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暴发应急预案
![麻疹暴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aef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3.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有效应对麻疹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发现和报告麻疹疫情;2. 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措施,遏制疫情蔓延;3. 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病例追踪、隔离和康复工作;4. 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成员包括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负责人。
2. 预案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预案执行小组:负责麻疹疫情的具体防控工作,包括病例发现、报告、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疑似麻疹病例的筛查,及时报告病例信息。
3.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
4. 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五、病例处置1.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进行医学观察和疫苗接种。
3. 疫情控制: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等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六、疫苗接种1. 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 对重点人群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3. 鼓励公众主动接种麻疹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屏障。
七、宣传教育1.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
2.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麻疹疫情。
八、应急物资保障1.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发生时物资供应充足。
医疗机构麻疹应急预案
![医疗机构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bd9b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e.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麻疹疫情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麻疹防控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成员包括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各科室负责人等。
2. 麻疹防控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成员包括预防保健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主任等。
3.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麻疹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严密监测医疗机构内麻疹病例,对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 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隔离,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 对确诊病例,按照国家规定报告程序,及时上报。
五、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2)加强成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2. 日常防控(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麻疹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保持环境卫生。
(3)加强医疗机构内通风换气,降低麻疹病毒传播风险。
(4)对医疗机构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 应急防控(1)发现麻疹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对病例所在科室进行消毒,隔离疑似病例。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六、应急处置1. 早期发现与报告(1)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麻疹防控办公室。
(2)麻疹防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2. 病例隔离与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确诊病例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治疗。
3. 密切接触者管理(1)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4. 环境消毒(1)对病例所在科室进行全面消毒。
医院麻疹应急预案
![医院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fac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0.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降低麻疹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麻疹疫情发生期间,对麻疹患者及疑似患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麻疹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应急物资的储备。
3. 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小组,负责麻疹患者的救治、隔离、消毒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麻疹疫情监测(1)对入院患者进行麻疹病毒抗体检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与当地疾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麻疹疫情动态。
2. 麻疹患者救治(1)对疑似麻疹患者,立即隔离观察,进行病原学检测。
(2)确诊为麻疹患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防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麻疹诊疗水平。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3)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宣传,提高群众免疫力。
4. 消毒与隔离(1)对麻疹患者所在病区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2)对患者排泄物、分泌物进行严格处理。
(3)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5. 信息报告与发布(1)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麻疹疫情,接受指导和监督。
(2)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麻疹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五、应急响应1. 红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暴发,需紧急采取应急措施。
2. 橙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扩散,需加强防控措施。
3. 黄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出现,需做好预防工作。
六、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修订。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医院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
![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7b7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9.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麻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麻疹防控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麻疹防控办公室,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3.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开展麻疹防控工作,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诊断、治疗和报告麻疹病例。
(2)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麻疹防控知识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3)感染管理科: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消毒等工作。
(4)预防保健科:负责麻疹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麻疹防控知识,提高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
2.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麻疹诊疗知识培训,提高麻疹诊断能力。
3.病例报告: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医务科和感染管理科,及时隔离治疗。
4.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5.消毒工作: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疗区域、病房、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6.疫苗接种:积极宣传麻疹疫苗接种政策,提高疫苗接种率。
五、应急响应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疑似病例送至发热门诊或隔离病室。
2.确诊病例: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其密切接触者。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4.病例报告:按要求及时报告上级疾控部门。
5.信息发布: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麻疹防控信息。
六、总结与评估1.定期总结麻疹防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根据疫情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麻疹预防的应急预案
![麻疹预防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27d9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4.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民麻疹防治意识,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2. 加强麻疹监测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报告、隔离和治疗麻疹病例。
3. 严格执行麻疹疫苗接种制度,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 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立麻疹防控办公室,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应急处理等。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成立麻疹防控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麻疹防控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做好8月龄和18月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2. 开展麻疹防治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麻疹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3. 加强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对麻疹病例实行零报告制度。
4. 严格疫情报告。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麻疹病例,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5. 做好病例隔离治疗。
对麻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6.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防控。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疫情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采取果断措施,隔离治疗麻疹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 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动态,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4. 做好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5.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
![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0c4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1.png)
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1. 简介本应急预案旨在帮助医院应对麻疹疫情,迅速有效地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2. 麻疹病情监测与报告2.1 医院应设立麻疹病情监测点,定期统计麻疹患者的数量和情况,及时报告地方卫生部门。
2.2 麻疹病例的报告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防控措施3.1 医院应建立麻疹病情筛查制度,对疑似麻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并按照相关指南进行初步诊断。
3.2 将疑似麻疹患者及时隔离,确保其不与其他患者接触,避免疾病传播。
3.3 医院应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诊治的认识和技能,确保正确应对麻疹疫情。
3.4 医院应加强医疗器械、设备、床位等资源的管理与调配,确保应急时能满足麻疹患者的就诊需求。
4. 患者管理与教育4.1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麻疹病区,并加强病房管理,进行彻底消毒。
4.2 对于确诊麻疹病例,医院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强病情观察和随访,及时处理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4.3 医院应开展麻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护意识,增强社会的防控合力。
5. 应急物资和紧急流程5.1 医院应建立麻疹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时能提供足够的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物品。
5.2 医院应制定麻疹疫情应急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应对措施,提高应急救治效率。
6. 评估与改进6.1 医院应定期评估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6.2 医院应与相关机构和专家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麻疹疫情防控指南,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以上是医院预防麻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医院应密切关注麻疹疫情的动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全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麻疹疾病应急预案方案
![麻疹疾病应急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373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麻疹疾病应急预案方案一、概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该疾病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畏光和眼结膜充血等。
由于麻疹病毒高度传染性,并且暴发之后一定会出现死亡病例,因此科学制定麻疹疾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应急响应流程(一)情况确定和报告发现麻疹病例后,医务人员应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播风险。
同时,将发现情况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相关部门报告,并督促病患按指示隔离治疗。
(二)现场处置当有麻疹病例出现时,应确立防控重点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同时,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筛查及隔离治疗,遏制疾病传播扩散。
(三)医学救治对于麻疹病患,应尽快进行专业的医学救治,并提供充足的药物和营养支持,协助其保持机体健康。
(四)宣传教育加强麻疹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科普疾病传播方式、防护措施以及就医方式并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
(五)清除污染当麻疹病例得到控制后,应及时清除卫生污染物及病患与环境接触的物品。
保持环境卫生是防止疾病再次传播的重要措施。
三、预防措施(一)加强科普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麻疹疾病预防的科学知识,加重外出时的防护以及控制食品食道等物品污染。
(二)疫苗接种麻疹是一种能够通过预防接种来有效控制的疾病。
儿童应该在1岁时接种麻疹疫苗,年满18岁的人群也应该接种。
(三)个人防护要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前往公共场合不能避免的,应当保持社交距离。
另外,要充分清洁洗手和尺寸污染物,以避免病毒侵入体内。
四、总结麻疹病毒传播迅速且高度危险性,因此科学制定麻疹疾病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应急预案包括情况确定和报告、现场处置、医学救治、宣传教育和清除污染,可以有效遏制疾病传播。
此外,通过加强科普、预防接种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对自我保护的认知。
麻疹防治应急预案
![麻疹防治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a14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2.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 早期发现、及时报告麻疹疫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降低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
3.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的传播风险。
三、组织领导1. 成立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 监测与报告: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的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理。
2. 流调与诊断: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5. 采样与检测: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周边人群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新病例。
6. 疫情通报: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并向公众通报。
六、总结与评估1.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麻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麻疹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麻疹应急预案
![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3a67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1.png)
麻疹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本预案旨在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麻疹的传播风险,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安全。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二、组织结构
成立麻疹应急领导小组,由卫生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宣传等相关部门协作,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资源调配、信息收集与发布等工作。
三、监测与报告
建立麻疹病例监测系统,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应立即上报至当地疾控中心,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疫情监控。
四、预防措施
1. 加强疫苗接种:推广麻疹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人群,如新入学的学生、新入职的员工等。
2.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讲座等形式普及麻疹知识,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3. 环境消毒: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五、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麻疹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包括隔离治疗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加强社区防控等措施。
六、后期恢复
疫情得到控制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内容,并对受影响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七、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麻疹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在真正的疫情面前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
八、附则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麻疹应急领导小组所有,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740d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7.png)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麻疹的防控工作,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减少麻疹的传播和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2.依据:-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麻疹预防控制标准和程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麻疹疫苗接种的指导意见;-医院内部相关制度和流程。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部和工作人员1.组织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组成,负责部署和协调麻疹防控工作。
-信息管理部:负责麻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感染预防控制科:负责协调麻疹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疫苗接种、个案追踪等。
-院感科:负责隔离病房和感染控制等工作。
-门急诊科:负责麻疹相关的患者初步诊断和处理。
-护理部:负责做好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
-人事部:负责调动力量,确保医务人员的足够数量。
2.工作人员:以上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需定期组织演练,熟悉流程。
三、应急预案的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1.预防措施:-强化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鼓励医院员工及患者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对居住在流行地区的医务人员,建议接种疫苗,提供免费疫苗接种。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做好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工作。
2.流程:(1)疑似麻疹患者的初步筛查:-由医院门急诊科工作人员负责,对发热、咳嗽、皮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
-若患者符合麻疹的临床定义,则及时将患者隔离住院。
(2)确诊患者的处理和隔离:-确诊麻疹的患者由感染预防控制科进行病例追踪,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患者隔离住院,专门设置麻疹隔离病房,严格控制患者和病区的出入。
-加强病房的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人员调动和培训:-人事部负责及时调动医务人员,确保隔离病区的医护力量充足。
-定期进行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专业知识。
(4)信息管理和宣传:-信息管理部负责收集麻疹相关信息,及时向各相关部门发布重要信息。
预防麻疹应急预案
![预防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4066e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0.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麻疹病例。
2.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做好应急处理,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预防麻疹工作。
2. 设立预防麻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立预防麻疹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
2. 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病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3. 隔离治疗: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信息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麻疹疫情。
5. 健康教育: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6. 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及时治疗。
3.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防疫物资供应。
5. 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4.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麻疹防治的认识。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疫情变化,应及时修订预案。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062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3.png)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麻疹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病毒具有高度感染性,潜伏期约为10-12天。
麻疹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对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具有较强的威胁。
因此,对于医院而言,麻疹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麻疹爆发或疫情蔓延的紧急情况,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预案制定、麻疹病例的报告和隔离、医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介绍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二、预案制定2.1 预案编制组织医院应成立专门的麻疹防控应急预案编制组,由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
编制组应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和任务,确保预案的制定高效有序。
2.2 预案制定目标预案的制定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麻疹防控工作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和对医院人员和患者的危害。
2.3 预案内容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麻疹的定义和诊断标准;2.麻疹病例的报告和监测;3.麻疹病例的隔离和治疗;4.医务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5.麻疹疫苗的接种和宣传。
三、麻疹病例的报告和隔离3.1 报告机制医院应建立麻疹病例的报告机制,对于发现的疑似麻疹病例,立即上报所在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后续处理。
3.2 隔离措施对于确诊的麻疹病例,医院应立即将患者隔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
医院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对病例进行合理的警戒区域划分、病房消毒和个人防护。
四、医务人员的培训与防护措施4.1 培训内容医院应定期组织麻疹知识培训,包括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4.2 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诊疑似或确诊麻疹病例时,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包括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和排泄物。
医务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置。
五、麻疹疫苗的接种和宣传5.1 接种疫苗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920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c.png)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为了有效应对麻疹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应对麻疹疫情的策略、措施和责任,为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病例报告,确保病例信息准确、完整。
2.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同时,做好病例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预防措施1.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接种,确保疫苗覆盖率达到预期水平。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四、应急响应1. 各级政府应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2.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医疗资源,保障疫情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4.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五、医疗救治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麻疹病区,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观察期间如出现症状,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治疗。
3.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同时,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4. 对重症病例应组织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
六、社会支持与保障1. 政府应加大对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同时,加强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供应。
麻疹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麻疹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4276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a.png)
一、前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成立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由麻疹防控领导小组下设,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 成立麻疹防控专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分析、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确诊病例,疾控中心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分析疫情形势,制定防控措施。
2. 疫情调查(1)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采样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麻疹病例。
3. 隔离治疗(1)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疫苗接种: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
(3)环境消毒:对病例居住、工作、学习场所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交通管控:必要时对疫情发生地实行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5. 应急救援(1)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及时到位。
(2)人员调配:根据疫情需要,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等。
麻疹应急预案范文
![麻疹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c77b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e.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社会对麻疹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报告、调查、处置等机制。
3. 保障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降低麻疹发病率。
4. 减少麻疹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麻疹防控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组长:卫生健康局局长副组长:教育局局长、疾控中心主任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2. 麻疹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主任:疾控中心主任副主任:疾控中心副主任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卫生健康局:负责麻疹疫情的监测、报告、处置等工作。
(2)教育局:负责学校麻疹防控宣传教育、疫苗接种工作。
(3)疾控中心:负责麻疹疫情调查、实验室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社区麻疹防控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等工作。
四、麻疹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2. 疫情报告:疑似病例一经发现,立即报告至当地疾控中心,同时上报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3. 疫情调查: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开展疫情调查,查明疫情原因。
五、麻疹疫苗接种1. 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2. 疫苗接种宣传:加大麻疹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接种率。
3. 疫苗接种保障:确保疫苗质量,确保接种过程安全、规范。
六、应急处置1.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原则:及时、有效、有序、科学。
2.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流程:(1)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开展疫情调查,查明疫情原因。
(3)采取隔离、消毒、封锁等防控措施。
(4)开展疫苗接种,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5)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麻疹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dc3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0.png)
麻疹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一、前言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_____为组长,_____为副组长,_____为成员的麻疹传染病防控应急指挥小组。
职责:全面负责麻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统筹调配资源,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并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做出决策。
(二)疫情监测组成员包括_____。
职责:负责对麻疹疫情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分析疫情信息,及时发现疫情苗头,提出预警建议。
(三)医疗救治组由_____组成。
职责:负责麻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四)防控宣传组成员为_____。
职责:开展麻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后勤保障组由_____构成。
职责: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监测工作,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报告。
同时,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监测,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
(二)预警根据疫情监测结果,结合麻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趋势,进行疫情预警。
预警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应急响应(一)一般疫情响应当出现散发病例时,采取以下措施: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理。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4、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5、对患者居住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二)较大疫情响应当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时,在一般疫情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1、扩大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范围,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接种。
关于麻疹应急预案
![关于麻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d7b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f.png)
一、背景及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与麻疹防控相关的其他单位。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1. 指挥长: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
2. 副指挥长:由疾控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等担任。
3. 成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负责麻疹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麻疹防控政策和措施;2. 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麻疹防控工作;3. 调查了解麻疹疫情,及时发布疫情信息;4. 指导和监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开展麻疹防控工作;5. 组织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和流行病学调查;6. 组织开展麻疹防控宣传教育和培训。
(二)应急工作组1. 预防控制组:负责麻疹疫情的监测、调查、报告、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
2. 疫苗接种组:负责麻疹疫苗的采购、储存、分发、接种和监测。
3. 医疗救治组:负责麻疹患者的救治、隔离和治疗。
4. 宣传教育组:负责麻疹防控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5. 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调配。
四、麻疹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监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应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疫情。
(二)报告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2.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规定报告。
五、麻疹疫情处置(一)病例处理1. 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传播。
2.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二)疫苗接种1. 对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 对已接种麻疹疫苗但未达到免疫效果的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三)健康教育1. 开展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9a34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0.png)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其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达2小时,患者排泄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极易通过飞沫传播而感染他人。
因此,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麻疹疫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一、制定防控应急预案为了科学有效地应对麻疹疫情,医院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包括如何识别患者、如何进行隔离和治疗、如何进行疫苗接种等方面。
1. 预案的制定医院需要设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小组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对流程、流程的执行、物资准备等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领导小组需要制定完善的医疗卫生防控工作制度,为一旦发现麻疹疫情时迅速制定应对方案提供依据。
2. 信息采集和评估医院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了解疫情的分布情况、感染源和密切接触者,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对方案。
二、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患者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关注流行病学信息变化,发现疑似病例后,需要立即将患者隔离,并及时通知主管部门。
2. 确认病例和分级诊疗医院应对患者进行分类处理,疑似病例进行医疗观察和管理,并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例则应进行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分级诊疗。
3. 隔离治疗麻疹病毒的传播十分严重,因此,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隔离方法,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传播。
4. 监测后期医院需要对患者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和处理。
三、物资准备和管理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医院应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和药品,确保隔离和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医院应当加强麻疹传染病的宣传和教育,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疫情。
总之,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应对麻疹疫情的重要措施。
制定完善的麻疹防控预案,并进行科学恰当的应急处理,可以最大化地减少麻疹疫情的传播,保障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发现麻疹患者应急预案
![发现麻疹患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b2e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2.png)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麻疹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患者隔离和治疗,确保患者及家属得到妥善照顾。
3. 加强疫情监测,提高防控能力。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当地政府、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疾控中心:负责麻疹疫情监测、报告、调查、评估、防控措施制定等工作。
3. 医疗机构:负责麻疹患者的救治、隔离、治疗等工作。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麻疹患者的筛查、隔离、随访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1)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发现疑似麻疹患者,应立即向医疗机构报告。
(2)医疗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隔离措施。
2. 确诊病例(1)疾控中心接到医疗机构报告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确诊病例。
(2)确诊病例后,疾控中心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疫情处理(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及家属得到妥善照顾。
(2)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接种。
(3)开展大规模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 疫情报告(1)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时限,向疾控中心报告麻疹病例。
(2)疾控中心应按照规定时限,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疫情。
5. 疫情解除(1)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和疫苗接种,确认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应急指挥部批准解除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麻疹诊疗水平。
3.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麻疹疫情。
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阳县人民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
麻疹患者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为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麻疹疫情在院内蔓延暴发,确保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医疗救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升举副组长:刘星成员:郭均王守兵李前花刘海燕方树权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制定和修订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负责全院应对突发麻疹疫情和麻疹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指挥和协调工作。
(二)临床专家组组长:刘星成员:王守兵郭均张克祥仇卫兵职责:熟练掌握《麻疹诊断及治疗规范》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负责麻疹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准确、规范地上报医疗救治进展情况,负责麻疹相关诊疗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工作。
(三)感染控制、疫情报告组组长:李前花成员:顾红平庄琳孟召刚张瑜职责:熟练掌握《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负责就诊流程和防护指导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负责麻疹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负责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及培训;负责疫情登记,确保24小时内疫情报告通讯畅通,及时收集、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二、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应对麻疹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目标,从预案下发起立即进入应急准备状态,随时准备开展应对突发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要求各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如因信息不畅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演练和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麻疹相关防控知识、诊疗方案、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
加强麻疹病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医疗救治,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执行国家7版《传染病学》中规定的“普通麻疹临床症状消失,出疹后5天,均可以出院。
如症状严重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的出院标准。
(三)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在门诊、急诊设预检分诊台,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和筛查,对疑似病人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进行医学观察,临床诊断病人转隔离病房治疗,排除的患者转普通门诊治疗。
(四)做好病例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工作报告麻疹病例的科室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通知疾控中心取样,完整填写标本送检表,标本采集率要达到100%,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应放置4℃冷藏。
(五)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建立并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工作规范和流程,有效开展消毒隔离工作,科学实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
加强麻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对麻疹就诊病例接诊医院要做好院内隔离,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症状严重者延长至10天,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感染其他患者。
要加强人流和物流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六)完善疫情报告管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麻疹病例的网络直报工作。
保证报告病例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定做到不瞒报、不误报、不漏报。
对于门诊就诊病例,接诊医生要详细填写病人真实情况和联系方式,并及时报院感科,通知上级疾控中心,以便开展个案调查等工作。
(七)妥善做好病例转运工作要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麻疹病例的转运工作,并做好病例转运交接记录。
(八)做好医疗救治物资贮备工作储备必需的抢救设备、药品、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
要及时评估储备的医疗资源,一旦资源不足,应及时汇报。
此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2017年2月23日附件1:麻疹患者就诊流程附件2:麻疹诊断标准附件3:麻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附件1:麻疹患者就诊流程麻疹患者就诊流程附件2:麻疹临床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发热(38℃或更高)。
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2、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3、实验室诊断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附录A),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4、病例分类疑似病例:(+同时伴有症状)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发热(38℃或更高)。
同时伴有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或或2流行病学史。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条或条或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条或条或条。
5、处理原则:病人的隔离与治疗:5.1.1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
5.1.2.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
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5.1.3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合并症立即看医生。
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5.2.1 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覆盖面宜广,实施时间要尽早,应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
5.2.2 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中年幼、体弱或具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含有高价麻疹抗体的人丙种(血浆或胎盘)球蛋白制剂作被动免疫(附录B)。
5.2.3 与病人密切接触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儿童应检疫21天。
麻疹的免疫预防对易感儿童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普种,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
常规免疫(初免)定为8月龄进行,根据人群对麻疹免疫力的监测,当免疫力减低时应进行疫苗再免疫。
为提高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成功率应保证活疫苗的冷链保藏和运输,并接种足够的剂量。
附件3:麻疹院内感染防控措施:1.病室环境管理每日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进行湿式清洁,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3.物品的清洗与消毒.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压舌板应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非一次性压舌板,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诊疗、护理患者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遇污染及时处理。
.可复用医疗器械及医疗装置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运送病人的担架和推车用后要及时消毒。
.病人出院后要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终末消毒,在病区内使用后的物品经消毒后方可带出病区。
4.病人的管理.确诊及疑似感染病人应分病室安置。
.无条件时,确诊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减少人员进入,限制陪人探视,设专人护理,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尽可能避免转移病人,限制病人活动范围。
必须运送时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尽可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手卫生医护人员为病人诊疗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为每位病人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必要时要戴手套,脱手套后要及时洗手,遇污染和诊疗结束后流水洗手。
6.医疗废物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要及时放入医疗废物桶中。
凡接触病人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垃圾要及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中,有专人负责每天及时回收,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
7.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应加强职业防护,对于可能接触麻疹患者时应佩带外科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或潮湿及时更换,放入感染性医疗垃圾桶内。
如无麻疹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应接种麻疹疫苗,免疫力低下或孕妇避免接触患者。
8.终末消毒麻疹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方法是:物表及地面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并进行通风,做好空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