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导读活动设计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一、图片导入
在正式介绍《三国演义》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出示图片《华容道》)这幅图展示的是华容道。

棋盘上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

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使曹操从棋盘下方的出口逃走。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棋盘上,有名有姓的共有6人,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关羽,他们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华容道的故事来源也和三国有关,曹操带领百万大军攻打东吴,引发赤壁之战,一把大火将曹军几乎烧光;曹操逃亡至华容道,关羽念及往日恩情,放走了他,这就是“关云长义释曹操”。

同学们,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这本书的超级魅力了呢?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读故事,识英雄,做有志少年。

二、走进作者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的故事能流传深远,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罗贯中,大约在1330年出生,逝世于1400年,正好是元末明初这样一个朝代更迭,战乱频繁的年代。

罗贯中年少的时候,家境比较富裕,他的父亲是丝绸商人。

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书五经。

14岁时母亲病故,他只好辍学随父亲去苏杭一带做生意。

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跟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当时的杭州是一个繁华城市,也是文化重心,关汉卿、郑光祖等有名的杂剧作家在这里生活,许多说书艺人都在这里说书,在这里活动,罗贯中极其喜爱这种民间文学。

读书听戏,让他能够阅览经史,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

青年时候,罗贯中离开家,到中国的北方去闯荡游历。

后来,罗贯中加入到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入其幕府,并参与武装起义,在起义的过程当中他结识到一批同样优秀的文人志士,其中就有《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再后来,因为张士诚的刚愎自用不听劝,罗贯中心灰之下离开了起义队伍,他继续游历,去了中国南方好多地方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等等。

青年的经历让他见识到了许多书上得不到的知识,也对战争的了解更加透彻。

50多岁的时候,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此时,他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便开始动笔写书。

他非常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他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他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所以他偏好写政治历史题材小说,这些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三国演义》。

三、走进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
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

在这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英雄的故事,书中有名的人物包括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姜维等等。

看战火纷飞,听英雄故事,这就是《三国演义》带给我们的独特享受。

四、走进故事
说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桃园三结义”了。

这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为异姓兄弟。

我们一起来看这幅画。

画中的三个人就是此故事的主角。

老大名刘备,字玄德,他是涿县的一个英雄,当时年龄二十八岁,书中说:“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
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其父刘弘,曾任小吏,早已离世。

玄德年幼孤,事母至孝;家贫,以贩屦织席为业。

”传说:他家的东南面有一棵大桑树,远远望过去,树冠像巨大的车盖一样。

有一次,他和乡中孩童在树下玩耍的时候,说:“我要是做了天子,一定用这么大的车盖。

”从这句话中,我们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刘备的远大志向呢?
老二名关羽,字云长,就是华容道中释放曹操的那位英雄,书中说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玄德就邀他同坐,询问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投奔。

”直到遇到刘备,后来一直追随刘备四处征战,留下许多故事。

老三名张飞,字翼德,书中说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世居涿县,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张飞还用自己家的财产招募乡勇,和刘备关羽一起同举大事。

因为黄巾起义,刘关张三人均想着为国效力,所以有缘相识。

他们三人一起来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还在庄后的桃园里祭告天地,结为兄弟,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相信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他们三个人的兄弟情,并被他们之间的情谊所感动。

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

从目录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共有三十三回,而且从这些回目中,我们能发现另外一些人物,比如董卓,曹操,吕奉先,赵子龙,诸葛亮等,这些名字都出现在了回目中,看来,他们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呀。

同学们,你还在回目中找到了哪些名字呢,你可以把他们圈起来,在阅读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一下,在回目中找信息,这可是一种很厉害的阅读能力呢。

在这些回目中,我们除了能找到“人物”这个关键信息外,(翻页)我们还可以找到“故事”的关键信息呢,因为每一个回目,都对本回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提练,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读懂故事内容。

比如,第一回的回目是:宴桃园豪杰结义,战黄巾英雄立功。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回就讲了三个英雄在桃园结义的故事,结合刚刚解说的图片内容,我们知道这三个豪杰是刘备、关羽、张飞。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结义,结义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样来思考,我们读完第一回的时候,就能很有条理地概括出章节的内容了。

再比如,第七回是孙策借兵定江东,吕布射戟独解危,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回讲述了吕布在辕门射戟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啦,吕布为什么要在辕门射戟的?他解了什么样的危困?他是如何射戟的呢?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你看,通过从题目中发散出来的这几个问题,我们在概括这一回内容的时候,在给别人讲述这一回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思路很清晰呢?同学们,把全书三十三回目都读一读,然后试着提问,看看你能根据这些回目,提出哪些问题吧?然后在接下来的共读中,试着解答你提出来的这些问题!这样读书,你就能把书读得更深,理解得更透。

四、走进英雄
《三国演义》写的是英雄人物,讲的是英雄故事,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有“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有“心胸狭隘”的周瑜,有“武艺高超的”吕布,更有智慧超群的诸葛亮,他具有高超如神的军事战略,赤壁之战,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都是他
的勋章,他通天文知地理,胸怀大智慧,司马懿不止一次地惊叹:“诸葛亮真乃神人!”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便忠心耿耿地为刘备服务,火烧博望坡,到火烧新野,到最后命丧五丈原,他用一生来回报刘备,可谓忠诚至极。

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的忠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我们在读三国读诸葛亮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要学习什么品质?知英雄,识英雄,我们也要做英雄。

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喜欢最敬佩的是哪位英雄呢?请把他的英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并用他的品质来为自己指引吧!
五、提出计划,读书方法
同学们,相信现在你已经对《三国演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兴趣。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读完《三国演义》,我们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出示表格)从今天开始,我们共用15次来阅读这本书,每次共读的内容、对应的页码已经在这个计划表中体现出来了,读完之后,我们要完成共读单上的题目。

当然,每一次的阅读任务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多天完成。

为了提升读书的效果,提升大家的阅读能力,老师建议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行圈点勾画,标注出书中的关键信息,在觉得精彩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想法;要关注故事中的场景、人物和细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质;读完之后,我们还要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
以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最好能同时讲出自己的感受。

另外,在书中还有许多描写战争的情节,我们要特别关注战争的演变过程,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同时,在此次共读中,我们还设计了任务驱动:三国历史馆。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许多的英雄人物,许多经典故事,许多著名战役,还要许多影视版本,同学们可以帮助三国历史馆完善相关史料,同时为三国历史馆设计特色的宣传海报,分享到班级群和身边的人。

同学们,《三国演义》导读活动快要结束了,想要更具体地了解书中的故事,真切感受到英雄们的形象,那就赶快按照阅读计划表的安排,认真读完这本书吧!
今天的导读活动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