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和两晋(下)

合集下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3、进步性: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 融合的历史趋势; ②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 进了北魏的封建化、经济发 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与隋 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落4、后局民限族性征:服全先面进推民行汉族化,,最使终鲜被卑先族进丧失民作族为的一先个进民文族明的独征立服性。、 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马克思
【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中央政权所在之地洛阳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反动则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
孝文帝 改革
短期来看,激化矛盾
曲折中前进
长期来看,文明发展
发展与交融 是历史主流
三、十六国与北朝 (四)北魏兴衰
★3. 民族融合
民族迁徙 民族交往 民族交流
思北严北重魏考魏改,的:“北北统魏革马魏治前上,统举期得治步,学天者维吏下和艰习治”汉。混汉可族乱人否,族民“各之先级马间官上进的吏治矛贪文天盾污下化十现”分象!?尖相锐当,
三、十六国与北朝 (四)北魏兴衰
★2. 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后疆域
(1)原因: ①北魏建立后,社会仍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 ②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③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西晋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一、三国与西晋
(三)西晋时局
1. 五胡内迁
①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
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西晋向其收重税,
②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 征兵派役,掠卖人口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华上下五千年(上)》知识点题集【上古传说】01.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

02.中国古代十大上古传说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筑木为巢、神农尝百草皇帝战蚩尤、嫘祖造丝、仓颉造字、尧舜禅让、大禹治水03.中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的始祖。

04.中国古代传说中(神农氏)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为天下百姓治病。

05.中国上古传说中的蚕神是(嫘祖)。

06.中国古代传说中汉字创造者是(仓颉),(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使我国古代社会过渡到了文明时代。

07.中国古代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

【青铜时代】08.青铜器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时期。

09.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夏朝),是(奴隶)制王朝,第一任国王是(夏启)。

10.中国古代商朝(妇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统帅,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11.(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

12.(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享有(“成康之治”)的美誉。

13.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是指周朝哪个国君?(周幽王姬宫靺)。

【春秋战国】1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引发了思想界(“诸子百家争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制社会。

15.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齐)国的贤臣良将。

16.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齐燕)两国联军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统帅是(齐桓公)。

17.退避三舍成语典故讲的是(晋文公重耳)与(楚成王)的故事,古时候一舍等于(三十里)。

18.“仁义之师”指的是(宋襄公)带兵攻打楚国的故事。

19.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吴楚)两国之争中的故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课件(共24张PPT)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课件(共24张PPT)

魏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 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吴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 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十六国时期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以汉高祖 (刘邦)、世祖(刘秀)、昭烈(刘备)为三祖,太 祖,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幼而聪悟好学,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 《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 怀诗》百余篇,赋诗五十余篇。
——《晋书·刘聪载记》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曾经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人数 众多的、文化先进的汉族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 上有政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 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进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
军事征服立身的北朝异族政权,在接连开启了封建化进程后,无疑比偏安 的南方更具有政治复兴的动量,帝国以北朝为“出口”而走向隋唐盛世。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新生的希望在北朝,隋唐继承北周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OPTION 01
割据混战 南北对立 政权更迭 门阀政治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 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

政权更迭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
东魏 北齐
宋齐



三国
两晋
南朝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本课小结
历史[必修 · 中外历史纲要(上) RJ]
三 国 两阶 晋段 南特 北征 朝 的
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 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 治的主要特点。
2. 短暂统一的西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外患
316年, 西晋被 内迁匈 奴贵族 所灭。
自东汉以来,西、北 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 不断向内地迁徙。到 西晋,内迁的民族主 要有匈奴、羯、氐、 羌,还有活动在长城 边缘的鲜卑。他们受 到官府和汉族地主豪 强的剥削压迫。
贰 民族交融
汉族
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 先进 完备
北魏
鲜卑 族
游牧 逐水草 相对 相对 为主 而居 落后 落后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返回导航
迁都洛阳
……平城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 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 大同。 崤函:指洛阳附近的崤山和函 谷关。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宋 齐梁 陈
南朝:420-589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 欲灭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 混战的状态。
二、东晋与南朝
二、东晋与南朝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 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 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1)经济 内迁各族人民与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由从事备牧业转变为从事 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放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用具 等 (2)政治: 少数民族政权重用汉族士人,沿袭中政治、原典章制度,实行封建统治 (3)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汉服成为北方生活习惯。西北民族的乐器、 歌文化人舞等也受到汉族人的喜爱 (4)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胡汉民族之别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 隔阂心理与偏见逐渐减少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 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管理体系 逐步完善。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试作简要说明。
5.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 资源。 (2)表现:南方士地大量开星,农作物品种增加, 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
二、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民族交融:十六国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 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2)淝水之战:4 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淝水。 2.北朝 (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5世纪后期 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 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 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 政权更替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 朝合称北朝 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中国历史朝代歌诀(顺口溜)-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口诀

中国历史朝代歌诀(顺口溜)-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口诀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诀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迭你来我往。

下边的顺口溜有助于记忆各个朝代的历史顺序,朗朗上口,简单易学。

文末附有各朝年代图。

➢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苏教版历史教材、香港版一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香港版二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香港版三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朝代顺口溜第五种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朝代顺口溜第六种、香港简易版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 居、兼并战争。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 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 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 策、 “和亲”、“册封” 。
⑤友好交往
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1)顺应时代潮流; (2) 措施得力;
2、标准同:庶家族世在、政品治德、、经济才、能文并化重上→的家不同世地成位为。唯形一成标:魏准晋 “上发品展无:寒东门晋、南下朝品无衰士落族:”南朝末 灭亡:唐朝末年
3、评价:
后期成为世家大族操纵政权的工具,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 集权,同时也促进了世家大族的没落。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十 长安 六
国水
成(汉)
西安西北
淮 建康
南京
成都


东 海






南海 (涨海)
二、三国晋南北朝时期政治
(一)政局: (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1、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由品评官评定
人才士优族劣(,指然世后代授为官官的的名制门度望。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
.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 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3.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
⑴、新农具 、新技术 ●曹魏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 方式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
(2)局限性: 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
13
十六国与北朝 5.北朝的结束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 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 5个王朝合称北朝。 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 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 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东魏 北
北齐
(220-280)
十六国
魏 西魏

北周

东 汉
西

(266-
(前秦统一北方)
383年淝水之战
东晋
南朝(420-589)




316)
(317-420)

宋齐梁陈
-
3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建 立 者:曹丕 都 城:洛阳 起止时间:220-265
蜀汉
建 立 者:刘备 都 城:成都 起止时间:221-263
【思考】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80万,而东晋兵力仅8万,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前秦 为何战败?东晋凭什么以少胜多?
前秦
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前秦统治,希望其 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东晋晋
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
高昂。将领指挥得当。
-
◎淝水之战形势图
11
十六国与北朝
5.西晋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
◎八王之乱形势图

高中历史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

高中历史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

不足问题,招引周边民族入塞
二、东晋与南朝
1.衣冠南渡 2.宋齐梁陈 3.江南开发
1.衣冠南渡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结合p28“历史纵横”,指 出东晋政治的特点。
士族专权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 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含义: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 治的变态
第5课 三国两晋第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5课
历 史
时 空
一、三国与两晋
1.三国风云 2.西晋动乱 3.五胡内迁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魏(220-266):
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阳。 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
(2)蜀(221-263):
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匈奴 前赵、北凉、夏 前燕、后燕、西秦、南凉、
鲜卑 南燕
十六国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賨 成汉 汉 前凉、西凉、北燕
五胡学习中原制度
(1)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祖、
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民族隔阂仍然存在
(2)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3.江南开发
影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 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2.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 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1.五胡十六国 2.淝水之战 3.北魏统一 4.孝文汉化 5.北朝结束
1.五胡十六国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 先 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 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十六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它是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受着新考验的时期——来自内部的分裂、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势力的考验,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具体来说,①这一时期的政治分裂是东汉末年以来封建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扩大,其经济根源是分散的豪强地主经济。

尽管分裂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政治特点,但分裂中却蕴含着诸多有利于统一的因素(三国鼎立,局部统一的实现,西晋实现短暂统一,东晋和南朝也是局部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也出现过几个暂时统一的民族政权;后期割据逐渐消失,并为了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这一时期,南北方政治出现了不同特点: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士族得以充分发展,并成为分裂割据的基础。

随着这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从统治支柱到南朝后期的衰落,统治阶层的活力也从丧失到恢复,为以后的发展充实了阶级基础。

北方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使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江南的开发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民族关系方面,五胡内迁,西晋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尖锐,西晋最终为少数民族所灭。

多民族政权并立,彼此混战,人民流离迁徙,民族交融加强。

三国蜀汉政权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④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我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继春秋战国以来的民族融合而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的融合,另一方面为以后的民族交融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优秀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优秀课件

目录
三国与西晋 东晋与南朝 十六国与北朝
第一章节 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
(1)时间:东汉末年,外戚专权,曹操、刘备、 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三国鼎立:魏—曹丕—洛阳(220—265)
蜀—刘备—成都(221—263) 吴—孙权—建业(222—280)
二、西晋的统一 (1)263年,曹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 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到西晋的 内乱之中,并且逐渐主导了 局势,建立了数个与南方汉 族对峙的非汉族政权,史称 “五胡乱华”。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西 晋 灭 亡:
•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 内迁的少数民族长期遭受西晋的压迫,对西晋统治者深恶痛绝,掀
士族制度:
(1)概念: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 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
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2)发展:自西晋灭亡后,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颍川庾氏、
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因此在东晋时期,士族
政治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族的侵入。
4
刘备
巩固西南,站稳脚跟
1
三鼎 足立
3
三国与西晋
赤壁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 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曹操也 退回北方无力南下
2
孙权
接手父兄基业开拓江东。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1
三国
三国与西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况和文化
316年; • 东晋:317年——
420年。
• 南北朝: • 北朝:386年——
581年; • 南朝:420年——
589年。

• • •
统赤关 鼎宦社
治 之 措
壁 之 战 。
键 之 战
力 之 过
官 专 权 、
会 之 背
施 役程拥景
三 国 的

选 官 制 度 。
: :兵:
官 渡 之 战 、
三 国 争 斗 。
社 会
法革


革致南结南西陈南
)力朝合朝魏四朝

于:。:、朝:
汉致
侨北;刘
化力
置齐北宋
北 朝
运于
郡、朝、

动收 。复 (中
县北:南 ;周北齐 北五魏、
并 立
孝原 文; 帝北
朝朝、南
:。东梁

魏、
政 权
改朝

、南

• • • • •
明北北战春
朝宋魏国秋

张王孝时时 居安文期期 正石帝秦齐
国 古
改变改国国

革法革商管 鞅仲 变改
派婚与主历封于于成大
生姻任要史建南东于体
的论用特时地北晋曹萌

门 第
官 吏
征 在
期 的
主 阶
朝 后
及 南
魏 、
芽 于

,;于一级期北西东 阀
都 是 由
至 于 士
按 门 第
种 表 现
汉 后 期
制 度
前族高形展
,立,
者免下式到
而、初
逐徭选。一
衰鼎步
渐役拔最定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寒族大作战
三国时代
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 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定都成都,国号蜀,史称蜀汉
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定都建业,国号吴
为什么是司马
活 得 久
曹操:220去世 曹丕:226去世 曹叡:239去世 曹芳:254去世 曹髦:260去世
西晋司马氏是在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过 政变而取得政权的。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以山为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唐以后融入华夏民族中。
匈奴:原南匈奴的一支,曾归附曹操,起兵后政权多不长久,北魏统一北方之后融入华
夏民族。
羯: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仅建立后赵一朝,灭亡后融入华夏民族。南朝萧梁的
侯景之乱是羯人的最后一次演出。
氐:广泛集中分布于四川北部,和甘肃陇南地区。巴氐族首领李雄建立五胡第一个少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01 三国到一国 02 一国到两窝 03 两窝归一国

三国到一国
——三国与西晋
为什么是三国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 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 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若跨有荆、益, 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 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 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 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 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
——钱穆
北魏统一北方
淝 水 之 战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398年 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后称帝迁都平城。439年,太武帝拓跋 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3、人口迁移的问题(意义、概况 、人口迁移的问题 意义 概况) 意义、 (1) 意义: 意义: 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 化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化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使人口分布趋向 合理;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合理;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2)古代: 流向及原因 古代: 古代 A、少数民族内迁;原因: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不稳 、少数民族内迁;原因: 定性; 定性;黄河流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 B、北民南迁; 原因:北乱南定 、北民南迁; 原因: C、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原因:政府组织 开发边疆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原因:政府组织\开发边疆 D、华人外流;原因: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造成人 、华人外流;原因: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 民流离失所而被迫迁移。 民流离失所而被迫迁移。 E、外族内流;原因: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领先 、外族内流;原因: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对各国人民的吸引
(2) 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特点 表现 (3) 手工业 特点: 特点: 表现:纺织业、冶炼、制瓷、 表现:纺织业、冶炼、制瓷、造纸 注意课本上的各幅图片所反映出的信息 (4) 商业上 (5) 社会生活
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1、科技: 、科技: 特点:取得新的成果(原因) 特点:取得新的成果(原因) 表现: 数学、农学、医药学、 表现: 数学、农学、医药学、地理学 归纳领先世界的科技: 归纳领先世界的科技: 春秋:哈雷慧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哈雷慧星的确切记录、十九年七闰的历法 战国: 春战: 战国:甘石星经 春战: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西汉: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及对月食的科学解释、 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及对月食的科学解释、华佗的 麻沸散、 麻沸散、九章算术 四大发明 唐朝:僧一行实测子午线、 唐朝: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唐本草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

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解析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它是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受着新考验的时期——来自内部的分裂、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势力的考验,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从总体上说,该阶段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具体来说,①这一时期的政治分裂是东汉末年以来封建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继续和扩大,其经济根源是分散的豪强地主经济。

尽管分裂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政治特点,但分裂中却蕴含着诸多有利于统一的因素(三国鼎立,局部统一的实现,西晋实现短暂统一,东晋和南朝也是局部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也出现过几个暂时统一的民族政权;后期割据逐渐消失,并为了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这一时期,南北方政治出现了不同特点: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士族得以充分发展,并成为分裂割据的基础。

随着这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从统治支柱到南朝后期的衰落,统治阶层的活力也从丧失到恢复,为以后的发展充实了阶级基础。

北方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使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江南的开发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民族关系方面,五胡内迁,西晋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尖锐,西晋最终为少数民族所灭。

多民族政权并立,彼此混战,人民流离迁徙,民族交融加强。

三国蜀汉政权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④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我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继春秋战国以来的民族融合而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的融合,另一方面为以后的民族交融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纷争不断,破坏严重,民族融合
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双方基本上
势均力敌,形成了均势)
3、东晋与十六国形成了南北对 前秦与东晋, 峙局面 在淝水相遇。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企图一举南 下灭亡东晋。
4、淝水之战(383年)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东晋谢安
例:三大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相似 之处是( ) D A江南政权战胜了北方政权 B使战败一方政权迅速解体 C保护了江南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 D对政治格局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A、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人认为:“西晋的统一是发达国家对 发展中国家的战争。”试从政治、历史、 B、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 地理角度分析说明。 C、南方地区的初步开发
D、特权地主势力的衰落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 方再度陷入分裂和割据状态
南北又对峙起来
淝水之战后,东晋乘机收复黄河 以南的许多失地,
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
西晋265—280 —316
西晋与东晋前后相继
东晋317—————420 南朝 —589
南 北 对 峙
淝 水 之 战
南 北 对 峙
统 一
十六国304—383—439 北朝 —581
例:3+X综合训练
材料:刘备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勿以善 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①根据哲学常识,刘备的这句话体现了
A内外因的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矛盾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最早称 ,台湾曾经作为中国的一个省 存在了 年。
①C
②夷洲,10年
例: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 主要原因是( A )
3、西晋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内
迁各族人民,使得西晋民族矛盾尖锐。
三、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
1、东晋王朝有什么特点? 2、十六国时期有什么特点? 3、东晋与十六国为什么是南北对峙 的关系? 4、淝水之战对南北双方的影响
1、东晋王朝的特点: (317—420)
司马睿
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表现是什么?
2、北方十六国的特点 (304——439)
例:淝水之战后的南北对峙局面 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东晋国力强盛 B.前秦统治腐败 C.东晋军队能征善战 D.统一的历史条件不成熟
D
例:东晋政府不支持祖逖北伐和在淝水 之战中阻止了前秦势力南下,对中国历 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安定江南人民生活 B 促进江南社会经济发展
C 延缓国家统一进程 D 形成了南北两政权对峙局面
西晋统一具有必然性,符合
人民愿望,为什么又很快灭亡?
和秦朝相似,秦朝灭亡 的原因是秦的暴政,西晋灭 亡的原因是什么?
西晋(280—316) 速亡原因:
1 、以晋武帝为代表的士族官僚奢侈 总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 腐化,统治日趋败坏。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交织在一 2、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导致八 王之乱,使 起,导致、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