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源流——董琨》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第一章语音”参考文献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3、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版)4、马琳《普通话语音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6、伊·克拉姆斯基(捷)《音位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7、郭锦桴著《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8、徐世荣《普通话正音手册》(语文出版社版)9、侯玉茹《普通话异读词汇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10、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二章文字”参考文献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2、高更生《现行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3、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4、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版)6、周行健《汉字简繁体字及通用异体字对照手册》(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7、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8、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9、陈伟湛《汉字古今谈》(语文出版社版)10、张书言《简化字溯源》(语文出版社版)11、苏培成《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12、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版)14、刘志成《文化汉字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15、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6、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8、冯寿忠魏进路等《汉字规范化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19、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0、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章词汇”参考文献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2、朱星《汉语词义简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5、周荐《同义词语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周荐《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7、周荐(周祖谟)《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8、许德楠《实用词汇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9、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10、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1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13、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6、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7、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王艾录《汉语相似造词语义类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马国凡《成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20、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1、马国凡、高歌东《歇后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2、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3、郭良夫《词汇》(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4、刘吉修《成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5、温端政《谚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6、温端政《歇后语》(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7、徐振邦《联绵词概论》(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28、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9、孙一冰主编《隐语行话黑话秘笈释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0、少光、林晨、陈一江《中国民间秘密用语大全》(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2、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四章语法”参考文献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5、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7、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10、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1、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版)12、范晓《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版)13、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14、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5、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16、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商务印书馆版)17、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申小龙《当代中国语法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19、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20、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1、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2、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五章修辞”参考文献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年初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2、张环一《修辞概要》(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版)3、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4、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5、郑颐寿《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7、李裕德《新编实用修辞》(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8、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吴士文《修辞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0、宗廷虎、邓明以等《修辞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1、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2、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13、张炼强《修辞艺术探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14、华宏仪《汉语词性修辞》(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5、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6、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7、倪宝元《词语的锤炼》(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8、林兴仁《句式的选择和运用》(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19、袁晖《比喻》(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0、谭永祥《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21、黄民裕《辞格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2、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3、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24、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5、骆小所《语言美学论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6、江南《汉语修辞的当代阐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程课外阅读参考书目2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程课外阅读参考书目2

中外文化交流史马树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出版)中外文化交流胡太春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出版)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小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史轶闻趣事魏秀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05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装上下册) 何芳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05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外文化因缘) 沈福伟、吴景枢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季羡林学术精粹(第3卷):中外文化交流卷季羡林山东友谊书社(2006-01出版)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6DVD) 钱文忠(主讲)、高虹、中央电视台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研究周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3出版)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李喜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01出版)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 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8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史周一良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 876 页本书叙述了从古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促进。

中外饮食文化隗静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03出版)唐代拂菻丛说林英中华书局(2006-1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探绎:星学•医学•其他陈万成中华书局(2010-1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马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01出版)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共5册) 李喜所世界知识出版社音像(2)老外的中国梦(英文版) 绿杨、杨耀华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老外的中国梦绿杨新世界出版社(2009-0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老外的中国情结(英文版) 绿杨新世界出版社(2008-01出版)绿动中国(中文版) 朱灵新世界出版社(2010-01出版)茶马古道之德拉姆(VCD) 田壮壮(2004-01出版)老外的中国情结绿杨、等新世界出版社(2008-01出版)绿动中国(英文版) 朱灵新世界出版社(2010-01出版)老外的中国缘(中文版) 绿杨、等新世界出版社(2010-01出版)老外的中国缘(英文版) 绿杨、等新世界出版社(2010-01出版)中西交通史向达岳麓书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2012-03出版)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林红、王镇富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04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THROUGHOUT HISTORY(中外文化因缘) 沈福伟、吴景枢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套装全8册) 吕澍、王维江、陈祖恩、等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01出版)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超值白金版) 星汉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丛书: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汉英双语)Nanhai 1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0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ChinaandtheWorldCulturalExchange(English)(2011年-第12期) 中外文化交流编辑部中外文化交流编辑部(2010-01出版)中外文化交流择要:海纳百川的文化生成芮传明、蔡东士、黄斌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0出版)图说中外文化交流杜文玉、林兴霞世界图书(2007-02出版)中外交流史事考述蔡鸿生大象出版社(2007-04出版)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何寅、谢天振、柴明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章开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07出版)中外医学史(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 张大庆、和中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08出版)俄罗斯馆纪事(增订本) 蔡鸿生中华书局(2006-11出版)上海的犹太文化地图王健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04出版)中国香文化傅京亮齐鲁书社(2008-01出版)东方之光:卫礼贤论中国文化蒋锐、孙立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07出版)江南与中外交流(第3辑) 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出版)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桑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3出版)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陈国恩、庄桂成、雍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8出版)中外科技交流史考论羽离子齐鲁书社(2008-12出版)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张广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出版)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刘迎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4出版)中国与朝韩五千年交流年历:以黄帝历檀君历为参照刘顺利、阎纯德、吴志良学苑出版社(2011-10出版)中国人与印度洋耿引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2009-09出版)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吴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9出版)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尹德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7出版)中国文化外宣研究梁岩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03出版)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 常敬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出版)中国汉字源流董琨商务印书馆(1998-01出版)明与帖木儿王朝关系史研究:欧亚历史文化研究张文德中华书局(2006-10出版)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季羡林、王树英新世界出版社(2006-01出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林乃燊、任继愈商务印书馆(2007-07出版)外语与文化研究(第5辑) 吴友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1出版)炎黄文化研究(第4辑) 王俊义大象出版社(2006-07出版)红色雪球:中国欧洲艺术中心跨文化活动十周年中国欧洲艺术中心河北教育出版社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德文版) 吕澍、王维江、Silvia Kettelhut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01出版)上海的韩国文化地图孙科志、金光载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07出版)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吴义顺中华书局(2009-05出版)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第3辑) 汪德华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出版)简明中国古代史(第4版) 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1出版)茶经(经典珍藏本) 陆羽、钟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出版)向东盟传播中国:公共外交视野下的中国(广西):东盟新闻交流万忆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05出版)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06出版)中外物理交流史王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09出版)音像(2)中外物理交流史王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09出版)佛教与中国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华书局(2005-04出版)老而不死是为贼小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出版)永远的西域: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徐波黄山书社(2011-06出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03出版)中国饮食文化史王学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2卷)/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矫立森、刘青戈上海音乐出版社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出版)文化的对话:汉语文化与跨文化传播安然、崔淑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唐宋时期黄河流域的外来文明毛阳光、石涛、李婉婷、李玉洁科学出版社(2010-03出版)佛学与文化论集释大愿、贾海涛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09出版)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陈尚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增订版) 章开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5出版)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上下) 王岳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4出版)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6卷):中外舞蹈精品赏析贾安林上海音乐(2006-12出版)汉魏六朝文体与文化研究何诗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7出版)明清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张学强民族出版社(2006-05出版)中国比较文学百年书目唐建清、詹悦兰群言出版社(2006-02出版)中国读本(青少年版) 苏叔阳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海豚出版社(2010-08出版)中国与罗马丘进黄山书社(2008-11出版)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王超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1出版)长沙窑(共3册) 李辉柄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2出版)丁韪良与中国王文兵、郝平、张西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出版)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施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出版)中国古代地理学赵荣商务印书馆\中外医学交流史医学李经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06出版)中外文学交流史:文学周发祥、李岫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1出版)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张竞琼安微美术出版社(2002-01出版)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余桂元商务印书馆(1996-12出版)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黄盛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01出版)中国国情读本(201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新华出版社(2011-01出版)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王立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出版)玩赚洋人:我们凭什么大赚洋人的钱顾松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08出版)路文化刘文杰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2出版)中国语言文化讲座张英、金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出版)听听中国怎么说新华社国际部新华出版社(2011-01出版)上海的韩国文化地图孙科志、金光载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升级修订版) 袁腾飞武汉出版社(2012-06出版)老舍与京味文学韩经太、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3出版)中国古代印刷术李万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2009-09出版)中国古代印刷术李万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大象出版社(2009-09出版)让世界对话:赵启正演讲录(英文版)(精) 赵启正外文出版社(2009-08出版)周作人的是非功过舒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06出版)影视译制概论麻争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宋史十讲邓广铭中华书局(2008-12出版)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叶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5出版)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山田贤、卿学民、刘景文、曲建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04出版)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 方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8出版)跟随利玛窦到中国(英文版)张西平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出版)跟随利玛窦到中国张西平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09出版)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袁宣萍文物出版社(2006-05出版)。

汉语言专业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阅读书目一、通论《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中、下),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二、语音*《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音系学基础》,王理嘉,语文出版社1991年。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普通话语音常识》,徐世荣,语文出版社,1999年。

《汉语节律学》,吴洁敏、朱宏达,语文出版社,2001年。

三、词汇、语义《词汇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

《语义学》,利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

《语义学》,徐烈炯,语文出版社,1990年《语义研究》,石安石,语文出版社,1994年。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1995年。

*《汉语语义学》,贾彦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2001年。

四、语法《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年。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商务印书馆,1980年。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年。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2年。

《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5年。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商务印书馆,1985年。

《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语文出版社,1987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商务印书馆,1993年。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现代汉语八大家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吕叔湘选集_吕叔湘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朱德熙选集_朱德熙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王力选集_王力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胡裕树、张斌选集_胡裕树、张斌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邢福义选集_邢福义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陆俭明选集_陆俭明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选集_黎锦熙三个平面的语法观_范晓中国语法学史稿_龚千炎俗语小词典_董小玉修辞学发凡_陈望道吕叔湘全集:中国文法要略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吕叔湘语文论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汉语语法论文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汉语语法论文续集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现代汉语八百词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文教学论著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文散论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法修辞讲话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语言和文字_吕叔湘实用现代汉语语法_刘月华新华字典(第10版)_商务方言与中国文化_周振鹤、游汝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_徐杰朱德熙文集(第1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2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3卷)_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4卷)_朱德熙李临定自选集_李临定汉字形义分析字典_曹先擢、苏培成汉语与中国文化_申小龙汉语功能语法研究_张伯江、方梅汉语口语语法_赵元任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_陆俭明、沈阳汉语复句研究_邢福义汉语成语词典_宋永培汉语描写词汇学_刘叔新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_詹伯慧汉语方言学_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导论_游汝杰汉语方言概要_袁家骅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_邓思颖汉语比较变换语法_李临定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_马庆株汉语语法专题研究_邵敬敏汉语语法分析问题_吕叔湘汉语语法学史稿_邵敬敏汉语语法理论研究_杨成凯现代汉字学纲要_苏培成现代汉语(上)_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_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_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_胡裕树现代汉语八百词_吕叔湘现代汉语千题解_刘小南现代汉语句法论_陆俭明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_沈阳现代汉语虚词散论_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词汇_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_葛本仪现代汉语词类研究_郭锐现代汉语语法十讲_张斌现代汉语语法教程_朱成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_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_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讲话_丁声树现代汉语通论_邵敬敏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_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_袁毓林、郭锐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_沈阳、何元建、顾阳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_张敏词义的分析和描写_符淮青话题与焦点新论_徐烈炯、刘丹青语法丛稿_朱德熙语法研究入门_吕叔湘语法答问_朱德熙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_袁毓林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_沈阳陆俭明自选集_陆俭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_陆俭明音系学基础_王理嘉不对称和标记论_沈家煊词汇学简论_张永言词类辨难_邢福义词类问题考察_胡明扬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_戴浩一、薛凤生汉语词法句法论集_汤廷池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_贺国伟汉语的危机_朱竞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_冯胜利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_袁毓林汉语方言地理学_贺登崧汉语文化语用学_钱冠连汉语研究基本数据统计方法_张卫国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_鲁川汉语语法基础_吕冀平汉语语法散论_朱英贵汉语语法学_邢福义汉语语法学_张斌汉语韵律句法学_冯胜利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_邵敬敏林焘语言学论文集_林焘刘叔新自选集_刘叔新趋向补语通释_刘月华现代汉语短语_齐沪扬现代汉语方言概论_侯精一现代汉语句法分析_吴竞存、侯学超现代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子_陈昌来现代汉语名词的多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_ 视角研究_刘顺现代汉语实词_方绪军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_邵敬敏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研究_温锁林语法问题发掘集_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_邢福义语法问题探讨集_邢福义语法学探微_刘叔新语法研究和探索(二)_北大字本位与汉语研究_潘文国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习题集_林海权、王尔康、陈玄荣《红楼梦》称呼语研究_陈毅平上古汉语词汇史_徐朝华上古汉语语法研究_方有国两汉汉语研究_程湘清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_高本汉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_吴文祺、张世禄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_洪诚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_陈汉生中国语历史文法_太田辰夫中国语言学史_王力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语言文献卷)_北大古今汉语词类通解_杨伯峻古代汉语(一)_王力古代汉语(二)_王力古代汉语(三)_王力古代汉语(四)_王力古代汉语(四)附录天文图古代汉语_郭锡良古代汉语虚词词典_社科院古代汉语题解辞典_伍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_商务古汉语词义论_张联荣古汉语词汇纲要_蒋绍愚古汉语语法学_张文国、张能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_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精讲_许威汉古汉语语法论集_郭锡良同源字典_王力同源字典补_刘钧杰吕叔湘全集:文言读本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笔记文选读_吕叔湘吕叔湘全集:马氏文通读本_吕叔湘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_周祖谟汉字古音手册_郭锡良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_张赪汉语历史音韵学_潘悟云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_程湘清汉语史稿_王力汉语史论文集_宋绍年、张猛、邵永海、刘子渝汉语词汇学史_符淮青汉语语音史_王力汉语语音史讲话_邵荣芬汉语音韵_王力汉语音韵学常识_唐作藩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_富金壁、牟维珍简明汉语史(上)_向熹简明汉语史(下)_向熹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_吕叔湘音韵学教程_唐作藩马氏文通_马建忠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_侯精一、施关淦说文解字注_段玉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_祝敏申《说文解字》导读_张舜徽《说文解字》精读_殷寄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_高明中国文字学_唐兰中国文字学史_胡朴安古文字趣谈_陈炜湛文字学概要_裘锡圭朱德熙文集(第5卷)_朱德熙甲骨文_范毓周甲骨文字典_徐中舒许慎与《说文解字》_姚孝遂说文解字_许慎_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_许慎_九州版说文解字新订_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系传_徐锴说文解字通论_陆宗达比较文字学初探_周有光二十世纪甲骨语言学_张玉金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_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文字类编_高明古文字论集_裘锡圭古文字通假释例_王辉古文字学导论_唐兰古文字研究简论_林澐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_黄德宽、常森汉字学概要_王宁汉字学十讲_吕浩汉字演变五百例_李乐毅汉字源流字典_谷衍奎甲骨金文与古史研究_蔡运章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台湾师大甲骨文通检_香港中文甲骨文字释林_于省吾甲骨文字学述要会论文集__邹晓丽、李彤、冯丽萍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_郭沫若甲骨学一百年_王宇信、杨升南简明金文词典_王文耀金文编_容庚说文解字讲稿_蒋善国殷虚卜辞综述_陈梦家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_管燮初殷墟甲骨分期研究_李学勤、彭裕商中国古代文明--从商朝甲骨刻辞看中国上古史_阿马萨里中国汉字源流_董琨语言理论《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_申小龙《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_徐通锵、胡吉成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_陈保亚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_游汝杰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_束定芳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_乔姆斯基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_刘坚历史语言学_徐通锵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_梅耶句法理论概要_宋国明句法结构_乔姆斯基哲学中的语言学_万德勒基础语言学教程_徐通锵声学语音学纲要_Peter Ladefoged多角度研究语言_王德春对比语言学_许余龙应用语言学_刘涌泉、乔毅应用语言学_桂诗春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_于根元当代国外语言学:学科综述_徐烈炯当代语言学探索_陈国华文化语言学_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发凡_张公瑾新编语用学概要_何兆熊普通语言学教程_索绪尔普通语音学纲要_罗常培、王均汉彝缅语比较研究_丁椿寿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_瞿霭堂、劲松汉语非线性音系学_王洪君王力语言学词典_冯春田、梁苑、杨淑敏现代修辞学_王德春、陈晨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_余志鸿现代语言学教程_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流派_冯志伟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_戴庆厦现代语言学词典_克里斯特尔生成语法理论_徐烈炯社会语言学_陈原社会语言学概论_祝畹馑简明语义学辞典_王寅简明语言学史_R?H?罗宾斯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_裴文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_刘富华、孙维张结构语义学_A?J?格雷马斯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_胡明扬自然语言逻辑研究_邹崇理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_胡明扬认知语言学导论_Evans、Green认知语言学探索_王寅认知语言学概论_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_赵艳芳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_洪堡特语义学_利奇语义学_徐烈炯语义学导论_伍谦光语义研究_石安石语用学教程_索振羽语用学概要_何兆熊语言与心理_乔姆斯基语言与文化_罗常培语言与理智--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研究_Cooke语言变异研究_陈松岑语言哲学对话_于根元语言学史概要_岑麒祥语言学常识十五讲_沈阳语言学纲要_叶蜚声、徐通锵语言文字百科全书_大百科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_刘润清、韩宝成语言的战争_罗宾?洛克夫(拉考夫)语言的符号性_丁尔苏语言的结构:20世纪语言学的焦点_云桂彬语言论_布龙菲尔德语言论_萨丕尔语言论_高名凯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_徐通锵语言问题_赵元任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L?特拉斯克语音学探微_石锋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_赵元任隐喻--语言的家_R?园_王松鹤。

《说文解字•禾部》字的农作物文化阐释

《说文解字•禾部》字的农作物文化阐释

《说文解字•禾部》字的农作物文化阐释作者:卢思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期摘要:东汉许慎所编写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书,而它所记录、分析的汉字又在程度反映了先民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也为我们了解先民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通过对《说文解字》禾部字的研究可以了解先民的农作物的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禾部;农作物董琨在《中国汉字源流》中认为:“汉字的孽乳发展绝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序列。

结构有联系的汉字往往也具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某一类社会文化现象往往联系着某一组字。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组结构有联系的字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某一类社会文化现象。

《说文解字》不仅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字书,而且它包含的古代文化也是气象万千。

“禾”,最早出现在《汉书·食货志》中,其名源自《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

”在《说文解字》中禾部共收字87个,重文13个,新附字2个。

禾部的字大部分都和农作物有关,虽说在黍部、麦部、米部皆有关于农作物的字,但是禾部字还是占了大部分,下面,将以“禾”部字窥探中国古代的农作物。

一、表示农作物的名称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这点在《说文》禾部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下面分为几类:(一)总称:1、《说文》:“禾,嘉谷也。

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禾,木也。

木王而生,金王而死。

从木,从省。

象其穗。

凡木之属皆从禾。

段玉裁注:“嘉谷亦谓禾,民食莫重于禾,故谓之嘉谷,嘉谷之连稿者曰禾,实曰粟,粟之人曰米,米曰粱,今俗云小米是也。

”按《说文》的书例,“禾”字为象形字,形象地表现了谷穗下垂的样子。

禾,在古代指的是粟,即今天的小米,《尚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

”后来,才作为粮食作物的总称。

2、《说文》:“谷,续也。

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及历经的现实挑战论文

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及历经的现实挑战论文

关于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及历经的现实挑战论文论文摘要: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

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

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变,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轨,汉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倔强的汉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一方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从而使汉字作为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

一、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系完整的甲骨文,说明甲骨文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汉字的起源还应上推一个历史时期。

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无从得知,具体过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结绳契画说,有八卦易符,有仓颉造字说,但不论怎么说,汉字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

汉字的发明可以堪称是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史实。

汉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这与汉字的构字规则或俗称造字法有关。

关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学说。

如“六书”、“三书”、“四体二用”等,现有的学者还把“六书”细分为十种造字法,可谓见仁见智。

不过这些观点都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影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给“六书”下定义的:“……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一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似乎不是按六书出现次序排列。

最早出现的应是象形字,不但汉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苏美尔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

这是人类先民对自然界的共同反应。

但能够画成象的文字毕竟有限,后来就出现了指示和会意。

语言文字学书目1855种

语言文字学书目1855种

语言文字学书目1855种1 汉语语法史商务王力20022 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罗常培20023 汉语史学习与研究商务唐作藩20014 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商务鲁川20015 《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商务侯精一20006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何乐士20007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王力20008 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王艾录20019 汉语复句研究商务邢福义200110 中国语补语例解(日文版) 商务侯精一20011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修订版) 商务刘月华200112 历史语言学商务徐通锵200113 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刘叔新200014 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李如龙200115 词汇语义学商务张志毅200116 上古音研究商务李方桂200117 论语言和语言学商务许国璋200118 语法讲义商务朱德熙200019 双语词典学导论(修订本)商务黄建华等200122 近代汉语研究(二) 商务蒋绍愚200023 方言调查字表商务199924 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侯精一200025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丁声树200026 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商务刘坚200027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商务梁启超200028 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商务刘开瑛200029 中古汉语研究商务王云路200030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邵敬敏200031 近代汉语探源商务江蓝生200032 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商务苏宝荣200033 晋方言语法研究商务乔全生200034 马氏文通商务马建忠200035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蒋绍愚200036 汉语语法基础商务吕冀平199939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 商务吕叔湘199940 语言问题商务赵元任199941 文字学概要商务裘锡圭19984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朱德熙200143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黎锦熙199844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199645 汉语口语语法商务赵元任200148 中国汉字源流商务董琨199849 中国文字学史(上下) 商务胡朴安199850 中国音韵学史(上下) 商务张世禄199851 中国训诂学史商务胡朴安199853 语言论商务高名凯199854 社会语言学商务陈原200055 遨游辞书奇境商务陈原2000 56 林焘语言学论文集商务林焘200157 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周祖谟200158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王力200059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商务梅祖麟200060 刑公畹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刑公畹200061 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商务俞敏199862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丁邦新199864 朱德熙文集(1) 商务朱德熙199965 朱德熙文集(2) 商务朱德熙199966 朱德熙文集(3) 商务朱德熙199967 朱德熙文集(4) 商务朱德熙199968 朱德熙文集(5) 商务朱德熙199971 语言学论丛(二十一辑) 商务编委会199872 语言学论丛(二十二辑) 商务编委会199973 语言学论丛(二十三辑) 商务编委会200174 语言学论丛(二十四辑) 商务编委会200175 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 商务2002汉语知识丛书--标题语法商务尹世超200176 汉语知识丛书--古汉语句读商务季永兴200177 汉语知识丛书--礼貌语言商务陈松岑200178 汉语知识丛书--成语商务刘洁修200079 汉语知识丛书--词汇商务郭良夫200080 汉语知识丛书--短语商务范晓200081 汉语知识丛书--俗语商务徐宗才200082 汉语知识丛书--歇后语商务温端政200083 汉语知识丛书--谚语商务温端政200084 汉语知识丛书--汉语外来词商务史有为200085 汉语知识丛书--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商务刘叔新199986 汉语知识丛书--语法答问商务朱德熙200087 汉语知识丛书--汉语句群商务吴为章田小琳200088 汉语知识丛书--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商务龚千炎199989 汉语知识丛书--文字问题商务李荣90 汉语知识丛书--汉语汉字答问商务刘又辛200091 汉语知识丛书--轻声和儿化商务鲁允中200192 汉语知识丛书--音韵商务李思敬200193 汉语知识丛书--中古音商务李新魁200094 汉语知识丛书--上古音商务何九盈200195 现代汉语商务199896 古代汉语商务郭锡良199997 语言论商务布龙菲尔德199998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商务萨丕尔199999 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索绪尔1999100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洪堡特1999101 世界共通语史商务德雷仁1999103 论语言的起源商务赫尔德1998104 英语史商务李赋宁1998105 英汉语言学词汇商务陈慰1998106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鲁允中1996107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宋欣桥1996 108 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商务宋欣桥2000109 错别字自测手册商务潘忆影1999110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商务詹德优1998111 中国辞书论文集(1997) 商务2002112 词汇与词典商务郭良夫1999113 现代语言学词典商务戴维2001114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商务吕叔湘1999115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孟琮2000116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商务2001117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刘斌2001118 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商务王魁京1996119 现代汉语疑难词词典商务李临定2000120 成语熟语词典商务刘华秋2000121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刘洁修1999122 俗语词典商务徐宗才1998123 常用褒贬义词语详解词典商务郭先珍199612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繁体版) 商务2000125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修订本) 商务1999126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研究室1999127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编写组1999128 同源字典商务王力1999129 同源字典补商务刘钧杰1999130 新蒙汉词典商务编委会1999131 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张万起1998132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型本) 商务1998133 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汉英双解词典商务沈善洪1998 陈独秀音韵学论文集中华书局陈独秀2001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马贝加2002音韵学通论中华书局胡安顺2001134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张亚初2001135 敦煌悬泉月令诏条中华书局2001136 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137 龙岗秦简中华书局2001138 汉语俗字丛考中华书局张涌泉2000139 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于省吾1998140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何琳仪1998 141 九店楚简中华书局1999142 居延新简( 全2册) 中华书局1999143 流沙坠简中华书局罗振玉1999144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中华书局李学勤1999145 双剑多吉金文选中华书局于省吾1999146 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9147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全3册) 中华书局姚孝遂1998 148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全2册)中华书局姚孝遂1998 149 英国所藏甲骨集下编(全2册) 中华书局李学勤1998 150 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书局李零1998151 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马衡1998 152 石刻篆文编中华书局商承祚1996153 甲骨文编中华书局孙海波1998154 金文编中华书局容庚1996155 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杨树达1997156 小屯南地甲骨(上下册各一、二分册) 中华书局1997 157 小屯南地甲骨考释中华书局姚孝遂1995158 篆隶万象名义中华书局释空海1995159 甲骨文合集(全13册) 中华书局胡厚宣2000160 甲骨文字诂林(全4册)中华书局于省吾2000 161 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赵诚1998 162 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中华书局胡厚宣1998163 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丁山1998164 经籍纂诂(全2册) 中华书局阮元1982165 古文字研究(二十一) 中华书局2001166 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胡厚宣1998 167 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文物研究所1998 169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徐俊纂1999170 敦煌吐鲁番本文选中华书局饶宗颐1999171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1999172 汉语音韵中华书局王力2000173 诗词格律中华书局王力2000174 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启功2000176 汉语现象论丛中华书局启功1999177 古代汉语(全四册)中华书局王力2002178 古代汉语教程中华书局洪成玉1998179 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杨伯峻2000181 汉语史稿中华书局王力2001183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修订本)中华书局王瑛2001 184 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杜泽逊2001185 通俗常言疏证中华书局孙锦标2000186 楚简老子辨析中华书局尹振环2001187 音韵学讲义中华书局曾运乾2000188 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董同酥2001189 经典释文索引中华书局武华1998190 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刘景农1998191 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姜义华1998 192 庄子音义研究中华书局黄华珍1999194 助语辞集注中华书局卢以纬1998195 古今韵会举要中华书局黄公绍1996196 <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中华书局宁忌浮1997 198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王昆吾1998 199 诗词曲语辞汇释( 全2册) 中华书局张相1997204 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志村良志1995205 说文解字(附检字) 中华书局许慎1999206 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王筠1998207 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徐锴1998208 说文解字义证(全2册)中华书局桂馥1998209 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朱骏声1998210 说文释例中华书局王筠1998211 说文八种单字索引中华书局洪文涛1996212 说文解字四种中华书局1998213 小学名著六种中华书局1999214 经义考中华书局朱彝尊1999215 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李学勤1998216 词学名词释义中华书局施蛰存1998217 金石丛话中华书局施蛰存1998218 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二) 中华书局陆志韦1999 219 张颌学术文集中华书局张颌1995220 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中华书局编委会1998221 汉语方言大辞典( 全5册) 中华书局许宝华1999 222 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白维国2000223 文心雕龙辞典中华书局周振甫1998224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张玉书1997225 汉语数目词辞典中华书局尹小林1993226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王力2000228 宋代语言研究线装书局古籍所2001229 现代汉语基础线装书局2001230 现代汉语基础自学辅导线装书局2001中国语言学年鉴(1995-1998)(上下) 语文编辑部2002 231 汉语节律学语文吴洁敏2001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语文2001233 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 语文袁家骅2001234 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张清常2001235 语言学论文集续集语文张清常2001236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语文张惠英2001237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版)语文杨伯峻2001 238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语文高守纲2000239 语文学论集(增补本) 语文张永言1999240 未成集--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语文许嘉璐2000 241 汉语规范史略语文李建国2000242 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符淮青2000243 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语文孙锡信1999244 语言哲学对话语文于根元1999245 汉语流俗词源研究语文张绍麒1999246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陆俭明1999248 论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语文傅懋绩1998249 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语文周一民1998250 语义研究语文石安石1998252 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文袁晖1998 253 中国语法学史语文龚千炎1997254 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语文曹逢甫1998255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语文王维贤1997256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语文宋玉柱1997257 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语文徐家祯1997258 会说话的动物--人和语言语文杜荣1997259 视觉语言学论集语文游顺钊1994 260 现代北京话口语词典语文陈刚1999261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王福堂1999 262 阅读学新论语文曾祥芹1999263 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语文林杏光1999264 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语文余志鸿1996 265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周荐1998266 词汇学新研究语文编辑组1996267 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语文杨琳1996268 语言与文化语文罗常培1996269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陈保亚1996270 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戴昭铭1996271 中国文字概略语文聂鸿音1998272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语文2000273 速学简化字语文1997274 简化字溯源语文张书岩1997276 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周有光1999277 甲骨文精萃选读语文王宇信1996278 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董琨1996279 百年甲骨学论著目语文宋镇豪1999280 甲骨文合集补编(七本套装) 语文1999281 古文标点例析语文1998282 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张志公1998283 文法训诂论集语文白兆麟1998284 注释学纲要语文汪耀楠1997285 训诂原理语文孙雍长1997286 训诂释例语文华星白1999287 诗经语言艺术新编语文夏传才1998288 古汉语入门语文邹晓丽1996289 古代诗歌修辞语文周生亚1996290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语文高更生1996291 楚辞语法研究语文廖序东1996292 汉字古今谈语文陈炜湛1996293 广东海丰方言研究语文杨必胜1996294 平遥方言民俗语汇语文侯精一1995295 音系学基础语文王理嘉1995296 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语文石锋1995297 中国语言学年鉴--1994年语文吕叔湘1995 298 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 语文1995299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曹广顺1995300 词语评改300例语文1995301 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邵敬敏1995302 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语文冯志伟1995303 莒县方言志语文石明远1995304 丹阳方言语音编语文吕叔湘1993305 国外语言学论文选译语文岑麒祥1992306 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卫灿金1999307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孙春成2001308 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程翔2001 309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董菊初1998310 语文教材的建设与思考语文199831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吕文华1999312 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语文郑浩2002313 教师语言艺术(修订本) 语文郭启明2001314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赵金铭1997315 语言研究论丛(第七辑) 语文1997316 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三辑) 语文王均1997317 现代术语学引论语文冯志伟1997318 标点符号实用手册(修订本) 语文苏培成2001319 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全5册) 语文李行健1997320 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语文2001321 粤港人学习普通话读本语文王力1998322 普通话语音常识语文1999323 普通话正音知识语文李乐毅1998324 普通话正音手册语文1999325 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纪事(1892-1995) 语文1997 326 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语文能力测试语文1996 327 汉语与外语语文季羡林2000328 人类文字浅说语文2000329 普通话和北京话语文林焘2001330 古代白话说略语文2000331 新语词语文2000332 普通话语音史话语文唐作藩2002333 词汇与写作语文2000334 古书里的假借字语文刘又辛2000335 字形的规范语文傅永和2000336 从甲古文到简化字语文董琨2001337 一门新学科:现代汉字学语文苏培成2001338 俗字里的学问语文张涌泉2000339 汉字与计算机语文顾小凤2000340 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语文陈建民2000341 汉语词汇新讲语文2000342 谚语新谈语文鲁启华2000343 现代汉语缩略语语文凌远征2000344 汉语拼音用处多语文2000345 术语浅说语文冯志伟2001346 汉字整理的昨天和今天语文费锦昌2000347 同源字典再补语文刘钧杰1999348 简化字繁体字对照查字手册语文本社编1998349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1997年重排本) 语文1998350 通用汉字正形字典语文2002351 通用惯用语词典语文温端政等2002352 通用歇后语词典语文温端政等2002通用成语词典语文温端政等2002353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语文1998354 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语文袁晖2002355 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语文郭先珍2002356 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于根元2000 357 全唐诗大词典语文张忠刚2000358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语文2002359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及说明语文2002360 语音学与音系学词典语文R·L 2000361 反义词应用词典语文徐安崇2002362 同义词辨析词典语文赵大鹏等2000363 近义词应用词典语文陈炳昭2001364 谚海语文1999敬谦语小词典语文温端政2002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语言大学张赪2002标准参照测验理论研究语言大学张凯2002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大学崔希亮2001365 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语言大学李泉2001366 拉波夫语言自选集语言大学拉波夫2001367 柯罗克语言自选集语言大学柯罗克2001368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语言大学石毓智2001 369 汉语历时共时语法论集语言大学李英哲2001370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语言大学陈申2001371 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语言大学史有为2001372 修辞论稿语言大学陈光磊2001373 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大学周国光2001374 语言的探索--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选译语言大学王士元2001375 现代汉语研究语言大学刘勋宁2001376 语言交流与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大学刘国强2001 377 现代汉语敬谦辞语言大学刘宏丽2001378 逻辑语义学语言大学方立2000379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语言大学陈小荷2000380 现代汉语自动分析--Visual C++ 语言大学陈小荷2000381 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语言大学郭志良2000382 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语言大学朱文俊2000383 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语言大学李如龙2000384 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语言大学徐烈炯1999385 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语言大学郑定欧1999386 汉语法特点面面观语言大学邢福义1999387 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语言大学陈恩泉1999388 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语言大学张旺熹1999 389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语言大学马庆株1998390 人与文--忆几位师友论若干语言问题语言大学刘坚1998391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语言大学邵敬敏1998392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言大学范晓1998393 词类问题考察语言大学胡明扬1998394 语法论稿语言大学宋玉柱1995395 现代汉语语法论集语言大学宋玉柱1996396 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二辑) 语言大学黄正德1999 397 课余丛稿语言大学王绍新2000398 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大学崔希亮1998 399 汉字演变五百例(汉) 语言大学李乐毅1997400 汉字演变五百例(英) 语言大学李乐毅1997401 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中) 语言大学李乐毅2000 402 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英) 语言大学李乐毅2000 403 说字释词谈文化(1-4) 语言大学张美霞2000404 汉语集稿(二) 语言大学陈亚川1997405 语言和文化评论集语言大学伍铁平1997406 书法文字学语言大学齐冲天1997407 广州话入门语言大学陈慧英2001408 广州话入门磁带(5盘)语言大学409 广州话普通话对照400句(英文译释)语言大学陈慧英2001410 广州话普通话对照400句(英文译释)磁带(4盘)语言大学411 广州话普通话对照365 语言大学陈慧英2001412 广州话普通话对照365磁带(3盘)语言大学413 红楼梦四字格词典语言大学高增良1996414 汉语委婉语词典语言大学张拱贵1996415 汉语常用近义词用法词典语言大学邓守信1996 416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语言大学李忆民1995 417 (HSK)汉语8000词词典语言大学汉考2000418 HSK词汇用法详解语言大学黄南松2000419 汉语四字格词典语言大学姜德梧2000420 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语言大学卢福波2000 421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语言大学2001422 报刊语言基础语言大学王世巽1999423 新闻汉语导读语言大学施光亨1999424 说汉语谈文化语言大学吴晓露2000425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大学刘旬1997426 汉语水平测试研究语言大学刘镰力1997427 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大学崔永华199842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语言大学王建勤1998429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语言大学李杨1998430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语言大学周思源1998431 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大学赵金铭1997432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大学赵永新1998433 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大学赵金铭1998 434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语言大学刘旬2000435 对外汉语本科教育研究语言大学李杨1999436 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语言大学鲁健骥1999437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语言大学吕文华1999 438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语言大学吕必松1996 439 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语言大学卢福波2001 440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1) 语言大学杨寄洲1999441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2) 语言大学杨寄洲1999442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语言大学王钟华1999443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语言大学陈田顺1999444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语言大学赵建华1999445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语言大学崔永华1997446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语言大学卢福波1998447 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语言大学杨惠元1996448 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语言大学叶盼云1999449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语言大学李大忠1998 450 怎样说得对?--日本人汉语学习中常见错误辨析语言大学狄昌运1996451 汉语俱乐部语言大学李清华1996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威妥玛2002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李零2002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霍凯特2002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大学张联荣2000452 句法--结构语义和功能北京大学凡林2001453 最简方案--句法理论与英语结构北京大学拉德福德2001454 方言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钱伯斯2001455 心理语言学北京大学伽曼2001456 语言学的人类学阐释北京大学杜兰蒂2001457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北京大学斯威彻尔2001458 语调(第二版) 北京大学克鲁特顿2001459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石毓智2001460 普通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徐杰2001 461 北京话中的“着”(Zhe)字新探北京大学刘一之2001 462 实用汉语语法(修订版)北京大学房玉清2001 463 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大学张双棣2002465 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北京大学陈汝东2000468 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徐通锵2001469 实用汉语修辞(第二版)北京大学潘兆明2001 470 文字音韵训诂论集北京大学周祖谟2001471 现代汉语动词语义计算理论北京大学靳光瑾2001 472 现代汉语句模研究北京大学朱晓亚2001473 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唐作藩2001474 语言伦理学北京大学陈汝东2001475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叶蜚声2001476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北京大学徐通锵2001477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北京大学胡壮麟2001478 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林焘2001479 常用汉字图解北京大学谢光辉2000480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孙玉文2000481 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贾彦德2000482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蒋绍愚2000483 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2000484 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符淮青2000485 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索振羽2000486 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大学姜望琪2000487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大学吕洪君1999488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高明2000489 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马真1999490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徐国庆1999491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袁毓林1999 492 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王振亚1999493 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1998494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刘坚1998495 汉字字源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尹黎云1998496 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李小凡1998497 自然语言逻辑研究北京大学邹崇理2000498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苏培成2001 499 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北京大学苏培成2001500 汉语·汉字·汉文化北京大学胡双宝2001501 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常敬宇2000502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1辑) 北京大学沈阳1996 503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2辑) 北京大学袁毓林1998504 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张起旺1999505 汉语速成教学论文选北京大学吕必松1999506 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杨德峰1999507 汉字津梁--基础汉字形音义说解(附练习册) 北京大学施正宇1999508 汉英语文研究纵横谈北京大学王宗炎1997509 汉语速成教学研究(一) 北京大学1998510 波你尼语法入门(梵文语法书) 北京大学段晴2001 511 剑桥英语史(全6册) 北京大学理查德2001512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北京大学王力1997513 普通话水平测试习题集(粤语区) 北京大学汤力文1998514 普通话水平测试习题集(粤语区)(磁带) 北京大学汤力文1998515 对粤港澳普通话教程北京大学高然等1998516 HSK汉语水平考试词汇汉字自测手册北京大学2001 517 HSK汉语水平考试模拟习题集(高等) 北京大学赵菁2000 518 HSK汉语考试(初、中等)全真模拟活页题集(听力理解)北京大学梁德慧2002519 HSK汉语考试(初、中等)全真模拟活页题集(模拟完整题)北京大学梁德慧2002520 HSK汉语考试(初、中等)全真模拟活页题集(语法综合填空阅读理解)北京大学梁德慧2002521 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大学张双棣2000522 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王海芬2000523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侯学超2000524 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大学李晓琪2000525 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 北京大学谢光辉2000526 汉字形义分析字典北京大学曹先擢2000527 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辨析手册北京大学胡双宝2000528 说文解字声训研究北京师大崔枢华2001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大刘利2000529 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北京师大孟蓬生2001530 训诂学基础北京师大陈绂1998531 病理语言学北京师大哈平安1998532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北京师大王魁京1998533 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大岑运强1996534 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大郑国民2000535 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大黄会林1999536 现代汉语北京师大杨润陆1998537 现代汉语北京师大史锡尧2000538 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师大王宁1996539 古代汉语(上下) 北京师大张之强1999540 大学语文北京师大张之强1999541 常用词语漫话(2000版) 北京师大史锡尧2000542 汉字误读辨析北京师大宁金华1996543 汉字学概要北京师大王宁2001544 康熙字典北京师大1998545 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中央民大2002546 论语言发音中央民大2002547 濒危语言研究中央民大2002548 双语教学与研究(第3、4辑) 中央民大2001549 拉基语研究中央民大李云兵2000550 双语文化论纲中央民大丁石庆1999551 语言论集中央民大编辑部1999552 语言调查中央民大陈其光1998553 藏语汉语同源词研究:一种新型的中西合壁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民族杨光荣2002554 《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中央民大赵明鸣2001 555 姓名中央民大纳日碧力戈2000556 谐音民俗中央民大张廷兴2000557 沪溪土家语中央民大李敬忠2000558 语言与人类中央民大周庆生2000。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 裘锡圭《究竟是不是文字——谈谈我国新石器时代 使用的符号》,《文物天地》1993年第2期。
•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2013年。
高明(1996:31)进一步指出,自西安半坡仰韶文 化遗址开始出现的陶器符号,经过商代以至春秋战 国之际的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其实一直在不断使用, 不过这些陶符一直没有什么发展,比如数量一直维 持在几十种左右,形体多以简单横竖笔划或交叉, 或方折,直到战国时期仍然停留在原始形状;而汉 字则不然,其出现年代虽然比这些陶符号晚,但字 体结构由象形、会意发展到形声,商代晚期的甲骨 文,字数已达4000以上,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 字》,集秦篆已达9353字,从而明显可以看出,陶 符与汉字不是同一体系。(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 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 所谓自源文字,是指从文字产生开始就独 立发展的文字,在文字的形状和体系上是 自己独创的,历史也比较悠久,如汉字、 亚洲西部的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 雅文字。
• 所谓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 形体或系统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借源于 汉字,英文、法文等都借源于拉丁字母和 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又借源于腓尼基字 母和西奈字母,腓尼基字母和西奈字母又 借源于古埃及文字。
• 从世界上几个古老的国家来看,远在文字 产生以前,原始图画就已出现,如古埃及 的前王朝时代,文字本身就是以图画的形 式来表示,因而后来人们称之为“图画文 字”或“文字画”;更早在欧洲旧石器时 代晚期的马格德林(Magdalenian)文化(公 元前25000-15000年)原始艺术已相当繁荣, 法国发现同一时代的三兄弟洞,洞壁上布 满无数的动物图像。
• 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论衡·骨相 篇》)
• 史皇产而能书。(《淮南子·修务训》)

文字学参考书目

文字学参考书目

文字学参考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98年。

唐兰:《中国文字学》,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98年。

王宁:《汉字学概要》,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

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詹鄞鑫:《汉字说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郑廷植:《汉字学通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

姜亮夫:《古文字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班吉庆:《汉字学纲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张玉金:《汉字学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又辛:《汉字发展史纲要》,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

李思维:《汉字形音学》,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出版社,1999年。

王元鹿:《比较文字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8年。

刘军等:《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98年。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96年。

胡厚宣:《甲骨文合集》(全13册),中华书局,2000年。

《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全4册),中华书局,2000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98年。

李圃等:《古文字诂林》(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玲璞:《古文字诂林》(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圃:《古文字诂林》(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圃:《古文字诂林》(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全3册),中华书局,1998年。

推广普通话有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发展

推广普通话有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发展

社科院研究员: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地方文化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地方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推广普通话带来对方言的挤压是正常的●对濒危方言进行抢救保护是必要的由广州率先发起、上海积极响应的所谓“方言保卫战”已引发各界关注。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琨。

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必须广泛通用记者: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

当今社会各种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使用大家都能懂的语言是一种必然。

董琨:其实,不仅仅是在当下,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共同语。

春秋时期,孔子讲课用的就是当时的共同语——雅言;隋朝编著《切韵》,音系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唐代在《切韵》基础上制定《唐韵》,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以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明代以后,朱元璋将南京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作为标准音;清代雍正帝设正音馆,制定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作为标准音;鸦片战争以后,“同文馆”出现。

它除了翻译外国的著作以外,还大力推广“官话”,尤其是针对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士子举人,帮助他们学说“官话”。

记者:普通话是当代中国的共同语,它是怎么产生的?董琨:中国近代备受外族欺掠。

当时一些人认为,汉字束缚了中国人的思维,提出废汉字、推行拼音文字。

辛亥革命后,“国音推广会”成立, 试图找到一种通用语言,之后“老国音”出台。

虽然它最大程度上照顾了各地方言,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以这种“国音”为母语的人群,也就没有人能操此种“ 国音”进行交流沟通。

1924年,“新国音”得到认可。

由于它是以一种实际存在的语音——北京话为基础语音,所以推广起来很快。

新中国成立后,1955 年10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确定以“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规定普通话的内容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并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魏 亮(‘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北京 100717)中图分类号:H0;C04 文献标识码:D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2.004收稿日期:2017-08-08作者简介:魏亮(1985 ),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学术语㊂通信方式:weil@㊂ 术语学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之上,术语研究和名词审定自然少不了语言学家的参与和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就是长期从事名词审定工作并做出了重要奉献的著名语言学家之一㊂从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开始,董琨先生即担任全国委员,并在其后的二十年间四届连任,又先后出任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主任,而且长期受聘为‘中国科技术语“的编委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早期开展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而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最早成立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即由董琨先生担任㊂2017年7月28日下午,笔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华威西里董琨先生的家中,就‘语言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及语言学方面的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请教㊂语言学跟名词审定关系最为密切董琨先生在古代汉语㊁汉字史㊁辞书编纂和辞书史等语言学的多个方面以及书法史㊁中国古代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斐然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参与了‘现代汉语词典“从1993年启动的第三版直到2012年出版的第六版的修订,还与何九盈先生和王宁先生共同主持了2015年出版的‘辞源“第三版的编纂,而‘语言学名词“的编订和出版亦是董琨先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规范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㊂董琨先生讲,语言学跟名词审定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科技术语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科技术语的载体㊂科技名词的审定必然会由自然科学㊁技术科学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㊂20世纪50年代,国家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其中就有社会科学组,但社会科学领域一直没有做起来㊂1985年名词审定工作恢复,自己从那时开始就介入了一些工作,但正式进行语言学名词的审定,是21世纪初的事情㊂对于这项工作,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义不容辞㊂学术界也都很赞成,觉得很有必要㊂名词审定可以说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语言学名词不统一,会给教学和研究造成困扰和麻烦,所以大家都很支持这个工作,团队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被确定为重点项目㊂在社会科学领域,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6月率先成立,最终完成的‘语言学名词“涵盖理论语言学,文字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㊁词汇学,辞书学,方言学,修辞学,音韵学,训诂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13个部分,共收词2939条㊂这也是社会科学方面最先推出的名词审定成果,于2011年5月正式公布,整个工作前后历经十年㊂32‘语言学名词“审定专家皆 一时之选”一个学科的名词审定竟然耗费了十年之功,董琨先生表示,这是事先未曾预料到的㊂尽管最终的收词量较起初构想的4000条已大为减少,出版的‘语言学名词“也算不得大型辞书,但实际上工作量是很大的㊂从确定整体的结构到确定收录的词条,都要经过反复的讨论,取得学界的共识㊂初稿形成以后,也还有很多程序上的工作,添加附录㊁编制索引等都需要一定的工作量㊂更且‘语言学名词“的编订又提出了加定义的要求㊂在此之前,全国科技名词委早期审定和出版的各学科名词普遍只是中英名词对照而未加定义,而董琨先生和诸位同人决定‘语言学名词“ 一步到位”,第一版就是定义版,这就令审定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面对的困难大为增加㊂承担起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职务,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委员的聘请,而在人选的范畴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基本依托社科院语言所一个单位,另一种是不受单位的局限而面向整个学界㊂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前者便于组织和沟通,有利于加快审定工作的进程,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面向学界征求意见时不易取得一致;后者则在工作过程中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是因为不同的意见已经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解决,后期的问题会少得多,成果的权威性当然也更高㊂语言学名词审定工作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动员了整个中国语言学界的精英力量㊂例如负责训诂学部分的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曾师从著名训诂学家陆宗达,陆宗达是黄侃的学生,而黄侃则是章太炎的学生,可谓一系传承,堪称当前训诂学的标志性人物㊂再如已于2011年过世的王德春教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曾任中国修辞学会会长,‘语言学名词“的修辞学部分就是他来负责的㊂还有文字学部分的负责人是由著名的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推荐的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黄德宽,而黄先生又是中国文字学会会长㊂另外,像负责语法学部分的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被称为 20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㊂未能担任审定委员的中国文字学会第一任会长㊁北京大学的裘锡圭先生,社科院语言所前任所长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沈家煊先生,2011年过世的中国人民大学的胡明扬先生等语言学界的权威也都受聘为审定顾问㊂总的来讲,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组建了一个最为豪华的学术阵容,各分支学科的负责人㊁首席专家是学界公认的 一时之选”㊂尽管审定工作足够严谨,审定专家足够权威,董琨先生对最终的成果还是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打算将之作为 征求意见稿”来推出㊂这是有例可循的㊂‘现代汉语词典“20世纪50年代开始编写, 60年代先出了 试印本”征求意见,再出了 试用本”送审,1973年内部发行,1978年才正式发行第一版㊂董琨先生谦逊地认为,‘语言学名词“也是第一次做,肯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㊂后来在大家的赞成和支持之下,才以 正式公布”的身份和社会见面㊂董琨先生讲,‘语言学名词“公布之后,得到的反馈基本还可以,当然也有一些问题㊂而在‘语言学名词“的编订方面,他还有一个提议,就是出一个拼音版的㊂这是有必要㊁有意义的,特别对于母语非汉语的人的学习来讲是很有利的㊂加注拼音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辨别哪个是词,哪个不是词,也是需要一定的工作量的㊂语言学研究需要将术语中国化㊁汉语化董琨先生指出,语言学的名词有不同于自然科学名词的特点㊂一个特点是,自然科学术语具有唯一性,或者称作单义性,语言学名词则并非如此㊂例如 词”,既是词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词汇学要用,语法学也要用㊂语素也是这样,王力先生当初将morpheme翻译为 语法成分”,后来又有人翻译为 形素” 词素”,现在则公认叫作 语素”㊂再一个特点是,语言学既有现代的一面,也有传统的一面㊂中国语言学诞生很早,也很发达㊂语言学在古代称作 小学”,虽然被视为依附于经学,但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有文字学㊁音韵学㊁训诂学三个分支㊂现代语言学引进来,有的与传统语言学是基本可以对应的㊂当然现代语言学有很多新的内容,是传统语言学薄弱的方面,比如语法㊂语法学是语言42学一个很大的门类,19世纪末引进中国,最早的著作就是‘马氏文通“,整个照搬的西方 葛朗玛”(grammar)㊂有一阵中国把西方的作为禁忌,语法学家都不敢承认自己的研究实际吸收的是西方的学问,像丁声树写作‘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就是这样㊂现在则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就是完全采用西方的语法体系而忽视汉语的实际情况㊂我们要做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学研究,而建设者需要做的,首先是把术语中国化㊁汉语化㊂字本位的语法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的语法的一个体现㊂这要追溯到赵元任先生,他指出在汉语里,字是很重要的㊂字可以作为语法的不同层次,可以是语素,可以是词,甚至一个字就可以成句㊂北大的徐通锵先生就提出字本位,华东师大的潘文国教授出版了一部著作就叫‘字本位与汉语研究“㊂字本位现在也没有成为定论㊂在语言学上,往往不容易达成一致的意见㊂比如甲骨文,已经发现的单字有三四千,识别成果得到公认的就一千多㊂包括郭沫若老先生,是甲骨文研究 四堂”之一,提出的观点很多,但能够成为定论的也不多㊂说到‘语言学名词“的影响,董琨先生表示,审定成果出来以后,名词上的争议会少一点,研究和争论的前提会比较一致㊂审定工作实际上带有清理或整理的性质㊂例如, 等”是音韵学的一个概念,原来说得非常地玄妙,一直没有明确的㊁统一的界定㊂在审定中大家按照现代语音学的观点来考察,认为主要根据的是韵部里韵腹和介音大小的区别㊂再如 异形词”,有的专家认为是文字学的,但是审定委员会遵从学界大多数的意见,将其归到词汇学,后来也没有引起什么争议,大家都能接受㊂至于进一步的影响,自己也不能做太高的评价,学界自有定论㊂是科技救了汉字谈及汉语拼音化的问题,董琨先生首先指出,汉字曾经有过危机㊂到了近代,中国与外国先后发生的多次战争都是失败的,中国人觉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就产生了文化激进主义㊂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指出要振兴中华,必须振兴教育,可是汉字太难了,不利于教育的普及,那就必须废除汉字㊂所以近代一直有废除汉字的思潮,鲁迅都说过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要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㊂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也提出 汉字要改革,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㊂但是这个没有实行,因为汉字拼音化很难,并且那时推广普通话都还没有做㊂后来毛泽东的一些老师就对他说汉字拼音化是不可行的㊂生于湖南长沙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就在日记中提到,到毛泽东家里做客时说了这种意见,毛泽东表示要再做研究㊂所以实际采取的是适当地改革,对汉字做精简,包括异体字整理,简化汉字,又制定了拼音方案,通过注音来帮助大家识字㊂董琨先生讲到,自己有一个观点:上述这种思潮是有它的背景的,汉字曾经确实跟不上文明前进的步伐㊂西方很早地进入了机械化,发明了打字机,字母个数很少,使用打字机很方便,可是汉字用不了㊂汉字打字机是日本人发明的,非常笨重,一个很大的盘,因为要有几千个汉字㊂后来西方还在前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可以处理文字,进入了信息处理自动化时代㊂这样,中国跟不上信息处理自动化时代,就要被淘汰,那么也就只有牺牲汉字,所以提出汉字拼音化,有其技术方面的背景,应当加以体谅,不能都说是 激进”㊂20世纪70年代之后情况就改变了㊂那时产生了集成电路和点阵技术,有了显示屏,依靠计算机学家和语言学家合作,汉字也可以用点阵来显示,输入输出不再是问题㊂当汉字进入电子计算机,命运得以改变,跟上了信息处理自动化时代,拼音化也就没有那种必要了㊂所以说,是科技救了汉字㊂现在有了拼音方案,也很好㊂它是一种准拼音文字,但不会㊁也不能取代汉字,对此没有什么好紧张的㊂拼音文字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比如说,外国人的电脑里没有汉字字库,只能用拼音表示,幼儿教学㊁聋哑人也都要用拼音文字㊂‘现代汉语大词典“值得期待董琨先生1946年出生于台湾,本科阶段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后来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52读研究生,开始了语言学的研究生涯,数十年耕耘,成果丰硕㊂而在近年退休之后,董琨先生依然相当繁忙,先主持了商务印书馆‘辞源“的修订工作㊂‘辞源“上一版还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商务印刷馆想赶在2015年首版问世一百周年之际推出第三版‘辞源“,多年前就在物色人选,董琨先生成为被聘请的三位主编之一,另两位主编分别是北京大学的何九盈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先生,而董琨先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㊂‘辞源“的工作忙了五六年告竣之后,又有多家单位前来邀请,包括上海要修订‘汉语大词典“,也曾请董琨先生审稿㊂最近则主要投入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蓝生领衔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工作㊂这是一部真正的 大词典”,不是 胖词典”,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预计会在2020年面世,值得大家期待㊂热点关注世界首例敲入亨廷顿基因的猪在中国诞生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又称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chore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㊂该病由美国医学家乔治㊃亨廷顿于1872年发现,主要病因是患者第四号染色体上的亨廷顿基因(huntingtin,HTT)发生变异,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子团,在脑中积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㊂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表现为舞蹈样动作,随着病情进展逐渐丧失说话㊁行动㊁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会持续发展大约10~20年,最终导致死亡㊂北京时间2018年3月30日凌晨,生物学顶尖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敲入亨廷顿基因的猪模型再现了亨廷顿病的选择性神经退化症状“( A Huntingtin Knockin Pig Model Recapitulates Features of Selective Neurodegeneration in Huntington’s Disease”),报道了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精准地插入猪的内源性亨廷顿基因中,利用成纤维细胞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敲入亨廷顿基因的猪模型㊂该模型不仅能模拟亨廷顿病患者在大脑中特异神经元选择性死亡的典型病理特征,而且表现出类似亨廷顿病 舞蹈样”的异常行为㊂更重要的是,这些病理特征及异常行为都可以稳定地遗传给后代㊂亨廷顿病是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理想的疾病模式,可用于研究蛋白质错误折叠如何引起选择性的神经退化,这是以后研究多基因突变病症的基础㊂小鼠是最常见的动物模型,但是小鼠模型并不能表现出像病人脑中一样的典型病理特征㊂许多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在小鼠模型中有效,在临床上对病人往往无效㊂于是,科学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大动物身上㊂2008年,李晓江和同为人类遗传学教授的夫人李世华(Shi Hua Li)在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合作者的支持下,通过将外源性的突变基因引入到猕猴的体内,成功地建立了世界首例转基因亨廷顿病猴模型㊂在该模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相应的病理特征和行为变化㊂但是,表达外源性致病基因片段的毒性过强,实验中的转基因猴子基本在出生后较短时间内死亡,同时无法传代㊂最终,他们找到了现在的实验对象 猪㊂研究团队经过4年的通力合作取得成功㊂这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使科学家能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㊂(魏亮摘编自中国科普博览微信公众号:‘中国主导,领先世界!突破全球难题,首例 舞蹈症猪”在中国诞生“,2018年3月30日)62。

周原甲骨文与汉字形体发展

周原甲骨文与汉字形体发展

作者: 董琨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古汉语研究
页码: 82-87页
主题词: 周原甲骨文 汉字形体 西周金文 殷墟甲骨文 西周早期 俗体 《说文》 汉字的形体分化字 讹变
摘要: 周原甲骨文与汉字形体发展董琨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现代考古学所揭示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传说作为汉字起源时代的一种暗示,并非无稽之谈。

因此下文他又指出:“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汉语的词义蕴含与汉字的兼义造字

汉语的词义蕴含与汉字的兼义造字

作者: 董琨
作者机构: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0732
出版物刊名: 中国语文
页码: 226-230页
主题词: 汉字构形;汉语词义;造字;甲骨文;蕴含;形体结构;说文解字;古代文献;古代汉语;会意字
摘要: 汉语的词汇存在词义蕴含现象,汉字则相应地存在一种兼义造字方式。

这种造字方式,大致可分为单相的整体型的与双相的分体型的两类。

兼义造字约占甲骨文可识形体的十分之一,多数属于传统六书的会意字。

在《说文解字》以及其他古代文献中,都可以寻找到汉字兼义造字的痕迹和例证。

运用'词义蕴含-兼义造字'的观点,将有助于考察和解释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方面的若干特殊现象。

汉字:最早起源比仓颉出生早5000年

汉字:最早起源比仓颉出生早5000年

汉字:最早起源比仓颉出生早5000年位于长安区郭杜街道长里村的仓颉造字台陕西国学研究会西安国学公益研习会成员为纪念仓颉,不仅制作了横幅,还穿起了汉服原标题:汉字是仓颉造的吗?4月20日谷雨到来之际,陕西国学研究会西安国学公益研习会等团体举行了联合国中文日庆祝、宣传活动。

联合国新闻部将中文日定在农历24节气“谷雨”这天,为的是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汉字真的是仓颉造的吗?“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关于仓颉造字,在我国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

女娲造人后,没有给人造字,人类在此后上百万年里只能靠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的老办法既不准确,也不方便,黄帝的史官仓颉因此经常出差错,受到黄帝批评。

仓颉很苦恼,决心想一种新办法来记事。

他在家挖空心思,翻肠倒肚,想得头昏脑涨、耳鸣目眩,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

母亲看到仓颉为此事如此痛苦,就劝他到民间走访,利用大众的智慧,开阔自己的思路。

这样,仓颉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大山,涉过八八六十四条河流,进了九九八十一个村庄,拜访了九百九十九位见多识广的老人,终于茅塞顿开,回到家乡白水阳武村,仿照万物形态画符号,按人站立的样子,画出“人”;照鸟兽的爪印,描出“爪”……他给这些符号起名“字”。

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他躲进一个山沟里三年,造出了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才走出山沟,到全国各地传授。

但是中国人用不了那么多,连圣人孔子也仅仅学了7升,还有3升没处用,被撒到五洲四海,使外国人也有了文字。

仓颉造字后,黄帝择吉日告示天下,号召人们学习、使用。

当时天下正遭受灾荒,玉帝获悉仓颉造字成功,深为感动,令天兵天将取出天宫仓库里的谷子,撒向天下,解除了民众灾情。

黄帝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为24节气之一,以表彰仓颉的功绩。

关于仓颉造字,不光有民间口头传说,一些史籍中也有类似文字。

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称:“仓颉作书” 。

西汉刘安撰的《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明解字》称:“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r——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r——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

语言学和辞书的耕耘与收获r——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
所董琨研究员
魏亮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
【年(卷),期】2018(20)2
【摘要】术语学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之上,术语研究和名词审定自然少不了语言学家的参与和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就是长期从事名词审定工作并做出了重要奉献的著名语言学家之一。

从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开始,董琨先生即担任全国委员,并在其后的二十年间四届连任,又先后出任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语言文字协调委员会主任,而且长期受聘为《中国科技术语》的编委。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魏亮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北京 100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C04
【相关文献】
1.耕耘科研收获辉煌——专访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丁玉强研究员 [J], 赵凯
2.辛勤耕耘总有收获--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凤兰 [J], 邓爱华
3.探寻武汉地区激光加工产业发展之路——访湖北省激光学会副秘书长刘善琨副研究员 [J], 蒋亚宝
4.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应用的问题及前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倬同志 [J], 王凡
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建峰 [J], 孙娅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启功和他的《汉语现象论丛》

启功和他的《汉语现象论丛》

启功和他的《汉语现象论丛》
董琨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1998(000)009
【摘要】@@ 问世已历百年的《马氏文通》(马建忠著)是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奠基之作,成就极高,影响綦大.但是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及编纂主旨的局限,存在两大遗憾:一是某种程度上对西方印欧语言语法体系的模仿与蹈袭(虽则这是完全难以避免的),二是只论散文,不及韵、骈,而后者洵为我国数千年文学遗产的大宗.
【总页数】1页(P27)
【作者】董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启功《汉语现象论丛》
2.对偶与中国文化──启功《汉语现象论丛》读后
3.启功《汉语现象论丛》学术研讨会综述
4.汉语表述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的语义学探讨——《国际歌》译文与古汉语代词主语省略现象
5.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周古文字读本》简介

《商周古文字读本》简介

《商周古文字读本》简介
鲁涛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
【年(卷),期】2012(033)001
【摘要】《商周古文字读本》于1996年7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编著者为刘翔、陈抗、陈初生、董琨。

该书的主要观点是: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它本身尚处于不断地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之中。

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待做。

关于古文字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鲁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从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兼释"(田申) "字
2.甲骨文"合文"现象
初探r——以《商周古文字读本——殷墟甲骨刻辞》38片为例3.《从古文字角度
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r干问题》一文商榷4.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善卷和蚩尤——兼谈对一件商代铜器铭文中一个特殊文字的释读5.古文字所见之商周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汉字源流》阅读笔记深圳晓燕2018年8月16日董琨的这本《中国汉字源流》通俗易懂,我花了两天时间就阅读完毕。

古老的汉字承载了古代中华文化的丰富信息,每一个汉字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在汉字“天”中可以体现,同时,“天”这个汉字自然地表现出了“天就是人”的意思。

再比如,“和”这个汉字,说明当时的先民已有耕种,口中食用禾类作物,进而引申为表示音节的调和,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因此,“和”的追求及其维护,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

此类汉字不胜枚举,由是可见,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任何文化都需要文字记载,才可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汉字时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汉字的音形义三位一体,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最为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中华文化。

文字得以流传,必须依靠载体,汉字的载体先后经历了:龟甲兽骨------青铜玉石------竹简木牍------缣帛纸张。

这从一定的物质层面上,保证了汉字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主要部分,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人情习俗、衣食住行等,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离不开从未间断的文字记载。

要弄清楚语言与文字的区别。

语言并不是区别动物与人类的根本特征,因为动物其实也有语言。

但是,当人类语言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文字这种书面语言的出现,就是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事情了。

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结束了漫长的野蛮混沌的境况,从此踏上文明之路。

文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国家、城市、商业、文字、宗教、冶炼金属、种植农作物等,都是人类开始文明的标志,其中,文字,时最为重要的一种标志。

人类真正的历史,可以说是从有了文字之后才开始的。

文字,是文明之光。

关于文字的起源,有如下几种说法:A、仓颉造字——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这个传说,说明文字是特殊人物造出来的,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早先中国的民间,普遍敬畏文字,乃至写有文字的纸张,“敬惜字纸”。

B、伏羲造八卦——八卦是古人占卜的八种基本形式,由阴爻和阳爻组成,这些图形晋国排列组合,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意义。

中国古老的经典《周易》,对八卦有系统的论述。

德国科学家,发明计算机的先驱者,就曾经从《易经》的八卦图像种印证了从0—63的二进位数字。

C、神农结绳记事——此类结绳记事的方法,是很多民族都曾经经历过的一个阶段。

南美洲的秘鲁印第安人,还有专门的结绳语言。

最后归纳:八卦和结绳记事,虽然可以表达某种信息,但是不能记录语言,因此,不具备文字的功能。

文字也不是特殊人物创造,只不过,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为文字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荀子所言极是: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一也。

甲骨文介绍:山东商人范先生,真实身份古董商,来到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农民刨出来的龙骨,收购后,请教山东老乡王懿荣,王是内行,认为这是失传的古代文字,随后花大价钱收购甲骨。

这一年是1899年。

此事轰动海内外学术界。

此地是商代后期都城,盘庚迁都于此。

盘庚是商汤第九代孙,自从迁到安阳后,一直到商纣王,也就是第八代十二王,都没有再迁都。

共计273年。

安阳当时叫做殷,周王朝灭掉商朝后,此地成为废墟,因此,也叫殷墟。

商王的占卜:1、经过整治的龟甲,反面钻槽2、占卜时用火在槽内烧灼,使正面出现裂纹。

3、根据裂纹数目和方向,确定兆,推断吉凶结果。

完整的卜辞分为:1、前辞,也叫叙辞,用天干地支说明时间,和占卜者姓名。

2、贞辞,也叫命辞,记叙占卜所问事情。

有时会正反两方面进行对贞。

3、占辞,记叙根据卜兆情况的判断。

4、验辞,记叙占卜后验证的结果。

除了在安阳殷墟发掘出大量甲骨,同时在山西扶风和岐山也发现了大量甲骨,被称之为周原甲骨文。

周原甲骨文都是残骨,只有通用的y 银币那么多,上面的文字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是世界微雕史上的奇迹。

甲骨文的特点如下:1、形体不固定,部件位置比较自由,可以随意摆放;同一个字可以使用不同的部件;同一个部件可以有笔画繁简的不同;部件的刻写方向可以有正反的不同。

2、甲骨文中有很多合文,把两三个字挤在一起写刻在一个字的位置上。

金文介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吉金文字,也叫铭文。

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古人在食器中特别重视鼎,在乐器中最重视钟,所以钟鼎可以作为青铜器的总称。

钟鸣鼎食,反映的就是帝王贵族日常生活的气派。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使用陶范。

金文是预先雕刻刀陶范上,造铸造出来的,少数才是铜器做好后刻上去的。

陶范松软,雕刻比龟甲更容易,因此,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图绘性更强,更接近原始文字。

著名的三个鼎:1、毛公鼎,铭文473个字,铭文最长,书法楷模。

(台北故宫博物馆)2、后母戊鼎,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鼎,镇国之宝(北京国家博物馆)3、大克鼎,铭文290个字,书法史上地位非凡(上海博物馆)简牍文介绍:竹简,木牍。

制作材质不一样,竹简细,木牍宽。

古代中国纸张发明之前的书籍,用皮绳穿连,皮绳叫做韦。

孔子的韦编三绝就是说读书把读了很多遍,把绳子都翻断了。

制作竹简的方法:1、把竹片放在火上烘干,水分析出,犹如出汗,叫汗简。

2、去掉外部青皮,叫杀青。

所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说。

汗青,就是历史著作,也就是史册。

春秋战国时期,书写材质逐渐丰富,有陶器、玉石、竹木、缯帛(白色丝织品,发现不多,1942年湖南长沙出土战国楚墓出土一件,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面内容有关于古代天文历数著作,另一件马王堆汉帛书)、玺印(印章上的文字,分阴文和阳文,阴文凹陷,印出来白的,阳文凸出,印出来红的)、货币(布币、刀币、圆钱),兵器文,上面都可以刻写文字。

小篆介绍:秦国文字是籀文,也叫大篆。

秦始皇灭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全国文字,有李斯主持,形成正是字体小篆。

小篆特点:1、轮廓定型2、笔画定型3、结构定型小篆削弱了汉字的象形意味,使汉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困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汉字的行为,也是汉字在古文字阶段迈出的最后一步。

关于汉字的部分:象形字:类似图画的字,比如,月、雨、日、鱼、衣、木。

指事字:无法画图,抽象事物。

比如,上、下、本、末、刃、亦(人下两点,腋窝的位置,是腋的古字)会意字:休、从、北、一看就能领会的字。

莫,太阳落到草丛里,看不见了,意思是傍晚。

步,一前一后两只脚。

涉,渡过水流。

爨,煮饭的意思,上面一双手,手中间是煮饭的锅,中间位置是灶台,下面是林,表示煮饭的燃料,下面另一个人,合作者,下面是火,于是开始煮饭了。

非常生动细腻的衣服行炊图。

假借字:抽象的,无法表达的词语,如表示方位的名字,表示性质的形容词,指示代词,语气助词等,都无法造出来,就借用读音相同的汉字来表示。

其实也不是造字法,并没有造出新字。

东,口袋。

难,一种鸟的名字。

易,一种有脚的蛇。

我,一种武器。

何,一个人挑着担子。

形声字:添加部件,把原先同音的汉字加以字形和意义上的区分。

般------盤止------址县------悬(县,一颗脑袋倒挂在木柱上示众)益-------溢(水从器皿里漫出来)转注字:专注,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

班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隶书介绍:小篆虽然整齐,结构均匀,可是写起来并不方面。

民间出现了较为草率的新字体,破坏了小篆的端正工整,在下层官吏、差役、工匠、奴隶中流行。

也有说是罪犯程邈在监狱中整理的。

隶书在秦灭亡后进一步得以推广和流行,随着纸张的发明和毛笔的改良,进入西汉以后,隶书出现了新的面目,有蚕头燕尾的说法。

东汉以后,成为官方承认的正体字。

隶书特点:1、线条平直方正,进一步符号化,几乎丧失了象形意味。

2、分化归并了小篆的偏旁,小篆中同一偏旁在隶书中不同位置,可以成为不同的形体;小篆中不同偏旁在隶书中被归并为同一形体。

3、隶书的形体,较之小篆往往有所减省。

这个过程,被称之为隶变。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它结束了古文字阶段,而使汉字进入更加定型的阶段。

同时,许多偏旁部件发生了变形或者被兼并,导致许多汉字直接表义的功能被削弱或淡化了,不能做到见字明义。

草书介绍:从隶书发端萌芽,流行鱼民间,到了东汉以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可以用在官方场合。

比如,书写给皇帝看的,叫章草。

楷书介绍:后人称之为方块字,直接脱胎于隶书。

也叫正书,真书。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使东汉末年的钟繇。

楷书到隋唐才基本成熟,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印刷术是以楷书作为印书的主要字体。

行书介绍:和楷书草书同时产生。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

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做一部中国文化史。

1、关于天干地支:中国的历法在尧舜时代就已经建立,其特色就是运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配合,来纪日和纪年。

这些代表干支的汉字,大都是假借来的。

寅,是一支箭。

午,是工具杵。

酉,是酒尊。

辛,是一种刻刀。

戊和戌,是两种兵器。

丁,是一根钉子。

庚,是一种铜质的乐器。

这说明,造这些字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铜器时代。

比如铸,两只手,冶炼的坩锅,燃着火的器皿,显示出了冶炼工匠手持坩锅将要进行浇铸的场景,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情况。

2、关于禾苗和中国中国,以农业立国。

所以很多汉字都和“禾”有关。

年,人加禾组成,表示一个农夫扛着收获的庄稼回家。

说明上古的人们,把每次收获庄稼当作过了一年的标记。

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庄稼只能每年耕种,收获一次。

比如,年成。

季,禾加子,幼小的未成熟的庄稼,相对于年来说小一级,所以,季可以用来表示排行年龄最低的人。

秉,人手里拿着禾,所以有了持有,拿着的含义。

兼,手拿着两株禾,两株禾合并在一起,所以有兼并、合并、并列的意思。

缣,用两种丝线合织的纺织物,也叫绢。

鹣,是一种比翼双飞的鸟。

鳒,就是比目鱼。

这些汉字的产生,都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纺织和渔猎的重视。

秦,两只手举着杵舂着收获的禾的图像,表示粮食很多。

秦国,八百里秦川,历来是中国粮食的生产基地。

直到汉朝,西域各国还称为秦,世界各国称CHINA,这个名称的来源,正是秦。

3、羊的地位。

汉字中由羊孳乳出的汉字,可以看出羊作为古代畜牧业发达时的重要牲畜在中国古人心中的地位。

祥,用羊祭祀,吉祥如意。

美,羊角戴在头上作为装饰品。

羌,戴着羊角的人,古代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養,把食物给羊吃,蓄养。

善,说好话谓之善。

膳,表示伙食,说明羊肉在中国古人伙食中是受到特别欢迎禾欣赏的。

羞,手拿羊敬献美好的食品,羞愧,害羞,是假借义。

鲜,鲜美的食物。

羔,把羊放在火上烤,类似于烤乳猪。

群,本义是羊群。

泛指人群、群众。

群就是居住统治下的一群驯服的羊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