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与会计的读书笔记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会计的读书笔记1从封面看以为是两本书,或者说各有侧重。

看到目录才发现,其实是一本书,只是主标题和副标题换了而已。

《稻盛和夫的实学》我是读了2遍,第二次是在上周刚读完,而且是读一章写一章读后感。

整本书没有写读后感。

看到《经营与会计》时想,看来这是为写全书读后感做准备的。

初读时觉得有点吃力,不像《干法》和《活法》简单易懂,第二次静下心再读时,特别是对稻盛先生举的实例更有感触。

收获比较大的有两点:一是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记得以前自己做年度计划时,销售指标增加,不可避免的就认为其它费用要水涨船高。

所以年底时若未达成目标,就会找种种理由安慰自己,配套准备不到位,所以没达成销售指标。

其实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不是说销售增长,其它费用一定要同比例增长。

要在销售最大化的时候做到费用最小化,这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

二是即用即买原则。

人总是有种怕失去的担心,所以当东西便宜时,恨不得全部买下,生怕下次再买时贵很多,特别是看到买多少送多少,或者大促销、大甩卖,就会买一些有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回去,结果实际是一种浪费。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公司的备货。

因为货期和价格的原则,一般新产品生产时,我们总是习惯多备一些货,一方面是让其它市场发样,另一方面是想客户应该还会有续订。

或者是因为要达到起订量不得不备高于实际需求的产品。

事实证明,我们多备的货一直在那里,每次盘库时盘一次,而且舍不得报废,总觉得可以用得上。

结果几年后还是做为废品处理掉。

读完本书后,我觉得备货还是按照市场实际需求来备现符合市场规律,同时我们要了解产品的工艺、货期做好备货安排。

本书主要讲了会计七原则,分别是:现金流原则、一一对应原则、筋肉结实的经营原则、完美主义的原则、双重确认的原则、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书,哎呀,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一番眼界!这本书开篇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一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一股脑地涌过来。

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下去,慢慢地还真咂摸出了一些滋味。

书中提到了财务会计的目标,说简单点,就是要告诉大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到底是咋样的。

这就好比我们想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得看看体检报告。

企业的这份“体检报告”,那可得准确、清晰,不能有半点含糊。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资产的定义和计量。

以前我总觉得资产嘛,不就是企业拥有的那些值钱的东西。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没那么简单!比如说,企业花大价钱研发了一项新技术,这算资产不?在一定条件下,还真算!但怎么给它定价呢?这可就难了。

是按照研发成本?还是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还有负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确定的。

像那种潜在的可能要赔偿的款项,啥时候算负债,啥时候不算,都有严格的标准。

再说说收入的确认。

我就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例子。

有个电商卖家,东西卖出去了,钱也收到了,这就一定能算收入吗?不一定!要是买家还能无理由退货,那在退货期限没到之前,这收入就还不能百分百确定。

这就好像你卖了个东西给朋友,朋友说先拿着,要是不好用再还给你,那这钱你能踏实揣兜里吗?肯定不能啊!还有折旧这个概念,也特别有意思。

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机器设备,会随着使用慢慢变旧、价值降低。

那怎么计算每年它减值了多少呢?方法有好多,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等。

这就好比一辆车,你可以平均算每年它贬值多少,也可以考虑到前几年贬值快后面贬值慢。

书中还讲到了财务报表的分析。

以前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我就头疼。

但现在知道了,这里面每个数字背后都有故事。

比如说,看一个企业的利润率,如果今年突然降低了,那得好好找找原因。

是成本增加了?还是售价降低了?或者是市场竞争太激烈?就像我们自己过日子,这个月开销超了,就得想想是买了不该买的东西,还是收入变少了。

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范文

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范文

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范文与会计有关的读书笔记一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一名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

实训内容的衔接可以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的本会计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系统的模拟操作,深刻理解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于是学校给我们创造一次实训的机会,以检验自己的会计知识掌握程度和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接触社会,接触现实会计职业,为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而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一年会计的我们,只可以说对会计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

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

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次实习中,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用班级作为会计财务室,那我们每个人就相当于一个财务科,包括有制单,出纳,记帐,成本核算,综合和主管等六个岗位,使我们实习时有一个模拟的操作环境。

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总结了以下几点:专业方面,首先,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等端正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这是会计工作岗位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优秀5篇)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优秀5篇)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优秀5篇)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我很高兴有机会阅读《会计学原理》这本书,这是一本详细介绍会计学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的实用指南。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会计学家罗伯特·C.赫尔希,他对会计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是深入而丰富的。

作者从会计的基本概念开始,如账户、凭证和账簿,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主题,如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

他使用了许多实际案例和真实数据,使抽象的会计概念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作者对会计原则的清晰阐述和严谨分析印象深刻。

他强调了会计的核心原则,如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解释了这些原则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体现。

他还深入探讨了会计在经济决策和决策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实践性的知识,例如如何设置会计账户、编制财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本期成本与本期费用”的观点产生了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准确核算和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

总的来说,《会计学原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著作,无论你是对会计学有基础了解还是需要深入学习,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财务管理有兴趣的人。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会计学原理》是一本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建勇所著的入门级会计学教材。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凭证、会计核算组织等内容。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会计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分支。

通过学习会计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会计学的两个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

反映职能是指通过会计记录和报表,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会计读书笔记

会计读书笔记

会计读书笔记篇一: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202230710135施雅欣一、《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葛家澍的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对财务会计的定位的一些探讨,作者的观点是倾向于财务会计主要披露历史信息,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真是可靠性,会计信息要在完全遵守GAAP原则下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并且进过严格的审计。

文章主要是想明确财务会计报表的定位,反对对于财务会计报表给予过高的期望——即既要披露历史信息又要带有预测将来财务信息的功能。

当然,强调披露历史信息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但并不等于说在财务会计信息中, 不对未来作某些估计和判断, 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存货和有价证券, 就允许在期末采取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进行报告; 对于存在着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就允许计提必要的坏帐准备; 对于长期资产, 在使用中, 也应当计提折旧并分期摊销, 以及对收入的确认时点及其与费用的配比, 允许会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经验, 进行合理的估计与判断等等。

文章还提出了自己对于企业报告的一个框架,见下图:最后文章提出两种研究方向即第一, 今后的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历史的报告和企业未来财务预测合二为一的一门创新学科? 或第二, 保留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和作用, 坚持可信性放在首位, 而同时发展另一门以相关性为主的新兴学科财务预测。

二、《会计制度全球变革研究》在《会计制度全球变革研究》这篇论文中,郭道扬先生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现状,讨论了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现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他对全球会计制度趋同的一种看法——会计制度的趋同还不宜过早。

文章一开头肯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前以“改进和协调”为工作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制订和推行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的一定的历史贡献。

之后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协调改为趋同提出了自己的疑义。

首先通过分析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实现的路径和表现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权益的“会计侵害”,正在成为全球化中的普遍现象。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在接触《会计理论》这本书之前,我对会计的认知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简单层面。

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逻辑、规则和策略的世界。

书中开篇就提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工作中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在一家小公司帮忙处理财务事务。

老板是个急性子,总觉得财务工作就是简单地把钱数清楚就行。

有一次,公司进了一批货,老板大手一挥,说:“这账简单,进价多少,卖出去多少,差价不就是利润嘛!”我当时就懵了,赶紧跟他解释,会计可没这么简单,进价里还包含了运输费、装卸费,这些都得算进成本里。

而且,卖出去的价格也不是单纯的售价,还得考虑折扣、退货这些情况。

老板听了直挠头,说:“哎呀,这么麻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会计原则的重要性。

就像书中说的,会计要遵循客观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等原则。

如果没有这些原则,那账目就会乱成一锅粥,根本没法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说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书中强调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儿。

有一回,公司要给股东们汇报财务情况。

我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堆报表和数据,自以为做得很完美。

结果,股东们看了半天,一脸茫然,问我这数字都啥意思。

我这才意识到,我只注重了数据的准确性,却忽略了他们能不能理解。

后来,我重新整理,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才让他们满意。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会计信息不仅要准确可靠,还得让人能看懂,能拿来做有用的决策。

再说说会计要素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几个词听起来挺抽象的。

但其实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比如说,咱自己家里买了套房子,这房子就是资产;要是为了买房子借了钱,那这借款就是负债。

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扣除各种开销,剩下的就是利润啦。

还有会计核算方法,什么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名词可真绕口。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了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书籍后,我对财务会计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财务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投资者的判断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书中首先强调了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这些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供应商和客户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务会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准则,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关键特征之一。

这意味着所记录和报告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如果信息不可靠,那么使用者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的决策就可能出现偏差,导致不良后果。

相关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有关收入、利润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信息就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可比性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

这有助于投资者和其他使用者评估不同企业的绩效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可理解性则确保了财务信息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和运用。

如果信息过于复杂或晦涩难懂,那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在财务会计中,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则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财务会计的基础。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会计理论的书,哎呀,原本以为会是枯燥得让人打瞌睡的那种,没想到还挺有意思!这书里讲的东西,一开始让我觉得像是走进了一个满是数字和规则的迷宫。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会计理论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有它自己的一套玩法和策略。

比如说,书中谈到了会计的基本假设。

啥是基本假设呢?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要是这个地基不稳,那上面的房子可就要摇摇欲坠啦。

其中一个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这个会计核算的范围到底是哪家公司或者哪个组织。

这可太重要啦,如果连核算的对象都搞不清楚,那后面的账不就乱成一锅粥了嘛!我就想到了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实习的经历。

那公司规模不大,老板呢,总觉得会计工作很简单,随便搞搞就行。

结果呢,因为没有明确好会计主体,把自己私人的一些开销也混进了公司的账里,到了年底算总账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税务那边来查账,发现一堆问题,老板这才傻眼了,赶紧请专业的会计来重新梳理。

这事儿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会计主体假设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还有会计分期假设,这个也好理解。

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成一个个时间段,比如一年、一个季度啥的。

这样才能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我记得我们家附近有个小超市,老板从来不算账,也不分什么时间段。

结果呢,进的货越来越多,钱倒是没见着赚多少。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资金周转不过来了,这才着急忙慌地想起来要算算账。

可是因为没有按照会计分期的思路来记录,根本就搞不清楚哪个时间段卖得好,哪个时间段亏了本。

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超市低价转让了。

你说这多可惜呀!再说说会计计量属性。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部分!书里提到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我一开始看到这些名词,脑袋都大了一圈。

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不难。

就拿历史成本来说吧,买个东西花了多少钱,就记多少钱,简单直接。

可有时候,这历史成本也不靠谱。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精选3篇)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精选3篇)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精选3篇)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会计学原理读书笔记1《会计学原理》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该门课程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对专业会计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学习。

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职、大学学生来说,较为薄弱。

因此,在学习《会计学原理》课程时,往往有许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术语,学生多感觉较难掌握。

笔者认为,注重课堂教学艺术,使《会计学原理》贴近生活,实现会计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一、由浅入深引导《会计学原理》的术语很多,在会计教学中,根据会计的内在特点,用自拟的形象化语言,对各知识点进行描述,可以使学生感到形象生动,而倍感亲切。

在讲解“资金筹集业务核算”时,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国家投资、其他单位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等;二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

大部分学生不理解这些内容。

笔者举例:“现在国家鼓励职校、高校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如果你们想在毕业后自己或者和同学一起开一家小企业,首先要有什么?”大家都争着回答:“钱!”“这个钱从哪里来呢?”学生们回答:“可以让老爸老妈先投资一部分”,“还可以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啊,是免息的哦!”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父母的投资就像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中的个人投资,向银行申请的小额贷款就像债权人借入的资金。

这样,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

在讲解资金运动时,学生不理解资金怎么会“动”起来。

教师接着筹集资金的话题引导学生:“筹集到一定资金后,就可以自己开办企业了。

办企业首先要有厂房,租厂房、租设备,买原料,才能生产出产品。

产品上产出来后,再卖出去,又得到了钱。

这些钱又用来继续扩大生产,用来买原材料,又生产出新产品……如此不断重复,大家想一下,这些钱是不是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运动过程:钱——原材料——产品——钱?这就是资金运动。

有关会计的读书笔记心得(优秀10篇)

有关会计的读书笔记心得(优秀10篇)

有关会计的读书笔记心得(优秀10篇)有关会计的读书笔记心得篇1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时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刚到会计部。

会计主任让我看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

由于暑期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我制单时错误百出。

后然利于空余时间恶补,把公司日常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参透。

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学习很多,但真正实践时还是有出路。

特别是接触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

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日按月分门别类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为记帐做好准备。

编好凭证进入记帐程序。

虽说记帐看上去简单,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改或是用橡皮擦擦了就可以,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

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

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

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账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有关会计的读书笔记心得篇2对于会计专业的我们来说,实训是必须的过程!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获得直观的感受,开始学习erp软件的具体应用。

这不仅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会计,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首先先谈谈我对erp起初的认识,刚开始对它的含义在脑海中第一反映就是会计电算化,以这样的认识听了第一节课后才知道,其实erp标准的定义来自于其英文原意,即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

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

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篇1《会计原理》读书笔记书名:《会计原理》作者:查尔斯·亨利·斯蒂尔阅读时间:2023年2月10日-2023年3月10日阅读地点:家中这次我阅读的是一本名为《会计原理》的书籍,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师查尔斯·亨利·斯蒂尔。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财务报表、成本会计、审计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会计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会计原理》是一本内容翔实、结构清晰的书籍。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书中涵盖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如账户、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同时还详细讲解了成本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会计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财务状况,提高经营效率,规避风险。

同时,通过阅读财务报表,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除了理论知识,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实用的会计方法和技巧。

例如,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成本计算、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如何进行审计等实际操作。

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会计原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会计入门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会计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会计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篇2会计方面的读书笔记我刚刚读完了《会计原理与实践》这本书,这是一本由托马斯·纳尔逊和约翰·史密斯合著的会计学经典教材。

这本书的目标是让学生或对会计学感兴趣的人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概念、原则、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内容。

纳尔逊和史密斯采用了清晰、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会计概念。

他们强调了会计的几个关键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以及一致性。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数字与逻辑的奇妙世界。

书里讲的那些财务会计的知识,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企业财务状况的秘密之门。

比如说,书中提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一部分,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以前我总觉得会计嘛,不就是算算账,记记账,能有多复杂?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会计信息得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等这些质量特征。

这就好比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得挑新鲜的、价格合适的、自己看得懂的、跟别家能比较的菜一样。

会计信息也得是准确可靠的,不然企业就像在迷雾中航行,根本搞不清自己的财务状况。

要是信息不可靠,那做出的决策可能就会错得离谱,就像你以为买了便宜又好的菜,结果回家发现都烂了,这多闹心啊!还有“资产的定义和确认”这一块,也特别有意思。

资产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东西都能算的。

它得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这就好比你有一辆车,如果是自己买来专门跑网约车赚钱的,那就是资产;可要是你买了辆豪车只是为了显摆,平时还得花大把的钱保养,根本没给你带来啥实际的经济利益,那就不能算资产。

我就想到了有些企业,把一些没啥用的东西也当成资产往账上记,结果账做得好看,实际情况却一塌糊涂,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嘛。

再说说“会计计量属性”吧。

什么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一开始我都被这些名词给绕晕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拿买房子来说,你当初买的时候花了 100 万,这就是历史成本。

可过了几年,房价涨了,你要重新买同样的房子得花 200 万,这 200 万就是重置成本。

如果现在你要把房子卖了,扣除各种费用能拿到 180 万,这 180 万就是可变现净值。

要是你把未来房子能带来的租金收益折算到现在,算出来的值就是现值。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会计理论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原本以为会计嘛,不就是算算账、做做报表,没啥复杂的。

但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多得超乎想象。

书里开篇就提到了会计的基本概念,说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主要是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核算和报告。

这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细想一下,生活中到处都有会计的影子。

就拿我家楼下的小超市来说吧,老板每天都要盘点货物、计算成本和利润,这其实就是最基础的会计工作。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老板正拿着个小本本在那算呢。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数字和名称。

老板一边算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这箱牛奶进价 30 块,卖 45 块,赚了 15 块。

这包薯片进价 2 块 5,卖 5 块,利润不错……”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会计在发挥作用嘛,虽然简单粗暴,但实实在在地反映了生意的盈亏情况。

继续读下去,书中讲到了会计的原则和假设。

什么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还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这些假设。

一开始我真是被这些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不过后来通过书中的例子,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比如说权责发生制,书里举了个例子,一个公司在 1 月份卖出了一批货物,但货款要到 3 月份才能收到。

按照权责发生制,这笔收入应该在 1 月份就确认,而不是等到 3 月份收到钱的时候才确认。

这就好像你借给朋友 100 块钱,虽然朋友还没还你,但这 100 块的债权已经存在了,你得把它记下来。

还有会计主体假设,它说会计核算的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不能把这个主体和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混淆。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的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收了业主的物业费,要分别核算各项费用的支出,比如小区绿化的费用、保安的工资、公共设施的维修等等。

不能把小区的账和其他小区或者物业公司总部的账混在一起,每个小区就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在书中关于会计要素的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几个要素构成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

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读书笔记一、内容概览在阅读《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这本书之后,我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概括。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清晰,主要涵盖了会计理论的基础知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我将从不同的方面概述书中的主要观点。

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础理念。

书中详细阐述了会计的核算方法、报表分析以及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会计学科的基本认识。

书中也指出了会计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书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起源、发展以及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现代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更加注重管理决策的支持,强调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

书中详细阐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如成本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并探讨了这些工具和方法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书中还探讨了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书中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展示了现代管理会计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书中也指出了现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会计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发展等。

书的内容还涉及了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管理会计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管理决策支持。

《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这本书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涵盖了会计理论的基础知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会计理论和管理会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书籍概述《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是一本深入探讨会计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会计实务的学术著作。

这本书对于会计学科的发展历程、基本框架以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关于对《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篇1《会计理论》是一本由"现代会计学之父"、《管理会计》作者、美国著名会计学家MarstonChurchill所著的会计学经典之作。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关于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也探讨了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是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会。

一、背景概述在深入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会计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曾读过其他几本关于会计理论的书籍,也参加了一些与会计相关的课程。

然而,《会计理论》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讶。

作者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例,使理论变得易于理解。

二、深入分析《会计理论》这本书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

作者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会计理论的各个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会计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报表的,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数字和报表的。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会计理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深入浅出的解释和丰富的实例。

作者不仅阐述了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然而,我也认为这本书有些地方可以改进。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作者可以提供更多的解释和例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四、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会计理论》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会计理论,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果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五星。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篇2《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日期:2023年2月25日《会计理论》是一本由著名会计学者李孝林教授所著书籍,该书旨在介绍会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不仅对会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更加明确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了相关的会计理论书籍后,我对会计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商业语言,其理论体系不仅复杂且充满了深度。

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它规定了会计核算应当以特定的经济组织或单位为对象,从而将其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组织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持续经营假设则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经营下去,这是许多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

会计分期假设把企业持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等的期间,以便于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货币计量假设则规定了在会计核算中主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并假定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理论中的关键要素。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准确,能够经得起验证。

相关性则强调会计信息要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联,能够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

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能够相互可比,以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比较。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醒我们在会计处理时不能仅仅依据法律形式,而要关注经济实质。

重要性原则使我们能够在众多的经济业务中区分重要与不重要的事项,对重要事项进行重点处理和披露。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保持谨慎,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及时性原则则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及时提供,以便使用者能够及时做出决策。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会计理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会计理论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说起会计,以前我总觉得它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繁琐的账目。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会计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书里讲了很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就拿“资产”这个概念来说吧。

以前我以为资产就是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像房子、车子、设备这些。

但书里告诉我,资产不仅仅是这些有形的东西,还包括一些无形的,比如说专利、商标、版权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那些知名的大公司,他们的品牌价值那可真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但这资产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还有“负债”这个概念,也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不只是欠别人的钱叫负债,像未来要支付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福利,这些在一定条件下也都算负债。

这让我明白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潜在的债务压力。

在书中讲到会计核算方法的时候,那细致的程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数字的迷宫。

什么借贷记账法啊,起初我真是被搞得晕头转向。

但仔细琢磨之后,发现它其实挺有规律的。

比如说,资产的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正好相反,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

这就像是一个巧妙的平衡游戏,每一笔账都要在这个规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保证整个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平衡。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成本核算的部分。

以前我买东西,只知道看价格标签,觉得贵或者便宜。

但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才知道一个产品的成本计算有多复杂。

就拿一个小小的手机来说,不仅有原材料的成本,还有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甚至包括研发成本、营销成本等等。

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产品看起来差不多,但价格却相差很大,原来背后的成本构成有着这么多的差异。

而且,书里还提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比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等。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的消费,如果商家提供的价格信息不可靠、不相关,那我们肯定会感到迷茫和不满。

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提供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是多么重要,否则投资者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会计理论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2)

财务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2)

财务会计理论念书笔录0135施雅欣一、《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界限》葛家澍的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对财务会计的定位的一些商讨,作者的看法是偏向于财务会计主要表露历史信息,重申的是会计信息的真是靠谱性,会计信息要在完好恪守GAAP 原则下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并且进过严格的审计。

文章主假如想明确财务会计报表的定位,反对对于财务会计报表赐予过高的希望——即既要表露历史信息又要带有展望未来财务信息的功能。

自然,重申表露历史信息重申信息的真切客观性,但其实不等于说在财务会计信息中 , 不对未来作某些预计和判断, 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存货和有价证券, 就同意在期末采纳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进行报告; 对于存在着信誉风险的应收账款,就同意计提必需的坏帐准备 ; 对于长久财产, 在使用中 , 也应当计提折旧并分期摊销, 以及对收入确实认时点及其与花费的配比 , 同意会计人员依据其专业经验, 进行合理的预计与判断等等。

文章还提出了自己对于公司报告的一个框架,见下列图:最后文章提出两种研究方向即第一, 此后的财务会计是公司财务历史的报告和公司未来财务展望合二为一的一门创新学科或第二 , 保存财务会计的传统特点和作用, 坚持可信性放在首位 , 而同时发展另一门以有关性为主的新兴学科财务展望。

二、《会计制度全世界改革研究》在《会计制度全世界改革研究》这篇论文中,郭道扬先生剖析了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向和现状,议论了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概括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经济全世界化的原由和实现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他对全世界会计制度趋同的一种见解——会计制度的趋同还不宜过早。

文章一开头必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前以“改良和协调” 为工作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制定和实行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的必定的历史贡献。

以后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协调改为趋同提出了自己的疑义。

第一经过剖析马克思对于经济全世界化实现的路径和表现以为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权益的“会计损害”,正在成为全世界化中的广泛现象。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王业海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读完由魏明海、龚凯颂主编的《会计理论》一书后对书中主要观点的总结及启发。

透过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会计理论面临的现状,提出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发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是马克思关于认识论的经典论断。

同样会计理论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认识规律。

尽管会计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是建立在理论体系或者概念框架的基础之上的,即会计实务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支撑。

随着契约精神、组织设计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发展,会计实务也越来越复杂,以前的会计理论方法在指导崭新的会计实务上遇到越来越多的瓶颈。

由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内在需要,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一次次的动态博弈中不断完善着会计理论,推动着会计理论向前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但真实和公允是永远不变的核心。

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对会计实务的规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会计准则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杰作。

本文对由魏明海、龚凯颂主编的《会计理论》一书进行解剖,把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大板块,总结各大板块主要内容。

然后笔者结合会计实务中的现状阐述自己的启发。

一、对《会计理论》的解读本书可分为四大板块,下面笔者进行总结。

1.会计理论概述和研究方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分别是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

近代会计就是从运用复试簿记开始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一阶段会计的工艺与现代电子计算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会计系统也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子系统。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阐述会计概念框架为中心议题,是以一套广泛适用的原则作为形式而进行的逻辑推理。

它具有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解释和评价功能、预见和实践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理论》读书笔记王业海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读完由魏明海、龚凯颂主编的《会计理论》一书后对书中主要观点的总结及启发。

透过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会计理论面临的现状,提出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发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是马克思关于认识论的经典论断。

同样会计理论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认识规律。

尽管会计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是建立在理论体系或者概念框架的基础之上的,即会计实务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理论和方法体系作为支撑。

随着契约精神、组织设计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发展,会计实务也越来越复杂,以前的会计理论方法在指导崭新的会计实务上遇到越来越多的瓶颈。

由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内在需要,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一次次的动态博弈中不断完善着会计理论,推动着会计理论向前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但真实和公允是永远不变的核心。

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对会计实务的规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会计准则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杰作。

本文对由魏明海、龚凯颂主编的《会计理论》一书进行解剖,把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大板块,总结各大板块主要内容。

然后笔者结合会计实务中的现状阐述自己的启发。

一、对《会计理论》的解读本书可分为四大板块,下面笔者进行总结。

1.会计理论概述和研究方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分别是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

近代会计就是从运用复试簿记开始的,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现代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一阶段会计的工艺与现代电子计算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会计系统也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子系统。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阐述会计概念框架为中心议题,是以一套广泛适用的原则作为形式而进行的逻辑推理。

它具有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解释和评价功能、预见和实践功能。

会计理论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与环境和主体有关的假设和其他理论概念、基本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四大内容。

在会计漫长的发展史上,会计理论也得到长足发展。

驱动会计理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有效资本市场的发展、新的组织设计和组织契约重要性的凸显、会计准则市场的变化、相关理论和及时的发展等因素。

现代会计理论主要包括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

所谓规范会计理论,就是试图从会计实务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用这些理论概念引导出“良好的”会计实务。

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演绎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和事项法等。

而实证会计理论则要以确凿的证据证明某些会计现象的存在,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寻找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法要求先提出一定的假设,然后应用实际证据来验证或驳斥,只有实际存在的才被认为是合理的。

实证法的基本命题是:管理当局、投资人、债权人、准则制定者和政府人士都是理性的,他们试图获得最大的效用,这些集团中的任何一个在选择会计政策和准则时,都是把可以互相替代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以便能从所选择的方法程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

2.会计准则及其制定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会计所采纳或宣称的一般法则,是行动的指针,是行为或实务的一个确立基础。

其产生和发展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早在19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投资者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要求便有所增强,企业也意识到应向股东和有关方面及时提供财务报表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但当时美国的会计实务处理呈现极度自由化局面,给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并很快引起会计执业界的注意,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这只是内在要求和舆论上的准备。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才是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产生的直接原因。

1933年和1934年美国国会分别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上市证券的管理。

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三大阶段:(1)研究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带头制定和发布准则,该协会把具体工作交给其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ARB),后来其陆续出版《会计研究公报》,美国会计准则初步形成。

(2)公认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会计师协会将研究的目的从解决会计实务中的特殊问题和专题,转移到试图建立基本会计理论和重要会计准则方面。

1959年该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APB)。

在其存在的14年间,其陆续发布了31号《意见书》和4号《说明》,但人们还是发现其不能履行缩小会计实务上的差别和不一致、改进新问题领域财务呈报等使命。

最终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取代。

(3)完善与提高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到现在FASB已经发布了150多项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对其他国家和国际化组织产生广泛的影响。

3.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理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等。

其中财务报告目标是概念结构的起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财务报告目标与其他概念的桥梁;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手段。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具有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的作用,从而最终指导会计实务。

那么指导会计实务首先要明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更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大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要满足这些要求不仅需要市场的竞争与淘汰机制、政府的良好引导、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还需要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文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

明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后就需要在具体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中将其落实以准确及时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

目前全球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

我国会计亦是在四大会计假设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计量属性以准确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服务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

在财务报告中,企业要遵循充分披露原则,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文件,以便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

4.管理会计与成本控制理论管理会计是直接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主要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结合,目前主要将其分为两大部分:基础性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新领域。

其方法论主要为系统理论和非平衡理论。

具体而言有五种方法:(1)成本性态分析法;(2)本量利分析法;(3)边际分析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5)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其中本量利分析法中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与分析对企业预算和控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项成本活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其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对目标成本本身的控制,这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密切相关;二是对目标成本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控,这与成本计算、分析密切相关;三是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

具体控制方法有标准成本制度、生命周期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等。

二、读完《会计理论》后一些启发1.关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启发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经历了以下程序:(1)确定选题;(2)成立专题小组;(3)举行公开听证会;(4)提出草案;(5)进行投票表决;(6)研究复审意见;(7)对外发布。

以上每一步程序都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整个程序科学、严密、公开、谨慎,可以有效防止少数人操纵和垄断,保证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社会性。

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程序上参考和借鉴了美国并立足自身国情,主要分为四大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发布阶段。

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尽量做到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争取更好地涵盖各方利益,提高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仍存在的缺陷:(1)会计准则制定者的代表性不够广泛。

尽管吸收了政府官员、高等院校教师、机关部门的实务工作者参与,国内外专家也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咨询,但从整体上看,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并未将代表大多数会计准则使用者、影响会计准则运用较多的广大会计工作者吸收进来。

会计准则最终发布与否由财政部会计司决定。

(2)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的时间不够稳定和明确会计准则制定时间不够充足,未给信息使用者及操作者充分的准备时间。

(3)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与相关法规协调不足。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制定内容都受到有关法律制度的影响,要使会计准则同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协调,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既要从法律制度制约的角度入手,使会计准则适应现有法规的要求,又要从会计准则的角度考虑,修改和重新制定有关法律,以适应会计准则的要求。

(4)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框架尚未明确。

建立会计准则能否做到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实施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指导功能发挥得如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结构是对具体会计准则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文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起了很重要作用。

但从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构上看,尚无类似的理论框架,由于缺乏能够起理论支撑作用、便于会计准则制定者确定目标的理论框架,或缺乏会计准则的执行者进行信息加工和会计使用者进行分析利用的概念结构,从而影响了具体会计准则的质量及其使用价值。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明确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依据。

要制定出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实施有效的会计准则,需要被广泛认可的有效理论来作为指导。

程序公平理论和程序低成本理论可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依据。

程序公平指的是程序层面上的公平,要兼顾各方利益,广泛倾听各方意见。

程序低成本即指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通过程序公平理论功能指导,在会计准则制定中运用一套完整、严格、充分、稳定的程序,以最大限度接受社会监督,使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采纳各方意见,最后发布的会计准则得到相关各方支持的程度大大提高,实际上降低了会计准则制定的交易费用,体现了程序低成本原理指导功能。

(2)进一步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透明度。

透明化使会计准则的制订能够充分吸取各方意见,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

如完善会计司专门网站,将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和征求意见稿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有效的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术界和企业界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积极性,形成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会计准则执行者互动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