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课件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课件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3、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由结构 参数、单个市场的供给弹性以及受政策影响的变化率影响 的变化率共同作用决定的。因此,如果政策按照某一特定 的方式发生变化,结构参数从而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将会 发生变化(“卢卡斯批评”)。
4、由于存在理性预期,人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所 以在长期,货币是超中性的。所谓“货币超中性”是指, 甚至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也不会对经济体系中的 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波动的根源是货币供给 经济周期波动的是经济人不完全信息下对一般价格水 平作出错误判断的结果,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是 货币冲击,即波动的根源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
在长期中,由于人们能够获得完全信息,货币冲击的影 响消失,经济恢复到自然率的增长路径。因此,任何稳定 经济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ytynt(utut*) ⑤
将④代入⑤并令(ω/μ=α),得到:
yt ynt(P t P te) ⑥
由④和⑥可知,失业率和总产出对各自自然率水平的偏离是 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造古成典主的义。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新古典经济学
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供给决定产出和需求,供给 的变化引起经济波动,价格运动与产出的运动无关。
厂商对价格变化的最优决策取决于对信息的处理和对闲暇、 消费跨时替代的偏好。一般地,对于未预见的价格上升,理 性厂商的行为是增加劳动供给,降低存货和扩大资本积累, 价格下降时,则相反。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二)周期波动与一般价格变化
1、相对价格波动影响经济人行为,不影响经济总量;
在经济中,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引起相对价格的变 化,对单个经济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新技术的引入导致新产 品或生产成本的下降,社会资源会从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转移 到该产品的生产中来。但是技术和消费偏好可能被市场之间 的相互作用抵消,因此,相对价格的波动不影响经济总量的 波动。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派别,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自由和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政策主张通常涉及四个方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接下来,本文将就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的货币紧缩或货币扩张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保持经济稳定。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中央银行应享有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减少政治干预的风险。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实施适度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应避免财政过度扩张以免引发通货膨胀。

三、供给政策供给政策是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削减行政限制和鼓励市场竞争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率,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四、净出口政策净出口政策是指通过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鼓励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跨国经济合作和资金流动。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汇率政策,以确保货币兑换率的稳定,从而帮助促进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经管类课件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经管类课件
E(P pi )
2.2.3 相关数学推导(1)
假设a=x+z,x和z分别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和 的正态分布,则
2 x
2 z
E(
x
a)
(
2 x
2 x
2 z
)a
2.2.3 相关数学推导(2)
如果农夫知道关于P的分布是正态分布,方差是 那么P-E(P)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
而由(4-2)式可知Pi-E(p)服2从均值为0,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 p
1.2.1 推崇价格机制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信仰价格机制,否认凯恩斯主义提出的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认为非均衡即便在短期内存在,获利机 会就会产生,理性人就会采取行动要么满足超额需求,要么消除超额供给 通过价格机制,市场可以自由而迅速地调整以实现出清(Market Clearing)
1.2.2 市场出清是普遍的
初始状态是A点,政府出乎公众意料突然增加货币 供给(M0→M1),总需求曲线随之由AD0右移至 AD1;由于出乎预料,总供给曲线没有移动AD1在B 点与SRAS0相交,出现新的暂时的均衡B,Y1>Yn, P上涨
但公众很快会意识到货币供给的变化并调整其预期, 总供给曲线随之左移与AD1在C点相交,产出回到 Yn,价格进一步上涨
2.1 微观基础
由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宏观的总供给曲线 分析基础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设:工人/厂商作出的理性决策是最优化的;工人/厂商的劳动/产量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
2.2 推导1
从“信号提取”角度出发,延用了费尔普斯的“孤岛”假说 信息提取 相关数学推导 卢卡斯供给曲线
2.2.1 孤岛假说
存在n个同质的岛屿,每个岛屿上有一个农夫,其偏 好和生产能力完全相同的,第i个岛屿上的农夫生产 第i种产品,产量取决于相对价格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

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 体是有理性的。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 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 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 统错误,即使犯系统错误,它也会及时 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 正确。 (3) 市场出清。劳动力市场上的 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 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 整。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 存在超额供给。 (4) 自然率。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 宏观 政策的无效性。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 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 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 (2) 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 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 要考虑将来的变化。 (3) 反对凯恩斯主义 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 “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 是“卢卡要观点
•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导致传统凯恩斯主义 不能够进行解释,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 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 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 假设: (1) 个体利益最大化。 (2) 理性预期。 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 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 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 的预期。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 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  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2012年11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6.2975元, 1欧元对人民币8.0296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7.7100元, 1港元对人民币0.81241元, 1英镑对人民币10.0096元, 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6.5242元, 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6.2900元, 人民币1元对0.48862林吉特, 人民币1元对5.0715俄罗斯卢布。
P1>P0
AE A
AE0 AE1
P0 P1
AD P B' A'
B
O
Y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Y0
Y
O
Y1
Y0
Y
b. 也可用IS—LM模型公式即代数方法推导: 由于总需求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 均衡时的总需求,因此总需求函数可以从两个 市场同时均衡的等式即IS方程和LM方程得到。 即: S( Y) = I ( r ) M/P = L1(Y) + L2( r) 从这两个方程中,如果消掉r,便可得出收入 Y和价格P之间关系的方程即总需求曲线方程。
人民币汇率始终是全球关注的一大财经焦点
何为一篮子货币? 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 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是 指某一个国家根据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 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 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 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 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
在政策建议方面,新古典宏观学者并没 有明确地提出他们的主张。这与古典经济学 不主张国家干预的观点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Home
19.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模型
19.4.1 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Home
19.4.1 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传统总供给曲线是在货币工资具有完全 灵活性的假定下得到的,如图19—2所示。
其四是,私人经济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具有 自身的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只会 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Home
19.1.2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还提出了与凯恩斯主义者不同的政 策主张。
一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二是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所实行的、 根据情况变化来制定和执行的“斟酌使 用”性质的货币政策。 三是极力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 政策。
通货膨胀率π
图19—1 以 菲利普斯曲线 说明宏观经济 政策的无效性
菲利普斯曲线 B
2%
Home
0
4%
C
A 6% 失业率u
19.3.1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t
e
h
yt
y* y*
在 C 点 , t( 实 际 通 胀 率 )=(e 预 期 通 胀
率)=2%。因此:
t

e

第三,关于市场出清的假定。
Home
19.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19.3.1 关于宏观经济 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Home
19.3.1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 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这种失业 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派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 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 目的。这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般正式接受新古典主义理论都从没有货币的单一经济—— “鲁宾逊模型”入手,在讲清储蓄和消费关系后,再引入卡斯库普曼模型,以建立资本积累,消费与生产的动态关系,然后 再引入劳动力市场模型,最后研究与货币市场相互作用的关 系——货币交易模型。
14.4 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
•新古典宏观的理论
–新古典宏观存在严重的不足:
e
–得到:
–目前的价格是过去价格的函数,也就是说价格是一个时间上 自相关的序列。不仅目前的价格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而且当 前的产出水平Y也受过去的价格的影响。 –上式基本反映了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假设:价格粘性和总需求 确定总产出。
14.4 新古典宏观与析经济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入手,整个理论建立 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
• 一个命题
–政策无效命题: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 相一致时,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
• 两个启示
–两个启示:一是预料中的政策与预料外的政策,其效 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是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知道公众 对其决策的预期,则也就无法知道政策实施的后果。
• 两点建议
–建议二
• 由于人们的主观期望会对经济活动的后果产生客观 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一点来实现一些经济目标。
• 例如:如果一个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太高的话,就可 以宣布要减少货币供应量,从卢卡斯供应方程我们 可以看到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就会马上期望通胀 率要下降,从而改变其价格期望值。
14.4 新古典宏观与凯恩斯理论的比较
一、理性预期和卢卡斯判据
• 卢卡斯判据的总结
“当政策发生变动时,人们的预期也会变动,由 于预期影响经济行为,而行为的变化会使经济 模型中的各种关系(系数)发生变化,从而使 得根据这种经济模型制定的经济政策失效。”

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人民大学)

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人民大学)

AD1
P2
P1
0 Yp——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Yp
Y
5.古典学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既然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的自发调 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对产出而 主张自由放任。
“他们认为,只有竞争的力量对价格、工资、利润和地租其 决定作用。他们反对济贫,因为济贫会助长经济的不稳定, 但他们认为政府应从事对这个国家确实有用的某些类型的投 资计划。”
MV=PY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Y—实际国民收入。 认为V和Y在短期内稳定不变,而且,M是主动的、P是被动
的,所以,价格水平完全由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的增 加(MV增加)必然导致总支出[PY]同比例增加,即,总支 出完全取决于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费雪方程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
[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中译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08-209页。
1.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 1723—1790年):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 1776年出版其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③ “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决不至于损害国内或本国产业和 生产。理由是,购买外国人的东西,不以本国产品付价, 就买不成,而以本国产品付价,就显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 给本国产品开辟了销路。……”
④“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 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我们已经看到,只有
生产能供给这些手段。所以,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 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每一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 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 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 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 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个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 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 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 的那一种要更好。”

宏观经济学曼昆讲义第六章开放经济精品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曼昆讲义第六章开放经济精品PPT课件
1、固定汇率是如何运行的
固定汇率的实质是:中央银行承 诺,允许货币供给调整到任何水 平,以保证均衡汇率等于所宣布 的汇率
如,央行想把汇率固定在1:8水平 上,而目前均衡汇率是1:10。套 利者会大量购买本币,以获取差价。
LM*曲线
这里,T和G、r*、M、P是外生变量。Y,e
是内生变量
汇率e
LM*
IS*
Y
Y
十、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
1、财政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汇率上升而收入不变(这与 封闭经济不同)
汇率eBiblioteka LM*IS2* IS1*Y
原因:
封闭经济:收入增加 利率上升 (更高收入增加对货币需求)
开放经济:收入增加 利率上升
净出口>0
净出口=0
净出口<0
Y>C+I+G
Y=C+I+G
Y<C+I+G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
资本净流出>0 资本净流出=0 资本净流出<0
三、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是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实际汇率是人们交换两国生产的产品的比率
实际汇率等于名义汇率乘以两国物价水平的 比率
须大到足以抵消财政影响)
3、货币政策
e
LM1* LM2*
IS*
货币供给增加会增加收入,降低汇率
注意:货币供给增加与封闭经济一样会 增加收入
但传递机制不同:封闭:通过利率传递 开放:通过汇率传递
封闭经济:货币增加 利率下降 投资增加 收入增加
开放经济:货币增加 利率下降压力 资本流出 本币贬值(汇率下
r = r*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假说和主要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及其政策意义引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出发,研究整个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历史回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陷入经济大萧条。

曼昆(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体长期存在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

然而,凯恩斯经济学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引发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个体理性行为、均衡价格的存在等。

与凯恩斯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动实现均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包括一般均衡模型、增长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这些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的变量和假设,分别研究了市场均衡、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等问题。

•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研究了资源配置和市场清算的问题,通过考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行为,分析了市场均衡价格的存在和唯一性。

•增长模型:增长模型主要关注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该模型通过引入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变量,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动力。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随机冲击和时间因素,用于研究经济波动和经济政策的效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意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以下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一些重要意义:1. 政策效果评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可以用来评估特定经济政策的效果,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通过模型模拟和分析,可以预测政策的影响,并找到达到特定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

2. 市场失灵的研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研究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外部性、公共产品等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5
图形推导Lucas总供给曲线(3)
(2)现设物价上升到P1(P1=2P0),工人对现行总体 物价上升的信息不知道,仍按原来的预期Pe决定劳动的 供给,而厂商按现行的总体价格P1决定劳动的需求,由 于P1>P0= Pe ,实际工资W0/ P 1下降,厂商愿意雇佣 更多的工人,Nd曲线右移至Nd( W0/ P1 ),均衡就 业量N1生产的产出为Y1,在D图得到B点。
(3)同理,当实际价格下降,工人的预期价格不变时, 可推导到另一点C。
连接A、B、C得到一条曲线,即Lucas 供给曲线。 当预期价格变动,可得到另一条Lucas 供给曲线
16
Y
Y=f(N)
Y
45
YF
N
NF
P
Ns P1
Y B
LAS
W0/P0
P0
A
W0/P2
P2
C
Nd(W0/P0)
Y
N2 NF N1
14
图形推导Lucas总供给曲线(2)
(1)设初始货币工资为W0,实际总体物价水平为 P0,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为Pe,且P0= Pe, 工人按预期价格Pe形成对劳动的供给Ns ( W0/ Pe ),厂商按P0形成对劳动的需求 Nd( W0/ P0 ),实际工资 W0/ P0= W0/ Pe恰使愿意工作的人都找到工作,即实现了充 分就业,就业量NF所能生产的产出为YF ,在D 图上得到 P0与YF相对应的A点。
3)如果经济变量的理性预期值与实际发生的数值不一致, 那么这种预测误差只能来自t 期无法预期的在 t+1发生 的随机干扰ε,所以预期误差只能是随机的、不可改 善的。
7
第二节 Lucas的货币周期理论
该理论由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AD函数和一 个被称为意外供给的Lucas总供给函数构成。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AD-AS模型第17章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AD-AS模型第17章
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含义(第三节内容)
宏观生产函数
假定劳动用N表示,并将资本作为外生变量。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也被认为固定不变。
N*
Y*
01
03
02
潜在就业量
潜在(充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机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三、劳动市场理论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劳动市场供求均衡
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由于各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的假定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劳动工资有无刚性),从而有几条不同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1
2
(二)AS曲线的分类
根据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需时间的长短,AS曲线分为三种: ==古典总供给曲线(长期):垂直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短期):水平 ==常规总供给曲线(短期):向右上方倾斜
外贸效应:价格水平()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 ,购买 ( ) ,中国出口需求 ( ) ;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相对 ( ) ,购买外国商品() ,使得进口() 。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 ( ) ,进而总需求量 ( ) 。
P投资 AD
P↑→C AD
PNX AD
P AD (物价与总需求负相关)
假设:Keynes 主义者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具有刚性,完全不能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因时间太短而不能进行
01
原因:主要是在萧条时,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国民收入增长时,劳动力的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保持不变。所以,此曲线又称作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03
意义:在到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0之后,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精品文档35页

当代经济学流派教案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精品文档35页

34376字CH.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考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思想。

学习本章,要求大家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把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和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以及政策无效性命题;搞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和局限。

[重点和难点] 重点:1. 理性预期假说和货币中性论;2.宏观经济模型;3. 货币的经济周期模型;4. 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5. 政策无效性命题。

难点: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2. 宏观经济模型;3. 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4. 政策无效性命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rmics, NCM或NC),又称作“新古典主义”①、“货币主义Ⅱ”,早期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由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经济学家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货币主义Ⅱ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

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

第一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1979年萨金特(Thomas J.Sargent)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一书中把他们这个学派的理论称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该书第16章的标题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it
2017/2/21
23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4、复活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假说 货币中性说认为,货币数量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货币经济与物物交换的实物经济在许多重要方面没有差别。 这暗含着经济当事人不存在“货币幻觉”假设,即人们可以透过名义变量
变化把握实际变量变化,经济行为只受实际变量变化影响。
2017/2/21 6
Exit
卢卡斯从70年代初起,率先将理性 预期假说成功地运用于宏观经济分 析,开创并领导一个新的宏观经济 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
宏观经济学派。直到获奖前,卢卡
斯在宏观经济模型构造、计量方法 、动态经济分析以及国际资本流动 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Exit
2017/2/21
(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三)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动态不一致性)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要评价
Exit
2017/2/21
1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 ,
NCM或NC),又称作“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Ⅱ”,是20世
Exit
2017/2/21
16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性预期
(1)概念:对某个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测等于基于同样信息条件的数学期望值。
指预期者在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的前提下,对未来做出的既 符合长期数学平均值,又与应用理论、模型进行推论和运算出来的结果相一致 的判断。(概率分布的均值与实际值一致,并非每个人的预期和实际值一致) 该假说不排除因随机因素干扰使预期出现偏差,但强调理性人的主动性,强 调人不会犯系统性错误,会使自己的预期不断趋近实际。 因为经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能尽量收集信息、避免犯错误,以使预期与 实际一致。由于经常预期错误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 都是理性预期者。
(1)提出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 (2)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3)创立应用宏观经济学。
Exit
2017/2/21 11
2004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Exit
2017/2/21
12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利
物浦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教授明福德 ,他在西方经
的观点"。
也有学者把这个流派称作"新古典经济学"。这里所说的"新 古典经济学"不同于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后者在英文文献中写作"neo-classical economics"。
Exit
2017/2/21 3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该 学派的经济学家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
Exit
2017/2/21 4
1937年,卢卡斯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 1955年,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学习人文科学 ,如西方文明史和知识的组织、方法及原理。 他选修古代史序列,并且变成主修历史。后获 得伍德罗·威尔逊博士奖学金,而进入加州大 学攻读历史专业研究生。 在伯克莱,他选修了经济史课程,并旁听经济 理论课,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决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览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一)卢卡斯批评
(二)总供给函数 (三)经济周期理论
Exit
2017/2/21 0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一)经济政策基调:政策无效论
货币主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有降低利率的作用,但在长期中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预期出发,当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公众马上会预 期到未来的通胀,并采取防范性措施,要求更高的名义利率。其降息效应,在短期 内也不存在。
Exit
2017/2/21
22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持续市场出清假说
(2)把古典学派的最大化原则和弹性价格、弹性工资假设引入宏观
经济学,试图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基础。 (3)提出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 (4)提出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
Exit
2017/2/21
10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二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罗( 哈佛 大学教授,原来在罗切斯特大学任教),基得兰德 (明尼苏达大 学教授),普雷斯科特(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 泰勒 (普林 斯顿大学教授)等人。 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有:
凯恩斯主义:失业与通胀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 弗里德曼:这种关系短期存在,长期不存在。 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而不是适应性预期出发,曲线无论是短期还是长 期均不存在。
Exit
2017/2/21
21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关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在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加就业。
学文学学位。
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 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 哈佛大学,2003年任教于纽约大学至 今。 2011年因“对宏观经济中因果的实 证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
Exit
2017/2/21
9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提出理性预期假说,并把这个假说引人经济计量模型。
Exit
2017/2/21
18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要准确地理解理性预期假说的涵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理性预期假说并不认为经济当事人的预测总是正确的,或不同的个人有 相同的预期,它只是说个人的预期将分布在预期的那个变量的实际期望值 周围。因此,虽然各个人的判断不同,但是个人预测的平均数将是该变量 的真实期望值。 2)理性预期假说意味着,经济当事人能够充分利用他可获得的一切信息最 优化其经济决策;经济当事人根据(t–1)期获得的所有相关信息计算出 来的t期某个变量的数学期望值将是最好的预测值,没有任何可利用的信息

(4)大量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尤其是统计检验技术
。许多新古典宏观主义者的论著都是高度数学化和形式化的。
Exit
2017/2/21
14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甚至是超中性的)。 (3)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定改学经பைடு நூலகம்学,并因此回到了芝加哥。
1963年,卡内基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 隆大学)的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提供给卢卡斯一 个教职。 在第一年中,他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 优化的数学,并设法看一看这些方法如何可以 最好地用于经济问题,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
Exit
2017/2/21
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形。
5
此后,卢卡斯对萨缪尔森的一个货币经济的交 叉各代模型产生兴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
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性
》的文章中。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 性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 1974年卢卡斯回芝加哥教书。1980年成为芝加 哥的约翰·杜威有优异贡献教授。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 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 授罗伯特·卢卡斯,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他 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他的研究, “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 政策的理解”,并为各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提 供了崭新的思路。
Exit
2017/2/21
15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存在缺陷: 1、适应性预期是权数呈几何级数递减的之后分布, 但没有理由证明实际生活中存在如此权数。 Pt e Wk 1 Pt k Wk (1 ) k 0 1 2、 适应性预期是向后看的,忽视各种相关信息,当前信息无法影响预期。 3、适应性预期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矛盾,总犯系统性错误,导致非理性行为。 4、经验证明,适应性预期趋势预测效果较差,在通货膨胀加剧时, 预测失误较大。
7
卢卡斯和老婆科恩感情不合,1989年在正式
办理离婚手续时,深受理性预期思想影响的 老婆提出,如果卢卡斯在1995年10月31日前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她就要得到其中一半 的奖金,否则休想老娘签字。 卢卡斯对自己获奖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 分析,他很清楚自己的成就,拥有相同分量
的同行不在少数。理性综合分析之后,他爽
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各种商品和要素都存在一个价格使供求达
到均衡状态,不存在任何的商品和要素的余留。 3、自然率假说 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从长期来看不变的因素,亦称不变率,如自然失业率 、自然通胀率、自然增长率等。它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界力量 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改变它。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教师该如何点名才能真实掌握学生的出勤率?
2017/2/21 20
Exit
第六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4)基于理性预期假说对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批评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
快地签字了。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五年多 ,在1995年10月21日,距离婚协议上的期限 只差了20天,卢卡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不得不乖乖按离婚协议将100万美元的 奖金分给前妻一半。这时他才明白,老婆才 是真正的理性预期学大师中的大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