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正逐渐走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
它不仅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能够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直观、准确的地理信息。
GIS 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人口分布等。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增强直观性高中地理中的很多概念和现象较为抽象,如大气环流、洋流运动等。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教师可以将这些抽象的内容以动态、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地理现象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GIS 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和分析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观察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而提高对空间位置、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枯燥,而 GIS 以其丰富的图像、动画和互动功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城市规划时,学生可以通过 GIS 软件模拟不同的规划方案,直观地看到其效果,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4、促进自主探究GIS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平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疑问,选择相关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自然地理教学在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GIS 可以展示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地理现象的规律。
在讲解气候类型时,GIS 能够呈现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结合地形、洋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是一种旨在收集、管理、处理和分析空间地理数据的工具。
它集成了遥感、地理测量、地理数据库等多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测绘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
首先,GIS可以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图像和航空照片等高清影像数据,进行地物提取和分类。
通过图像解译和特征提取等算法,可将复杂的卫星图像和航空照片中的建筑物、道路、植被等地物元素提取出来,并自动生成矢量要素数据,为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测绘数据进行管理和整合,从而形成数字地图和地理数据库。
通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将传统的纸质地图转换为电子化的地图,通过GIS软件进行管理和查询。
同时,可以将测绘成果与其他空间数据集进行关联,并建立地理数据库,以实现多源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地图制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为地理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第三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测绘数据的分析与挖掘。
GI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建模,解决各种测绘数据分析的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空间差值分析,进而提取地形特征和地貌变化;也可以通过空间插值算法,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出连续分布的地理数据;还可以通过地理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等功能,研究地理现象的关联性和空间分布规律。
这些功能不仅可以为工程规划和环境评估提供支撑,还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可以与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提高测绘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效能。
例如,在地理测绘中,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定位,将野外测量数据直接输入到GIS软件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地理空间智能化方法
地理空间智能化方法
地理空间智能化方法主要涉及到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方法:
1. 数据获取: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建筑物等各种地理信息。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GIS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编辑、空间
分析等操作。
这些操作包括地图数字化、数据融合、空间查询、地图可视化等。
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析。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解译,或者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数据进行分类和聚类等。
4. 空间数据库管理: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对地理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
数据库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非关系型数据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5.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利用GIS开发平台和编程语言,开发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可以包括地图显示、查询、编辑、分析等功能,以及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管理等功能。
6. 数据应用和服务:将地理空间数据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监测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手段,向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总之,地理空间智能化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和技术。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
数字时代的地理信息技术
• RS • GPS • GIS
遥感(RS)
• 概念:(遥远感知)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的感知。
• 遥感的应用:资源调查、灾害监测、天气预 报。
全球定位系统(GPS)
• 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 航、定位的系统。
• GPS的应用:军事、交通、救援、野外测量、 旅游与娱乐。
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地图的延伸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 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数字地球:即信息化、数字化的地球。
谢谢
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况
•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 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 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的核心技术包括3S。遥 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 系统(GIS)。
•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大众化 应用也成为趋势……
二、试举例说明,在你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感受到那些数字化的变化?
三、数字化生活方式
• 网上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电子商 务、电子政务、电子教育、网上电子 银行。
四、数字技术
• 以数字形式获取、表述、传递、存储、 处理、控制、共享信息的技术体系。
• 数字技术→ 数字时代 。
五、数字时代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技术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可分为地面遥感、 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根据传感器类型, 可分为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和激光雷达 遥感等。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数据获取
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对地物进行周期性或 实时观测,获取多光谱、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
数据处理
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步骤,以消 除数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噪声,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发展历程
地理信息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地图制作和测量,到数字化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发展,再到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应用领域及意义
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 灾害监测与预警、农业、交通、旅 游等众多领域。
意义
地理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交 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地球
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 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海 量数据和多种数据的融合, 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 多维表达,具有空间化、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 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0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基本原理与功能
01
02
03
空间数据模型
基于点、线、面等地理要 素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实 现地理现象的空间表达。
数据存储
采用文件或数据库方式存 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支持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共 享。
空间分析与应用实例
城市规划与管理
利用GIS进行城市用地规划、交 通规划、环境规划等,提高城市
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自然资源管理
GIS在林业、农业、水利等领域 的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的动态监 测和可持续利用。
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辅助地理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各种多媒体文件,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也可以是交互式教学软件或网页。
二、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针对初中学生的地理教学特点,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地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包含准确的地理知识和丰富的实例。
资源内容要与教材相符,同时还可以引入实地考察、地图解读等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资源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具备多样性和互动性。
可以开发虚拟实验、模拟案例等资源,让学生通过互动操作来理解地理概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资源的可个性化和差异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
比如可以开发按照学生程度不同自动调整难度的资源,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三、初中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方式:1. 多媒体演示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多媒体演示。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虚拟实验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
比如,通过地图软件模拟火山喷发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3. 互动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互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开发一些互动式的学习软件或网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4.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案例分享
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案例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幼儿园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在实践中,一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为幼儿园教育带来许多新的可能性,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共享一些幼儿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1. 电子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绘本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子绘本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一些幼儿园通过开发和应用电子绘本资源,来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
设计互动性强的电子绘本,让幼儿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点击按钮等方式参与故事情节,增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的应用不仅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2. 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另外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关于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一些幼儿园通过拍摄和制作教学视频,让幼儿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教育内容。
制作有趣的动画视频来讲解科学知识、绘本故事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应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课程内容上得到拓展,还可以促进他们在多元媒体中的素养发展。
3. 交互式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一些幼儿园还尝试开发和应用交互式游戏资源,来辅助幼儿的学习。
这些游戏既可以是基于现实情境的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是基于虚拟环境的电脑游戏。
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这种应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也可以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
思考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共享,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为幼儿园教育带来诸多益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并非只是单纯地将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而是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出更符合他们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规律的资源,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优化和个性化。
《地图数字化》 讲义
《地图数字化》讲义一、地图数字化的概念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地图数字化成为了地理信息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简单来说,地图数字化就是将传统的纸质地图或其他物理形式的地图,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转换为数字形式,以便于计算机存储、处理和分析。
这种数字化的过程,不仅仅是将地图上的图形和文字转化为电子数据,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数据具有精确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从而能够为各种应用提供准确和有用的地理参考。
二、地图数字化的重要性地图数字化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使得它在现代社会的众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数字化的地图更易于存储和管理。
与纸质地图相比,数字地图占用的物理空间极小,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磨损、褪色或丢失。
而且,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大量的数字地图进行分类、检索和更新。
其次,数字化地图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查询和分析。
利用计算机软件,我们可以在瞬间获取特定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距离测量、面积计算、路径规划等复杂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者,地图数字化促进了地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数字地图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传递,使得各方能够基于相同的地理数据进行协作和决策。
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地图数字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例如,城市规划师可以借助数字化地图来评估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交通部门可以根据数字化地图优化道路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三、地图数字化的方法地图数字化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
手扶跟踪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仪,操作员用手扶着游标,沿着地图上的图形轮廓进行逐点采集坐标数据。
这种方法虽然精度较高,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劳动强度大。
扫描矢量化则是先将纸质地图通过扫描仪转化为栅格图像,然后利用专业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和提取地图中的各种要素,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
这种方法效率较高,但在处理复杂图形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编辑和修正。
用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
数字化手段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科内容进行数字化理解、数字化表达、数字化协作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
在现代教育中,数字化手段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理教学作为一门以具体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更需要数字化手段的帮助来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手段如何设计初中地理教案,以及这种手段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一、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下面将针对地理教学的具体场景,介绍数字化手段如何设计初中地理教案。
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置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需要配置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比如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实验平台、地理演示软件等。
这些数字化资源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供更多实践支持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制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及其特征,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力度。
2. 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案设计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的另一步就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教案进行设计。
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PPT等软件,来为地理教案制定各种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使教案设计更加生动、直观。
同时,通过数字化教案的设计,也可以方便老师进行多维度的评估,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的反馈。
3. 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的一步是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包括课程计划、评估管理、课堂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帮助,老师可以轻松地进行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学资源整合,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管理学生成绩和评估结果等。
同时,数据化管理也可以提高教师个人效率及学生学业成绩汇总的准确性。
二、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所带来的好处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所带来的好处有很多。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方面的具体好处:1. 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通过数字化手段设计初中地理教案,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精细的学习资源,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制作虚拟实验平台,使得常规地理实验无法展示的效率达到极高的效率。
(精品)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 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
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理数字化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科教学也迎来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地理知识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地理数字化教学实践,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在地理数字化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依赖于教科书、地图、图片等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比,传统资源在内容、形式、更新速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地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地图、三维地理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这些资源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地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1.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具有实时更新、功能丰富、操作便捷等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展示地理空间分布、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
2. 三维地理模型:三维地理模型可以模拟地理环境,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地理现象。
例如,利用三维地理模型展示地球自转、公转等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运动。
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处理、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模拟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 虚拟现实(VR):VR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地理学习环境。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验不同地理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地理数字化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数字化教学方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来学习地理知识。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引言: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越发广泛。
本文将探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
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概念与意义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地理教育的边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视听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是数字化地理教育的基础。
合理有效的设计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确定资源的开发方向。
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另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
只有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让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实践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首先,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可以拓宽地理教育的广度。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到丰富的地理信息,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至共享平台,供其他教师和学生使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另外,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掌握操作技能。
4.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评价与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评价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地理课堂中的虚拟现实应用
地理课堂中的虚拟现实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 VR)的应用为地理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其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犹如为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窗户,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优势1、增强直观感受地理中的许多概念和现象,如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大气环流、洋流运动等,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通过传统的书本和图片理解。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建出逼真的三维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宇宙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或是潜入海洋中感受洋流的流动,从而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奇和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通过 VR 设备带领学生探索神秘的热带雨林、广袤的沙漠或者雄伟的山脉,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魅力,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3、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空间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例如,在学习城市规划时,学生可以通过 VR 技术从空中俯瞰城市的布局,了解不同功能区的分布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分析和规划能力。
4、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地理现象的发生往往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学生很难在现实中亲自观察到。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事件,让学生穿越时空,见证地球的演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同时,它还能够让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案例1、地质地貌教学在讲解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走进”山脉、峡谷、溶洞等地,观察岩石的层理、褶皱和断层,了解不同地貌的形成过程。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逐渐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中学地理教育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形成的、能够支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各类教学资源。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电子教材、网络课件、教学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
首先,电子教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纸质教材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电子教材可以实现信息的动态更新和互动学习。
电子教材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其次,网络课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另一个重要形式。
网络课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和学习,具有时空无限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学习地理知识,观看地理实景,参与地理模拟操作等。
网络课件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学软件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软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同时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教学软件还可以与地理实地考察相结合,进行虚拟实景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最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GIS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GIS的使用将地理教学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理论。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虽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更新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支持,而这些在许多学校和地区并不充足。
人工智能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城市规划到环境保护,从交通管理到资源勘探,地理空间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宝贵信息。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复杂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人工智能(AI)的出现为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决策方式。
地理空间数据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空间相关性、时空动态性和多源性。
这些特点使得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不仅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序列关系。
例如,在城市交通流量分析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不同路段的车流量,还要考虑路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
AI 技术凭借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中,机器学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AI 技术之一。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从而实现对地理现象的预测和分类。
例如,决策树算法可以用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根据土地的地形、植被、土壤等特征,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用于识别地理空间中的异常值,如地震活动中的异常震源;随机森林算法可以用于预测城市的扩张趋势,基于历史的城市发展数据和相关的地理因素。
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和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对于处理卫星图像、遥感影像等地理空间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 CNN,我们可以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如建筑物、道路、水体等,实现对地理景观的快速识别和分类。
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则适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
在气象预测、洪水预报等领域,RNN 可以学习时间序列中的模式和趋势,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数字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数字地图软件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上海市洛川学校杨钰晨内容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在解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定位,地理学科的理念中必须不断转变观念。
同时例举了《迥然不同的亚欧地形》、《日本发达的经济》等案例,说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依托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开发、重组资源,活化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新流程。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字地图软件课堂应用一、学习理念,解读新课程标准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四个“关注”的课程理念: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
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数字地图进入初中地理课堂,让学生操作数字地图软件、学会浏览、分析数字地图,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时代对地理教学的呼唤。
前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过:“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语言,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图释文、以图释疑,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目前,大多数教师仍偏重使用传统的纸质教学地图,比例尺和显示范围固定,因此一幅地图的信息量有限;量算和分析比较费时,且精度不高。
而数字地图软件可实时更新,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地图,并能动态增减地图内容,能更好地反映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性和规律性。
数字地图软件还具有多种功能,可方便地进行浏览、查询、量测和编辑,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因此,数字地图软件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探索,课堂应用1. 作为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信息化社会中,学生能否占有信息、如何占有信息以及占有信息的及时程度,是学生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可任意切换 ; 由服务器支持的教学平台、 地理资源库
和 GS等地理软件。 I
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一
、
努力构 建数 字化 地理学 习环境
所谓数字化学习环境 , 是指经过数字化信息处 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 、 信息与网络化、 信息处理
() 2 学生活动区: 学生每人一 台电脑 , 可进行开 放性网络化 自主学 习, 在教室局域 网、 园网、 校 因特
据文件、 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 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 , 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
的关键 , 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 、 学生创作、 市场购买、 升。起初的引导、 帮助可以多一些 , 以后逐渐减少 , 并 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 习不仅仅局限于教 愈来 愈多 地放 手让 学 生 自己探索 。
由此可见 , 上海地区经济 的发展必然使土地利
用发生深刻的变化 , 土地利用 方式 的转变也将给上
海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安全 问题 , 三者 之间存在着深 刻 的互动关系。为了实现上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同时又能保障上海地 区的生 态安全水平 ,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 , 民动员 , 全 人人动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教学研究 ・
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 的学 习环境
中,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 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 过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 数字化学习环境 、 即:
投影 、 两块 10寸屏幕 、 5 数字化实物投影 、 数字化 电
子 白板 、V D D等视频 、 音频设施 , 由触 摸屏 控制, 全
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 个知识点开始学习 , 逐渐进入经济和农业的学习。 视频 、 数字音频 、 多媒体软件、 D—R M、 C O 网站、 电子 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开始时 邮件 、 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计算 机模拟 、 在线讨论 、 要先 由教师启发引导 , 数 然后让学生 自己去分析; 探索
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人教版“欧洲西部”为例
2021年第4期互联网+在众多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由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组成的混合课堂模式,具有实时互动、资源多端共享、仿真虚拟现实、在线测验等功能,为创新地理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如何将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组成的混合课堂模式与初中地理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1]。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欧洲西部”为例,探讨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地理翻转课堂教学。
一、依托平台搜索资源,结合学情整合内容开发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课程资源,需要以课程标准为着眼点,立足学生学情以及学习环境,同时考虑学生对SPOC的接纳程度。
笔者所在学校为国家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实验校,学生信息化素养较高,具备较高的信息搜索能力和整合能力。
鉴于此,笔者以“欧洲西部”为教学内容,在“妙懂初中地理”App上下载微课,发布到班级钉钉群,实现课前在线预习。
该微课借助扁平化动画浓缩了“欧洲西部”所有重难点知识,如地理位置、工业发展概况、畜牧业发展条件以及旅游业发展概况等,时长3分钟。
同时,为了丰富学生对“欧洲西部”的区域认知,笔者在钉钉群分享了“欧洲西部”的微信推送资料,如“欧洲西部地形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的结果”等。
笔者借助钉钉App及时查看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可针对性地向快速浏览者发送进阶教学资源,并及时提醒未观看者,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多样化课前检测,实现深度互动策略学生课前浏览学习资源,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浅表性了解,知道“欧洲西部在哪里、有什么”。
但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
为了实现能力进阶,笔者借助“课堂酷”网站中的“递纸条”功能,让学生提出最想了解的关于欧洲西部的问题(图1)。
“课堂酷”平台除可以发布个人问题,也可以浏览同伴发布的问题,通过“送上热门”的方式选择认可的问题,实现在线生生互动。
初中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地理教育
初中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地理教育地理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现象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地理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数字化教学实践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数字化教学实践是一项颇具前景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数字化教学实践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实景技术等,将地理知识以直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对抽象概念的具象化。
数字化教学实践中,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案例和图像,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数字化教学实践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具有高度互动性,可以给全体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数字化教学实践的互动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数字化教学实践还能够让学生参与互动,进行个性化学习。
在数字化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学亦离不开地理数据的支撑。
地理数据的获得,不但是数字化教学实践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
因此,教育者在数字化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地理数据获取方式,也能够创新地运用新技术,进一步丰富地理知识的表现形式。
数字化教学实践在初中地理上册的教学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通过教师们的精心策划,数学、自然、人文地理等多个分支,在数字化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探索与发展。
教师们不断探究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分步实现地理教学多个阶段。
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入门到需要在专业领域掌握核心内容的阶段,数字化教学实践在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的技术支持,给学生展示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们用海量的数据,将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境生动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这不仅有效地织音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更深入地思考道地球现象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未来数字化教学实践将继续深入到教育领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体验和交互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1上海市格致中学吴 照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一、努力构建数字化地理学习环境所谓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与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等特征的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①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②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③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④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⑤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以上几个方面中,①为硬件环境,②③④⑤为软件环境。
当前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时,使用传统教室的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地理教学现代化的要求。
为此,我校投资近80万建成了上海市第一个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使高二年级的所有地理课和地理类选修课都在地理专用教室进行,实现了数字化地理学习的日常化。
现简介如下:(1)教学演示区:由两台主控电脑、两架数字化投影、两块150寸屏幕、数字化实物投影、数字化电子白板、DVD等视频、音频设施,全由触摸屏控制,可任意切换;由服务器支持的教学平台、地理资源库和GIS等地理软件。
(2)学生活动区: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可进行开放性网络化自主学习,在教室局域网、校园网、因特网上漫游。
6名学生围桌而坐(全嵌入式电脑)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制作和实验。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均可在网上互动交流和人机对话。
(3)学生成果展示区:学生的小论文、研究性课题、制作创作的成果,可展出并交流。
(4)学生阅览区:有专用书柜,地理、天文、气象、环保等图册、书刊丰富多彩。
还可开发电子阅览。
(5)听课区:不但设有专用听课位置,还可与学校闭路电视连通,实行异地听课。
(6)教学陈列区:有岩矿、土壤等标本,三维及动态教具,学生的优秀制作,均可陈列并定期更换。
(7)地理信息展示区:有精美的地理景观彩喷画,配合阶段教学,可展示师生收集、整理的各种地理信息。
(8)教学管理和备课区:另辟一间供教师在电脑上制作课件和备课,室内文字、电子资料丰富。
设有教学管理平台(成绩、评价等)、教师电子信箱,能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
二、大量开发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上运行的多媒体材料。
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数字化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学习,它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电子读物、各种类型的网上资源、网上教程进行学习。
与使用传统的教科书学习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
我校的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在开始阶段主要是购买和网上下载数字化地理教学素材、教学软件,近两年来,我们自己制作了大量数字化教学软件。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地理必修课所有课时的数字化演示型地理教学软件(近70课时),15个教学情境软件,4个专题教学网站,1个研究性学习网站,我们还收集(包括购买)整理了近200张光盘的数字化教学素材和教学软件。
丰富的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为数字化地理教与学提供了资源保障。
三、灵活应用数字化地理学习资源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使学生沿框架上的知识节点攀登。
如在《日本》一节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教学流程由引言、讲授新课、小结、练习四部分构成,在新课中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达经济、农业生产和文化等部分来学习。
每一部分都以丰富的图片、影视资料、文字录音的讲解,把日本从多方面描述出来。
教学环节如下: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日本》一节需要建立一个关于日本概念的框架(知识结构图),作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这个框架可以由老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的想了解日本的几方面内容。
框架上的知识点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如从日本的自然条件这个知识点开始学习,逐渐进入经济和农业的学习。
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发表自己对日本的看法,相互质疑,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对日本的概念更加全面、明确,最终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日本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如在《城市内部布局》一节中,我们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①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城市工业布局》一节模拟实际城市工业布局情境,如图所示。
图1 抛锚式教学案例基础知识探究方法参考信息针对该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完成下列学习任务:讨论改善方案拖动鼠标调整撰写论证报告②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这里的“锚”是“解决虚拟城市工业布局等不合理问题”。
③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城市》一节以“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参考信息”三个按钮超链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
④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城市工业布局问题)的理解。
3.随机进入教学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地理事物内在性质和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
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
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
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如在《世界陆地自然带》一节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环节达到教学目的:①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各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
②随机进入学习——学生上网学习,可以任意选择,进入学习内容,如任意选择一种自然带,通过资料栏里有关气候、植被等内容的介绍,把这个自然带拖放到正确位置。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③思维发展训练——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④小组协作学习(网上BBS或网上论坛)——学生在学习过程采取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可展开面对面地讨论,也可利用网上BBS或网上论坛对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⑤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可用网络教室管理软件转播学生拖动自然带的情况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一起评价,教师也可通过网络教室管理软件对学生实行适时监控和评价。
4.自主或合作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先利用演示型课件布置探究任务和探究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然后利用网络转播探究结果或直接师生对话交流。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在学习“昼夜长短”,归纳其变化规律时,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演示布置探究任务和探究方法:教师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选择有特征意义的纬度,布置学生上网探究的任务,即归纳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②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学生自主上网操作学习软件,在纬度栏分别填写0°、南北纬23°26′、南北纬66°34′、南北纬90°,分别操纵太阳直射点拉动杆并观察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总结规律。
③利用网络演示探究结果或直接师生对话交流:教师通过网络教室控制软件转播制定同学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昼长还是夜长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有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在变长夜在变短,反之,则反。
5.自助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如同吃自助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进入一个学习环节学习(从这一意义上说有点类似于随机进入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利用大屏幕演示学习难点,利用网络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根据需要及时指导(这点又不同于自助餐)。
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提高(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选择学习环节),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但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自学能力差的学生也难以独立完成自助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