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特订立本《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全部从事油罐区(油泵房)作业的员工,旨在规范作业行为,建立安全意识,全面推动油罐区(油泵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职责与管理标准2.1 油罐区(油泵房)管理责任2.1.1 设立油罐区(油泵房)特地职务,负责油罐区(油泵房)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任命专职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2.1.2 安全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识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本领。
2.1.3 确保油罐区(油泵房)设施设备的有效运行和维护,规范作业流程,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备,确保作业环境和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1.4 定期开展油罐区(油泵房)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保存相关记录。
2.2 员工职责2.2.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2.2.2 参加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熟识并掌握油罐区(油泵房)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2.2.3 遵守油罐区(油泵房)作业纪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不私自调整、更换设备。
2.2.4 如发现设备故障、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油罐区(油泵房)安全员或管理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避开事故发生。
2.3 安全掌控2.3.1 运行期间,油罐区(油泵房)应设置有效的门禁措施,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
禁止未经批准的随便停留、交谈或吸烟等行为。
2.3.2 油罐区(油泵房)应设置严格的电气安全掌控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2.3.3 油罐区(油泵房)应设立消防设施,包含灭火器、消防栓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有效可靠地使用。
2.3.4 建立作业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依据不同作业环境和条件,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油罐区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及多种经营各公司的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第三条油罐区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油罐区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油罐区安全检查工作。
第五条油罐区安全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安全检查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
第六条安全检查办公室主要职责:1. 制定油罐区安全检查计划,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工作;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工作;4. 收集、整理、分析安全检查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5. 指导、监督各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第三章安全检查内容第七条油罐区安全检查内容包括:1.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2. 设备设施运行状况;3. 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4. 电气设备、管道、阀门等安全附件;5. 通风、照明、消防设施;6. 防止油品泄漏、污染和火灾爆炸措施;7. 避雷装置、防静电接地装置;8. 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9.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10. 环境保护措施。
第八条安全检查办公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项目表,明确检查内容、标准和责任人。
第四章安全检查程序第九条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
第十条日常检查由各部门负责,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重点检查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专项检查由安全检查办公室组织,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如设备设施、电气、消防等。
第十二条综合检查由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油罐区安全状况。
第五章隐患整改第十三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四条隐患整改责任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安全检查办公室。
第十五条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
油罐区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三、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本制度;2. 油罐区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和落实本制度;3. 油罐区工作人员负责执行本制度,并参与安全检查。
四、安全检查内容1. 油罐区设施设备安全检查:(1)油罐、油泵、管道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2)阀门、法兰、接头等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泄漏;(3)设备接地是否良好;(4)呼吸阀、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5)油罐区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2. 油罐区环境安全检查:(1)油罐区周围是否存在火源、易燃易爆物品;(2)防火堤、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规定;(3)避雷装置、防静电接地装置是否完好;(4)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是否存在渗油、渗水现象;(5)油罐区绿化、防护栏等设施是否完好。
3. 油罐区安全管理检查:(1)油罐区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2)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并遵守各项安全规定;(3)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4)应急演练是否定期进行;(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及时有效。
五、安全检查要求1. 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特殊情况下可随时进行;2. 安全检查应全面、细致,不留死角;3. 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4. 安全检查记录应完整、准确,归档保存。
六、安全检查结果处理1. 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2. 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3. 对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产停业,待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确保油罐区安全检查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柴油罐区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柴油罐区安全管理制度柴油罐区是储存大量柴油的区域,由于柴油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因此必须严格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罐区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柴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柴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应该由具备相关经验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负责,这些人员应该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小组应该由罐区经理担任组长,其他成员包括安全员、技术员、作业人员等。
安全管理小组应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柴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利。
罐区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应该负责罐区的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
罐区经理应该定期检查罐区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罐区经理还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罐区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安全员是罐区的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他负责监督罐区的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员应该进行现场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和报告安全隐患。
安全员还应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罐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安全管理制度柴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确保罐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 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定期巡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等,确保罐区的安全设施和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安全培训制度: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应急演习等,提高罐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报告制度:包括事故报告、生产安全情况报告、隐患整改报告等,及时通报和处理罐区的安全问题。
四、安全设施和设备柴油罐区的安全管理还包括安全设施和设备的配置和维护。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一、总则油罐区(含油泵房)是燃油锅炉系统的重要部位,也是火灾易发部位。
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运行,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及多种经营各公司。
二、用火管理制度1. 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2. 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用火作业方案,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3. 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熟悉用火作业程序和防火安全知识。
4. 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救。
5. 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 用火作业前,必须对油罐区(含油泵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消除火源隐患。
7. 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8. 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无残留火源。
9. 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三、用火作业程序1. 用火作业前,用火作业人员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用火作业许可,并提供详细的用火作业方案。
2. 用火作业方案经审批后,用火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3. 用火作业开始前,用火作业人员必须对用火作业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消除火源隐患。
4. 用火作业过程中,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5. 用火作业结束后,用火作业人员必须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无残留火源。
6. 用火作业结束后,用火作业人员必须向相关部门报告用火作业情况,并提供用火作业记录。
四、用火作业监督检查1. 油罐区(含油泵房)用火作业的监督检查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油罐区(含油泵房)用火作业进行检查,确保用火作业安全。
3. 对违反用火作业规定的行为,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4. 对用火作业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油罐区(含油泵房)是燃油锅炉系统的重要部位,也是火灾易发部位。
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运行,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及多种经营各公司。
二、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1.油罐区周围要建立禁区,并有严禁烟火标志。
油罐区周围必须设有防火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
堤内的净容积应不小于油罐的总容积,一旦出现事故时,可以容纳全部存油。
防火堤要坚固耐用。
2.罐区的附近应设符合规定要求的避雷装置,将强大的雷电电流沿防雷设备导入大地,避免在油罐上产生火花。
3.消除静电。
一切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都要严格接地。
具体如下:(1)凡与管道相连,用于油罐、油槽车和油桶装卸油的所有胶管,都必须用缠在软管外或设在软管内的铜导线进行接地。
(2)槽车在装卸作业时,车体应严格接地。
接地线的一端在卸油管道法兰接头专用的薄片上,另一端接在车上。
(3)第一次向新油罐或清洗过的油罐灌油,当液面达到距入口处1米左右时,应停止灌油,用金属棒将罐底和罐壁间所积存的油漆、水份等杂质搅拌一下,然后将油灌满,以排净空气。
灌满油后,应将放水阀门打开,排除罐内的水分和空气,然后将阀门关闭。
4.油罐区(含油泵房)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
三、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1.油罐区(含油泵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油罐区(含油泵房)的进出车辆和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油罐区(含油泵房)的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油罐区(含油泵房)的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随时可用。
四、油罐区(含油泵房)设备定期保养制度1.油泵房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油泵房的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3.油泵房的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随时可用。
油罐区管理制度7篇
油罐区管理制度油罐区管理制度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油罐区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油罐区管理制度11、必须配置接静电装置。
2、罐口盖必须用绝缘物品制作。
3、油罐区严禁烟火。
4、培植2m消防沙、干粉灭火车两台。
5、罐区必须上锁,并由专人保管钥匙。
6、罐区内不得堆放杂物。
7、接卸油品时必须按“接卸油规定”执行。
8、如在储油罐区及附近用电、用火或机械作业时,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得到批准后,指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并在现场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灭火车、灭火毯等消防器材。
油罐区管理制度2第一条严禁携带引火、发火危险品进入罐区。
第二条一般情况禁止机动车辆进入罐区。
特殊情况下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带阻火器后方可进入。
第三条油罐区是全厂性重要设施,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第四条严禁在罐区堆放油污、油布、纸张、木材等杂物。
管沟、电缆沟保持畅通,不得积存油污、垃圾等。
下水系统不得存油、瓦斯和渗油。
第五条罐区应定时、定人进行巡回检查,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向调度室和车间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六条轻质油泵房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室内禁止敲打和碰撞以防产生火花。
第七条罐区内应有完善的灭火设施和消防水源,并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消防道路要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堵塞。
第八条避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九条应定期检查管道密闭性能是否良好,呼吸阀工作是否正常,在冬季呼吸阀有否冻结,液压式安全阀的液面是否保持规定高度,阻火器是否有损坏和变形,量油口有色金属衬垫是否完好等。
第十条油罐区应有足够的照明。
宜采用远距离高悬透光灯。
罐体上一般不设照明,必须时应选用合适的防爆型灯具。
第十一条贮罐应设置防火堤,其有效容积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管线穿越防火堤处或分隔堤处的缝隙及堤壁上的孔洞,必须全部封死。
第十二条贮罐的走梯要有扶手,垂直走梯要有围栏。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运营,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防护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油罐区(含油泵房)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
2. 安全责任2.1 管理者责任油罐区(含油泵房)的管理者必须负责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并监督和落实安全相关的工作。
2.2 操作人员责任油罐区(含油泵房)的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3. 安全设施3.1 油罐区安全设施(1)油罐区应有完整的围栏,能有效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2)油罐区应有明确的出入口,并设置防火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油罐区内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温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2 油泵房安全设施(1)油泵房应设置在有限火灾危险区域之外。
(2)油泵房应与油罐区分隔,并采取防火墙隔离。
(3)油泵房应配备灭火器、防爆电气设备等安全设施。
4. 安全操作规程4.1 油罐区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油罐区。
(2)进入油罐区前,必须佩戴防爆工具,并按照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服。
(3)严禁在油罐区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4)禁止在油罐区内存放易燃易爆材料,必须保持油罐区内环境清洁。
4.2 油泵房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油泵房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2)禁止在油泵房内离开工作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全程监控油泵房的运行情况。
(3)禁止将油泵房用于非法用途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油泵房内抽烟。
5. 应急预案5.1 火灾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油罐区内应设有应急疏散通道和标识,保持通道畅通。
(3)在发生火灾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设备,报警并进行紧急疏散。
5.2 泄漏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泄漏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油罐区(含油泵房)防火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防火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油罐区以及油泵房的安全,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同时保护环境,遵守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油罐区和油泵房,涵盖从油品接收、储存、输送、使用到油品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
三、管理标准3.1 油罐区规划设计1.油罐区应阔别火灾隐患区域,与其他不安全物料区域保持最低合理距离。
2.油罐区应设有防止火灾扩散的防火墙或防火间距,并定期检查维护。
3.2 油品接收、储存与处理1.油品接收时应确认油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标明入库日期。
2.油品储存区域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要确保通风通畅。
3.油品储罐应定期检查,对发现的异常进行记录并及时处理。
4.对废弃油品及时清理,确保无泄漏、无残留。
3.3 油泵房设施管理1.油泵房的布置应符合消防安全规范,通道、通风设施等应保持畅通有效。
2.油泵房内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初期灭火。
3.油泵房设施应定期检查,存在问题要及时修复。
3.4 人员培训与管理1.企业应定期对油罐区和油泵房的员工进行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2.油罐区和油泵房的员工应定期参加消防演练,熟识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3.对不遵守本制度的员工,将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3.5 防火设施维护1.油罐区和油泵房应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火灾。
2.油罐区和油泵房应配备散水系统或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6 灭火器材储存与保养1.油罐区和油泵房内应配备充分数量的灭火器,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灭火器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灭火效果。
四、考核标准1.对油罐区和油泵房的消防设施、防火墙、防火间距等进行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2.对油罐区和油泵房员工进行定期的消防培训和演练,记录培训和演练情况。
3.对油罐区和油泵房的油品接收、储存、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废弃油品无泄漏、无残留。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1 新建和检修后才能灌输油品, 而且各样安全设施也一定在投产前安装装备好。
2 不可以悬空向罐内输油,免得产生静电。
向罐内输油的油泵的工作能力不该超出呼吸阀的工作能力,免得破坏油罐。
3禁止在雷电时输送油品,防备雷电感觉而惹起火灾事故。
4在开启蒸汽管线时,应迟缓进行,防备产生激烈水击而破坏设施。
在开启蒸汽管线以前,应放净管内的冷凝水。
5为了保证油品不从贮罐溢出,在装卸油品时,要注意罐内液面,准时丈量。
量油时应轻下班具,不要撞击,免得产生火花。
6严格监督油罐区的加热温度。
罐内油的温度不得超出 90℃,不然,油中水分可能忽然沸腾形成油沫,造成跑油。
7燃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混入必定数目的水分,要常常做好脱水工作。
8带油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要经过油水分别,切合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9油罐区(油泵房)的动力作业一定严格按动火级别规定进行审批,并做好严实的防火举措后方可动火,动火中应有监护人一直在场,动火后应完全清理动火现场并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确认后方可走开。
10禁止携带火种和其余易燃易爆物件进入库区;非油罐区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进入;其余因工作需要进入油罐区的人员,一定执行登记手续。
11油罐区内禁止使用全部电热器具、生活用火及非防爆的电器和电动工具。
12油罐区工作人员上岗工作时期,禁止衣着化纤类工作服和带铁钉类的鞋子。
13油罐区工作人员,一定经消防部门进行化学危险物件专管员的培训,经查核合格后并获得操作证,方可上岗。
14公司组织对油罐区进行每个月许多于一次的安全防火检查,并做好记录;油罐区管理车间对油罐区进行每周许多于一次的安全防火自查,并做好记录。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1. 引言油罐区是液体化学品储存和加工的重要场所,也是生产安全中最容易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区域之一。
因此,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在油罐区(含油泵房)内工作的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安全防护工作。
2. 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防护管理需要遵循以下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液化气体储存和使用安全规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危险化学品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锦》•《燃气安全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3. 安全防护基本要求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如下:•油罐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涉及到危险物品储存的地点进行闭锁管理;•油罐区内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防范意识,知晓本岗位和现场的安全风险;•未经专人指导和依据标注要求的情况下,仅限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开展操作;•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和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若有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负责人;•加入灭火器、无线呼叫装置、吸烟、做火的禁令标语贴满整个工作区,以便随时发生危险时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禁止在油罐区内吃饭、睡觉以及粗心大意、喧哗等影响安全的行为或活动;•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4. 人员管理要求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防护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人员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并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再进行操作;•工作人员对设备的熟练程度应适合其岗位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迅速、准确地反应出现的突发事件,如火灾、泄漏等;•工作人员必须有操作的资格证,并且有经验;5. 安全应急管理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防护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安全应急管理要求:•油罐区内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按照预案,在发生危险时充分利用消防器材进行救助;•在应急工作中,应先考虑人的生命安全,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在救援时,必要时可以采取爆破形式应对危险物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报告公安、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防护,有效防备事故的发生,并规范管理和考核标准。
2. 背景油罐区和油泵房是企业存储和输送液态石油产品的紧要场合,因涉及易燃易爆物质,必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3. 管理标准3.1 油罐区和油泵设备安全要求1.油罐区和油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2.油罐区应建立防火墙,有充分的通风设施。
3.油泵设备应安装正规的防爆电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油罐区和油泵设备的电源线路应符合安全规范,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
3.2 工作人员安全管理1.进入油罐区和油泵房的人员必需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含防护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2.工作人员必需经过相关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
3.禁止在油罐区和油泵房内吸烟,携带明火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活动。
4.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油罐区和油泵房。
5.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熟识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
3.3 动火作业管理1.动火作业人员必需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动火前必需进行动火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3.动火前必需进行安全检查,并清除可燃物质。
4.动火现场必需设置专人监护,配备灭火器材和安全设备。
3.4 油罐区巡检管理1.油罐区巡检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持有巡检证书。
2.油罐区巡检人员应依照巡检计划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
3.油罐区巡检记录应认真,包含巡检时间、地方、巡检内容和异常情况等。
3.5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1.油罐区和油泵房内必需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示人员注意安全。
2.安全警示标识应清楚可见,包含禁止吸烟、禁止静电等。
4. 考核标准4.1 工作场合考核1.定期对油罐区和油泵房进行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
2.每月对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3.依照应急演练计划进行演练,了解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本制度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的生产安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全,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切实保障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油罐区含油泵房工作人员,包括外聘人员。
三、工作负责人油罐区含油泵房工作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出色的管理能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掌握生产安全状况,随时掌握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四、安全防护措施4.1 油罐区•所有油罐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罐体完好无损。
•禁止在油罐附近点烟或进行明火作业。
•禁止在油罐周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并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佩戴耳塞、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
•禁止在油罐周围进行交叉作业。
4.2 含油泵房•禁止在含油泵房内进行私人作业。
•每班交接班时需核查泵房内所有设备并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状态。
•任何含油泵房的操作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纵。
•禁止吸烟或进行明火作业。
•液位超高或超低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五、紧急预案工作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并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熟悉预案细节,了解应对措施,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的有效应对。
六、制度执行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修改均由工作负责人负责,并由企业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违反制度的操作,本企业将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员工。
七、附则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油罐区含油泵房工作人员,并在企业内予以公布,请各位员工认真学习和遵守。
如有疑问,可直接向工作负责人咨询。
若有未考虑到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操作进行相应的补充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保障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范火灾、泄露等事故的发生。
企业全体员工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护,搭配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考核。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油罐区及油泵房,并适用于全部进入该区域的员工。
3. 管理标准3.1 油罐区规划与设计1.油罐区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2.油罐区布局合理,通风良好,建筑结构坚固,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油罐区应设有防火墙和泄露防护设备,并有清楚明确的安全出口标识。
3.2 工作人员安全培训与管理1.全部进入油罐区工作的员工必需接受必需的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证书。
2.油罐区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油罐区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
3.3 油罐区进出管理1.油罐区应建立进出登记制度,对全部进入油罐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记录和管理。
2.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擅自进入油罐区,对进行巡查的工作人员必需进行认证和标识。
3.4 安全设备检查与维护1.油罐区内的全部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如油位监测系统、泄露报警系统等。
2.设备检查应有相应的检查记录,并及时修复、更换或报废存在问题的设备。
3.5 油罐区清洁与消防1.油罐区内应保持清洁乾净,特别是油罐四周应保持干净,严禁乱堆放杂物。
2.油罐区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设有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消防设备,以及指定消防责任人。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应急本领。
3.6 油泵房管理1.油泵房应设有特地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监管和维护工作。
2.油泵房内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油泵房应设置防火设施和通风设备,严禁在油泵房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4. 考核标准4.1 安全培训考核1.全部进入油罐区工作的员工必需通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并获得合格的证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油罐区(油泵房)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适用于我公司的油罐区(油泵房)管理。
二、定义和缩略语•油罐区(油泵房):指特地存储和输送石油及相关产品的设施和区域,包含油罐、泵房及相关设备和管线等。
三、安全管理标准3.1 设备和设施管理•油罐、泵房及相关设备必需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油罐和泵房的四周必需设置防火墙和安全隔离区域,以防止火灾和事故扩散;•油罐区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并保持其有效性;•油罐、泵房和相关设备应有清楚的标识,包含设备名称、安全操作指南等。
3.2 安全操作流程•全部进入油罐区的人员必需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了解相关安全操作流程;•油罐区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在进行油罐操作之前,必需进行相关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和管线的正常运行;•在发生泄漏、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
3.3 安全防护措施•油罐区内必需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服、眼镜等,并供应相关培训和引导;•油罐区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相关设备和管线的正常运行情况,并记录巡检结果;•员工必需依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3.4 员工安全意识•公司将定期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员工必需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不得擅自更改设备操作流程或疏忽安全要求;•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四、考核标准•对油罐区(油泵房)的安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依据油罐区的安全管理情况,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进展;•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员工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并能正确操作设备;•对油罐区内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除去。
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4篇】
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4篇】【第1篇】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1、油泵房属油库要害部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确因检查、参观等需要进入时,需经公司经理同意,并进行登记方可经进入。
2、生产作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正确操作使用油泵,严禁违章作业和违规指挥。
3、坚持工艺流程复核制度和作业过程中的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应果断处置,防止发生跑、冒、漏油现象。
4、油泵房设备检修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敲打、碰撞和违章拆卸。
5、严格遵守油库安全防火规定,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6、对设备需要勤检查、勤保养,过滤器要定期清洗,仪表要定期检验,保持油泵、阀门、法兰接口处不渗、补漏油。
7、坚持周一安全生产会和作业前安全讲话,作业结束后安全总结制度,做好各类事故的安全预防工作。
8、对新调入的职工要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上岗后指定专人以师带徒,严禁一人单独操作。
9、如遇有雷雨放电天气,应暂停收、发、管输作业。
10、作业结束后,设备应恢复原位,并切断电源,所好门,关好窗户。
【第2篇】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1安全用火范围1.1生产用火:电气焊、切割作业、使用喷灯、火炉、加热炉、电炉等维修用火。
1.2 运转机械打火:装卸机械打火、机械设备的运转冲击、摩擦打火等。
1.3 内燃机喷火: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的排气管喷火等。
1.4 电火花:电气线路、设备的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的电火花、电弧、电缆燃烧等。
1.5 静电火花:物料因输送中的摩擦或人员穿戴化纤类衣服导致的静电放电。
1.6 自行发热自燃:物品堆放储存不当引起的物质自行发热自燃;遇水易燃物品和生热物品的化学反应热以及生产中超过自燃点的物料遇空气的自燃等。
1.7生活用火:包括炊事用火、取暖用、抽烟、燃放烟花爆竹、烧荒等。
1.8 雷击、太阳能热源及其他高温热源等。
2 动火分级: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
2.1 特级动火:指处于运行状态的油罐区、油泵房、锅炉日用油箱、易燃易爆生产装置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订立油罐区(油泵房)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油罐区内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防备事故的发生。
本文档适用于全部涉及油罐区或油泵房操作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和修理人员。
2. 安全组织和职责2.1 安全组织•安全主管:负责油罐区的整体安全管理,订立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
•安全官员:负责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监督和检查油罐区的安全工作。
•安全委员会:由油罐区内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讨论并解决安全问题。
2.2 职责•管理人员应订立和执行安全计划,引导并监督工作人员履行安全责任。
•操作人员应谙习并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适时报告安全隐患。
•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学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维护设备,适时排出安全隐患。
3. 安全设施和装备3.1 安全设施•油罐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包括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
•灭火器宜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相近,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应设置安全出口、应急通道,并保持畅通。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安全装备•工作人员应着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全部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4.1 油罐区操作规程•全部工作人员必需接受必要的培训,谙习油罐区内的各项操作规程。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油泵、油罐、阀门等设备的技能和学问,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禁止私自改动操作设备和操作参数,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4.2 应急预案和演练•订立油罐区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理本领。
•指定应急责任人,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5. 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5.1 安全检查•安全官员定期对油罐区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适时进行整改。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一、前言油罐区是石油化工行业中比较不安全的环境,因此在油罐区的火源管理特别紧要。
为了确保油罐区的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订立安全用火管理制度至关紧要。
本文将认真阐述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
二、油罐区的基本情况(一)油罐区的位置、范围和布局油罐区是指为石油、石油化工、液化气等高燃点、易燃或有毒有害品质的仓储和运输设施。
油罐区位于石油化工公司的一侧,占地面积较大。
油罐区的使用范围包括圆形油罐、长方形油罐、管道、油泵房等等。
(二)油罐区的风险分析油罐区的风险重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部分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性,高燃点,一旦着火可能很难掌控。
2. 油罐区内的设备、设施一旦显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石油发生泄漏,严重危及四周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依据以上分析,保障油罐区的安全特别有必要,也应当是公司重中之重的安全任务。
三、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一)设施和设备管理1. 油罐区应当依照功能分区,并合理布局。
2. 油罐区应当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施以及应急溢油池等。
3. 油泵房内应配备稳定的电压电源,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4. 油泵房的通风装置应配备充足的防爆设备。
(二)人员的安全防范1. 油罐区及油泵房应当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2. 进入油罐区的全部人员均应穿戴防爆及防静电的劳保用品。
3. 全部施工人员必需要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工作许可证。
(三)安全用火管理1. 禁止在油罐区吸烟和使用明火。
2. 禁止在油罐区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
3. 允许在油罐区进行的作业,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安全许可。
4. 在油罐区有火源工作的人员必需要穿戴防护设备并受到必要的安全培训。
(四)应急管理1. 油罐区应配备应急救援队伍,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除去隐患。
2. 油罐区应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检测和修订。
3. 全部施工人员应当配备防毒面具,以免在发生泄漏时受到毒气的损害。
四、总结安全是企业和社会进展的前提和基石。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模板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模板1. 引言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安全运营以及防备火灾事故的发生,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进入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员工和访客,旨在规范用火行为,确保安全、可连续的生产环境。
2. 安全用火管理标准2.1 用火策略和规划•在油罐区(含油泵房)范围内,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明火使用。
•全部用火活动必需进行策划和规划,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必需提前编制用火计划,并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2.2 用火器材的选择和管理•全部用火器材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合格的安全性能评定。
•必需定期对用火器材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
•确保用火器材储存安全,存放在指定的设施和位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2.3 用火操作规范•火源必需距离易燃物和可燃物的最小安全距离,防止火灾扩散。
•在用火过程中,必需有专人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用火安全。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相关培训,了解并掌握用火操作规范。
•禁止在用火区域内存放任何可燃物。
2.4 灭火设备和应急处理•在油罐区域内必需配置充分的灭火设备,并常常进行检查和测试。
•全部员工必需了解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接受灭火应急处理培训。
•发生火灾事故时,全部人员必需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警。
2.5 油罐区域巡查•油罐区域必需定期进行巡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存放在不安全区域。
•巡查人员应熟识油罐区域的布局和安全要求,并认真记录巡查情况。
•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必需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3. 安全用火考核标准3.1 用火策略和规划•员工应理解并遵守用火策略和规划的要求,确保明火使用得到授权和批准。
•无授权使用明火或违规用火将被视为严重违反制度,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3.2 用火器材的选择和管理•员工应了解用火器材的选择标准和管理要求,确保使用合格的器材进行用火活动。
•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器材使用将被视为违反制度,并将受到纪律处分的处理。
3.3 用火操作规范•员工必需接受用火操作规范的培训,并能够娴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001]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员工和设施的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油罐区(含油泵房)的管理、操作人员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维护人员。
三、管理标准1. 责任与义务1.1 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全部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执行本制度,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1.2 油罐区(含油泵房)的全部人员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接受安全防护培训,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充分意识到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2. 作业管理2.1 全部油罐区(含油泵房)操作人员必需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严格依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做到严禁违章操作。
2.2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需认真查看油罐区(含油泵房)设施及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并进行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
2.3 油罐区(含油泵房)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如遇到陌生操作或者不确定情况,应及时停止作业,并上报相关主管进行处理。
3. 安全设施3.1 油罐区(含油泵房)内应设置安全标志牌、警示标志,并保持清楚可见。
3.2 油罐区(含油泵房)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
3.3 油罐区(含油泵房)应设置围墙或栅栏进行有效封闭,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 应急措施4.1 假如发生油罐区(含油泵房)泄漏、失火等紧急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立刻报告上级主管。
4.2 油罐区(含油泵房)内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和应急通讯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
4.3 油罐区(含油泵房)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本领。
四、考核标准1. 作业标准1.1 全部油罐区(含油泵房)操作人员应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遵从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1.2 油罐区(含油泵房)操作人员应熟识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程序,并能够娴熟操作消防器材。
2. 安全管理标准2.1 油罐区(含油泵房)全部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有能够处理常见安全问题的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1.总则1.1 油罐区(含油泵房)是燃油锅炉系统的重要部位,也是火灾易发部位。
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运行,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包括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油罐区(含油泵房)设备定期保养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防火制度; 油罐区(含油泵房)用火管理制度。
1.3 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及多种经营各公司。
2.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2.1 油罐区周围要建立禁区,并有严禁烟火标志。
油罐区周围必须设有防火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
堤内的净容积应不小于油罐的总容积,一旦出现事故时,可以容纳全部存油。
防火堤要坚固耐用。
2.2 罐区的附近应设符合规定要求的避雷装置,将强大的雷电电流沿防雷设备导入大地,避免在油罐上产生火花。
2.3 消除静电。
一切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都要严格接地。
具体如下:2.3.1凡与管道相连,用于油罐、油槽车和油桶装卸油的所有胶管,都必须用缠在软管外或设在软管内的铜导线进行接地。
2.3.2槽车在装卸作业时,车体应严格接地。
接地线的一端在卸油管道法兰接头专用的薄片上,另一端接在车上。
2.3.3第一次向新油罐或清洗过的油罐灌油,当液面达到距入口处0.5米高度时,应缓慢进油,液面上不应浮有任何杂质污物。
2.3.4输油设备严禁使用皮带传动,以防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2.4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
消防设备、器材及工具要齐全完整,油罐区内应备有泡沫消防设备和充足的消防水源。
2.5 油罐区、通风机室、油泵房设置在同一主巷道时,与油罐区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油罐区与其它建筑物应有30米以上的防火距离。
2.6 严禁在油罐区进行会产生火花的锤击物件等作业。
2.7 禁止未带防火帽的机动车辆进入轻油储存区及油库收发泊区等。
3. 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3.1 新建和检修后才能灌注油品,并且各种安全设备也必须在投产前安装配备好。
3.2 不能悬空向罐内输油,以免产生静电。
向罐内输油的油泵的工作能力不应超过呼吸阀的工作能力,以免损坏油罐。
3.3 严禁在雷电时输送油品,防止雷电感应而引起火灾事故。
3.4 在开启蒸汽管线时,应缓慢进行,防止产生强烈水击而损坏设备。
在开启蒸汽管线之前,应放净管内的冷凝水。
3.5 为了保证油品不从贮罐溢出,在装卸油品时,要注意罐内液面,定时测量。
量油时应轻放工具,不要撞击,以免产生火花。
3.6 严格监视油罐区的加热温度。
罐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90℃,否则,油中水分可能突然沸腾形成油沫,造成跑油。
3.7 燃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会混入一定数量的水分,要经常做好脱水工作。
3.8 带油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要经过油水分离,符合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3.9 油罐区(油泵房)的动力作业必须严格按动火级别规定进行审批,并做好严密的防火措施后方可动火,动火中应有监护人始终在场,动火后应彻底清理动火现场并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确认后方可离开。
3.10 严禁携带火种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库区;非油罐区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因工作需要进入油罐区的人员,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3.11 油罐区内禁止使用一切电热用具、生活用火及非防爆的电器和电动工具。
3.12 油罐区工作人员上岗工作期间,禁止穿着化纤类工作服和带铁钉类的鞋子。
3.13 油罐区工作人员,必须经消防部门进行化学危险物品专管员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并取得操作证,方可上岗。
3.14 企业组织对油罐区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防火检查,并做好记录;油罐区管理车间对油罐区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防火自查,并做好记录。
4.油罐区(含油泵房)设备定期保养制度4. 1 测量孔: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检查盖与座之间密封是否严密、硬化,导尺槽磨损情况,螺帽活动情况。
保养重点:密封胶垫的换新每3年1次,对蝶形螺母及压紧螺栓各活动连接处经常加油润滑。
4.2 机械呼吸阀: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气温低于O℃时每周不少于1次。
检查阀盘和阀座接触面是否良好,阀杆上下灵活情况,阀壳网罩是否完好,有无冰冻,压盖衬垫是否严密保养重点:清除阀盘上灰尘、水珠,螺栓加油,必要时调换阀壳、衬垫。
4.3 液压安全阀:每季度检查1次。
从外观检查保护网是否完好,有无雀窝,测量液面高度。
保养重点:清洁保护网,添加封液,每年秋末应放出封液,清洁阀壳内部1次,必要时更换封液。
4.4 阻火器:每季度检查1次,冰冻季节每月1次。
检查阻火网或波纹片有无破损,是否清洁畅通,有无水气冰冻,垫片是否严密。
4.5 泡沫罐:4.5.1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各阀件及各连接处应无渗漏,各阀门应处于常态位置。
4.5.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泡沫液液位检查和胶囊泄漏检查。
5.油罐区(含油泵房)防火制度5。
1 油罐区严禁烟火。
禁止穿带钉鞋、携带火种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罐区。
5.2 油罐区严禁各类非计划性的及未经审批的违章动火和用火。
5.3 油罐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经消防部门进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人员的管理使用须严格按防火安全的要求进行。
5.4 严禁外来人员和无关车辆进入没罐区;因工作关系需要进入油罐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登记,经工作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
对能产生电火花的电瓶车、汽车等及设备如果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严禁进入。
5.5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油品的加热温度。
油品的加热温度不允许达到该油品的闪点。
5.6 油罐区工作人员必须对储罐系统灭火设施系统、消防器材做到熟练掌握使用;做到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定期保养,以确保设施的完好可靠。
5.7 油罐区的罐顶不得装设非防爆电器和仪表。
采用电气仪表测量油罐油温、油位时,严禁将电气仪表的线接头暴露于燃油蒸气内,以免线接头产生火花,导致发生事故。
5.8 油罐上的安全附件,要经常检查维修。
油罐液压安全阀应经常保持足够的油位;呼吸阀应保持灵活好用;阻火阀的铜网应保持清洁、通畅;进气管必须通畅好用。
5.9 严格遵守油罐区操作规程和各项防火安全规定。
严防超温、超压、憋压、超高、超速,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
5.10 保障避雷设施、静电接地装置的完好,每年检测不得少于一次,确保其安全可靠。
5.11 油罐区内不得随意堆放物资和停放车辆,以确保防火间距和道路的通畅。
5.12 如需在油罐区内架临时明线,须经安保部门检查批准,且只准在指定的时间内供电,使用完毕后立即拆除。
6. 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用火管理制度6.1安全用火范围6.1.1 生产用火:电气焊、切割作业、使用喷灯、火炉、加热炉、电炉等维修用火。
6.1.2 运转机械打火:装卸机械打火、机械设备的运转冲击、摩擦打火等。
6.1.3 内燃机喷火: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的排气管喷火等。
6.1.4 电火花:电气线路、设备的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引起的电火花、电弧、电缆燃烧等。
6.1.5 静电火花:物料因输送中的摩擦或人员穿戴化纤类衣服导致的静电放电。
6.1.6 自行发热自燃:物品堆放储存不当引起的物质自行发热自燃;遇水易燃物品和生热物品的化学反应热以及生产中超过自燃点的物料遇空气的自燃等。
6.1.7生活用火:包括炊事用火、取暖用、抽烟、燃放烟花爆竹、烧荒等。
6.1.8 雷击、太阳能热源及其他高温热源等。
6.2 动火分级: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
6.2.1 特级动火:指处于运行状态的油罐区、油泵房、锅炉日用油箱、易燃易爆生产装置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凡在特级动火区域内的动火必须特级动火证。
6.2.2 一级动火:指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内动火的作业。
甲、乙类危险区域是指生产、储存、装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散发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散发易燃气体、蒸气的场所。
凡在甲、乙类生产厂房、油罐区、油泵房、锅炉日用油箱等区域防火间距(30米半径的范围)内动火作业。
在些范围内的动力应办理二级动火证。
6.2.3 二级动火:指在特级动火和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在此范围内的动火应办理二级动火证。
6.2.4 遇特殊情况:需要在节假日进行的动火,按原动火级作升一级动火标准进行审批和管理。
6.3 动火证的审核、签发6.3.1 特级动火证:由动火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提出申请,制定并落实防火措施,填写动火证;厂安保科确认防火措施可靠并到现场对措施落实逐项复查后报分管安全厂领导审批。
6.3.2 一级动火证:由动火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提出申请,制定并落实防火措施,填写动火证;厂安保科确认防火措施可靠并到现场对措施落实逐项复查后审批。
6.3.3 二级动火证:由动火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制定并落实防火措施,填写动火证;厂安保科确认防火措施可靠并到现场对措施复查确认后审批。
6.3.4 所有级别的动火证的有效期均为24小时。
6.4 动火有关责任人员职责6.4.1 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的安全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的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6.4.2 动火执行人: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整,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厂安保科报告。
动火时应随身携带动火证,严禁无证动火。
6.4.3 动火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防火措施的检查、落实和现场监护工作。
若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制止作业,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在动火过程应佩带明显标志,不准离开现场。
作业完毕后,应会同各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动火监护人一般由动火作业所在部位(岗位)的操作人员担任。
6.4.4 各级审查批准人: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责。
审批人应了解现场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级别、防火措施等,在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
6。
5 动火程序和安全要求6.5.1 审证:动火前办理动火证的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明确动火地点、时间、范围、动火方案、安全措施、现场监护人等,手续不全,不准动火。
6.5.2 联系:动火前应和有关的生产车间、部门联系,明确动火的设备、位置、由生产车间、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动火设备的拆卸、清扫等工作。
6.5.3 拆迁:凡能拆迁到固定动火区或其他安全区域动火的作业不应在现场(禁火区)内进行,尽量减少禁火区的动火工作量。
6.5.4 隔离:对无法拆迁的需动火检修设备,应与其他生产系统用加堵盲板等方法进行可靠隔离,防止运行中的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泄漏到动火设备中来;将动火区和其他区域采取临时隔火墙等措施加以屏隔,防止火星飞溅而引起着火事故。
6.5.5 搬移可燃物:将动火地点10米以内的一切可燃物移到安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