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工艺设备完整版

合集下载

联碱设备简介

联碱设备简介
氨压缩机
一、氨压缩机的作用及简介 在氯化铵结晶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t产品需要移出840MJ左右的热量,这部分热量的移出,一般是利用冰机制冷来实现的。 氨压缩机俗称冰机,是冷冻系统的主体设备,其作用是将低压氨蒸气压缩成较高的压力和温度,送入冷凝器冷凝成液氨。
冰机的型号: 压缩工段共有冰机16台 LG31.5A螺杆冰机10台 LG25螺杆冰机6台套
煅烧炉(回转炉)型号及数量: 煅烧工段共有轻灰煅烧炉8台,重质碱煅烧炉1台,凉碱炉3台 φ2500轻灰煅烧炉5台套, φ3000轻灰煅烧炉2台套, Φ3600轻灰煅烧炉1台套, Φ2500重灰煅烧炉1台套 φ2500凉碱炉3台套
结晶工段
氯化铵结晶是使氨母液Ⅰ在结晶器中,借冷却和加盐的作用使氯化铵结晶析出,同时得到合乎制碱要求的母液Ⅱ送回碳化工序制碱用
其基本流程是:氨盐水由塔顶部进入塔内,CO2气分别由塔的底部和中部进入塔内。气液接触发生反应,为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在塔内装有多层菌帽,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有冷却箱的冷却水将热量移走,生成的碱液从塔底部的出碱口取出进入过滤机过滤出重碱,反应后剩余的CO2气夹带着微量的NH3气(俗称废气)则由塔顶的废气管排出。
吸氨
换热
碳化
吸氨
分离(干燥)
冷析
过滤
煅烧
澄清
盐析
co2
NacL
AII
MI
MII
AI
co
纯碱
氯化铵
一过程
二过程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事业部现在设有五个工段(车间),从所包括的工序来讲大致可分为: 压缩工段: CO2压缩、冰机制冷、循环水等工序; 碳化工段: 母液吸氨、淡液及母液蒸馏、氨母液Ⅱ碳酸化、重碱过滤等工序; 煅烧工段: 重碱煅烧、轻灰凉碱、重灰、小苏打等工序; 结晶工段: 氯化氨结晶及过滤等工序; 干铵工段: 氯化铵干燥、制精铵等工序。

纯碱生产—氨碱法生产纯碱设备(碳酸化塔、清洗塔、过滤机、煅烧炉和蒸氨塔)

纯碱生产—氨碱法生产纯碱设备(碳酸化塔、清洗塔、过滤机、煅烧炉和蒸氨塔)
返碱和重碱由螺旋输送器从炉头送入炉内,煅烧好的纯碱也由炉尾的螺旋输送器送 出。
分解出的炉气经水洗冷却,回收氨和碱尘后送去制碱。
蒸 氨 塔 : 由母液预热 器、加热段 和石灰乳蒸 馏段组成, 总高达40米。
4、蒸氨塔
由7-10个卧室列管水箱组成,安置在顶部, 管内走母液,管外是蒸出的带水汽的热氨气。 母液从25~30℃升高到70℃后导入蒸氨塔中 部的加热段,热氨气从80~90℃降到65℃,进 入冷凝器冷凝掉水汽,送往吸氨工序。
塔底引入的CO2气约为 0.28MPa,该压强用来克 服碳酸化塔的液柱静压强 和流动阻力的压强降。
1、碳化塔和清洗塔
碳酸化过程中,碳酸氢盐不断析出,部分连同杂质沉淀粘附在塔的笠帽板及冷却水 管上,易使塔堵塞,要经常清洗。向部分结疤的碳化塔中通入新鲜的氨盐水可溶去 沉淀,该塔称为清洗塔。 清洗塔底部仅通入稀的CO2气,塔本身不冷却。新鲜氨盐水中含有大量游离氨,与 沉析在塔壁和塔板上的碳酸氢盐作用,使碳酸氢盐逐渐转化成碳酸盐而溶解,稀 CO2气起搅拌和使氨盐水初步碳酸化的作用。清洗塔又叫预碳酸化塔。 出清洗塔的含碳酸盐的氨盐水引入碳化塔正常生产。 碱厂的碳酸化塔常多个编组运转,一般以5个以上为一组,1塔清洗,4塔制碱。
回转真空过滤机操作示意图
2、过滤机
离心过滤分离:离心过滤机。 ✓设备流程简单,动力消耗低,滤出的固体重碱含水 量少; ✓对重碱的粒度要求高,生产能力低,氨耗高。国内 厂家较少采用。 真空过滤分离:真空过滤机。 ✓常用。 ✓过滤顺序依次为: 吸入、吸干、洗涤、挤压、再吸干、刮卸、吹气等。
3、煅烧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讲主要学习了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氨盐水碳酸化工序、碳酸氢钠过滤与煅烧工序 及氨回收工序所用主要设备的构造、作用、要求等知识,请结合氨碱法生产原理掌握 以上知识。 思考题: 碳化塔对各段进气有何要求?

年产15万吨纯碱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15万吨纯碱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题目名称:年产15万吨纯碱生产车间工艺设计I目录 (1)1.1 纯碱的性质和用途 (1)1.1.1 纯碱的性质 (1)1.1.2 纯碱的用途 (1)1.2 纯碱工业的发展史 (2)1.2.1 中国纯碱工业发展史 (2)1.2.2 世界纯碱工业发展及现状 (2)1.3 纯碱的生产方法 (2)1.3.1 侯氏制碱法 (2)1.3.2 苏尔维制碱法 (3)1.4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的比较 (3) (4)2.1 纯碱工艺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概述 (4)2.1.1 生产原理和工艺简述 (4)2.1.2 工艺流程 (4)2.2 生产工艺流程 (5)2.2.1 生产工艺流程 (5)2.2.2 工艺流程示意图 (6) (7)3.1 联碱法析氨的相图及过程分析 (7)3.2 制碱原则性流程 (7)3.3 物料衡算 (9)3.4 循环过程中的工艺指标 (11)3.5 联合法的运作要点 (12)3.5.1 循环系统的水平衡 (12)3.5.2 副产品氨水 (13)3.5.3 钙镁杂质对联碱法生产的影响 (13) (14)4.1 碳化塔的选型与计算 (14)4.1.1 外冷式碳化塔的特点 (14)4.1.2 碳化塔内径的计算 (15)4.2 结晶器的选型 (15)II4.2.1 内循环盐析结晶器 (15)4.2.2 结晶器特点 (15)4.3 结晶器尺寸设计 (15) (18)5.1 人员配备 (18)5.2 车间布置 (18)5.2.1 厂房的平面布置 (18)5.2.2 厂房的立面布置 (19)5.2.3 厂房的建筑结构 (19)5.2.4 管道布置设计 (19)5.3 安全生产 (20)5.3.1 安全隐患 (20)5.3.2 安全措施 (20)5.4 环保及三废处理 (21)5.5 本次毕业设计的意义 (21) (22)6.1 主要工艺参数 (22)6.1.1 产品组成 (22)6.1.2 各主要物料的实际消耗量 (22)6.1.3 工资及各物料的价格 (22)6.1.4 建设期资金投入 (22)6.2 投资估算 (23)III1.1 纯碱的性质和用途纯碱即碳酸钠(Na2CO3),也称苏打或碱灰。

纯碱企业车间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纯碱企业车间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纯碱企业车间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CJC-FX-03 单位:电修车间高压班工段低压班工段岗位 No:HHCJ-SBSS-06
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
(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

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

纯碱生产工艺与设备计算

纯碱生产工艺与设备计算

纯碱生产工艺与设备计算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洗涤剂生产、皮革加工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纯碱的生产工艺和相关设备。

纯碱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原料准备和生产过程。

原料准备包括石灰石的矿石开采和制备氯化钠溶液。

生产过程则是通过氯化钠溶液和石灰石制备纯碱。

石灰石经过开采和破碎后,通过煅烧得到生石灰。

生石灰是纯碱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

然后,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

这一步骤称为石灰石的石灰化过程。

接下来,制备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是纯碱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原料。

氯化钠在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分解成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经过蒸发和结晶,得到固体氢氧化钠。

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石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纯碱。

这一步骤称为碱法生产纯碱。

反应产物通过过滤和结晶,得到纯碱结晶体。

纯碱结晶体经过干燥,最终得到纯碱成品。

在纯碱生产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煅烧炉,用于将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使其转化为生石灰。

其次是电解槽,用于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还有过滤器和结晶器,用于分离和结晶纯碱产物。

除了这些主要设备外,还需要配套的输送系统、储存设备和控制系统,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控制。

纯碱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各个步骤和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生产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纯碱生产企业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工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纯碱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才能确保纯碱的生产顺利进行,并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纯碱生产工艺和设备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

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

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

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

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

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一、实验目的1.掌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中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要制得纯碱(Na2CO3),就要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最终析出大量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为:(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三、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试剂:二氧化碳、浓氨水、粉状氯化钠、95%乙醇;仪器设备:启普发生器、电子天平、抽滤装置、100 mL锥形的1个、50 mL量筒1个、陶瓷坩埚1个、100mL烧杯5个。

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

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
碳酸钠是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它广泛应用在玻璃、造纸、 纺织、洗涤剂等工业
市场
客户 项目
分包
合同
and more…
工艺介绍
石灰石 CO2 CO2 •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 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沉淀 沉淀 饱和食盐水 销售 Na2CO3 氯盐水 产品 O 饱和食盐水 销售 Na2CO3 氯盐水 产品 O NaHCO3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NaHCO3 放出的二氧化碳、氨气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通NH3

流量控制点
• •
设备一览表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个数 技术参数 实际尺寸 作用
1
6
吸氨塔
1
2
7
氨盐水澄清桶
1
3
8
碳酸化塔
2
总个过程在负压的条件下 进行,底圈静止液封高度 500~600mm, Hr=1300~1500,Hbs=240~2 壁 厚 16mm , 内 径 60,Hw=410~450 吸收氨和 2.5~3.05m左右,塔高约为 二氧化碳 液 体 进 口 流 速 35m 220~250mm/s , 吸 氨 塔 用 铁铸材料,外壁刷漆防腐, 可用15年以上。生产能力 240~600t/d 桶底可制成锥度呈6~8度的 锥底,中心套筒长度为桶 搅 拌 机 粑 间 线 速 度 身的2/3左右,直径为桶径 75~100mm/s, 澄 清 速 度 62 15%中心套筒的出口至桶 盐水澄清 度 2.5m/h,67 度 2.7m/s , 清 底的距离2~2.5m,过虑层 夜浊度20ppm左右 高度0.2m,直通总高度5m 左右。 铸铁制造,中段气二氧化 高为34.1m,直径(冷却段) 传质、结 碳含量28%,日产纯碱600 2.8m,(吸收段)3.0m, 晶、传热 吨,尾气二氧化碳含量 六塔一组。 同时进行 3%~5%

纯碱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

纯碱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

Part Seven
纯碱设备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
纯碱设备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程度提 高:采用先进 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提高生 产效率和稳定

节能环保:采 用节能技术和 环保材料,降 低能耗和污染
排放
智能化:利用 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实 现设备的智能 监控和故障诊

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 计,便于设备 的安装、维护
原料准备:将原料如盐、石灰石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预热:将混合原料预热至一定温度 煅烧:将预热后的原料进行煅烧,生成纯碱 冷却:将煅烧后的纯碱进行冷却,得到成品纯碱 包装:将成品纯碱进行包装,准备销售
纯碱设备的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氯化钠 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纯碱
纯碱设备主要通过化学反应 生成纯碱
汇报人: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纯碱设备概述
纯碱设备的定义
纯碱设备是指用于生产纯碱的 专用设备
纯碱设备包括蒸发器、结晶器、 干燥器等
纯碱设备需要满足生产工艺要 求,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纯碱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 蚀性、耐高温性、耐磨损性等 性能
纯碱设备的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用于生产纯碱、氯化钠等化学品 食品行业: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 医药行业:用于生产药品、消毒剂等 环保行业: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纯碱设备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纯碱设备开始出现,主要用于生产碳酸钠 20世纪初,纯碱设备逐渐发展,生产工艺得到改进 20世纪中叶,纯碱设备开始采用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21世纪初,纯碱设备开始采用环保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Part Three
纯碱设备的工作原 理

纯碱生产—氨碱法生产纯碱设备(石灰窑、除钙塔、吸氨塔)

纯碱生产—氨碱法生产纯碱设备(石灰窑、除钙塔、吸氨塔)

除钙塔基本构造
吸氨塔结构示意图
3、吸氨塔
• 多段铸铁单泡罩塔: • 精制的饱和盐水从塔上部加入,逐层下流;塔板上有单个菌型
泡罩,气液间逆流流动,气体通过泡罩边缘时散成细胞,扩大 了气液间的接触。 • 吸氨放热,塔上段、中段和下段分别将吸氨的盐水导出,经过 淋水的冷却排管冷却,再送回吸氨塔。 • 氨气从吸氨塔的中下部引入,引入处反应剧烈,约有50%的氨 被吸收,如不及时移走热量,可使系统温度升高95°C,需要 加强冷却。因此将部分冷却的氨盐水循环,以提高吸收率。 • 塔中部温度不超过60~65°C。塔底的氨盐水冷却至30°C,再 送 指 标 : 生产能力、生产强度、碳酸 钙分解率、热效率。 石 灰 窑 内 碳 酸 钙 的 分 解 率 : 94%~96% , 热 效 率 : 75%~80%。
CO2 O2 CO N2
窑气成分
40~42% 0.2~0.3% 0.1~0.3%
其余
✓温度:85~95℃; ✓含有固体粉尘,出窑之 后经洗涤塔洗尘降温,入 压缩机压缩后送碳化工序。
3、吸氨塔
• 塔顶部:洗涤段,用清水洗涤尾气以回收氨,所得的稀氨水用去化盐。 • 塔中段:有些区域是空塔圈,作用是保持一定的位差,使吸氨盐水靠重力流回塔内。 • 塔下部和底部:循环氨盐水的储罐和澄清氨盐水的储罐。 • 吸氨的盐水:残余的少量杂质在吸氨时会形成碳酸盐和复盐沉淀。为了除去固体沉
淀,吸氨后再经过澄清桶澄清,澄清的氨盐水含固体杂质≤ 0.1kg/m-3。 • 吸氨塔塔顶:稍减压操作,减少吸氨过程中氨损失,便于蒸氨塔中NH3和CO2的引
2、除钙塔
石灰-碳酸铵法:粗盐水中加入石灰乳,除镁离子,澄清后 送往除钙塔除钙。 除钙塔:分为两部分,由带菌帽塔板的铸铁塔节组成。 盐水从塔中部进入,由碳酸化塔塔顶来的含NH3和CO2的 尾气从塔底部送入,通过菌帽齿缝分散后与溶液充分接触, 气液逆流接触, 发生反应:Ca2+ +2NH3+CO2+H2O= CaCO3↓+2NH4 + 。 反应后送入澄清桶澄清,残气进入塔上部,用水洗涤后排 空。洗涤水送去溶盐。

年产十万吨烧碱工艺设计

年产十万吨烧碱工艺设计

一、工艺概述
1.1工艺流程
本烧碱工艺设计采用乙二醇蒸发工艺,简称为EDEV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操作步骤
1)烧碱磨粉:将原料烧碱分别磨碎,达到要求的粉末粒度;
2)烧碱融化:将磨好的烧碱粉料放入融化炉内,加热至熔融状态;
3)乙二醇蒸发:将融化的烧碱液经乙二醇蒸发蒸馏,得到烧碱晶体;
4)烧碱晶体粉碎:将得到的烧碱晶体粉碎,达到要求的粒度;
5)烧碱蒸煮:将烧碱粉料放入蒸煮炉内,加热蒸煮,蒸煮结束后到达成品。

1.2主要设备及负荷
1.2.1设备
(1)乙二醇蒸发装置
(2)烧碱融化炉
(3)烧碱磨粉机
(4)烧碱晶体粉碎机
(5)烧碱蒸煮炉
(6)其它附属设备
1.2.2负荷
本工艺设计日产十万吨。

二、乙二醇蒸发装置
2.1设备组成
乙二醇蒸发装置由蒸馏塔、汽提塔、汽提塔加热器、蒸汽冷凝器、油冷机、汽泵等组成。

2.2工艺特性
(1)蒸馏温度:150℃
(2)蒸馏压力:0.103MPa
(3)液比:0.86
2.3工艺流程。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设备选型与设计方案分析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设备选型与设计方案分析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设备选型与设计方案分析碳酸氢钠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其用途广泛,常用于制备肥料、玻璃、烟草、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

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存在产量低、耗能大、操作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碳酸氢钠纯碱新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设计方案分析。

一、碳酸氢钠纯碱新工艺设备的选型1. 反应釜:反应釜是制备碳酸氢钠纯碱的核心设备之一。

其应具有以下特点:1)腐蚀性强,耐酸碱性强,2)良好的密封性,3)热效率好,4)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优质的反应釜不仅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而且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的反应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玻璃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等。

2. 蒸发器:蒸发器主要用于制备溶液中不需要的水分。

其应具有以下特点:1)热效率高,2)耐腐蚀,3)操作便捷,4)可靠安全。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其占地面积、节省能源等问题。

对于制备碳酸氢钠纯碱的工艺而言,多效蒸发器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

3. 汽提塔:汽提塔是制备碳酸氢钠纯碱的关键设备之一。

其主要用途是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蒸发出来,以达到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选型上,应注意以下因素:1)选择适合的填料,2)密封性好,3)抗腐蚀性强,4)可靠性高。

仿真和试验表明,全玻璃汽提塔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二、碳酸氢钠纯碱新工艺设备的设计方案1. 生产工艺流程:碳酸氢钠纯碱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反应、蒸发、汽提等环节。

其中,反应环节采用二氧化碳气相法(碳化法)进行,反应过程中需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和含CO2的废气。

反应后,溶液通过多效蒸发器,去除部分水分后进入汽提塔,塔顶得到纯碱,塔底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和部分水分废液。

2. 设备选型:生产线采用全玻璃反应釜与汽提塔,蒸发器采用多效蒸发器。

全玻璃设备的优点在于对试剂的无污染、反应可视化和卫生易清洗,同时对试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设备布局:将全玻璃反应釜、蒸发器和汽提塔合理布置在生产线上。

氨碱法生产纯碱生产工艺

氨碱法生产纯碱生产工艺

氨碱法生产纯碱生产工艺氨碱法是一种常用的纯碱生产工艺,下面将介绍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氨碱法是以氯化钠为原料,通过氨法和碱法两个反应过程,制取氯碱化工产品。

纯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产品。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 氨法反应:首先将氯化钠和氨气送入气化炉,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氯化氢。

氯化钾经过粉碎和浸泡蒸馏,得到氯化钾溶液。

2. 氨法反应:将氯化钾溶液和氨气通过混合器混合,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铵。

氯化铵经过离心和干燥,得到氯化铵固体。

3. 氨法反应:将氯化铵固体与石灰石通过反应器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铵。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通过冷凝器进行回收。

4. 氨法反应:将氯化铵溶液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到浓缩的氯化铵溶液。

浓缩的氯化铵溶液经过结晶、离心和干燥,得到氯化铵固体。

5. 碱法反应:将氯化铵固体与石灰石通过反应器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通过冷凝器进行回收。

6. 碱法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到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

浓缩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结晶、离心和干燥,得到纯碱固体。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设备包括气化炉、混合器、反应器、蒸发器、结晶器、离心机和干燥机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耐腐蚀性能和高效传热传质能力,以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同时,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物的投料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总之,氨碱法生产纯碱是一种成熟的工艺,通过多道反应步骤,可高效、稳定地制取纯碱产品。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纯碱工艺设备

纯碱工艺设备

纯碱工艺设备纯碱,化学名为碳酸钠(Na₂CO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洗涤剂、纺织、印染、食品等多个领域。

纯碱的生产工艺多种多样,但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其生产过程中的设备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纯碱工艺设备的相关知识,包括设备的种类、功能、选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

一、纯碱工艺设备种类纯碱工艺设备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设备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纯碱工艺设备:1. 石灰窑:用于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CO₂)。

石灰窑的设计要考虑原料的粒度、煅烧温度、窑内气流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石灰石的充分煅烧和高质量的生石灰产品。

2. 化灰机: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消石灰(Ca(OH)₂)的设备。

化灰机通常采用旋转式或搅拌式,以保证生石灰与水的充分接触和反应。

3. 碳酸化塔:纯碱生产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将氨盐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₃)。

碳酸化塔的设计要考虑气体分布、液体循环、反应温度等因素,以提高碳酸化效率和产品质量。

4. 过滤机:用于将碳酸氢钠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碳酸氢钠湿滤饼。

过滤机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真空转鼓过滤机、板框压滤机等。

5. 煅烧炉:将碳酸氢钠湿滤饼煅烧分解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的设备。

煅烧炉通常采用回转窑或流化床等形式,以保证物料的均匀受热和高效分解。

6. 蒸发结晶器:用于将含有纯碱的母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纯碱晶体。

蒸发结晶器通常采用多效蒸发或MVR(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以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二、纯碱工艺设备功能纯碱工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共同保障纯碱生产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各设备的主要功能:1. 石灰窑:提供煅烧石灰石所需的热量,将石灰石分解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为生石灰的消化提供原料。

2. 化灰机: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消石灰,为碳酸化反应提供碱性介质。

3. 碳酸化塔:实现氨盐水与二氧化碳的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悬浮液,为纯碱的生成提供中间产物。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及设备技术分析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及设备技术分析

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新工艺及设备技术分析碳酸氢钠(常称小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制胶、染料、造纸等行业。

传统的碳酸氢钠制备工艺主要采用氨法和盐湖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工艺复杂、能耗高,而且产生大量的废液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工艺,即电解饱和碱液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设备技术。

电解饱和碱液法制备纯碱的原理是利用电解的方式,将饱和碱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还原成碳酸根离子,从而得到纯碱。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纯碱的纯度,还能够减少废液的产生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友好,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电解饱和碱液法制备纯碱,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设备。

首先,需要设备来生成饱和碱液。

这个过程通常是将天然气与水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将一氧化碳和水反应得到甲醇,最后将甲醇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饱和碱液。

这一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包括气相反应器、液相反应器等。

其次,需要设备来进行电解。

首先,需要将饱和碱液中的离子通过电解将碳酸氢根离子还原成碳酸根离子。

这一过程需要使用电解槽,槽内有阳极和阴极,阳极上会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最终使得阳极上的碳酸氢根离子离子还原成碳酸根离子。

电解槽通常由特种材料制成,以保证其耐腐蚀性。

同时,为了提高电解效率,电解槽中还会加入一定量的助剂,如某些金属盐。

最后,还需要设备来进行纯碱的分离和提纯。

电解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纯碱以及其他杂质物质,需要通过蒸发结晶、冷却结晶等方式进行分离和提纯。

这一过程中需要设备如蒸发器、冷凝器、结晶器等。

与传统的氨法和盐湖法相比,电解饱和碱液法制备纯碱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电解饱和碱液法不需要使用氨气,因此能够避免氨气的释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电解饱和碱液法的原料使用率更高,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成本。

第三,电解饱和碱液法可以实现工艺的连续化,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电解饱和碱液法在碳酸氢钠制备纯碱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

纯碱的生产工艺(侯氏制碱法)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

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

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

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

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

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一、实验目的1.掌握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中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要制得纯碱(Na2CO3),就要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最终析出大量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为:(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三、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试剂:二氧化碳、浓氨水、粉状氯化钠、95%乙醇;仪器设备:启普发生器、电子天平、抽滤装置、100 mL锥形的1个、50 mL量筒1个、陶瓷坩埚1个、100mL烧杯5个。

最新纯碱筒仓制安工法

最新纯碱筒仓制安工法

面责声明:本文档来自网络并经精心整理,提供免费阅读,文章版权属于原创者,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学习交流使用。

目录一、前言二、施工工艺三、工艺程序(一)组装工艺(二)桅杆的选择(三)其它工艺要求(四)焊接工艺四、机具设备五、质量标准(一)质量标准(二)质量控制流程图(三)组装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方法六、劳动组织七、安全措施八、经济分析(一)主要手段用料(二)主要消耗材料的单吨耗量(三)机械台班(单吨台班数)(四)物资管理措施(五)综合技术经济分析九、工程应用实例(一)概述(二)施工机具的选择(三)经济技术分析附录附录一筒仓施工管理附录二中心桅杆的选择及校核附录三内环群抱的选择及校核附录四几种施工方法的经济技术性比较附图一节点详图附图二抱杆布置平面示意图附图三纯碱筒仓施工场地布置图附图四筒仓施工网络图一、前言在大型立式金属储罐的施工中,广泛应用了倒装法,但受设备的结构型式、设备重量、现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常用的气体顶升法、中心桅杆倒装法和群抱抬吊等施工方法,在重量较大、下部附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高度与直径之比较大(H/D>2)的筒型储罐施工中,就不适用了。

本工法采用下部正装、上部倒装的施工方法。

倒装采用中心桅杆和内环群抱相结合。

由于综合了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所以本工法具有高空作业少、不需大型起重机械、手段用料少、施工机械设备简单、受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大,便于掌握和操作等优点(详见附录四《几种施工方法的经济技术性比较》)。

在连云港碱厂纯碱筒仓的施工中,采用了本工法,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以本工法和纯碱筒仓为研究对象的QC成果《合理安排施工,提高筒仓制安水平》,获中化总公司第八次成果发布一等奖。

二、施工工艺在大型金属储罐施工中,群抱抬吊法是倒装法常见的一种方法。

为了解决储罐下部附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的问题,对储罐的下部采用的是正装法,这样便于内部附件的吊装组对和焊接,改善了工作环境。

烧碱项目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烧碱项目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烧碱项目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以下是烧碱项目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材料数量备注1 一次盐水化盐池 Q235-A衬胶 1+12 FeCl3配制槽 CS+RLL(低钙镁) 13 配水槽 CS+RL(低钙) 1+14 Na2CO3配制槽 304 15 前反应槽(带机械搅拌) FRP 16 预处理器 CS/RL 1+17 后反应槽(带机械搅拌) Ti+Pd 2+28 中间槽 FRP 1+19 膜过滤器 304 410 过滤精盐水贮槽 304 211 渣池 CS 112 前折流槽 Ni 113 后折流槽 Ni 114 酸洗液贮槽 Ni 115 NaOH高位槽 Ti 116 FeCl3高位槽 CI 117 Na2CO3高位槽 CI 118 Na2SO3高位槽氟塑料合金 119 盐酸高位槽 Ti 120 过滤器进液泵二次盐水 4+121 酸洗液进液泵精盐水贮槽 122 过滤精盐水泵 304 2+123 盐泥泵 CS 1+124 化盐桶给料泵 Ni 1+125 FeCl3溶液泵 Ni 126 Na2CO3溶液泵 Ni 127 滤液泵 Ni 1+128 盐泥压滤机 Ti 1229 二次盐水精盐水贮槽 304 130 螯合树脂塔 CS+RL 131 纯水槽 Ti 132 31%盐酸受槽 Ti 133 树脂过滤器 304 134 盐水热交换器 Ti 135 酸槽 Ti 2+136 碱槽 Ti 2+137 NaOH喷射器 Ti 2+138 HCl喷射器 Ti 2+139 过滤盐水泵 Ti 140 31%盐酸给料泵 Ti 141 精盐水泵 Ti 242 纯水泵 Ti 243 电解槽 Ni 244 阳极液槽 Ni 245 循环碱液槽 Ni 246 NaOH回收槽 Ti 247 氢气水封槽 Ni 248 碱换热器 Ni 249 碱回收换热器 Ni 250 成品碱换热器 Ni 251 阳极液泵 Ni 152 碱循环泵 Ni 253 碱回收泵 Ni 454 盐水回收泵 Ti 255 废水池 Ni 256 含氯水槽 Ni 257 脱氯塔 Ni 258 脱氯冷凝器 Ti 259 亚硫酸钠溶液槽氟塑料合金 260 氯酸盐分解槽 Ti 261 亚硫酸钠给料泵 TA2 262 真空泵 CS+RLL 263 脱氯盐水泵 Ni 2注:为了更好地呈现表格内容,可能会出现排版问题。

纯碱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

纯碱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

纯碱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1—3#炉:1、工作原理利用燃料(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加热工质(水)生产具有一定压力与温度的蒸汽。

2、工艺参数额定蒸发量35T/H 汽包工作压力 4.2Mpa过热蒸汽压力 3.82Mpa 过热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4℃省煤器出口水温255℃空预器出口风温145℃排烟温度164℃给水压力>4.6Mpa 饱与蒸汽温度255℃减温器调幅度15℃引风机出力46798-93596 M3/H引风机风压3224-3283mmH2O鼓风机出力41999-80520 M3/H鼓风机风压2659-4003mmH2O。

4#炉:1、工作原理利用燃料(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加热工质(水)生产具有一定压力与温度的蒸汽。

2、工艺参数额定蒸发量35T/H 汽包工作压力 4.22Mpa过热蒸汽压力 3.82Mpa 过热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4℃省煤器出口水温195.3℃排烟温度150℃给水压力>4.6MPa饱与蒸汽温度256.7℃减温器调幅度15℃引风机额定风量132532 M3/H引风机额定风压4629P鼓风机额定风量44000 M3/H 鼓风机额定风压10788Pa5—7#炉1、工作原理利用燃料(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加热工质(水)生产具有一定压力与温度的蒸汽。

2、工艺参数额定蒸发量75T/H 汽包工作压力 4.22Mpa过热蒸汽压力 3.82Mpa 过热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4℃省煤器出口水温195.3℃排烟温度150℃给水压力>4.6Mp饱与蒸汽温度256.7℃减温器调幅度15℃引风机额定风量208555 M3/H引风机额定风压7256Pa鼓风机额定风量125937M3/H鼓风机额定风压21249Pa除尘器处理烟气量14000-230000M3/H。

压缩工序第一节生产任务压缩工序的任务是将窑气、炉气在兑气缸内混合,经螺杆压缩机压缩后为碳化工序提供合格的混合气。

第二节生产工艺流程一、流程简述石灰窑产生的窑气经洗洗涤、冷却,再经静电除尘,使其含尘量降至20mg/m3 下列,然后经窑气分离器分离出所携带的水,进入兑气缸,同时轻灰煅烧产生的炉气,经分离器进入兑气缸与窑气混合,压缩机轴入混合气,压缩后的气体经后冷器冷却至合格温度后,经分离器、分气缸进入各碳化塔。

氢氧化钠生产设备

氢氧化钠生产设备

氢氧化钠生产设备氢氧化钠(NaOH),也称为烧碱或苛性钠,是一种强碱,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纺织、皮革、造纸、食品加工等行业。

以下是关于氢氧化钠生产设备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突破技术氢氧化钠的传统生产方法是氯碱法,即通过氯化钠电解来制取氢氧化钠。

然而,氯碱法存在诸多问题,如电能消耗高、盐酸废水排放、环境污染等。

近年来,一些公司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实现了氢氧化钠的低能耗、环保生产。

例如,采用脉冲电解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电能消耗,提高氢氧化钠的纯度和产量。

另外,一些公司还利用反渗透膜等技术,在盐酸废水处理中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2. 生产过程氢氧化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溶液制备、电解、脱水和精制几个步骤。

首先,将氯化钠与水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放入电解槽进行电解,使氯化钠分解为氢氧化钠和氯气,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得到富集;接下来,将电解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水处理,通常通过蒸发和结晶方法,使溶液中水的含量降低;最后,对脱水后得到的氢氧化钠进行精制,以提高其纯度。

3. 设备配置氢氧化钠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溶解槽、电解槽、蒸发器和结晶器等。

溶解槽用于将氯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常见的溶解槽材料有不锈钢和钢塑复合材料等。

电解槽则是电解过程的核心设备,它通常由钢制成,内部衬有耐酸碱的材料。

蒸发器和结晶器用于将氢氧化钠溶液脱水并结晶,常见的蒸发器有多效蒸发器和蒸发结晶一体机等,结晶器则采用搅拌式或静态式结晶器。

此外,还需要配备泵、冷却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辅助设备。

4.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氢氧化钠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感器、仪表和控制器等设备,可以对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报告,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安全措施氢氧化钠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其生产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碱工艺设备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纯碱纯碱,学名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CO,属于盐类,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很多工业都要用到纯碱。

关于纯碱的一些常识:碳酸钠的用途:发酵粉、洗碗、制肥皂、制药、制松花蛋、纺织、玻璃、造纸、漂染,还可以用于其他含钠化合物的制备。

碱生产方法自路布兰法至今二百多年来,已经有很多变革和进步。

因原料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新方法,例如原盐、天然碱、钾石盐、芒硝等作原料,生产方法自然各不相同。

原料相同,因路线不同而变迁的有氨碱法、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

新旭法等,都是以食盐为原料,而工艺路线不同。

在天然碱加工方面也有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路线,如倍半碳酸钠法和一水碳酸钠法、天然碱卤水的碳酸化法生产纯碱等。

本课程重点讲联合制碱法,又名候氏制碱法(联合制碱这一专用名称,国际上尽管各不相同,其实质上是一样的)。

所谓联合,就是将氨减法与合成氨工艺进行联合的改进工艺,在合成氨生产中有CO生成,我们是将其转化为CO2,在进行排放等处理,但是排空的CO2使原料利用不尽合理,而且对空气也有一定的污染,在联合制碱法中我们综合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CO2和NH3,用来生产纯碱,既充分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也减少环境污染。

一、联合制碱法的原理总反应方程式:NaCl + 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革除了 CaCO3制 CO2这一工序,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注:纯碱就是碳酸钠(Na2CO3)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2NH4Cl+Ca(OH)2(加热)= CaCl2+2NH3↑+2H2O不足之处侯氏联合制碱法也存在不足。

较氨碱法而言,它的用氨量较大,在有些情况下不适用。

二、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的原理:其优点原料易于取得且价廉,生产过程中的氨可循环利用,损失较少;能够大规模连续生产,易于机械化,自动化;可得到较高质量的纯碱产品。

缺点原料利用率低,造成大量废液废渣排出,严重污染环境;碳化后母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铵,需加入石灰乳使之分解,然后蒸馏以回收氨,这样就必须设置蒸氨塔并消耗大量的蒸汽和石灰,从而造成流程长,设备庞大和能量上的浪费。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都有下列优点:原料利用率高;不需石灰石及焦碳,降低了很多成本;纯碱部分不需要蒸氨塔、石灰窖、化灰机等笨重设备,缩短了流程,建长投资花费减少;无大量废液、废渣排出,可在内地建厂。

不同点(列表)侯氏制碱法对氨碱法加以改进:将析出NaHCO3的母液选在5~10℃时加入食盐粉末是不易结晶的NH4Cl 结晶析出,这不仅使原料NaCl 充分利用,又获得大量化肥,也使氨碱法中CaCl2的处理问题得到解决。

侯德榜为制碱做出的卓越贡献是值得我们骄傲和敬佩的!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本联碱生产采用的是“一次加盐、两次吸氨、一次碳化”生产循环过程,第一过程为纯碱生产过程,第二过程为氯化铵生产过程。

如图1—1所示,由母液Ⅱ开始,在第一过程加入原料氨(NH3)和二氧化碳(CO2),得到碳酸氢钠(NaHCO3)和母液Ⅰ,在第二过程加入原料盐(NaCL),得到氯化铵(NH4CL)和母液Ⅱ,如此完成一个循环。

图1-1联合制碱法示意图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设备)首先是原盐的精制在联合制碱生产中,原料盐是以固体形态加入系统的,可以想象到伴随着固体盐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进入系统,它必然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原盐精制的任务是把原料盐中的钙、镁、硫酸根等杂质除去。

常用的处理工艺是洗涤-粉碎法,原盐经振动筛分出原盐夹带的草屑和石块等杂物,通过给料器进入螺旋推进式的洗盐机,用饱和食盐水逆流洗涤。

原盐夹带的细草和粉泥浮在洗涤液面上飘走,原盐所含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钙等)溶解。

洗盐由螺旋输送机送入球磨机。

球磨机将粗盐粉碎成细盐,粉碎后的盐浆经盐浆桶送往分离器,颗粒大的盐粒下沉,由底部排去重新研磨,细盐随盐浆沉降后用离心滤盐机分出盐水,洗盐送去盐析。

原盐精制的主要设备1、螺旋洗盐机这里介绍一种双螺旋洗盐机,它有两个同步配合的螺旋带,一边搅拌、混合、洗涤,一边输送物料。

双螺旋洗盐机是倾斜安装的,如图所示,原盐从低处进料端加入,洗涤盐从后端高处输出;洗涤液饱和卤水则在机的中部淋洗,从低处高端溢流而出。

2、球磨机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主要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

球磨机根据排矿方式不同可分格子型和溢流型两种类型,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磨矿方式,适用于粉磨各种矿石及其它物料,广泛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

特点(1)主轴承采用了大直径双列调心棍子轴承,代替原来的滑动轴承,减少了摩擦,降低耗能,磨机容易启动。

(2)保留了普通磨机的端盖结构形式,大口径进出料口,处理量大。

(3)给料器分为联合给料器和鼓形给料器两种,结构简单,分体安装。

(4)没有惯性冲击,设备运行平稳,并减少了磨机停机停车维修时间,提高了效率。

制碱工艺(一过程)1.工艺流程该工序主要是利用氨母液Ⅱ在碳化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得碳酸氢钠结晶及适合二过程要求的氨母液Ⅰ,达到氯化钠转化率高和母液当量低的要求,下图为制碱工艺流程图。

主要化学反应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主要设备一、吸氨设备:吸氨喷射器吸氨喷射器由四个可拆卸件组成:组成材料作用头盖灰铸铁保证喷嘴安装的轴向精度氨气的吸入室灰铸铁防止氮气流影响喷射直线前进喷嘴不锈钢使母液具有较大动能,能充分吸收氨气。

扩压器铝铸铁使母液充分吸收氨气吸氨喷射器的特点:吸收强度很高,但气体通过的阻力降很大,只要系统真空能够克服阻力降,大多数碱厂均采用这种设备。

二、碳酸化设备常用碳化设备为索尔维式碳化塔(见图)。

高约20~30m,塔内装有菌帽型塔板,塔板下面是带孔的锥形隔板,上面是周边开有锯齿的锥形菌帽,起分布气体的作用,这种塔板不妨碍悬浮液的流动。

自塔高1/2处以下,在两个塔板之间,装有很多横穿的冷却管,管内通水,以移去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塔内自上而下分成3个反应区域:①吸收区。

在塔上部,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尚无结晶析出。

②生成区。

在塔中部,约从塔高2/3处开始析出碳酸氢钠结晶,并继续吸收二氧化碳,使结晶长大。

③冷却区。

在塔下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进行冷却,结晶继续成长。

生成区的温度对结晶质量影响很大,通常要求在60~65℃。

含结晶的悬浮液从塔底部取出。

取出液在索尔维法生产中,温度控制在25~30℃,在侯氏制碱法中控制在34~40℃。

吸收后尾气从塔顶排出。

特点在制碱过程中,碳化塔内壁,特别是冷却管表面,会形成碳酸氢钠疤层。

作业时间越长,疤层越厚。

当疤层结到一定厚度后,由于传热效率下降,以及气、液通道变小,作业便不能正常进行。

所以碳化塔一般作业几十小时后,需要进行清洗。

通常,将几台碳化塔编成一组,轮换清洗。

材质碳化塔一般都用铸铁制造,近年来在侯氏制碱法中开始用碳钢制造,内加防腐蚀层。

冷却管用铸铁(有的还在管外加防腐蚀层),也有用不锈钢的,少数用钛材。

为提高结晶质量,延长作业时间以及简化设备结构等,现研究采用带溢流管的筛板塔、外部冷却式碳化塔等新结构。

此外,碳酸化塔还有筛板式碳酸化塔、外冷式碳酸化塔等。

三、过滤设备制碱中常用的过滤设备有转鼓真空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的一种。

构造与转筒真空过滤机相似,操作原理也相同。

以负压作过滤推动力,过滤面在圆柱形转鼓表面的连续过滤机。

这种过滤机最初用于制碱和采矿工业,后来应用扩展到化工、煤炭和污泥脱水等部门。

工作原理:分配阀的动盘固定在转鼓轴颈上,与转鼓同步旋转。

动盘端面有一圈孔。

每个孔与转鼓上对应的一个滤室相连。

阀座不转动,其内侧端面上开有几条弧形槽,分别与外侧的接管连通。

阀座与动盘贴合,各弧形槽顺序与动盘上的孔相通,旋转的滤室即可与固定的真空或压缩空气系统顺序联接,使过滤操作循环进行。

采用绕带转鼓真空过滤机可使滤布得到充分洗涤。

如果悬浮液中的颗粒较重,沉降速度很快,则宜采用悬浮液在转鼓上方加料的结构或内滤面转鼓真空过滤机。

如果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很细或形成可压缩性滤渣,则应在转鼓过滤面上预先吸附一层固体助滤物,或在悬浮液中混入一定量的固体助滤物,使滤渣较为疏松,可提高过滤速度。

主要特点:主机刮刀系统变频器控制,自动进刀卸料。

主机与物料接触部分的材质为304或316L。

主机传动系统为二级齿轮减速,并由交流变频器无级调速控制。

本机转鼓预敷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炭)的厚度一般在80mm以上。

主机连续操作、运转平稳、维修方便。

本机具有分离固相浓度很低、粒度极细、易堵滤布的悬浮液能力。

主要技术参数:四、重碱(碳酸氢纳)锻烧设备重碱煅烧的任务是把真空过滤机分离的湿重碱加热分解制取无水碳酸钠。

用于热分解的装置主要是回转式煅烧炉,但也有应用立式流化床煅烧设备的。

管式回转煅烧炉主要技术参数和配置常用的煅烧炉主要是外管式煅烧炉,其炉的结构较为复杂,除了回转炉体和加热系统外,还包括着一整套完整的进、出碱运输机械。

外管式煅烧炉的特点:它的两端炉头、炉尾成锥形,它是个铸铁或螺丝与炉体连接成一体。

整个煅烧炉出两端锥形外,全部置于砖砌的密闭墙内。

围墙是用高铝耐火砖及红砖筑成的炉膛,其间有必须的烟气通道。

煅烧炉间接受热,热源可以是固体燃烧煤,也可以是液体燃料重、渣油或气体燃烧煤气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后的烟气围绕炉体四周通过;而后由炉尾围墙上侧的烟囱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