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6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学》第6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粉嫩熟肉 各种外卖中的熟肉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
现在最严重的。因为它可以让肉煮熟后颜色粉 红、口感鲜嫩,还会延长食品保质期,所以它 已经成为了食品加工业中肉制品添加剂的必备 配料。包括餐馆里,厨师们烹调许多肉菜都离 不了它,还有各种烧烤肉制品、羊肉串、腌制 品,以至驴肉、鹿肉、羊杂、内脏等,几乎都 会加入亚硝酸盐。一些所谓“传统工艺制作”的 产品中,哪怕是鸡鸭制品也不能幸免,这早已 成为了这行的行规。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及致畸性:亚硝酸盐的危害还不只是使人中毒, 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转 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 肝癌和大肠癌等。 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
1.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 2.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 的蔬菜。
iii. 2分子的丙酮酸来源不同
iv. 1 mol葡萄糖经途径只产生1 mol ATP
不同微生物中葡萄糖降解途径的分布(%)
微生物
EMP
HMP
ED
酿酒酵母
88
12
-
产朊假丝酵母
66~81
19~34 -
灰色链霉菌
97
3
-
产黄青霉
77
23
-
大肠杆菌
72
28
-
铜绿假单胞菌
-
29
71
嗜糖假单胞菌
-
-
100
(2)硫酸盐呼吸(脱硫弧菌属、脱硫单胞菌属、脱硫球菌属)
硫酸盐呼吸:是一类称作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严格厌氧菌 在无氧 条件下获取能量的方式,其特点是底物脱氢后, 经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末端氢受体硫酸盐受氢,在递氢 的过程中与氧化磷酸化相偶联而获得ATP。

微生物第五章总结

微生物第五章总结
3. 嗜盐菌紫膜的光介导ATP合成
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可使质子不断驱至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酶合成ATP,此即为光介导ATP合成。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一, 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EMP,HMP和TCA循环都是重要的两用代谢途径。如:葡萄糖通过EMP途径可分解为2个丙酮酸,反之2个丙酮酸也可通过EMP途径的逆转而合成1个葡萄糖,此即葡糖异生作用。
TCA特点:(1)氧虽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2)每分子丙酮酸可产4个NADH+H+,一个FADH2和)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
(二) 递氢和受氢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受氢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化区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中类型。
一, 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在微生物中CO2固定途径有四条:
(一) Calvin循环:又称Calvin-Benson循环,Calvin-Bassham循环,核酮糖二磷酸途径或还原性戊糖磷酸循环。此循环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固CO2的主要途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和磷酸核酮糖液激酶是本途径的两种特有的酶。本循环可分为3个阶段:(1)羧化反应(2)还原反应(3)CO2受体再生(反应式见书P130)。Calvin循环的总反应式:6CO2+12NAD(P)H2+18ATP——→C6H12O6+12NAD(P)+18ADP+18Pi+6H2O
二, 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自养微生物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称作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称作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两种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生物合成的起点是建立在对氧化程度极高的CO2进行还原的基础上,而后者的起点则建立在对氧化还原水平适中的有机碳源直接利用的基础上。

chap5-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chap5-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产能: 2H2 + O2 — 2 H2O 合成代谢反应:
2H2 + CO2 — [ CH2O ] + H2O。
3 硫细菌(硫氧化细菌)
——利用H2S、S02、S2O32等无机硫化物进行自养生 长,主要指化能自氧型硫细 菌
大多数硫杆菌,脱下的H+ (e-)经cyt.c部位进入呼 吸链; 而脱氮硫杆菌从FP或 cyt.b水平进入。
代谢(metabolism):
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代谢
分解代谢(catabolism) 合成代谢(anabolism)
分解代谢
复杂分子
简单小分子 ATP [H]
(有机物)
合成代谢
生物氧化的形式: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
生物氧化的功能为:
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外源电子供体—— H2S等无 机物氧化放出电子,最终传 至失电子的光合色素时与 ADP磷酸化偶联产生ATP。
特点:只有一个光合系统,光 合作用释放的电子仅用于NAD+ 还原NADH,电子传递不形成环 式回路。反应中心的还原依靠 外源电子供体,如S2-、S2O32等。外源电子供体在氧化过程 中放出电子,经电子传递系统 传给失去了电子的光合色素, 使其还原,同时偶联ATP的生 成。由于这个电子传递途径也 没有形成环式回路,故也称为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6-磷酸-葡糖酸
6-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特点:
KDPG KDPG醛缩酶
a、步骤简单 b、产能效率低:1 ATP
3--磷酸--甘油醛 + 丙酮酸
c、关键中间产物 KDPG,特征酶:KDPG醛缩酶
细菌:铜绿、荧光假单胞菌,根瘤菌,固氮菌,农杆菌,运动发 酵单胞菌等。

10-12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0-12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生物氧化的形式:
包括脱氢或脱电子
①失电子:
Fe2+ → Fe3+ + e CH3-CHO
②化合物脱氢、递氢: CH3-CH2-OH
NAD NADH2
2、生物氧化的过程: 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三 个阶段
3、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德国: (Carl Neuberg)
目前甘油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 Dunaliella aslina(一种嗜盐藻类) 生活在盐湖及海边的岩池等盐浓度很高环境
胞内积累高浓度的甘油使细胞的渗透压保持平衡
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
②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
丙酮酸
NADH2
乳酸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有: 德氏乳杆菌(L.delbruckii)、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 (L.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casei)、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5)Stickland反应
氨基酸同时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以一种氨基酸为H供体,而另一种氨基酸为H受体来实现 生物氧化产能的发酵类型。
3乙酸
丙氨酸
+
2甘氨酸
3NH3
CO2 ATP
Stickland反应特点:
部分氨基酸的氧化与另一些氨基酸的还原相偶联; 产能效率低,1ATP/1G。
各途经的相互关系
H2O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丙酮酸
~~醛缩酶
(KDPG)
有氧时与TCA循环连接 无氧时进行细菌乙醇发酵
葡萄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 才能获得的丙酮酸。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EMP途径
p 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 p 约经过10步反应 p 产生2分子丙酮酸和2分子ATP的过程 • p p p 在其总反应中,可概括成 两个阶段(耗能和产能) 三种产物(NADH+H+、丙酮酸和ATP) 10个反应步骤
生理功能
F F F F F 供应ATP 形式的能量和NADH2形式的还原力 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 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整个EMP途径的产能效率是很低的,即每一个葡 萄糖分子仅净产2个ATP,但其产生的多种中间代 谢物不仅可为合成反应提供原材料,而且起着连 接许多有关代谢途径的作用
可概括成两个阶段(耗能和产能)、三 种产物(NADH+H+、丙酮酸和ATP)和10个 反应步骤

己糖激酶 磷酸己糖异构酶
磷酸果糖激酶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丙糖磷酸 异构酶 甘油醛-3-磷 酸脱氢酶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甘油 酸激酶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烯醇 酶
丙酮酸激 酶
EMP途径

2NADH+H+在有氧条件下可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 应产生6ATP,在无氧条件下,则可还原丙酮酸产生乳酸 或还原丙酮酸的脱羧产物——乙醛而产生乙醇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
•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简称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 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
• 分解代谢 • 是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 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 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来表 示)的作用;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与分解代谢 相反,是指在合成酶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 形式的能量和[ H]形式的还原力共同合成复杂的生 物大分子的过程。

微生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生物氢气
某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或发酵作用产 生氢气,为氢能源的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微生物新陈代谢的类型
01
02
03
有氧呼吸
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通 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彻底 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无氧呼吸
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通 过发酵或无氧呼吸将有机 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
某些光合细菌和藻类能够 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 氧气。
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
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产物
要点一
总结词
无氧呼吸的产物通常是二氧化碳、乙醇、乳酸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不同的产物,例 如,葡萄糖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被分解成乳酸,而 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则被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这些产物对于微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例如乳酸 可以降低细胞内的pH值,增强微生物的耐酸性;乙醇和二 氧化碳则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和碳源。
无氧呼吸的能量转换
总结词
无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通常较低,但也有例外。
详细描述
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并不像有氧呼吸那样完全 、高效地转换为ATP中的化学能。因此,无氧呼吸的 能量转换效率通常较低。然而,有些微生物在无氧呼 吸过程中也能产生大量的能量,例如醋酸细菌的无氧 呼吸过程就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其能量转换效率与 有氧呼吸相差无几。此外,一些微生物在无氧呼吸过 程中可以将部分能量转换为热能,以维持微生物自身 的温度。
发酵的产物
总结词
发酵的产物包括酒精、乳酸、乙酸、丁酸等,这些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六章微生物代谢

第六章微生物代谢

TCA循环的重要特点
为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中心枢纽。 循环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是一些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 生物体提供能量的主要形式; 为人类利用生物发酵生产所需产品提供主要的代谢途径。如 柠檬酸发酵;Glu发酵等。
(二)递氢和受氢 经过上述4条途径脱氢后,通过呼吸链等方式 传递,最终可与氧、无机氧或有机物等氢受体相结
2、HMP途径
磷酸戊糖进一步代谢有两种结局:
①磷酸戊糖经转酮—转醛酶系催化,又生成磷酸己糖 和磷酸丙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丙糖借EMP途径 的一些酶,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称为不完全HMP途 径。
②由六个葡萄糖分子参加反应,经一系列反应,最后 回收五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 成CO2 和水),称完全HMP途径。
CO2、H2O 还原型中间代谢 产物醇、酸 NO2、N2 次之 少
电子传递链
完整
不完整
无,底物水平磷 酸化
二、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按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
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
(一)化能自养微生物 还原CO2所需要的ATP和[H]是通过氧化无机物而获得的
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氢细菌
自养微生物氧化磷酸化效率低
葡萄糖 磷酸二羟丙酮
②异型乳酸发酵
乙醇
ATP ADP NAD+ NADH
乙醛
乙酰CoA
NAD+ NADH
乙酰磷酸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
6-磷酸葡 5-磷酸 萄糖酸 -CO2 木酮糖 3-磷酸 -2H 甘油醛
2ADP 2ATP
乳酸
(3)Stickland反应
1934年Stickland发现Closterdium sporogenes(生孢梭菌)能 利用一些氨基酸同时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以一种氨基酸作供氢体,以另一种氨基酸作为受氢体而实现 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 CH3 CHNH2 + 2 CH2NH2 COOH ADP+Pi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新陈代谢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新陈代谢

引言概述: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微生物在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类型之一。

细菌的新陈代谢是指细菌内部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中细菌的新陈代谢。

正文内容:1.无氧代谢1.1好氧呼吸:细菌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将有机物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能量和ATP。

1.2基质胞内呼吸:某些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代谢,通过无氧呼吸系统将有机物转化为酸、酒精或溶解性气体。

1.3乳酸发酵:某些细菌无法利用氧气进行呼吸,而是通过乳酸菌酶将糖转化为乳酸。

2.合成代谢2.1蛋白质合成:细菌通过蛋白质合成酶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以满足自身对蛋白质的需求。

2.2核酸合成:细菌通过核酸合成酶将核苷酸合成为核酸,包括DNA和RNA。

2.3脂质合成:细菌合成脂质以构建细胞膜,并储存能量。

脂质合成包括脂肪酸的合成和脂质的组装。

2.4糖类合成:细菌通过吸收外源性糖类和内源性合成来获得能量。

3.分解代谢3.1糖类分解:细菌通过糖酶将糖分解为能量。

不同细菌对糖类的分解途径有所不同。

3.2脂肪分解:细菌通过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3.3蛋白质分解:细菌通过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3.4核酸分解:细菌通过核酸酶将核酸分解为核苷酸和核糖。

4.运输代谢4.1氨基酸运输:细菌通过载体蛋白质将外源性氨基酸从外部运输到细胞内。

4.2糖类运输:细菌通过载体蛋白质将外源性糖类从外部运输到细胞内。

4.3脂质运输:细菌通过载体蛋白质将外源性脂质从外部运输到细胞内。

4.4离子运输:细菌通过质子泵和离子通道等机制将离子从外部运输到细胞内。

5.外源化合物利用代谢5.1多糖分解:细菌通过多糖酶将外源性多糖分解为单糖并利用。

5.2醇类代谢:细菌通过醇酶将外源性醇类代谢为能量和有机物。

5.3芳香化合物降解:某些细菌具有芳香化合物降解能力,可以将有机废弃物降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总结:细菌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第十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十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十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脱氢过程、递氢和受氢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4、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重点内容: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称。

分解代谢是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正好相反,是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式的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

微生物代谢的特点:1)具有多样性;2)代谢速度快;代时短,如大肠杆菌的代时20min;代谢量大;乳酸菌产生1000-10000倍自重的乳酸;3)易受环境的影响,环境改变,代谢方式改变,如酵母菌,有氧产CO2和水,无氧进行酒精发酵;4)微生物易变异。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

对微生物来说,它们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三大类即:有机物、日光和还原态无机物。

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反应的总称。

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失去电子;生物氧化的过程:可分为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三个阶段;生物氧化的功能:则有产能、产还原力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三种。

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成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以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一) 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1).E M P途径(E m b d e m-M e y e r h o f-P a r n a s P a t h w a y)、糖酵解途径、己糖二磷酸途径。

第5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5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EMP途径 HMP途径
ED途径 TCA循环
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或
己糖二磷酸途径(hexose diphosphate pathway),
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
在总反应中,可概括成
两个阶段 (耗能和产能)、 三种产物 (NADH+H+、丙酮酸和ATP)
② 产还原力:产生大量的NADPH2形式的还原力,不仅可
供脂肪酸、固醇等生物合成之需,还可供通过呼吸链产生 大量能量之需;
③ 作为固定的CO2中介: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 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重要中介;
④ 扩大碳源利用范围:微生物利用C3~C7多种碳源
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 ⑤ 连接EMP途径:通过与EMP途径的连接,微生物 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
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 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又称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 是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 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 子)传递体。
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
氢或电子 逐 级 传 递
通过与氧化磷酸化反应相偶联
跨膜质子动势
推动了ATP的合成
高氧化还原势化合物
Eg.分子氧或其他无机、有机氧化物
(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2)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和黄素单核苷酸(FMN) (3)铁硫蛋白(Fe-S) (4)泛醌(辅酶Q) (5)细胞色素系统
化能异养微生物
最 初 能 源
有机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名词解释新陈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和各种生命物质的“加工厂”,是活细胞中一切有序化学反应的总和。

生物氧化: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

呼吸:是一种最重要最普遍的生物氧化或产能过程。

呼吸链:指位于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膜或真核生物的线粒体膜上,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所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

无氧呼吸:指的是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同型酒精发酵:酵母在无氧条件下,通过EMP途径,即葡萄糖-丙酮酸-乙醛-乙醇的过程,称为同型酒精发酵。

异型酒精发酵:细菌通过HMP 途径进行,产生1分子乙醇和 1 分子乳酸,称为细菌异型酒精发酵。

Stickland 反应:某些专性厌氧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生孢梭菌、肉毒梭菌、斯氏梭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时,以一种氨基酸作为底物进行氧化脱氢(即供氢体),脱下的氢(还原力)以另外一种氨基酸作为氢受体进行还原脱氨,两者偶联进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 反应。

两用代谢途径: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

代谢回补顺序: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应。

乙醛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中存在乙醛酸的循环。

固氮酶: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氮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异形胞:某些丝状蓝藻所特有地变态营养细胞, 是一种缺乏光合结构、通常比普通营养细胞大地厚壁特化细胞。

类菌体:根瘤菌进入宿主根部皮层细胞后,分化成膨大、形状各异、无繁殖能力,但具有很强固氮活性的细胞。

豆血红蛋白:豆科植物根瘤中发现的血红蛋白样红色蛋白质。

有抗氧化活性,可避免同类细菌中的固氮酶受到抑制,是共生固氮所必需的。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顺序严格的系列反应 由酶催化,条件温和
大部分为ATP 高
生物氧化的过程
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三阶段
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能(ATP)
产还原力【H】 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生物氧化的类型
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一)、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
1、糖酵解途径
(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简称EMP途径)
ED途径的特点是:
①具有一特征性反应——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3-磷 酸甘油醛再经EM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酸。结果是1分子葡 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
②存在一特征性酶——KDPG醛缩酶;
③其终产物2分子丙酮酸的来历不同,即一个由KDPG裂解 而来,另一由EMP途径转化而来;
(4)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 —种氨基酸作底物脱氢(即氢供体),而以另 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 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每 分子氨基酸仅产1个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
发酵的类型
• (1)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 丙酮酸是EMP途径的关键产物,由它出发,
在不同微生物中可进入不同发酵途径。 如:酿酒酵母:同型酒精发酵;
德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 酪乳杆菌:同型乳酸发酵。 利用:工业发酵手段生产代谢产物。鉴定菌 种。
(2)通过HMP途径的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微生物第四章

微生物第四章

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代谢(metabolism):也称新陈代谢,指生物体内进行的全部化学反应的总和。

(一)分解代谢:细胞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过程。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进行分解代谢所利用的物质不同,异氧微生物利用的是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是无机物。

(二)合成代谢: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并在此过程中贮藏能量的过程。

(三)物质代谢:物质在体内进行转化的过程。

(四)能量代谢:伴随物质转化而发生的能量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

(五)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提供生长能量的一类代谢。

产物有小分子前体物、单体、多聚体等生命必需物质。

(六)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进行的非细胞结构物质和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的非必须物质的代谢。

产物有抗生素、酶抑制剂、毒素、甾体化合物等,与生命活动无关,不参与细胞结构,也不是酶活性必需,但对人类有用。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系1.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和原料,保证正常合成代谢的进行,合成代谢又为分解代谢创造更好的条件。

2.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应构成的,前一步反映的产物是后续反应的底物。

微生物代谢的特点1.代谢旺盛(代谢强度高、转化能力强)2.代谢类型多样化(导致营养类型的多样化)3.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除产生其生命活动必须的初级代谢产物和能量外,还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与人类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4.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得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第二节微生物的物质代谢第三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第四节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微生物能量代谢是指微生物把环境提供的能源或本身储存的能源转变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源的过程。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又称生物氧化。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吸收利用。
脂类的代谢
部分微生物能够通过β-氧化等 途径,将脂肪酸分解为乙酰
CoA,进而进入三羧酸循环进 行代谢。
氮源代谢
氨基酸的代谢
微生物可利用氨基酸作为氮源和 碳源,通过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 作用将氨基酸转化为其他含氮化 合物和碳骨架。
铵盐的代谢
铵盐是微生物常用的无机氮源, 可通过谷氨酸脱氢酶等酶的作用 ,将铵盐转化为氨基酸等有机氮 化合物。
蛋白质组学技术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如蛋白质质谱分析、蛋白质互作分析等,研究 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
组学技术在微生物新陈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技术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如代谢物质谱分析、代谢通路分析等,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种类 、含量和变化规律,揭示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代谢网络和调控机制。
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各 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如高温、低温、 高盐、高辐射等。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如参与地 球化学循环、促进有机物分解、产生温室气体等。
微生物与环境的互作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 制约。
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 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 种类型。
发酵作用
某些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发酵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并产生能量。发酵 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定的代谢产物, 如酒精(如蓝藻、紫藻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光合作用分为 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两种类型。
微生物燃料电池
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电能,同 时处理有机废水,实现能源回收和废 水处理双重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酰CoA
CoA 转 移 酶 乙酸
丙酮
乙酰CoA
丁醇
丁酸
在丙酮、丁醇生发酵过程中,pH要控制在4.5
以下。 与丁酸发酵相类似的是己酸发酵,丁酰CoA经过
EMP途径
丙酮酸脱羧酶
葡萄糖
NAD+ NADH2
NAD+ EMP 途径 NADH2 NADH2
丙酮酸
CO2
乙醛
NAD+
乙醇 3-P-甘油
乙酸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甘油脱氢酶
甘油
在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中没有ATP产生,所以
这种发酵是在静息细胞中进行的。
乙酸的产生会降低培养基的pH值,使酵母菌的
第三型发酵重新回到正常的乙醇发酵,所以,如果
乙酸
丙酮酸 乙醇
乳酸
乳酸脱氢酶
凡葡萄糖发酵后产生乳酸、乙醇(或乙酸)和CO2
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异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heterolactic fermentation)。
C.双歧杆菌途径
这是一条在1960年代中后期才发现的双歧
杆菌(Bifidobacteria)通过HMP发酵葡萄糖的新
途径。
特点:
2分子葡萄糖→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5分子ATP
乳酸发酵对我们食品工业和酿酒工业来说十分
重要。例如,酸乳、泡菜、乳酪、酸奶油等的生产
均通过乳酸发酵。甚至在香肠的制作中也需乳酸菌 的参与。
但在酿酒工业中乳酸菌是一重大污染菌。
③ 丙酸发酵
丙酸是由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pp.)等 菌的发酵产物,它具有与乙醇类似的刺激味。丙酸及 其盐类对引起面包产生粘丝状物质的好气性芽孢杆菌 有抑制作用,但对酵母无效,因此国内为广泛用于面 包糕点的防腐。
乳酸生产现在主要是化学合成,但化学合成法生
产的乳酸是DL-乳酸,发酵法生产的是L-乳酸。 目前发酵法生产乳酸的产酸水平普遍在9~10%, 中试报道也达到12~14%,国外的产酸水平是18%。
乳酸发酵是由乳酸菌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乳酸菌是耐氧型的厌氧菌,G+,无芽孢,有杆菌、球菌等。 乳酸菌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可分解葡萄糖产生 大量的乳酸。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 生物氧化区分成3种类型
好氧呼吸
生 物 氧 化
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1. 呼吸作用(respiration)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
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
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3-P-甘油
甘油
这里有少量的乙醇产生是为了维持菌体正常生 长提供能量。
如果要利用酵母菌的第二型发酵来生产甘油,
则培养基中的一定要亚适量NaHSO3(3%),大
量的NaHSO3对酵母有毒害作用。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均在厌氧条件下)
第一型发酵——pH3.5~4.5(弱酸性) 乙醇 第二型发酵——亚适量NaHSO3(3%) 甘油和少量乙醇
④ 混合酸发酵与丁二醇发酵
进行这类发酵的是肠道菌,不同的肠道菌具有不
同的酶系来作用于丙酮酸,所以终产物是不同的。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一类肠道菌,例如,埃希
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
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和CO2、H2,所以 称为混合酸发酵。
产气杆菌、枯草杆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丁二
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一)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
以葡萄糖作为生物氧化的典型底物,它在脱氢
阶段主要可通过4条途径完成其脱氢反应,并伴随 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
底 物 脱 氢 的 四 条 途 径
EMP途径 HMP途径
ED途径 TCA循环
(二)递氢和受氢
贮存在生物体内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经上
述的4条途径脱氢后,经过呼吸链(或称电子传递链) 等方式传递,最终与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等氢受体 (hydrogen acceptor或receptor)相结合而释放出其中 的能量。
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以分子氧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1)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 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 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 受,产生了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生物氧化与燃烧的比较
生 物 氧 化 的 形 式
某物质与氧结合 脱氢 失去电子
生 物 氧 化 的 过 程
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生 物 氧 化 的 功 能
产能(ATP) 产还原力[H]
生 物 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氧 化 的 类 型
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 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
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 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 酸化产能反应。 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 的特殊呼吸。
A.同型乳酸发酵
EMP途径
葡萄糖
NAD+ NADH2
2×丙酮酸
乳 酸 脱 氢 酶
NAD+
2×乳酸
凡葡萄糖发酵后只产生2分子乳酸的发酵,称
同型乳酸发酵(homolactic fermentation)。
B.异型乳酸发酵
PK途径
葡萄糖
3-P-甘油醛
NAD+
+ 乙酰磷酸
CO2
NAD+ NADH2
乙醛
能量(一般以腺苷三磷酸即ATP形式存在)和还原 力(reducing power,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 来表示)的作用。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在合成酶系
的催化下,由简单分子、 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
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简单小分子
分解代谢
复杂分子
(有机物)
合成代谢
ATP
能量
[H]
还原力
一切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本质上具有高度的 统一性和明显的多样性。
根据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生物体
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把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的结构物质,
或对机体具生理活性的物质,或为机体生长提供能量
的物质的一类代谢类型。
初级代谢对生命活动是必须的,它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
初级代谢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具体包括: ① 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 单体和多聚体物质,例如丙酮酸、各种氨基酸、
核苷酸等。
② 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 例如ATP。
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一般是稳
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根据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不同,可把无氧呼吸 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① 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又称反硝化 作用(denitrification) ② 硫酸盐呼吸(sulfate respiration) ③ 硫呼吸(sulphur respiration) ④ 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 ⑤ 碳酸盐呼吸(carbonate respiration) ⑥ 延胡索酸呼吸(fumarate respiration)
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通用能源(universal
energy source)------ATP。
化能异养微生物
最 初 能 源
有机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还原态无机物 日光
光能营养微生物
通 用 能 源
(ATP)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乙醇发酵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如果变
成好氧条件,乙醇形成就停止,葡萄糖分解 的速度减慢——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好氧条件下: (1)丙酮酸脱羧酶失活,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进 入TCA循环。 (2)高含量的ATP及柠檬酸别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活性,减慢葡萄糖酵解速度。
B.pH的作用
乙醇发酵所需的pH是弱酸性的,pH3.5~4.5。 如果将发酵过程的pH值控制在微碱性(pH7.6左右) 和厌氧条件下,酵母的乙醇发酵-→甘油发酵,得到的产 物主要是甘油、少量的乙醇、乙酸和CO2 ——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
工艺条件一定要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获得高产量!
酒精工业发展趋向
一是利用废料、垃圾来代替淀粉原料,利用纤维素、
半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是应用高温菌种来生产,利用耐高酒精度的菌中
来生产。
三是用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
四是利用细菌来生产。例如,运动发酵单胞菌,
它可利用ED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
link2
2. 发酵(fermentation) (1)定义 广义的发酵
泛指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 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狭义的发酵
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
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 类生物氧化反应。
产品需要的是甘油,一定要控制好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