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亚历山大模式语言

合集下载

建筑过渡空间的“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

建筑过渡空间的“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

研究探讨 Research280建筑过渡空间的“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郭靖(广西师范大学)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7)05-0280-011 相关概念释义1.1 “边界”词源释义“边界”为边缘界限,边界可以通过限定和界定来划分空间。

“边界”英语是“border”,《大英百科全书》对其解释为:“an outer part or edge”。

边界可以保持空间的独立,这也是边界的存在意义。

1.2 “边界”概念释义边界是可以分隔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

边界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筑边界的合理可以使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

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中:1.建筑与环境之间实体界线的边界,比如墙体、台阶。

建筑与环境之间也存在虚体界线的划分,如运用玻璃形成的外墙。

2.边界可以是建筑内部空间中两个区域间的分界,如家具。

边界可以是自然分界,如,河流可划分出不同空间域。

边界概念描述的是具体事物,过渡概念则描述的是一种空间形式,两个概念虽描述事物不同,但可以说过渡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边界。

2 过渡空间的特点过渡空间具有四个特点:1.建筑功能由建筑内部中心向外空间逐渐减弱,可以看出建筑的边界部分受功能约束较小,而建筑外部空间对其影响较大,以致其性质产生变化;2.过渡空间因受到建筑内外空间因素的影响而充满矛盾与冲突,导致其边缘部分在表现出不确定性;3.虽然过渡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主体的限制,但过渡空间与周边环境密切联系;4.过渡空间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交通功能,这也就决定了其特征具有流动性与暂时性。

3 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自身的物理结构的物理外观和在斗争的同时外部环境。

两个空间在控制力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影响着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

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特征:3.1明确性边界的存在划分了特定区域,保证了特定区域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并非绝对平等,如亚历山大所言,当两者同时出现时,只有保证了私密空间的前提下,才会去谈公共空间。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摘要: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跨入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的“退二进三”政策使城市获得工业遗产和旧有工业建筑向非生产功能转化的机会。

本文从模式语言视角,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转译特征归纳为布局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表皮语言、景观语言和情感语言六个后工业化建筑模式语言类型,运用类型学理论与归纳法研究实体,运用访谈法调查文化,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模式语言转译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比较模式语言在不同项目中的体现。

在此基础上,得出工业遗产后工业化建筑模式语言转译中的动因,讨论动因在内向自发和外在作用两个层面的规律与关联,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理性依据。

关键字:工业遗产,模式语言,后工业化,转译,动因1. Introduction20世纪50年代,一场严重的逆工业化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展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保存研究也同期于欧洲开始。

此时,中国刚刚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工业体系。

工业飞速发展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上海、广州多地城市产业转型并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退二进三”和“退二优三”政策相继出台。

一系列改变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旧工业历史地段成为问题和矛盾集中的区域。

难以逾越的客观因素要求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西方国家花费近半个世纪的调整转型。

大部分主要城市出现一批工业遗产和既有工业遗存,拥有了由生产功能向非生产功能转化的机会。

21世纪初中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几乎同期展开既有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

近20年来,既有工业建筑和工业遗产再生的实践项目逐步增多。

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建筑中景观处理方式更易归纳,大多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讨论景观的后工业化语言。

但是,在诸多工业遗产再生的实例中仍呈现出可以归纳的特征。

借助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体系,运用类型学与归纳法分析实际项目,能够初步提取后工业化模式语言类型。

促使工业遗产以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的动因基于内向自发和外在作用两个层面,借助转译实现由机械而功能的工业性生产向有机而整合的系统性关联的转变,使多元时代的工业遗产价值与城市生活重新融合。

商业模式画布到底是什么?

商业模式画布到底是什么?

商业模式画布到底是什么?商业模式画布这个词语我们是经常听说了,但是具体是指什么呢?商业模式画布(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是由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伊夫·皮尼厄(Yves Pigneur)提出的一种用来描述商业模式、可视化商业模式、评估商业模式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通用语言。

也被认为是目前对商业模式最有效、最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

《商业模式新生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一书详细解释了商业模式画布的9个基本构造块:CS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企业或机构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客户分类群体VP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通过价值主张来解决客户难题和满足客户需求CH渠道通路(Channels):通过沟通、分销和销售渠道向客户传递价值主张CR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在每一个客户细分市场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R$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收入来源产生于成功提供给客户的价值主张KR核心资源(Key Resoures):核心资源是提供和交付先前描述要素所必备的重要资产KA关键业务(Key Activities):通过执行一些关键业务活动,运转商业模式KP重要合作(Key Partnership):有些业务要外包,而另外一些资源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C$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商业模式上述要素所引发的成本构成这九个概念涵盖了客户、提供物、基础设施和财务生存能力四个方面,可以方便地描述和使用商业模式,来构建新的战略性替代方案。

客户细分:客户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我们服务于哪些客户群体,要为谁创造价值,谁是我们的重要用户。

商业模式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的客户细分群体,以及该胡咧哪些客户群体。

客户细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正在为谁创造价值?谁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价值主张:价值主张则要解决“我们该向客户传递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正在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哪些难题?我们正在满足哪些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视听语言复习题

视听语言复习题

一·选择题1·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是1937 年的【《白雪公主》】2·【特写】镜头俨如向人们敞开了通向心灵世界的窗户。

有强烈的放大性,指向性,强调性和暗示性,指引观赏者于细微之处见本质。

3·【全景】镜头给观众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

4·【中景】既可以表现人物的动作,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表情。

所以,中景的适用范围很广泛。

5·【大特写】与其他所有景别画面相比较,视觉上更有强制性、专一性,表现力较强。

6·【平拍角度】的镜头相对来说代表一种客观、中立的叙事观点,因此是影片大部分采用的摄影机角度。

一般是指成年人的视点。

7·【仰角镜头】常被用于暗示崇高、庄严、伟大等意义,从负面意义上来讲,又可以表现暗示个体的权势威吓。

8·【俯拍镜头】用来制造压抑、低沉、紧张的气氛。

在处理群众场面时可产生壮观宏伟的气势。

9·【主观视角】更进一步涉及人物的感觉,更能够突出人物的主观感受。

10·【分镜头】是将文字转换为可视画面的第一步,其中包括人物的移动、镜头的移动、视角的转换等,并配上相关文字阐释。

11·【运动摄影】是电影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是视听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也是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12·在运用镜头的不同摄法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努力把各种不同的摄法同内容结合起来】13·【音画对位】概念是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1928 年在《未来的有声影片》(创作宣言)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14·【音画对立】是导演合作曲有意使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互相对立,从而深化影片主题。

15·【音画并行】声音形象不是具体的追随或解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听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的容量。

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

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

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广义的设计,通常是指通过分析,综合与创造满足某种特定功能系统的一种构思活动。

事实上,建筑在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娱乐和文化的空间时,是在进行着一种城市组织结构的延续工作。

以往较多的注重解决建筑的内系统(内部空间),现已被同等重视内系统与外系统(外部空间)所代替,即环境系统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篇序列设计方法论序列系统有如下意义:序列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构架,可以不断的更新和补充设计内容;它能提供后一个脉络,通过识别建筑物的各元素,然后再使其组合起来;有利于把复杂的设计问题简单化。

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编序的过程。

有元素,性质,准则组成的序列可分成机能,空间,几何学,环境系统,外壳等五种序列系统。

五个系统在设计时同时使用。

一机能机能系列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建筑物的活动方式。

这些活动在图纸上将变成面积分配,空间及材料的运用,表面及出入口的安排,以及编入关系序列。

活动不单是在建筑内部,还有杂建筑物附近及四周的活动。

从内外活动中确定其重要活动和次要活动。

机能准则包含各种相同性质聚集而成的活动集群以及因为行动顺序而产生的有序活动。

把活动分群分区,从而可能出现在垂直剖面和水平面上。

二空间设计建筑时,空间编序前,建筑师必须决定于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分离聚散,并应恰好地将活动包含其中并与活动和谐。

然后依据平面面积的要求和剖面所需的空间尺度来研究空间的实际尺寸。

这些空间必须容纳除人以外的附加面积。

空间的高度既是对平面面积比例的反映,也应反映出人类心理层次的舒适程度。

空间形状取决于活动模式,得出一个可能是不规则的理想空间形状,再由其它序列系统修正它。

尺度是空间最重要的性质,包括一般尺度,纪念性尺度,震撼性尺度等。

建筑入口是体现建筑序列的关键部位。

(后面将专门谈到入口设计)三几何学几何学研究几何序列与建筑物表面,边缘,高度等之间的关系。

建立几何序列的目标是使建筑物各元素之间尽可能达到有机的几何关联。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标签:语言学, 发展史阶段 ] .才小貓、 2009-07-29 15:47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满意答案好评率:85%一、传统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

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

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

“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

“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

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

“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

“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

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

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

“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

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模式语言

亚历山大模式语言

1962年伦敦设计方法论的讨论会把科学方法和知识应用到各自的特殊问题上去,使各自的创造 河东相互联系起来,寻求共同的语言 1963年阿丘提出的设计方法流程图明确了反馈的序列。
1966年ULM会议上作了建筑设计方法的专题讨论 1967年托尼·沃德组织召开第一次建筑设计方法的国际会议
3、亚历山大的地位
(三)模式语言理论研究的契机
在中国,很少有人从整体上系统研究一下西方建筑理论,国内的理论舞台上也只有少数人 在拼命呐喊。现实中,在规划和建筑上得不到任何选择的可能性,毫无特色的城市仍如“雨后 春笋”般出现。陈旧的观念造就出这种毫无活力的环境。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理论的研究 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在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领域,克·亚历山大算是有开创地位的人,他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了 伯克利等学校的建筑教学,人们认识到使用者与设计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所建立的这一 套建筑系统与现行的系统截然不同,如果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其还有许多点评之处。
《日本建筑师》杂志引评克·亚历山大是“设计方法运动有影响的权威”。虽然他被当作 所谓的设计方法领域的头号人物,但他本人认为把设计的研究同设计的实践分离开来是荒唐的。 其实,关于克·亚历山大所处的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简单的用“对”与 “错”来评价任何理论,而是应安下心来研究一下他们是如何做的。
二、克·亚历山大的建筑理论
(一)模式语言
1.克·亚历山大其人 克·亚历山大是以为思维敏捷、观点独特、作风严谨的理论家,同时又是建筑师、工程承包商, 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理想主义者,曾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第一枚研究奖章。他对现代建 筑的贡献主要在设计理论领域。开始研究时,试图通过应用科学原理建立起基础比较牢固的设 计理论,从观察原始的自然文化入手,以复杂的数学方式抬起了这种“无意识”的形式创造过 程。依据这一方法,设计和规划的问题被分解成一系列元素,然后反过来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基 本“模式”来合成形成。70年代后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他把自己的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认为“把设计的研究同设计的实践分离开来是荒唐的”。

西方语言学理论

西方语言学理论

第一章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前奏第一节古印度的语言学为了保存口头相传的婆罗门教义《吠陀经》的原文和梵语文学,古印度的语言学家们用经验的方法,对于梵语语法作过相当详细的描述。

著名语言学家巴尼尼的《梵语语法》,由3996条诗歌体的规则所组成。

这些规则分成章节段落,讲解梵语的形态现象和语音现象。

一、语法描写方面印度语言学家对梵语的语法描写和分析是当代流传最广的。

巴尼尼是印度语言学家的杰出代表。

布龙菲尔德称巴尼尼的语法名著是“人类智慧的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

它极为详细地描写了梵语中每一个屈折变化、派生现象、组织结构和各种句法的用法。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学有关如此完善的描写”。

1.古印度语法学家把词分为四类:静词、动词、介词、小品词。

表示实体意义的词叫静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介词的功能是限制静词和动词的意义;小品词包括比较小品词、连接小品词以及诗歌中作形式成分的小品词。

代词和副词不算独立的词类,分别归入静词和动词中。

他们的句子结构理论认为,单词组成句子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单词要能够成为正确结构中的合适的语法类别,否则它们只不过是个单词表,毫无实际意义。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中不能只有名词,或只有动词,或只有介词,各种词类要有一定的搭配。

第二,在语义上,单词必须合适,否则就会出现不合语法的荒谬论断。

例如,“她用火把纸弄湿了”,“昨天大花猫下了个黑鸡蛋”。

第三,单词的出现必须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如果上午讲一个词,下午又讲一个词,晚上才完成这个句子,那就谁都无法理解或记忆它。

可以看出,这三个条件很像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提出的成分连续性,成分搭配性和时间连续性。

梵语的动词有人称、单复数和时态的屈折变化,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其他词类都要与动词保持某种具体关系。

其次是名词,有屈折变化,并按其与动词的关系进行分类,比如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等。

2.古印度语法学家还研究构词法,他们把词分为词干和词尾两部分,词干是不变部分,词尾是变化部分。

语言学的种类

语言学的种类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

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

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一、传统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

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

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

“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

“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

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建筑模式语言读后感

建筑模式语言读后感

《建筑模式语言》——读书报告在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中,建筑模式语言(Architectural Pattern Language)是一支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教授,他曾为此著了一套丛书,共有三卷:第一卷《建筑的永恒之道》;第二卷《建筑模式语言》;第三卷《俄勒冈的实验》。

三卷形成一个整体,目的在于提倡用新的设计方法论代替现行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系,从而使建筑师与规划师能跳出传统的思想来束缚而进行独立思考与大胆创新。

其中第一卷是为使用该模式语言提供理论基础;第二卷是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的各种详尽的模式,提供解决各种模式的方法;第三卷是典型地区应用该模式的实验报告,以检验理论与方法的实效。

对模式的理性研究,是构成我们知识系统不可或却的组成部分,建筑布局与居住模式应用于现实同质同型的社会形态与人群聚集,为工业化系统性建造提供了可行的方向,但同时其复制的结果极其容易泯灭作为个体的人性的自由,这是工业化时代所带来的文化负效应。

在享用工业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我们同样必须尊重人性与文明发展的自然(或自由)生长,文化的多元状态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可贵的精神遗产,它形成了社会进步的尺度与阶梯。

这本书通过一种特别的记述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语言,在这里,每一模式都具有统一的格式。

第一,开头有一幅照片,表示该模式的原型实例。

第二,在照片之后有一段引言,说明该模式承上启下、前后连贯的内容,并解释它是如何去协助完善一些较大的模式的。

第三,就是问题的全部内容了。

在这一节描述该模式的经验性背景材料,为其可行性提供例证,并说明这一模式在建筑中可能被显示出来的各种途径,等等。

第四,是解决方案,这是该模式的核心部分。

说明为解决上文中提出问题所需要各种空间实体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

模式是有先后顺序的,从最大的模式如区域和城镇开始,接着便是邻里、住宅团组、住宅、房屋和凹室,最后是构造细部。

第八讲 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

第八讲  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

如果以《建筑模式语言》为中心,那么《建 筑的永恒之道》就可以看成是它的理论解释,同 时《俄勒冈试验》起到的便是操作指导的作用。 《建筑的永恒之道》一书中的“质”、“门”、 “道”三章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是模 式语言”、“如何形成模式语言”、“如何使用 模式语言建造”这三个连贯的步骤;《俄勒冈试 验》继续深入探讨“如何使用模式语言建造”这 部分内容,因此可以看成是实践模式语言的第一 书。 之后的《林茨咖啡屋》(The Linz Cafe)、 《住宅制造》(The Production of Houses)和 《城市设计新理论》(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小型公共建筑、住 宅、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500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我不能指 望我所采访过的众多名人中会有人在2500 年还能够被人们所记住,但是亚历山大或 许是个例外。” “亚历山大的近作《秩序的本性》会 像印刷术一样迅速改变整个世界”。 “我相信他将会作为第一个制造出上 帝存在的可靠证据的人而被世人所牢记”。 亚历山大很可能是当今最重要的建筑 设计理论家”。
③模式语言 例如创造一朵花,人们不会试 图用镊子一个细胞接一个细胞地制 作,而是从种子开始培育,让它长 出花朵来。使花的整体产生需要遗 传密码来保证,建筑和城市一样需 要像遗传密码一样的东西来形成整 体,建筑中的遗传密码就是模式语 言。模式语言实际上是由模式组成 的规则系统。 在原始文化中,任何一个农夫 都会盖房子,比所有近50年的建筑 做得好很多,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运 用一种共同的,有活力的模式语言。 树叶的个体性 要建造出美的建筑和城市, 与树的整体性 就必须重新建立有活力的模式语言。
他的《建筑模式语言》一书 是历史上最畅销的建筑书籍, 在亚马逊网站的图书畅销榜 排名中经常位列千名以内 。 该书在1977年出版时,美国 的《建筑设计》杂志宣称: “每个图书馆,每个学校, 每个环境设计组织,每个建 筑师,每个一年级的学生, 都应该拥有一本。”在美国, 很多普通的住户都以它作为 指导来改造自己的住所。在 计算机领域,它的影响甚至 远远超出了建筑界。

大语言模型通识 第1章 概述

大语言模型通识 第1章  概述

什么是ChatGPT
2021年OpenAI推出DALL-E,这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可 以从自然语言描述中生成数字图像。 2022年12月,OpenAI推出基于GPT-3.5的新型AI聊天机器 人ChatGPT,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发布仅两个月后就 拥有 1 亿用户(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 2023年3月14日,OpenAI发布了GPT-4聊天机器人语言模 型。相比GPT3.5,GPT 4.0访问更加稳定,数据更加准确, 并且更加符合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简而言之,更智能!
14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 ――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温斯顿教授认 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 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 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 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8
第1章 概论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 具。”2023年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元年,以ChatGPT为 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型科技公司、 各 类 创 业 公 司 迅 速 入 场 , 投 入 海 量 资 源 , 推 动 了 大 语 言 模 型 ( Large Language Model,LLM,简称“大模型”)能力和应用的快速演进。
16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13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1.1 城市的形成一、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导致食物剩余,为人口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贸易路线: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交换,吸引了人口聚集。

3. 政治与宗教中心: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建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二、城市形成的过程1. 聚落阶段:- 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以狩猎、采集为生,人口稀少。

- 聚落通常位于水源附近,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村落阶段:-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 村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 城镇阶段:-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村落开始转变为城镇。

- 城镇具有市场、防御设施等初级城市功能。

4. 城市阶段:- 城镇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形成了城市。

- 城市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成为区域中心。

1.2 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

- 职能多样: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中心。

- 空间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网络、公园绿地等不同功能区。

二、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人口密集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组织和空间形态,它拥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

1.3 城乡关系的演变一、城乡对立阶段- 在古代社会,城市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被剥削的农民的居住地,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二、城乡融合阶段- 工业革命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交换日益频繁,城乡关系开始融合。

三、城乡一体化阶段-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1. 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

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章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3课时)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语言研究的发展历史,对现代语言学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语言学的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分类方法。

语言学大体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等三个阶段。

第一节语言研究的历史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传统语言学的研究特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和贡献。

传统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前奏。

一、传统语言学是指19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一般又叫“语文学”,是为解释古代文献经典而服务的。

印度、古希腊、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文学的三大发源地,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开始了对语言的探索。

古印度的研究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对古梵语的研究成就显著,在语义、语音、语法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有著名语言学家波尼尼的《梵语语法》(又称《波尼尼经》)。

古希腊有哲学家进行,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斯多葛派、亚历山大派等为代表。

公元前100年,狄奥尼西写出了西方第一部系统的希腊语语法书《语法术》。

在古代中国,语言哲学、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突出表现在荀子和墨子的有关思想中。

荀子的《正名篇》中深刻地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指出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约定俗成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稳固性和发展性等。

墨子讨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是为解释经典和古代文献服务的,又叫小学,包括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

训诂学:《尔雅》、扬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音韵学:陆法言《切韵》、《韵镜》;文字学:许慎的《说文解字》。

特点:1、限于书面语。

2、对一种语言研究。

3、目的是为读经和解是古代文献服务。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或方言亲属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属关系,目的是探寻它们的共同母语和谱系关系。

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学者琼斯在比较了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的相似性之后,提出了三种语言可能来源于同一原始母语的说法。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传统语法重书面语而轻口语, 忽略当时语言现象而把语言研究 限定在了拉丁语体系的框架中, 并以拉丁语为模式生硬地规范其 他语言,其中的很多理论需要仔 细推敲,但作为语言研究的初级 阶段,传统语法的功绩具有首创 性,其影响也是绵久而不可小觑 的。在之后的探索中,各语言流 派的理论都或多或少受到这段时 期研究的影响与启发。
主要专著有《语言 测试和它的方法》、 《西方语言学流 派》、《论大学英 语教学》、《外语 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等。
作者简介
版本比较
本书性质
增加了关于 什么是语言 和什么是语 言学的内容
分别增加了 大段时代背 景
这章关于索绪 尔,加了一节 关于语言任意 性的争论
绪论
第二、三章
第四章
作者简介
版本比较
本书性质
增加两节 《管辖与约 束时期》、 《最简方案 时期》
增加两节 《关于语法 隐喻论》、 《评价系统 及其应用》
新加一章 认知语言学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作者简介
版本比较
本书性质
本书是一本入门性的研究生教材,不是学 术论著,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近百年来的 语言概况,包括主要理论、主要观点、主要 人物、主要派别等。通过对西方语言学流派 脉络的把握,可以更好地让我们借鉴他人, 拓展视野,打开思路; 更好地研究汉语,提 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哲学和语言学习理论。

•语系

•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方法
• 语系(language system)是具有共同来源的诸语 言的总称。同一语系内,按各语言之间亲属关系 的远近,可分为若干语族(language group); 同一语族可再按关系远近分为若干语支。
语言: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

(完整版)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完整版)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Urban Ope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广场★步行街★中心区★滨水区★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1。

1 概念表述1.2 关键词1.3 四层涵义大众化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2。

1 空间型制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2.1.2 非典型型制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点状、线状、面状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3.1 功能的广泛eg: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

建筑的边界与边界空间形态分析

建筑的边界与边界空间形态分析

【产业论坛】住宅与房地产112020年1月建筑的边界与边界空间形态分析陈 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7)摘 要:建筑边界空间是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连接体,对它的正确处理能够有效调和这两类相邻空间的关系。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边界与建筑边界空间为基础,简述其概念;第二部分从边界与边界空间形态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边界空间形态类型与人的心理感受。

通过对这两部分的分析,以期为当下建筑空间营造与感知体验问题分析提供正确方向。

关键词:建筑边界;空间;心理感受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20)01-0011-011 建筑空间及建筑边界空间简述1.1 建筑空间的概念建筑空间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意图与功能的需要,对自然空间进行人为标记划分后的产物,它包括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围合成的内部空间与围合之外的外部环境。

发展到今天,建筑空间的营造已冲破传统模式,朝着动态、叠加、感性等方向发展。

声音、光线、气味等能给人心理上一种围合氛围感的环境,也被视为空间。

正如芦原义信[1]所说,“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味觉都有关”。

1.2 边界及边界空间的概念志水英树[2]在《建筑外部空间》中认为,“边界是将无限定的空间进行划分和限定的要素,它以隔断性为主要特点”。

凯文·林奇[3]认为“边界是城市中不被视为通道的线性成分,是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空间限定,通常是两个面的分界线”。

通过上述学者对边界的定义,可以发现,边界是事物与事物进行衔接与划分的界限,是将相邻事物区分开来的交界线。

非闭合的边界划分了区域,闭合的边界划分出领域,而靠近边界的领域部分称为边界空间。

相对于边界而言,边界空间则是一种处于两个范围之间,有着过渡连接或区别划分作用的空间,有时还需要承载一定功能并引发人们的相关行为活动,成为和人产生互动关系的场所。

西方城市广场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探讨

西方城市广场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探讨

西方城市广场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探讨尹亚娟;陈晶晶;田朝阳【摘要】卡米诺·希特提出广场的不规则空间形态是其艺术品质的关键,"步移景异"是其艺术品质的特质.该文通过图解的方法对时间设计的原理进行了解读,揭示了"步移景异"是时间设计的代名词,指出这一特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提出了实现时间设计的必要条件、线形及5个构图要点,并将其图示化.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古典城市广场具有同构的时间设计的空间构图模式,时间设计作为中西方户外空间设计的共性艺术标准,值得传承和发扬.【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步移景异;空间构图;时间设计;西方广场;构图要点【作者】尹亚娟;陈晶晶;田朝阳【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4广场起源于西方,是西方城市的构成核心。

关于西方广场的研究文献极多,涉及广场的概念、功能、活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形式(规则与不规则,开敞与封闭)、尺度、历史演化与民主制度的关系等方面[1-4]。

广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是城市中各类社会活动的集中发生空间,必定要求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

西方城市广场多为当时知名的艺术家设计的重要建筑及雕塑、铺装、喷泉等艺术作品组成,因此,广场也是视觉活动的空间,具有观赏、游览的艺术性品质。

西方现代城市设计之父卡米诺·希特,在其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艺术性品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反对几何式的规则广场,提出广场的不规则形是其艺术形式的关键,“步移景异”是其艺术品质的特质[5]。

本文从视觉观赏艺术特性出发,探究西方广场的空间形式、步移景异及时间设计(本文的时间设计为延长游赏时间的空间设计)的关系,探索西方广场的时间设计机理及历史渊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模式语言理论建立的初衷
自30年代现代建筑运用以来,现代建筑的形象已使人们生厌,现代建筑无视人的作法越来越 使人感到不满。几千年来美丽的城市和建筑的形成,使用的却是古老的、工业社会以前的、传统 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又不能直接用于现今的设计实践。模式语言正式企图对这一方法作一现代的 解释,以形成新的规划建筑理论,改变现代建筑的不良状况。 模式语言的建立和使用,有赖于大量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场所的调查研究,有赖于公众参与, 有赖于对原始自然文化的观察分析,也有赖于设计者参与建筑的全过程。
人为文化
形式制造根据明确的规则从理论上学习
演绎的方法
为什么现在人为文化中创造的形式不如自然文化下创造的形式那么良好适合呢?亚历山大 人为,其原因在于自然过程有一个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的结构,因此它始终如一的创造出完整 适合的形式,甚至面临变化也是如此。而在人为文化中,这种自我调节的结构被打破了。因此 我们可以把复杂的情况分解开来,形成一个个小问题,这每个小问题类同于自然文化中的状态, 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小问题的解决来合成最终的形式。
直接
人为过程
每个设计者不可能伴随他所设计的建筑走完全程,况 且建筑类型也不单是住屋
复杂和间接
5.克·亚历山大的认识论模式
从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克·亚历山大早期的建筑思想脉络使用图示的 方法表示出他对建筑问题的认识论模式,也表示出三种可能的设计过程。
模式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积极图式能表明文脉,也能表明形式。 它提供给我们一种探查文脉的方法,也是一种寻求形式的方法。提供给我们一座需要与 形式之间的桥梁。
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通 过叙述真实生活中的城市是怎样运转的,进而对“分类法” 的城市规划学进行了批判。
英国剑桥大学LUBFS的研究,从经济效益来检验城市系统, 运用数学模型静态模拟,通过不同城市实例的比较研究说 明其作用。
1964年,克·亚历山大发表《形式合成纲要》,形成了模 式语言理论的最初思想,之后出版《模式语言》
罗布·克里尔《城市空间》罗列了大量的欧洲广场的空间 形态,说明其原型基本上仍为方、圆、和三角形的几何变 换而成。
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提出了与现代派不同的观点,对现代派几位大师的理论加 以批驳。
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建筑意象》、《存在、 空间与建筑》、《西方建筑的意义》、《居所的概念》— —建筑是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现代建筑的失败 是由于“场所的沦丧”。
2、方法论的研究
在西方建筑理论的诸多派别中,英美学者都注重方法的研究。20世纪的一个特点:一方面是英美 哲学或英语国家哲学,一方面是欧洲大陆哲学。前者侧重研究方法问题,后者侧重研究人的问题。
“方法”是指达到规定目的所采用的途径,也意味着沿着正确的道路运动。方法的研究并不是使 问题简单化,而是有条理地认识问题,研究问题。方法本是一种手段,可随着客观世界的复杂性 提高,方法的研究内容越集越多,形成了一个体系。 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次大战后大量的建筑实践,促使了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的产生。
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
姓名:杜娟 091311014 指导老师:朱力
致力于用建筑设计的语言去表达比较抽象的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把设计的研究同设计的实践分离是荒唐的。 Note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 盲目追随模式语言戒是任一种方法的人,没有一个会成为良好的设计师。 A Pattern Language 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我们自己必须是充满活力的。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形式主义倾向
强调美在线条、形体、色彩之组合关系之中——理性
20世纪之前的建筑多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重感觉、重经验,而到20世纪之后,理性的 设计方法占了上风,但其中还是有基于这种理性而出现的两种偏重——偏“理”与偏“情”。
1、理论的分野
从方法学着眼对60年代依赖建筑理论进行分析,仍存在重“理”与偏“情”两种倾向,舒尔茨 把它分为思维与感觉分立的两派。两者都有其片面性。
4.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
亚历山大通过大量原始自然文化中自然过程的建筑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于这种适应性联系 起来的是这样的事实:即房屋的拥有着本身就是建造者,形式的建造者不仅创造了形式而且就 居住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不适合因素如果需要改变,马上就得以改变。这导致了亚历 山大后来极力强调要把公众参与放在首位,通过模式语言的应用重新使普通的老百姓都能从事 自己住家的建筑过程。 自然过程 一旦出现不适合,人们便很快做出反应,加以改进
1962年伦敦设计方法论的讨论会把科学方法和知识应用到各自的特殊问题上去,使各自的创造 河东相互联系起来,寻求共同的语言 1963年阿丘提出的设计方法流程图明确了反馈的序列。
1966年ULM会议上作了建筑设计方法的专题讨论 1967年托尼·沃德组织召开第一次建筑设计方法的国际会议
3、亚历山大的地位
4、理性与直觉
理性与直觉,是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区别的中心点。传统的方法随意,凭经验, 重直 觉,重感性,这些方法很重要,但仅有它们是不够的。在建筑中,理性与直觉应是密不 可分的。
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更多的是凭偶然灵机一动的直觉,没有任何理性的前提性努力。而现代 建筑设计方法中的直觉不是简单的偶然性,而是一种“理性的直觉”。但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设 计领域,仍在沿袭着传统的设计方法,因而有必要注入一些科学的理性内容。
交通流量图示
(三)亚历山大的设计方法论
1967年亚历山大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成立了环境结构中心之后,便从建立和发展模式入手开 始了研究。十年后,建立起了一套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主干内容反映在三部曲著作中《建筑 的永恒之路》、《模式语言》和《俄勒冈实验》。 建筑的永 恒之路 描述了规划和建筑的一种理论,从根本上说,该理论是古老的、前工业的传 统方法的一种现代的、后工业的解释。 设计和建筑的一套详尽清晰地指导,揭示了不同规模的模式,从区域的结构 到窗子的固定。以这种方式着手,外行可以使用模式语言为他们自己及其活 动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复合生态学的合适环境。

1966年,阿尔多·罗西发表《城市建筑学》,批判了历史 的传统城市建筑学的复杂,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和 城市,认为二者是不可分的。
60年代以来是建筑理论的黄金时期,繁荣了建筑创造,但 并未对中国的建筑理论产生冲击。
(二)建筑 设计方法论
自然主义倾向 强调没再模仿或逼真再现自然物体——感性
人类美 学思想 萌芽两 种倾向
二、克·亚历山大的建筑理论
(一)模式语言
1.克·亚历山大其人 克·亚历山大是以为思维敏捷、观点独特、作风严谨的理论家,同时又是建筑师、工程承包商, 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理想主义者,曾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第一枚研究奖章。他对现代建 筑的贡献主要在设计理论领域。开始研究时,试图通过应用科学原理建立起基础比较牢固的设 计理论,从观察原始的自然文化入手,以复杂的数学方式抬起了这种“无意识”的形式创造过 程。依据这一方法,设计和规划的问题被分解成一系列元素,然后反过来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基 本“模式”来合成形成。70年代后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他把自己的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认为“把设计的研究同设计的实践分离开来是荒唐的”。
另外,建筑理论本身在实践中出了问题,现代建筑无视人的做法越来越使人感到不满。
1960年,凯文·林奇发表《城市意象》,提出一套颇有影 响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并从视觉心理角度阐明了场所的 特征,建立了新建与改造的新标准——形象性
1972年,奥斯加·纽曼发表《可防卫空间》,探讨城市设 计理论,研究人怎么塑造环境;作为个人和不同规模的集 体对特定环境形成的作用;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能影响 的程度;以及任何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
专业人员
模式语言
非专业人员
(二)亚历山大的认识论
模式语言理论体系的建立时以亚历山大对建筑的认识论为前提的 1.理性的需 求 在克·亚历山大看来,环境的混乱是因为控制它的规则没有条理、不协调。越来越多的设 计问题已到了不能凭直觉理解的复杂程度。我们应面对现实,对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关注, 而不是拒斥。应该找到一种使复杂问题明白易懂的方法,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简化设计问题的方 法。基于这种认识的契机,亚历山大便开始研究探讨这种方法,也就是后来提出的模式语言的 方法。
《日本建筑师》杂志引评克·亚历山大是“设计方法运动有影响的权威”。虽然他被当作 所谓的设计方法领域的头号人物,但他本人认为把设计的研究同设计的实践分离开来是荒唐的。 其实,关于克·亚历山大所处的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简单的用“对”与 “错”来评价任何理论,而是应安下心来研究一下他们是如何做的。
2.适合与不适合——新的评价标准的建立
设计的最终产物是形式,形式是我们控制世界的部分,什么样的形式是好的呢?这就要 对其建立一个新的评价标准。设计者只有在思想和行为中首先具有一些纲领的明确性,才能 在形式上达到有形的明晰性。我们说到设计时,讨论的真正目标不仅仅是形式,而使一个包 含有形式和文脉在内的整体。评价设计问题的标准是看问题的形式与文脉是否很好适合。 评价不适合要比评价适合容易得多。问题正是通过不适合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样我们 就可以把适合看做不出现不适合。并用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潜在的不适合清单作为适合的准 则,所有可能的不适合都不实际出现就是这个整体和谐良好的适合状态。
(三)模式语言理论研究的契机
在中国,很少有人从整体上系统研究一下西方建筑理论,国内的理论舞台上也只有少数人 在拼命呐喊。现实中,在规划和建筑上得不到任何选择的可能性,毫无特色的城市仍如“雨后 春笋”般出现。陈旧的观念造就出这种毫无活力的环境。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理论的研究 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在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领域,克·亚历山大算是有开创地位的人,他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了 伯克利等学校的建筑教学,人们认识到使用者与设计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所建立的这一 套建筑系统与现行的系统截然不同,如果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其还有许多点评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