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

合集下载

公文常见错别字

公文常见错别字

公文常見錯別字一、詞語的辨別【必須與必需】都含有一定要的意思。

必須是副詞,通常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修飾(例如:他必須在中午十二點前趕回學校註冊。

);必需是動詞,通常放在名詞前面(例如:空氣和水是人活著的必需品。

),也可以放在主要動詞前,如放在主要動詞前,它的意思和「必須」相同。

【及時與即時】都含有立刻、立即的意思。

及時是形容詞(例如:及時行樂,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

);即時是副詞(例如:一旦發現錯誤,應即時處理。

)。

【擬定與擬訂】都是動詞,都含有草擬的意思。

擬定是指草擬初稿,以後可以再修改(例如:政府所擬定的法案,必須大家配合,才會有好效果。

);擬訂的意思是起草制定,指經慎重考慮所訂出的計畫、方案等(例如:在擬訂作業要點前,應先蒐集各單位意見。

)。

【作與做】都是動詞,解釋成創作時,意思相通。

作可以解釋成事情的發生,或是當做(例如:不要裝腔作勢,那樣子令人討厭。

),如當名詞用,意思是文章、作品(例如:努力工作才有好成果。

);做有從事某種活動的意思,可以解釋成製造、充當。

做還可以解釋成結交某種關係的意思(例如:大家都喜歡跟他做朋友。

)。

【反應和反映】都可以當名詞或動詞使用,表示對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活動、變化。

因當動詞使用時易混淆,所以針對動詞使用時加以說明。

反應當動詞使用時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考或行為。

一是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例如:你的檢驗報告呈陽性反應);反映當動詞使用時有三種意思:一是反射、反照。

二是把意見或情況報告給上級。

三是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出來(例如:處理公文有窒礙難行之處,應即時的向主管反映。

)。

二、常見的詞語錯別字三、常見的成語錯別字。

字词辨析与公文办理中常见错误

字词辨析与公文办理中常见错误

字词辨析与公文办理中常见错误1、"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如神态安详、面容安详、"他安详地睡着了”。

没有“安祥”。

2、"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

现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3、"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4、"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行政公文中的常见用语错误分析与纠正

行政公文中的常见用语错误分析与纠正

行政公文中的常见用语错误分析与纠正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处理日常事务、传达决策、执行任务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用语不当可能会导致理解的混乱、传递信息的偏差,甚至影响行政机关的形象和工作效率。

因此,分析常见用语错误并进行纠正,对于提高行政公文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行政公文中常见的用语错误,并提供相关的纠正方法和建议。

一、用语模糊不清1. 用语低效:在行政公文中,有时候会出现用词比较模糊、言辞不够明确的情况。

例如,“可能”,“或许”,“大概”等词语,在表达观点或传递信息时会使读者产生困惑,无法准确把握发文机关的意图。

正确做法:应该选择准确、明确的表达方式,使用确定性的词语来代替模糊性的词汇。

例如,“将会”,“必须”,“必然”等词语。

2. 用词不当:在行政公文中,有时候会使用不适当的词汇或术语,导致信息理解不准确。

例如,在正文中使用俚语、口头语或方言,容易使读者困惑,并且不符合公文的严肃性。

正确做法:应该使用专业、标准的用语,避免使用与行政公文不相符的俚语或方言。

需要涉及专业术语时,应确保读者对其含义有一定的了解,或提供相应的解释。

二、用语语法错误1. 语法错误:在行政公文中,有时候会出现语法错误,例如错用动词、名词、形容词,或者主谓不一致,造成读者困惑。

正确做法:在撰写行政公文时,应该注意语法规范,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语法书籍或参考语法指南来提高写作的语法水平。

此外,审校和修改也是避免语法错误的重要手段。

2. 冗长句子:在行政公文中,有时候会出现冗长的句子,使得读者阅读困难,理解困难,甚至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正确做法: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避免累赘的修饰语和复杂的句式。

同时,可以采用分句、段落等方式,合理组织结构,使行文更加清晰和易读。

三、格式错误1. 日期格式错误:在行政公文中,日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有时候会出现日期格式错误的情况。

例如,使用了非标准的日期格式或没有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日期。

!公文常见易混淆词语辨析

!公文常见易混淆词语辨析

【教祺】信函中的致敬语,用于对教师的祝愿。

祺,是吉祥、福气的意思。

【编安】信函中的致敬语,用于对编辑的祝愿。

【钧安】信函中的致敬语,用于对上级或尊长的祝愿。

【此令】公文中的习惯用语,多用于命令的正文末尾。

“就这样命令”的意思。

【特此函达】公文中的习惯用语,是“特地这样通过信件传告”的意思。

【希见复】公文中的习惯用语,是“希望答复我”的意思。

【钧裁】请求上级或长辈作决定时的习惯用语,钧,敬辞。

【谨启】恭敬地陈述。

【届时】到时候。

【鉴于】由于考虑到。

【业经】已经经过。

【兹将】现在把。

兹,“现在”的意思。

【电悉】通过电报(或电话)了解到。

悉,知道,了解。

【逾期】超过期限。

【缄】封,闭。

【毋庸】不需要。

【援用】引用,比照。

【以资】用来作为。

【莅临】亲临,到。

含尊敬意。

【为荷】多用于介绍信的末尾表示感谢。

笔者在日常公文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同义词、近义词、异形词等词语使用不当的语句,这不仅会影响到公文的权威性,有时候可能还会造成误解,导致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差错。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掌握这些词的差异,准确使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启用和起用例句:①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的,其水源必须经卫生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起用。

②经学校研究同意,自即日起正式启用“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委员会”印章。

③特别要大胆启用年轻优秀人才,帮助他们树立敢为天下先、勇攀高峰的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先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解释:【启用】开始使用:~印章。

~新域名。

铁路已建成~。

【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②提拔使用:~新人。

大胆~年轻干部。

启,(启,开也。

见许慎《说文解字》)本义是“开,打开”,引申指“开始”。

启用,就是“开始使用”,陈述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

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启用系统、启用设备设施等等。

“启”是相对于“封”而言的,所以,凡是以前封着的、没有用过的东西,如新建的机场、新建的体育场馆、新建校区等,开始第一次使用时都叫“启用”。

公文写作常用易错字词辨析

公文写作常用易错字词辨析

常用易错字词辨析A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B5.“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6.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疗)显然不能用“辩证”。

10.“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1.“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

作动词时,用“统率”不用“统帅”;作名词时,用“统帅”不用“统率”。

12.“部署”不要写作“布署”。

13.“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

“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

“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4.“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的场合。

“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在公文写作中,正确使用单词和短语非常重要。

毕竟,笔误和拼写错误可能会导致误解和误解。

因此,人们需要尤其小心,以避免常用易错的字词的混淆。

以下是一些公文中常见的易错字词以及它们的正确用法。

一、经济类词汇1.1 账户 (account) 与帐户 (account)这两个单词看似只是繁简体的不同,但在公文写作中差别却非常重要。

账户(account)是指计算、统计、记录财务交易的方法,如银行账户、借记卡账户等。

帐户(account)则是指公文中用于建议、申请或询问的书面形式。

因此,当我们在写公文时,需要注意是用哪一个单词。

1.2 投资 (investment) 与拨款 (appropriation)投资是指将资金或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放到某个行业或企业中的行为,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回报。

而拨款则是从政府或组织的预算中划拨资金的行为。

在公文写作时,需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单词,以避免误解。

1.3 支付 (payment) 与付款 (disbursement)这两个词都涉及将钱支付给某人或某机构,但两者的含义略有不同。

支付(payment)是指向某个账户或者以某种方式把钱支付给某人或者某机构的行为。

付款(disbursement)则指向某一项费用、计划或活动发放汇款或派遣款项的行为。

二、政治类词汇2.1 同胞 (compatriot) 与同伴 (companion)同胞(compatriot)在政治文件中通常泛指国家公民,而同伴(companion)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伴侣。

因此,在撰写公文时,要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正确的单词。

2.2 关系 (relationship) 与联系 (connection)关系(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的一种联系;联系(connection)则是指物质上的连接或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在政治文件中,它们的使用非常普遍,但容易混淆。

必须注意它们的用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易混易错常用公文字词辨析

易混易错常用公文字词辨析

易混易错常用公文字词辨析易混易错的公文字词辨析是中文写作和阅读中常见的问题。

在使用这些常用公文字词时,很容易混淆它们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公文字词以及它们的辨析。

1. 公共与共用:公共表示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共同拥有或可使用的资源或设施。

共用表示由多个人或组织共同使用的东西。

例如,公共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而共用的车辆可能是由几个人共享的。

2. 确定与确定:确定表示明确或确认某个事物的性质、存在或结果。

确定表示对某个事物有所了解,并且采取适当的行动。

例如,你可以确定一个问题的答案并决定如何解决它。

3. 处理与处理:处理表示对问题或情况进行处理或解决。

处理表示对材料或物品进行加工或处理。

例如,你可以处理一个紧急事态,并且处理食物使其更加可口。

4. 全面与全面:全面表示包括所有方面或方向的。

全面表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或技能。

例如,全面的发展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有进步。

5. 可能与可能:可能表示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能表示可以实现或完成的事物。

例如,这个计划可能会失败,但有可能实现。

6. 仔细与细心:仔细表示做事时小心、谨慎或耐心。

细心表示注重细节,做事认真。

例如,你可以仔细检查一份文件,并细心处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7. 失败与失败:失败表示没有成功或达到预期目标。

失败表示在某个方面或能力上不如其他人或事物。

例如,他在考试中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

8. 亲自与亲自:亲自表示亲自参与或亲自完成。

亲自表示亲密或亲近的关系。

例如,我亲自去参加了会议,并与亲人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易混易错的公文字词,我们可以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准确地使用它们,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公文写作中出错率最高的20组词语和文字,看看你是不是都用对了

公文写作中出错率最高的20组词语和文字,看看你是不是都用对了

公文写作中出错率最高的20组词语和文字,看看你是不是都用对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很多词语和文字看着相近或者发音相同,但意思和用途千差万别,使用起来经常混淆,尤其是在公文中常常被错误使用。

下面20组词语和文字被错误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在写作公文时要格外注意。

1.“必须”与“必需”•二者的词性不同。

“必须”是副词,“必需”是动词。

•二者所修饰搭配的成分不同。

“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必需”用在名词前作谓语或定语。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必须”侧重于一定要做,带有命令的语气,而“必需”侧重于一定要有,说明不可或缺。

例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指出”“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医疗是人民必需”“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2.“交代”与“交待”•“交代”有三层意思:一为“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类似于“交接”,例如“交代工作”;二为“嘱咐”,例如“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三为“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或“把罪行坦白出来”,比如“交代政策”“交代问题”。

•“交待”有两层意见,一为“同'交代’”;二为“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例如“差点把自己给交待进去了”。

公文中,一般用“交代”,不用“交待”。

3.“其他”与“其它”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别的”、“另外的”的意思,但是“其他”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而“其它”只用于事物。

并且,在公文中,统一规范使用“其他”。

4.“截止”与“截至”•截至,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停止,但没有结束,后面继续展开。

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截至目前”。

•截止,表示在某一时刻停止,强调'停止';“截止“通常在时间词之后使用。

例如“网上注册将在明天截止”。

5.“制定”与“制订”“定”更重视结果,“订”则更强调过程。

如果指将要或者已经出台什么政策、制度,用“制定”;而如果是正在进行、在讨论、研究等的过程中,则用“制订”。

公务员考试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5、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6、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7、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8、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9、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0、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11、伺候[cì。

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2、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13、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14、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15、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

*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

*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如此之快”。

16、妨害: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完整word版公务员常用易错实词辨析

完整word版公务员常用易错实词辨析

A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昏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愉快,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辉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珍爱、敬爱:适应付象不一样,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平和、慈祥、祥和:“平和“指神态宁静、沉着隆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态平和平和。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平和、慈祥、祥和”的写法。

04、沉寂、沉寂: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喧华和喧华。

“沉寂”重在坚固,有使安稳宁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沉寂下来的过程。

而“沉寂”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沉寂,它描述的是一种很沉寂的状态或气氛。

“沉寂”是高于“沉寂”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平和,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搅乱的有质量的生活境地。

而“沉寂”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喧华。

“沉寂”的使用范围要比“沉寂”大一些。

05、部署、安排:前者指派人或事物有着落,部署。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办理。

B01、必定、必要: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定”是副词,有重申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必然要,重申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边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够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 3)“必定“的否定形式是“不用、不须、不用”。

“必要”是动词,表示必然得有、不能够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能够不”的行为就用“必定”。

02、模范、表帅:“模范”是名词,指“好典范”。

其中“表”为“典范、典范”,“率”为“模范、典范”。

“模范”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模范”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模范”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模范”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模范”误写为“表帅”。

公考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公考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公考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实词辨析是很多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1. 重视与重视。

“重视”指对某事物或某人认真看待,认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重视”则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量或重要性。

2. 研究与研究。

“研究”指对某一问题、现象或事物进行系统的调查、探讨和分析;“研究”则指对某一问题、现象或事物进行系统的调查、探讨和分析。

3. 推进与推进。

“推进”指使事物向前发展或向前移动;“推进”则指使事物向前发展或向前移动。

4. 培养与培养。

“培养”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手段使人的能力、品质得到发展;“培养”则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手段使人的能力、品质得到发展。

5. 着手与着手。

“着手”指开始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着手”则指开始进
行某项工作或活动。

6. 确定与确定。

“确定”指对某事物或某人做出明确的判断或决定;“确定”则指对某事物或某人做出明确的判断或决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实词辨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和总结,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
记忆。

祝你考试顺利!。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一)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一)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一)截止/截至:"截止"——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

"截止" 与"截至"不能混用。

"截止"与"截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制订/制定:"制订"——创制拟定。

"制定"——定出。

"制订"与"制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方案、计划等的形成过程,而后者则强调法规等的定型和拍扳定案。

权利/权力:"权利"——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和"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以至/以致:"以至"——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

"以致"——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以至"与"以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至"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而后者用于原因导致的后果。

急待/亟待:"急待"——紧急待办。

"亟待"——极须,急迫待办。

"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

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决不/绝不:"决不"——决心不。

"绝不"——绝对不。

公文常见错别字

公文常见错别字

公文常见错别字公文常見錯別字一、詞語的辨別【必須與必需】都含有一定要的意思。

必須是副詞,通常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修飾(例如:他必須在中午十二點前趕回學校註冊。

);必需是動詞,通常放在名詞前面(例如:空氣和水是人活著的必需品。

),也可以放在主要動詞前,如放在主要動詞前,它的意思和「必須」相同。

【及時與即時】都含有立刻、立即的意思。

及時是形容詞(例如:及時行樂,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

);即時是副詞(例如:一旦發現錯誤,應即時處理。

)。

【擬定與擬訂】都是動詞,都含有草擬的意思。

擬定是指草擬初稿,以後可以再修改(例如:政府所擬定的法案,必須大家配合,才會有好效果。

);擬訂的意思是起草制定,指經慎重考慮所訂出的計畫、方案等(例如:在擬訂作業要點前,應先蒐集各單位意見。

)。

【作與做】都是動詞,解釋成創作時,意思相通。

作可以解釋成事情的發生,或是當做(例如:不要裝腔作勢,那樣子令人討厭。

),如當名詞用,意思是文章、作品(例如:努力工作才有好成果。

);做有從事某種活動的意思,可以解釋成製造、充當。

做還可以解釋成結交某種關係的意思(例如:大家都喜歡跟他做朋友。

)。

【反應和反映】都可以當名詞或動詞使用,表示對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活動、變化。

因當動詞使用時易混淆,所以針對動詞使用時加以說明。

反應當動詞使用時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考或行為。

一是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例如:你的檢驗報告呈陽性反應);反映當動詞使用時有三種意思:一是反射、反照。

二是把意見或情況報告給上級。

三是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出來(例如:處理公文有窒礙難行之處,應即時的向主管反映。

)。

二、常見的詞語錯別字。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截止•截至〃截止〃一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

〃截至〃一截止到某个时候。

〃截止〃与〃截至〃不能混用。

〃截止〃与〃截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己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制订•制定〃制订〃一创制拟定。

〃制定〃一定出。

〃制订"与〃制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方案、计划等的形成过程,而后者则强调法规等的定型和拍扳定案。

权利•权力〃权利〃一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权力〃一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和〃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 不一定包括利益。

以至•以致〃以至〃一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

〃以致〃一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以至〃与〃以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至〃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而后者用于原因导致的后果。

急待•亟待〃急待〃一紧急待办。

〃亟待〃一极须,急迫待办。

〃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

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己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决不•绝不〃决不〃一决心不。

〃绝不〃一绝对不。

〃决不〃与〃绝不〃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就木身而言,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而后者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虽然也适用于自身,但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记取•汲取〃记取〃一记住。

〃汲取〃一吸取。

〃记取〃与〃汲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强记;后者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

二者适用对象和情况有所不同:对自己或内部的事或现成的经验教训,多用记取;对他人或外部的经验教训、营养等,则用汲取。

检察•监察〃检察〃一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监察〃一监督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

公文写作易错字词(14个)

公文写作易错字词(14个)

公文写作易错字词(14个)错误1:经过修改,材料已经成型更正:“成型”应为“成形”解释:“成型”一般指产品,适用范围小;“成形”适用范围大,可以是计划、设想等。

错误2:会场已经准备就序更正:“就序”应为“就绪”解释:“绪”指头绪,“就绪”说明一切安排好了。

错误3:这次获胜的机率应该是50%以上更正:“机率”应为“几率”解释:“机率”这个词是错的。

新版词典里没有这个词,是臆造词。

错误4:XX是我们这里的人材更正:“人材”应为“人才”解释:“人材”是指可造之材,并不一定是人才。

错误5:签定了合同更正:“签定”应为“签订”解释:用“订”字,说明商讨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果是已经确定了的,用“定”。

错误6:欢渡国庆更正:“欢渡”应为“欢度”解释:用“渡”字,说明与空间有关;用“度”字,说明与时间有关。

错误7:第1……,第2……更正:“第1”“第2”应为“第一”“第二”错误8:神彩飞扬更正:“神彩”应为“神采”解释:用“采”字,表示抽象意义;用“彩”字,表示具体事物。

错误9:下午17时更正:“下午17时”应为“17时”解释:“17时”已经代表了下午5点的意思。

错误10:可望而不可既更正:“既”应为“即”解释:“即”表示靠近的意思;“既”表示已经达到,如“既然”。

错误11:城乡结合部更正:“结合”应为“接合”解释:“结合”前后二者比较抽象,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且前后二者结合融合成了整体;“接合”前后二者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且前后二者各自独立。

错误12:2019年下半年,让我们戮力同心,开启全县工作新局面更正:“戮力同心”应为“勠力同心”解释:虽然两个词都发lù的音,但“勠力同心”才是正确用法。

错误13:我们要卯足干劲更正:“卯足干劲”应为“铆足干劲”解释:综合各类资料分析,“铆足干劲”使用更为规范错误14:XXX总是按照成规办事,跟不上新时代潮流更正:“成规”应为“陈规”解释:“成规”即使用很久并被认可的现成规矩;“陈规”指与新时代发展不相符的老规矩。

【公文提升小知识之四】易混淆词用法辨析

【公文提升小知识之四】易混淆词用法辨析

易混淆词用法辨析(一)
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同形似而意义有差异的词语,若运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公文的权威性与严谨性,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解导致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现列举数例供写作时参考。

一、“抓紧”与“加紧”
抓紧:紧紧地把握住,不放松。

加紧:加快速度或加强程度。

例如:“抓紧时间”“加紧(开展、进行)生产”。

二、“汲取”与“吸取”
汲取:往往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多用于书面语。

吸取:搭配对象非常广泛,既有表示抽象事物的词语,也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例如:“汲取经验”“吸取养料”。

三、“倍受”与“备受”
倍受:表示加倍得到,有更加、格外的意思。

备受:表示完全得到,程度上的绝对。

例如:“倍受鼓舞”“备受欢迎”。

四、“作出”与“做出”
作出: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动作,多为思想上的。

做出:指的是实际行动,多为行为上的。

例如:“作出贡献”“做出一个高难动作”。

公文中出现的错用、误用词语辨析及病句修改

公文中出现的错用、误用词语辨析及病句修改

公文中出现的错用、误用词语辨析及病句修改公文中出现的错用、误用词语辨析及病句修改1、落实的快就说明水平高,落实的好就说明能力强。

这句里边“的”应为“得”,“得”一般跟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是补语的标志性助词。

“的”多用来表示隶属关系和修饰关系,放在代词或短语后面。

2、投资了1200万元,兴建了东城区六规制小学。

这里的“规”应为“轨”,以“火车轨道”并行为喻,意为同一年级有六个平行班,而并非规定的体制。

3、特殊区段建设配套实施,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

这句里的“实施”应为“设施”。

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本来很好区分,但一不留心容易误用,类似的还有“园区内的实施建设……”。

4、县乡干部。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攻战在一起。

此句中“攻战”应为“滚战”,倾向于俗语,意为“放下身份,吃住生活在一起”。

5、要做到规划一个,实施一个,完善一个,贮备一个,保证产业按照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发展。

这里边的“贮备”应为“储备”。

储备的释义为储存以备应用,多指物资,储存的备用物资,贮备zhùbèi 贮存备用,多指现在已经知道但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强调眼前没有看到。

这里的规划显然已经存在并已看到实物。

6、一直延续着规模偏小,产量低下,受益不高的状态。

这里“受益”应为“收益”。

收益,指营业收入或得到益处;受益指得到好处。

二、可以通用但被轻易认为错用的词语1、这说明教育工作在全县发展大局中的份量和地位。

这句中的“份量”本应为“分量”。

大家都知道,”分”是正字,所以用途也较广泛,举凡拆开、分离、判别,甚至长度、重量、时间、角度、土地面积、钱币制度……等,都可用”分”来形容。

但现在读去声的”分”,常以”份”字代用,如:指各自所占的领域,如名份、职份、月份、年份;对全体而言的小部分,如股份、部份;东西一组或一件也叫”份”,如一份午餐。

就因为这样,形容”力量”或”本来应得范围”的”分量”一词,常有人写成”份量”;严格的说,仍应以”分量”为正解~不过既然中文有”约定俗成”的讲法,”份量”也算是”弃正用俗”的一个趋势,并不算错~2、2009年,**县是当年**市一区十三县计生工作评比中惟一没有获奖的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常用易错的字词辨析截止•截至 "截止"--到一定期限为止或停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

"截止" 与"截至"不能混用。

"截止"与"截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止",即在计时点上,所进行的事情已经完结或基本完结;后者则不强调事情的完结,强调的是该计时点上的事态。

制订•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

"制定"--定出。

"制订"与"制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方案、计划等的形成过程,而后者则强调法规等的定型和拍扳定案。

权利•权力 "权利"--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和"权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以至•以致 "以至"--事物扩展、延伸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效果。

"以致"--事态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以至"与"以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至"用于事物程度的升级,而后者用于原因导致的后果。

急待•亟待 "急待"--紧急待办。

"亟待"--极须,急迫待办。

"急待"与"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后者则更强调意义重要性。

另外,亟待还包含问题的严重性已达极点,否则不宜用"亟待"一词。

决不•绝不 "决不"--决心不。

"绝不"--绝对不。

"决不"与"绝不"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就本身而言,强调的是意志上的控制,多用于表决心或表示心愿;而后者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不管人的主观意志如何,虽然也适用于自身,但多适用于对普通对象作出限制规定。

记取•汲取 "记取"--记住。

"汲取"--吸取。

"记取"与"汲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强记;后者强调在加工、提高基础上的吸取。

二者适用对象和情况有所不同:对自己或内部的事或现成的经验教训,多用记取;对他人或外部的经验教训、营养等,则用汲取。

检察•监察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

"监察"--监督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

检察与监察的区别有三:第一,方式不同。

一个是审查,一个是监督。

第二,对象不同。

一个是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一个是机关或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

第三,主体不同。

一个是司法机关,一个不是司法机关。

兢•竞兢是小心谨慎;竞是竞争,竞赛。

折•拆折是断,又曲折;拆是分裂。

积•绩积是聚;绩是缉。

籍•藉籍是书籍,籍贯;藉是依靠,简化为"借",但"杯盘狼藉"不能写作"杯盘狼借"。

练•炼练是训练、熟练、老练;炼是冶金,精到。

圆•园圆是圆满;园是菜园。

泛•汛泛是浮泛;汛是定期涨水。

植•殖植为种植,培植;殖为生殖,繁殖。

慎•缜慎是小心谨慎;缜是缜密。

幅•辐幅是周边范围;辐是辐射。

如光、热向四周辐射。

辨•辩辨是辨别;辩是辩论。

距•矩距是距离;矩是规矩,又(力×力臂)为矩。

摩•磨摩是摩擦、揣摩;磨是磨损、磨砺。

译•绎译是翻译;绎是抽出,理出头绪。

俱•具俱是全、都;具是工具,具体,具备。

『 1 』『 2 』『 3 』『 4 』『 5 』储•贮储是储蓄;贮是贮藏,亦作储藏。

撒•撤撒是撒播,撒手;撤是撤除,撤换。

溢•隘溢是水满而流出;隘是狭隘。

漂•飘漂是漂泊,漂白;飘是飘摇,飘零。

漫•慢•谩漫是散漫,弥漫,浪漫;慢是缓慢、傲慢,怠慢;谩是谩骂。

渡•度渡是过渡(由此岸到彼岸);度是过度(过分的意思)、度日、法度。

喧•暄喧是喧哗;暄是温暖,宾主酬答叫寒暄。

姿•恣姿是姿势,风度;恣是放纵。

档•挡档是保存,归档;挡是阻拦,排挡。

板•版板是木板,石板;版是图版,出版物。

燥•躁燥是干燥;躁是急躁。

胀•涨胀是膨胀;涨是增涨。

稍•梢稍是略为,稍微;梢是木末,末尾的通称。

秆•杆秆是禾茎;杆是木杆。

绌•拙绌是不足,支绌;拙是笨拙。

谗•馋谗是说人坏话;馋是贪吃。

讦•忏讦是揭发别人的阴私,攻讦;忏是忏悔。

锭•绽锭是纱锭,钢锭;绽是破绽。

已•己•巳已是已经;己是自己,又是天干的第六位;巳是地支第六位。

徒•徙徒得徒手,徒弟;徙是迁移。

肆•肄肆是放肆,店铺;肄是肄业。

向•响向是向导,向往;响是影响,声响。

辣•棘辣是辛辣、辣手(狠毒);棘是荆棘,棘手(困难)。

供•贡供是供给,供奉,又因问而自己承认叫自供;贡是献。

尤•犹尤是很、甚、最,又过失;犹是尚、还,又不定之辞。

绪•序绪是丝端,引申为头绪;序为次序,秩序,又与叙通,如一本书的"序"或"序言"。

概•盖概是统括的意思,如概要,又有大略的意思,如大概;盖是遮盖。

烦•繁烦是心头不快;繁是杂而多,引申为繁华。

弭•弥弭是停止,如弭兵;弥是满,又人将死叫做弥留。

佳•嘉佳是美,如佳节;嘉是善,如嘉言,嘉宾。

会•汇会是聚合,又时机;汇是以种相从,如汇集。

伺•侍伺是伺察;侍是服侍。

废•费废是废除,废弃;费是消费、浪费。

奋•愤奋是奋发,奋斗;愤是愤慨,发愤。

须•需须是待、要,应该的意思,何须,务须,无须,须要;需是欲望的要求,如必需品,需要。

利•厉利是顺利,胜利,锋利,利害得失;厉是严厉,磨厉,再接再厉,厉行节约。

妨•防妨是妨害;防是防止。

即•既即是就,即刻,即使如此;既是已经,既然如此。

辞•词辞是辞令、修辞,辞谢;词是一种文体,又词锋,词章。

收•搜收是收藏,收集;搜是搜索,搜罗。

振•震振是振奋,振作;震是震颤,震荡,地震。

原•缘原是原则,原始,原因;缘是缘由,缘故,缘起。

辄•辍辄是每每;辍是停止。

步•部步是步伐,进步;部是部署,如按部就班。

代•待代是代替,交代;待是等待,接待。

皇•黄皇是张皇,仓皇,堂皇;黄是玄黄、苍黄(仓黄与苍黄同义)。

(1)(2)(3)(4)(5)坚•艰坚是坚忍,坚贞,坚苦;艰是艰辛,艰深,艰贞(坚贞,艰贞同义)。

滥•谰滥是浮辞,如陈词滥调;谰是谩语,如无耻谰言。

首•手首屈一指;垂手可得。

赢•盈赢是赢利,输赢;盈是盈余,恶贯满盈(作盈余讲,两字可通)。

络•陆络绎是断续不绝,或往来不绝;陆续是相继不绝。

毋•无毋是制止,绝不,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又以己义断之而未敢决其然之意,如将毋,毋乃、毋宁等;无是没有。

布署应为部署。

辩别应为辨别。

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

碧波万倾应为碧波万顷。

遍体麟伤应为遍体鳞伤。

不殉私情应为不徇私情。

拔乱返正应为拔乱反正。

并驾齐躯应为并驾齐驱。

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

不知所错应为不知所措。

百感交积应为百感交集。

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

鞭鞑应为鞭挞。

璀灿应为璀璨。

戮穿应为戳穿。

惩前毙后应为惩前毖后。

臭气薰天应为臭气熏天。

对伏应为对付。

颠复应为颠覆。

耽心应为担心。

挡案应为档案。

调拔应为调拨。

赌搏应为赌博。

斗欧应为斗殴。

待价而估应为待价而沽。

断章取意应为断章取义。

法码应为砝码。

防碍应为妨碍。

赋于应为赋予。

分脏应为分赃。

付主任应为副主任。

飞扬拔扈应为飞扬跋扈。

风尘扑扑应为风尘仆仆。

风言风雨应为风言风语。

负偶顽抗应为负隅顽抗。

发人深醒应为发人深省。

跟底应为根底。

关健应为关键。

高吭应为高亢。

攻奸应为攻讦。

鼓锤应为鼓槌。

关怀倍至应为关怀备至。

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

寒喧应为寒暄。

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

汗流颊背应为汗流浃背。

害人听闻应为骇人听闻。

和营企业应为合营企业。

恢心丧气应为灰心丧气。

换然一新应为焕然一新。

戒鉴应为"鉴戒"或"借鉴"。

畸型应为畸形。

寄旅应为羁旅。

痉孪应为痉挛。

技俩应为伎俩。

交待应为交代。

检查院应为检察院。

戒骄戒燥戒骄戒躁。

娇柔造作应为娇揉造作。

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既往不纠应为既往不咎。

坚如盘石应为坚如磐石。

锦锈河山应为锦绣河山。

竞竞业业应为兢兢业业。

矫往过正应为矫枉过正。

嘎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

开源截流应为开源节流。

克敌致胜应为克故制胜。

刻苦功读应为刻苦攻读。

刻苦专研应为刻苦钻研。

兰球应为蓝球。

兰色应为蓝色。

录相应为录像。

掳美应为掠美。

廖仲凯应为廖仲恺。

洛杉机应为洛杉矶。

连络处应为联络处。

卢定桥应为泸定桥。

鳞次节比应为鳞次栉比。

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

留恋忘返应为留连忘返。

离乡背景应为离乡背井。

名誊应为名誉。

模形应为模型。

民生凋蔽应为民生凋敝。

《1》《2》《3》《4》《5》名列前矛应为名列前茅。

明火执杖应为明火执仗。

莫不关心应为漠不关心。

磨拳擦掌应为摩拳擦掌。

年令应为年龄。

奴颜卑膝应为奴颜婢膝。

傍徨应为彷徨。

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破斧沉舟应为破釜沉舟。

遗责应为谴责。

气势凶凶应为气势汹汹。

穷兵赎武应为穷兵黩武。

泌人心脾应为沁人心脾。

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

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

情不自尽应为情不自禁。

饶怒应为饶恕。

如法泡制应为如法炮制。

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

人心慌慌应为人心惶惶。

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松驰应为松弛。

师付应为师傅。

失庞应为失宠。

疏竣应为疏浚。

神密应为神秘。

身驱应为身躯。

树萌应为树荫。

随大溜应为随大流。

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

实是求事应为实事求是。

死心踏地应为死心塌地。

始终不逾应为始终不渝。

孰视无睹应为熟视无睹。

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

括不知耻应为恬不知耻。

外块应为外快。

母宁应为毋宁。

未尾应为末尾。

无耻滥言应为无耻澜言。

无所是从应为无所适从。

委糜不振应为萎糜不振。

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

唯命视听应为唯命是听。

歪风斜气应为歪风邪气。

危如垒卵应为危如累卵。

消弱应为削弱。

血形应为血型。

诩诩如生应为栩栩如生。

兴至勃勃应为兴致勃勃。

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

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严竣应为严峻。

有持无恐应为有恃无恐。

引亢高歌应为引吭高歌。

一股作气应为一鼓作气。

一笔勾消应为一笔勾销。

一如即往应为一如既往。

阴谋鬼计应为阴谋诡计。

饮鸠止渴应为饮鸩止渴。

言简意骇应为言简意赅。

原形必露应为原形毕露。

一番风顺应为一帆风顺。

执着应为执著。

追任应为追认。

争辨应为争辩。

姿意应为恣意。

帐蓬应为帐篷。

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

至死人命应为致死人命。

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

震聋发聩应为振聋发聩。

置若网闻应为置若罔闻。

重蹈复辙应为重蹈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