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三)含答案(选自2018年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
B.讳,指古代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C.告身,委任官职的凭据,类似后世的委任状。这反映了古代“以文书治天下”的特点。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迁本指变动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B.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唐宋开始,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所属各部的最高长官均以侍郎称之。
D.梓官,古代帝、后的棺材以梓木制做,故历代以梓宫称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B.朔望: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而“晦”指农历三十。
C.靖康:是宋钦宗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武帝即位后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乙酉:就是农历甲子中的一个。乙酉、丁卯、己巳、戊申等,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月和纪年。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时。
C.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熙宁、元祐等。
C. 夏人中的“夏”是指北宋时的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D. 知兰州中的“知”指主管,即管理相关事务,这里强调担任兰州的行政长官。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表,长江之外,相对于古人居住的中原地区而言。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赤璧之战》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B.乾德,年号名。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太平兴国、贞观、康熙等。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著作佐郎,古代官职名。在中国古代,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太尉、学土秘书郎等,杨徽之“为著作佐郎”,当在中央任职。
D.驻跸,古时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除、擢、迁、谪、贬、徙、转”等常表示官职变化,“除”常表示“任命、授职”。
B.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C.“石”,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十石为一斗;也是一种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
D.洗马是官职名,汉时亦作“先马”、“前马”,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是太子属官。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郎,为帝王近侍官,担任宫中护卫、侍从。汉代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简称中郎。
B.贤良方正,与孝廉茂才同为汉代察举的主要科目。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以官职。
C.崩,指天子、太后、皇后之死,大夫死日“卒”,士死曰“不禄”,“薨”专指诸侯之死。
D.丧服,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均取白色,并有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乡试考中了后就称为解元。
B. 刑部是明清时期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
C. 乙卯为干支之一,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此处为纪日,乙卯日的后一天是丙辰日。
D. 丁父优指古代官员之父死去,官员须停职家居守制二十七个月的制度。母去世亦同此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男子20岁虽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B.公,古代最高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皇帝的高级妃嫔之死不能以此相称。
D.谥,古代的君王、大臣或后妃等人死后,给予一个寓含褒义或贬义的称号。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
B.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中国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是其谥号。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D. 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或兼任官职意思的词语,还有“假”“兼”“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