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一、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国家结构、国际力量和阶级关系这三种要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社会革命转型的起源与成就。

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到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社会革命虽然很少发生,但却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

《国家与社会革命》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框架,以分析这种革命的原因、冲突和后果。

而且、该书对三个主要的案例进行了深入而严肃的比较历史分析,这三个案例是:从1787年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革命、从1917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革命和从1911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革命。

作者认为,现有的革命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革命的实际历史模式。

因此,作者力促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她主张进行结构性论而非意志论的分析,强调跨国性世界——历史背景对国内政治冲突的重要作用。

首先,她坚持认为,国家应该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强制组织、在阶级控制和... (展开全部) 在本书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国家结构、国际力量和阶级关系这三种要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社会革命转型的起源与成就。

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国到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社会革命虽然很少发生,但却在现代世界历史上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

《国家与社会革命》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框架,以分析这种革命的原因、冲突和后果。

而且、该书对三个主要的案例进行了深入而严肃的比较历史分析,这三个案例是:从1787年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革命、从1917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俄国革命和从1911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革命。

作者认为,现有的革命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革命的实际历史模式。

因此,作者力促我们采用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她主张进行结构性论而非意志论的分析,强调跨国性世界——历史背景对国内政治冲突的重要作用。

首先,她坚持认为,国家应该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强制组织、在阶级控制和阶级利益面前具有潜在的自主性,因此,在解释社会革命时,必须把国家置于核心地位。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该书的总体框架本书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世界历史上所发生的社会革命转型的参照性框架,并且运用了比较历史的方法,力图对1787—1800年的法国革命、1917—1921年的俄国革命和1911—1949年的中国革命的原因及结果做出解释。

第一章通过对已经被广泛认可的“革命”理论的假设与研究方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概括性地提出了一些分析原则,其目的在于,为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上实际发生的革命事件的特点和疑点确定新方向。

但是,第一章的提纲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论证。

本书的其余部分将力图使其在具体运用中变得有血有肉。

本书第一部分,通过对旧制度下的波旁王朝、沙皇俄国和帝制中国的国家政权、阶级结构和国际环境的分析,追溯了这三国革命性危机与冲突的根源。

分析的重点是,旧制度下的国家政权如何陷入危机以及革命动乱中的农民起义。

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革命本身——从最初的爆发到相对稳定并有着特殊结构的新制度的巩固:法国的拿破仑体制、苏联的斯大林体制以及独特的中国共产主义体制。

这一部分将特别关注革命领导集团的国家建设与革命后社会中新政权的结构与活动。

<序言>第一章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入一种能够替代所有(或者大多数)现存解释途径的新模式,并论证这一新模式的分析原则与方法。

与当前盛行的理论所用的解释模式相反的是,我将要论证用结构性视角来分析社会革命,并且应该特别关注国际背景,应该关注国内与国际因素对旧制度下的政权组织崩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新的、革命性政权组织的的建立情况。

此外,我还要论证,比较历史分析是用来建立既有历史根基,又能超越个案局限的普遍性革命理论的最佳方式。

P6 一既有的革命理论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将革命视为生产方式所导致的阶级分裂的产物,革命通过阶级冲突而将一种生产方式改造为另一种生产方式。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社会和政治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有些吃力。

书中那些关于国家本质、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论述,感觉有些抽象和遥远。

但随着深入阅读,我逐渐被列宁深刻的洞察和犀利的分析所吸引。

列宁在书中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指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人们共同劳动,平等相处。

但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产生了阶级分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了国家这个暴力机器。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在历史课上学到的古代王朝,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凭借着国家的权力,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却在辛苦劳作中苦苦挣扎。

书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论述,也让我深受触动。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无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

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些纪录片,里面展现了工人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勤劳作,却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

他们开始觉醒,团结起来,为了自己的权益而斗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想到了我们如今的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享受着各种权利和自由。

但这一切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国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如今,国家承担着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责任。

我们看到,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工作就已经完美无缺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依然匮乏,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在医疗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让很多人因病致贫。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_《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五篇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_《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五篇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_《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五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大学生《国家与革命》读后感【一】《国家与革命》是列宁系统阐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

《国家与革命》写于1917年8-9月,1918年5月出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加深和激化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帝国主义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和高度集中地垄断经济形势,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

正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加重了对劳动群众的压迫和剥削。

战争给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迫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奋起进行反抗对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形势。

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提上了日程。

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列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吧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一段话十分清楚的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

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国家与社会革命 读书报告

国家与社会革命 读书报告
民暴动。
中国:1911年帝制垮台后,农村混乱日益扩大,但未发生农民反对地主的暴
动。
中国村社自治传统的缺失和地主对农民的直接控制能力强大,使农民在帝 制垮台后无力组织大规模造反运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 将他们组织起来。
中国共产党最终发现,必须以农民为基础,建立一支能够夺取和维持行政 区域的红军。然后在共产党的军事和行政控制的保护伞下,地方政治最终得以 重组,使得农民拥有历史上所缺乏的反对地主的集体力量。
巨大的外部压力会迫使国家希望通过现代化改革获得更大的资 源调动能力;而这种改革的意图又注定会损害到掌握土地的上层阶 级的利益。
于是这个阶级会想方设法阻挠改革,又因为他们在国家内部往 往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他们的阻挠不仅仅使得任何改革的设想 都难以实现,而且会破坏了国家和政府的组织机构;再加上适宜农 民造反的社会环境,这三个国家想要通过政府自上而下施行改革而 完成现代化的转型,是不太可能的。
更多民众参与到国家调控的民族 事务中来。与旧制度相比,革命期间 形成的国家组织更加地中央集权,更 加理性化。这些国家更有能力控制社 会,也能更独立自主地抗击国际体系 中的竞争者。
就法国、俄国和中国而言,阶级斗争——特别是农民 阶级与地主阶级间的斗争,在数次革命浪潮中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但革命形势的出现与革命后所建立的新政权的性 质,都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组织结构及国内相关阶级和政 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取决于其国际地位。
统计和实验的方法难以适用于对社会革命的研究,作者创 造性地使用了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在既不用数量统计,又不 是单纯历史叙事的同时,使社会革命的研究符合社会科学的规 范性要求。
作者在案例本身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基于社会革命的复杂 性,采取多变量的方式寻找多个案例发生的共同原因;通过与 反例进行对比,进一步确证结论。

国家与革命 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 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国家与革命》是俄国革命领导人列宁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治理论作品。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不禁对其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国家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压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这种观点激起了我对国家本质的重新认识。

在一般观念中,国家常常被视为公正稳定的管理机构,而列宁的理论提醒了我们,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并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

这个观点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对国家抱有盲目的崇拜,而应该不断思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寻求更为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其次,在本书中,列宁详细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任务。

他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这一理论观点对于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无产阶级运动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它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的斗争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更是要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这使我产生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同时也对现实中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实施革命的可能性产生了思考。

此外,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区别,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强大到足以镇压资产阶级反抗的国家机器”。

这一观点让我对权力和国家机器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资产阶级民主下,国家机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工具,并不能真正保障无产阶级的权益。

而无产阶级专政则追求的是建立起新的国家机器,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这使我意识到,在革命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无产阶级专政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无产阶级的真正解放和社会的公正发展。

通过阅读《国家与革命》,我对国家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它让我反思了现实社会的问题,并对未来社会的可能性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本经典的政治理论著作,它的思想触动了我对社会和政治的理解,让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读《国家与革命》有感1000字zsl 方塘半亩半《国家与革命》是列宁1917年8—9月写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名著。

它主要是列宁根据阅读大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理论观点的书籍,整理出来的较为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渐渐融合在了一起。

劳动人民遭受的剥削与压迫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帝国主义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高度集中的垄断经济形式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列宁把帝国主义看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各个参战国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灾难,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加重。

还有就是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故意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更改它的革命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在社会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为了揭露和批判他们以及无政府主义者的歪曲,恢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列宁从1916年秋天起就大量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问题的著作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国家的态度。

在这本书中,列宁从国家的起源人手,在摘引了恩格斯对国家的分析后,概括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

也就是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他还强调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说:”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历史作了一般的总结,使人们认识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还使人们得出这样一个必然的结论:无产阶级如果不先夺取政权,不取得政治统治,不把国家变为‘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就不能推翻资产阶级,这个无产阶级国家在它取得胜利以后就会立刻开始消亡,因为在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里,国家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在这里还没有提出究竟应当怎样(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以无产阶级国家来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问题。

国家与革命心得体会.doc

国家与革命心得体会.doc

国家与革命心得体会篇一:《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在《国家与革命》这一本书中写到,国家是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同时,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社会在分裂为阶级之前,国家并不必要,只有在出现阶级剥削和压迫之后,国家才是必要的。

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将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后,也就消灭了阶级差别和无产阶级自身,国家也就会“自行消亡”。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完全不需要国家。

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不是从外部加强与社会的一种力量”。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产生国家。

当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产生国家。

这说明了,在阶级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

同时也证明了国家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他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国家的产生是曲折的,冗长的,繁琐的。

当国家一经产生,通过努力,国家一定会延续,通过时间的沉淀,一定会创造各种文明,带来新的效益。

从女娲造人,人类的产生;盘古的开天辟地,使文明开始出现;各个朝代的演变,留下宝贵的精神经验,都经历了时间的淘汰、历史的洗礼。

在历史的进程中,侵略者展开他们的魔爪,对中华民族的一草一木开始掠夺时,将完整的中华民族伤得体无完肤。

而圆明园的毁灭,就是侵略者掠夺的有力证据;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由于政府的腐败,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生火热之中。

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发,终于爆发了革命。

当毛泽东一代伟人的出现,为革命带来了新的曙光,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拉开了帷幕。

经过革命者的艰苦奋战,无数次的探索,在实践中寻找经验,汲取教训,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使人们远离了那不堪回首的岁月。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引言概述:《国家与革命》是俄国革命导师列宁的一部重要著作,探讨了国家的本质和革命的必然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味到了国家与革命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启示。

一、国家的本质1.1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列宁在书中指出,国家是一种阶级压迫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暴力和压迫的机构。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被压迫阶级进行控制和剥削。

1.2 国家的消亡列宁认为,随着阶级斗争的加剧,国家将逐渐消亡。

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国家的消亡。

惟独在泯灭了阶级和剥削的基础上,国家才会逐渐消失。

1.3 国家的过渡阶段在国家消亡之前,必须经历一个过渡阶段。

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即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

这个阶段是国家消亡的必经之路。

二、革命的必然性2.1 阶级矛盾的激化列宁认为,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革命的爆发。

惟独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干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

2.2 无产阶级的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

无产阶级的觉醒是革命的前提,惟独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才干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2.3 革命的必然性列宁强调革命的必然性,认为惟独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干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惟一途径。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1 社会主义的本质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是对剥削和压迫的彻底否定。

惟独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才干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2 社会主义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加强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特点是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斯考切波著)

《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该书的总体框架本书提供了一种分析现代世界历史上所发生的社会革命转型的参照性框架,并且运用了比较历史的方法,力图对1787—1800年的法国革命、1917—1921年的俄国革命和1911—1949年的中国革命的原因及结果做出解释。

第一章通过对已经被广泛认可的“革命”理论的假设与研究方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概括性地提出了一些分析原则,其目的在于,为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上实际发生的革命事件的特点和疑点确定新方向。

但是,第一章的提纲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论证。

本书的其余部分将力图使其在具体运用中变得有血有肉。

本书第一部分,通过对旧制度下的波旁王朝、沙皇俄国和帝制中国的国家政权、阶级结构和国际环境的分析,追溯了这三国革命性危机与冲突的根源。

分析的重点是,旧制度下的国家政权如何陷入危机以及革命动乱中的农民起义。

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革命本身——从最初的爆发到相对稳定并有着特殊结构的新制度的巩固:法国的拿破仑体制、苏联的斯大林体制以及独特的中国共产主义体制。

这一部分将特别关注革命领导集团的国家建设与革命后社会中新政权的结构与活动。

<序言>第一章解释社会革命:现存理论的替代模式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入一种能够替代所有(或者大多数)现存解释途径的新模式,并论证这一新模式的分析原则与方法。

与当前盛行的理论所用的解释模式相反的是,我将要论证用结构性视角来分析社会革命,并且应该特别关注国际背景,应该关注国内与国际因素对旧制度下的政权组织崩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新的、革命性政权组织的的建立情况。

此外,我还要论证,比较历史分析是用来建立既有历史根基,又能超越个案局限的普遍性革命理论的最佳方式。

P6 一既有的革命理论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将革命视为生产方式所导致的阶级分裂的产物,革命通过阶级冲突而将一种生产方式改造为另一种生产方式。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转变,在这种转变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真思考,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的解答,我们也许能从“半国家”理论中获得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国家”作为一个在文明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国家”的核心内容,不同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霍布斯认为国家就是进行暴力统治的“利维坦”,卢梭、洛克认为国家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一个“代理机构”,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与市民社会相关联的“理念的实在化形式”,而马克思对国家的理解是建立在阶级斗争之上的一个统治工具。
2、“半国家”理论要求我国精简公务员队伍,取消公务员特权,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公务员热”成为近几年我国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士,无不向往从事公务员行业,这种期望向往背后折射出了公务员行业存在的一些稳定利益,无论工资、待遇,还是住房、出行以及日常办事,公务员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15][15]。而且很多单位存在着人员臃肿的情形,人多事少,很多单位已经形成公务员上50岁不再安排具体工作的惯例。公务人员过量跟国家机构设置有很大关系,国家机构重复设置的现象很多,不仅提高了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已经陷入了“官僚主义”的庞大体系之中,各个部门相互牵扯,为事情的简单处理人为的处理很多障碍。
三、“半国家”理论的现实启示
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此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机[13][13]。如果说前三十年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的话,后三十年的改革必须要是全面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它不仅关涉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动力,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半国家”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它既可以评价我国当前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可以指导我国政治体制建设。

大学生学习列宁《国家与革命》的读后感

大学生学习列宁《国家与革命》的读后感

大学生学习列宁《国家与革命》的读后感作为一位大学生,我有幸读到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这是一本关于政治学和革命理论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国家和革命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列宁的思想的力量和震撼。

《国家与革命》这本书是列宁在1917年的著作,其中他深入探讨了国家的本质、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重要问题。

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国家的实质是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统治,同时也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形态。

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国家的真正含义和本质。

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将国家等同于政府,认为国家是一个中立的力量,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

然而,通过学习列宁的观点,我意识到国家实际上是一个统治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斗争工具。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并通过法律和其他手段来维持社会的不平等状态。

这个认识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也让我对社会的不公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无产阶级作为受压迫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放自己,不能依赖于其他阶级或力量,只有无产阶级自己才能为自己谋利益。

读完《国家与革命》后,我对列宁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解了它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其次,通过学习列宁的思想,我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意识到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最后,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革命理论和政治学的兴趣,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欲望。

总之,读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国家的本质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也对无产阶级专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读书心得国家与社会革命

读书心得国家与社会革命

国家与社会革命:一场启示与变革之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国家与社会革命无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国家作为一个组织和管理社会的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中,经历了多次深刻的变革。

这篇文章将围绕国家与社会革命展开讨论,并分享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家与社会革命的概念。

国家革命是指通过政治手段改变国家权力分配和体制结构的过程,而社会革命则是指对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

这两个概念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改革必然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它们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经典案例,展现了国家与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法国大革命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这场革命不仅颠覆了法国旧有的封建制度,还彻底改变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格局。

通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法国人民赢得了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国家权力得到了重新分配。

同时,社会结构的变革也带来了包括土地、财产、等级制度的根本改变。

这场革命对于人类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的社会革命也不可忽视。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一次巨大革命。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全新的共和国政权。

这场革命以国家的变革为基础,致力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辛亥革命中,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变革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尽管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它标志着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阅读有关国家与社会革命的文献时,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国家与社会革命是多层次、多要素的复杂过程。

它不仅涉及到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的变化,还牵涉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改革。

这意味着国家与社会革命需要全面而系统的思考与实践。

其次,成功的国家与社会革命需要广泛的阶层支持和社会参与。

一个伟大的革命,往往依赖于广大人民的参与和支持。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5)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5)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5)
《国家与革命》是著名中国共产党理论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也是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理论的重要资料。

读书的过程中,我受到革命理论的启迪,广泛地接触到国家学、历史学、政治理论、文化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革命的正义和重要性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从解释国家的起源、特性及功能出发,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种垄断性的政治组织,它既是一种保护工人和部分垄断者利益的工具,又是一种毁灭工人和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武器。

反帝国主义和反对资产阶级人口的革命,是反对国家的本质的革命。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表现不断改变,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革命便成为必然。

从历史角度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革命是十字街头激烈斗争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是弱势阶级彻底解放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进步力量,而不只是一场血腥战争。

革命不仅需要牺牲,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因此,革命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必然的。

总之,读《国家与革命》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国家政治组织的重要性及革命斗争的必然性,我将立志以自己的实践行动去支持革命的正义事业。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一、背景介绍《国家与革命》是由俄国革命家、政治家列宁所著的著作,于1917年出版。

这本书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进行了分析和批判的产物,是他创造性地继承、发展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

二、读书心得《国家与革命》以其深刻的观点和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列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了关于国家存在和消亡的新理论,并且对于革命和革命的性质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首先,作者明确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产物,是社会分裂的结果。

他通过对国家的定义和实质的剖析,揭示了国家与阶级的本质联系。

作者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用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一种阶级专政的工具。

国家的存在不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个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国家权力的实质,也揭示了革命的必要性。

其次,作者对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解释。

他指出,革命是无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机器的过程。

同时,作者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群众的积极性在革命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革命不是简单地替换统治者,而是无产阶级通过群众的能动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这个理论颠覆了以往对革命的认识,为革命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再次,作者对于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他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来对抗剥削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于剥削阶级实行专政的一种手段,是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达到最终目标——消灭阶级和国家的过渡阶段。

作者对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

最后,作者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直面无产阶级专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作者认为,无产阶级专政需要依靠坚定的政党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延续。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关于社会革命的思考班级:学号:姓名:参考文献:《国家与革命》列宁关键词:阶级斗争暴力马克思主义摘要: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的遭遇,正如历史上被压迫阶级在解放斗争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领袖的学说常有的遭遇一样。

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

“......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因为无产阶级是一个特殊阶级,它的生存的经济条件为它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作了准备,使它有可能、有力量达到这个目的。

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阶级斗争。

人们时常这样说,这样写。

但这是不正确的。

根据这个不正确的看法,往往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机会主义的歪曲,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

因为阶级斗争学说不是由马克思而是由资产阶级在马克思以前创立的,一般说来是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

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

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阶级斗争学说,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同平庸的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深刻的区别就在这里。

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

这本书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列宁写的内容博大无比因此我只能谈一谈我对次书的一点认识,以及我读书时的一点思考。

显然,本书的研究主体是社会革命。

作者认为,“社会革命是一个社会的国家政权和阶级结构都发生快速而根本转变的过程;与革命相伴随,并部分地实施革命的自下而上的阶级反抗”。

一方面,社会革命不同于一般造反行动,其原因在于,造反行动虽然有自下而上的反抗,但是其最终的结果并不是结构性变迁;另一方面,社会革命区别于政治革命,原因在于,政治革命所改造的仅仅是政权结构,并且并不必然由阶级冲突来实现;此外,社会革命也有别于一般的社会转型,比如工业化进程,其原因在于,工业化进程尽管改造了社会结构,但一则没有基本的政权结构的变化,最为关键的是工业化进程“并不必然带来突发的政治剧变”。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

国家与社会革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与社会革命》是俄国思想家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宁创作的社会科学理论著作,首次出版于1906年。

在这本书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即提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批判了改良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潮,而且也批评了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

在书中,列宁首先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檄告举世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推倒资本主义。

他们并且说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产阶级应当夺取政权,实行社会主义。

而当时只有极少数人赞成这种行动计划,因此,列宁说,《共产党宣言》引起了世界历史的变革。

但是,由于当时欧洲正处在帝国主义和无政府状态之间动荡不定的时代,所以马克思没有能够对他的理论作更详细的阐述和发挥。

而在本世纪初,当新的发展条件出现的时候,列宁又恰好在俄国发现了马克思的新型革命理论。

接着,列宁从六个方面论证了新型革命理论的客观必然性:第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必然性;第二、资本输出具有世界规模的必要性;第三、小民族变为殖民地以及东方各民族遭受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压迫的历史背景;第四、民主主义的含义已经改变;第五、社会政治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必然性;第六、革命的前景。

最后,列宁总结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对于俄国人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学会掌握这个学说的精神实质,即它所提供的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

因此,我力图使这些基本原理同俄国第一次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结合起来。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2)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2)

读《国家与革命》有感[范文大全] (2)
《国家与革命》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详细介绍了俄国在19世纪末开始进行变革,以及随后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这本书提出了一种理论上的政治分析,称之为“国家-革命”模型。

这本书通过对19世纪末变革的历史分析,阐述了国家革命的理论依据,即革命的成功不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大小,而取决于领导者的思想、指导方针和社会利益的支持。

只有当国家领导拥有正确的理念,认为变革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利益,并有能力激励和引导人民参与革命,以及具有有效的变革政策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国家与革命》也提出,如果改革后,新体制被认可,社会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社会能达到秩序和平衡。

如果改革不成功,国家将陷入混乱,人民政治权利将不能得到保障。

我从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革命的根源、实现的过程、及其后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能够有效地应对当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在革命中的基础性力量
——读《国家与社会革命》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一书中突破传统的美国社会革命研究途径,采取了新的结构性革命理论,将着眼点放在结构性关系中的集中关系,主要包括传统社会中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旧制度下的国家政权与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旧制度下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在竞争性的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另辟蹊径的运用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解读了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之间的差异及发展模式。

一、国家拥有强大的自主性
斯考切波在之前的《找回国家》文献中提到了国家的自主性与能力,他认为当意识到政治秩序和民族经济出现危机时,军事专家会利用国家权力来规避非主导阶级和集团对国家秩序的威胁,他们还会利用国家权力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或者进一步规划民族的工业化事业,他们将这些是改善本国在现代世界中之国际地位的基本要求。

他在这里谈到了国家的自主性,尤其是国家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当然也包括在国家在应对社会革命的处置能力与态度。

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强调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自主性,当旧制度的瓦解和传统政权的崩溃之际,国家这一套宏观的体系就需要发挥自身能力来解决内部的冲突,制定合理的政治规则和制度来建立新的政权组织,当然也包括来自外部势力的冲击尤其是国际环境的压力。

对旧制度的分析和对革命性危机出现的危机分析的时候,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外部军事集团的对抗,国内支配阶级和现存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而国内的新制度的出现则需要考虑国家利益支配阶级和被支配阶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农民在各种社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的造反者角色。

在这三个国家的革命之中,农民都体现着国家革命中基础性力量,前提环境就是三个国家有着相似的社会环境,三场革命都发生在富裕而又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农业国家,都曾受到过战争的冲击但
却没有被殖民者所征服。

内部的结构性条件包括旧制度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丧失了治理能力,农民迫于统治者的压制而有所反抗,动员大众的革命领导人竭力巩固革命性国家权力。

由于强烈的社会环境和国际势力的差异性,也造就了三个国家社会革命中的差异,法国带有了强烈的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特征,俄国革命的结果则具有浓郁的国家主义色彩,中国革命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环境和封建帝制的残留,明显的带有民族解放斗争的因素。

二、农民组织是重要的革命角色
斯考切波在文章中认为从法国、俄国和中国革命爆发的条件来看,当国家遭受到更发达国家的外来强烈压力时,很容易陷入一种行政组织的崩溃和军事组织的瘫痪,在这样的情境下,农民反地主的暴动行为更容易发生。

但是革命的发生更多的需要各种结构性因素,传统君主制度难以维持统治,农业经济增长却没有使得农民很大程度上受益,极为激烈的国家压力成为外在因素。

三个国家发生的相似的革命运动却有着一定程度爆发的差异因素,法国农民虽然拥有着相当多的土地但却承受着非常沉重的租金,在生产和销售受到市场危机影响时,租金就变成了一种无法承受的负担;“周期性事件”的发生使得农村地区革命情绪高涨,而城市相应发生的“面包骚乱”,两者的相呼应则会对上层统治者的政权统治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农民处于市场链条中的更为薄弱和缺乏保障的生产环节,同时农民队伍庞大造就了农民成为革命中的基础性力量。

政治事件的发生发过来会相应的提高浓密的团结程度并且增强他们的觉悟,但是那些贫困农民在革命中没有获取足够的利益。

中国农村地区虽然没有反地主的村社共同体组织,但是却能利用集市社会的团体性与上层力量相对抗。

集市社会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控制很难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所以中国农村地区农民的反抗不具备潜在的革命的性质。

传统统治力量在这种模式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同时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战争压迫,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难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最关键的农民自身意识缺乏长远性,农民更多的考虑的是渴望获得更多的土地同时减少税收比例,并没有强烈的建立新社会的愿望,在一开始也没有自发的形成
革命阶级力量。

所以三个国家中,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革命,真正使得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路径就是新兴革命领导力量的出现。

中国共产党在多年的革命尝试中,发现社会革命的突破必须依靠以农民为基础的社会性势力相结合起来,同时建立能够占领行政区域瓦解旧制度的新兴政权力量。

在这样的环境下,地方治理政府也就会获得领导的合法性。

作者认为法国、俄国和中国的阶级斗争拥有许多相似的爆发因素,同时过程和结果也有相当多的共同点。

农业经济是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国家都是出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农民难以获得足够社会利益的环境之下,斗争中结构性因素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各个国家数次爆发的革命化浪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三场革命都产生更为强大的国家,这些国家更加的官僚化,更加独立自主,因为长期的革命经验就是国内的武装力量能够对新生政权力量产生催化作用,而国外的外力势力的冲击反而能够巩固新型国家政权。

三、工人阶级的新认识
从中国革命发生来看,农民同样的充当了革命反叛的主要力量,而且日益成为巩固国家政权的有组织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认识到了农民组织的阶级力量,所以共产党会积极直接深入农村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生产和阶级斗争,使得党组织拥有了强大的资源;党组织还把各个阶级的民族主义诉求和农民的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并积极的协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农村地区的地主士绅团体的利益诉求。

中国共产党能够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环境,积极支持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问题,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他们切实关心的利益诉求,合理的分配农村的资源,包括没收地主和富农的财产给贫下中农。

社会革命加强了农民群体与党组织的关系,成为革命成功的中坚力量,在这里我认为不能忽视大工人这个阶级概念,大工人阶级包括工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当时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共产党依靠的不是真正的现代意义的农民组织,即不是那些自耕农,而是当时的长工、短工和零工。

因为这些群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是他们长期处于受压迫的境地,没有表达利益诉求的途径,最缺乏小块土地的资源且他们对革命翻身的愿望的最为强烈,而相对于那些自耕农拥有一定土地,能够通过市场途径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社会革命尤其是革命中的土地政策的重新制定意味对他们庞大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没有对革命充满着期待。

通过《劳工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工人的强大能量,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世界中,无产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形成庞大的组织联盟,这是一种政治领域中的抗争活动,具有战略地位的工人阶级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形成,马克思式的劳工浪潮也就随之出现,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