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______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2.在中国大陆,新闻学界于______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的传播学。
3.“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4.传播者的______是指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自由权等。
5.符号在传播中的功能包括指代功能、表义功能、自律功能、显示功能、认识功能、______。
6.施拉姆以宏观的视野和______的观念来研究传播现象,整合研究成果,把传播研究领域看作永久的居留地。
7.获得行之有效的传播谋略的途径包括完善决策机制、确保情报质量、____________、精选筹划时间。
8.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陷入了______的因果模式巢臼。
9.施拉姆关于内容选择的数学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或然率/费力的程度”表明受众满足需要的可能性越小,费力的程度越高,被选择的可能性越。
10.施拉姆等人的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是指______。
11.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应遵循有用、有利、有理、______原则。
12.______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传播规律的科学。
13.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14.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强调______,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等特点。
15.______指的是个人为了推动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图、愿望、理想、信念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的言论与下列哪一理论是相似的( )。
A. 排气阀理论B. 社会关系论C. 沉默螺旋论D. 社会参与论2. 当前,先进的媒介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在重要新闻发生的一、两分钟内得以获知,这里体现了媒介的( )。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由大众传媒构筑的A.社会环境B.直接环境C.虚拟环境D.真实环境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李普曼的见解,我们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
在现代社会,“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
换言之,在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介构筑的巨大的“虚拟环境”或称“媒介环境”。
2.拉斯韦尔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A.对谁B.说什么C.取得什么效果D.通过什么渠道正确答案:D解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3.托尔曼认为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A.游戏B.交际C.工具D.消遣正确答案:C4.一般认为,传播学的萌芽出现在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B解析:传播学萌芽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得到发展,至40年代成形。
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学生上的新闻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A.25%B.40%C.75%D.90%正确答案:A解析:作为将新闻学提升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的开拓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菜尔认为一个四年制的大学生课程,应由四分之一的新闻学课程、四分之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组成。
6.拉斯韦尔研究的宣传主要是A.宗教宣传B.战争宣传C.广告宣传D.商业宣传正确答案:B7.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A.语言的形成B.电子技术的进步C.文字的诞生D.印刷技术的发明正确答案:A解析: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自我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大众传播学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反馈B.信息的发生C.噪音D.信息的接受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A.确定指标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C.测定指标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A.娱乐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社交性功能D.宣传性功能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社会化B.信息化C.系统化D.知识化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全球村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受众B.传播内容C.传播者D.传播渠道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A.“培养”理论B.“议程设置”理论C.“知识沟”理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D.缩小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9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64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发生周期不规则昀传播类型是A.人际传播 B. 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2. 德弗勒模式属于传播过程的A. 线性模式B. 环形模式C.控制论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3.传播可分为工其性传播稻溏遣牲传播,强调消遣性传播的学者是A.托尔曼 B.皮亚杰 C.斯蒂芬森 D.拉斯韦尔4。
开创非语言传播研究的著作是A.《物释起源》 B.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C.《模仿的法则》 D.《人类的身体语富》5.西梅尔把社会传播网络形容为A.信息车间 B.意见酒窖 C。
思想仓库D.舆论厨房6。
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是A.解释社会变迁 B.理解社会变迁C.预测社会变迁 D.控制社会变迁7.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有“热媒介”和“凉媒介”之分,其中属予“热媒会’’的是A.广播 B.电话C.面谈 D.越规8.金属滔字印刷术和印尉槐的发明者是A.摩尔斯 B.马可尼C.贝尔 D.古鼗堡9. 英尼斯提出的偏向空间的媒介是A.黏士 B.石头C.白报纸 D.羊皮纸10.决定一个国家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媒根本立场的是该圈的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C.文化制度 D.社会制度11.赛伯特认为,在报刊从集权主义理论向自囱主义理论转变过程中,至少有三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作出了杰出贡献。
2019年0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传播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的( A )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奠定了报刊制度基础,被认为是人类传播史上最古老的传播制度理论是(A)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3.对于传播的定义, “仪式说”偏重的是传播的仪式性,而非(B)A.民主性B.信息性C.自由性D.文化性4.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中比较新颖的是提出了(C)A.媒介环节B.讯息环节C. 噪音环节D.反馈环节5.中国出版的第-部传播学译著是(D)A.《传播学原理与应用》B.《精神交往论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C.《传播学原理》D.《传播学概论》6.以下研究中,不属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是( B)A.编码与解码B.文化产业C.媒介文化与亚文化D.女性主义7.被称为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人”的媒介理论家是(A)A.莱文森B.阿特休尔C.高登D.默多克8.空间偏向的媒介,有利于(C)A.确立权威B.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C.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D.传者对媒介的控制9.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介融合实践被称之为“坦帕模式”,其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共增的关键决策是设立(A)A.多媒体新闻总编辑B.品牌CEOC.新闻总监D.首席架构师10.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又被称作(D)A.前部落化时期B.部落化时期C.脱离部落化时期D.重返部落化时期11.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批量的复制生产,并推动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传播形式是(C)A.口语传播B.文字传播C.印刷传播D.电子传播12.大众传媒的多元化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A)A.政治民主B.经济自由C.文化自信D.社会稳定13.以下概念中,跟文化帝国主义无关的是( C )A.文化霸权B.媒介帝国主义C.沉默的螺旋D.刻板印象14.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国家,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中最容易受到限制和削弱的是( B )A.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B.监督市场秩序C.刊载商业广告D.发展媒介产业15.明确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的学者是(A)A.施拉姆B.勒庞C.拉斯韦尔D.赖特16.女明星嘉宝在电影《瑞典女王》中“零度表情”的表演,属于人际传播手段中的(B)A.语言符号B.非语言符号C.中介物D.自我传播17.群体规范的维持,主要依靠群体内的( B )A.宣传B.奖惩机制C.说服D.自卫行为18.在传播模式中,线性模式的根本性缺陷是( A )A.单向性B.孤立性C.双向性D.复杂性19.依靠提供本,拉登录像带这样的独家信源,从而在国际传播中获得巨大影响力的媒体是( D)A. CNNB. NHKC.凤凰卫视D.半岛电视台20.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C)A.群体动力理论B.“把关人”理论C.“两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理论21.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指的是( D)A.报道权B.采访权C.监督权D.批评权22.大众媒介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与消费者被称为是(D)A.偶像B.明星C.“黑粉”D.“粉丝”23.罗杰斯等人开展的革新传播研究也被称作是( A)A.“创新扩散”理论B.“中介化”理论C.“沉默的螺旋”理论D.“框架”理论24.“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观点是(A)A.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设置重要议程来影响公众关注什么B.传媒强调程度越低,公众关注程度也越低C.某些新闻或热广]话题是传媒设置出来的D.公众可以影响传媒话题的设置25.在传播模式的研究中,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B)A.传播的要素B.传播的条件C.传播的效果D.传播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1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 5. 论述题7.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霍夫兰正确答案:B2.《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A.弥尔顿B.卢梭C.约翰.穆勒D.伏尔泰正确答案:A3.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A.谁B.对谁C.说什么D.通过什么渠道正确答案:D4.下列选项中,属于线性模式的是A.德福勒模式B.赖利夫妇模式C.申农一韦弗模式D.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C5.在传播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A.传播效果研究B.内容分析C.传播媒介研究D.控制分析正确答案:A6.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A.“控制组”B.“实验组”C.“观测组”D.“对照组”正确答案:A7.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很多传播行为是一种A.工具性行为B.使用满足性行为C.社交性行为D.自我中心性行为正确答案:A8.拉扎斯菲尔德等指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A.环境监测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麻醉精神功能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正确答案:A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A.记者B.传媒的经营者C.编辑D.传媒的所有者正确答案:C10.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四种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A11.按照美国数学家申农的定义,信息指的是A.确定性减少的量B.不确定性减少的量C.确定性减少的质D.不确定性减少的质正确答案:B12.社会传播中的超量信息也是一种噪音,这种噪音是A.人为的B.不可控制的C.天然的D.不能译码的正确答案:A13.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也叫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正确答案:D14.用实验证实了英国科学家马克斯韦尔关于无线电波预言的德国物理学家是A.贝尔B.马可尼C.赫兹D.波波夫正确答案:C15.下列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A.择善而从B.爱屋及乌C.从谏如流D.见仁见智正确答案:D16.受众理论中有一种以“刺激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并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
2021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4)媒介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巨大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政治集团、财团开始认识到媒介的作用,频繁地试图利用媒体。
二、多项选择题
26.ABCD 27.ABE 28.ABCE 29.BCD 30.ABC
三、名词解释题
31.“知沟”理论
解析:
以美国传播学者P.J.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也称“知沟”理论。其中心内容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能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地累积,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P236-237
32.传播学经验学派
解析:
从广义上理解,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界,经验学派通常指称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他们多采用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P66
33.跨文化传播
解析: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P139
(3)新闻传播领域建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组织,如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
总之,专业性是新闻工作者或者说大众传播的传者区别于其他传播者的一个重要特点。P186-187
39.简述社会主义国家舆论监督的内涵。
答: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成果和政治生活状态的政治文明,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包括以下几点: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7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传播学诞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正确答案:B2.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
• A.内容分析法• B.实地调查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3.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报纸上的排印错误、电视中的图像失真、人际谈话中的各种干扰等都属于传播过程中的()。
• A.失误• B.噪音• C.杂音• D.混声正确答案:B4.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必须遵循()。
• A.随机原则• B.总体原则• C.间距原则• D.等距原则正确答案:A5.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包括()。
• A.授予社会地位的功能• B.传递文化的功能• 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正确答案:B6.赖特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具有()。
• A.信息功能• B.发展个性的功能• C.社会整合功能• 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D7.《论自由》一书的作者是()。
• A.穆勒• B.弥尔顿• C.洛克• D.杰弗逊正确答案:A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有五个环节,传播学对其中第一个环节的研究称为()。
• A.受众研究• B.控制研究• C.内容研究• D.媒介研究正确答案:B9.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 A.维纳• B.韦弗• C.贝尔• D.申农正确答案:D10.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该广告()。
• A.播出次数太多• B.画面切换太快• C.播出次数太少• D.画面切换太慢正确答案:A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信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C12.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浙江省2020年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浙江省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1.内容分析法2.传播目的3.语言4.背景5.强化6.讯息因素7.参与性8.大众媒介组织9.约定性10.信息泛滥11.自述12.信息需要13.有节14.接种法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B16.D17.B18.C19.C20.D21.C22.D23.D24.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5.ACD26.ABCDE27.ABCD28.AE29.BDE30.CDE31.ACDE32.ABC33.CDE34.ACD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5.×36.×37.×38.√39.×40.×41.×42.√43.√44.×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45.知识又是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或代码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运行状态与规律的认识。
46.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47.传播谋略是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种种对策。
48.传播学:以动态的整体的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及用开放的观念综合地研究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49.反馈:反馈从受传者送回给传播者的少量意见信息,告诉传播者关于其信息是怎样被接收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0.要点是:①单一效果向复合效果转移;②同层效果向多层效果转变;③劝服效果向认知效果变化;④一种制度下的一种声音被多种声音所取代;⑤大众传播由对共同价值观的强调过渡到对相互依赖性的强调;⑥传播者由对受传者被动性的认识转变为主动性的重视。
51.其4个方面为: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
52.这是信息仪式论者的观点。
仪式论者从新闻和消息如何维护社会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读新闻并不是通过它了解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履行这种仪式得到类似于参加宗教仪式或民间活动所取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并在参与这种仪式活动中作出符合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决定和行为。
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无关的信息干扰,可看作是( )A.信息匮乏B.信息反馈C.信息低量D.信息超量2.布里德认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传播媒介所担负的职能是( )A.思想控制B.社会控制C.外部控制D.内部控制3.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效果也称( )A.示范效果B.心理归因效果C.视野制约效果D.累积效果4.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传播媒介是信息流通渠道的( )A.不固定的把关人B.重要把关人C.次要把关人D.主要把关人5.大众传媒的自我控制也称为( )A.他律B.内律C.自律D.外律6.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指定法B.日历法C.系统抽样法D.等距抽样法7.下列研究方法中,所需费用相对来说最低的是( )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控制实验法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 )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9.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B.缺乏批判精神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D.学术观点过时10.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1A.说服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使用与满足功能11.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12.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 )A.把关现象在社会上全然消失B.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D.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13.能够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失调的是( )A.授予地位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传递信息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14.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 )A.网络传播B.跨文化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1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影响发生在( )A.认知阶段和判断阶段B.判断·意见阶段和行动阶段C.判断阶段和意见形成阶段D.“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16.就传播过程而言,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传播者,传统学派关心的是( )A.内容B.媒介C.受众D.环境17.在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中,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符号是( )A.分离的B.合一的C.并用的D.整合的18.电脑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是( )A.网络服务供应商B.各种传媒机构C.网上的个体用户D.电脑网络用户19.“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的着眼点有( )A.电视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B.电视色情与社会犯罪的关系C.电视的视听兼备对感染力的影响D.电视业的垄断化对观点多样化的影响20.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A.“信息论”和“控制论”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21.在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 )A.政治经济学派B.法兰克福学派2C.耶鲁学派D.芝加哥学派22.魔弹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 )A.传统社会理论的流行B.依附理论的流行C.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D.现代化理论的流行2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潜心研究传播理论达30年之久,成为传播学中的( )A.耶鲁学派的创立者B.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C.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D.芝加哥学派的创立者24.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的学者是( )A.卡兹和麦奎尔B.卡兹和布鲁姆勒C.麦奎尔和布鲁姆勒D.麦奎尔和贝雷尔森25.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A.个人差异论B.个人关系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26.对传者、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的分析属于( )A.马莱茨克模式中的概念B.传播单位模式中的概念C.赖特夫妇模式中的概念D.丹斯模式中的概念27.施拉姆提出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指的是( )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娱乐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28.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戴维·伯洛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29.说明信息概念的实质的是( )A.信息即情报B.信息即知识C.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D.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30.提出“感觉的平衡”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兹D.戈夫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2年全国自学考试4月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4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上世纪70年代末起,多次到国内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旳学者是( A )2-32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霍夫兰2、《耶鲁大学有关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旳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B )2-31/32A、麦克卢汉B、霍夫兰C、布雷多克D、梅罗维茨3、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旳是( D )3-46A、拉斯韦尔模式B、德福勒模式C、布雷多克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受信、编码和译码功能旳个人和团队称为(B )3-49A、信源B、传播单位C、信宿D、反馈机制5、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旳一种措施,这种措施旳特点是( A )4-84A、客观、系统、定量B、全面、精确、完整C、客观、系统、定性D、全面、精确、规范6、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 B )4-91A、控制组B、实验观测C、实验组D、实验条件7、初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旳是美国社会学家( B )5-105A、丹尼尔B、赖特C、麦奎尔D、怀特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有关传播功能旳观点被称为( B )5-100A、“工具说”B、“游戏说”C、“社交说”D、“麻醉说”9、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旳重要把关人是( D )6-128A、记者B、广播电视C、编辑D、传播媒介10、报刊旳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旳发展,这种理论是( B )5-136A、报刊旳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旳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旳极权主义理论D、报刊旳苏联共产主义理论ll、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旳( A )7-171A、身体语言B、类语言C、自然语言D、生成语言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觉得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性,其中不涉及...( D )7-173A、语言是静态旳B、语言是抽绎旳C、语言是有限旳D、语言是归纳旳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奉献旳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D )8-181A、兹活里金B、费森顿C、尼普科夫D、波波夫14、麦克卢汉以多种媒介对人类感官旳延伸为原则,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又称( C )8-193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15、有观点觉得,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旳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旳影响。
全国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发生周期不规则的传播类型是(A)1-38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2.德弗勒模式对以往传播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1-43A.反馈B.噪音C.编码D.译码3.赖特在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功能即(B)1-49A.舆论监督B.提供娱乐C.创造虚拟环境D.协调社会各个部分4.传播学在欧洲起源时深受两门学科的影响,这两门学科是社会学和(B)2-57A.政治学B.心理学C.生物学D.新闻学5.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提出了著名的(C)2-64A.“培养”理论B.“把关人”理论C.“两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理论6.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主任布莱尔认为,新闻系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应占其所有课程的(D)2-60 A.20% B.35%C.50% D.75%7.从传媒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B)3-82A.电子传播时代B.印刷传播时代C.文字传播时代D.网络传播时代8.“地球村”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C)3-94A.莱文森B.施拉姆C.麦克卢汉D.英尼斯9.融合了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智能手机被称为(D)3-104A.“第二媒体”B.“第三媒体”C.“第四媒体”D.“第五媒体”10.在美国传媒舆论监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门事件”调查,发生在上世纪(C)4-112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11.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B)4-119A.弥尔顿B.密尔C.厄斯金D.杰弗逊12.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新闻伦理准则的文件是(D)4-126A.联合国大会颁发的《国际新闻道德公约》B.哈钦斯委员会提交的《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C.国际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D.密苏里大学首任新闻院长主持制定的《新闻工作者守则》13.印刷媒介中最早出现的是(A)5-146A.图书B.报纸C.杂志D.单页广告14.狭义的媒介产业也叫(B)5-145A.文化产业B.传播产业C.电子媒介产业D.印刷媒介产业15.1996年我国成立的第一家报业集团是(B)5-149A.解放日报报业集团B.广州日报报业集团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D.北京日报报业集团16.对其他一切自由起保障作用并被认为是各种自由的核心和前提的是(C)6-170A.就业自由B.信仰自由C.媒介自由D.迁徙自由17.从信息管理的角度说,制止、减弱谣言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D)6-163A.惩戒传播者B.禁止非正式传播C.管制传播媒介D.保障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18.按照拉斯韦尔的说法,人们在石器时代让男孩学习打猎,其功能是(C)6-176A.消遣娱乐B.监视环境C.传承社会遗产D.协调社会各个部分19.西方新闻界认为,防止出现恶劣政府的必要条件是让受众(公民)拥有(B)7-198A.传播权B.知晓权C.媒介接近权D.隐私权20.“观展/表演”理论认为,更能体现当代媒介饱和环境中的受众特征的是(D)7-202A.直接受众B.间接受众C.大众受众D.扩散受众21.霍尔认为,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存在三种解码立场,其中电视制作者希望看到的是(D)7-201 A.“协商立场”B.“观展立场”C.“对抗立场”D.“支配/霸权立场”22.“知识沟”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同在一所大学工作,因此他们被称为(D)8-236A.哈佛小组B.耶鲁小组C.哥伦比亚小组D.明尼苏达小组2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属于(D)8-216A.一致效果论时期B.选择效果论时期C.直接效果论时期D.多元效果论时期2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容易被当作(C)8-233 A.中立意见B.权威意见C.多数意见D.专业意见25.就效果层次而言,“有限效果论”忽视了一个层次即(C)8-228A.态度B.情感C.认知D.行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
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
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整理
202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真题本卷子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卷子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A、正式沟通渠道B、非正式沟通渠道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2、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材料中第—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文章材料是A、《宣传·传播·舆论》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C、《群众传播和群众鉴赏》D、《世界X时期的宣传技巧》3、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讲有三个要素,即讲者、听者和A、场地B、时间C、条件D、内容4、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搜集资料的工具是A、文献B、录音笔C、问卷D、实地观察5、有学者认为,很多传播行为属于工具X,即使是自我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这位学者是A、皮亚杰B、霍克海姆C、托尔曼D、斯蒂芬森6、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7、群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新闻信息B、商业信息C、教育信息D、娱乐信息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开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群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三关是受众的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10、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
2021年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00642真题与答案
2021年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00642真题与答案1、《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 [单选题] *A.小红B.凤姐(正确答案)C.晴雯D.探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适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B.谢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C.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D.令便言多令才有此令郎君(正确答案)3、五岳之首是()[单选题] *衡山泰山(正确答案)恒山嵩山4、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比(等到)诸侯之列不省所怙(依靠)B.吾为若德(恩德,人情) 齐谐者,志(记录)怪者也(正确答案)C.其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敛不凭(凭借)其棺6、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格言出自于荀子的《劝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缯zēng 紫绡xiāoB、龟裂guī记载zài(正确答案)C、贮藏zhù焦核héD、宠幸chǒng 炫耀xuàn9、下面所列《红楼梦》中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林黛玉潇湘妃子《葬花吟》脖子上有金锁共读《西厢记》B.薛宝钗薛蟠之妹丰年好大雪金玉良缘魁夺菊花诗C.王熙凤贾琏之妻弄权铁槛寺凡鸟偏从末世来协理宁国府(正确答案)D.晴雯宝玉的丫鬟病补雀金裘拒绝给贾赦做妾撕扇子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11、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传播学概论真题和答案参考
202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卷子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奉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操纵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2.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屡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奇信息的是〔〕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施拉姆3.拉斯韦尔模式的缺乏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
这个因素是〔〕A.操纵过程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D.反应过程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
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A.编码—解释者—译码B.编码—讯息—译码C.译码—解释者—编码D.译码—讯息—编码5.操纵实验过程中施行的实验刺激,也叫〔〕A.证真B.自变量C.证伪D.因变量6.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研究费用比问卷调查和操纵实验低,一是能真实地反映〔〕A.信源的特征B.分析单元的百分比C.信源的优势D.分析单元的平均数7.认为传播具有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这两种个人功能的学者是〔〕A.托尔曼B.拉斯韦尔C.皮亚杰D.贝雷尔森8.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主要涉及〔〕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群众传播9.以下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A.巴斯B.怀特C.卢因D.伯洛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社会责任理论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C.集权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1.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从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言语的三种特性,其中之一是〔〕A.言语是生成的B.言语是演绎的C.言语是无限的D.言语是静态的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A.财富B.信息C.时间D.资源13.西方传播学界认为,群众传播开始的年份是在〔〕A.1356年B.1456年C.1465年D.1645年1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A.霍夫曼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梅罗维茨15.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群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假设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6.播送、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纳的即时式询问法,可以获得〔〕A.瞬间视听率数据B.长期视听率数据C.平均视听率数据D.短期视听率数据17.依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18.“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A.卡兹等对购物的研究B.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研究C.罗杰斯对推广农药的研究D.霍夫兰对美军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19.“安静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A.麦奎尔B.诺依曼C.罗杰斯D.蒂奇诺2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局部。
4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B、友人
D、邻居
B、制度化的组织结构
D、普遍化的行动规范
B、“长江韬奋奖”
D、“范长江新闻奖”
B、批评权
D、编辑权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全国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64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上世纪 70 年代末起,多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2、《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的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
受信、 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 (
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l 、 A 、
施拉姆 B 、卢因 C 、
拉斯韦尔 D 霍夫兰
A 、
麦克卢汉 B 、
霍夫兰 C 、
布雷多克 D 、
梅罗维茨 3、
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 A 、
拉斯韦尔模式 B 、
德福勒模式 C 、
布雷多克模式 D 、
申农—韦弗模式 A 、 信源 B 、传播单位 C 、
信宿 D 反馈机制
5、 A 、
客观、系统、定量 B 、全面、准确、完整 C 、
客观、系统、定性 D 全面、准确、规范
6、 A 、 控制组 B 、
实验观测 C 、
实验组 D 、
实验条件 7、 首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丹尼尔 B 、 赖特 C 、
麦奎尔 D 、
怀特 8、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2
10、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ll 、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 、 工具说”
B 、“游戏说”
C 、 社交说”
D “麻醉说”
9、 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A 、 记者 B 、广播电视 C 、 编辑
D 传播媒介
A 、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 、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 、
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A 、身体语言 B 、
类语言 C 、自然语言
D 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认为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征,其中不包括 生成语言
A 、语言是静态的
B 、语言是抽绎的
C 、语言是有限的
D 语言是归纳的
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A 、兹活里金
B 、费森顿
C 、尼普科夫
D 波波夫
14、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又称(
A 、部落前文化时期
B 、部落文化时期
C 、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15、有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
该
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 、个人差异论
B 、社会分类论
C 、社会关系论
D 选择性因素理论
16、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最后一关是受众的
A 、选择性注意
B 、选择性暴露
C 、选择性记忆
D 选择性理解
3
A 、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
B 、
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17、下列关于意见领袖的表述,正确的是(
18、霍夫兰等人研究发现,传播者的可信性包括传播者的信誉和( A 、专业权威性 C 、受教育程度
19、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理论是(
20、蒂奇诺等人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导致“知识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人们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 、下列选项中,属于线性传播模式的有(
E 、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2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泛指(
E 、图书
23、下列印刷技术中由中国人发明的有(
E 、铅活字印刷
24、被称为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的著作有( A 、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 B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综合的 C 、意见领袖不喜欢社交活动
D 意见领袖集中在特定的社会阶层
B 、工作经历 D 社会地位
A 、“议程设置理论”
B 、“两级传播理论”
C 、“使用与满足理论”
D “说服性传播理论”
A 社交范围的差异
B 、
传播技能的差异 C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 、
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共 10 分 )
A 、德福勒模式
B 、
拉斯韦尔模式 C 、布雷多克模式
D 、
申农—韦弗模式 A 、广播 B 、 报纸 C 、电视
D 、
杂志 A 、雕版印刷 B 、
木活字印刷 C 、泥活字印刷
D 、
铜活字印刷
4
E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
25、传播学传统学派在传播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霍夫兰等人研究了“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的说服效果,发现“两面提示”对
较高者的说服效果较好。
题。
35、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在网络传播中,发出信息者与接受信息者的角色可以不断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 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分) 简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不同 。
C 霍夫兰的《传播与说服》 D 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A 、 传播的内容
B 、 传播的效果
C 、
传播渠道的效率 D 、
受众对信息的反应 E 、
传播者对传播的控制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26、
拉斯韦尔对政治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方面。
27、 28、
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 地改变和控制某
29、
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 ”。
30、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 三大要素组成的。
3l 、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32、 33、
诺伊曼提出的“ ”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34、
传播学批判学派关心的是“谁在传播”、“谁在控制传播”和“ ”等重大问
四、 36、
传播 37、 库尔特•卢因 38、
反馈 39、
环境监测功能 40、
数字化技术 五、
42、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43、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可读性”的研究结论,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
44、关于传播媒介的演变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英尼斯提出了哪些观点?
5
6
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 分) 试述拉斯韦尔模式的内容、意义和不足 ..。
45、 简述受众接受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
47、
结合实际,试述政府是如何控制大众传播的。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