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手功能评估量表

手功能评估量表

手功能评估量表手功能评估量表是用于评估个体手部功能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如康复治疗师或手部外科医生,了解患者手部的功能状况,从而为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下面是一个手功能评估量表的示例:手功能评估量表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日期:手功能评估项:1. 握力测试:使用一台握力计,测试患者分别使用左手和右手的最大握力。

记录两只手的握力数值(以千克或磅为单位)。

2. 手指关节活动度:使用手关节活动度仪测量每个手指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

记录每个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度为单位)。

- 指间关节(DIP)- 掌指关节(PIP)- 远端指间关节(MCP)- 腕部关节- 拇指关节(CMC)3. 握力测试和释放测试:记录患者使用左手和右手进行握力测试和释放测试的时间。

测试对象可以是一块软泥、一块海绵或者其他合适的物品。

- 左手握力时间:- 右手握力时间:- 左手释放时间:- 右手释放时间:4. 准确度和协调性测试:使用一项需要准确度和协调性的测试任务来评估患者的手部功能。

测试对象可以是一个小球放置在不同位置,然后患者需要使用手指将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

- 左手测试时间:- 右手测试时间:评估结果: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患者的手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握力强度和平衡性- 手指关节活动度- 握力和释放能力- 准确度和协调性备注:如果有其他相关信息需要记录,请在此处添加。

使用这个手功能评估量表,医疗专业人员可以系统地评估患者的手部功能状况。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康复训练和手术干预。

而且,通过跟踪患者手部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医疗专业人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计划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因此,手功能评估量表是评估手部功能的重要工具,对于康复治疗和手部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摘要:一、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背景和意义二、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方法和标准三、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实践应用四、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效果评估与优化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对手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作为一种评估手部功能的标准,旨在为手部康复治疗、职业评定和手部损伤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手部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方法和标准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将手部功能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无功能;二级,有功能,但受限;三级,功能正常,有一定适应性;四级,功能正常,无限制;五级,功能超常。

这五个等级根据手部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协调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三、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实践应用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首先,它能为手部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其次,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可作为职业评定工具,为伤残鉴定和职业指导提供参考。

此外,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还对教育、科研和临床教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效果评估与优化为了提高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者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效果评估和优化。

这包括对评定标准的完善,增加评定指标,提高评定者的专业素质,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评定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应用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作为一种重要的手部功能评估工具,在手部康复、职业评定和损伤诊断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手部康复事业的发展需求。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原创版)
目录
1.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概述
2.五级评定的具体标准
3.五级评定的应用场景
4.五级评定的实际意义
5.五级评定的局限性
正文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概述】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是一种针对作业手(即工伤、职业病、交通事故等导致手部损伤或障碍的患者)手功能恢复程度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患者手部功能的评定,可以为临床治疗、康复训练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五级评定的具体标准】
五级评定标准分别为:
1 级:手部功能正常,无功能障碍。

2 级:手部功能轻度受限,但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3 级:手部功能中度受限,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部分帮助。

4 级:手部功能重度受限,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较大帮助。

5 级:手部功能完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完全受限,需依赖他人护理。

【五级评定的应用场景】
五级评定方法广泛应用于手外伤、手部骨折、手部肌腱损伤、手部周
围神经损伤等病种的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此外,五级评定还可作为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的重要依据。

【五级评定的实际意义】
五级评定有助于客观、量化地评估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同时,五级评定也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病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五级评定的局限性】
尽管五级评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例如,评定过程中可能出现主观判断影响评估结果的情况;另外,五级评定无法精确反映患者手部功能的细微变化,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工伤手指评残标准

工伤手指评残标准

工伤手指评残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对工伤手指评残标准主要参考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定:手指的肢体功能、功能障碍程度以及与作业能力的关系。

1. 手指肢体功能评定:手指的肢体功能评定主要考察手指的灵活性、力量、感觉以及手指的协调能力。

根据手指的功能损失程度,可以将手指分为完全丧失功能、三相功能残缺和功能不全等级。

完全丧失功能是指手指失去任何肢体活动能力,无法实现任何肢体功能;三相功能残缺指手指在某方面失去完全功能,比如力量、灵活性、感觉等;功能不全则是指手指在各项功能上有明显障碍,手指活动困难且功能明显降低。

2. 功能障碍程度评定:根据手指的功能障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功能障碍。

轻度功能障碍指手指在某方面功能有轻微障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功能障碍指手指在某方面功能有明显障碍,但仍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重度功能障碍指手指在某方面功能完全丧失或功能严重受限制,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

3. 与作业能力的关系评定:评定手指受伤后的残疾程度时,还需要考虑手指的残疾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根据手指受伤后的功能障碍程度以及与具体职业的关系,可以分为重大影响、较大影响、轻微影响和无影响四个等级。

重大影响是指手指的功能丧失程度严重影响劳动能力,无法从事原有职业或从事相应的劳动工作;较大影响是指手指的功能损失程度较高,但仍能从事原有职业或从事相应的劳动工作;轻微影响是指手指的功能损失程度较轻微,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较小,仍能从事大部分劳动工作;无影响是指手指的功能未受损害,对劳动能力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对工伤手指评残标准主要考虑手指肢体功能、功能障碍程度以及与作业能力的关系。

根据不同方面的评定结果,确定手指的功能等级和影响等级,进而评定残疾程度。

这些评定标准可以为工伤手指受伤职工提供合理的工伤鉴定和赔偿依据,保障其合法权益。

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保障,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安全,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一)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一)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一)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引言
手部残疾评定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手部残疾的严重程度以及评估患者的功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资深创作者所采用的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希望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等级评定标准
等级一:轻度残疾
•患者手部功能受损,但能够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轻微的手部疼痛或运动不便会影响到部分特定活动,如握笔、执勺等。

•手指和手掌的灵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基本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等级二:中度残疾
•患者手部功能明显受限,需依赖辅助设备或他人帮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需要辅助工具或适配装置来减轻手部负担,如使用握笔辅助器、开瓶器等。

•手指和手掌的灵活性严重下降,无法完成复杂的手部运动,如拨弦、精细握取等。

等级三:重度残疾
•患者手部几乎完全丧失功能,无法独立完成任何手部活动。

•依赖全程辅助设备或他人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洗漱等。

•手指和手掌的灵活性极低,甚至无法自主运动。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一套资深创作者所采用的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这套标准能够帮助评估患者的手部残疾程度,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提供相应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于关注手部残疾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信息。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手功能评定是指对手部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评价。

以下是常见的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1. 抓握力测试方法:使用手力计测量被测者抓握力的大小。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最大握力测试和便携式握力测试。

最大握力测试:要求被测者尽可能地握紧手力计,保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最高得分。

便携式握力测试:被测者在握住手力计的柄时,以最强力度握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平均得分。

2. 拇食指对捏力测试方法:被测者用拇指和食指将夹在两指之间的小球捏住,保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平均得分。

3. 手指灵敏度测试方法:用一个针尖或纸夹在被测者闭眼的情况下轻轻触碰手指尖部位,要求被测者准确地辨别出刺激的位置。

测试5次并取平均得分。

4. 手臂活动范围测试方法:被测者用另一只手或帮助工具进行伸展和屈曲。

根据正常活动范围进行评估。

5. 手部肌肉力量测试方法:根据手部肌肉力量缺陷的程度,采用力度大小、重量练习等测试方法进行测定,以评估肌力缺陷。

6. 手部协调性测试方法:使用数字操作任务等测试对于手部协调能力进行评估。

标准评分参考:抓握力测试:力度在22~31千克者为正常范围;18~22千克者为轻度减弱;15~18千克者为中度减弱;15千克以下者为重度减弱。

拇食指捏力测试:力度在18~26千克者为正常范围;14~18千克者为轻度减弱;10~14千克者为中度减弱;10千克以下者为重度减弱。

手指灵敏度测试:准确率在80%以上者为正常范围。

手臂活动范围测试:没有活动受限制者为正常范围。

手部肌肉力量测试:根据力度大小测定来评估,一般分为6个等级,0~5分。

0分表示完全无力,5分则表示正常肌力。

手部协调性测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估,完成得越好,得分越高。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是基于手部功能损害程度和病变部位来评估的。

以下是一个清晰、分点表示的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一、一级伤残手的功能完好,无明显功能障碍。

活动度正常,手指关节灵活度正常。

无肌力丧失。

二、二级伤残手的功能受损,但活动度正常或略有受限。

手指关节灵活度正常或略有受限。

肌力降低但未完全丧失。

三、三级伤残手的功能明显受损,活动度受限。

手指关节灵活度受限。

肌力丧失部分但仍能完成某些简单工作。

四、四级伤残手的功能丧失,活动度严重受限。

手指关节丧失灵活度。

肌力丧失严重,无法完成任何工作,但可辅助完成某些简单生活动作。

五、五级伤残手的功能完全丧失,活动度完全丧失。

手指关节完全丧失灵活度。

肌力完全丧失。

六、六级伤残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

一拇指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丧失。

一手三指(含拇指)缺失。

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七、七级伤残一拇指指间关节离断。

一拇指指间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丧失。

八、八级伤残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缺失。

一足拇趾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形。

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缺失。

九、九级伤残一拇指末节部分1/2缺失。

一手食指2~3节缺失。

一拇指指间关节功能丧失。

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缺失或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十、十级伤残除拇趾外,余3~4指末节缺失。

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

这些评定标准旨在根据手部的具体损伤情况,为伤残者提供合适的康复方案和救助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定标准可能因地区或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摘要:一、手功能评定的意义二、手功能评定的方法1.主观评定2.客观评定三、手功能评定的标准1.手部灵活性2.手部力量3.手部协调性四、手功能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正文:手功能评定对于评估手部损伤、疾病或手术后的康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定方法,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部功能。

本文将对手功能评定的方法及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手功能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手功能评定的方法手功能评定方法包括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两种。

主观评定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通过询问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等来了解患者对自身手功能的认知。

客观评定则是通过专业的评定工具和测试方法,对患者手部的灵活性、力量、协调性等各项功能进行量化评估。

二、手功能评定的标准1.手部灵活性:手部灵活性是指手腕、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在一定范围内的运动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测定被动和主动运动的角度、速度等指标来判断手部灵活性。

2.手部力量:手部力量包括握力、捏力等,可以通过握力计、捏力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评定时,需要比较患者与正常人的握力、捏力等指标,了解患者手部力量的恢复情况。

3.手部协调性:手部协调性是指手指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协同运动能力。

评定时,可以通过让患者完成一系列手指协同运动任务,观察其完成情况,以评估手部协调性。

三、手功能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手功能评定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通过手功能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手部功能的受损程度和康复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监测康复进程: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手功能评定,可以了解患者康复进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评估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通过手功能评定,可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提供反馈。

总之,手功能评定是评价手部损伤、疾病或手术后康复情况的重要手段。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1989年12月9~12日广州西樵山(一)目的、意义与原则制定此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客观唯确地判断患手的失能情况与评定治疗效果并为福利和保险部门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伤情诊断情报。

因此,完整的标准必须包括:外观与解剖,感觉与运动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患者心理与社会的承受力及医生的客观评价;后者是指患手的临床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制定我国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既要通用又要实用。

前者是指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的方便,其标准需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统一。

后者是指为了临床使用方便,要尽可能地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②既要制定出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又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可能使二者相互衔接。

(二)标准化病历的格式与项目对每一名患者来说,一份检查全面而又记录完整的病历,既是其治疗程序选择的依据,又是其疗效最终评定的根据,还是医务工作者寻找教训,总结经验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所以,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有关病种的检查项目与病历的记录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使其逐步标准化与规格化。

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并查阅了Swanson原文(JHandSurg,1983,5:709),认为其中的两种病历首页记录(表2-2、3)系统全面,稍加修改即可在我国推广使用。

(三)外观与解剖手的外观评定实际上是患者、医生、社会对患肢(手)的总体感觉,包括手及上肢的完整程度、僵直、瘢痕、畸形以及各关节的活动度。

其与解剖评定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有的项目需借助于解剖平面或正常功能情况确定失能指数,有的畸形又是外观难以发现的,使其必须在X线帮助下进行解剖评定。

常规的外观与解剖评定项目有:1.肢体周径,用“cm”表示。

2.肩、肘、腕及手部各关节的周径,用“cm”表示,活动范围用度“°”表示。

3.截肢(指)平面及其失能程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完全丧失感觉与运动功能的肢体或手指,其失能程度与同平面的截肢(指)相等,因此,其失能程度也用百分比表示(图2-2、3)。

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

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

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摘要:1.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概述2.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内容3.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应用4.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优缺点5.结论正文: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是一种针对手部功能的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定患者在手部受伤或疾病后的手功能恢复情况。

本文将从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概述、内容、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概述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是由英国布朗史东医院提出的一种评估手部功能的方法。

该方法将手功能分为七个级别,从最基本的抓握功能到复杂的手部协调功能,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全面了解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二、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内容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内容包括以下七个级别:1.级别0:无手部运动能力2.级别1:能抓握物体,但不能释放3.级别2:能抓握物体并释放,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别3:能抓握物体并释放,能对抗一定阻力,但不能完成精细动作5.级别4:能完成大部分精细动作,但手部协调能力有限6.级别5:手部协调能力较好,能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7.级别6:手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能完成各种复杂活动三、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应用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广泛应用于手部受伤、疾病后的康复评估,以及手部功能恢复的监测。

通过对患者手部功能的评估,医生和康复师可以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部功能。

四、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的优缺点优点:1.该方法将手功能分为七个级别,便于医生和康复师全面了解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2.评估过程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临床和康复机构。

缺点:1.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较为主观,评估结果可能受评估者经验和技巧的影响。

2.该方法未涵盖所有手部功能,可能无法满足特定患者的评估需求。

综上所述,布朗史东七级手功能评定是一种常用的手部功能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原创实用版】目录1.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简介2.五级评定标准的具体内容3.五级评定的实际应用4.五级评定的优缺点分析5.总结正文一、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简介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是一种针对作业手(即从事各种手工作业的劳动者)的功能评定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作业手的手指、手掌、手腕等各个部位的功能进行评估,以判断其作业能力的等级。

这种评定方法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工伤保险、职业病诊断、劳动能力鉴定等领域。

二、五级评定标准的具体内容五级评定标准主要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良好、尚可、较差、严重障碍。

1.正常: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正常,无功能障碍。

2.良好: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轻度受限,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影响不大。

3.尚可: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明显受限,但在一定范围内仍能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任务。

4.较差: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严重受限,大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任务无法完成。

5.严重障碍: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功能完全丧失,无法完成任何日常生活和工作任务。

三、五级评定的实际应用五级评定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例如,在职业病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五级评定判断患者的手功能是否受到损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五级评定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以便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岗位,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四、五级评定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五级评定方法操作简便,评估结果较为直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五级评定还可以为工伤保险、劳动能力鉴定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2.缺点:五级评定方法可能存在主观性,不同评定者对同一案例的评估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五级评定无法精确评估患者的手功能状况,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评估结果。

五、总结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是一种实用的手功能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因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目的而异。

一般来说,手功能评定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评估手指关节在屈曲、伸展和内收外展等方面的活动范围,以判断手部运动功能是否受限。

2. 手指肌力:通过测试手指肌肉的力量,评估手指的抓握能力和捏取物品的能力。

3. 手指灵活性:评估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包括手指的屈曲和伸展速度以及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

4. 手部协调性:评估手和手指与其他部位(如腕部、前臂和上臂)的协调性,以确保手部与其他部位协同工作。

5. 感觉功能:评估手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以确保手部能够感知和适应环境。

6. 手部外观:评估手的外观和完整性,包括手的大小、形状、皮肤纹理和颜色等,以确定手部是否有损伤或畸形。

7. 手部功能使用:评估手部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包括抓握、捏取、释放物品等,以确保手部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

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场合,手功能评定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职业康复或工伤赔偿等目的,评定的重点
可能更加注重手部的力量和灵活性;而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目的,评定的重点可能更加注重手部的协调性和感觉功能。

总之,手功能评定标准是通过对手部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手部的整体功能状况。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士和相关专家制定,在不同国家和组织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手部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1. 丧失手的使用能力:该等级适用于完全失去手的功能的患者,手部无法移动、抓握、掌握物体或进行简单操作。

2. 重度手部功能障碍:该等级适用于手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的患者,手部的运动能力受到显著影响,只能进行非常有限的操作,如一些简单的抓握动作。

3. 中度手部功能障碍:该等级适用于手部功能受到中度限制的患者,手部的灵活性、精细动作能力较弱,但仍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操作,如自理、简单的家务劳动。

4. 轻度手部功能障碍:该等级适用于手部功能受到轻度限制的患者,手部的动作能力较好,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如打字、书写等。

5. 无手部功能障碍:该等级适用于手部功能正常、无任何限制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等级评定标准可能在具体实施中会有所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的残疾类型和个体差异。

此外,评定标准也可能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机构的要求而有所变化。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摘要:一、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简介1.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背景和目的2.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二、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五个级别1.级别一:基本技能掌握2.级别二:熟练技能运用3.级别三:技能应用与分析4.级别四:技能创新与优化5.级别五:技能传授与指导三、各级别具体要求与评估标准1.级别一:基本技能掌握a.技能掌握程度b.工作效率2.级别二:熟练技能运用a.技能运用熟练程度b.工作效果3.级别三:技能应用与分析a.技能应用能力b.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级别四:技能创新与优化a.技能创新能力b.技能优化成果5.级别五:技能传授与指导a.教学能力b.指导效果四、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1.教育与培训的依据2.对学生和员工的激励与引导3.对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促进五、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在我国的推广与实施1.政策支持与推广2.各级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合作与实践3.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正文: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是我国对个体在某一特定技能领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体系,旨在帮助教育与培训机构、企业等更好地了解和培养人才。

这一体系将技能分为五个级别,从基本技能掌握到技能传授与指导,全面评价个体在某一技能领域的综合能力。

首先,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包括五个级别。

级别一要求掌握基本技能,可以熟练完成基本任务;级别二要求熟练运用技能,保证工作效果;级别三要求在技能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级别四鼓励创新和优化技能,提升工作效率;级别五则要求能够传授技能,对他人进行有效指导。

其次,各级别都有具体的评估标准。

例如,级别一要求技能掌握程度和工作效率;级别二要求技能运用熟练程度和工作效果;级别三要求技能应用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级别四要求技能创新能力、技能优化成果;级别五要求教学能力、指导效果。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在我国教育与培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为教育与培训提供了依据,可以针对个体的技能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评估。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最新版】
目录
1.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含义
2.五级的具体评定标准
3.如何进行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4.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重要性
正文
一、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含义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是一种针对作业手(即患者手部)功能的评估方法,通过对患者手部的运动能力、感觉、协调性等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患者在手部功能方面的恢复情况,以便为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二、五级的具体评定标准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共分为五个等级,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 级:手部无运动能力,无法执行任何手部动作。

2 级:手部可进行简单的开闭动作,但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3 级:手部具有一定的精细动作能力,但协调性较差。

4 级:手部协调性较好,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动作。

5 级:手部功能恢复正常,可以轻松完成各种日常生活动作。

三、如何进行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
评定作业手功能五级通常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

评定过程中,治疗师会观察患者在完成一系列指定动作时的表现,如手部的抓握、伸展、开闭等,同时还会评估患者在执行这些动作时的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等。

根据患者的表现,治疗师会最终给出一个五级评定结果。

四、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的重要性
作业手功能评定五级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评定可以了解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从而制定更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

其次,评定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评定结果还可以作为评估康复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为医患双方提供参考。

手功能评分标准

手功能评分标准

手功能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制定。

其中,一种手功能评定的标准为握力和捏力,具体如下:握力:通过握力计进行评定,测试2~3次,取最大值。

握力指数=手的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应大于50。

捏力:用握力计或捏力计进行评定,约为握力的30%。

此外,在制定手功能评分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通用性和实用性: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临床使用,标准需要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统一,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综合标准和具体单项指标:需要制定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同时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可能使二者相互衔接。

总之,手功能评分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综合评定手的功能,并对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和社会承受力等方面进行考虑。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一、手运动功能评定手的运动功能评定主要包括:1. 肌力2. 手的关节活动度3. 感觉4. 体积5. 手的灵巧性及协调性(一)肌力评定1.握力(1)评定方法:用握力计评定,评定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到适宜的宽度。

(2)评定标准: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 手的握力(kg)/ 体重(kg)×100。

正常值应大于50。

测试2~3次,取最大值。

2.捏力用握力计或捏力计评定。

分别评定拇指与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捏的力量,其值约为握力的30%。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1.关节总活动度评定(1)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2)评定标准: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度数之和减去伸直(0°)受限度数之和,即为总活动度。

达到健侧的75 %以上为良,50 %以上为可,50 %以下为差。

(3)优缺点:该评定法可较全面地反映手指肌腱功能情况,实用价值大,但测量与计算较烦琐。

2.标准化评定方法手握拳,测量指尖距近端掌横纹或远端掌横纹的距离。

手损伤后,该距离达0.5~1.5 cm 即可认为疗效满意。

伸指,手背贴于桌面,测量指尖距离桌面的距离。

拇指外展和对掌的能力则测量拇指指尖至示指指尖或小指根的距离。

(三)手灵巧度的评定1.评定设备9孔插板为一块13 cm×13 cm的木板,上有9个孔,孔的深度为1.3 c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3.2 cm,每孔的直径为0.71 cm,插棒为9根长3.2 cm,直径0.64 cm的圆柱体。

2.评定方法患者取坐位,将插板置于身体前方桌上,9根木棒放于测试手一侧的浅皿中。

嘱患者一次一根地分别将9根木棒插入9个孔中,然后再一次一根地将9根木棒拔出放回浅皿中。

先测定健手再测定患手。

3.评定标准完成该项活动的总时间。

(四)手的整体功能评定1.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2.Jebsen手功能测试3.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1)评定内容❖(2)评分标准0分:全部活动不能完成:包括将物品推出其原来位置、推出板外、推到桌上,或虽拿起笔,但写不出可以辨认的字。

(仅供参考)手功能评定

(仅供参考)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手指评残标准1-10级

手指评残标准1-10级

手指评残标准1-10级手指评残是残疾人评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残疾程度及残疾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手指评残标准1-10级是评定手指残疾程度的标准,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级:手指关节屈曲障碍这一级别下包括手指关节屈曲障碍、关节强度异常、肌肉力量低下等,手指的弯曲度明显下降,产生明显困难,出现使用功能障碍。

2级:手指拇指相对运动障碍这一级别下出现手指和拇指相对运动受限,手指弯曲度进一步下降,拇指弯曲度受限制,手指拇指整体协调功能较低,使用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3级:握力受损握力障碍开始明显,手指弯曲度进一步下降,拇指弯曲度受限制,手部整体协调功能下降,对于手指精细动作任务的执行能力明显受到影响,体力与耐力开始下降。

4级:手指顶端失去灵敏度手指顶端感觉器官受损,出现明显的触觉障碍,能够感受到的触觉刺激相对减弱,对手指用户而言使用效果明显下降,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手指参与的任务是具有明显障碍的。

5级:关节移位/骨折/脱臼关节移位、骨折、脱臼等手指器官的结构受损,手指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不能正常的移动、拍击、弯曲等,肌肉力量下降严重,使用效果不佳。

6级:手指肌肉萎缩手指肌肉大幅度萎缩,与正常的手指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手指关节自由度极其有限,不能做出精细时间敏捷的手指运动,使用功能障碍严重。

7级:转移性疼痛手指出现转移性疼痛,影响手指使用功能,造成手指不协调状态。

8级:手指弯曲度不足手指弯曲度非常低,对于手指的日常任务执行能力差,难以达到涉及手指的使用效果完美。

9级:严重神经损伤神经损伤非常严重,手指功能明显受损,展开能力、收拢能力受到限制,在手指有关任务上的难度较大。

10级:手指完全失去功能手指完全失去正常的功能,不能移动,判定为完全残疾。

对于手指使用需求的人来说,失去了这个器官的使用能力,难以完美地完成日常任务。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更加清楚手指评残标准1-10级的含义和使用范围。

不同的级别代表着不同的残疾程度和对于残疾人的补偿标准,残疾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情况向相应部门或者保险公司申报相应的补偿标准,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1989年12月9~12日广州西樵山(一)目的、意义与原则制定此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客观唯确地判断患手的失能情况与评定治疗效果并为福利和保险部门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伤情诊断情报。

因此,完整的标准必须包括:外观与解剖,感觉与运动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患者心理与社会的承受力及医生的客观评价;后者是指患手的临床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制定我国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既要通用又要实用。

前者是指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的方便,其标准需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统一。

后者是指为了临床使用方便,要尽可能地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②既要制定出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又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可能使二者相互衔接。

(二)标准化病历的格式与项目对每一名患者来说,一份检查全面而又记录完整的病历,既是其治疗程序选择的依据,又是其疗效最终评定的根据,还是医务工作者寻找教训,总结经验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所以,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有关病种的检查项目与病历的记录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使其逐步标准化与规格化。

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并查阅了Swanson原文(JHandSurg,1983,5:709),认为其中的两种病历首页记录(表2-2、3)系统全面,稍加修改即可在我国推广使用。

(三)外观与解剖手的外观评定实际上是患者、医生、社会对患肢(手)的总体感觉,包括手及上肢的完整程度、僵直、瘢痕、畸形以及各关节的活动度。

其与解剖评定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有的项目需借助于解剖平面或正常功能情况确定失能指数,有的畸形又是外观难以发现的,使其必须在X线帮助下进行解剖评定。

常规的外观与解剖评定项目有:1.肢体周径,用“cm”表示。

2.肩、肘、腕及手部各关节的周径,用“cm”表示,活动范围用度“°”表示。

3.截肢(指)平面及其失能程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完全丧失感觉与运动功能的肢体或手指,其失能程度与同平面的截肢(指)相等,因此,其失能程度也用百分比表示(图2-2、3)。

肢体周径与上肢各关节的周径,由于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有关,所以个体差异极大。

一般情况下,应与患者的健侧肢体作比较。

上肢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见本文“感觉与运动”一节。

一侧上肢的截肢或100%的上肢功能缺失,被认为是上肢功能的60%缺失(双上肢的截肢或100%的功能缺失,则不能以上肢功能120%的缺失计,只能计100%缺失)。

肱二头肌远端附着处以远及掌指关节平面的截肢,其失能分别为上肢功能的95%与90%。

掌指关节平面的截肢还同时被认为是手功能100%的丧失。

手功能是5个手指协调作用的共同结果,缺少任何一个手指或其一部分,都将影响整个手的功能。

为准确估算手的失能程度,必须将100%这个手功能指数,按5个手指的活动范围及正常功能需要,划分给各个手指。

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失能指数依次为整个手功能的40%、20%、20%、10%、10%(图2-2、3)。

腕关节的功能由背屈、掌屈、桡偏、尺偏四个协调的动作构成。

腕关节功能的70%是由前两个动作完成的;30%尽由后两个动作完成的。

其失能指数的计算见本文“感觉与运动”一节。

图2-2不同截肢平面对手指、手、单侧上肢及上肢功能损害百分比图解图2-3拇指(左图)和其他手指(右图)表2-2关节炎术前检查记录表表2-3手外伤术前手功能检查记录肘关节的功能较简单,只有伸屈活动。

屈曲可达150°,伸直一般为0°,关节活动幅度为150°。

儿童、妇女韧带较松弛,可有过伸。

考虑到日常生活及功能的需要,我们把前臂的旋转功能也作为一个附带条件加以考虑,正常的前臂旋转功能为旋前60°,旋后90°,其旋转幅度也是150°。

(四)感觉与运动感觉与运动是手功能的全部内容。

因此,一只完全丧失感觉与运动功能的手,与截肢毫无差异。

评定感觉与运动的失能指数比较复杂,为叙述与评定方便,分作两节逐一阐述。

1.感觉失能:任何原因引起的感觉障碍必须是持续的,且其范围必须明确。

手部背侧感觉丧失多为部分的,对功能影响不大,因此,其失能指数也不必加以评定;手部掌侧感染丧失,对功能影响极为严重,必须对其失能指数进行准确的评定。

(1)感觉完全丧失:掌侧感觉功能是整个手功能一半。

因此,掌侧感染完全丧失即等于丧失50%的功能。

计算各个手指感觉失能指数时,均以其整个功能的50%计算,即拇指为20%,示指、中指各为10%,环指与小指各为5%(图2-4)。

(2)横型感觉丧失:各个手指不同平面的感觉丧失等于相同平面截肢指数的50%。

如为拇指末节指间关节平面的感觉丧失,其失能指数为整个手功能指数的10%,因为拇指功能为整个手功能的40%,而其末节功能又是整个拇指功能的50%,即手功能的20%;感觉丧失又是相同截肢平面指数的50%,即等于10%的手功能丧失(图2-2)。

(3)纵向型感觉丧失:对功能来说,每个手指尺、桡两侧的感觉丧失对其功能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其失能指数也不能两侧均等。

拇指的失能指数尺桡两侧分别为60%与40%。

示指、中指、环指尺桡两侧的失能指数正好与拇指相反,分别为40%与60%。

小指尺、桡两侧的失能指数与拇指相同,分别为60%与40%(图2-4)。

比如:小指尺侧感觉完全丧失,其失能指数应为3%。

因为小指的全部功能分别都是手功能的10%,而其感觉功能正好是它自己的50%,即为5%,其尺侧感觉完全丧失后,失能指数应为其全部功能的60%,即3%(图2-4)。

2.运动失能:手的运动功能丧失是各种手部疾患的最终临床表现,其原因可以是关节、肌腱、肌肉神经、血管的各种疾患所致。

在临床上,若对上述诸因素逐一进行单项指标的评定,有的实为困难且又不现实。

因此,手的运动失能是一个多因素的,临床的综合评定。

图2-4手指感觉完全丧失对整个手的损害值示意图多少年来,不少学者一直在探索手的运动失能的评定方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Swanson在AMA“四肢和腰背持续性损伤评判”的基础上,结合Boyes的直线测量法提出的A与B的复后值=A+[B×(100-A)]÷100的评定方法较为系统与实用,且为国际手外科学会所认可。

与会代表还一致同意在我国手外科界推广使用A与B的复合值=A+[B×(100-A)]÷100的复合评定方法。

为叙述方便,以下分手指、拇指、腕关节逐一介绍。

(1)手指:手指的运动失能又分背伸失能(extension)、屈曲失能(flexion)与关节强直(ankylosis)。

示、中、环、小四指的掌指关节(MP)、近节指间关节(PIP)、远节指间关节(DIP)的运动幅度是最大背伸到最大屈曲的总度数(用V表示)。

屈曲受损时,V屈减少;背伸受损时,V伸增大。

这两个值最终可停止在同一个角度上,即V屈=V伸,此时关节强直(图2-5),关节运动完全丧失用A表示。

这并不是指关节强直在这一角度上,而是代表由强直所致的背伸失能度(E)与屆曲失能度(F)的总和。

因此,关节功能完全丧失可用A=E+F表示。

如果关节强直在40°,V伸=V屈=40°,即E=40°,那么F=90°-40°=50°,A=40°+50°=90°(图2-5)。

必须注意这样一个事实,A既代表该关节背伸与屈曲失能的总度数,同时还与其正常的运动幅度值相等。

对MP关节来说,无论其强直在什么角度上,由于V屈=V 伸,也由于MP关节的正常运动幅度只有90°,所以A永远等于90°。

图2-5关节强直时的运动完全丧失(A)相当于伸丧失(E)40°加屈丧失(F)50°,即A=90°计算MP关节失能度数的方法是:V屈失能度=理论上的最大V屈值-实测得V 伸值(功能残留值)(图2-6)。

一个伸0°、屈60°的MP关节,其V屈失能可表示为:F=90°(最大V屈)-60°(实测值)=30°。

V伸失能度=实测得V伸值-理论上的最小V值值(图2-7)。

如果该关节有20°背伸失能,其表示方法为:E=20°(实测值)—0°(最小V伸)=20°。

F=90°-60°=30°图2-6一个伸0°到屈60°运动范围的MP关节,丧失的屈曲程度(F)相当于理论最大屈曲角度(90°)减去测量到的屈曲角(V屈=60°),即F=90°-60°=30° E=20°-0°=20°V屈=90°图2-7MP关节丧失的背伸角度(E)相当于测量到的背伸角度(V伸)20°减去理论上的最小背伸角度(0°),即E=20°为能准确地计算出每小关节的实际失能指数,即实际失能度数占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度)的百分比,须将E、F、A分别换算成各自的百分比,并用IE、IF、IA 表示。

所以,IE是V伸(实测得最小背伸角度)的实际功能;IF是V屈(实测最大屈曲角度)的实际功能。

当V屈达到其理论最大值(MP、PIP、DIP均为90°)时,VF为0%;当VF=VE时,IA便是该关节V的功能。

同样,IA=IE+IF。

见下表给出了MP关节0°~90°位的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百分值。

这一数值也可以从图2-8~图2-10查得。

根据公式IA=IE+IF,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角度的背伸、屈曲的功能损害指数及其两者的总和。

假设:MP关节强直于30°位,即可由表2-5查得IA为45%,由表2-4查得IF为37%,那么IE=45%-37%=8%。

此值也可从图2-10查得。

由于AMA原方案没有考虑到关节的过伸问题,也由于MP关节存在20°过伸,所以,Swanson对表2-4的IF值稍加改良,衍生出了图2-11。

将图2-11与表2-4比较,便可看出同样关节强直于30°,其IF功能损害值在表2-4为37%,而在图2-11则为33%。

其原因就是在图2-11所得的各项功能损害指数,加上了MP关节20°过伸这个因素。

因此,对MP关节来说,图2-11就更为实际,这就是IE=45%-33%=12%的道理。

图2-8屈曲功能丧失(F)引起的手指功能减损百分率图2-9关节强直(A)分起的手指功能减损百分率图2-10IE按公式IA=IE+IF或IE=IA-IF得出各角度的值,如果关节伸损伤40°,IE=54%(IA)-31%(IF)=23%,IE是V伸的功能,并且当V伸=9°或E=0°时达0%图2-11M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IA在30°或其功能位时最低(45%) IE不仅提供了关节的运动丧失度数,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手指运动弧中的失能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