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共12页文档
蛋白质分解代谢

胃蛋白酶的作用
氨基末端42个氨基酸残基 胃蛋白酶原 (相对分子质量 4万) HCl激活 自身激活 胃蛋白酶 (相对分子质量 3.3万)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少量)
(二)小肠中消化(主要部位)
• 消化的酶:
胰液、小肠液(细胞膜)多种蛋白酶及肽酶 1.胰液中的蛋白酶——最适pH7.0,产物是氨基 酸和寡肽
• 天冬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简称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或GOT)
ALT和AST催化的反应
CH3 CHNH2 COOH 丙氨酸
+
COOH (CH2)2 C=O COOH α -酮戊二酸 COOH (CH2)2 C=O COOH α -酮戊二酸
ALT
• 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需要膜上转运蛋白并且需要 Na+的同向协同转运,需要钠泵(Na+-K+-ATP酶)。
细胞外 细 胞 膜 细胞内
ATP
K+
Na+
Na+ 氨基酸
ADP+Pi
K+
Na+
Na+ 氨基酸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腐败作用:肠道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对
未消化的蛋白质或未吸收的消化产物作用, 产生一系列产物的过程。 部位主要是在大肠的下段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外源性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蛋白质
内源性氨基酸:
体内蛋白质降解产生与合成的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库:
内源性与外源性氨基酸混合在一起 分布于体液各处参与代谢。
氨基酸代谢库以游离氨基酸总量计
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食物蛋 消化吸收 白质
第八章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的代谢江大食品生化

作为氮源和能源进行代谢。
?
水解
氨基酸
内源过期蛋白质
细胞内能有选择的降解“过期蛋白”,而 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泛肽(ubiguitin)给选择降解的蛋白质加以 标记
泛肽识别并在溶酶体中水解过期蛋白
• 泛肽: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由于它无所不在,而且在真核细胞中含量丰富 而得名
绝大多数胺类对动物有毒,但体内有胺氧化 酶,能将它们氧化成醛和氨,醛进一步氧化生成 酸,氨可被机体用来合成尿素、酰胺以及新的氨 基酸或变成铵盐,排出体外。
五、氨基酸脱氨、脱羧产物的进一步代谢
1、α-酮酸的代谢有三条途径∶ (1) 用于氨基酸的再合成;
(2) 转变成糖和脂;
(3) 进入TCA循环,氧化生成CO2和H2O。
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体内合成满足需要 的氨基酸。
第二节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公共途径
各种不同的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公共途径有∶ 脱氨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 脱氨脱羧作用 氨基酸在脱氨、脱羧后,生成的有机酸、 胺、氨、CO2等产物可被进一步分解利用或排 出体外。
体内脱氨基的反应有三类∶脱氨基作用 转氨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3、氨基酸的脱酰胺基作用 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可在谷氨酰胺酶和天冬
酰胺酶的作用下,分别发生脱酰胺基作用通生成相 应的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是α-氨基酸和酮酸之间氨基的转
移作用。
转氨酶∶催化转氨反应的酶称为转氨酶。 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其功能是携 带氨基(-NH2)。
三、氨基酸的吸收及氨基酸代谢库
在人和动物体内,氨基酸被小肠粘膜吸收 后,通过粘膜的微细血管进入血液,并运 送到肝脏及其他器官中进行代谢。
(整理)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 选择题(一)A型题1.氮的负平衡常出现于下列情况A. 长时间饥饿B. 消耗性疾病C. 大面积烧伤D. 大量失血E. 以上都可能2.需肠激酶激活后才有活性的是A. 胃蛋白酶原B. 弹性蛋白酶原C. 胰蛋白酶原D. 糜蛋白酶原E.羧基肽酶原3.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嘌呤碱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尿素D. 合成谷氨酰胺E.合成嘧啶碱4.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是A. 脑功能障碍B. 肝功能障碍C. 肾功能障碍D. 碱性肥皂水灌肠E.蛋白质摄入过多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B.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C.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最重要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B. 联合脱氨基C. 转氨基作用D. 还原脱氨基E.直接脱氨基7.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酸B. 维生素B12C. S-腺苷甲硫氨酸D. 维生素B6E.四氢叶酸8.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谷氨酰胺B. 合成尿素C. 合成必需氨基酸D. 扩散入血E.合成含氮碱9.下列化合物中活性甲基供体是A. 同型半胱氨酸B. S-腺苷甲硫氨酸C. 甲硫氨酸D. 半胱氨酸E.胱氨酸10.儿茶酚胺类物质是由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丙氨酸B. 酪氨酸C. 色氨酸D. 甲硫氨酸E.苯丙氨酸11.α-酮酸可进入下列代谢途径,错误的是A. 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 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C. 转变为糖或酮体D. 转变为脂类物质E.转变为某些必需氨基酸12.牛磺酸是由下列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甲硫氨酸B. 半胱氨酸C. 谷氨酸D. 甘氨酸E.天冬氨酸13.测定下列哪一酶活性可以帮助诊断急性肝炎A. NAD+B. ALTC. ASTD. MAOE.FAD14.谷氨酸脱羧基作用需要哪一物质作为辅酶A. 磷酸吡哆醇B. 磷酸吡哆胺C. 磷酸吡哆醛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5.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主要是A. 甲硫氨酸循环B.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C. 嘌呤核苷酸循环D. 鸟氨酸循环E.γ-谷氨酰循环16.N5-CH3 FH4可进入下列代谢A. 转变为N5,N10-CH2-FH4B. 提供甲基参与合成dTMPC. 转变为N5,N10-CH=FH4D. 转变为N10-CHO⋅FH4E. 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甲基,参与重要甲基化合物的合成17.AST含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B. 心C. 肾D. 脑E. 肺18. 下列哪组是非必需氨基酸A. 精氨酸和谷氨酸B. 亮氨酸和异亮氨酸C. 缬氨酸和苏氨酸D. 色氨酸和甲硫氨酸E.赖氨酸和苯丙氨酸19.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脂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B.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C.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D.糖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E.糖、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20.能使尿中酮体排出量增加的氨基酸是A. 精氨酸和异亮氨酸B. 赖氨酸和亮氨酸C. 缬氨酸和丝氨酸D. 苏氨酸和酪氨酸E.天冬氨酸和谷氨酸21.蛋白质的哪一营养作用可被糖或脂肪代替A. 构成组织结构的材料B. 维持组织蛋白的更新C. 修补损伤组织D. 氧化供能E. 执行各种特殊功能22.胰蛋白酶专一水解下列哪一肽键A.碱性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B. 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C. 脂肪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D. 各种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E. 碱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末端肽键23. 氮的总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 儿童、孕妇B. 健康成年人C. 长时间饥饿D. 康复期病人E. 消耗性疾病24.下列哪一氨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A. 谷氨酰胺B. 半胱氨酸C. 瓜氨酸D. 酪氨酸E. 脯氨酸25.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的酶是A. 谷氨酸脱氨酶B. 谷氨酸水解酶C. 氨基酸氧化酶D. 谷氨酸转氨酶E. 谷氨酸脱氢酶26. 转氨酶的辅酶中含有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2C. 维生素B6D. 维生素PPE. 维生素B1227.鸟氨酸循环的亚细胞部位在A. 胞液和微粒体B. 线粒体和内质网C. 微粒体和线粒体D. 内质网和胞液E. 线粒体和胞液28.鸟氨酸循环中第二个NH3来自下列哪一氨基酸直接提供A. 精氨酸B. 天冬氨酸C. 鸟氨酸D. 瓜氨酸E. 谷氨酰胺29 磷酸吡哆醛参与()A. 脱氢反应B. 脱水反应C. 谷氨酸脱羧反应D. 脱硫化氢反应E. 羟化反应30.下列有关氨基酸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B.转氨基作用是所有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C.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D.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后生成α-酮酸和NH3E.氨基酸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胺类和CO2(二)B型题A. 苹果酸B. 草酰乙酸C. 琥珀酸D. α-酮戊二酸E. 延胡索酸31.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谷氨酸的是32.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天冬氨酸的是A. 酪氨酸B. 谷氨酸E. 甲硫氨酸33.在体内能直接生成γ-氨基丁酸的是34.在体内能生成多胺的是A. 1分子B. 2分子C. 3分子D. 4个E.3个35.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ATP36.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高能磷酸键A.胃蛋白酶B. 羧基肽酶C. 肠激酶D. 二肽酶E. 胆汁酸37.属于内肽酶的是38.属于外肽酶的是39.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是A.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B. 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C. 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D. 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E.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40.含硫氨基酸是41.芳香族氨基酸是42.分支氨基酸是A. γ-氨基丁酸B. 5-羟色胺C. 牛磺酸D. 多胺E. 组胺43.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是44.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45.参与形成结合型胆汁酸的是(三)D型题46.蛋白质的含氮特点是A. 平均含氮量为16%B. 1 g 氮相当于16 g 蛋白质C. 平均含氮量为6.25 %D. 1 g 氮相当于6.25 g 蛋白质E. 平均含氮量为6.0%47.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A. 鸟氨酸B. 氨分子E. 瓜氨酸48.色氨酸在体内可代谢转变为A. 褪黑激素B. 5-HTC. 牛磺酸D. 泛酸E. 丙酮酸49.参与血氨运输的主要物质是A. 丙氨酸B. 谷氨酸C. 天冬氨酸D. 谷氨酰胺E. 天冬酰胺50.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辅酶有A. NAD+B.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C. FADD. 生物素E. TPP51.肝内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将下列两个反应联合起来进行A. 氨基转移作用B. 脱氨基作用C. 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D. 脱水脱氨基作用E. 直接脱氨基作用52.影响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有A. 生物素B. 叶酸C. B12D. B6E. 泛酸53.半胱氨酸可代谢产生A. 甲硫氨酸B. 牛磺酸C. 硫酸根D. γ-氨基丁酸E. 磷酸根54.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化为下列活性物质A. T1B. T3C. T4D. T2E. γ-T355.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活性甲基合成的化合物有A. 乙醇胺B. 胆碱C. 胍乙酸D. 肌酸E. 去甲肾上腺素56.以嘌呤核苷酸循环方式脱氨的组织有A. 肝B. 心肌C. 脑D. 骨骼肌E. 肾57.动物实验发现生酮氨基酸主要有A. 色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苯丙氨酸E. 酪氨酸58.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是指A. 合成组织蛋白B. 脱氨基作用C. 脱羧基作用D. 合成活性物质E. 转氨基作用59.天冬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后生成A. α-酮戊二酸B. CO2C. NH3D. 草酰乙酸E. 谷氨酸60.能分解产生-CH2-基团的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甘氨酸D. 丝氨酸E. 甲硫氨酸(四)X型题61.下列氨基酸中哪些是必需氨基酸A. 甲硫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酪氨酸E. 丝氨酸62.内肽酶有A. 弹性蛋白酶B. 糜蛋白酶C. 羧基肽酶BD. 氨基肽酶E. 胰蛋白酶63.下列哪些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后可进入糖代谢途径A. 丙氨酸B. 天冬氨酸C. 谷氨酸D. 亮氨酸E. 赖氨酸64.氨的代谢去路有A. 合成尿素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谷氨酰胺D. 合成尿酸E. 合成部分必需氨基酸65.下列物质属于一碳单位的有A. -CH3B. CO2C. –CH=NHD. =CH2E. -CHO66.与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物质是A. 丙酮酸B. 牛磺酸C. PAPSD. 谷胱甘肽E. 甘氨酸67.将鸟氨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A. 延胡索酸B. 瓜氨酸C. 鸟氨酸D. 天冬氨酸E. 精氨酸68.不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作用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反应69.肠道中氨基酸的腐败产物可以有A. 吲哚B. 硫化氢C. 胺类D. 酚类E. 甲烷70.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变为A. 延胡索酸B. 黑色素C. 乙酰乙酸D. 苯丙氨酸E. 甲状腺激素71.关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 它可以在全身各组织中进行B. 是产生游离氨的主要方式C. 逆过程可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 不需任何辅酶参与E. 需要消耗能量72.以下是关于甲硫氨酸循环的论述,错误的是A. 可以提供活性甲基B. 能再生成游离FH4C. 能使甲硫氨酸再生D. 甲硫氨酸能直接提供甲基E. 不需要辅酶参与73.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天冬氨酸的直接脱氨基作用74.机体内血氨可以来自A. 肠菌对氨基酸的腐败作用B. 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C.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 肾小管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E. 碱性尿时75.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A. 鸟氨酸B. 瓜氨酸C. 精氨酸D. 赖氨酸E. 谷氨酰胺二. 填空题1. 胰腺分泌的内肽酶有、、和;外肽酶有和。
蛋白质分解代谢PPT课件

• 尿素合成的过程:
尿素是由氨、CO2、ATP在多种酶的催化下, 经鸟氨酸循环合成。
鸟氨酸循环 ( Ornithine cycle)—— 合成尿素 (Urea)
Hans Adolf Krebs b. 1900(in Hildesheim, Germany) d. 1981 1932年 德国学者 Krebs & Henseleit 提出
L-谷氨酸
L-谷氨酸脱氢酶
COOH (CH 2 )2 C=NH COOH
+H2O -H2O
COOH (CH 2 )2 C=O COOH
α -酮戊二酸
+ NH3
NAD+
NADH+H+
氨基酸氧化酶类 L-谷氨酸脱氢酶 活性强,分布于肝、肾及脑组织 为变构酶,受ATP、ADP等调节,辅酶为NAD+或 NADP+ 专一性强,只作用于谷氨酸,催化的反应可逆
鸟氨酸转运进入线粒体再参与鸟氨酸循环。
尿素合成小结
主要器官:肝脏 原料:(合成1分子尿素) CO2 2NH3(其中1分子来自于天冬氨酸) 3个ATP的4个高能磷酸键 总反应方程式: 2NH3+CO2+3ATP+H2O 尿素+2ADP+AMP+2Pi+PPi
生理意义:是体内氨的主要去路,解氨毒的 重要途径。
• 临床上对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不宜使用碱性利尿药,以 防止血氨升高。
二、体内氨的转运
(一) 丙氨酸-葡萄糖循 肌 肉 血液 环
| 葡萄糖 | 葡萄糖 | 肌肉 | 蛋白质 糖分解 分解 | 其它氨基酸 丙酮酸 | | 转氨酶 | -酮 酸 丙氨酸 丙氨酸 | | | | | 葡萄糖 | | | | 丙酮酸 | | | 丙氨酸 | |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互相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未经消化的少量蛋白质及少部分消化产生的氨基酸或小肽均可能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或未吸收的消化产物进行分解;3.非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且能够完全由机体合成的氨基酸;4.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进入人体的蛋白质保留率和百分比,吸收和利用程度;5.外肽酶:能水解蛋白质的氨基或末端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6.内肽酶:能水解肽链内部位置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7.氮正平衡:食入氮量大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大于分解量;8.氮负平衡:食入氮量小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小于分解量;9.氮总平衡:食入氮量等于排泄氮量;10.γ-谷氨酰基循环:氨基酸的吸收是在γ-谷氨酰转移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催化下,通过谷胱氨酸〔GSH〕作用而转入细胞的;11.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分子量8.45kD;12.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却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很少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由食物供应;13.转氨酶:催化转氨基作用的酶;14.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生成新的相应氨基酸和α-酮酸过程的作用;15.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作用和脱氨作用想偶联;16.鸟氨酸循环: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后者经膜载体转运到线粒体,再参与尿素合成循环;17.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循环过程;18.一碳单位:主要由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以及色氨酸的代谢生成。
二、填空题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内肽酶。
2. 蛋白质在细胞内降解需要与泛素有关的3 种重要酶参与,这三种酶是:泛素活化酶E1 、泛素结合酶E2 和泛素连接酶E3 。
第八章蛋白质氨基酸代谢

(二)、氨基酸的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
主要在小肠进行, 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 主要在小肠进行 , 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 , 需由特殊载体 携带。 载体携带 需由特殊 载体 携带 。 转运氨基酸进入细 胞时,同时转运入Na 胞时,同时转运入Na+。
(三)、蛋白质在肠中的腐败 )、蛋白质在肠中的腐败
主要在大肠中进行,是细菌对蛋白质及其消化 主要在大肠中进行, 产物的分解作用。 产物的分解作用。 腐败分解作用包括水解、氧化、还原、脱羧、 腐败分解作用包括水解、氧化、还原、脱羧、 脱氨、脱巯基等反应。可产生有毒物质, 脱氨、脱巯基等反应。可产生有毒物质,如胺 腐胺、尸胺) 酚类,吲哚类, 类(腐胺、尸胺),酚类,吲哚类,氨及硫化 氢等。 氢等。 这些有毒物质被吸收后,由肝脏进行解毒。 这些有毒物质被吸收后,由肝脏进行解毒。
一、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 是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是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参与组织细胞的更新和修补。 2. 参与组织细胞的更新和修补。 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 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氧化供能。 4. 氧化供能。 其他功能:如转运、凝血、免疫、记忆、 5. 其他功能:如转运、凝血、免疫、记忆、 识别等均与蛋白质有关。 识别等均与蛋白质有关。
R’-CH(NH2)COOH R”R -COCOOH
R’-COCOOH -
R”R -CH(NH2)COOH
较为重要的转氨酶有: 较为重要的转氨酶有: trans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anine transaminase,ALT ) , 又 称 为 谷 丙 转 氨 酶 GPT) 催化丙氨酸与α ( GPT ) 。 催化丙氨酸与 α- 酮戊二酸之 间的氨基移换反应, 为可逆反应。 间的氨基移换反应 , 为可逆反应 。 该酶 在肝脏中活性较高, 肝脏疾病时 在肝脏中活性较高 , 在 肝脏疾病 时 , 可 引起血清中ALT活性明显升高。 ALT活性明显升高 引起血清中ALT活性明显升高。
蛋白质分解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2000 1200 700
16
血清转氨酶活性,临床上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呢?
提示: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是 血液的100倍。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 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结合乙肝抗原 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2 氨的转运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生理意义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 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
反应过程
2、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反应过程
在脑、肌肉合成谷氨酰胺,运输到肝和肾后再分解 为氨和谷氨酸,从而进行解毒。
谷氨酸 +
ATP
NH3
谷氨酰胺合成酶 ADP+Pi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酰胺
生理意义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3.3 血氨的去路
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合成谷氨酰胺
谷氨酸 + NH3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酰胺
ATP
ADP+Pi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一)合成尿素是血氨的主要去路
1、生成部位
主要在肝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
2、生成过程
胞液
瓜氨酸
ATP
AMP + PPi
天冬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代 琥珀酸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α-酮戊 二酸
氨基酸
谷氨酸 α-酮酸
苹果酸
3、尿素合成的特点
01 合成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 02 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四分子ATP; 03 氨甲酰磷酸合酶1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 04 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来源于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转氨酶
COOH
C O +H
R1
R2 C NH2 COOH
(1)转氨酶(其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又称谷丙转氨酶(GPT)
谷氨酸 + 丙酮酸 ALT -酮戊二酸 + 丙氨酸
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升高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
AST
谷氨酸 + 草酰乙酸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一)氮平衡 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 氮)可反映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概况,称为氮平衡。 *总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蛋白质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如成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蛋白质合成量多于分解量)如儿童、孕妇
*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蛋白质分解量多于合成量)如饥饿、消耗
性疾病
(二) 生理需要量
1、每天最低分解量 成人每日最低分解量约为20g/d蛋白质。
2、最低生理需要量 成人每日最低需要量: 30~50g/d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 成人每日需要量: 80g/d
(三)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取决于其含必需氨基酸数量及种类的多少
*必需氨基酸: 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 供应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CH-NH 2 *天冬氨酸
(CH 2)3
AMP + PPi
CH-NH 2
COOH
CH 2 COOH
COOH 瓜氨酸
可由转氨基 作用提供
精氨酸代琥珀酸
3. 精氨酸的合成-2
精氨酸代琥 珀酸裂解酶
NH 2 C NH N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 选择题(一)A型题1.氮的负平衡常出现于下列情况A. 长时间饥饿B. 消耗性疾病C. 大面积烧伤D. 大量失血E. 以上都可能2.需肠激酶激活后才有活性的是A. 胃蛋白酶原B. 弹性蛋白酶原C. 胰蛋白酶原D. 糜蛋白酶原E.羧基肽酶原3.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嘌呤碱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尿素D. 合成谷氨酰胺E.合成嘧啶碱4.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是A. 脑功能障碍B. 肝功能障碍C. 肾功能障碍D. 碱性肥皂水灌肠E.蛋白质摄入过多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B.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C.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最重要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B. 联合脱氨基C. 转氨基作用D. 还原脱氨基E.直接脱氨基7.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酸B. 维生素B12C. S-腺苷甲硫氨酸D. 维生素B6E.四氢叶酸8.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谷氨酰胺B. 合成尿素C. 合成必需氨基酸D. 扩散入血E.合成含氮碱9.下列化合物中活性甲基供体是A. 同型半胱氨酸B. S-腺苷甲硫氨酸C. 甲硫氨酸D. 半胱氨酸E.胱氨酸10.儿茶酚胺类物质是由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丙氨酸B. 酪氨酸C. 色氨酸D. 甲硫氨酸E.苯丙氨酸11.α-酮酸可进入下列代谢途径,错误的是A. 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 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C. 转变为糖或酮体D. 转变为脂类物质E.转变为某些必需氨基酸12.牛磺酸是由下列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甲硫氨酸B. 半胱氨酸C. 谷氨酸D. 甘氨酸E.天冬氨酸13.测定下列哪一酶活性可以帮助诊断急性肝炎A. NAD+B. ALTC. ASTD. MAOE.FAD14.谷氨酸脱羧基作用需要哪一物质作为辅酶A. 磷酸吡哆醇B. 磷酸吡哆胺C. 磷酸吡哆醛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5.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主要是A. 甲硫氨酸循环B.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C. 嘌呤核苷酸循环D. 鸟氨酸循环E.γ-谷氨酰循环16.N5-CH3 FH4可进入下列代谢A. 转变为N5,N10-CH2-FH4B. 提供甲基参与合成dTMPC. 转变为N5,N10-CH=FH4D. 转变为N10-CHO⋅FH4E. 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甲基,参与重要甲基化合物的合成17.AST含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B. 心C. 肾D. 脑E. 肺18. 下列哪组是非必需氨基酸A. 精氨酸和谷氨酸B. 亮氨酸和异亮氨酸C. 缬氨酸和苏氨酸D. 色氨酸和甲硫氨酸E.赖氨酸和苯丙氨酸19.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脂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B.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C.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D.糖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E.糖、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20.能使尿中酮体排出量增加的氨基酸是A. 精氨酸和异亮氨酸B. 赖氨酸和亮氨酸C. 缬氨酸和丝氨酸D. 苏氨酸和酪氨酸E.天冬氨酸和谷氨酸21.蛋白质的哪一营养作用可被糖或脂肪代替A. 构成组织结构的材料B. 维持组织蛋白的更新C. 修补损伤组织D. 氧化供能E. 执行各种特殊功能22.胰蛋白酶专一水解下列哪一肽键A.碱性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B. 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C. 脂肪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D. 各种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E. 碱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末端肽键23. 氮的总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 儿童、孕妇B. 健康成年人C. 长时间饥饿D. 康复期病人E. 消耗性疾病24.下列哪一氨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A. 谷氨酰胺B. 半胱氨酸C. 瓜氨酸D. 酪氨酸E. 脯氨酸25.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的酶是A. 谷氨酸脱氨酶B. 谷氨酸水解酶C. 氨基酸氧化酶D. 谷氨酸转氨酶E. 谷氨酸脱氢酶26. 转氨酶的辅酶中含有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2C. 维生素B6D. 维生素PPE. 维生素B1227.鸟氨酸循环的亚细胞部位在A. 胞液和微粒体B. 线粒体和内质网C. 微粒体和线粒体D. 内质网和胞液E. 线粒体和胞液28.鸟氨酸循环中第二个NH3来自下列哪一氨基酸直接提供A. 精氨酸B. 天冬氨酸C. 鸟氨酸D. 瓜氨酸E. 谷氨酰胺29 磷酸吡哆醛参与()A. 脱氢反应B. 脱水反应C. 谷氨酸脱羧反应D. 脱硫化氢反应E. 羟化反应30.下列有关氨基酸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B.转氨基作用是所有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C.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D.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后生成α-酮酸和NH3E.氨基酸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胺类和CO2(二)B型题A. 苹果酸B. 草酰乙酸C. 琥珀酸D. α-酮戊二酸E. 延胡索酸31.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谷氨酸的是32.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天冬氨酸的是A. 酪氨酸B. 谷氨酸C. 鸟氨酸D. 色氨酸33.在体内能直接生成γ-氨基丁酸的是34.在体内能生成多胺的是A. 1分子B. 2分子C. 3分子D. 4个E.3个35.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ATP36.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高能磷酸键A.胃蛋白酶B. 羧基肽酶C. 肠激酶D. 二肽酶E. 胆汁酸37.属于内肽酶的是38.属于外肽酶的是39.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是A.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B. 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C. 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D. 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E.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40.含硫氨基酸是41.芳香族氨基酸是42.分支氨基酸是A. γ-氨基丁酸B. 5-羟色胺C. 牛磺酸D. 多胺E. 组胺43.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是44.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45.参与形成结合型胆汁酸的是(三)D型题46.蛋白质的含氮特点是A. 平均含氮量为16%B. 1 g 氮相当于16 g 蛋白质C. 平均含氮量为6.25 %D. 1 g 氮相当于6.25 g 蛋白质E. 平均含氮量为6.0%47.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A. 鸟氨酸B. 氨分子C. 天冬氨酸D. 精氨酸48.色氨酸在体内可代谢转变为A. 褪黑激素B. 5-HTC. 牛磺酸D. 泛酸E. 丙酮酸49.参与血氨运输的主要物质是A. 丙氨酸B. 谷氨酸C. 天冬氨酸D. 谷氨酰胺E. 天冬酰胺50.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辅酶有A. NAD+B.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C. FADD. 生物素E. TPP51.肝内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将下列两个反应联合起来进行A. 氨基转移作用B. 脱氨基作用C. 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D. 脱水脱氨基作用E. 直接脱氨基作用52.影响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有A. 生物素B. 叶酸C. B12D. B6E. 泛酸53.半胱氨酸可代谢产生A. 甲硫氨酸B. 牛磺酸C. 硫酸根D. γ-氨基丁酸E. 磷酸根54.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化为下列活性物质A. T1B. T3C. T4D. T2E. γ-T355.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活性甲基合成的化合物有A. 乙醇胺B. 胆碱C. 胍乙酸D. 肌酸E. 去甲肾上腺素56.以嘌呤核苷酸循环方式脱氨的组织有A. 肝B. 心肌C. 脑D. 骨骼肌E. 肾57.动物实验发现生酮氨基酸主要有A. 色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苯丙氨酸E. 酪氨酸58.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是指A. 合成组织蛋白B. 脱氨基作用C. 脱羧基作用D. 合成活性物质E. 转氨基作用59.天冬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后生成A. α-酮戊二酸B. CO2C. NH3D. 草酰乙酸E. 谷氨酸60.能分解产生-CH2-基团的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甘氨酸D. 丝氨酸E. 甲硫氨酸(四)X型题61.下列氨基酸中哪些是必需氨基酸A. 甲硫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酪氨酸E. 丝氨酸62.内肽酶有A. 弹性蛋白酶B. 糜蛋白酶C. 羧基肽酶BD. 氨基肽酶E. 胰蛋白酶63.下列哪些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后可进入糖代谢途径A. 丙氨酸B. 天冬氨酸C. 谷氨酸D. 亮氨酸E. 赖氨酸64.氨的代谢去路有A. 合成尿素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谷氨酰胺D. 合成尿酸E. 合成部分必需氨基酸65.下列物质属于一碳单位的有A. -CH3B. CO2C. –CH=NHD. =CH2E. -CHO66.与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物质是A. 丙酮酸B. 牛磺酸C. PAPSD. 谷胱甘肽E. 甘氨酸67.将鸟氨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A. 延胡索酸B. 瓜氨酸C. 鸟氨酸D. 天冬氨酸E. 精氨酸68.不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作用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反应69.肠道中氨基酸的腐败产物可以有A. 吲哚B. 硫化氢C. 胺类D. 酚类E. 甲烷70.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变为A. 延胡索酸B. 黑色素C. 乙酰乙酸D. 苯丙氨酸E. 甲状腺激素71.关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 它可以在全身各组织中进行B. 是产生游离氨的主要方式C. 逆过程可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 不需任何辅酶参与E. 需要消耗能量72.以下是关于甲硫氨酸循环的论述,错误的是A. 可以提供活性甲基B. 能再生成游离FH4C. 能使甲硫氨酸再生D. 甲硫氨酸能直接提供甲基E. 不需要辅酶参与73.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天冬氨酸的直接脱氨基作用74.机体内血氨可以来自A. 肠菌对氨基酸的腐败作用B. 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C.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 肾小管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E. 碱性尿时75.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A. 鸟氨酸B. 瓜氨酸C. 精氨酸D. 赖氨酸E. 谷氨酰胺二. 填空题1. 胰腺分泌的内肽酶有、、和;外肽酶有和。
2.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有、、和四种方式。
3. 机体内血氨可以来自、和等;4. 血氨代谢去路有、和等。
5. 血氨的运输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6. 鸟氨酸循环可以分为、、和四个步骤。
7. 一次鸟氨酸循环共消耗NH3CO2和ATP。
8. α-酮酸主要有、和三条代谢途径。
9. γ-氨基丁酸(GABA)由脱羧产生,GABA的主要作用是10. 色氨酸经羟化、脱羧产生,后者在脑内的主要作用是,在外周的作用是,而在松果体则可以转变为。
11. 多胺有和等物质,它们具有等作用。
12.一碳单位是指,它们由分解产生后,必需被携带和转运,参与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