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合集下载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从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逐一提出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现将《措施和原则》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措施和原则》,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从完善安全监控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细化并落实《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按照《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本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伤员急救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参照《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及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要参照《措施和原则》有关要求,监督和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控,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从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逐一提出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现将《措施和原则》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措施和原则》,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从完善安全监控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细化并落实《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按照《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本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伤员急救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参照《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及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要参照《措施和原则》有关要求,监督和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控,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

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并切断与事故地点相关的电源和气源,以避免进一步的事故扩散。

2.通知应急机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当地的应急机构,如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以便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3.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泄露或溢出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可以利用围栏、挡板等物质进行隔离,并阻止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4.穿戴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时,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

如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接触危险物质的风险。

5.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根据事故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可以采取化学中和、稀释稀释、溶解和吸附等方式,将危险化学品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其固化、稳定,减少危险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6.紧急救治伤员: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可能有人员受到伤害,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可以采取吸入治疗、人工呼吸、使用救生药物等方法,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7.清理事故现场: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控制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应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进行危险物质的收集和处置。

清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防止危险物质再次泄漏或被误处理。

8.事故调查和事后评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的分析。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工作需要专门的培训和专业知识。

各个单位和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机制,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1基本原则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

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

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

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

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 基本程序应急响应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遇险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情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数量、应急处置方法等信息。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从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逐一提出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现将《措施和原则》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措施和原则》,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从完善安全监控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细化并落实《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按照《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本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伤员急救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参照《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及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要参照《措施和原则》有关要求,监督和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控,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氯乙烯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氯乙烯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氯乙烯【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学问。

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当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避开与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平安警示标志。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需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别要求】【操作平安】(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需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需距离生产区30m以上)。

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平安措施。

(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实行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爱护范围之内。

【储存平安】(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2)贮存时应留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

采纳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留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

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

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

(4)储存室内必需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

储存室外墙的下部设排气孔。

氯乙烯[稳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乙烯[稳定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烯[稳定的]化学品英文名:vinyl chloride,stabilized;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乙烯基氯CASNo.:75-01-4ECNo.:200-831-0分子式:C2H3C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性质不稳定气体,B类;高压气体,压缩气体;致癌性,类别1A。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气体,在高压和/或高温下即使没有空气也可能发生爆炸反应,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能致癌。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一旦发生泄漏,除去所有点火源。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存放处须加锁。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气体,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爆炸危险。

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新版)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新版)三氯乙烯,别名:乙炔化三氯CASNo.:79-01-6一、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化学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脱脂、冷冻、农药、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等。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沐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氯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文档16个部分(完整版)

氯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文档16个部分(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氯乙烯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chloroethylene;vinyl chloride供应商名称: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南京路供应商电话:*************邮编:241744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供应商应急咨询电话:*************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在升高的大气压和/或温度无空气也可能迅速反应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致癌性-类别1A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350:可能致癌(如果最终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产生这一危害时,应说明其接触途径)H220:极易燃气体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01:使用前获特别指示。

P202:在明白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P280:戴防护面具。

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应急响应: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77: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P381: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没有危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冻伤,出现局部麻木,继之出现红斑、水肿,以至坏死。

眼部接触有明显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正式)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564-34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三氯乙烯,别名:乙炔化三氯CAS No.: 79-01-6一、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化学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脱脂、冷冻、农药、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等。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一)应急处置要点1.注意防护(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2.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3.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4.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二)现场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一是要防止烧伤和中毒程度继续加深,二是要使患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这是两条最为重要的现场救治原则。

1.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对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2011.07.01实施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2011.07.01实施

2氨 特别 警示 理 化 特 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891kPa 下即可液化,并放 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 子量为 17.03,熔点-77.7℃,沸点-33.5℃,气体密度 0.7708g/L,相对蒸气密度(空 气=1) 0.59, 相对密度 (水=1) 0.7(-33℃), 临界压力 11.40MPa, 临界温度 132.5℃, 饱和蒸气压 1013kPa(26℃),爆炸极限 15%~30.2%(体积比) ,自燃温度 630℃, 最大爆炸压力 0.58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 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20;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mg/m3):30。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 置知识。 3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 号
1氯 特别 警示 理 化 特 性
剧毒,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死;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709kPa 以上压力时为液体, 液氯为金黄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分子量为 70.91,熔点 -101℃,沸点-34.5℃,气体密度 3.21g/L,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相对密度 (水=1) 1.41(20℃), 临界压力 7.71MPa, 临界温度 144℃, 饱和蒸气压 673kPa(20℃), log pow(辛醇/水分配系数) 0.85。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氯乙烯、环氧氯丙烷、氯丙烯、氯化石蜡等;用作氯化试剂, 也用作水处理过程的消毒剂。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 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活性反应】 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反应 生成次氯酸盐和氯化物,可利用此反应对氯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液氯与可燃物、还 原剂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与汽油等石油产品、烃、氨、醚、松节油、醇、乙炔、 二硫化碳、氢气、金属粉末和磷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烃基膦、铝、锑、 胂、铋、硼、黄铜、碳、二乙基锌等物质会导致燃烧、爆炸,释放出有毒烟雾。潮 湿环境下,严重腐蚀铁、钢、铜和锌。 【健康危害】 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 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 周围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或 哮喘样发作,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 发生肺泡性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窒息、昏迷或休克,可出现气胸、纵 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 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眼睛接触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可造成角膜损伤。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牙龈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肿、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 。 职业接触限值: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 置知识。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提供安全淋浴和 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 防护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 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 空气呼吸器。 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 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氯 1

氯乙烯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氯乙烯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氯乙烯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氯乙烯泄漏有可能形成蒸气云扩散,故应当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根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研究成果和ERG200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南》,如有大量泄漏,应考虑从下风向至少撤离800m,如有储罐着火,向四周隔离1600m,同时也可以一开始就向四周隔离l600m。

(1)应急疏散。

少量泄漏紧急隔离中心半径为50m,以树脂分厂采取措施为主;大量泄漏紧急隔离中心半径50m至下风侧100m,以企业消防队采取措施为主;特大泄漏紧急隔离半径首次300m,检测数据再次扩大范围,以社会力量采取措施为主;1000m卫生防护间距内以环保和卫生监督部门采取措施为主。

(2)防护措施。

氯乙烯泄漏后应采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大气环境中氯乙烯的浓度,若在2%以下时应佩带3号防毒面具;大于2%时,佩带正压空气面具。

氯乙烯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3.6%~31.0%,主要是防止产生有火花的
作业和操作。

(3)消防措施。

关闭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

用水淋保护火场中的容器冷却,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

必要时残余气体或泄漏出的气体用水蒸气或雾状水增湿,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从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逐一提出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现将《措施和原则》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措施和原则》,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从完善安全监控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细化并落实《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按照《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本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伤员急救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参照《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及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要参照《措施和原则》有关要求,监督和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控,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氯乙烯聚合反应的危害及安全保障措施

氯乙烯聚合反应的危害及安全保障措施

氯乙烯聚合反应的危害及安全保障措施摘要:近年来,全国危险化学品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较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也不断加强,为了加强管控,降低风险,各氯碱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氯乙烯聚合反应;危害;安全保障;措施1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分析1.1氯乙烯聚合装置工艺高风险1)化学成分的调配。

由于甲苯是一种优秀的有机溶剂,因此,在制造中必须对引发剂和乳化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出现超温,因为超温不仅会引起甲苯超温爆炸,还会对引发剂溶解槽和配制槽产生破坏,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氯(Cl-)的聚合法。

氯乙烯是一种可燃和爆炸性的材料,其消防危险等级为一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氯乙烯单体的合成方法。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设有终止剂、涂布剂的贮槽,终止剂、涂布剂都是可燃性的,若管道或泵有渗漏等现象,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火灾。

1.2氯乙烯回收工序高风险聚合完成后,经过聚合罐,吹气罐,干燥器,净化器;气体-液体分离器,缓冲罐,热交换器;氯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其生产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氢,其泄露不仅会引起人体中毒,还会引起环境污染,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使用过程中,若有不适当的处理,或者与气体混合,使其到达了临界值,就会引起自燃或爆炸。

由于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也会引起设备的泄露,从而引起火灾和爆炸。

氯乙烯加压车间是一个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高危场所。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作为一种易燃物的氯乙烯,其爆炸上位,爆炸下限增大,从而增大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在超音速空气动力系统中,因其在超音速状态下的高转速、高频率的震动,使得其在进气管路中极易出现渗漏,渗漏气体在遇热、电火花或静电等情况下会引发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

1.3工艺气泄漏工艺气管道超温蠕变,强度削弱,工艺气压力高,管道内部物质腐蚀和外部氧化腐蚀、磨蚀、支架脱落造成的振动,维修过程中的焊点没有试压等,都会造成工艺气泄漏。

三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

三氯乙烯环境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三氯乙烯环境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三氯乙烯环境事故的应对工作。

二、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三氯乙烯泄漏事故(2)三氯乙烯火灾事故(3)三氯乙烯中毒事故2.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因素,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三、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三氯乙烯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2)医疗救护组(3)环境监测组(4)物资保障组(5)信息发布组(6)后勤保障组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并迅速启动本预案。

2. 应急响应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1)特别重大事故:启动一级响应,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组织事故应对工作。

(2)重大事故:启动二级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组织事故应对工作。

(3)较大事故:启动三级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组织事故应对工作。

(4)一般事故:启动四级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组织事故应对工作。

3. 现场处置(1)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对泄漏的三氯乙烯进行收集、转移,减少环境污染。

(3)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清洗、消毒,消除安全隐患。

4. 医疗救护(1)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对疑似中毒人员及时进行救治,防止病情恶化。

5. 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

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三氯乙烯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安全防护应急措施三氯乙烯,别名:乙炔化三氯CAS No.: 79-01-6一、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化学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

二氯乙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预防及处理方案研究

二氯乙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预防及处理方案研究

二氯乙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预防及处理方案研究二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染料、农药等行业中。

然而,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易燃性,一旦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泄漏或引发火灾,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针对二氯乙烯的应急预防和处理方案的研究至关重要。

针对二氯乙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预防,首先需要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此外,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应对能力。

其次,应加强对二氯乙烯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

企业应建立符合安全标准的储罐和储存设施,加强对储罐及管道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对运输环节,要求运输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二氯乙烯不会泄漏。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处理方案研究中,针对二氯乙烯的泄漏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首先,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警戒周边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调资源进行处置。

其次,应快速定位泄漏点,采取措施封堵泄漏源,避免泄漏扩散。

可以使用泡沫、防油毯等物质对泄漏源进行包覆,减少其挥发。

在处理过程中,严禁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

随后,应配备专业人员着防护装备,使用吸附剂吸附泄漏的二氯乙烯,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剂应根据二氯乙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使用。

最后,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检修,确保二氯乙烯泄漏事故的彻底消除。

清洗过程中应遵循环保要求,对废液和废料进行分类处置,防止二氯乙烯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针对二氯乙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应急预防和处理方案的研究,需要加强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在事故处理中,应启动应急预案,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封堵泄漏源,使用吸附剂处理污染,彻底清洁和检修泄漏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乙烯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理化特性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

分子量62.50,熔点-153.7℃,沸点-13.3℃,气体密度2.15g/L,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临界压力5.57MPa,临界温度151.5℃,饱和蒸气压346.53kPa(25℃),闪点-78℃,爆炸极限3.6%~31.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大爆炸压力0.666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

危害信【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息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活性反应】
燃烧或无抑制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健康危害】
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污染皮肤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可致肝血管肉瘤。

急性中毒:主要为麻醉作用,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液体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


致皮肤损害,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

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施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

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

(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2)贮存时应注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

氯乙烯合成、精
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

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4)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

储存室外墙的下部设排气孔。

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7次。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使用专用槽车运输,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

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运输途中
远离火种,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停车时要有人看管。

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3)氯乙烯管道输送时,注意以下事项:
——氯乙烯管道输送时,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敷设,但不宜埋地敷设;
——氯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

在已敷设的氯乙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氯乙烯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氯乙烯管道不应穿过非氯乙烯生产使用的建筑物;
——氯乙烯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单独接地。

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氯乙烯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
——氯乙烯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
的规定。

气、液氯乙烯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反扣(向)阀门应指示旋向;
——架空氯乙烯管道与建筑物、道路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化工工艺设计的要求;架空氯乙烯管道与道路路面最小垂直净距不小于5m。

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