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合集下载

农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农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农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范本一、活动目标1.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3. 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二、活动内容1. 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 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比赛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会和展览4.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扶持5. 农业科技研讨会和论坛三、活动实施方案1. 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各地设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和技术,开展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培养农民科技素质。

同时,将农技人员派驻基地,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基地将定期举办科技示范活动,吸引更多农民前去参观学习。

2. 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比赛在各县乡镇设立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种植技术、农业机械操作、农产品加工等。

同时,举办农业技能比赛,鼓励农民在实践中掌握科技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

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会和展览组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会和展览,邀请农业科技专家、企业代表和农民代表参与,展示和推广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

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引导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新技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4.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扶持针对有创新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项目扶持资金和技术指导,支持他们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项目涵盖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研发等方面,重点支持符合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的项目。

5. 农业科技研讨会和论坛组织农业科技研讨会和论坛,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通过研讨和交流,促进农业科技与实际生产的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四、活动预期效果1. 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2. 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3. 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4. 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洞庭湖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研究

洞庭湖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研究

丘 陵 、低 山等 组成 的一 个碟 形 盆地 ,承 担着长 江 及
湘 、 、 、 四水调水功能 , 资 沅 澧 素有 “ 鱼米之 乡” 美誉 , 是 国家 和 湖 南 省 重 要 的粮 食 、 花 、 菜 、 类 、 棉 油 麻 芦
苇 、 产 品等 农产 品商 品生产 和输 出基 地 。 水
洞庭 湖 区现 代农 业 科技 服务体 系组 织构 架 洞 庭 湖 区位 于 长江 中游 荆江 段 以南 ,是 以洞 庭
湖为 中心的广大河湖冲积一淤积平原和环湖岗地 、
收稿 日期 :0 2 0 — 7 2 1— 10
基金项 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 目“ 打造洞庭湖 区现代农业示范 区的思路 、 重点和对策研究” 1 Z A 5 。 (lD 0 ) 作者简介 : 樊 英, , 女 湖南益阳人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农村金融 ; 李 明贤 , , 女 陕西大荔人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博士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农村财政与金融 。
基础 , 成功地推动了湖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 促进
了湖 区经 济 的发展 , 为 “ 也 十二 五 ” 期 湖 区科 技 发 时 展 奠定 了基础 。 此外 高校 科技 成果 转化 中心 , 在推 进 湖 区科技 转 化过程 中发 挥 了重大 的作用 ,为科技 成
4 2
武 陵学刊
第 3 7卷
购, 使养猪业 由原来 的家庭副业变为集约化生产。 ( ) 业科技 基 地 二 农
农业 科 技基地 主要 是将 当地 的资 源禀 赋和特 定
业 带 列入 “ 十一 五 ” 首批 启 动 的 1 国家 星火 产 业 5个
带 , 照 星火 计 划宗 旨 , 按 以市 场为 导 向 、 技 创 新 为 科 动力 、星火 技术 密集 区和 区域 特色优 势产 业建 设 为

构建新型农民科技服务组织 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构建新型农民科技服务组织 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维普资讯
台 湾 农 业 探 索
20 年 6 08 月
福建农业耕地资源、水资源 、能源资源 、草地资源等总量与人均量在 日益减少。 以农业耕地资源为 例,近年来福建耕地资源下 降明显 ( 1 ,20 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 12 O 表 ) 05 1. 万公顷,比 20 年 的 18 1 9 00 1. 7 万公顷减少了 5 1 。 万公顷 ( 4 9 ,年均减少 1 6 8 减 。 %) 8 . 万公顷,其 中人均 占有耕地仅 O 3 公顷,同期全 1 。2 0 国人均 占有耕地 0 8 公顷,世界平均水平 O 2 .7 0 。 公顷,而 F O( 3 A 世界粮农组织) 规定的人均 占有耕地安全 临界值为 0 5 . 3公顷 。福建人均耕地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和全国水平 。 0 表 1 20 ~ 05年福 建 省年末 常用耕 地面积 0 02 0
单位 :万公 顷
资 料来 源 : 0 1 20 2 0 - 0 6年 《 建农 村 经 济 年 鉴》 福 。
( ) 业基础 设施投 入不 足 二 农
20 ~ 05年 全 省 农 业 基 本 建 设 投 资额 占基 本 建 设 投 资 比重 呈 逐 年 下 降 态 势 , 其 中 2 0 0020 04年 比重 O6 %,为历 史最低 水平 ( 2 。根 据福 建省 百村调研 资料 。被 调查 的全 省 6 。 2 表 ) 7个村庄 中进 行土 壤 改 良的只 占调查 村总 数的 45 。%,且全 部属 于三 明地 区:进行 灌溉 设施投 资 的调查村 比例 还不 到 13 /,沿 海地 区这一 比例 明显低 于 内陆 山区 [ 。 3 ] 表 2 福建 20 ~ 05年 农业基本 建设投 资额 统计 表 00 2 0
郑 百龙 吴 越

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

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

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途径一、推动科技普及教育在农村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首要途径是推动科技普及教育。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了解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应加强农村科技普及教育,向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

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技术培训,并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

二、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建设要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

通过建设一流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农业科技研究。

三、倡导现代农业理念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另一途径是倡导现代农业理念。

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人力劳动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现代农业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推广现代农业理念,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要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目前,农村科技投入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政府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

此外,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可以集中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向农民提供培训和指导。

农民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自己的农业科技水平。

因此,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对于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施农业科技惠农计划要提高农村农业科技水平,可以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惠农计划来促进。

农业科技惠农计划是指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大力支持和投入,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和支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

区域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

区域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

天 独 厚 的 优 势 .应 充 分 挖 掘其 功能 并 促 使 其 在 农 业 经 济 发展 中 发挥作用。
1 为地 方经济 发展服 务是 区域 大学 的使 命
大 学 肩 负有 为地 方 经 济 发展 服 务不 可推 卸 的 职责 。 目前 , 国 内有 一 些 学 校 在 服务 地 方 经 济 方 面 不 断 地探 索 .积 累 了 一 些成 功经 验 :诸 如 西 j农 林 科 技 大 学 与 杨 凌 农 业 高 新 技 术 产业 示 范 E 区紧密合作 , 发挥 了 大 学 教 学 、 研 和 服 务 综 合 功 能 ; 国 农 业 科 中 大学 在校 外 设 立 多学 科 综 合 技 术 开 发 区 ,以 点 带 面 帮 助 地 方 发 展农 村经 济 ; 南京 农 业 大 学 广 大 师 生 开展 了科 技 大 篷 车 活动 ; 新 疆 农 学 院 在牧 区开 设 流 动 医 院等 ,在 学 校 资 源 和 社 会 资 源 有 效 整 合 途 径 及管 理 模 式 方 面做 出 了有 益 的 探 索 。
决 经 济 发展 问题 。区 域 大学 是 不 发 达 地 区 区 域 内 最 高 人 力 资 源
工作安排 , 组织 专 家 团 队 深 入 基 层 , 展 扶 贫 产 业 开 发 、 术 资 开 技
询 与对 接 活 动 , “ 首 大 学 教 授 博 士 团 ” 乡采 集 服 务 需 求 信 如 吉 下
真 正 形 成 一 种具 有 长效 机 制 服 务 模 式 。
22 对 象 邀请 型 .
区域 大 学 的专 家 在 教 学 科 研 服 务 工 作 中 取 得 一 定 声 誉 后 . 有 科 技 服 务 需 求 的个 人或 企 业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找 到 相 关 专 家请 求 指 导 帮 助 。 首 大 学 化 学 化 工学 院 、 源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部 分 吉 资 教 师 , 是 通过 这 种 形 式 受 聘 于农 产 品加 工 企 业 或 专 业 协 会 , 就 成 为 他们 的兼 职 技 术 顾 问 :林 产 化工 工 程 重 点 实 验 室 与 秦 简 公 司 的 合 作 .起 初也 是 源 于 个 人 的 合 作 与 服 务 .0 7年 秦 简 公 司 在 20 他 们 的帮 助 下 获 得 国 家 星 火计 划 重 点 项 目。 这 种接 受 需 求 对 象 邀 请 进 行 的科 技 服 务 .是 凭 借 个 人 的 人 脉 建 立 的相 互 联 系 , 系 比 较 脆 弱 , 乏 约 束 机 制 , 其 需 求 模 式 是 联 缺 但

农业科技行动方案范文(三篇)

农业科技行动方案范文(三篇)

农业科技行动方案范文一、背景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自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环境负荷、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为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制定并实施____年农业科技行动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稳定增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2. 降低环境负荷:借助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3. 提高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三、重点任务1. 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机械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精准施肥、精准植保等技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2. 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投入,推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作物抗病虫、逆境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

3.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能力。

加强对种植、养殖过程中农药、兽药等残留物的监控和检测,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污染。

推广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5. 推进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农田环境修复和污染物减排工作。

推广农田有机改良技术,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田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6.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农业生产的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提高科技的转化率和应用效果。

农业科技组织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论文

农业科技组织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论文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摘要: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是农业推广硕士领域较新发展的领域,旨在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鉴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细观我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学位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该专业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实效性能力;双导师制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09-02引言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规划的提出与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生产资料和产品供应质量及生产者素质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这些高要求是传统农业推广体系所不能应对的。

传统农业长期处于科技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三低状态,农民收入较少且增长缓慢;农业科技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低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力量较弱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只能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弥补,自身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和转化应用率,在科技组织与服务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让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和努力。

十几年来,农业推广硕士经过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各培养单位的努力,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整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须解决与规范的问题。

同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学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新领域,在“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及其专业本身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实效性的要求下,其硕士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三农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方案

三农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方案

三农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内容 (3)第2章三农科技服务现状分析 (4)2.1 我国三农科技服务现状 (4)2.2 国外三农科技服务经验借鉴 (4)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第3章三农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5)3.1 农业生产环节科技需求 (5)3.1.1 农业种植技术需求 (5)3.1.2 畜牧业技术需求 (5)3.1.3 渔业技术需求 (6)3.2 农业经营环节科技需求 (6)3.2.1 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 (6)3.2.2 农业信息技术需求 (6)3.2.3 农业市场与营销技术需求 (6)3.3 农民生活环节科技需求 (6)3.3.1 生活设施改善技术需求 (7)3.3.2 公共服务技术需求 (7)3.3.3 农村信息化技术需求 (7)第4章三农科技服务模式构建 (7)4.1 总体框架 (7)4.1.1 目标定位 (7)4.1.2 基本原则 (7)4.1.3 核心要素 (8)4.2 服务体系构建 (8)4.2.1 服务主体 (8)4.2.2 服务内容 (8)4.2.3 服务方式 (8)4.3 服务模式设计 (8)4.3.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 (8)4.3.2 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模式 (9)4.3.3 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模式 (9)4.3.4 政策咨询服务模式 (9)第5章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创新 (9)5.1 精准农业技术 (9)5.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9)5.1.2 遥感技术 (9)5.1.3 变量施肥技术 (9)5.2 农业物联网技术 (9)5.2.1 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10)5.2.3 农业无人机 (10)5.3 农业大数据应用 (10)5.3.1 农业生产数据分析 (10)5.3.2 农业市场信息分析 (10)5.3.3 农业灾害预警 (10)5.3.4 农业政策支持 (10)第6章农业经营环节科技服务创新 (10)6.1 农业电商平台 (10)6.1.1 概述 (10)6.1.2 创新方案 (11)6.2 农产品追溯体系 (11)6.2.1 概述 (11)6.2.2 创新方案 (11)6.3 农业供应链管理 (11)6.3.1 概述 (11)6.3.2 创新方案 (11)第7章农民生活环节科技服务创新 (12)7.1 乡村信息化建设 (12)7.1.1 建立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12)7.1.2 构建乡村信息服务平台 (12)7.1.3 创新乡村信息传播方式 (12)7.2 农村金融服务 (12)7.2.1 发展农村数字金融 (12)7.2.2 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2)7.2.3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12)7.3 农村教育医疗资源共享 (13)7.3.1 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 (13)7.3.2 构建农村医疗资源共享平台 (13)7.3.3 促进城乡教育医疗资源互动 (13)第8章三农科技服务政策与环境优化 (13)8.1 政策体系构建 (13)8.1.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3)8.1.2 构建多元化政策支持体系 (13)8.2 政策支持措施 (13)8.2.1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13)8.2.2 优化人才政策 (14)8.2.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 (14)8.3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4)8.3.1 加强组织协调 (14)8.3.2 改进管理与服务 (14)8.3.3 创新监管方式 (14)8.3.4 加强社会监督 (14)第9章三农科技服务模式推广与示范 (14)9.1.1 推广策略 (14)9.1.2 推广途径 (15)9.2 示范基地建设 (15)9.2.1 建设原则 (15)9.2.2 建设内容 (15)9.3 成果转化与推广 (15)9.3.1 成果转化 (15)9.3.2 推广应用 (16)第10章总结与展望 (16)10.1 工作总结 (16)10.1.1 创新成果 (16)10.1.2 经验与启示 (16)10.2 未来发展展望 (16)10.2.1 服务模式创新 (16)10.2.2 政策支持与保障 (17)10.3 政策建议与实施策略 (17)10.3.1 政策建议 (17)10.3.2 实施策略 (17)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

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

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水平,引领和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主体,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机制,着力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加快构建全市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策引导,完善机制。

加强政策创设、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技术支持,探索购买科技服务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拓展公益性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坚持主体多元,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领域集聚,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农科教推融合,支持引导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站依托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与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把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企业和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站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第一动力,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坚持服务下沉,便民利民。

按照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思路,以服务全市小农户为根本,把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作为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目标,引导各类科技服务主体深入基层,下沉到村到户到主体,把各类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转移转化,提高主导品种到位率和主推技术覆盖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作者:李云乐杨毅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50期摘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探讨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具有相应的业务素质水平和科研能力,他们的培养是各高校重要任务。

特别是研究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在读研究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十分关注的话题。

相对于研究生教育中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以其时间短、实践性应用性强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欢迎。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的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充分体现出农林院校以及本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此专业及研究方向至今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学校相关部门、研究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十分关切的话题。

一、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北京农学院院自2013年开始招收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近几年该专业的毕业就业情况如下:1.硕士研究生的性别状况。

2.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地状况。

其中,2017届中京外研究生数量首次超过北京研究生的数量。

3.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所在地状况。

2015年,唯一一个京外的研究生通过大学生村官的考试选拨,留在北京基层工作;2016年,一名研究生出国深造,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这是至今唯一一个考博深造的研究生;2017年,除去北京之外,天津成为本专业研究生选择就业的另外一个比重比较大的城市,返回生源地的研究生数量少之又少;2018年,两名选择在京外就业的研究生,一名选择在上海就业,一名选择回到户籍地。

4.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行业分布狀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单位行业主要分为20个行业。

2015年,有2名研究生在政府和基层就业,1名研究生在教育行业工作,还有1名研究生在文化传媒公司工作;2016年,只有4名研究生就业,有2名研究生在小学等教育单位工作,一名研究生进入科技公司,另外一名研究生房地产业的企业就职;2017年,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的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在政府及基层自治组织工作;2018年,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的4名研究生均在政府机关,金融业的2名研究生均在大型商业银行,有3名研究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本科专业相符。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硕士:主要是指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农业专业基础知识、宽广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在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独立承担农业发展领域技术推广活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科技管理、农村科技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各级农业管理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等相关工作。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代码095111-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代码095111-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其它课 及格成绩
3-5年
30
28
22
70
60
四、培养方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原则上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指 导教师和校外实践部门专家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ZF1019301
实践研究
公共 必修课
ZF1019302 外国语 ZF1019311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 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科技组织服务方面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论文形式主要是关于农业科技组织于服务的、应用性的研究论文,来源于实践的、深入的调查研究报 告、项目设计和战略规划。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区域发展、农业和农村 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 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专业硕士论文初稿要求在答辩前3个月提交给导师确认是否参加答辩,然后 进行进一步研讨和修改。论文终稿一般在答辩前30天,向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学院提交正式论文。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 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
1
2-3
1
3-4
六、必修环节
1.开题和文献阅读 (1学分) 选题与实施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专业文献(不少于40 篇)和收集资料。在入学年度8月份确定论文题目。选题力求与当地农村的发展实践相结合,最好与研究 生本身工作紧密联系。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入学当年10月份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个人阐述时间,硕士生不少于15分钟,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作的开 题报告进行评审。按《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2.中期考核 (1学分) 为使研究生论文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将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中期全面检查,以便发现问 题,及早解决。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应于入学后第二年的10月末完成。休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下一年级同期 进行。 中期考核工作由学院组织,根据学科状况成立中期考核小组,由各学科具体实施中期考核。中期考核 形式须采取 PPT 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 论文开题的进展情况等,汇报时间不低于10分钟。同时接受考核小组提问,时间不低于5分钟。中期考核 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 30%,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科技支农帮扶策划书3篇

科技支农帮扶策划书3篇

科技支农帮扶策划书3篇篇一《科技支农帮扶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在逐渐引入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和技术支持,农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这些农民,我们计划组织一次科技支农帮扶活动,通过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和示范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收入。

二、活动主题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振兴三、活动目的1. 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加强与农民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意见,为今后的科技支农工作提供参考。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内容1. 科技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民举办科技培训班,讲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方面的知识。

2. 技术咨询:设立技术咨询台,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 示范展示:在田间地头设立示范展示区,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应用效果,让农民亲身感受科技的力量。

4. 发放资料:免费发放农业科技资料,包括书籍、杂志、宣传单等,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

六、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的相关领导组成,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 明确活动分工:根据活动内容和需要,将活动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做好活动准备: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设备的调试、资料的准备等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加强活动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七、活动预算1. 科技培训费用:[X]元2. 技术咨询费用:[X]元3. 示范展示费用:[X]元4. 发放资料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6. 总计:[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示范展示区,要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设置

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设置
院校 科 研成 果 的转化 率都 具 有重 要意 义…。

是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内容 问题。目前农业推 广硕士专业学位中已有的1个领域主要是培养第一 0 类和第二类人才 。第三类是解决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结构、 以及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系统的设计、 设置、 调节和控制领域 问题 的人 才 。即掌握 农业科技组 织、管理、传播、教育的基本理论 ,能解决农业科
Vo1 7N o. . 3 J n. 2 u oo6
论 农业推 广硕 士专 业科 技组 织 与服务领 域 的设 置
李 阿利 ,郭 时 印 ,卢 向阳 ,贺建 华 ,应若 平
(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02) 118
摘 要 :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型学位, 为适应社会需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 域是与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技管理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 专业领域。该领域以农业科技推广 中的组织、管理 与服务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模式、机制、媒介、规
基金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 目(3 2 ) 0 B 3 作者简介 :李阿利(9 5) 女 , 1 6 ., 湖南平江人 ,副教 授 , 研究 方向为高 等教 育与管理 。
有重要意义 。


词:农业推广 ;专业学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必要性 ; 领域;可行性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1( 0)3 0 8 4 092 32 60. 5. 0 0 0 0
中图分类号 :G 4 . 6 32
随着党 中央 国务院提出解决 “ 三农问题” 、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 目 标和发展规划 ,高等农 业教 育如何更进一步在增强农业科技对 农业生产 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科技转化与应用的支撑力、农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三篇)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三篇)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一、背景介绍____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领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加强乡村振兴,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应运而生。

二、行动目标1. 加强农技专家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 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促进农民技能提升。

3. 推广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5. 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和农民合作,形成农业技术推广良好的合作机制。

三、行动内容1. 建设农技专家库建立全国性的农技专家库,集聚各领域的专家,包括植物保护、兽医学、农业机械等,形成骨干专家队伍。

同时,与各地农业科研院所合作,从校园中选拔和培养农技专家后备力量。

2. 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设立农业技术咨询热线,建立农技专家咨询平台,提供全天候、快捷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农民可以通过电话、网上提交问题,并得到专家的解答和建议。

3. 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定期的农技专家培训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农技专家始终保持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组织专家走进乡村,开展现场培训,让农民亲身体验和学习最先进的农业技术。

4. 农业技术推广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问题,农技专家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通过开展示范推广、现场指导等形式,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推广给农民,并提供现场解答和指导。

5. 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鼓励农技专家与农民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6. 农技服务评估与提升建立农技专家服务评估体系,定期对农技专家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组织农技专家交流学习,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组织保障1.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要将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纳入重要决策议程,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支持农技专家队伍建设和服务工作。

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示范平台建设与实践

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示范平台建设与实践

612020.11 农业信息化>>乡村振兴ural promoteRDOI :10.16815/ki.11-5436/s.2020.33.019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示范平台建设与实践摘 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数据传感、智能控制等新设备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智慧农业在互联网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相互叠加中应运而生。

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农业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农业科技园区面临新课题,同时也对园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提出了新挑战。

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适应新形势,及时跟进园区科技引领和服务示范的形势需要,从园区的发展实际和区位优势出发,确定了建设青藏高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通过争取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打造园区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示范平台,搭建平台服务网络,畅通信息服务渠道,充实和完善平台信息资源,开发和链接多种服务窗口,不断拓展平台的服务功能,提高平台的信息收集、处理、应用和管理全程服务能力,在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对其他园区及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西宁;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践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数据传感、智能控制等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

农业科技园区如何适应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如何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园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也对园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提出了新挑战。

1 智慧农业的概念智慧农业是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设备(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白成芳(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青海西宁 810000)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以及远程诊断、远程控制。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理论和实践证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

因此,探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处于关键时期。

无论是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看,还是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显著,农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

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农业科技推广已成为关键环节,肩负着重要使命。

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农业科技推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如何更迅速、更有效的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我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结合起来,创造出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农业商品经济,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1.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尽管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为政府提供咨询,协助农业行政部门执法及对农情的监测预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状况不佳、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条件无保障。

除经费缺乏外,基层农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基本条件也较差,难以吸引农技推广人员稳定地从事推广工作。

一些乡镇站连从事推广工作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推广队伍中具有中等农业专业学历以上的只占60%左右,而且由于经费不足而缺乏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致使一些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政府安排的非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加,使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3篇)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3篇)

农技专家服务助农行动方案按照市委___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活动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农业部门工作实际,特制定农业专家联系服务助农行动实施方案。

一、参加对象参加农技专家联系服务助农行动的对象为市、县(区)、乡镇三级农、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全市___动员___名农技专家开展“进企、联村、入户”结对服务。

二、目标任务通过___农技专家开展进企、联村、联户、联项目的活动,进一步健全责任农技推广机制,完善农技推广成效评价与考核体系,强化农技服务目标管理,实现“零距离”服务,加快农业新成果新技术进村入户,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

具体任务:1、选派___名农技专家进企、联村、入户,与___家农业企业、___个专业合作社、___个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示范项目)、___户科技示范户结对服务。

2、全面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工作机制,完善农技推广成效考评体系,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目标管理。

3、推动___个主导品种和___项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特色产业村”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育,推进新型农民和农村人才培养。

4、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切实转变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主要内容农技专家联系服务助农行动以“进企、联村、入户”为纽带,实施“一对一”“零距离”服务,提高农技推广效率,推进农业创新创业。

具体活动内容:1、___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技专家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养大户对接,建立稳定指导服务关系,建立结对服务档案,开展定期、不定期上门服务,接受“全天候”咨询。

2、宣传、培训、示范和推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农机、环保新技术。

3、指导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改进管理,提供技术、市场信息,推行“龙头+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4、指导专业合作___培育特色基地,创建品牌,规范管理。

指导乡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一乡一品”和“一村一业”,提高农业效益。

服务体系六篇

服务体系六篇

服务体系六篇服务体系范文61.1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向多元化方向进展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已从过去单一的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进展到了以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为主,农业科研部门、农夫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以及网络服务等共同参加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1.1.1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导力气在过去方案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技服务体系,仍旧是目前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力气。

全市现有种植类、畜牧类、水产类、农机类的推广机构213个,其中市本级拥有植保土肥、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种子5家专业技术推广站,各县(市)、区设有专业技术推广机构32个,全市有9个县(市)、区建立了176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或综合性的农技服务站,另尚有少量乡镇设有农业、兽医、农机等专业性农技站。

这一体系其推广主体是自上而下,由各级政府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成,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事业拨款,它对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进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1.2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全市现有市级农业科研单位1家;区级2家(萧山、余杭);企业及民营科研单位若干家。

2021年市委、市政府对原4个市级科研单位进行整合,成立了杭州市农业科学讨论院。

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担当了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通过供应优良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农业的进展供应技术支撑。

市农科院2021年新立科研项目43项,申请专利3项,有3个品种通过省审(认)定;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29个,达到13467hm2,年增效益2779.5万元;重点推广自主育成或引进的新品种10个和自主讨论或引进的新技术5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17万hm2,增社会经济效益达9218.7万元;每年培训农夫5000人以上。

这一服务主体为农夫供应品种、技术服务,由于所供应的品种、技术针对性强、效果好,从而显著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应用率,其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服务农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服务农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服务农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目录一、内容简述...............................................2二、项目背景与目标.........................................3三、工作内容与成效.........................................33.1 科技助力农业提升.......................................4 3.2 农民技能培训与推广.....................................53.3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6四、具体工作实施...........................................74.1 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建设...................................8 4.2 农民科技知识普及活动...................................94.3 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措施..................................11五、取得的成果与效益分析..................................125.1 农业产量与品质的提升..................................13 5.2 农民技能与收入的增加..................................145.3 乡村经济与环境的改善..................................15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66.1 农民科技接受程度不一问题..............................18 6.2 科技与农业融合程度不够问题............................19 6.3 乡村振兴资金短缺问题..................................20七、展望未来与展望........................................217.1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227.2 深化科技与农业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237.3 加大乡村振兴投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5八、总结与建议............................................268.1 总结回顾..............................................278.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策略调整方向........................27一、内容简述本年度,我们的工作围绕服务农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致力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理论和实践证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

因此,探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处于关键时期。

无论是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看,还是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显著,农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

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农业科技推广已成为关键环节,肩负着重要使命。

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农业科技推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如何更迅速、更有效的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我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结合起来,创造出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农业商品经济,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1.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为政府提供咨询,协助农业行政部门执法及对农情的监测预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状况不佳、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条件无保障。

除经费缺乏外,基层农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基本条件也较差,难以吸引农技推广人员稳定地从事推广工作。

一些乡镇站连从事推广工作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推广队伍中具有中等农业专业学历以上的只占60%左右,而且由于经费不足而缺乏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致使一些技
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近几年一些地方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政府安排的非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加,使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职能不清、推广队伍不稳定。

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而且由于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权远大于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权,使得农技推广机构的组织领导功能较弱。

1.2 农业技术本身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相脱节,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上的需求。

我国虽然每年都有3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由于其技术水平的常规性、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技术内容的重复性等自身原因,以及推广体系活力不足、农民素质偏低等客观原因,致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40%。

也会产生在缺乏农业调研的情况下,一厢情愿的去推广农民难以接受的技术,忽视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徒劳工作。

如农村沼气池的推广,农民因不懂沼气管理技术,技术推广站服务工作又跟不上,加上原有沼气池模式还需改革,所以农村沼气池的推广利用率还不足30%。

其次,应用农业新技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

农村农技站因体制原因制约了推广平台的势力扩张与人力资源的发展,导致传统技术不能更新。

1.3 农民方面的问题
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愿望强烈但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90%的人口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村每万人中只有大学生0.87人,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较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接受、推广和应用。

农民的需求能力不足表现在:一是吸收能力不足。

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仅为三分之一不到,大批有文化的轻壮年外出务工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水平低,决策能力低,不仅思想观念落后,而且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低下。

二是购买能力不足。

过低的收入决定了过低的有效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农民要获得农业科技,就得花钱。

人均耕地极少,劳动力过剩的硬约束,使农民只有极小的交换能力,这就制约了农业技术在农村的更深普及。

三是风险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初期,由于农民对其性能、效果
及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应用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同时,新品种刚上市,消费者对它的认同程度不高,因而经济效益也不一定好。

农民最讲实际,敢冒风险的不多,而且就大多数来说,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十分有限,经不起折腾。

2.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改善农技推广条件
农技推广工作主要是为政府和广大农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各级政府应依法保障公益性推广工作的基本经费。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中可能的财力、物力,加强推广体系的硬件建设。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加大丰收计划的实施规模和支持强度,对一些公益性的基本工作,如试验示范、培训、监测预报、队伍管理等,应有固定的专项经费,以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2.2提高农村科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必须要具备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热爱农业科学、精通专业技术、熟悉农技推广技巧,还应懂得经营管理学、人文心理学、善于和农民沟通并与农民打成一片。

政府要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训力度,对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农业综合知识,而且还有较好的实践生产技能,同时又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管理的高素质人员,应打破身份界线,不拘一格,充分利用。

同时,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活力,调动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和农业生产实际结合的更紧密。

2.3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和需求能力
新的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低成本的同时,也引起了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因信息不完备可能引起的风险。

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个人获取、辨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所以教育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扩散。

国家应进步实施完善百万农民技术员培训计划和“绿色证书”工程,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农技校和乡镇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开展电视、广播教育,传播农业技术经济信息,加大农村科技刊物发行力度。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参与农业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多、比例也越来越大,根据
农村的这一发展趋势,应注意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妇女的广泛参与。

同时,对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三农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目前,可允许其结合实际,增设信贷品种,并给予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

另外,民间借贷有许多优势,应在政策上承认其合法地位,在此基础上发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并加以引导和监督。

2.4结合我国国惰,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技推广方式
在继续推广科技下乡、科技承包、公司加农户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加入农技推广的有效形式,形成以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村群众性科技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2.5建立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随着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和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农业技术推广单靠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示范等传统的技术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科技新阶段的要求,因此应尽快建立农业技术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