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秦至唐代服装
秦朝服饰_精品文档
秦朝服饰1. 引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其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秦朝的服饰在当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秦朝的服饰包括男性和女性的服装、头饰以及配饰等方面的内容。
2. 男性服装秦朝男性的服装包括上衣、下衣、鞋履等。
上衣为襦,即一种领子开口的无袖衣服,通常长至腰部以下。
襦的领口通常是斜线形状,上面有扣子或蝴蝶结等装饰。
下衣为裤子,通常是宽松的直筒裤,长度大致到膝盖。
鞋履方面,秦朝男性通常穿圆头鞋,这种鞋子设计简单实用。
3. 女性服装秦朝女性的服装比男性更加多样化。
上衣为衿裳,类似于现代的上衣,但长度更长,通常盖过臀部。
衿裳的领子和袖口常常加上刺绣或彩色丝带等装饰。
下衣为裙子,通常为裙摆宽松且长至足部。
秦朝女性在外出时通常会搭配外套,也是一种袖子较长的上衣,有助于保暖。
4. 头饰秦朝男性和女性的头饰有所不同。
男性通常戴着头巾,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头饰称为礼帽,是帝王或高官专属的饰品。
这种礼帽通常高大华丽,点缀着羽毛和宝石等。
女性的头饰包括发饰和发髻,常常用花朵、珠子或者丝带等进行装饰,以增加女性的魅力。
5. 配饰秦朝的男女都喜欢佩戴一些配饰来装饰自己。
男性通常佩戴玉佩、玉璧等贵重的玉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女性则喜欢佩戴金银首饰、珠宝等,以展现她们的美貌和高贵。
6. 总结秦朝的服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注重实用性和独特性。
男性的服饰简洁而实用,女性的服饰则更加多样化且注重装饰。
头饰和配饰也是秦朝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窥见秦朝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地位和身份的认同。
通过了解秦朝的服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
秦朝服饰
秦朝服饰-基本简介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秦代国祚甚短,只有十五年,除了秦始皇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的服色外,一般服色仍是沿袭战国的习惯。
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如中原的繁文缛节,服装样式较简单,而且开始将古代做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
在军事上,也效法赵武灵王的胡服,即扬弃周制的上衣下裳之韦弁服,改为上襦下裤便于骑射的形式。
秦朝服饰-服饰发展由于纺织技术改进的关系,使得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后,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
秦汉时代也有裤子出现,源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骑马打猎时穿的,式样跟现代的灯笼裤很相似,说到秦汉男子的头饰,不能不提到头巾,因为一般男性戴头巾,是从秦汉才有的风俗。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秦朝服饰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
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秦代的袍服是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内衣,穿着时在袍服的外面要罩一件外衣。
这种穿着习惯到了汉代产生了变化,袍服除了作为内衣,很多妇女时兴把袍服当外衣穿,令袍服逐步演变为外衣,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服饰。
秦朝服饰-女性服饰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
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
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秦始皇对于妃嫔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
因此秦代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以衬托它。
第二章秦汉服饰01
金缕玉衣, 河北满城汉 墓出土
课后习题
1、曲裾袍和直裾袍的区别。 2、秦汉时期对袍服的颜色有哪些规定。
进阶思考题 秦汉时期的女子深衣和先秦的女子深衣的区别
四、军事服装 秦汉戎装可归纳为七种形制,两种基本类型 (一)护甲由整体皮革等制成,上嵌金属片或犀
皮,四周留阔边,为官员所服。 (二)护甲由甲片编缀而成,从上套下,再用带
或钩扣住,里面衬战袍,为低级将领和普通 士兵服。
穿铠甲的将军俑
将军俑,头戴双 卷尾冠,足穿方 口翘尖履,身穿 双重长襦,外怶 彩色鱼鳞甲,或 着长袍不披甲
纺织品图案及服装色彩
汉 “乘云绣”黄绮
6
纺织品图案及服装色彩
汉 万事如意纹锦
7
纺织品图案及服装色彩
汉 人兽葡萄纹罽
8
秦汉时期,由于各民 族各国之间交流活跃, 导致社会风尚有所改 观,人们对服饰的要 求越来越高,穿着打 扮,日趋规整。
曲裾深衣
一、男子袍服与冠履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 ,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
中外服装简史
• 第二章 秦汉服饰
第二章 秦汉服饰
• 目录
男子袍服与冠履 女子深衣、襦裙与装扮 男女的鞋履与配饰 军事服装
中西服装史的服装交会时代, 标志着人类服装繁荣的前奏与 黎明。在这个时期,各民族服 装互为影响,有深有浅,有大 有小,大者形成互进,小者部 分吸收。
秦汉服饰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国——西汉——东汉
穿曲裾袍的男子(陕西 咸阳出土陶俑)
直裾袍
直裾袍及内衬裙
穿裈的杂技艺人
襌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与袍式略同,襌为 上下连属,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 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 。 普通男子则穿大襟短衣、长裤
秦国服饰
我国先秦时代的战国时期, 我国先秦时代的战国时期,曾有一种将 上衣和下裳缝合到一起的服装, 上衣和下裳缝合到一起的服装,当时称为深 衣。 先秦时期的深衣一般都开有衩口, 先秦时期的深衣一般都开有衩口,就是 说可以用手在股间撩起下裳,护体不严, 说可以用手在股间撩起下裳,护体不严,是 一种式样宽肥的长袍之衣。 一种式样宽肥的长袍之衣。 战国晚期至西汉, 战国晚期至西汉,五十一般穿直裾或曲 裾的上衣长裤, 裾的上衣长裤,腰间系施钩之革带皇陵兵马 俑像。 俑像。
——古依林
生活中最没有用的东西是财 产,最有用的动西是指智慧
——韩晓雨
秦国男人穿什么? 秦国男人穿什么?
男 服 服 飾
秦 始 皇 規 定 的 大 礼 服 是 上 衣 下 裳 同 为 黑 色 祭 服 并 規 定 衣 色 以 黑 为 最 上 , 又 規 定 , 三 品 以 上 的 官 員 著 綠 袍 一 般 庶 人 著 白 袍 。
先秦时期的鞋履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 靴等形制。 先秦时期的鞋履,主要有履、鞋、靴等形制。 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 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 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 赤三种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着。鞋是一种高 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 帮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则是来自西域,胡人 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骑马射箭时穿着,后来汉族人也逐渐接纳。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 短衣、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胡服的 短衣、长 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秦国女人穿什么? 秦国女人穿什么?
女服服飾
秦始皇喜欢宮中 的嬪妃穿著漂亮的 及以華丽為上。由 于 他 减 去 理 学, 对 于宾妃的服色,是 以迎合他個人喜好 为主 。 不 过 基 本 上 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朝的服饰风格
秦朝的服饰风格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
在秦朝,服饰风格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不仅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展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地位。
一、男性服饰风格在秦朝,男性的服饰主要分为上衣、下衣和外套三部分。
上衣多以袍为主,一般由丝绸或麻布制成。
袍的颜色则依据身份和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皇族和贵族一般穿着黄色袍服,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士人和平民则穿着蓝、红、黑等颜色的袍服。
袍的样式简洁大方,常常以披肩 or 立领的形式出现。
下衣一般为长裤,有时也穿短裤。
男性还会在外套上穿着一件大衣,常以短款为主。
这种穿着的搭配既凸显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又表达了对身份和地位的塑造。
二、女性服饰风格女性的服饰则更加讲究细节和精致。
秦朝女性的服饰主要包括上衣、下裳、腰带和外套四个部分。
上衣一般是以围腰式的上装或褙子为主,以丝绸制作,色彩鲜艳。
上衣一般与下裳相连,下裳通常为长裙或裙袍,采用高腰线设计,强调女性的纤细身材。
腰带是女性服饰的点睛之笔,可以选择硬质或软质的材料,用以装饰腰部并起到束腰的作用。
最后,女性还会穿着外套,通常是短款的外衣,以便活动与遮寒。
女性服饰的整体造型注重曲线和饰品的搭配,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三、饰品的使用在秦朝的服饰中,除了衣物本身,饰品的使用也非常重要。
男性通常会戴着帽子或头巾,有的还会佩戴带有饰物的玉佩。
而女性则会戴着头饰,例如发饰、发冠等,以及项链、耳环、手镯等饰品,以增添漂亮的装饰效果。
这些饰品多由珍贵的玉石、贝壳、琥珀等制成,不仅突出了贵族的身份,也突显了秦朝人民对美的追求。
总结:秦朝的服饰风格以简洁、大方、优雅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无论男女,都强调穿着的整洁和体现自身身份的区别。
另外,饰品的运用也使服饰更加亮丽多彩。
秦朝的服饰风格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的服装设计和审美观念奠定了基础。
虽然秦朝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其服饰风格的影响仍然深远,其简约而不失华丽的特点在现代的时尚界仍得到广泛的赞誉和追捧。
第二章秦汉服饰
• 3、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 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 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 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 渐减少,但汉代妇女并没有 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 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 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 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 垂至地,汉裙多以素绢四幅, 连接拼合,上窄下宽,一般 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 端缝有系带。
• 2、 幅巾
• 是指一种方形巾帕。一般被裁成三尺见 方的一块,用于裹头,所以又称头巾。 • 秦汉男子的首服,与古制有明显不同。 古代男子多不裹头,单用冠帽约发。至 秦朝,将幅巾颁赐武将,与冠帽同用, 但只限于军旅,不曾施于民间。 • 后,幅巾一度成为庶民首服。《释 名· 释衣服》:“巾,谨也。二十成人, 士冠,庶人巾。” • 东汉末年,幅巾成为一种时髦装束,连 身居要职的官吏也喜欢用此约发。《傅 子》:“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 为雅”。
• b 垂髾shāo :也叫“分髾”,是汉代妇女的另一流 行发式。特点是将头发梳成各种发髻后,在髻后垂 下一绺头发。
梳分髾髻、穿深衣的妇女 (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镀 金长信宫灯铜人)
• c 步摇:步摇是妇女的 重要首饰之一。其制以 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 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 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 际,随着行走时步履的 颤动,下垂的珠玉便不 停地摇曳,故名“步 摇”。
• c法冠:汉代用于法官,为执法者所戴。也称“柱后”, “獬豸xiè zhì 冠”。原为楚人所戴。以铁为柱,隐喻 坚定不移,威武不屈。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 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d梁冠:也叫进贤冠,是
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种礼 冠。用铁丝和细纱制成, 冠上缀梁,以梁以示身份 等差,有一梁、二梁、三 梁之别,以三梁为贵。冠 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 柱垂直。戴时加于介帻上。
课程名称_中外服装史 (Foreign Fashion History)
百度文库专用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史〔ForeignFashionHistory〕课程代码:00672〔理论〕第一局部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历史的演变,而且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课程通过对中西方服装、服饰的演变历史和地域文化变迁关系的讲解,以及大量的形象资料和理论的分析,能够开阔学生对中西服饰造型、色彩、图案、装饰等艺术区不和文化特点的了解与熟悉;开阔学生的现代服装设计视野和制造性思维。
本课程既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又兼顾艺术修养的熏陶,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分析能力和制造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全然要求中外服装史是了解中西方服饰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和理论资料,蕴涵着许多创作灵感,起到拓展设计思维的作用。
学生应掌握中西方服装史不同时期服饰的变化与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与风格。
熟悉具体服饰造型、面料、色彩、装饰图案等各种元素,为学习中西方文化、借鉴与开展中西方服饰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外服装史是服装专业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学?、?服装色彩学?、?服装消费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根底,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局部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中国局部〔2学分〕第一章先秦服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原始社会服饰状况,了解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瞧念的碍事,掌握礼制与冠服制度以及冕服的要紧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服饰艺术的变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重点〕识记:礼服、一般服装的样式特征理解:文化背景下的服饰特点;应用:熟记相关服饰名词内容,明白得纹样含义;〔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艺术;〔次重点〕识记:十二纹章的意义理解:冕服要紧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瞧念的变化;应用:原始社会的衣料与服饰样式;〔三〕中华服饰的起源,文化背景〔非重点〕识记:礼的概念以及对服装的碍事;理解:商周时期服饰制度及具体服饰样式与含意;应用:原始社会的衣料种类与服饰具体样式的设计和相关名词解释;第二章秦至唐代服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秦至唐代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变化,掌握服饰设计在社会文化变迁中起到的社会意义。
唐朝服饰讲解[1]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襦裙
女
唐 装 -胡服(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
朝
-女式男装(女扮男装风潮盛行)
服 男 -袍(用于秋冬) 饰 装 -衫(用于春夏)
佩 -妆饰(胭脂 眉妆) 饰 -面饰(花钿 斜红 面靥 点唇)
圆立领
圆 立 领
鸡心领
鸡心领是在深U领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变形. 也可以是前开的或是套头的.
袒领
在唐代贵族女子中,有代表性的襦裙有两种: 一种是袒领大袖衫,即不穿内衣,把整个前 胸都坦露出来,另一种是大袖纱罗衫。
齐胸襦裙
我们现在常做的" 齐胸襦裙"那绝不 是臆造.它是在这 种上短下长的襦 裙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唐代的女 装在玄宗时代产 生了极大的转变. 也许是那时的生 活富足而安逸,人 们的审美也发生 了很大的转变,由 修长而转向了丰 腴。
新 城 公 主 墓 中 的 壁 画
这种深深 的U型领 或圆领的 长袖衣或 半臂都可 以看到前 面的中线 或双线
图中仕女领口可 以清晰的看到两 个层次. 外层黄色鸡心领 的半臂和内层长 袖衣的深U型的领 口
深开领的圆领套头衫
房 陵 公 主 墓
长乐公主墓壁画
陵杨温墓壁画中呈现的这种圆领上衣则更不在少数
襦裙装
襦裙服诞生于先秦时期,一直受到女子青睐并贯穿于中国古 代社会。襦裙服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上为短襦或衫, 下着长裙,披帛加半臂,足蹬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 花髻,出门戴幂篱。
襦,很短,一般只长到腰, 是唐代女服的特点。
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 直领、鸡心领。
短襦 长裙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第一章先秦服装第一节概述▪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草裙▪兽皮披: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兽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冕冠▪1、周代冕冠穿着起来威严华丽,仪表堂堂,专供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等各级统治者官员在参加各种祭祀典礼活动时穿着。
“冠冕堂皇”一词由此而来。
▪2、冕冠由冕板和冠两部分组成。
▪冕板是设在冠顶上的一块呈长方形的木板,称“延”或“延板”。
用细布帛包裹,上下颜色不同,上面喻天,用玄色,下面喻地,用纁色。
宽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固定在冠顶上时,必须用延板按前低后高呈前倾之势进行固定。
▪冕服上的纹饰——十二章纹夏商周时代,冕服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还将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之于裳。
图案纹样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想象。
日、月、星辰代表光明,山代表稳重,龙取其变化,华虫表示文采。
宗彝代表智勇双全,藻代表洁净,火代表热量,粉米代表滋养,黼代表决断,黻代表去恶存善。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深衣深衣▪1、深衣的初起▪▪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又称长衣、麻衣、中衣。
为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此衣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
《五经要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
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
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
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事要公平。
深衣结构▪襟:指衣的前幅。
▪交领右衽:古人以上衣掩下裳,衣上自胸前交领部分至衣下两旁掩裳际处,形成“衽”。
服装简史习题集及答案
服装简史习题集(2016)中国服装史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先秦服装1.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下列哪一件衣服是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可穿着的款式。
【】A. 深衣B. 揄狄C. 展衣D. 玄端2.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女性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不分的【】。
3. A. 玄端 B. 袍C. 冕服D. 裘4.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下列那个颜色是正色【】。
A. 紫色B.缥色C. 绀色D.黑色5.在旧石器时期的智人阶段,人们已经开始以【】裹身御寒。
A. 麻布B. 袍C. 兽皮D. 葛布6.古代深衣盛行于【】时期。
A. 春秋战国B. 南北朝时期C. 汉代D. 新石器时期7.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了六种冕服之外,还有四种弁服,其中兵事用【】。
A. 皮弁B. 韦弁C. 冠弁D. 爵弁第二章秦至唐代服装1、汉代冠是区分阶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一般先衬帻,后戴冠。
武官在武冠下衬【】A. 平上帻B. 介帻C. 幅巾D. 幞头2、汉代冠是区分阶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一般先衬帻,后戴冠。
文官在进贤冠下衬【】A. 平上帻B. 介帻C. 幅巾D. 幞头3、曲裾袍流行于【】。
A. 东汉B. 隋代C. 西汉D. 魏晋4、下面那个款式是源于北方少数的服装【】A. 仙裙B. 马面裙C. 半袖衫D. 月华裙5、下图中男子首付款式属于哪个朝代【】A. 唐代B. 宋代C. 汉代D. 清代6、下图中发型属于哪个朝代【】A. 唐代B. 宋代C. 汉代D. 清代7、帝王冕服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既定款式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 汉代B. 隋代C. 唐代D. 魏晋第三章宋至元代的服装1、下图人物佩戴的领饰名称叫【】A. 方心曲领B. 介帻C. 领约D. 领衣2、下图人物属于哪个朝代【】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清代3、辽代服装(契丹族)以长袍为主,男女相同,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为:一般【】,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纽襻,袍带在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
第二章秦汉服饰
1
俑汉 。墓
出四 土川 簪成 花都 妇永 女丰 陶东
1954
俑口( 。出
土挽 西年扁 汉陕平 拂西式 袖省髻 舞西的 女安妇 彩市人 绘白 陶家
9
湖 北 云 梦 睡 虎 地
号 秦 墓 出 土 竹 笄 。
野 猪 纹新 透疆 雕木 铜垒 牌县 饰东 。城
随着汉朝政治的巩固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
内外交流的日异活跃,致使汉代的衣冠服饰亦日趋
于华丽。从马王堆出土的大量西汉时期的丝绣织品
中可以看到,华丽的服饰生动的再现了汉代独特的 装饰风格与特点,并反映出了汉代纺织业的高超水 平,染织工艺的进步是汉代服装质量得以提高的基 础。
第二节 男子的袍服与佩饰
一.袍服的盛行 秦汉时期男子的袍服盛行,这一时期的
左,介帻;中,平帻;右,平帻
3.履:
舄
丝履(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袜(1972年湖南长沙 马王堆1号墓出土西汉素绢 夹袜,湖南省博物馆藏。)
第四节 汉代女子的服饰
一、女子的几种袍式深衣类服饰
穿绕襟深衣 的妇女(湖南长 沙马王堆一号汉 墓出土帛画局部, 选自黄能馥、陈 娟娟《中华服饰 艺术源流》)
》
中
穿 直 裾 袍 的 汉 代 女 子 陶 俑
直裾女服图
素纱襌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 墓出土实物 )
二.襦裙 汉代襦裙
绘 制 的周 彩汛 色、 汉高 代春 襦明 裙在 装《 。中
国 历 代 服 饰
》
中
三.秦汉女子的发型、首饰、佩饰、履
山东嘉祥 汉墓出土,梳 堕马髻的妇女 陶俑。
人号 物墓
堆 汉 墓戴 出长 土冠 著、 衣穿 木袍 俑服 )的
秦朝女子男子服饰介绍
秦朝女子男子服饰介绍
在秦朝,男女的服饰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和区别。
以下是关于秦朝女子和男子服饰的简要介绍:
秦朝女子服饰:
1.衣着:秦朝女子的主要服装是长袍,一般称为“衮”。
衮是一种长
袍,长及地面,通常是由绸缎或丝织物制成。
它有宽松的袖子
和宽大的下摆。
2.裙装:女子通常还会在衮外穿着一种称为“袙”的裙子。
袙是一种
绣制华丽、质地轻薄的裙子,长度与衮齐膝或略长。
3.发型与头饰:女子将头发束起,形成发髻,并用发簪或发钗固
定。
头饰方面,常常佩戴有珍珠、玉石或金属制成的饰品,如
发钗、发簪、头环等。
秦朝男子服饰:
1.衣着:男子的主要服装是类似于长袍的“裳”。
裳是一种长及膝盖
的单件衣服,通常是由丝织物制成。
它的袖子相对较短,整体
上比女子的衮要简单。
2.裤装:男子在裳外面还会穿着一种称为“袴”的裤子。
袴是一种宽
松的长裤,通常配以束腿的带子。
3.头饰:男子通常将头发束起或剃光,不佩戴特别的头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对秦朝女子和男子服饰的一般描述,实际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此外,由于时代久远,对于秦朝服饰的具体细节和特征的了解有限,因此这只是一个简要的
介绍。
秦朝服饰
女性服饰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 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秦始皇对于妃嫔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因此秦代妃嫔夏天穿 “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以衬托它。
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秦朝服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 衣裳、鞋履、佩环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得到了确立。秦汉时代,在中国服饰是一个重要阶段, 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饰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 时代的习惯。
秦朝服饰秦汉时代也有裤子出现,式样跟现代的灯笼裤很相似,汉族人民在种田,捕鱼时也穿着这种裤子。 说到秦汉男子的头饰,不能不提到头巾,因为一般男性戴头巾,是从秦汉才有的风俗。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 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 只以丝带系扎。
秦朝服饰
历史服饰
01 简介
03 发展
目录
02 服装特点 04 男性服饰
05 女性服饰
07 士兵服饰
目录
06 军官服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 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周人的图腾是火,因秦始皇 十分迷信阴阳五行之说,所以认为是秦的水灭掉了周的火。而黑色主水,固尚黑)。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秦唐宋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秦唐宋摘要:古代女性服饰的多样性依托于多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染织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水平。
由于汉民族发展历史的漫漫历程,女性服饰始终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关联,形成风格各异的时代性。
女性服饰不同色彩、纹饰运用,表现出中国文化深厚的象征意义。
通过论述,本文得出服饰文化研究的结论—服饰是流,文化是源。
对于古代女性服饰文化的命题和研究,不仅是女性文化的研究,更是人类文化的研究。
它带给我们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跨越时空的思考。
关键词:女性服饰;秦朝;唐朝;宋朝一、秦朝女性服饰特点《左传·定公十年》中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世界上,中国一直被尊称为“礼仪之邦”,与此同时,中国也是著名的“衣冠王国”。
“礼仪之邦”与“衣冠王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因为服饰是礼仪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而礼仪文化又是服饰所要表现的内容,可见中国历代服饰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轨迹。
由于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国家,服饰也是在秦代得到初步的统一,因此选取了一统中原的秦国进行服饰方面的考证。
秦汉时期的女装,大体承袭前代服式,以深衣为礼服,糯裙为常服。
发式以髻为主,以高髻为时尚。
佩饰也承袭古制,步摇最为时兴。
深衣为汉代女子的礼服。
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命服如庙祭蚕之服皆“深衣制”,以曲据为主。
与战国时代的深衣相比,汉代的深衣在形制上多为单层,在外观上看,衣襟更长绕缠层数更多,下摆增大呈喇叭状,衣长曳地,行不露足。
在穿着上腰身通常紧裹,腰带系扎在缠绕的衣襟末端,以防松散。
另有一种称为“桂衣”的服式,形似深衣,只是在其底部有衣襟曲转缠绕而形成的上宽下窄,呈圭的两个尖角,是贵妇的常服。
糯裙是汉代妇女的常服,由上衣下裳服式发展而来上衣糯是一种长至腰间的短衣,衣身较窄而合体,衣袖多为宽袖。
下裳裙是一种上窄下宽,长垂至地,不施边缘的“无缘裙”。
第二节 秦汉服装
曲 裾 深 衣
妇女的绕襟深衣(曲裾)
绕襟深衣
•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 古制 • 层数有所增加 • 下摆部分肥大,腰身 裹得很紧,衣襟角处 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 臀部
曲裾深衣被直裾襜楡
• 曲裾之服取式于战国的深衣,秦代仍沿 用,直至西汉早期 • 随着内衣的完善,曲裾在男装中消失, 女装作为装饰 • 直裾之服-“襜楡”,西汉出现
外衣领中露出中衣的领子
直裾袍
三重衣
• 汉代女服中常见的 形式 • 式样:交领、通身 紧窄,长可曳地, 深衣制 • 穿时将交领的领口 从里到外依次显露, 最多时可有三层
女子袿衣
• 女子常服,形似深衣, 底部由衣襟曲转盘绕 而形成两个尖角
袍与衫
• 袍-加衬里的单衣,秦汉时 的“袍”如禅衣。 • 衫-单层,汗衫、夏季穿用
素纱禅衣
• 单层,内服衬衣 •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 衣仅重8克
襦-不过膝的短衣
男女皆穿
妇女日常着装为上襦下裙
庶民百姓为上襦下裤
裤
• 裤的雏形-胫衣(袴),仅有膝以下裤管 • 穷裤-袴身接长,上连于腰(开裆裤) • 裈、犊鼻裈-西域居民所穿的合裆长裤
裈:下长过膝 犊鼻裈:形制短小
• 袴褶-宽大
• “幅巾”-四方形巾帕,长度与门幅 均为三尺 •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 “帻”-一种包髻之巾
巾冠制度-冠
• 冕冠-形同古制 • 长冠-又称“竹皮 冠”、“刘氏冠”, 以竹皮制成骨架,外 表上漆,冠顶的造型 扁而细长 • 官员祭服佩戴
佩绶制度
• 汉代是封建社会的成 熟时期 • 职官在冠巾、服装、 腰带上显示 • “组、绶”都是用丝 带编成的饰物,“组” 多用于系腰,“绶” 系于官印之纽上,也 称为“印绶”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第一章、先秦服装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D)A.丝绸B.亚麻C.涤纶D.蚕丝2、《周礼》中,帝王礼服上的﹝A﹞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的功用A.冕冠上的“充耳”B.綖板前低俯C.衮服上的绣黻(双兽相背形)D.衮服上绣绘宗彝3、提倡“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服装美学思想的是(B)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4、周代冕服中“玄衣而纁裳”,“纁”是指(D)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5、周代“十二章纹饰”中寓意取其忠孝的是(C)A.藻 B.山 C.宗彝 D.粉米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饰上主张“节用”、“尚用”的是(C)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A)A.赵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二、填空题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2、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迅速强大起来。
3、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4、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
三、简答题1、简述赵武灵王推举胡服骑射带来的启示。
(1)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要求服饰随之适应新的功能,这必然导致服饰形制的改变(2)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是艰难的,不仅需要胆识,还要把握时机;(3)任何文化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国界,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必然会带来新的血液和发展空间。
中国服装史讲义
东汉25年A.D.~220年A.D.(定都洛阳)
二、男子服装与冠履:
袍服:秦汉男子以袍为贵,汉代以袍为礼服。有曲裾袍、直裾袍两种样式。
单衣:仕宦平日燕居之服,同袍式,内穿,很薄,无衬里。
裤:
早期无裆,称为“绔”
后发展为有裆之裤称“军”,合裆短裤称“犊鼻军”
内穿合裆裤之后,绕襟深衣已属多余。
首服:
冠
冕冠:又叫远游冠
衫:衫较襦长,多指丝帛单衣,质地轻软,是女子常服之一。
裙: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却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外直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裙色可以尽人所好,其中似以石榴红裙流行时间最长。另有众多间色裙;唐中宗时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更是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
女子服饰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襦裙服:
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
襦:唐朝女子依隋之旧,喜欢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裙腰提得极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上襦很短,襦的领口常有变化,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有袒领,袒领短襦的穿着效果,一般可见到女性胸前乳沟,这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襦的袖子初期有宽窄二式,盛唐以后,因胡服影响逐渐减弱而衣裙加宽,袖子放大。
秦朝服饰PPT课件
秦朝服饰的影响
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服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服 饰的基本形制,对后世服饰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其他文化影响
秦朝服饰对周边民族和域外文化 产生了影响,推动了中外文化交 流与融合。
02
秦朝男性服饰
头饰
束发
秦朝男性通常将头发束起,用布带或 发冠固定,以保持整洁的仪容。
戴冠
高级官员和贵族男性会戴用玉、木、 铜等材料制成的冠,以彰显身份地位 。
秦朝男性注重配饰的搭配,如玉佩、 腰带等,以彰显身份地位和个性风格。
草鞋
劳作或行军时,男性穿用草编成的草 鞋,轻便耐用。
03
秦朝女性服饰
头饰
秦朝女性头饰以发髻为主,常佩 戴步摇、簪花等饰品。
步摇多以金银制成,呈树枝状或 悬挂珠玉,随着行走而摇曳生姿。
簪花则以各种花卉为造型,插在 发髻上作为装饰,展现出女性的
除了宗教信仰外,秦朝的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也对服饰产 生了影响。例如,在一些神话传说中,特定的图案或符号 被认为具有辟邪、吉祥等寓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服饰 上。这些图案或符号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 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03
$item3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5
秦朝服饰的文化内涵
政治意义
秦朝服饰的政治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等级制度的维护上。秦朝服饰严格遵循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人在服饰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服装的质地、颜色上,还体现在服饰的款式、纹样等方面。这种制度化的服饰体系,强化了秦朝社会 的等级观念,突显了皇权至上的政治理念。
秦朝的服饰色彩也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其他颜色则根据不同等级的 官员进行分配,低级官员只能穿着颜色较深的服饰,而平民则只能穿着没有颜色的素服。这种色彩的严格区分,进一步突显 了秦朝服饰的政治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襦裙 襦裙服主要为上着短襦或衫, 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 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 出门可戴幂 。
2、披帛 从狭而长的帔 子演变而来。后来 逐渐成为披之于双 臂、舞之于前后的 一种飘带了。这种 古代仕女的典型饰 物,起源于何时尚 无定论,但至隋唐 盛行当无置疑,在 留存至今的壁画与 卷轴画中多处可见。
汉王朝的服饰
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 绢为之。汉四百年中,一直以袍为礼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 紧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因而宽大衣袖常夸张为“张袂成荫”。 领口、袖口处绣夔纹或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口露出内 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 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而东汉时渐少。 直裾袍: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另一个名字为“襜褕”。张衡 《四愁诗》中“美人赠我貂襜褕”句,即是直襟衣。但初时不能作为正式 礼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衣襜褕入宫,不敬”之语,显然与 内穿裤子无裆,直襟衣遮蔽不严有关。
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 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 朝服采用深衣制。
冠: 作为朝服的首服,有严格规定。东汉永平二年,孝明皇帝诏有司博采 《周官》,《礼记》、《尚书》等史籍,重新制定了祭祀服饰和朝服制度。 其中关于冠,有诸多式样,如: ①冕冠:俗称“平天冠”,这时的冕冠“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 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 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②长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木俑戴之,多为宦官、侍者用。但贵族祭 祀宗庙时也戴。因汉高祖曾以竹皮为长冠,因此也被称为“高祖冠”或 “刘氏冠”。 ③武冠:武将所戴之冠,加貂尾者为“赵惠文”冠,加朗尾者叫朗冠。 原为胡人装束,后延至唐宋,一直为武将所用。 ④法冠:也叫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 ⑤梁冠:也叫进贤冠,为文官用。实际上,远游冠与通天冠均为梁冠之 属。单分有一梁冠至八梁冠等大同小异的冠式。 汉代官员戴冠,冠下必衬帻,并根据品级或职务不同有所区别。东汉 画像石上屡见此类方式,可见帻盛行于东汉,有人说与王莽头秃喜在冠下 衬帻的传说有关。戴冠衬帻时冠与帻不能随便配合,文官的进贤冠要配介 帻,而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佩平巾帻。“卑贱执事”们只能戴帻而不能 戴冠。
一般妇女也使用假发,如:灵蛇髻、飞天髻、盘桓髻、十字髻等。发髻 上用金、银、珠、玉等做成的花朵形装饰物来进行装饰,此外还有钗、镊 子或者鲜花等装饰物。
女子深衣,下摆施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在深衣腰部加 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飘带,走动时可以助长动姿。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服装艺术
隋朝灭亡
唐朝建立
贞观、开元
大臣服装的规定: 亲王至三品----紫色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 五品以上----朱色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 六品以上----用柠檬黄双钏绫制作,腰带用犀钩; 七品以上----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绫制作,腰带为银钩; 九品以上----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
武官服装的规定: 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绣对虎; 左右豹韬卫----绣豹; 左右鹰扬卫----绣鹰; 左右玉玲卫----绣对鹊; 左右金吴卫----绣对豸;
经济繁荣
对外来文化十分包容
服装雍容大度、百类竞呈
一、唐代的冠服制度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的象征,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 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武德令推行之后,冠服制度不断修改完善,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 配套、服装治疗、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低级----军吏: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 长冠,腿上裹着护腿,足穿 浅履。
2、士兵服装:
轻装步兵:身穿长襦,腰 束革带,下着 短裤,腿扎行 滕,足登浅 履,头顶右侧 绾圆形发髻。 重装步兵:身穿长襦,外 披铠甲,下穿 短裤,腿扎护 腿,足穿浅 履;头顶右侧 缉圆形发髻, 或戴赤钵头。
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 履,头戴牟。
二、唐代的冠帽制度
幞头:是这一时期男于最为 普遍的首服,幞头两脚,初 似带子,自然垂下,至颈或 过肩。
通天冠:
通天冠是级位 最高的冠帽,是皇 帝的礼冠。通天冠 的前壁比帽梁顶端 高,显得巍峨突出。
通天冠的几种样式
三、唐代女装的演变
隋代及唐初的女装:小袖短襦配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盛唐之后, 衣袖日趋宽大,衣领出现各种样式----圆领、方领、斜领直领等。尤其在 盛唐流行过的袒领,大胆露出半个胸脯。 唐朝时期,服装的质料、色彩、式样都大大超越了前代。主要样式:
秦朝军装大体可分两类: 1、军官服装:高、中、低三级。
高级----将军: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 色鳞甲,下着长裤,足 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 戴深紫色鶡冠,冠带系 于颌下,胁下配剑。
中级----军官: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 胸甲,腿上裹着护腿,足登 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 冠,腰际佩剑。
身穿高领右衽褶服,外披彩 色花边齐边甲,腿上裹着护 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 头戴双版长冠。
裤褶虽然轻便,但用于礼服, 两条裤管分开毕竟对列祖皇上有不 恭之意,可谓离汉族服式裙、袍相 距过远。于是,在此基础上,有人 将裤脚加肥,以其增大效果,立在 那儿宛如服裙,行动起来既方便又 不失翩翩之风。但因为裤形过于博 大,还是有碍上召或军阵急事。于 是,为兼顾两者又派生出一种新的 服式—缚裤。
裲裆:《释名· 释衣服》称:“裲裆, 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清王先谦 《释名疏证补》曰:“今俗谓之背心, 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观其古代 遗物中裲裆穿在俑身上的形象,其形式 当为无领无袖,初似为前后两片,腋下 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晋 书· 舆服志》载:“元康末,妇人衣出裲 裆,加乎交领之上。”多为夹服,以丝 绸为之或纳入棉絮。后来,裲裆形式运 用于军服之中,制成裲裆铠,改为铁皮 甲叶,套于衬袍之外。这种服式一直沿 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背心或坎 肩。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 着于衣内或衣外。衣外者略长,衣内者 略短。
直裾深衣(汉代)
汉代庶民服装:
衣:男子穿襦裤,女子穿襦裙或类似半臂的衣服,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 身分开。 裤:无裆裤为名“裤”,有裆长裤名为“大裤”。 鞋: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舃。表面涂黑漆或者红漆, 形式有方头、圆头、尖头等。 服饰纹样:西汉----变体云纹、变体云中龙、变体云中凤、豹纹、鸟纹、菱 纹、藤蔓纹。 东汉----动物云气山岳流动起伏构成骨骼,贯通整个横向幅面, 在空槽处分布主题纹样,如:龙、虎、仙鹿、麒麟等。
第二节
一、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艺术
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共369年。这一时 期基本上是处于动乱分裂状态的,先为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后来, 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统一全国,史称西晋,不到四十年遂灭亡。司马睿 在南方建立偏安的晋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有几个民族相继建立了十几 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东晋后,南方历宋、齐、梁、陈四朝,统称为南朝。 与此同时,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统一北方,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演 变为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最后,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方结束了 南北分裂的局面。 这一期间,一方面因为战乱频仍,社会经济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另一 方面,由于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 对于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 触而渐趋融合。
3、半臂 半臂似今短袖衫。 对襟, 长及腰际,两袖宽大而平直, 长不掩肘。多穿在长袖衣外, 也可衬在长袖衣内,不能单 独穿用。
4、帷帽 在帽子周围垂挂一圈网子,可以不妨碍视 线。考究一些的可在网帘上加饰珠串,显得十 分高贵华丽。
5、发式 唐代发式多种多样,可利用自己收集或别人剪下的头发添加在自己的 头发中,或以之做成各种假髻来装戴。
半袖衫:一种短袖 式的衣衫,也称“半 袖”。魏晋以来,社会 上盛行玄学与道、释两 教教义相结合,酝酿出 文士的清谈之风,他们 崇尚虚无,蔑视礼法, 放浪形骸,任情不羁。 在服装方面,他们穿宽 松的衫子,衫领敞开, 袒露胸怀。
三、魏晋南北朝妇女服装的演变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同时受胡服影响,在传统上有所发展。 魏晋时期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衣身 部分合体,袖筒肥大。裙子为褶裥裙,裙长拽地,下摆宽松。
中 国 服 装 史
第二章
秦至汉代服装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服装艺术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 国家,顺应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要求稳定的政治趋势。统一,有利于社 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由于秦王朝无休止地役使民力、加重赋役,结 果导致秦室二世而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面对汉初经济凋 敝之状,汉朝廷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汉武帝时达到西 汉强盛顶点,随后便走向衰落。经推翻篡权者王莽之后,刘秀重建汉政权, 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亡于公元220年,自秦统一至此共有四百余年。 这期间,秦始皇凭借“六王毕,四海一”的宏大气势,推行“书同文, 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建立起包括衣冠服制在内 的制度。汉代遂“承秦后,多因其旧”。因而秦、汉服饰有许多相同之处。 武帝时,派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 大道,因往返商队主要经营丝绸,故得名“丝绸之路”。这一时期,由于各 民族各国之间交流活跃,导致社会风尚有所改观,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 高,穿着打扮,日趋规整。尤其贵族阶层中厚葬成风,这些都为今日服装研 究工作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裤褶、裲裆、半袖衫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