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王娟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fcc09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9.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提高学生识谱能力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识谱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音乐识谱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的美妙、观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故事、游戏等形式,设计有趣的音乐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践,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来感悟音乐的魅力。
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设计一些与音乐识谱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到周围的环境中寻找与音乐相关的事物,或者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从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可以结合唱歌、演奏乐器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观赏音乐作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3adcd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a.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1. 利用视唱练耳: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师唱出一段简单的音乐,要求学生在不看谱子的情况下模仿唱出来。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音符的直观认识,帮助他们建立起音符与声音之间的联系。
2. 渐进式教学:音乐教学应该从简单的小节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开始时可以让学生识别简单的音符,如全音符和半音符,然后逐渐引入更加复杂的音符,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通过渐进式的教学,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各种音符的形状和持续时间。
3. 多角度教学:音符不仅有形状,还有音高和音色的区别。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符的不同表示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来代表不同的音高,让学生根据纸片的颜色识别对应的音符。
还可以通过演奏不同乐器的音符,让学生通过听觉来识别音符。
4. 针对性练习:根据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识谱的习题,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指导。
还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识谱的小任务或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5. 创设情境:将识谱技能与实际音乐实践相结合,创设一些情境。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通过谱子的演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音符和歌曲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乐谱,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谱写规则。
6.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识谱能力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音乐课余的时间里,积极参与识谱练习,自己尝试编写简单的乐谱,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识谱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a69383ded630b1c59eeb597.png)
【 关键词】识谱 能力 音 乐教 育 学生
识谱是走进音乐大 门的钥 匙, 培养 学生 的识谱兴趣 , 让他 们对识 谱教 生的学 习兴趣我也 同样 以游戏为主 , 我把相应 的音 乐知识 写到各种水果 形 学充满期望是我们音乐教 师应该努 力做到 的。识谱能 力的提 高对 学生感 态的图片上 , 比如弄个苹果形态的图片 , 写上 “ f ” 强记号。这样就 已经很 吸 受、 理解 、 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 识 谱教学是基础 知识与 引学生 了, 如果为 了巩固学生学到的一系列知识 , 也可 以再设计一棵 大树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 金旭丽
( 吉林省敦化市第八小学校 )
【 摘要】识谱教 学是 困扰 学校音 乐教育的一个突 出问题 , 如何 能提 高学 生的识谱 能 力便 成为 当下音 乐教师们要 解决的 问题 , 这也是 笔者
研 究 的课 题 , 根 据 年级 的 不 同 , 笔 者将 由 浅入 深 , 由 简入 繁 循 序 渐 进 地 制 定 教 学 计 划 , 确 定 音 乐教 学进 度 中识 谱 的 内容 。
基本技能教学 中的组成部分。学生有一定 的识谱 能力 , 对于音 乐教 学是必 只要 学 生能 够 说 出 图片 上 的 音 乐 知 识 就 可 以把 你 说 对 的 图片 贴 到 大 树 上 。
即使 当堂 没学会 的知识 , 也 会 需 的。新课改也指 出: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 的识谱 能力。这种要求有 利于素 这样学生能够很快的准确的 掌握这些知 识 , 质教育 的实施 。但是识谱教学始终是困扰学校音 乐教育 的一个 突出问题 。 在复 习中为 了能 够贴 上 手 中 的水 果而 努 力 的 向他 人学 习, 掌 握所 学 的 如何能提 高学生 的识谱能力便成为当下音乐 教师们要解决 的问题 , 这也是 知 识 。 我研究 的课题 , 根据年级的不同 , 我将 由浅入深 , 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地制定 教学计划 , 确定音 乐教学进度 中识谱的 内容。 在音 乐识谱教学 中我把 内容分为低、 中、 高三个 阶段循序渐进 的进行 。 对于 中年级学唱 曲谱方面 , 我经常采用 的方法 是师生接龙。 当学生对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c8628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b.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而音乐的学习离不开识谱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良好的识谱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演奏乐器、进行合唱等,所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呢?下面就是一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要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就需要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花时间去学习音乐,包括学习识谱。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去音乐厅听音乐会,或者邀请专业音乐人来学校进行音乐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美妙。
老师还可以利用音乐教材中的有趣内容来吸引学生,比如一些有趣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之后,就需要开始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授基础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识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音符、节拍、音程等基础知识开始讲起,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的基本概念。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识谱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视觉辅助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视觉的辅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视觉辅助教具,比如五线谱、简谱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符号和结构。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等设备,让学生看到清晰的音乐符号和谱表,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视觉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将音乐符号和音乐的实际演奏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观看音乐符号的变化来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四、开展识谱训练活动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视觉辅助教学之外,开展识谱训练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音乐(心得)之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音乐(心得)之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000822cfe4733687e21aa86.png)
音乐论文之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识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学生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
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个“工具”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反思如下:一、先唱歌后识谱,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音高概念以前上歌曲课时,按常规都是让学生先识谱再演唱,没有考虑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如何,是否会识谱,是否愿识谱,就按老模式来进行教学。
后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识谱,毕竟他们将来不是要学音乐专业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跟着识谱,因此整堂课中学生们表现得兴趣不足。
为了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我就尝试让学生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歌听会了,唱熟了,再按自己掌握的曲调像唱词一样唱谱,在像唱词一样唱谱的反复过程中,慢慢就会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音高概念,识谱、开谱能力也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具体操作起来可以分以下三步走:第一步:歌曲学会后,首先进行读谱训练,认识唱名。
认识唱名并非一两遍就能使学生熟练掌握,需要多次反复。
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如,老师把每个音按不同的组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读出。
或者分成小组,每组出一两名代表,把老师事先写好的音符准确地说出唱名,看哪一组说得流畅准确等。
在学生对1、2、3、4、5、6、7能熟练地说出唱名的前提下,便可进入第二步训练。
第二步:让学生通过唱自己会唱歌曲的曲谱来培养对音高的敏感度,在反复中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
老师教给学生的歌曲一般情况下都是他们比较喜欢的。
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对学生而言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让学生记忆自己喜欢的歌曲的谱子,相对容易得多。
一位学生这样讲到:“以前,老师教我们唱谱,班上仅有几位会乐器的同学唱还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难了,我对这一点儿也没兴趣,可是现在我们先唱歌后识谱,才上两节课,我就会唱歌曲的歌谱了,我感到非常高兴。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ae320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6.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是一个相对较难的任务。
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
通过一些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以下是几个可以应用的策略:1. 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小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如谱曲游戏,音符接力赛等,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2. 关联现实: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常见的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应用,或者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符号判断音乐的快慢、高低等特点。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认音乐符号。
3. 多种感官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教师可以画出一些音乐符号或者用实物来表示不同的音符,让学生通过触摸或者视觉的方式来感知和识认音符。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理解和记忆音乐符号。
4. 全面培养:除了识谱能力,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其他方面的音乐能力,如听音能力、节奏感等。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歌唱、演奏乐器等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综合性的音乐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5. 分阶段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差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理解能力,通过分阶段的教学来帮助他们提高识谱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从简单的音乐符号开始教学,逐渐增加难度,直到学生能够熟练识谱。
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可以从游戏化教学、关联现实、多种感官参与、全面培养和分阶段教学等方面入手。
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9389a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2.png)
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作者:林玲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10期【摘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在接触音乐的同时形成初步的印象,提高识谱能力,掌握各种节奏符号、音乐的记号,习得正确的记谱方法,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听辨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听觉训练音乐体验识谱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乐谱识读”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表现类”艺术实践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小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必备技能之一,具体包含要求能掌握各种节奏符号、音乐的记号,掌握正确的识谱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动模唱、视唱的教学,掌握一定程度的听辨能力,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拥有音乐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很多小学生很喜欢音乐,他们会在接触音乐的同时形成初步的印象,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他们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辨识能力较差,只能从是否好听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判断,对音乐作品的节奏与曲调无法深入感知。
另外,小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也只能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演唱,至于唱得准不准、哪个地方出现失误还没有足够的认知。
良好的识谱能力能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是学生进入音乐这座殿堂的敲门砖,也是今后在音乐发展道路上的奠基石。
通过提供有益的音乐课程,教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等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知识,并教给他们正确的识谱技巧,丰富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
一、读懂课标,明确乐谱识读要求为了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识谱教学任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非常清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對各学段“乐谱识读”的具体要求。
识谱教学的总体要求为“认识节奏符号、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及常见的音乐记号”“识读或拍击节奏谱、模唱旋律、视唱乐谱”。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b577a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9.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识谱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谱面上的音符、节奏符号、音高符号等来读懂音乐,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识谱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演奏乐器、唱歌,更好地欣赏音乐,甚至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下面就是一些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识谱活动环境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创设一个适合学生的识谱活动环境。
这个环境需要包括音乐课堂、音乐教室、音乐角落或者音乐活动室等。
这个环境要温馨、舒适,应该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积极参与的地方。
课堂墙壁上要张贴一些简单易懂的五线谱图,有关音符和节奏的图解,以及一些音乐的图片、海报等。
在音乐角落可摆放一些乐器、音乐玩具,可以是小提琴、管风琴、吉他、架子鼓,也可以是铃铛、小鼓、发声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对音乐建立起一种直观的认识。
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首先要以理性的课程设计为基础,但也要结合戏剧元素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师可以演奏简单动听的音乐给学生们听,然后和学生一起用手势跟唱;也可以利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们认识、记忆和读懂音乐符号。
在学生们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识谱,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识谱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用电子白板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多媒体设备能够呈现音乐符号的动态变化,和音乐节奏的图形化展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音乐符号。
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交互式课堂,让学生互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生动地展示音乐知识,使学生在激烈的视觉冲击中更容易理解记忆音乐知识。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7caa06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3.png)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现阶段,传统教学进行的单一的、枯燥的识谱学习,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摒弃传统,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识谱教学,让识谱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活跃起来,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感知音高,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对于音乐识谱教学,强化听的感觉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准是视唱的核心,离开了准确的音高,音乐就会走样。
因此,建立音高概念,训练唱准音高是培养学生视唱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会用简单“搭桥”的方法,练习唱准C大调音阶中的各度音程。
例如:在教学视唱曲“23│21│5-│23│21│5-│.”时,学生唱“1”,就很难找准“”的音高,这时我就教学生从“1”音唱起,一直到“”音(即1-7-6-5...),然后抓住“1和”的音高,准确地唱出这两个音的音高;“15”的教学也是一样,让学生从“1”音唱起,一直到“5”音(即1-2-3-4-5),然后抓住“1和5”的音高,也就能准确地唱出这两个音的音高,这组音还可以利用三度音的关系来进行“搭桥”,唱准两音的音高(即1-3-5,1-5)。
这样,学生在初学时,不仅可以训练唱准音高,还可以对唱名进行识记,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熟记音阶唱名,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对于唱名的掌握,在音乐的识谱教学中是尤其重要的,学生必须对1(do)2(re)3(mi)4(fa)5(sol)6(la)7(si)七个基本音符的唱名要非常地熟练,为了让学生唱准音符,为识谱打下扎实的基础,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从低音到高音唱,再从高音到低音唱,让学生听音找朋友。
例如,在钢琴键上弹各个不同的音符,分小组的形式代表不同的音符,让学生听音起立,并唱出相应音符的唱名,当然,除了单音的练习以外,让学生自行组合二度音和三度音的关系,指名学生尝试唱出音符或让全体同学唱出音符,最后,让学生听钢琴弹奏,把组合好的音符,以旋律的形式让学生唱一唱,学生在这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很快地把握了一些简单的音符的音高,还能唱好简单的旋律,音乐听音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王娟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王娟](https://img.taocdn.com/s3/m/24892b5cfab069dc51220188.png)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略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王娟学生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它关系课堂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并且是否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能看懂音乐符号,他才能热情地走进音乐,去体验音乐和实践音乐。
在音乐的学习中,识谱能力是打开音乐宝库的第一把钥匙。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大部分家长、学生思想意识中认为音乐课是副科、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认不认识1、2、3无关紧要。
再者学生对识谱有畏难情绪不愿学,进步慢,不能在教歌中运用和巩固识谱知识。
因此等到学生毕业后,很难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众所周知,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和音乐欣赏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与识谱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呢?我觉得识谱不应该是顺带的学习,而是应该有一定的课时比例,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一、利用形象的手势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
”这个热心我认为就是指的兴趣,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忽略学生对识谱的兴趣,结果事半功倍。
在音乐课上只是单调枯燥的教认1、2、3、4、5、6、7,学生会索然无味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给每一个音符创编一个形象手号。
音符do我教学生拍一下自己的肚子,利用谐音的关系让学生记do;re就叫学生平前举双手做叫人来的动作,让学生知道来就是re;mi做猫咪叫的动作,fa让学生去摸自己的头发;sol两只手放在耳边做转手腕的动作;la将双手平举胸前,胳膊用力向两侧拉开;si做洗脸的动作。
为此在识谱教学中加入这套形象的手号,将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让他们在表演中愉悦的学习识谱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形象的手势只能让学生快速记住音符的唱名。
探究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策略
![探究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5533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a.png)
探究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策略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由于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在学习音乐识谱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策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识谱能力。
本文将探究一些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们学习音乐识谱。
一、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孩子们对音乐感兴趣,才会愿意在学习音乐识谱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述音乐的故事、介绍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故事,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等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会、音乐节等,让他们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种方式进行音乐识谱教学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音乐识谱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用歌曲教学的方式、通过打击乐器和钢琴演示的方式等,来教授音乐识谱知识。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识谱知识。
还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来增加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音乐识谱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在进行音乐识谱教学时,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音乐符号和谱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可以通过教授乐曲的编排、音乐的编创等方式,让孩子们将所学的音乐识谱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中,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册、练习乐曲等方式,让孩子们不断地巩固和加深对音乐识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识谱能力。
四、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音乐学习家长是孩子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协助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孩子的音乐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6570a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8.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摘要】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对小学生发展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识谱能力和其重要性。
在分别探讨了培养学生对音符的认知能力、利用游戏和趣味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结合实践训练识谱能力以及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结论指出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需要持续不断的工作,而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是多样化的。
通过引入各种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音乐识谱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这样的综合策略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为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识谱能力,学生,认知能力,游戏和趣味性教学,实践训练,个性化学习,策略,持续不断的工作。
1. 引言1.1 介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识谱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识谱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地阅读音乐谱表,并且能够将所看到的音符准确地演奏出来。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识谱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识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节奏和旋律,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音乐教育,识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识谱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对音符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识谱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器演奏技巧,提升他们的音乐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识谱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音乐学习和发展。
1.2 重视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性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识谱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识谱能力来准确地理解和演奏乐谱,这对于他们在未来的音乐学习和演出中至关重要。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e8b10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d.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乐谱则是这门艺术的基础。
学生掌握了识谱能力,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更准确地演奏乐曲。
识谱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表演音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乐谱,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记忆和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识谱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识谱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增加识谱练习的频率和持续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增加识谱练习的频率和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增加识谱练习的频率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乐谱的符号和规律。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各种音符的形状和音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持续地进行识谱练习可以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知识的热情和动力,不会因为间断的训练而产生遗忘或失去兴趣。
增加识谱练习的频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通过每天或每周固定的识谱练习时间,学生可以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增加识谱练习的频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比赛的挑战。
在识谱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音乐任务,表现出色。
2.2 引入游戏化元素提升学习兴趣引入游戏化元素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音乐游戏,例如音乐谜题、音乐抢答、音乐记忆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游戏化元素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措施摭探
![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措施摭探](https://img.taocdn.com/s3/m/eb98b6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1.png)
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措施摭探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是教育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识谱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对乐谱的认识和理解,更是指学生通过识谱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演奏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将通过探讨一些措施,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建议学校在音乐课程中加强乐理教育。
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乐谱。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乐理课程或者将乐理知识融入到音乐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乐谱。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识谱课程来加强学生的识谱能力。
这种课程可以包括乐谱的基础知识、乐谱的阅读方法、乐谱的理解和分析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识谱的知识,提高识谱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音乐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乐队、交响乐团等音乐团体,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乐谱,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乐谱阅读比赛、乐谱讲解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接触和理解乐谱,从而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来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提高识谱能力的重要动力,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音乐展示、音乐比赛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乐理教育、开设识谱课程、开展音乐活动、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
希望学校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d4fdd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1.png)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1. 渐进式教学:在教授识谱的过程中,要采取渐进的方式。
从简单的乐谱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识谱的技巧和知识。
2. 多练习:识谱是一个技能,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乐谱练习题,让学生反复识谱,提高他们的识谱速度和准确性。
3. 创造性识谱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识谱训练,比如要求学生根据听力感知音乐的音高,完成乐谱的填空练习。
4. 培养听音辨谱能力:学生能够准确地听辨各种音符和音高是培养识谱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听音辨谱的能力。
5.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识谱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
通过系统地教授音符的名称、音高的表示方法等,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6. 结合实际乐器演奏:让学生亲自参与乐器演奏是培养识谱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际操作乐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7.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在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创设音乐活动环境:在课堂以及学校的音乐活动中,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9. 融入游戏元素:在识谱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游戏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可以设计乐谱抢答游戏、音符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谱。
10. 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识谱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识谱能力。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要通过渐进式教学、多练习、创造性训练和听辨能力培养等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识谱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685567bcc22bcd127ff0c66.png)
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识读乐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认识乐谱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各要素及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丰富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使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怎样培养中小学学会识谱,使其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使学生提高独立识谱能力。
一、培养学生识谱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
”这个热心我认为就是指的兴趣,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培认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定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与教学方法。
如,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是做游戏,我们不妨让学生在玩中学,一边玩一边学,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至嘀年级把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放在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如教歌之前不是先教识谱,而是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练掌握”的状态,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激发,再进行后续的教学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接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二、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
在每学一首歌曲(乐曲)之前先多听几次录音,每听一遍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一遍可以要求听出音乐的情绪、速度及内容。
第二遍可以配之以拍手或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
第三遍就可以轻声跟唱,然后抓住歌曲的中心内容进行简短讨论,以确立表现歌曲内容的情绪、速度。
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学识谱(一)、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歌唱,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最有利的实践活动。
这不仅是因为歌唱使用乐谱的机会多而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浓厚,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886dd6c5727a5e9846a611b.png)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作者:金旭丽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4期识谱教学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便成为当下音乐教师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笔者研究的课题,根据年级的不同,笔者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
识谱能力音乐教育学生识谱是走进音乐大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让他们对识谱教学充满期望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识谱教学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中的组成部分。
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是必需的。
新课改也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
这种要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但是识谱教学始终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便成为当下音乐教师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研究的课题,根据年级的不同,我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
在音乐识谱教学中我把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
首先,是低年级阶段,在低年级阶段,新入学的学生,我让他们从节奏入手,从打节奏过渡识谱,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进行节奏训练,比如我设计了一款很有趣的节奏训练游戏《坐着火车去北京》,游戏的节奏是根据火车的声音来设计的,火车刚刚开动时我把节奏设计为X 0| X 0|,火车过桥设计为X XXX|XXXX|,火车爬坡设计为X XX| X XX,火车进站设计为O X| O X|这样学生边有节奏的做动作,边用“咔”音读节奏,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读出或用动作做出这样的节奏来,学生在边听边想边模仿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除了这些我还采用了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进行节奏训练,利用小孩子喜爱动物的天性,让他们模仿动物的叫声来初步感受节奏。
例如,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这一课中,学生分别模仿小鸡说话“叽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老牛说话“哞—哞—”,初步感受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
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b0ff623b9f3f90f77c61b00.png)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12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郭强(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安阳 456150)摘要:识谱能力作为基础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也是音乐学习者建立音乐审美的关键。
当前,我国部分学校在识谱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多数音乐学习者在经过多年的音乐学习后,仍存在不识谱、不会唱谱的情况。
本文通过确定教学定位、改良教学方法等措施来提升当前的识谱教学水平,希望给同业音乐教育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音乐教学;识谱教学;教学定位;教学方法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对学生识谱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学习并掌握常见音乐基本要素,了解乐曲常见的题材形式,能够演奏、演唱、识谱、编创”;“对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解,能够在建立起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可以运用乐谱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定位逐渐从注重音乐技能的学习过渡到注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在音乐基础教学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逐句教唱、模仿教学来进行授课。
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学会需要演唱的歌曲,但是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收效甚微。
如何将识谱教学贯穿到学校音乐教育中,夯实学生音乐素养基础,是笔者经过长期思考,想要通过本文表达的内容。
[1]一、学校教学现状分析(一)音乐教学定位在“新课标”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主要的位置。
识谱能力通常被认为是知识性的内容,被大多数教师忽视了。
然而,识谱能力并非仅仅是知识性内容,通过识谱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和体验音乐。
另外,在“新课标”中对学生识谱能力要求只提到“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无法衡量“一定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导致教师无法确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略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王娟学生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它关系课堂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并且是否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能看懂音乐符号,他才能热情地走进音乐,去体验音乐和实践音乐。
在音乐的学习中,识谱能力是打开音乐宝库的第一把钥匙。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大部分家长、学生思想意识中认为音乐课是副科、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认不认识1、2、3无关紧要。
再者学生对识谱有畏难情绪不愿学,进步慢,不能在教歌中运用和巩固识谱知识。
因此等到学生毕业后,很难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众所周知,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和音乐欣赏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与识谱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呢?我觉得识谱不应该是顺带的学习,而是应该有一定的课时比例,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一、利用形象的手势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要想学生学的好,就要使他热心学。
”这个热心我认为就是指的兴趣,学习识谱,兴趣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味进行枯燥的训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忽略学生对识谱的兴趣,结果事半功倍。
在音乐课上只是单调枯燥的教
认1、2、3、4、5、6、7,学生会索然无味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给每一个音符创编一个形象手号。
音符do我教学生拍一下自己的肚子,利用谐音的关系让学生记do;re就叫学生平前举双手做叫人来的动作,让学生知道来就是re;mi做猫咪叫的动作,fa让学生去摸自己的头发;sol两只手放在耳边做转手腕的动作;la将双手平举胸前,胳膊用力向两侧拉开;si做洗脸的动作。
为此在识谱教学中加入这套形象的手号,将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让他们在表演中愉悦的学习识谱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
形象的手势只能让学生快速记住音符的唱名。
而课本中需要学习的柯尔文手势却能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为此,在教学中我将两种手势穿插于我的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记住并流利地唱出1、2、3、4、5、6、7七个音符唱名时,为了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唱好每一个音的音准,我在每教一个唱名就运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唱名及它们之间的的音高关系。
三、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所以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
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
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
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在教学中。
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
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
每节课当学生走进教室时,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为下一步学歌曲做好铺垫。
在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会安排欣赏这首歌曲,启发欣赏:“刚才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内容等有了初步了解,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在多种形式的听唱后,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时就很容易了。
这种方法在给学生妹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了他们听得感觉,提高了他们的识谱没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强烈的视听感受,突破识谱教学中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附点节奏等学生难掌握的知识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我的识谱教学。
我将难点乐句设计成具体画面并配以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参与活动,很自然感受和掌握了附点节奏。
可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门的“读谱训练”、“视唱练习”,其效果要好得多,它不但促进学生提高音乐文化水平,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也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识谱能力。
在接下来
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新的继续方法,慢慢积累和实践,来完善我的教学。
让学生不再害怕唱谱,让他们从七个小小音符里看到并喜欢多彩的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