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均流技术
并联均流电路的几种最常见分析方法

并联均流电路的几种最常见分析方法先说说为什么需要均流输出阻抗法先来说一下第一种均流方法,输出阻抗法,droop法:3、主从设置法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首先要得到一个平均电流,也就是总负载电流除以模块总数得到的电流值,各模块电流与该平均电流比较,如果模块电流大于平均电流就调低模块输出电压,反之调高模块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模块输出电流一致。
在平均电流法中,将所有模块的输出电流,通过一个峰值电流法峰值电流法就是在所有并联模块中,模块自动选举产生一位主模块,其余所有模块电流向该模块靠拢,企图达到主模块的电流(但永远却达不到)平均电流均流法中,连接到均流母线的电阻换成二极管,就变成了峰值电流均流法,电路图如上图所示,假设有N个模块并联,模块输出电流对应的电压分别为V1\V2….Vn,很明显从上图可以看到,均流母线上体现的将是模块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的电压Vx(有一个二极管压降,即使将平均电流均流法中的四个电阻换成四个二极管,很明显A点电压将是最高电压减去一个二极管压降了)。
这个模块我们称之为主模块,从上面电路图上可以看出,电路会调整所有模块输出电流向主模块对应的电流靠近,但由于均流母线电压与主模块电流对应的电压相差一个二极管压降,所以从模块输出电流永远是紧跟主模块,但超不过主模块。
与主从设置法比较,这种均流方式里面的主模块,是由并联模块自己选就产生的,所以这种均流方式,也称为民主均流模式。
当主模块故障的时候,在其余模块里会再次选举产生一个模块作为主模块。
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
下图为曾经采用过的一种峰值电流均流模式的具体电路。
工作原理基本与3902类似,采用2.5V基准提供一个偏置电压,拉开主模块与从模块之间的差距,-2.5V的电平是为了让模块单独工作是,均流电路输出高电平,这样结合后面二极管,均流电路就不起作用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偏置是2.5V提供的,所以在额定输出电流下,电流检测放大电路的。
模块电源的并联均流技术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常用并联均流技术 三,应用实例 四,注意事项
一,概述
为什么要并联?
扩容:满足大功率电源系统的负载功率要 求。 冗余:某一个单元电源损坏后整个电源系 统的输出还有足够的负载能力
提高电源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一,概述
早期并联的方法:
功耗大 压降大 可能有环流
V s1 V s 2 V o1 V o 2 V o R2 Vo I o1 R1 R 2 RL Io 2 R 1 V o R1 R 2 RL
Io 2
I o1
Io
电压初始设定相等,外特性斜率不等
二,常用均流技术介绍
空载有环 流
V s1 V s 2 R1 R 2 R V s1 V o I o1 R Io 2 V s 2 V o R
电压初始设定不等,外特性斜率相等
二,常用均流技术介绍
外特性“软化”实现近似均流
Vo
Vo
Vo
Vo
V o
V o
O
I o 2 I o 2
I o 1
I o1
Io
O
I o 2 I o 2
I o 1 I o1
Io
改变斜率
二,常用均流技术介绍
“软化”实现:
串电阻,功耗大; 检测电流信号,控制驱动脉宽
A N G D 5 S A E D V HRA J 1 U0 31 R06 34 1 4 1 23 D0 35 B W6 T A 5L 1 2 1
IS V 5 1
9 1 0
L 34 R M2 D
L 34 R M2 D 1 3 1 8 R07 34
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技术

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技术第卷第期.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旦垫生竺竺坚 :坚墅墅堕竺垫里堂竺墅型墅型.兰堑竺生.?;??‘。
’。
’’。
’’。
一一文章编号:/变换器并联均流技术刘晓东。
姜婷婷,方炜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安徽马鞍山摘要:开关电源多模块并联系统发挥了分布式电源供电大容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同时提高了整个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实现平均分配各模块负载电流的并联均流技术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的关键技术之一。
常用/并联均流技术有无源法与有源法,有源法依据输出电压调节方式和均流母线产生方式不同而有多种组合控制方法。
对目前电源并联均流技术原理、主要均流方法进行分析,综述无主模块均流控制和无均流线控制等新型均流策略,指出并联均流技术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多模块并联;/;均流;控制策略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 . / 删... ①田。
.: ;/;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电子设备需要安全、可靠、大容量的电源供电,单电源难以实现这方面的需求。
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其广泛采用多模块并联方式,但模块间因为控制参数不同,且各模块输出是电压源性质,如果没有特殊的均流措施,输出电压的微小偏差会导致输出电流很大的差别,一旦某个模块过载,将造成一个或多个功率器件热应力过大,从而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获得并联电源的理想特性,已经提出一系列并联均流方法酬,现有的/并联均流技术具体可分为两大方法【”,即无源法和有源法。
无源法又叫输出阻抗法,有源法由控制方法和均流母线形成方法组合而成,其控制方法主要用来调节各并联电源的输出电压,有种,即改变输出电压基准或反馈。
改变电流内环的给定或反馈,同时改变输出电压和电流基准以及采用外部闭环控制。
这种方法对应有种均流控制方法,即外环调节、内环调节、双环调节和外控制器法。
从均流母线产生方法来看,有源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平均法和主从法包括指定主从法和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
什么是并联均流技术

什么是并联均流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一台直流稳定电源的输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满足这种参数要求的直流稳定电源,存在重新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势必加大电源的成本、延长交货时间、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在实用中往往采用模块化的构造方法,采用一定规格系列的模块式电源,按照一定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分别达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扩展的目的。
但是电源输出参数的扩展,仅仅通过简单的串、并联方式还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扩展后的电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
不论电源模块是扩压还是扩流,均存在一个均压、均流的问题,而解决方法的不同,对整个电源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并联均流技术就是并联以后,每个电阻元件的两端电压是相等的,而总电路电流等于两个电阻上电流之和,所以说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均流技术应满足条件:
-所有电源模块单元应采用公共总线。
电源并联 均流

电源并联均流
电源并联均流是一种电源管理技术,它可以将多个电源并联起来,使它们的电流和电压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负载的均分供应。
在这种技术中,多个电源被并联连接在一起,它们共享同一个公共总线,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分配比例,使得每个电源都能够输出相同的电流和电压。
电源并联均流的优点包括:
1. 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减少电源的闲置时间,降低电源的能耗。
2. 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电源的故障率和波动。
3. 提高负载的响应速度和平稳度,减少负载的波动和噪声。
电源并联均流的缺点包括:
1. 需要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否则会出现电流和电压的不均衡现象。
2. 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复杂度,因为需要多个电源和控制器。
3. 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出现电源之间的干扰和影响,例如电磁干扰等。
因此,电源并联均流技术适用于需要高效、可靠、稳定
和高精度的电源管理的应用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手把手教你学会模块电源并联均流主从设置法

手把手教你学会模块电源并联均流主从设置法
在昨天的技术文章介绍中,我们详细的分析了如何利用输出阻抗法实现模块电源并联均流。
然而,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这就需要工程师合理进行选择。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利用主从设置法完成电源模块并联并实现均流的方式,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帮助工程师更好的完成多电源模块并联工作。
所谓的主从设置法,指的是在并联的n个变换器模块中,通过人为的程序制定,将这些电源其中的一个指定为主模块,而其余各模块跟从主模块分配电流,称为从模块。
该方法适用于有电流型控制的并联开关电源系统中,电流型控制是指开关电源模块中有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电流环为内环,电压环为外环。
下图为n个变换器模块并联的主从控制原理图。
图为主从模块设置法均流控制原理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图中每个电源模块珺为双环控制系统,在这种控制系统中,工程师将模块l设定为主模块并使其按电压控制规律工作,其余的n一1个模块按电流型控制方式工作。
vr为主模块的基准电压,Vf为输出电压反馈信号。
经过电压误差放大器,得到误差电压Ve,它是主模块的电流基准,与Vll(该参数反映主模块电流Il大小)比较后,产生控制电压Vc,控制调制器和驱动器工作。
主模块电流将按电流基准vc调制,即模块电流近似与ve成正比。
在完成并联设置后,各个从模块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跟随器的形式,主模块的电压误差ve输入各跟随器,跟随器输出均为Ve,为从模块的电流基准,因此各个从模块的电流均按同一Vc值调制,与主模块电流基本一致,从而实现模块间的均流。
基于移相补偿的两相交错并联LLC_均流技术

- 87 -工 业 技 术在两相交错并联LLC 中,谐振元件参数差异会导致变换器输出电流不均,使用时需要对其采取均流措施。
文献[1]在其中一相的谐振回路中增加一个耦合电感,并将其作为虚拟电压源,通过移相调节虚拟电压源的大小,调节由谐振参数不同引起的电压差异,从而达到均流目的,但辅助绕组会增加系统的效率和成本。
文献[2]利用磁集成将谐振电感耦合在一个磁性元件,减少了磁性元件的数量,但是相间的交错角固定为180°,电流纹波抑制效果不好。
文献[3]通过在整流侧加入有源开关构成混合整流器,并通过调节有源开关的导通角来补偿电压增益,从而实现两相输出均流,但该方案成本高、控制难度大。
还有研究人员在相间引入开关电感匹配相邻相的阻抗网络,从而平衡谐振腔谐振参数以实现输出均流,但该方案控制复杂,还会增加开关电感损耗。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补偿和交错角抑制电流纹波的交错并联均流方案,该方案不会增加任何辅助电路或元件,而是通过移相控制和交错角控制来实现均流和纹波抑制,控制简单,经济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 交错并联LLC 谐振变换器1.1 拓扑结构基于移相补偿的两相交错并联LLC 功率拓扑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理想情况下,交错并联两相的谐振参数完全一致,即L r 1=L r 2,L m 1=L m 2,C r 1=C r 2。
此时并联两相输出不存在电流不均匀现象,负载电流等于单相输出电流的2倍。
其有2个谐振点,分别出现在谐振腔发生串联谐振和串并联谐振时。
2个谐振点表达式如公式(1)、公式(2)所示。
rf (1)(2)f m 式中:f r 、f m 分别为串联谐振频率和串并联谐振频率。
基于移相补偿的两相交错并联LLC均流技术罗 松(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 要:两相交错并联LLC 具有降低输入、输出纹波的能力,但实际使用中难以保证每相谐振元件参数一致,参数差异会使交错并联谐振变换器输出无法实现均流。
直流稳压电源并联均流及实现

直流稳压电源并联均流及实现直流稳压电源并联均流及实现路秋⽣摘要本⽂介绍了直流稳压电源并联均流控制常⽤⽅法和⼯作原理、实现电路。
关键词直流稳压电源,均流,冗余,电源并联,电源管理⼀、简介电源并联运⾏是电源产品模块化,⼤容量化的⼀个有效⽅法,是电源技术的发展⽅向之⼀,是实现组合⼤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
⽬前由于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材料等原因,单个开关电源模块的最⼤输出功率只有⼏千⽡,但实际应⽤中往往需⽤⼏百千⽡以上的开关电源为系统供电,在⼤容量的程控交换机系统中这种情况是时常遇到的。
这可通过电源模块的并联运⾏实现。
通过直流稳压电源的并联运⾏可达到以下⽬的:1.1 扩展容量,实现⼤功率电源供电系统。
1.2 通过N+1,N+2冗余实现容错功能,带电热插拔,便于在不影响系统正常⼯作的情况下,对电源系统进⾏维护,实现供电系统的不间断供电。
⼆、直流稳压电源并联扩容的要求2.1 N+m(m表⽰电源系统冗余度)个电源模块并联扩容后,总电源系统的源电压效应,负载效应,瞬态响应等技术指标都应保持在系统所要求的技术指标范围内。
2.2 每个直流稳压电源模块单元具有输出⾃动均流功能。
2.3 采⽤冗余技术,当某个电源模块单元发⽣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正常⼯作,电源系统应有⾜够的负载能⼒。
2.4 尽可能不改变电源模块单元的内部电路结构,确保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2.5 对公共均流总线带宽要⼩,以降低电源系统噪声。
2.6 确保每个供电单元分担负载电流。
即通过并联均流应使整个电源系统像⼀个整体⼀样⼯作,同时通过并联均流技术使整个供电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
三、常⽤的⼏种均流⽅法3.1 改变输出内阻法(外特性下垂法,改变输出斜率法)利⽤电流反馈,调节电源模块单元的输出阻抗,实现均流。
3.2 主/从法在并联运⾏的电源模块单元中,选定⼀个电源模块单元作为主电源模块,其余电源模块作为从电源模块。
主电源模块⼯作于电压源⽅式,⽽从电源模块⼯作于电流源⽅式,电流值可独⽴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技术—— tqzheng@
10
主从设置法
三、平均电流自动均流法
各模块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电阻 连接到公共母线上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技术—— tqzheng@
12
自动均流法
单一模块的接法:要求电阻R上不 应有电压,否则意味着不均流。
UC3907
五、热应力自动均流法
按模块电流和—— tqzheng@
17
热应力自动均流法
六、外部控制器均流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技术—— tqzheng@
19
外部控制器均流
6
输出阻抗法
等效电压源
调节开关电源的输出外特性的斜率(输出阻抗),达 到均流目的。开关电源的输出外特性:
两台电源并联时,如果能将电源1的外特性斜率调整接近电源2,可使得电 流分配均衡。缺点:输出阻抗加大,负载电流变化会引起大的电压变化。
输出阻抗法
实质:按电流反馈改变参考电压以改变输出电压
二、主从设置法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
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系统;
容易处理低电压大电流; 易于扩展及维护;
每个单元只处理小功率;
器件的应力降低;
可以冗余设计,提高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系统
并联均流的一般要求
各模块承受的电流能自动平衡,实现均流;
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不增加外部均
四、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
自动设定主从模块 输出电流最大的是主模块 “民主均流法”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技术—— tqzheng@ 14
电流信号通过下图电路进行仲裁,与电源输出电流成正比的
电流反馈信号uifk最大的电源二极管VDk导通,均流母线电 压uSB(均流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最大的电源电流。 各电源调节自身电流方法:均流信号uSB同代表本电源 电流的信号uifk的误差乘比例系数kSk后加到电源电压给定 中。误差大时,提高本电源电压给定,使得本电源分得更多 电流。
流控制,并使均流和冗余相结合; 输入电压或负载电流变化时,应保持输出电 压稳定,均流的瞬态响应好。
并联均流的方法
输出阻抗法; 主从法;
自动均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
热应力自动均流法; 外加均流控制器法
一、输出阻抗法
Droop法 ——调节输出阻抗均流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技术—— tq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