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与老挝战略利益

合集下载

泰国投资促进7年战略(2015—2021)促进投资的政策以及准则

泰国投资促进7年战略(2015—2021)促进投资的政策以及准则

金志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摘要:2015年1月1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推动新的促进投资政策,促进投资意味着促进泰国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以引进技术、发展行业,而引进外资除了带来了资金,还引进了技术、管理,并能促进本国家的经济增长。

文章介绍这一新的政策涵盖的7大类行业、享受的优惠权益,以及审批的准则,以帮助有相关需求的企业了解这一政策。

关键词:泰国;投资;促进投资中图分类号:F830.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08-03泰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外商投资是拉动本国的经济向前走的重要因素,所以自1959年以来,泰国组建并发展投资促进委员会。

为吸引工业投资者到泰国投资,委员会在1960年提出了投资政策国会议案,在2014年11月25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推动“7年投资促进战略(2015-2021)”,为引进外资指定方向。

本次为推出新的政策,委员会分析各个投资影响的因素、世界投资方向、对手国家的战略,以及按照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国家发展方向,包括国家农业部、工业部、服务部发展政策,以使新的政策更为完整。

一、视觉(Vision)和投资促进的政策为了完成视觉所以指定了投资促进政策:1.促进投资以发展本国竞争力,促进农业部、工业部和服务部研究、开发、创新。

鼓励中小企业,支持公平竞争,消除经济和社会差异。

2.促进环保企业,节能或者利用替代能源,实现平衡以及长期持续地发展。

3.促进集群符合本地区的潜力,加强产业链的价值。

4.促进南方边境地区的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的安全稳定发展5.促进经济开发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包括内外工业园区,为了经济连接邻国和接待东盟经济共同体。

6.促进泰国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提高泰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泰国在国际平台上的地位。

二、调整投资方向在新的政策下,将调整6个方面的重要投资政策:1.指定行业类别:从大规模广泛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改为促进明确的目标以及优先排列。

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

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

东北亚学刊Journal of Notheast Asia Studies 2023年第6期(总第71期)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常思纯内容提要:2023年是日本与东盟开展合作50周年。

日本计划以此为契机,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确定日本与东盟未来50年合作新愿景。

岸田文雄任首相后,伴随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援助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更加积极参与地区安全秩序塑造,以促进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化、助力东盟各国提升军队能力建设、加强舰机停靠及联合军演等防卫交流,强化安全合作。

经济合作仍是日本与东盟合作的重中之重。

岸田政府将东盟视为加强多层次“连接性”及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的重点承接地区,试图通过深化与东盟经济合作,在新兴合作领域掌握亚洲地区规则制定主导权。

日本正积极打造将中国排斥在外的“全球南方”语境,并试图促使东盟在“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的竞争中偏向后者,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

关键词:印太构想日本与东盟能力建设供应链韧性印太经济框架作者简介:常思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7)中图分类号:D831.3文献标识码:ADOI:10.19498/ki.dbyxk.2023.06.009文章编号:2095-3453(2023)06-0110-122023年是日本与东盟开展合作50周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日本与东盟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邀请东盟成员国首脑于同年12月16—18日赴东京参加特别首脑峰会,计划确定双方未来50年合作新愿景,为推进双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岸田政府加强“印太”布局,大力拉拢东盟国家的背景下,日本加大对东盟的整体外交投入,不仅继续深耕东盟各国市场,以联通东南亚为战略重心,加强对该110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地区的经济合作,还积极拓展与东盟重点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将东盟视为协同美国加强对华竞争的重要外交舞台。

一、日本“印太构想”对东盟的定位东盟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从海陆两方面来看,都是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

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

东盟共同体: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地区主义开始在欧洲出现并逐渐盛行,之后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很快传到了东亚地区,成为研究东亚地区主义的新理论框架。

而在东亚地区合作模式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东盟共同体最能体现新地区主义的基本内涵,成为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基本范式。

现如今“东盟共同体”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领域同时推进、相互加强的地区组织,使得新地区主义在东亚拥有了可见的成果。

东盟共同体的综合性、开放性以及超越传统地区主义思路等特征体现了新地区主义的内在逻辑。

“东盟”俨然成为了推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的新动力,东亚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新地区主义范式。

标签:东盟;共同体;新地区主义一、概念界定:重新定义的“地区主义”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所谓的新世界秩序逐渐萌芽,各国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寻求方法同大国和周边国家建立新型关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相互补充和依赖,以扩大自身在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地区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这时期的区域一体化或地区主义与冷战时期的地区主义不同,新形式的地区主义不再强调地区的政治意识形态,区域内国家对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形式的选择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不再受区域外大国的影响和牵制。

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家行为体意识到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以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此时,地区合作已然成为联结国家与全球化的重要桥梁,尤其对中小国家来说,基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发展的现实,地区范围內的团结合作使得它们更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大国的庇护。

于是,地区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旧的思路已无法解释当今复杂多变的地区现象,研究地区主义的学者们开始探索新的思路,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新地区主义”理论。

新地区主义吸收了旧地区主义的基本概念,不同的是它与旧地区主义相比更具“全面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之东南亚篇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东北新闻网刊载作者李寒秋的文章指出,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性阶段。

当今的世界,美国的单极霸权也似乎开始出现衰势,但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这一过程将是缓慢而相对的。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直言,美国绝不做老二。

根据盎格鲁帝国的历史记录和行为模式,美国将继续对世界各国分而治之,使其不能合而谋之。

中国周边地区的东南亚、东北亚、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这4个战略性地带,也就成为美国对华牵制与围堵的重点关注地区。

为此,细致入微地分析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格局、利害关系以及权力结构,不仅有助于谋划具有预见性的国际战略,也有助于知己知彼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地缘格局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在东南亚的长期统治和“以夷制夷”的人为设计,很多东南亚国家与邻国有着复杂的边界和领土争端。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的现有疆域是由荷兰殖民者确定的,在帝汶岛、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上都与邻国分割而治,与马来西亚还有很多岛屿存在归属争端;马来西亚不但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继承了复杂的联邦制度,还有与印尼关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分割纠纷,以及与泰国在克拉地峡一带的边界矛盾。

泰国的边界则被英法两强刻意设计成与邻国犬牙交错的复杂格局,使得泰国与柬埔寨和老挝、泰国与缅甸,以及缅甸与印度之间均有着一定程度的领土纠葛。

至于越南,则长期背负着法国殖民者拼凑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计。

而文莱与新加坡,这两个人为设计的袖珍国家,一个富有石油矿藏,一个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部位,均是大英帝国统治者以小制大的战略性棋子。

游离在东盟组织以外的小国东帝汶,长期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居民讲葡萄牙语。

东帝汶于1975年刚刚独立,就立即陷入了印尼的军事占领,迟至2002年才再获独立。

东南亚地区内部复杂的地缘政治纠纷,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刻意制造矛盾、分而治之的深远战略布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今东盟各国的互信合作。

冷战时期地区外大国在东南亚的直接控制与间接渗透,以及冷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东南亚各国的一体化进程缓慢。

东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联盟运动

东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联盟运动
02
中南半岛联盟运动
中南半岛国家联盟成立背景
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和中南半岛之间,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
成立目的:为了加强中南半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高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成立时间:1997年,由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共同发起成立
历史背景:二战后,中南半岛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政治动荡,各国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问题
社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区域认同感
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治稳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防止冲突和战争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与其他地区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发展历程的比较
添加标题
合作成果:东南亚联盟在经济、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中南半岛联盟则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添加标题
合作领域:东南亚联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而中南半岛联盟则更注重政治和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相对较少。
添加标题
发展历程:东南亚联盟在成立之初主要关注经济合作,后来逐渐扩展到政治、安全等领域。而中南半岛联盟则更注重政治和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相对较少。
中南半岛国家联盟的发展历程
1997年,东盟成立,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等国家
2000年,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伙伴关系
2003年,东盟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10年,东盟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5年,东盟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2030年愿景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在我们祖国的周边有15个国家,这在世界上周边国家是算很多的了。

和这么多国家为邻,当然是有好有坏,那么尤其是在军事化和政治化等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到底与这15个国家的周边关系到底怎么样呢?进入21世纪,中国与周边国家“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日益拓宽加深。

然而,随着区域次区域合作渐成主流,多方战略角逐态势日益突出,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从而有损于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势将走向整合的新阶段。

中国的周边按区域划分,主要由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区域组成。

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越过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建设和谐世界的设想将获得更加坚实有力的战略依托,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将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开始于1989年中苏(俄)关系正常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大力开展睦邻外交,把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作为首要目标,使传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

中国与所有东盟成员国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2l世纪的双边战略关系框架文件,如中印(尼)《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2000年5月22日)、中越《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12月25日);与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韩国、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乌(兹别克斯坦)《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中哈21世纪合作战略》、《中吉2004—2014年合作纲要》、《中塔关于发展两国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双边关系文件,为发展“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制定了战略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通过和平谈判与平等协商,先后与巴基斯坦、俄罗斯(前苏联)、老挝、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等邻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妥善地处理边界问题,缔结了相关协定。

2015年之后的东盟经济共同体

2015年之后的东盟经济共同体

2015年之后的东盟经济共同体作者:Cirilo P. Noel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5年第11期随着2015年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的日子日益临近,是时候考虑共同体建立之后更广大的目标了。

毕竟,一个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的区域就意味着一个宏伟的、有价值的合作项目。

安永(Ernst & Young)商业机密系列的第二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该报告题为《东盟经济共同体:2015年最后的行程与前景》,列出了在实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公共和私营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五大问题。

首先,需要对跨境贸易流通相关倡议的实施持续关注和跟进。

除了关税,还有很多办法可以促进商品在各个海关的流动。

例如,目前正在实施的东盟单一窗口系统,旨在连接东盟十国各自的单一窗口,允许通关数据和关税优待资格的单独提交与处理。

东盟成员国应改善各自的港口和机场以适应大规模的货物运输。

另外,也应加快投资港口自动化,减少人为错误、节约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特别是,政府与商界应该展开持续对话以应对各种变化,为改革的持续进行铺平道路。

第二个重点考虑的问题是通过区域融资和加强公私合作(PPP)来消除基础设施建设瓶颈。

东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关键。

据亚洲发展银行预测,2020年以前,东盟每年需要6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东盟大多数基础设施项目的私人融资都是由银行资助的。

比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项目主要是由国内机构支持的。

安永报告建议开发备选资金来源,如债务资本市场来应对大型项目所带来的长期资金约束。

投资与法律体制以及权益公开规则的进一步发展对该债券市场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此,安永报告列举了一些现有的倡议,如2003年提出了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2008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债券市场准入,又通过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新路线图。

在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框架内,筹建了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CGIF),以提高区域内发行本币债券的投资公司的信用级别。

解析RCEP签署历程、协定内容及后续影响:硬核RCEP,释放哪些利好?-2020.11

解析RCEP签署历程、协定内容及后续影响:硬核RCEP,释放哪些利好?-2020.11
4. 中日关税减让力度大,在各自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中日双方将在未来 20 年将 80%以上的税目 减至零关税。
5. 中日基于本国产业政策保留了部分税目不参与减让,其中,日方保留了超过 40%的农产品相 关税目,中方保留了83.9%的汽车整车相关税目。
6. 成员国间贸易联系紧密,RCEP将驱动区域经贸一体化升级。同时,RCEP成为 新发展格 局在外布局的第一项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其他多边经贸合作。
“+3”还是“+6”,曾是一个问题 ........................................................................................................................ 6 TPP 与 RCEP 竞争亚太自贸主导权.............................................................................................................. 7 日本留位靴子落地,印度放弃削足适履 ........................................................................................................ 9
1. 中美摩擦加剧; 2. 拜登上台重启 TPP 谈判; 3. 各国履约节奏不及预期。
2定.................................................................................................. 5 20 年协商、8 年博弈,RCEP 促成东亚握手................................................................................ 6

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贸易合作作者:张天桂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12期摘要:随着中国-东盟FTA的建成升级、“一带一路”共建倡议的落地实施、澜湄合作的快速推进、中老经济走廊的加速建设,中国与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加快对接,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业已成为老挝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2019年4月双方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老关系开启新时代,经贸合作亦展现出更强劲动力、更广阔前景。

关键词:老挝;经济贸易;合作;中老经济走廊1997年7月加入东盟的老挝,是东盟唯一的内陆国家,经济发展饱受“陆锁国”困扰。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边界线长508公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友好邻邦,老挝不仅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首批创始成员国。

随着中国-东盟FTA(简称CAFTA)的建成升级、“一带一路”共建倡议的落地实施及其与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加快对接、澜湄合作的快速推进和中老经济走廊的加速建设,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业已成为老挝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2019年4月双方更以党的名义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老关系开启新时代,经贸合作亦展现出更强劲动力、更广阔前景。

一、老挝经济概况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老挝2010年至2019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GDP由71.28亿美元至181.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人均GDP由1140.60美元至2534.90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3%;以图表集法衡量的按現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NI,由1000美元增至2570美元,隶属中低收入经济体;国家贫困线之下的人口,由24%下降为2018年的18.3%。

据东盟秘书处统计,老挝2010年到201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3.4%、从37.45亿美元至116.07亿美元,其中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3.2%、从19.09亿美元至58.09亿美元,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3.6%、从18.37亿美元至57.97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7.74亿美元至24.3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6%,其中出口从5.11亿美元至11.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7%,进口从2.63亿美元至12.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9%。

东盟出台一体化“路线图”欲突破发展困境

东盟出台一体化“路线图”欲突破发展困境

东盟出台一体化“路线图”欲突破发展困境作者:马燕冰来源:《当代世界》2009年第04期2009年2月27日至3月1日,第14届东盟峰会在泰国中部海滨旅游城市华欣和差安召开。

本届东盟峰会成果丰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东盟在2015年实现经济共同体、落实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行动纲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因此,本届会议必将在东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东盟一体化进程,推动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东盟与各对话伙伴国的关系将发挥重要影响力。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近年来东盟内部问题增多,大国在地区合作中的影响扩大,当前又面临垒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挑战,东盟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仍会有许多波折,道路崎岖而漫长。

大力推出东盟一体化路线图等成果继2007年11月东盟在13届峰会上通过了《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签署了《东盟宪章》后,本届东盟峰会又发表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以及《东盟一体化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本届峰会是在《东盟宪章》于2008年12月中旬刚刚生效,东盟一些成员国政局不稳,成员国之间争端不断,世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并向亚太地区实体经济扩展的情况下召开的。

如何落实执行《东盟宪章》。

加速东盟一体化进程,共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衰退成为中心议题。

因此,本届会议重点讨论了《东盟宪章》的后续问题,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维护人权、加强能源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首先,会议积极推动设置东盟人权机构,敦促缅甸加快民主化进程。

2007年11月签署、2008年12月中旬生效的《东盟宪章》,实质上延续了东盟一贯的合作原则,如“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等。

但在是否成立一个人权委员会,如何确定其职权范围等问题上,成员国之间出现较大分歧。

菲律宾、泰国等主张成立人权委员会,以改善本地区一些国家,如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人权状况”。

14-新教材高考政治全程考评特训卷阶段检测卷十四国际组织含解析

14-新教材高考政治全程考评特训卷阶段检测卷十四国际组织含解析

阶段检测卷(十四) 国际组织一、选择题1.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双方深化合作( )①推动了世界多极格局发展②契合当今时代主题③保障了彼此平等的发展权利④符合中国和东盟的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年10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支持联合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将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共同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由此可知(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中国呼应联合国宪章精神,对解决全球性问题意义重大③联合国是各国坚持互利共赢、构筑伙伴关系的制度保障④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1年9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15年的合作让“金砖”的分量越来越重,成色越来越足。

在这次会晤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说到,金砖国家坚持公平正义、利己达人,支持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这表明金砖国家( )①正在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前进②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在推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④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家联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0月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表明( )①中国在联合国当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践行多边主义③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④中国在联合国之中占据主导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1年9月14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幕。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的进展及前景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的进展及前景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的进展及前景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3)1.3 文献综述 (4)2.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进展情况 (5)2.1 政策与法规框架 (6)2.2 基础设施建设 (8)2.3 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10)2.4 技术创新与数字治理 (11)3.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2)3.1 数据隐私与网络安全 (14)3.2 技术鸿沟与数字包容性 (15)3.3 政策和法规协调一致性 (17)3.4 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 (18)4. 战略与政策建议 (19)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1)4.2 促进区域数字技术和标准的统一 (22)4.3 增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23)4.4 鼓励创新和人才培养 (25)4.5 推动多边合作与对话 (26)5.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27)5.1 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 (28)5.2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 (29)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30)5.4 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32)1. 内容描述本文将对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构建进展进行全面分析,涵盖其目标、现状、关键举措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将概述AEC的总体目标和重要意义,并分析目前数字经济在东盟国家的融合程度和发展状况。

将详细介绍AEC构建过程中已实施的重要举措,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流通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等。

将探讨AEC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网络监管等问题。

将展望AEC的未来发展前景,展望其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作用以及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1.1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重要性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是亚洲地区对加强经济融合与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它的愿景在于通过实现统一和协同的区域性数字标准,增进东盟成员国间技术的应用和共享,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从而打造出一个互联互通、高度协作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趋势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趋势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趋势21 世纪之前,欧洲、美洲、非洲区域一体化已取得一定成就。

进入 21 世纪以来,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更受关注,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加速形成,“东盟 + X”合作范围日益扩大,合作程度日益加深,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全球金融危机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TPP) 、“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 TTIP) 等“大区域”经济整合势不可挡,东盟对自身战略地位下滑的忧虑上升,为大国博弈所累的担心日盛。

在此背景下,东盟积极推进经济共同体建设,对内可增强凝聚力,对外可提升地缘战略地位。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 成立于 1967 年,当时的成员只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五国。

东南亚国家素以政经、文化多样性为突出特点,它们之间的联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东盟的宗旨最初是抱团防御外部安全威胁,以及与西方保持战略联系。

在之后的逐步扩容过程中,由于国家间差异,东盟成员国曾对一体化产生过怀疑甚至抵触情绪。

冷战结束是个重要时间节点,东盟关注重点回归自身,开始转向其组织建设、成员国长远发展以及对外发挥作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国家真正认识到,在当今和平、发展的国际大势下,只有加强一体化、联合对外,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发展机遇,在国际上发挥应有作用。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由此从设想进入实践,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 1991 -1997 年) : “东盟经济共同体”概念产生。

冷战结束打破了两个阵营的藩篱,原先受意识形态差异束缚的东盟得以大展拳脚。

一方面,东盟吸纳文莱、越南、老挝、缅甸等“专制国家”加入,提升了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而且更加显现出多样性特征。

另一方面,东盟借冷战冰雪消融之机,创设了与中、日、韩等国的“东盟 +1”合作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之前难以想象的“东盟 + 中日韩合作”( 即“10+3”) 机制。

从此东盟开始灵活“卡位”,以四两拨千斤之灵活性在区域乃至更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谋求更大利益,使东盟国家尝到了“1 +1 >2”的合作甜头。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译文)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译文)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译文)同一个愿景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共同体2010年12月《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河内宣言》我们,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联邦、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召开之际:回顾2009年10月24日在泰国华欣签署的《东盟领导人关于东盟互联互通的声明》。

重申加强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可以促进贸易、投资、旅游、人文交流,使所有成员国从中受益;是对现有致力于在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东盟共同体的区域努力的补充。

欢迎东盟互联互通高级工作组与东盟秘书处和相关部门机构在亚行、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和世行协助下为制定《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所做的努力;认识到《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将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发展差距、推动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进程、提高东盟竞争力、促进更深的社会和文化相互了解以及更广的人员流动、加强东盟成员国间及东盟国家与区域内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的交流。

感谢对话伙伴对东盟互联互通倡议的支持和准备与东盟合作落实总体规划的意愿。

在此:1.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包括各东盟成员国按照商定时间表实施的重点项目列表;2.任务相关的部长、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和国家协调员在东盟秘书处的协调和监督下实施《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并在与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理事会磋商后,通过东盟协调委员会定期向我们报告实施情况。

2010年10月28日在河内以英文单一文本形式通过。

目录缩写 (175)执行摘要 (182)序言:制定《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背景和原因 (187)第一章:东盟互联互通的愿景、目的与目标 (191)第二章:东盟互联互通的成就、挑战与障碍 (196)第三章:促进东盟互联互通的主要策略 (231)第四章:调动资源促进东盟互联互通 (259)第五章:实施 (269)附录 (271)缩写ABC(ASEAN Broadband Corridor)东盟宽带走廊ACCC(ASEAN Connectivity Coordinating Committee)东盟互联互通协调委员会ACCSQ(ASEAN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and Quality)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ACIA(ASEAN Comprehensive Investment Agreement)《东盟全面投资协议》ACMECS(Ayeyarwady-Chao Phraya-Mekong Economic Cooperation Strategy)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ACMF(ASEAN Capital Markets Forum)东盟资本市场论坛ACMW(ASEAN 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保护和促进移民劳动者权利的东盟宣言》ACTS(AS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东盟信用转换系统ADF(Asian Development Fund)亚洲发展基金ADHP(ASEAN Declaration on Heritage Parks)《东盟文物遗址宣言》ADPPRMW(ASEAN 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东盟保护和促进流动工人权利宣言》AEBMP(ASEAN-EU Border Management Project)东盟-欧盟边境管理项目AFAFGIT(ASEAN Agreement on the Facilitation of Goods in Transit)《东盟货物过境便利化框架协议》AFAFIST(ASEAN Agreement on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r-State Transport)《东盟跨境运输便利化框架协议》AFAMIT(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Multimodal Transport)《东盟多式联运框架协议》AFAS(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Services)《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AHN(ASEAN Highway Network)东盟公路网AHTN(ASEAN Harmonized Tariff Nomenclature)《东盟海关税则归类制度》AIA(ASEAN Investment Area)《东盟投资区协议》AIEN(ASEAN Internet Exchange Network)东盟互联网交互网络AIF(ASEAN Infrastructure Fund)东盟基础设施基金AIFF(Asia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Facility)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机构AIGA(ASEAN Investment Guarantee Agreement)《东盟投资担保协议》AMBDC(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LMWP(ASEAN Labour Ministers Working Plan 2010-2015)《东盟劳工部长工作计划2010-2015》APACI(ASEAN Plan of Actions for Cooperation in Immigration)《东盟入境合作行动计划》AQA(Actual Quality Assessment)实际品质评估ASAM(ASEAN Single Aviation Market)《东盟单一航空市场路线图》ATR(ASEAN Trade Repository)东盟贸易信息库AUN(ASEAN University Network)东盟大学联盟APAEC(ASEAN Plan of Action for Energy Cooperation)《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GCC(ASEAN Power Grid Consultative Council)东盟电力网咨询委员会ASAM(ASEAN Single Aviation Market)东盟单一航空市场ASCOPE(ASEAN Council on Petroleum)东盟石油委员会ASSM(ASEAN Single Shipping Market)东盟单一航运市场ATAP(ASEAN Transport Action Plan 2005-2010)《东盟交通行动计划2005-2010》ATIGA(ASEAN Trade in Goods Agreement)《东盟货物贸易协议》ATSP(ASEAN Tourism Strategic Plan 2011-2015)《东盟旅游战略规划2011-2015》AVLRC(ASEAN Virtual Learning Resources Centres)东盟虚拟学习资源CBTA(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Cross-Border Transport Agreement)《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运输协定》CCF(Climate Change Fund)气候变化基金CEFPF(Clean Energy Financing Partnership Facility)清洁能源融资伙伴基金CERT(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计算机应急工作组CGIF(Credit Guarantee Investment Facility)信用担保投资机构CEPT-AFTA(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Scheme for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东盟自贸区共同有效优惠关税计划》CIQ(Customs,Immigration,Quarantine)出入境检验检疫CLVDT(Cambodia-Laos-Viet Nam Development Triangle)柬老越发展三角COCI(Committee fo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东盟文化信息委员会ERIA(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WEC(East West Economic Corridor)东-西经济走廊FACE(Facility for Asia Cooperation and Environment)亚洲合作与环境机构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服务贸易总协定》GSSC(Greater Sulu Sulawesi Corridor)大苏禄-苏拉威西走廊HAPUA(Heads of ASEAN Power Utilities/Authorities)东盟电力共享总部HLTFAC(High Level Task Force on ASEAN Connectivity)东盟互联互通高级工作组IAI(Initiative ASEAN Integration)东盟一体化倡议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国际重建和发展银行ICFF(Investment Climate Facilitation Fund)投资环境促进基金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IFN(Infrastructure Finance Network)基础设施融资网络IGARPT(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on Regional Power Trading)《区域电力贸易政府间协议》IMT-GTRD(IMT-GT Roadmap for Development,2007-2011)《印马泰成长三角发展路线图2007-2011》ILP(Import Licensing Procedure)进口许可程序AMAAS(ASEAN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Air Services)《东盟航空服务多边协议》AMAFLAFS(ASEAN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the Full Liberalisation of Air Freight Services)《东盟航空货运服务全面开放多边协议》NTMs(Non-Tariff Measures)非关税措施MAFLPAS(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the Full Liberalisation of Passenger Air Services)《东盟航空客运服务全面开放多边协议》MIEC(Mekong-India Economic Corridor)湄公河-印度经济走廊MRAs(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s)互认协议MUAPG(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ASEAN Power Grid)《东盟电力网谅解备忘录》MUCBMBC(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Cross Border Movement for Buses and Coaches)《公共汽车和巴士过境谅解备忘录》LCC(Lowe Cost Carriers)低成本航空公司LIFE(Leading Investment for Future Environment)未来环境领先投资OCR(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普通资金源PPIAF(Public-Private Infrastructure Advisory Facility)公私基础设施咨询机构PPP(Public-Private Sector Partnerships)公私伙伴关系RCIF(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Fund)区域合作及一体化基金RCPRF(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Fund)区域合作和减贫基金RIATS(Roadmap for Integration of Air Travel Sector)《东盟航运一体化路线图》RTICMTA(Roadmap Towards an Integrated and Competitive Maritime Transport in ASEAN)《东盟海运一体化路线图》RMILS(Road Map for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s)《物流服务一体化路线图》RPIS(Roadmaps for Priority Integration Sectors)《优先整合行业路线图》SKRL(Singapore Kunming Rail Link)新加坡—昆明铁路SPCD(Strategic Plan of Customs Development for 2005-2010)《海关发展战略规划2005-2010》SLM(Services Liberalization Modalities)服务自由化模式SLOM(Senior Labour Officials Meeting)东盟劳工高级官员会议SPDF(Special Project Development Facility)特别项目开发机构TAGPMP(Trans-ASEAN Gas Pipeline Master Plan)《泛东盟天然气管道总体规划》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贸易技术壁垒TTRs(Transit Transport Routes)过境运输路线UDAHNP(Understa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EAN Highway Network Project)《东盟公路网项目发展谅解备忘录》VAP(Vientiane Action Programme 2004-2010)《万象行动计划2004~2010》VLRC(Virtual Learning Resource Centers)虚拟学习资源中心WBEC(Western Borneo Economic Corridor)西婆罗洲经济走廊执行摘要1.东盟领导人实现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愿景需要一个更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东盟,使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联系更加紧密。

RCEP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之路

RCEP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之路

RCEP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之路作者:鲁洋扬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9期摘要:新冠疫情之后,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萎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陷入困境,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建立成为亚太区域内众多国家通力合作的“破局”之法。

2022年1月1日RCEP的正式生效,对于我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比如产业结构的改善升级、国际市场话语权的提升、应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

本文从RCEP成员国对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RCEP的签署对我国的积极意义,并从金融机构、企业、国家等三个维度提出了在RCEP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RCEP;对外贸易;发展一、引言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2012年11月由东盟正式发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其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亚太区域国家成员。

2020 年 11 月 15 日,RCEP的正式签署意味着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规模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

从经济维度来看,自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不稳定性日益明显。

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全球性的经济萎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找寻“破局之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那么RCEP的生效必然会为亚太区域成员国家注入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

在RCEP框架下,我国必将深化与亚太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扩大我国在东亚价值链以及世界新格局中影响力,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

从政治维度来看,亚太地区因为种种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受中美之间大国博弈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十分迟缓,比如中、日、韩FTA谈判自2012年启动,至今无法达成统一;同时TPP以及CPTPP均排除中国在外,以美国、日本的利益为主导。

这样不利的情况下,RCEP的生效不仅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美国对东亚事务的干预和介入,稳定和巩固了我国的周边外部环境。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2015 年底,东盟将宣布东盟共同体( ASEAN Community)正式建成。

东盟共同体包括了政治安全共同体(APSC)、经济共同体( AEC)和社会文化共同体( ASCC) ,其中经济共同体是东盟共同体的基石。

自2007 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进程正式启动后,该共同体的建设已历时8 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历程和总体进展自然引人关注。

一、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历程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从特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到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的发展历程。

自1978 年起,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实施了 15 年的时间。

1993 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10 年 1 月 1 日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正式建成。

2003 年 10 月,各国同意建立东盟共同体,2007 年 1 月东盟将实现共同体的时间表从2020 年提前至 2015 年。

早在1997 年12 月,东盟宣布的"2020 年东盟远景目标"( ASEAN Vision 2020) ,就计划在 20 世纪的前 20 年实现范围广泛的一体化。

在1998 年12 月的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发表了《河内宣言》和《河内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在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自由贸易区、产业政策、统一货币、农业与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对外经济关系等广泛领域的合作。

2002 年 11 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八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正式提出了在2020 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 AEC)的构想。

他指出,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将使东盟成为一个拥有 5 亿多人口的单一市场。

东亚自贸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东亚自贸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东亚自贸区建设存在问题分析东亚自由贸易区是由东亚国家和地区联合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目的是为了降低和取消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实现相互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等自由化。

东亚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10个东盟国家,以及与东盟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这6个国家。

一、东亚自贸区概述(一)现状2011年2月26日,第十八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提出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同年的东盟峰会上,东盟十国领导人正式批准成立RCEP;2012年8月的经济部长会议,东盟十国和中日韩等16国在原则上同意组建RCEP。

东盟不仅与中、日、韩三国分别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也先后建立了自贸区。

中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许多合作的两国之间也纷纷签署了自贸协定。

2015年6月1日,中国与韩国签署了中韩自贸协定。

(二)东亚自贸区的未来趋势东亚合作短时间内会在已有的框架下发展,由于区内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理念的区别,东亚自贸区乃至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困难重重。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东亚国家的合作在制度化建设上很难有明显的提升,以“东盟+3”为主体的东亚自贸区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所有东亚峰会成员都加入到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来了,并且已经扩展到了欧盟、美国等,这将导致东亚自贸区的整体架构变得更宽泛。

在金融合作方面,在关于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网络的《清迈倡议》的推动下,东盟10国和中日韩等1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资金互助协议。

协议签订之后,各国已经就其中的多边化达成了共识。

但是若再向前迈进一步,比如建立起一个东亚货币基金体系,就是很困难的了,因此建立单一货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东亚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核心国家主导作用缺失与美国主导的北美自贸区、英国、法国以及德国主导的欧盟不同,东亚自由贸易区缺乏核心国家的主导。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于老挝的挑战与机遇的开题报告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于老挝的挑战与机遇的开题报告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对于老挝的挑战与机遇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成立标志着东盟国家在经济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给予东盟国家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老挝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在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中也有其独特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在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老挝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老挝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优势和劣势,探索老挝如何充分利用机遇,在挑战中抓住发展机遇,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搜集相关文献素材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数据统计方法,对老挝的经济实力、经济优劣势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老挝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四、预期结果
通过对老挝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老挝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解决办法与发展策略,有助于促进东盟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促进老挝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东南亚地区实现共同繁荣。

五、研究难点
老挝作为东盟经济共同体中较为落后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
平相对较弱,同时其经济结构也比较单一。

因此,在探究老挝在东盟经
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需要综合分析老挝的国情、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等多个方面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老挝: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望

老挝: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望

老挝: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望
陈定辉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2015年是老挝“七五”收官之年,政治上,完成了省部级党委班子换届;经济增长7.5%;年底,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展望201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将召开“十大”并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将主办东盟第28次和第29次峰会等系列会议.
【总页数】7页(P12-18)
【作者】陈定辉
【作者单位】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334.0
【相关文献】
1.2015年:加快转变投资拉动的思维定式坚定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与行业经济增长十年回顾、思考与展望 [J], 沈冰;曾庆东;陈龙
2.老挝: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 [J], 陈定辉
3.老挝人民革命党建设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J], 海贤
4.老挝: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 [J], 卫彦雄
5.老挝: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 [J], 卫彦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与老挝战略利益
今后的东盟将根据2015年定义和规划,朝着提高合作的方向发展。

从另一个层次上建立东盟共同体,(东盟社区:AC)来支持统一与广泛的合作,由三支柱组成,包括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ASEAN Political-Security Community:APSC:APSC,东盟经济共同体(AEC)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东盟共同体Socio-Cultural(ASCC)。

老挝准备的政策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7内阁的政策声明中,
2010-2015年,老挝作为指导准备机制以及力学委员会包括东盟国家有外交部长主持。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协会(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于1967年8月8日年成立,成员国开始有五个国家,后来有更多国家加入,到目前为止,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老挝和缅甸,柬埔寨于1999年4月30日加入。

一、东盟经济共同体AEC
1.一个地区拥有全球经济一体化
东盟的意思。

是指在连接的环境和网络世界中,开拓东盟企业竞争国际市场。

使东盟动态添加再制造商,在世界市场中保持概率。

2. 蓝图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 :Blueprint
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公共行政
老挝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东盟。

老挝政策说明进入东盟的重要性。

老挝调整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与东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96-2000)与邻国和西方国家建立合作。

并允许私人和外国投资者可以自由投资商业,促进交通,电信,贸易和工业发展。

此外,还有助于结构调整,政府管理,依法放宽对外投资。

三、结论的探讨和建议
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的工业案例表明老挝进入东盟区内
贸易可以创造产品的大幅增长。

尚缺乏有力的证据。

很难断定(如农业原材料和产品也不接受)这个证据的假说,老挝影响区域内贸易,包括每一级可以导致误解的贸易自由化,广泛的各类商品让人了解AEC最新的政府和私人的过程,同时有准备接受贸易自由化的东盟成员国。

例如,老挝政府协议,包括所有的产品项目农业原材料和产品没有被排除任何情况下如特许AEC的形成无疑扮演不同类型产品的贸易路线。

由于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同,应该检查每个单独的行业。

研究发现,准备在老挝发展变化的结构。

做必要调整承受变化的内贸进入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的需要和资源条件作为重要的政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老挝进东盟经济共同体(新闻).2015.
[2]老挝劳动法的组织和执行.社会福利和劳动部印发.1995.
[3]农业和林业部.农业统计.万象计划,2004.
[4]东盟秘书处.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2008年.2010年3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