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的通知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收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收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0.20•【字号】粤民宗发〔2016〕61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收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的通知粤民宗发〔2016〕61号各地级以上市民族宗教局、招生委员会,顺德区民族宗教局、招生委员会,各有关高等学校: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工作,经省招生委员会和省民族宗教委研究,现就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以下简称少数民族考生)高校招生录取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少数民族高校招生录取的照顾范围和照顾原则(一)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具体范围为: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清远市连州瑶安瑶族乡和三水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肇庆市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居委会)或自然村(见附件1)。
(二)上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如小学在自治县、民族乡以及少数民族聚居村委会所在地就读,初中阶段被选送或考取所在县(市)的其他中学就读,而户口仍在原籍的,享受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录取照顾政策。
(三)上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如小学和初中在自治县、民族乡以及少数民族聚居村委会所在地就读,高中阶段到新迁移的户口所在地中学读高中的,享受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录取照顾政策。
(四)省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和初中在自治县或自治区、自治州的县读书,高中阶段迁入我省境内户口所在地读高中或者随父母来粤务工迁入我省境内读高中且符合在我省参加高考条件的,享受广东省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录取照顾政策。
陕西高考加分政策解读,陕西贫困县农村户口高考加分政策规定

陕西高考加分政策解读,陕西贫困县农村户口高考加分政策规定陕西省招生办公室发布《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高考加分项目再次减少。
2023年,陕西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下延10分投档。
在奥数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等比赛中的获奖者,有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者,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突出者,今年不再具有优先录取资格,仅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录取时作为参考。
相关规定全文如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在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
1.烈士子女在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下延20分投档,由普通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下延10分投档,由普通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其高考总分上增加5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其高考总分上增加10分投档。
考生如果符合上述多项照顾规定,只能取其分值最大的一项。
第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其获奖项目计入考生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第五十七条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什么时候取消 附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什么时候取消附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一、2023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2023年没有完全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公布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例如安徽、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为了平衡教育资源、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政策,目的在于让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随着近来年经济的水平的提高,需要改革此次加分政策,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1、安徽:从2023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加分。
2、山东:从2023年开始已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3、辽宁:从2023年起,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将加4分进行投档,2023年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4、吉林:2023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但是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仍会高考加5分。
5、北京:从2023年起,高考加分考生仅限“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6、黑龙江:2023年高考起,不管是使用本民族文字答题的少数民族考生,还是户籍在鄂伦春、赫哲等地的少数民族考生,都不会再享受高考加分。
户籍在民族区、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也不再享受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7、福建: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3-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3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8、广东:取消了聚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项目。
9、上海:2023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项目。
10、四川: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11、浙江: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乡(镇)、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加5分。
2023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而推出的,但随着近年来教育文化的普遍下达,高考加分政策经历改革,一些地方取消了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
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四种情况:1、针对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针对部分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至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3、部分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部分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
除了以上的四种情况以外,针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依然施行的地区也大大降低了其加分的分值,毕竟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因此这样的“特殊照顾”也可以慢慢放手了。
2023年少数民族高考具体能加多少分一般情况,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范围在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20分左右,但具体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省份和具体的加分项。
就目前来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也分为3个类别,具体如下所示:1、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20分。
2、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10分。
3、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5分。
部分省份将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已公布)1.安徽2020年该省宣布调整加分政策,从2022年取消”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
2.福建该省在2021年到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调整到5分,面向全国使用; 2024年到2025年,少数民族加分面向省属高校使用; 2026年正式取消该项加分政策。
3、江西江西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关于进-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2023年民族乡、民族村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将不再加分。
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一般情况下,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大约在5-20分左右。
根据《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显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少数民族使用汉字试卷加分五分,而在原本的基础上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再加5分,除此之外少数民族考生亲属有立过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或是考生为烈士后代的,高考可加分20分。
福建、辽宁、浙江、江西等省份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并没有表示完全被取消,但是有一些省份已经明确公开了正式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时间,还有一些省份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比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
现在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已经开始在逐渐缩减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分值了。
少数民族高考有哪些加分项目就目前来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有以下几个个类别,第一,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分20分。
第二,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分10分。
散居少数民族是指一些少数民族他虽然不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这样的地方在高考的时候就可以加分10分。
第三,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分5分。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主要有以下形式:第一,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参加高考10到20分,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参加高考可以加20分,像湖南的湘西自治州,湖北的恩施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也加20分。
此外,还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高考中也是加20分。
第二,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族学生加5到10分,例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汉族学生就可以加5分。
如果是西藏自治区的汉族学生,则可以加10分.第三,散居在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可以加5分到10分,例如在广东的少数民族就可以加5分。
当然,有这个加分不代表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对总分有帮助,因为有的高校在看学生的总成绩的时候,并没有把高考的优惠分纳入到高考的总分当中。
2023广东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_有哪些加分项目

2023广东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_有哪些加分项目2023广东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什么2023广东高考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加分政策,报考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须在相应批次普通类栏目中填报有关院校及专业。
高校少数民族班、预科班以及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
广东省2023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①报考民族院校民族班(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生)计划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独划线。
②报考其它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其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③报考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分数线,由招生院校在本(专)科同批次录取。
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班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各有关高等学校在广东省本、专科录取分数线下80分、60分;民族班录取分数线(本科)不得低于有关高等学校在广东省本科录取分数线下40分;具体按省招生委员会当年划定为准。
2023广东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广东加分政策共有4个项目,具体如下: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考生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报考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考生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4、烈士子女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023高考如何进行考前准备一、考场必备1.准考证高考的“入场券”,一定要在考前认真核对准考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宁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精选5篇)

宁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精选5篇)宁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精选篇1(一)烈士子女宁夏考生(须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证明原件,军人烈士子女以宁夏军区政治工作局出具的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宁夏考生(以立功证书原件和立功所在单位审核机关出具的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宁夏考生(以部队颁发的退役证明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自主就业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四)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宁夏考生(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侨办、台办出具的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五)具有山区户籍和高中学籍,且高级中等阶段教育在山区学校实际就读满3年的汉族考生报考区内普通高校的,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高考起取消该地方性加分项目。
(六)行政区划调整后原隶属山区的喊叫水、兴仁、徐套、蒿川4个乡(镇)户籍且高级中等阶段教育在山区学校或户籍所在县(市、区)学校实际就读满3年的考生,可参照山区考生加分政策执行。
(七)凡户籍已经从山区迁入川区县,且高级中等教育在山区学校或户籍所在县(市、区)学校实际就读满3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政策性移民子女,从本人及其监护人搬迁到川区当年5月31日计算,6年内(含当年)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可参照山区考生加分政策执行。
移民子女考生身份及搬迁时间的认定,以迁入县(市、区)乡村振兴部门根据搬迁移民电子花名册出具的证明为准。
(八)同时符合第有关情形的考生,投档时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不得累加。
全国性加分项目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地方性加分项目只面向区内高校投档时使用,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陕西2023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陕西2023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3陕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什么陕西高考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
自2023年高考起,陕西高考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
高考加分政策再调整,汉族考生也可加5分。
自2023年陕西高考起,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加5分调减为加3分,2025年陕西高考起取消加分。
2023陕西高考加分项目1、烈士子女加分20分,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2、归侨、归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含台湾省户籍)考生加分10分,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分5分备案;4、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10分备案。
符合上述护理项目的陕西考生,必须经本人申报、相关部门审核、省、地、学校三级网上公示后方可认可。
陕西高等中等教育学校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考生所在班公布。
未公布的陕西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数不得计入备案成绩并使用。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和分数不得用于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高考加分项目盘点1、烈士子女。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上面这些考生,有两种加分办法,一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二是直接在高考总分上增加10分。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直接加10分投档。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增加20分。
20XX年11月1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2018年3月,教育部取消体育特长生和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项目。
截至2022年9月,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2023年民族加分政策

2023年民族加分政策
2023年民族加分政策是指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高考加分照顾,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社会公平。
对于到户籍地以外、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区域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既享受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又享受原户籍地高考加分优惠政策,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不符合当前国家对高考加分政策的新要求。
因此,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三统一”),即具有我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方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加分。
此外,逐步降低有关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值。
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由20分调减为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10分;自2023年高考起,“三侨一台”考生加分分值由10分调减为5分。
同时,将超出国家规定范围的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项目。
根据教育部规定,自2023年高考起,将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调减为10分,适用范围调整为面向我省省属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总的来说,这一政策旨在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
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相关文件或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评价政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不到10%。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少,但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却超过全国总面积的60%。
以下是少数民族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是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很多民族聚居区,汉人的数量比少数民族人口总和还多。
历代统治者都以蛮荒之人称呼少数民族,认为他们是次于汉人的。
除去几个被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如元朝,清朝),少数民族一般是被统治和欺侮的群体。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许多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措施,例如,少数民族可享有高考加分制度。
少数民族经营商业活动有税收优惠政策,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等。
针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制度,笔者认为其背后的逻辑有以下几条:1,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本着公平原则,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加分,保证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实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3,高考加分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使其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认可汉文化,一方面使其汉化,另一方面通过其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关于对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照顾政策可以追溯到1950年,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该方案规定“对投考高等学校与一般中学的学生应适当规定一个入学成绩标准。
”与这一方案配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假招考新生的规定》中规定:“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稍差,得从宽录取。
”从宽录取,第一次明确了高考招生时,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降分录取。
此后,虽然关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经过一系列修改,各地加分幅度和方法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总思路仍然是不变的。
政策评价:半个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下表是不同年份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中国主要年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统计(1951--2002)年份高等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1951 1.4 0.4 2.1 2.6 2.2 1952 1.5 0.9 4.7 2.9 2.9 1957 3.7 3.7 6.7 4.4 5.0 1962 3.5 3.7 5.2 3.9 3.9 4.11965 3.2 2.8 5.2 4.0 2.3 4.5 1975 6.1 7.6 3.5 5.0 5.1 1978 4.2 5.4 8.4 3.8 5.3 1979 3.7 4.5 8.2 3.5 5.0 1980 3.8 5.2 9.3 3.6 3.2 5.1 1981 4.0 6.2 8.9 3.6 2.8 5.1 1982 4.7 6.5 8.4 3.9 2.5 5.9 1983 4.9 6.5 8.2 4.2 3.0 6.0 1984 5.0 6.5 8.2 4.4 3.5 6.7 1985 5.3 6.6 8.9 4.8 3.8 7.1 1986 5.3 6.6 9.2 5.2 4.0 7.8 1987 6.1 7.0 9.5 5.7 4.7 8.2 1988 6.1 6.5 9.0 5.9 9.4 7.8 1989 6.3 6.7 9.2 6.3 4.8 11.2 1990 6.6 7.3 10.0 6.4 5.1 8.7 1991 6.9 7.4 10.1 6.6 5.2 8.1 1992 7.0 7.3 10.7 6.7 5.4 9.2 1993 6.4 6.8 10.6 6.6 5.1 9.2 1994 6.4 6.5 9.6 5.5 4.7 9.0 1995 6.5 6.4 10.4 6.5 5.3 9.1 1996 6.5 6.3 10.3 6.5 5.2 9.2 1997 6.8 6.3 10.0 6.7 4.5 8.9 1998 6.6 6.2 10.6 7.1 4.2 8.9 1999 6.0 6.6 10.7 6.8 4.5 9.0 2000 5.8 7.0 12.3 6.8 4.7 9.1 2001 5.7 7.0 13.1 7.5 5.4 9.3 2002 5.8 6.9 13.0 9.3 5.2 9.5注:单位:%摘编自《中国民族工作年鉴2003》下图是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的折线图。
2023高考_湖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3湖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3湖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具体来看,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个省份中,一些省份针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
江苏提出,自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
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取消。
在国家层面提出“瘦身”高考加分之后,各地也纷纷跟进,压缩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
根据媒体去年8月的报道,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13个省份已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以吉林为例,在吉林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吉林就提出,取消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和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
此外,一些省份还调整了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
例如,今次公布方案的湖北还明确,起,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重庆也提出,到,取消农村独生女、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顾政策。
多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湖北版”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该省明确将进一步减少高考加分项目。
目前已有20余省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大多数省份都有针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相关规定。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_高考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_高考加分高考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一般都是5-20分之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一共有四个类别:第一就是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能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使用;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省属高校投档使用;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规则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且分值不得超过20分。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凡符合有关省(区、市)加分政策的考生,必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网上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还须按有关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
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具体加分条件及分值可以参考各省(区、市)发布的相关招生工作规定。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原因首先,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其教育资源与普通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在学习上肯定不如城镇考生。
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为了公平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次,少数民族大多地区经济都很落后,很多孩子都无法上学,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缩小民族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不过,随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不断迈进,国家的扶贫计划的施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也开始在城市生活并进行学习,为了实现高考公平,部分省份也陆续公布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分值减少、取消等规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考也会更加公平的。
全国各省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全国各省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4年12月16日和17日,教育部公布了四个关于高考[微博]改革的配套性文件,即《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是对今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的细化。
同时也是教育部指导各省高考改革的操作指南。
其中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加分瘦身意见》)针对近年高考存在的因“加分”导致的造假、舞弊以及全民奥数热等乱象,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此外,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地方性加分项目也要取消。
五部门文件重申了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加分项目。
一、从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谈起当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发布后,在北京不少人看到保留加分的项目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之后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北京的少数民族加分可该取消了吧!因为北京肯定算不上“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这个理解看似合理,但是公众可能并不理解,教育部在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与北京市每年享受高考加分的六七千名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并不是这次五部门《加分瘦身意见》新规定的,在每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都有这样的规定。
五部门这次只是再次重申这个加分项目继续保留而已,并不是从2015年开始对少数民族加分项目重新做出了“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限定。
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申报特征说明

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申报特征说明1.引言在高等教育招生录取过程中,为了促进国家民族团结和保障少数民族考生的平等权益,我国高校普遍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提供了特殊政策和待遇。
为了帮助散居少数民族考生正确理解并申报相关特征信息,本文将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申报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2.何为散居少数民族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在中国地域广泛分布的、居住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的少数民族。
他们与主汉族地区的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相比,面临着更加特殊的教育条件以及与家庭相隔离的文化环境。
3.申报特征的重要性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由于生活环境与主流文化接触较少,他们在学业和综合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劣势。
为了保证他们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的公平,高校根据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情况,相对放宽一些录取条件,并且对其进行加分等优惠政策。
4.申报特征的范围和要求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申报特征时,需要具备以下基本要求:4.1民族学籍证明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民族学籍证明。
民族学籍证明一般由少数民族聚居地教育部门或民族事务部门出具。
4.2高中学籍证明散居少数民族考生需要提供完整的高中学籍证明,包括高中毕业证书、成绩单等。
4.3家庭住址证明散居少数民族考生需提供有效的家庭住址证明,以证明其属于散居少数民族考生。
4.4文化生活环境描述散居少数民族考生需要提供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环境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教育资源、生活条件、与主流文化的接触情况等。
4.5特殊困难情况说明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可以申报自身所遇到的特殊困难情况,如经济困难、家庭状况等,以便高校对其作出合理的照顾和评价。
5.特征申报的保密性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的特征申报信息必须得到保密,并严禁泄露给非相关人员。
6.特征申报的影响散居少数民族考生通过合理正确的特征申报,将会在高考录取中获得一定的加分或降分优惠,提高他们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
7.结语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申报特征是高校录取过程中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所设置的一项重要政策。
新疆高考加分政策

新疆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即将来临,高考加分政策是很多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疆高考加分政策_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新疆高考加分政策1、烈士子女,投档可以加20分。
2、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投档可以加10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投档可以加2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投档可以加10分。
4、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报考普通类招生计划的考生,符合“南疆单列计划”报考条件的,投档可以加10分。
5、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藏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报考普通类及单列类招生计划的考生,投档可以加15分。
6、报考语言类招生计划中除了上述11个民族外的其他民族考生,投档可以加15分。
7、报考普通类招生计划的回族考生,投档可以加5分。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可以用在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一般是5-20分,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项目有以下四个类别:1、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投档可以加20分,全国高校都可以使用。
2、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投档可以加10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3、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投档可以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4、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汉族考生,投档可以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注:考生家长或考生需要携带考生审核表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局户籍部门进行办理。
如果民族成分、户籍没有发生迁移或没有补录的考生,可以直接到县公安局户籍部门办理。
内蒙古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考生从加10分改为5分

内蒙古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考生从加10分改为5分内蒙古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考生从加10分改为5分过渡期已满,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的“削减”步入实施阶段。
近日,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2024年普通高考报考温馨提醒,自治区2024年高考报名拟于2023年11月初进行。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2024年至2025年,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俄罗斯族等五个少数民族考生,由原来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
2021年9月,前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已明确,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俄罗斯族等五个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根据“保留并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精准确定加分区域、群体和条件,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等原则作出调整。
内蒙古关于以上五个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改革分三步走:2021年至2023年,现有考生加10分投档政策不变;2024年至2025年,由原来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2026年起,将自治区103个旗县(市、区)划分为A、B两类,A 类地区五个少数民族考生如满足高中阶段在同一旗县(市、区)内具有完整户籍、学籍、实际就读均满三年的“三统一”要求,保留加5分投档政策,B类地区考生不再加分。
A、B两类地区是根据国家确定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实施范围,综合考量内蒙古全区各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教育发展水平划定的。
其中,A类地区包括19个边境旗(市)、33个牧业旗(市)和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中,剔除重复地区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盟市所在地和计划单列市,共36个旗(市);B类地区为其他67个旗县(市、区)。
自治区教育厅当时发文提到,高考加分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高考网权威发布2022年湖北高考“散居”少数民族考生不享受加分
政策,更多2022年湖北高考“散居”少数民族考生不享受加分政策相关
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昨天,有家长向晚报咨询,“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精品课)
享不享受加分政策对此省招办表示,“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只是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以前,我省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都可加10分。
从2022年开始,我
省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范围缩小,只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才有
加分资格。
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以及宜昌市的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
散居在汉族地区
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只是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
先录取。
今年我省有六类考生高考可获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只取其中一项。
1、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
退役军人考生。
5、烈士子女考生。
6、农村独生女考生。
具体加分分值,待省招生委员会出台相关文件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的通知户口在以下区域的高三考生可申请2010年少数民族高考照顾录取政策;
1、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普通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统考成绩的基础
上增加10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
2、报考第二批少数民族院校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普通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
录取分数线为单独划线。
3、报考其他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可在起高考统考成绩总分
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4、在报考高等院校专科层次招生录取中,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可在其高考统考成绩总
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5、申请表格在教务处张老师处领取,需交缴50元钱,填写、拿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盖印、贴好一寸彩照后的表格于3月28号前交到张老师处,逾期将不再办理。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