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_何克抗

合集下载

论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智慧”--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访谈录

论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智慧”--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访谈录

作者: 孙昕[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教师
页码: 17-2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7期
主题词: 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教育信息化;所长;访谈录;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摘要: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随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与教育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毎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领域,学界和业界不断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推动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

学校和课堂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未来应用和创新融合空间巨大。

而如何应用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新一代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型服务,怎样描述、解释和预测科技创新成果给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已经带来的变化和即将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且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期专题聚焦“智能+”时代的基础教育变革,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北师大出版社)重点实验室姜钮主任及各地“智慧教育”的实验区、校代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新图景,以期为各地“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考视角与实践案例。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作者:王运武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年第01期摘要: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且描述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1-0009-03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总体缺乏、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等问题。

唯有建立合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由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

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

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一、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数字化学习,问题及对策

数字化学习,问题及对策

20132013浅谈数字化学习①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②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③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④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⑤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的。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

又称为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

微软用户目录(1)简介 (2)内容描述 (2)数字化学习要素 (2)(2)特点 (3)“情境──探究”模式 (4)“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 (5)“校际合作──远程协商”模式 (6)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 (7)(4)学习环境 (8)(5)学习资源 (9)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9)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9)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和管理 (10)(6)学习模式 (10)资源利用型的自主浏览模式 (11)主题探究型的延伸训练模式 (11)互动交流型的合作学习模式 (11)远程协助型的专家辅导模式 (11)(7)数字学习的优缺点 (11)(1)简介内容描述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①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②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③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④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⑤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的。

数字化学习要素数字化学习具有三个要素。

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

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

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

包括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何克抗教授谈教育信息化

何克抗教授谈教育信息化

要先转变思想观念——何克抗教授谈教育信息化本报编辑部何克抗教授,1937年生于广东梅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研究生,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指导组组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含教育软件)审查委员会负责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何教授 1993年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

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在世界范围蓬勃展开。

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有些学校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中机械套用大学校园网模式,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实际,结果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缺乏立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整体设计,尤其是忽视校园网络中关键性应用软件配制和资源中心的建设,结果造成许多校园网上有网无车、有车没有货,更缺少驾驶员,造成人才和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走访了教育界知名教授何克康先生,请他来谈一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支招。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家针对教育信息化有什么规划,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什么?您能否从行业的高度谈一谈?何克康(以下简称何):咱们国家近几年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小学信息化工作会议,由教育部陈部长亲自主持,这个会议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里程碑作用。

浅谈数字教育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数字教育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达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大赛浅谈数字教育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渠县宝城镇第二中心学校吴小川【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地运用,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对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反映了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和应用水平,有利于数字化资源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教学应用重要性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有效应用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但是当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资金却不能很好地将资源有效利用时,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1、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是教育部“网络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本质所在,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具体要求。

2、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组织教学,能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数字资源的特点是图、文、声、画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重要名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

传播理论的7W、六阶段、四律: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六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四律——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要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上述两种模式中,目前仍是第一种(单独设课模式)占主流地位,第二种(整合模式)仍是少数国家的部分地区或部分学校进行的试验性探索。

但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改变,第二种模式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日、美、加三国以外,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详见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有愈来愈多的学校正在积极加入这种试验探索的行列。

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肯定,“整合模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我们就对这方面的意义作进一步的阐述。

1.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改革现状——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

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编了很多新的教材,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各个学校增添了很多设备,象语言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还有其它的教学设施,这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就更多了,仅以语文教学为例,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象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教学法和部件教学法等)。

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

3
研究领域狭窄
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集中为高校教师以及少量的电 化教育机构人员,对于数字化学习的应用也集中为高等教育及 以上的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缺乏相关研究
02 数字化学习现状
资源建设现状 数字化学习应用群体 数字化学习现存问题
1.资源建设现状-资源建设结构
1.资源建设现状-资源建设框架
数 字 化 学 习
E-learning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孙晓婷
数字化学习是什么?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 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 ,它充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 资源的学习环境 ,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 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 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 本质。(何克抗,2002)
3.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发展和趋势研究,2009.5,金涛,内蒙古师范大学 4.基于 WebQuest 的建构 探究学习模式,奚晓霞 , 罗会棣,电化教育研究 5.项目驱动下 WebQuest 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王阳,2017.6,中国教育信息化 6.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 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2014.1远程教育杂志 7.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 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7.6 8.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何克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9.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李克东 ,电化教育研究,2004.7 10.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研究,吴迪,重庆师范大学,2017.5
学习 目标 学习 模式 学习 环境
学习模式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数字教育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数字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1.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在数字教育资源和技术设备方面的差距。

一些发达地区和学校可能拥有先进的数字设备和资源,而一些贫困地区和学校则面临着缺乏数字教育资源的问题。

2. 技术能力不足数字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运用。

然而,一些教师和学生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数字教育的潜力。

3. 缺乏个性化教育数字教育平台通常是面向大规模学生群体的,因此很难提供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都不同,数字教育需要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研究体验。

4. 研究动力不足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来获得研究动力。

然而,在数字教育中,学生可能感到孤立和缺乏动力,导致研究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1. 数字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为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致力于平等分配数字教育资源。

这可以包括提供经济支持,确保所有学校都能够获得必要的数字设备和教育资源。

2. 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术能力,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支持。

这可以包括培训教师如何使用数字教育工具和平台,以及提供学生使用技术设备的指导。

3. 推动个性化教育发展数字教育平台应该加强个性化教育的功能,通过智能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提供相应的研究内容和资源。

教师也应该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4. 促进互动和合作为了增加学生的研究动力,数字教育平台应该提供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这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群组项目和实时互动等方式实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结论数字教育在解决传统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数字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一、引言: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字鸿沟成为了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信息得到和利用方面的差距,从而造成的社会不对等现象。

本文将从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数字鸿沟的现状:1. 基础设施不平衡:在全球范围内,一些贫困的进步中国家或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导致数字鸿沟的存在。

这些地方缺乏高速宽带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设施,无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

2. 知识和技能差距:数字化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才培育存在差异。

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缺少数字化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3. 差异化的数字化应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些地区或群体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来创设价值,而另一些地区或群体则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

这导致了数字技术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差异。

三、数字鸿沟的影响:1. 社会不对等的加剧:数字鸿沟使得那些无法得到和利用数字技术的地区和群体陷入了更加贫困的逆境。

他们无法享受到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机遇,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的不对等程度。

2. 经济进步的限制:数字化转型是增进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了某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进步。

他们无法发挥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导致经济进步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3. 数字鸿沟对社会稳定的恐吓:数字鸿沟的存在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和得到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鸿沟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引发社会的冲突和不满情绪。

四、应对策略:1.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殊是在贫困地区。

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使得这些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

2. 加强教育和培训:教育部门应将数字化技能列为必修课程,并加大数字化技术培训的力度。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的视频公开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通过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严格课程审核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强化课程 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并推动视频公开课的健康发展。这将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学习资 源和学习体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
三、研究问题和目的
本次演示的研究问题是:如何提高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共享程度? 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 设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和结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国内外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势。
谢谢观看
问题五: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在视频公开课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些课程可能被非法复制、传播和使用。
对策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应加强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课程的知识产权归属和授权使用范围。 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技术手段,防止课程的非法复制和传播。对于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
问题三:技术制作水平不高
视频公开课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而一些高校和教师团队可能缺乏相 关的技术支持。这导致了课程制作质量不高,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对策三:提供技术支训,帮助高校和教师团队提高视频制作 水平。同时,也可以引进专业的制作公司或团队,共同参与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问题二:课程质量良莠不齐
在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中,一些课程可能存在质量不高、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课程的共享和推广。

让学习“E”起来论文

让学习“E”起来论文

让学习“E”起来摘要:当下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随着教育技术软硬件的发展和普及,新型的设备和技术进入课堂:反馈器、平板电脑、无线网络环境、平板操作系统(android、ios、win8 rt)等。

在实践中探索了几种数字化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课程整合;模式当下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早在2000年6月美国教育技术首席地总裁论坛(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简称et-ceo论坛)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事例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3次年会中,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观念。

而在国内,2001年国内也在以“elearning”为主题的教育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概念。

一、“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在数字化学习和学科整合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情境、合作探究、研讨交流等学习环境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各层次的学生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目标。

在科学课《我们知道的太阳》一课,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对太阳的研究,丰富科学课堂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网络于科学研究性学习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操作上分三步走:(1)学习第一板块,在学校校园网的子网站——“小学科学在线”网站的“科学园地”中设“我们的太阳”子栏目,可确定若干块学习内容,如太阳的故事、太阳与人类、太阳的未来等。

(2)学习第二板块,各小组选定学习内容后,制订本组活动计划(包括信息来源、活动步骤及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利用网络探究学习,并完成研究成果。

智慧教室_课堂教学结构变革_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_何克抗

智慧教室_课堂教学结构变革_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_何克抗

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何克抗[摘要]建设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根本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既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举措,又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作者简介]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北京100875)一、智慧学习环境与智慧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来,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校已从早期主要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的数字化教育建设阶段,转入以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建设为标志的智慧教育阶段。

这两个阶段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变——由数字化学习环境变成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具有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景、联接学习社群和感知物理环境等四大特征。

[1]而这四大特征对于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学习资源的智能推送、教与学效果的智能评价以及个别化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智慧学习环境(或智慧教室)之所以具有上述四大特征,是因为有教育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简称EDM)和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简称LA)技术的支持。

在智慧教室中,利用EDM和LA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包括智能决策和智能实施的智能化教学。

智慧教室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智能评价)——凭借数据挖掘所获得的完整信息,再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实现这种智能评价(客观、全面、真实地展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从而使教师能把每个学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来进行审视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1 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义1.1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电子百科全书、电子期刊/书籍、各类站等,其主要形式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

这些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汇集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资源库。

这个知识资源库范围更大,包含的内容也更多,可以供学习者进行多元化的选择,随时随地方便使用。

1.2 改革教学方法,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有效的利用已有的学科研究成果非常有好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产生,对于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使其具有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有更广阔的想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单向传播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与余地,充分调动积极性、自主性,对教师的看法及意见提出挑战,形成以辩而学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不断进修与学习的鞭策。

这也就应了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的道理,是一种良性的学习模式。

1.3 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基于具有资源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及其他辅助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基础之上的,这几个大的功能里分别包涵了如资源检索、资源下载、更新、用户身份认证、使用导航等很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台授课,学生听讲做笔记的学习方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模式的更改,都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即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学习爱好及学习需求为重点,有选择有主次的进行学习。

2 农业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2.1 为农业类高校所重视,成为建设重点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信息教学模式,可以支持农业院校在科研、教学和生产方面快速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很早就认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成立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导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依托自身力量制作的电视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级奖项,在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数字教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引言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数字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档旨在探讨数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技术设备不足描述在学校或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技术设备和设施,限制了数字教育的实施和推广。

影响1. 学生无法充分体验数字教育的优势。

2. 教师难以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

应对策略1. 政府应加大投入,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设施。

2. 学校和家庭应积极更新技术设备,提高数字化教学环境。

问题二:数字素养不足描述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字素养,导致他们在使用数字教育工具和资源时存在困难。

影响1. 教师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

2. 学生无法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

应对策略1. 加强教师的数字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

2. 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问题三:数字教育资源不平衡描述不同地区、学校和家庭之间,数字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平衡现象。

影响1. 资源丰富的学校和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数字教育的优势。

2. 资源匮乏的学校和学生则处于不利地位,数字教育的推广受到限制。

应对策略1. 政府应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教育公平性。

2. 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优秀的数字教育资源,减少地区间的差距。

问题四:隐私和安全问题描述在数字教育中,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容易受到泄露的威胁。

影响1. 学生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滥用。

2. 数字教育平台可能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

应对策略1. 制定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

2. 加强数字教育平台的安全防护,防止黑客攻击。

结论数字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通过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为数字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总体缺乏、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等问题。

唯有建立合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有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

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

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一、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经过20多年,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2006年10月成立了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为主任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何克抗
【期刊名称】《教育情报参考》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建立、软件支撑平台的研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及广大教师的理论与技术培训等组成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推进,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也要同步地向前发展。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何克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为例
2.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4.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5.省级开放大学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开放大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分析技术”在我国的新发展

“学习分析技术”在我国的新发展

The New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Analytics
Technology” in China
作者: 何克抗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电化教育研究
页码: 5-1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 学习分析技术;教学行为分析;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学习元平台
摘要:文章针对近年来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新兴热门话题“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简称LA)”,从其内涵的科学界定、社会的实际需求及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思考。

并就IA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尤其是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着重从“学习分析系统”的整体设计(组成结构设计)、“教学行为分析系统(TBAS)”的研究、“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研究,以及“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等四个方面作了比较翔实的分析与阐述。

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策略论文

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策略论文

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策略论文摘要:国目前,对标准的应用还没有达成一致,主要是因为对标准还缺乏认识,要深入对标准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标准的使用效果。

同时要加强各级各类资源库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办法研究,促进资源的共享性、再生性和扩展性。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1]其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从这个角度讲,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核心。

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必须对浩如烟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研究。

一、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研究的整体进路1998年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得到大力推进,而专门针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萌芽于2001年李克东教授的文章《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之后,随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6月启动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简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以及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大力推进,学者们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逐渐开始大范围的展开。

十几年来受社会和教育大环境的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大致形成三个阶段:1.以支持“教”为主的阶段。

这是对信息技术的初认识阶段,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多媒体素材、典型课例或教学设计案例等形式出现,是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工具,教师利用这些资源更容易地施“教”,之后才是促进学生的“学”。

因此,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发展主要是起到支持传统教学的作用,而并未对学生的发展和课程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

2.“教”与“学”并重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深入,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支持“学”的作用逐渐显现,是由支持“教”转向支持“学”的过渡阶段。

数字化学习资源多以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网络工具等形式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摘要]本文对当前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就其现状及相关的对策,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及指导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目录集中管理;资源数据分布式存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资源库系统互操作;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监控[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引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建立、软件支撑平台的研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及广大教师的理论与技术培训等组成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推进,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也要同步地向前发展。

正确认识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并提出正确有效的举措与做法,对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对近年来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要关注国际上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考虑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看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几年间,整个国际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转变。

[1]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以,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基于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甚至到90年代末都一直很流行,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则受到严厉的批判。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如正确的启发引导、重点与难点的分析把握、促进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等等)也被当作糟粕扔掉了。

但是经过十年左右网络教育实践的探索以后,人们发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方面,在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由网络教育所体现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确实具有其他媒体、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这种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人文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更有效发挥等等就是e-Learning所无法取代的。

因而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强调二者的结合———既要发挥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也就是主张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二者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结合称之为Blending Learning 或Blended Learning(简称B-Learning)。

从教育思想看,这就相当于既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又抛弃“以学生为中心”,而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即:在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与国际教育界上述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相适应,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内容也要相应地实现由支持“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转变为支持“学教并重”。

支持“以教为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由于其主要关注点是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容强调要为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多媒体课件、CAI课件、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方案和各类试题等资源;支持“以学为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由于其主要关注点是要促进学者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活动和小组的协作学习、协作探究活动(而对如何辅助教师的“教”,则缺乏相应的关注与支持),故其内容应是能起认知探究工具作用与协作交流工具作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支持“学教并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关注点是既要辅助教师的“教”,又要促进学生的自主的“学”,即既要重视如何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所以其内容应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容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类型———要关注不同类型资源的应用与开发特点数字化学习资源通常有以下五种类型:课件类(含多媒体课件和CAI课件)、案例类(包括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方案、各类试题等)、多媒体素材类、文献资料类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类。

如上所述,课件类和案例类属于支持“以教为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后面两种类型(即多媒体素材类和文献资料类)则属于支持“以学为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而且对于所有学科(包括人文学科、数理学科)都是适用的———不管是文科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理科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面两种类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可以很好地发挥认知探究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的作用;第五种数字化学习资源(信息化学习工具类)虽然也属于支持“以学为主”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它主要应用于理科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数理学科的认知探究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在文科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基本上不会采用这类信息化学习工具)。

上述第二和第三种类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案例类和多媒体素材类),一般来说,只要通过网上搜集、下载、整理即可获得;其余三种类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则要由教师自己去研究、设计、开发,因而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并会在技术上遇到许多的困难,尤其是以信息化学习工具类的研发为甚———必须具有专门的(甚至是较复杂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才有可能完成(所以信息化学习工具通常也称之为“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教师们全都自己去搞多媒体课件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去努力搜集、下载、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

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但“拿来”以后只能用于教学,而不能用于谋取商业利益)。

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太理想)而且教师本人又具备相关技术背景的条件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三、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管理———要关注两个新的发展趋势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管理,有两个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数据库存储方式对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但管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

所以,我们在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同时也应当关注(甚至更应当关注)学习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

可见,由仅仅关注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转向同时关注(甚至更为关注)学习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这是当前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一个新趋势。

这种新趋势的典型范例之一是美国教育部对其所属资源库的管理。

在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资源服务体系中,大多数是以门户网站作为基本呈现方式。

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资源获取方式能提供及时的服务,如信息查询和常见问题解答等,而且多个门户网站可以对应一个资源数据库(但提供不同的功能界面)。

美国教育部所属的ERIC资源库,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还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服务———既可面向学校和科研机构这类团体用户提供综合性服务,也可面向个体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与ERIC 相关的门户网站是ASKERIC,它既有丰富的ERIC资源支持,又包括各种资源应用服务功能,如在线答疑、资源收集、问题档案、课程计划、邮件列表以及16种不同学科的专门知识查询等。

用户可以在线查找问题的答案,如果对此答案不满意,还可以发电子邮件给ERIC管理部门,该部门拥有众多专家负责在线回答电子邮件提出的各种问题,一般在两天之内就可以收到回复。

借鉴美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国内有些地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体现上述从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为主向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为主的转变。

例如广东佛山、东莞等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目前主要采用学科群资源网站形式作为资源用户的前端应用环境,后台则采用数据库对资源的数据内容存储进行有效管理。

这种做法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与认同。

学科群资源网站是以不同学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核心,建设起一个集资源共建共享、在线课件开发、联机备课、学科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网站群,目的是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能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种学科群资源网站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某个学科资源的内容与其他学科资源的内容相对分离———每个学科只为用户提供这一学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的内容按照不同学科的结构特点以及教师的使用习惯,通过多种栏目向教师展示并提供。

与此同时,系统还设置了便于资源应用的服务性工具,使学习资源的应用既方便、快捷,又能做到更系统化与专业化。

除了上述优点以外,这种学科群资源网站管理模式还便于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进行细化的组织与管理———在通过多种方式去利用和管理该学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时,可以按照不同学科的结构方便地将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细化到各个知识单元和每一个知识点。

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另一个新趋势,则与资源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的核心技术有关。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或地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分散存储于该省、市的各个学校或该地区的不同学习资源网站上,应当采用何种机制才能对分散存储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进行共建、共享,这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认为,建立“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系统”是有效解决大范围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的较佳方案。

建设区域内分布式资源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两项内容:(1)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本地区的学习资源中心(例如省电教馆)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能覆盖本地区所有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站的资源目录管理系统,以便本地区不同学习资源网站之间的互相访问与资源共享。

而且,还要有专人对该资源目录系统进行经常性维护,从而达到本地区范围内各资源站点目录的同步更新与统一管理。

与此同时,系统还应提供专用的教学搜索引擎,以实现对不同资源站点上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当用户需要打开某个资源时,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应提供重定向功能。

(2)对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系统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服务的站点都是资源网中的一个节点———用于存储实际的物理资源,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资源元数据信息与本地区学习资源中心目录管理系统中的目录信息保持同步,因此可以实现网络系统内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管理,并在本地区范围内提供广泛的基于共享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