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和积累共30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附答案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bdfd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a.png)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一.试题(共22小题)1.默写。
(1)《无题》中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2)面对自然万千气象,欧阳修吟咏“日出而林霏开,①”;张岱沉醉于“②,上下一白”的美丽景色。
面对人生不得志,李白用“③,④”(《行路难(其一)》)表达面对挫折的乐观;刘禹锡用“沉舟侧畔千帆过,⑤”勉励自己;韩愈用“⑥,⑦”表明虽遭贬,但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一轮秋影转金波,。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4),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5)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6)诗文中军旅题材屡见不鲜:范仲淹和征人们镇守西北边疆“浊酒一杯家万里,”的矛盾心理令人扼腕长叹;辛弃疾为陈亮赋壮词抗金北伐收复失地时喊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孟子《鱼我所欲也》)(8)当余之从师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②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请在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李商隐的《无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第1页(共30页)。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
![浙江省单独考试古诗文必背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eee1c2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3.png)
(考试范围包括部编版小学、初中全套教材古诗文和课外积累篇目)1.《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0e036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f.png)
而不 忠⑩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
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⑪乎?
传⑫
不 习 乎?”
心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学
而》)
⑥吾(wú):人称代词,我。 ⑦日:每天。 ⑧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 检查、反省。 ⑨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⑩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⑪信:诚信。 ⑫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文学文化常识
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 《论语》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称为“四书”。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曾子 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内容理解类 1.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 交友原则和态度? 答案: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这一问题,二者 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
答案:前者强调“时习”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 要 自觉学 习、不 断实践 ;后者 强调通 过温 习达到 “知新 ”的目 的 ,强 调 “悟”,即思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5.“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与“笃志”有什么关系? 答案:“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 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不 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坚定的意志。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二十四史经典名句(言文对照版,共30则)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二十四史经典名句(言文对照版,共30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ca10783c1ec5da50e270eb.png)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言文对照版,共30则)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晋书》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韩诗外传》说“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这都表明,要以历史的前车之鉴,作为当今的后事之师。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
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江夷传》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新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
![新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46fa4221ed9ad51f01df29b.png)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三峡》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7.杞人忧天(共44张PPT)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7.杞人忧天(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46c1def5335a8103d22024.png)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 文言文7 上7.杞 人忧天 (共44 张PPT)
古诗文阅读一本全
五、 重点解析 1.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哪种人? 讽刺了那些忧心忡忡、顾虑无穷而又无
所作为的人。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 文言文7 上7.杞 人忧天 (共44 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C.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 这个成语。
D. “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无根据地瞎担心。
(题目是编者加的,不是原来就有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古诗文阅读一本全
模拟题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的一项是 ( D )(3分) A. 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 B. 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C. 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D. 因往晓之/求闻之若此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 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忧:担忧,发愁。此处是为动用法,意为 “为……担忧”。晓:告知,开导。积气:聚 积的气体。若:你。第二人称代词。行止:行 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上一页 下一页
古诗文阅读一本全
【评析:杞人终于释怀,劝者也很高兴,皆大欢 喜。】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 导他。 (2)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 有空气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古诗文阅读一本全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3分)
A.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原来就 有的。
B.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 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 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9417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3.png)
陆游
少年时,意气风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中年时,壮志凌云,”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晚年时,难酬壮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临终时,仍念恢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 诗能词也能散,才华横溢。
满溢纸端,他写的最多的是中原; 思绪翻飞,他愁的最多的是家国; 时光流转,他留给我们最重的两个字是 — — 爱国 .
8情细录
求和偏安、奸臣当道、政治黑暗。
忧情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北宋一南宋
背 景
偏安一隅,主和派把持朝政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怎样写的?
任务四:
诗人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自 己的“悲愤”之情的?
温故知新 鉴赏情感的表现手法:
考点链接
抒情为主的诗歌。
可 能 出 现 的 考 点 :(1)鉴赏诗人多重情感题
(2)考查诗歌情感类表现手法
应 对 策 略: (1)知人论世,看注释,析情感 (2)手法再现:修辞手法,抒情类表现手法,
用典,虚实,对比……
写了什么?
任务二:
细读,思考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1、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 作用 2、 (个人层面的对比) 岁月空老、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3 、(国家层面的对比) 为南宋没有将领领兵而痛心, 批判主和派的苟且偷安。
中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1古代诗词赏析复习
![中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1古代诗词赏析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5313e1c281e53a5802fffa.png)
4.读意境 古诗词的很多意象常常有特殊内涵,比如:以冰雪的 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意象烘托意境,使得诗词充满 诗情画意。所谓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 来的情调和境界,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 畴的“境”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鉴赏中,要 善于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进而分析、提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á)蝶:蝴蝶。
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菜__花__(c_à_ih_uā_)_稀_”__(_或__“__麦__花_雪__白””) 等词语,写出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花__落__尽____”三字,凸显了 暮春季节的特点。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2018·威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_锦__(_红__)衣_____”,骑着 “ 骄 骢 ” , 天 渐 明 时 就 到 野 外 “__春__游__(c_h_ūn_y”óu) , 结 果 “__踏__烂__麦__青_青__(q_īn_ɡ_q_īn_ɡ)_(骄__骢__踏__烂__麦__青__青__)”。
古诗词品析探究方法 1.关注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常说的写作特点。来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 思家》这首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 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明明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在思念家 人,诗中所写的却是:在这个举家团圆的冬至节日里,夜深人 静,家中人围坐在灯前,他们在谈论、牵挂着我这个远离家乡 的游子。这种从对方的角度来写自己感情的写法,能更深一层 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便是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中小学生必读必背古诗文300首(篇)
![中小学生必读必背古诗文300首(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12186427284b73f2425051.png)
中小学生必读必背古诗文300首(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指定篇目70首(1-70)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郎月行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17、望庐山瀑布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9f9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c.png)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突破模拟试卷一、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1--9题,共30分)(一)诗词名句积累:1.依照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将诗句填写完整。
(每空1分,共10分)(1)树绕村庄,。
倚东风,。
(2),,此事古难全。
(3)《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
(4)做人要达观,面对个人的荣辱得失,做到,,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启示。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一连串动作表达心中苦闷彷徨、抑郁烦躁、又无所适从的诗句是:,。
(二)古诗词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有皱纹的纱)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提示:这首词作于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
注:縠,hú,有皱纹的纱。
2.词的上阙先一个“”,再一个“”,就将主人公苏轼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3.下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勾画出一个失意落魄却仍旷达飘逸的诗人形象,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诗人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表达想要挣脱尘世纷扰的心理。
(三)古诗文阅读(4--9题,共16分)【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即陆羽。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862835fbfc77da369b13e.png)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小题。
(17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1) 虽乘奔御风(2) 潭中鱼可百许头(3) 其岸势犬牙差互(4)以其境过清【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小题1】(1)即使(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4)因为【小题2】(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PPT60页PPT60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PPT60页PPT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4e8992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5.png)
第18页,共60页。
写作背景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
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此诗虽似写景,但每句都切合刘 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对方。这在苏诗中确属精心之作。 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景物描写,才能领略诗中的积极涵 义。
第19页,共60页。
第4页,共60页。
我会写
hán
寒冷 寒
结构:上下
音序:H 部首:宀 组词:严寒 寒冬腊月
书写指导:上下宽中
间窄,中间是三横两 竖,下边的撇和捺要 舒展。
第5页,共60页。
石径
jìng
径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彳 组词:径直 大相径庭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 边是彳,右上边第二笔点 在撇的下边中间位置、上 边不交叉。
第16页,共60页。
第二课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第17页,共60页。
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 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 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
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 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 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
第32页,共60页。
阅读方法解密
七言诗的朗读
古诗的朗读要注意在诗句中适当的停顿,这样有节奏读,听起来 才会有美感。不同字数(五言诗、七言诗)的诗有不同的节奏。
七言诗的诵读节奏基本句式应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 一般七言诗我们都是后三字和前面的四字分为两个大节奏来读, 也就是上四下三读法。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c20c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2.png)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憎恶(zēng)积攒(zǎn)豢养(huàn) 锐不可当(dàng)B.恪守(kè) 称职(chēng)飞窜(cuàn) 强词夺理(qiǎng)C.诘难(jié) 禁锢(gù) 翘首(qiào) 花团锦簇(cù)D.桑梓(zǐ)箴言(zhēn)折扣(zhé) 挑拨离间(ji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抉择严峻捷报心无旁鹜B.苍茫彗星斑斓无精打彩C.帐篷幅射笼统翻来覆去D.治裁缅怀驾驭惟妙惟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毕业典礼上,校长风趣幽默的演讲让同学们听得出神入化,从心灵深处受到莫大的启迪。
B.南充市有关部门因地制宜,依托地区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C.娱乐行业个别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却对他们的这些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
D.数据与人能作为产业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二者间不容发,正在走向一体化发展。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B.《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D.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 4、5 或6日。
民间习惯在清明祭祖和扫墓。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7题。
涵养环保理念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①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不小,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0页日积月累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0页日积月累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41635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8.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0页日积月累阅读
在《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0 页日积月累阅读》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谚语积累、成语故事、古诗欣赏和名言警句。
首先,我们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谚语,如“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些谚语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智慧,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其次,我们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了解了一些成语的来历和背后的历史典故。
例如,“破釜沉舟”讲述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坚决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故事;“指鹿为马”揭示的是赵高利用权势混淆是非、陷害忠良的行径;“卧薪尝胆”则描述了勾践在被吴国击败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壮志豪情。
接下来,我们欣赏了三位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以豪放奔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黄河远上白云间和长江一片孤帆远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原草地上送别的场景,寓意着生命的离别与更替。
最后,我们学习了三句名言警句:“知识就是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些名言警句激励我们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勇敢面对挑战,以实现人生目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瑰宝丰富多彩,包含了无数智慧与哲理。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共30页文档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cb8bdf6ccbff121dd3683f5.png)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