6 6 of 22
(3)《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 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 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 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 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 明( )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据材料,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 生的原因。
10 10 of 22
据材料,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 生的原因。
3
国家分裂
朝鲜分裂
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 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
局部热战
二战后法国、美国先后 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 美援朝、保家卫国。
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核危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经过 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撤走导 弹,危机结束。
抗美援朝
12 12 of 22
(6)图片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图中①处应填写( C )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
第(6)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讲义
阶段十五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总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政治上经济上科学文化上课时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美苏争霸*。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考点一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4.表现5.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点二美苏争霸(选修3)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2)重大事件⎩⎪⎨⎪⎧①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苏美两国首脑会晤,未取得成果,苏美关系趋于紧张。
②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
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2)重大事件⎩⎨⎧①“缓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和1975年的欧安会的召开。
②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谋求同中国对话。
(3)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
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