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译文赏析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译文|赏析《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
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宋代: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及注释译文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
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
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注释宴山亭:词牌名。
一作《燕山亭》。
与《山亭宴》无涉。
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
双片九十九字。
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
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
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
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靓(jìng)装:美丽的妆饰。
蕊珠宫女:指仙女。
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者:同“这”。
无据:无所依凭。
和:连。
赏析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
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
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
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原文|译文|鉴赏《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春日与伊人离别后的苦苦相思,屈曲有致,尤其是对人物心理,刻画得极为细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内容吧。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原文清代:纳兰性德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译文及注释译文乍暖还寒的天气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
果然是在怀念远方的人啊,连眼泪都把青衫湿润了。
相思之情不胜愁苦,我一个人孤枕而眠,更觉烦闷无聊。
弹指间,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还记得当初和你分别时,桃花千树、杨柳依依的画面,这一切多么令人怀念又惆怅啊。
注释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中酒:犹酒酣,非醉非醒之状态。
青衫:古代学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
弹指:极短的时间。
本为佛家语。
《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祗》云,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此处指春光。
鉴赏这首词写思念之苦。
词先由凄苦情绪写起。
上片第一句,“新寒中酒敲窗雨”,“中酒”意思是喝醉酒,新寒是指寒冷冬季来临前时期,即深秋时节。
“残香细袅秋情绪”,意思是说:悲秋的情绪,像一缕残香,细袅如丝,萦绕心头,窗外的秋雨,不断地敲打着窗门,也敲打着他的心扉,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当时凄苦的心境。
他在周围一片静寂中,望着香炉里的残烟,袅袅升起,满腹愁思,只能以酒浇愁。
秋风秋雨,萧飒凄凉,搅得人愁怀似醉。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道出了词人心情凄苦惆怅的缘由,正是因为思念心上人。
诗人以“酒”、“雨”、“烟”几样景物,构成一幅凄残景象,把抒情主人公愁肠百结、泪洒衣衫的思念之苦,巧妙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居杂兴·春云如兽复如禽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古诗简介《春居杂兴二首》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组诗作品。
本诗为第二首,诗取意杜诗,并进一步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这两首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翻译/译文春天的云彩像兽又像禽,在日照风吹下变浅又变深。
谁说无心就能逍遥自在,其实也像反覆无常的小人。
注释容与:悠闲,逍遥自在的样子。
赏析/鉴赏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
“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
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
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
这组诗即于淳化三年(992年)春有感而作。
诗的意思取自杜甫《可叹》诗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而进一步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蔡宽夫诗话》云:诗人作此诗后,其子嘉祐曾提出第一首后半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
诗人听后欣然说道:“我所作诗句的精诣,竟然能够暗合杜子美么!”不但没改,反而又咏一首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对自己诗风的“暗合”,其实也就是由学白居易转而向学杜甫,他是抱以欣慰的态度的。
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
王禹偁在遣词命意上与杜诗的确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创造出全新的境界。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杏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杏花宋朝王安石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杏花》译文拦水的石坝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就坐落在溪水清明的小溪旁。
俯看娇艳富丽的杏花,并不觉得花儿胜过水中的倒影。
巧笑嫣然如同景阳宫的妃嫔,含笑落进宫井之中。
水面涟漪,将水中佳人的容颜妆饰弄得残破难整,让人惆怅不已。
《杏花》注释石梁:石头堆成的拦水坝,用来捕鱼等。
清炯(jiǒng):清明,指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娇饶:即娇娆。
娇艳富丽貌。
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等。
史载,隋军入台城。
后主避之,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景阳宫井中。
隋军窥井而呼,后主不应。
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
及出,乃与张丽华、孔贵嫔同乘而上。
怊怅(chāochàng):惆怅。
残妆:被损坏了的化妆。
《杏花》赏析此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
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首联石桥跨过了空旷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
这里用了两个形容词:“空旷”“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辞中所谓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诗意丰满,形象鲜明,如直说石梁渡河,茅屋临水,则兴味索然了。
颔联说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似乎并未觉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处。
寻绎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种清莹而缥缈的美感,严羽《沧浪诗话》状诗之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就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安石爱看水中之影,正是深知个中三味,意在追求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
颈联以张、孔作比,说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
以花比美人是诗家常语,这里以美人喻花则觉新警。
满江红刘克庄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刘克庄原文翻译及赏析刘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县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
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刘克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翻译: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
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
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
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赏析:这首词,是南宋后期爱国词人刘克庄的代表作之一,在写作上,颇具特色。
上片写过去,正面着笔,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纯用反笔,风格掩抑沉郁。
运用强制的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两句是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记当日金甲琱戈,初立辕门”。
作者为的是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
因此,词一开头就鲜明突兀地展现出自己初参军幕时的兴奋神情,以及种种激动人心的场面。
辕门初开,铁甲琱戈,词人此时多么精神抖搂,气宇轩昂!“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在盾牌鼻纽上磨墨,则进一步显示出当时军情的紧急和他的才气纵横,起草军事文书运笔如飞,挥洒之间,千纸立就,而如龙蛇走势的字迹还没有干呢!“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
这二句生动地描绘出金兵南犯和宋军抗御的惊心动魄场景。
“有谁怜,独臂故将军,无功绩”金兵退后,非但没有功赏反遭诽谤,被迫去职。
“独臂故将军”,用汉将李广事。
《史记。
李将军列传》载汉代李广猿臂善射,即臂长如猿,可以运转自如。
他参加过七十多次抗击匈奴的战斗,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然而始终不得论功封侯。
入伏诗词欣赏
入伏诗词及赏析入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古代诗人们常以入伏为题,写出了许多描写炎暑、避暑、祈雨、思乡等主题的佳作。
以下是一些入伏诗词及赏析:《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清代:纳兰性德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入伏时期的忧愁之情。
他回忆起去年春天和心爱的人在杏花下采摘花瓣的幸福时光,而如今却只剩下衣袖和衫襟上的炉烟和酒晕的痕迹,无人理解他的多情。
《清明二首》唐代: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节前后到湖边游玩的所见所思。
他看到湖水清澈,春光明媚,鸟儿飞舞,人们嬉戏,但他却感到孤单寂寞,没有美人相伴,也没有故友相聚。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长安的生活,以及那些已经逝去的亲友。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清代:纳兰性德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入伏时期患病卧床的心境。
他看到窗外阴风阵阵,春雨不断,樱桃花凋落一地,感到十分凄凉。
他只能关上窗户,焚香取暖,穿着绣花的衣服。
他让女伴给他画眉毛,又让她去唤醒流莺鸟。
他试着打开镜子看看自己的容貌,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娇美。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唐代:白居易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湲。
水声不厌听,水色不厌看。
水声何所似?似君清咏叹。
水色何所似?似君静谈谈。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入伏时期到朋友家里做客,欣赏他家新建的小滩的景致。
他听到水声潺潺,看到水色清澈,感到十分舒适。
他把水声比作朋友的清咏叹,把水色比作朋友的静谈谈,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敬重。
《游锺山》宋代:苏辙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锺山万松碧。
碧云深处有仙家,仙家何处问无路。
路入松风寻不得,寻思欲尽犹迷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写景抒情类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①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②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一说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②尊:通“樽”。
1.下列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化用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花朵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第48-49回,因薛蟠外出,香菱(甄士隐的女儿)被带进大观园,跟林黛玉学习写诗。
黛玉让她以“昨夜的月”为描写对象练习。
她先后写了三首,下面是第一首与第三首。
(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三)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概述了香菱的人生经历。
B.上面两首诗都是近体诗。
C.“玉镜”“冰盘”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均指月亮。
D.两首诗都体现出作者对色彩感觉敏锐。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_岑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_岑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_岑参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唐代·岑参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译文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注释热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
崔侍御:未详。
侍御,指监察御史。
侧闻:表示有所闻的谦词,等于说“从旁听说”。
阴山:指西北边地的群山。
胡儿:指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子弟。
西头:西方的尽头。
水如煮:湖水像烧开了一样。
遥旋灭:远远地很快消失。
烁(shuò):熔化金属。
虏(lǔ)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
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
阴火:指地下的火。
潜烧:暗中燃烧。
天地炉:喻天地宇宙。
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隅(yú):角落。
吞:弥漫,笼罩。
月窟(kū):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
太白:即金星。
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
赤坂:山名,在新疆吐鲁番境内。
单于:指单于都护府所在地区,今内蒙古大沙漠一带。
天山郭:天山脚下的城郭。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
汉时御史府列柏树,后世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柏府或柏署。
因御史纠察非法,威严如肃杀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称。
鉴赏这首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行色的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浣溪沙·闺情宋朝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闺情》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
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
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
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浣溪沙·闺情》注释《浣溪沙》:词牌名。
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绣面:形容面容姣美。
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
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一面:整个脸上。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韵:味道。
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笺,纸,指信笺、诗笺。
幽怀:犹幽情,指隐秘的感情。
月移花影:这里指约会的时间,即月斜之际。
宋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浣溪沙·闺情》鉴赏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析景。
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词中”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时快。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
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绝望的析绪来。
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析的词作。
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析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咏雪词,写得颖异别致,“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超逸了历来咏雪诗词曾经有过的意象格局,神韵天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清代: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译文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
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
谢道韫去世后有谁真正了解、怜惜它呢?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词名由乐府相和歌辞《采桑曲》(陌上桑)变来,它本是大曲的“摘遍”。
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双调,上下片各四句,押三平韵,各二十二字,共四十四字,用中吕宫。
癖(pǐ)爱:癖好,特别喜爱。
轻模样: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
此谓对于雪花的偏爱。
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富贵花: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
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陆游《留樊亭三日王觉民检详日携酒来饮海棠下比去花亦衰矣》诗:“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谢道韫曾咏过雪花。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见雪因风而起,问子侄辈何物可比,有答以“撒盐空中差可拟”者,谢道韫则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悲笳(jiā):悲凉的笳声。
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瀚海:沙漠,此指塞外之地。
赏析该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词人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词中词人抛开了咏雪的成规,把雪花当作跟牡丹一样的“花儿”来歌咏,营造一种新奇的错位,表现了词人天马行空、自由挥洒而独出机杼的高超才调。
首句倒卷而出。
先设想一种责诘,然后对此责难作出答复:自己所爱者不只是雪花的轻倩飘洒,而且更是她那种冰雪精神。
《洗兵马》原文及翻译赏析
《洗兵马》原文及翻译赏析《洗兵马》原文及翻译赏析《洗兵马》原文及翻译赏析1洗兵马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古诗简介此诗于759年(乾元二年)春二月,即长安和洛阳收复之后、唐军兵败相州之前,作于洛阳。
当时平叛战争形势很好,大有一举复兴的希望。
所以诗中有很多欣喜愿望之词。
此诗共有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
全诗声调回转而宏亮,词句曲折壮丽,有客观描述,有浪漫夸张,极抒喜悦之情,不同于觉杜诗的“沉郁”风格。
同时大量使用对偶句,工整贴切自然;多用典故,精当准确;声韵流转平仄互换,顿挫有致。
难怪王安石在选杜诗时,将这首《洗兵马》标榜为杜集中压卷之作。
注释诸将:指郭子仪等。
山东:此指河北一带。
邺城:在今河南安阳。
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
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葡萄宫:汉代上林苑。
海岱:今山东沿海一带。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
成王:指后来的唐代宗李豫。
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
鹤架:太子的车。
蒙帝力:仰仗了皇帝。
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诗词翻译及赏析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诗词翻译及赏析《代迎春花招刘郎中》诗词翻译及赏析《代迎春花招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前言】《代迎春花招刘郎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就普通的迎春花着笔,写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以及邀请刘禹锡在杏园无花时来看迎春花。
此诗借花喻人,含蓄地写出了刘禹锡的政治倾向、铮铮铁骨和倜傥风流。
【注释】⑴刘郎中:即刘禹锡。
因其曾官主客郎中,故有刘郎中之谓。
⑵松筠:松与竹。
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
南齐王融《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
”⑶杏园:园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
秦时为宜春下苑地。
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翻译】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鉴赏】“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
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
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
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
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
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
”(《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
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
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
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
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杏园,据说那里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
唐代每年科举放榜后,新登进士多游宴于此(见《松窗杂录》)。
这是个众芳斗撼热闹非凡之处。
然而迎春花却自有佳处,它先于群芳,应春傲然怒放。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全诗赏析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全诗赏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阳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牡丹的诗,咏的是被风雨吹损的残花。
花容折损,不堪入目,诗人不忍写,落笔于赏花人的惜花之情。
诗以强烈的对比起句,未曾提及牡丹,却将更艳的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她过早凋落不更惹人生愁吗?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赏花人与落花的情牵意连:那点点水珠滴满花冠,如同泪洒玉盘,令人伤感;那萧萧风雨阵阵袭来,好似锦瑟哀弦,惊人睡梦。
春雨啊春雨,你声声落在花上,就像敲在赏花人的心上!腹联转成无限怜惜的哀叹:衰红满地的园圃笼罩着重重阴霾,今非昔比,一年一年的蓬勃生机化为尘埃,万事皆空。
诗的结尾挽住惜花主旨,表现赏花人对残红的留恋:珍惜眼前的残春烟景吧!当风雨和落红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你再回想起今朝泥中粉蕊的娇态,便觉得她竟是那么可爱!《前溪》是指南朝时江南一带流行的一种歌舞,其中唱道:“花落随流去,何见逐流还?”诗人想象牡丹纷纷陨落的情景如同舞蹈一般,“《前溪》舞罢”即是牡丹花落、随流散尽的意思。
李商隐咏花,以细腻传神、用事不着痕迹而著称。
他尤爱牡丹,曾以“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来形容牡丹的浓艳和异香,写得意境流走,神采飞动。
谁料春意未尽,牡丹却先期凋落,诗人更增添了惋怜惆怅。
他用同样细致的笔触,描摹赏花人这种内心纤细而敏感的颤动。
诗人采用“折射”的方法,先避开对落花的直接描写,仅用“先期凋落”四字交代事由,接着又避开对眼前残败景象的直接描绘,而用“玉盘”、“锦瑟”等典故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再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
最后,他又设想牡丹不剩一点残红时园圃中的荒冷和孤寂,反衬今朝的牡丹衰色,宛转错杂,层层推进,将赏花人的情感析解得淋漓尽致,而牡丹为雨所败的惨象虽未着一字,依旧跃然纸上。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及赏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两首诗是李商隐众多咏物诗中的优秀作品。
其格调比《安定城楼》更为凄凉、哀婉,与后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风格一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唐代:李商隐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其一在曲江林苑往年不可回忆,在西州今天忽然相互盼望。
水边亭台幕天大雨春寒之气还存在,丝罗褥子春天散香虽温暖让人没感知。
飞舞的蝴蝶专注采收落花之粉,美人在远处忧愁地卧在帷幕中。
长安章台街里还有其他花朵为伴,暂且问您牡丹花如楚宫女的细腰在风雨后又减损多少枝?其二不要笑石榴花盛开迟而赶不上芳春,牡丹春过早地凋落更是愁人。
它那花冠如洁白的玉盘,泪珠飞溅,伤心屡屡;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破梦频频。
万里阴云密布,已不是过去花圃,一年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在前溪舞歇歌残后您若再回头看看,定会感觉到今朝风雨里牡丹的娇美姿容正奇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注释回中:回中有二,一为汧之回中,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一为安定之回中,在今甘肃固原县。
诗题所称回中,指后者。
牡丹,富贵花,阴历二、三月开。
下苑:指汉代的宜春下苑。
唐时称曲江池。
追:回忆。
西州:地名,指安定郡。
相期:期待;相约。
水亭:临水的亭子。
罗荐:丝绸褥子。
殷勤:情意恳切。
章台: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宫腰:语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浪笑:漫笑。
榴花:石榴花。
先期: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
零落:凋谢。
玉盘:指牡丹花冠。
似为白牡丹。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译文及鉴赏答案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译文及鉴赏答案《青杏儿·风雨替花愁》是由赵秉文所创作的,这首词上下片对比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俗白,体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旷达的人生情怀。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青杏儿·风雨替花愁》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杏儿·风雨替花愁》元代:赵秉文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
拣溪山好处追游。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译文不必替花儿忧愁她经受风吹雨打,风雨停歇时,也是花儿应当凋落的时候。
劝君不要吝惜花前醉饮,人生难得如此痛饮。
今年花谢了,明年花谢了,人就是在这一次次花谢中,白了头发。
趁着有兴致,喝它两三杯。
选一处绿水青山美如画的地方,好好地去游览一番吧!只要是身边有酒心中无事,管它有花也好,无花也好,管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就应该痛痛快快畅游。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注释青杏儿:词牌名,即“摊破南乡子”,又名“似娘儿”、“庆灵椿”,因赵秉文有此词而得名“闲闲令”。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风雨替花愁:即“替花愁风雨”的倒装。
休:凋落瓯(ōu):杯。
追游:追寻景色游赏教:使、令。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赏析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
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不与前人雷同,风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本色天然。
上片首句:“风雨替花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
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必将遭受风雨的摧残。
多情的词人不免“替”花儿深深地担忧。
“风雨罢,花也应休”,想来当肆虐的狂风暴雨过后,遍地残红,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
花开又花落,不由人不惜花,而那多情善感的赏花人、惜花人,也就在这花飞花谢、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全诗及赏析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全诗及赏析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岑参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作者简介岑参(cen shen)(约715~770),唐代诗人。
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
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历史评价唐代裴荐、孟昌浩、魏齐聃、杜甫、韦少游:宣议郎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岑参,右。
臣等窃见岑参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
今谏诤之路大开,献替之官未备,恭惟近侍,实藉茂材。
臣等谨诣阁门奉状陈荐以闻,伏听进止。
(《为遗补荐岑参状》)唐代杜确: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岑嘉州集序》)元代辛文房: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馀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寒堡,无不经行。
杜 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 晚际遇雨二首(其二)》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原文、赏析、表达什么思想情感?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二)杜甫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此诗正面写“晚际遇雨”的情况。
首联写雨情,起句写雨势很猛,将席面都打湿了,要知道席面上还陈放着刚刚调制好的“冰水”与“雪藕丝”之类的食品,看来是无法享用了。
次句写风急浪高,这也正好与第一首中“轻风生浪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那些佳人们的反应,因为在所有的游人中,她们对骤然而至的暴雨的反应最强烈。
诗中特地写了“红裙湿”与“翠黛愁”,因为“红裙”与经过精心描画的“翠黛”是最符合年轻女子特征的。
“越女”、“燕姬”泛指佳人,因为越国曾出过美女西施,而燕国也出了不少善于歌舞的女子。
“翠黛”,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经过描画的眉毛。
颈联写游船的状况。
三句写船的缆绳牢牢地系在堤岸边的柳树上,因为风太大了,非如此不能减轻船晃动的程度。
“侵”,欺凌,侵犯。
六句写船上的帷幔被风吹入水中,随着浪花上下浮动。
公子哥儿们的尴尬处境没有写,既然佳人们的衣服被打湿了,一个个愁眉苦脸,船又被风吹得摇晃不止,帷幔落入水中难以挡风遮雨,则公子哥儿们处境尴尬也就可想而知了。
尾联写游人扫兴而归。
七句写回程大家兴趣索然,显出一派萧瑟冷落的样子。
末句写五月的丈八沟仿佛变成了秋天一般。
而这和第一首的开头“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相互对照,就两首诗而言也算是首尾呼应了。
联章诗也称组诗,它是采用相同或相近的体裁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内容的两首以上的一组诗。
联章诗是唐代近体诗创作所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千家诗》由于受到编纂宗旨的限制,只完整地收了杜甫两组联章诗,除本诗外,还有《曲江二首》。
这对我们了解联章诗还是有好处的。
欣赏联章诗应当采用联系的观点,运用比较的方法。
《千家诗》215《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杜甫
《千家诗》215《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杜甫【唐】杜甫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译文】飘星的雨点沾湿席上,顷刻间骤雨淋头,卷雨的狂风扑打船只,仿佛要掀翻锦舟。
船上善歌的越女啊,红裙儿淋得湿漉漉;能歌的燕姬眉黛含愁,急风里难试莺喉。
冒雨摇橹靠堤岸,柳系缆绳,栓牢荡舟,船上的布幔失落水面,漫卷着浪花浮沤。
归路上人们心绪低落,怨暴雨添了冷寞。
骤雨驱散了炎热,闷人的五月凉似初秋。
【注释】①沾:打湿②越女:越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③燕女:燕地的美女,代指歌妓。
④缆:系船的绳子。
⑤翻:却。
萧飒:(秋风)萧瑟。
⑥陂塘:水塘。
此指丈八沟。
赏析这是杜甫早年困居长安时陪一些贵公子携妓纳凉时的即兴之作。
第二首诗着重表现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以及生活中的乐趣。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第二首诗着重表现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
第二首诗着重表现出游“遇雨”后作者的心情。
既然前一首诗已经说过“片云”来得十分突然,那么这里的“雨”也就尽可以下得十分迅猛。
此诗也正强调了这一点。
在这一首前六句诗中,作者突出强调了风雨来得迅急,与第一首诗的恬静画面产生了极强烈的对比。
最后二句,表现的是作者潇洒风流的精神面貌。
句中的“翻”字几乎有扭转乾坤之力,认为那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用不着感到狼狈,又出色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承上章,伤风雨骤至也。
雨来风急,领起全意。
三四就席上言,五六就船头言。
陂塘萧飒,五月成秋,以见乐不可极,万事皆然。
《杜臆》:妓兼南北,见诸公子各尚豪华。
首联“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既然前文已经说过“片云”来得十分突然,那么这里的“雨”也就尽可以下得更为迅猛,作者在行文中正是强调了这一点:刚一开始, 只是飘星的雨点“沾”在了席上,紧接着,一阵狂风卷来,浪花便急急地“打”在了船头。
“沾”和“打”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暴风骤雨来的情势却被表现得咄咄逼人,一步紧似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1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赏析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
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幺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
另一番写照。
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
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
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
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幺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着炉火,饮着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幺,我也不知要做什幺。
尾句,作者舍弃了一切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
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