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细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的整体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时期划分,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晚清时期”。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进行组织,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各个时期的基本史实和重要历史事件;2.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3.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共14课。
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隋唐时期的繁荣到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再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晚清时期的近代化探索。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包括第1课“隋唐统一与创制”和第2课“唐代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共6课内容;2.第二单元“宋元时期”:包括第3课“宋代的制度变革与科技文化”和第4课“元代的民族融合与统一中国”,共5课内容;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包括第5课“明代的政治演变与社会动荡”和第6课“清代的政治统治与社会变革”,共4课内容;4.第四单元“晚清时期”:包括第7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第8课“近代化的起步与发展”,共5课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图表教学法:利用历史图表、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3.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和分析方法。
2022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22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一)凝练了历史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凝练出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由这五个方面构成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保持一致,同时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明确具体要求,使二者形成基础教育阶段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连续体,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一一对应。
具体如下:唯物史观——要求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时空观念——要求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史料实证——要求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历史解释——要求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家国情怀——要求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逐步养成历史核心素养,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达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以史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二)完善了课程内容一是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中,围绕大概念/大主题,设计、选择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学习内容。
具体为:中国古代史,侧重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近代史,侧重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中国现代史,侧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世界古代史,侧重于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世界近代史,侧重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世界现代史,侧重于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
通过六个板块的学习内容,勾勒人类社会形态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助于学生形成大历史观。
二是根据时空顺序,精选基本、重要、典型的史事,注重吸收史学研究包括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同时突出伟大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强化“四史”学习内容。
七年级历史学科课程标准
七年级历史学科课程标准
1. 古代文明,学生可能会学习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
罗马和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
他们可能会了解这些文
明的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
2. 中世纪历史,课程可能包括中世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历史,学生可能会学习关于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重要事件和
时期。
3. 世界探险与殖民化,学生可能会学习欧洲探险家的航海历史,探索者对世界地图的影响,以及欧洲殖民地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程可能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文学和科学发展,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5. 世界历史事件,学生可能会学习一些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
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等,以及这些事件对世界
历史的影响。
除了这些主题外,七年级历史学科课程还可能包括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能力,以及历史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总的来说,七年级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世界历史的基本认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1-14课)
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古今异 同。
(2)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
(八)科学技术 【内容标准】 (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
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 (1)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
过。 (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内容标准】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隋朝经济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时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_ <<贞观政要>>
探究问题:
上述材料表明了隋朝经济(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请探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树
宋词元曲
活字印刷指 忽必烈与 南针火药 元朝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司马光《资治通鉴》
节日
瓦子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太祖措施 靖难之役
衣食住行 南方农业
七年级下历史新课标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新课标知识点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七年级下册的历史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其中一些。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阶段中国古代历史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发展。
夏商周是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封建制度的开始。
春秋战国是战争和政治思想的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唐宋元明清则是文化和经济繁荣的时期。
二、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世袭的土地财产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千年。
封建制度是以大地主和小地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君主是封建制度的核心,他们掌控着军事、政治和经济权力。
官员和士人也在封建制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中国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是世界闻名的。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发明了农具和水利系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在纺织和制陶方面,中国也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和科学技术等。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他所建立的儒家文化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四、中国的文化交流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的文化产物,如茶叶、丝绸和瓷器,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其他国家。
佛教也在中国传承了许多年,并逐渐传播到了其他亚洲国家。
五、中外历史的比较中国历史与其他国家的历史相比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历史几乎没有经历过外来侵略,而欧洲则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和侵略。
在文化方面,中国的文化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如礼仪、尊重长辈和注重家庭等。
这些传统观念在现代中国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地位。
以上是七年级下历史新课标的一些知识点介绍。
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加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2024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了修订。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发展需要,对原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的修订。
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和历史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国际理解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中国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阶段。
2. 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阶段。
3. 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印度古代文明、中东古代文明等。
4. 世界近现代史: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时代、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阶段。
5. 历史地理:包括古代中国的地理单元、古代世界的地理单元、历史时期的地理变迁等。
三、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历史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四、课程标准1.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 课程标准应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国情,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析
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析前言本文档旨在深入解析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广大师生提供详细、全面的理解和指导。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标准概述1.1 课程性质新课程标准将初中历史定位为一门涵盖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必修课程。
1.2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的四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实践。
1.3 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将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
每个模块下设有若干单元,涵盖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课程内容解析2.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模块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单元。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古代文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入学习。
2.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模块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单元。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认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3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模块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等单元。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4 世界史世界史模块包括古代世界、中世纪世界、近现代世界等单元。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注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了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建议3.1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2 教学资源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3 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一、学情况分析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
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5、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细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二十二团中学孙德兰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单元目标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的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2、理解社会经济的繁荣;3、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4、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第2课“贞观之治”的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第3课“开元盛世”的目标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的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历史新课程标准七年级历史新课程标准:走进古老的世界1. 历史的奇妙之旅1.1 认识历史的意义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七年级的历史课程。
这门课,别看名字简单,其实蕴含了不少有趣的东西哦!首先,我们要明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更是一扇窗,让我们看看前人的生活、他们的智慧和错误。
像古人留下的故事,就像是古老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学习。
1.2 历史课程的目标在新的课程标准里,老师希望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基本知识,比如说,古代的生活、重大事件、还有那些了不起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老师希望我们能学会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2. 课程内容:从古到今2.1 古代文明在七年级,我们会从古代文明开始学起。
你知道吗?人类的历史就像是一部大戏,而古代文明就是开场白。
我们会学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这些文明,他们的文化、科技,甚至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你想象一下,穿越到几千年前,看到古埃及的金字塔,那场面真是太壮观了!2.2 中国历史的起步当然,中国的历史也是重点之一。
我们会从最早的夏、商、周朝讲起,了解那些古老的王朝如何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从商朝的甲骨文到周朝的礼仪制度,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人们是怎么写字的,怎么生活的,真是有趣极了!3. 学习的方式和方法3.1 互动式学习说到学习方式,这门历史课特别注重互动。
我们不仅仅是听课,还要动手做一些小项目,比如说制作历史人物的模型,或者做一些历史剧的小表演。
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历史知识。
3.2 讨论与思考另外,讨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课上,大家可以踊跃发言,讨论古代的生活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比如说,古人如何处理家庭和社会问题,今天的我们又是怎样的?这样的讨论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也能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
4. 总结与展望总之,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灌输,更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探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11课时[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1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隋朝相关多媒体、大运河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2.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朝3.第三单元:元朝4.第四单元:明朝5.第五单元:清朝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与繁荣(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3)唐朝的衰落与五代十国2.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朝(1)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2)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3)宋朝的经济与文化3.第三单元:元朝(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元朝的政治与经济(3)元朝的文化与宗教4.第四单元:明朝(1)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明朝的经济与文化(3)明朝的对外交往与边疆政策5.第五单元:清朝(1)清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清朝的经济与文化(3)清朝的对外交往与边疆政策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结合历史教材、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遗迹等地,增强学生的历史感悟。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4课时)2.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朝(6课时)3.第三单元:元朝(4课时)4.第四单元:明朝(6课时)5.第五单元:清朝(6课时)五、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等,占30%。
2.期中考试:占30%。
3.期末考试:占40%。
(详尽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析
(详尽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析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我国对初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全新的修订。
新课标在继承和发扬原有课程优点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完善。
本解析旨在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对新课标的详细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课标,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研究效果。
一、课程内容解析新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研究模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每个模块下的各个单元均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重点了解夏商周的建立、发展、更替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着重掌握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的形势,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 秦汉时期:关注秦朝的统一和灭亡,汉朝的兴衰,以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析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阐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以及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分析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3. 新中国成立至今: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内容。
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了解这些文明古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希腊罗马文明: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3. 亚非拉古代文明:关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世界近现代史1.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
七、八年级历史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 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 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 影响。(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5)说出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重大进展(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教学活动建议】(1)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 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 来的巨大变化。(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 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
便于学生 参与课堂 教学,发 展想像力 和创造性 思维。
目的是浅 化教材, 便于学生 自学,扩 大知识面。
通过不同形 式的练习题, 检验自己对 本课核心知 识的理解和
把握。
用以启发学 生的思维能 力,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 力,以及与 其他学科交 叉、与现实 生活联系学 习的能力。
它有利于拓宽 学生知识面, 使历史更加贴 近生活,并能 提高学生阅读 能力,引发他 们学习历史的
二LO、GO 编者意图
学习 兴趣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本 学本
学习方法
学习技能
提 高 素 质
LOGO
每课1课时
22 课
活动课
下册4节
LOGO
三、教 材 的 结 构
前言
目录
附录
主题 活动
主体 课文
LOGO 单 元 的 结 构
1 主题页
2 主体课文
3 主题活动
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编纂】
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编纂】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对2024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编纂。
本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课程内容1. 中国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主要讲述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2. 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
主要讲述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和伟大历史成就。
3. 世界史包括古代世界、中世纪世界、近现代世界等历史时期。
主要讲述各个时期的世界历史大势、重要历史事件和杰出历史人物。
三、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历史文物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4. 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价与检测1.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2. 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历史学科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课程实施与保障1. 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024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一、背景介绍2024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该标准是经过教育部部编版工作小组多年努力研发而成。
该标准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主要内容1. 课程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将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4. 评价方式: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和能力。
三、实施建议1. 学校应及时更新教材: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校应及时更新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标准相匹配。
2. 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水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应积极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总结2024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于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确保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和培养途径。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大纲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教学大纲是针对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规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掌握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对现实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发掘历史信息、理解历史文化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将按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顺序设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单元:大秦帝国的疆域与文化2. 第二单元:罗马帝国的兴亡与文化传播3. 第三单元:南北朝的统一与繁荣4. 第四单元:隋唐王朝的统一与变革5. 第五单元:新兴宗教的传入与疆域的变化6. 第六单元: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开化与繁荣7. 第七单元:大西洋风暴的起因与传播8. 第八单元:英法大革命的爆发与影响四、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促进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碰撞。
2. 观摩与实践:通过观摩历史文物和实地考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3. 个案与研究:通过分析个案和开展小型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4. 多媒体与互联网: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接触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本教学大纲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小测与作业:通过课堂小测和作业,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项目研究与报告:通过学生的项目研究和报告,评估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历史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教学大纲将依托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辅资料:利用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料,提供基础的教学内容和辅助材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一、隋唐时期。
1.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就像一个短跑健将,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干了好多大事。
隋文帝杨坚就像一个超级管家,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统一了全国,还建立了好多新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就像给国家机器安装了一套高效的运转系统。
大运河的开凿那可是个超级大工程,虽然劳民伤财了点,但就像给南北之间修了一条超级高速公路,对经济文化交流可有用了。
- 唐朝就更厉害了,那是一个真正的盛世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超牛的皇帝,他善于纳谏,就像个虚心的好学生,魏征天天给他提意见,他还乐呵呵地接受。
唐朝的经济繁荣得不得了,长安城就像一个超级大市场,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来这儿做买卖。
文化方面,诗歌那是杠杠的,李白像个潇洒的仙人,杜甫就像个忧国忧民的老大哥,他们的诗写得那叫一个绝。
而且唐朝对外交往可开放了,玄奘西行就像个勇敢的探险家,去天竺取经,把佛教文化带回中国,还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就像个文化使者,六次东渡日本,把唐朝的文化、佛教等传播到日本,日本的很多东西都是跟唐朝学的呢。
2. 民族交往与交融。
- 在唐朝,民族关系那叫一个融洽。
文成公主入藏就像一场盛大的文化联姻。
文成公主带着好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到吐蕃,松赞干布高兴得不得了。
这一事件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就像给吐蕃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还经常有贸易往来,大家互相交换东西,就像好朋友之间互相分享宝贝一样。
二、宋元时期。
1.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朝呢,经济超级发达,商业繁荣得不像话。
城市里到处都是店铺,就像现在的商业街。
宋朝的市民生活可丰富了,有各种娱乐活动,像勾栏瓦肆里的表演,就像现在的剧院一样热闹。
但是宋朝在军事上有点弱,老是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欺负。
不过宋朝的文化也很厉害,宋词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柳永的词就像小情歌,苏轼的词豪迈大气,李清照的词婉约动人。
- 元朝是个很特别的朝代,它是由蒙古族建立的。
元朝的疆域超级大,就像一个超级大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注解读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注解读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标注解读⼀、教科书内容安排及其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的是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计3个单元、22节正课和4节活动课。
三个单元的标题、与《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板块中的第五⾄第七个学习主题完全⼀致,与新课标特点相辅相成。
新课标的内容标准,采⽤了“学习主题”的呈现⽅式。
倘若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种主题呈现⽅式并不严格。
以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为例,前7项可称为主题,后两项“科学技术”和“思想⽂化”似乎不能脱离前⾯的7项⽽成为独⽴存在的主题,其内容完全可以分散渗透到前7个主题当中,为此,⼈教版整体设计中国古代史教科书结构时,将后两项的内容渗透到了前⾯不同的主题当中。
第⼀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具有同⼀性。
这⼀单元的8节正课,在⼈教版旧教材中⼤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关于科举制的创⽴这⼀内容,原有的教学⼤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般不会展开。
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个组成部分,⼈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完善与影响。
与以往的教学⼤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
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深⼊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黄⾦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个单元“经济重⼼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的南移”两个主题。
它们不像第⼀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到内容都具有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标二十二团中学孙德兰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单元目标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的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2、理解社会经济的繁荣;3、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4、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第2课“贞观之治”的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第3课“开元盛世”的目标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的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吐蕃、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的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鉴真、玄奘经历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的目标1、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的目标1、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目标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3、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5、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6、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7、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4、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认识到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5、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目标1、了解自唐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综合归纳经济成就的能力3、启发学生认识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目标1、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2、通过与现实生活比较,感知传统,追踪变化线索,设想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提高创造能力3、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的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2、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充分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的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通过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3、通过学习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等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的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3、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三单元的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3、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5、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6、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8、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9、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10、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的目标1、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的建立及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科举制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法,全面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科举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
但是,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也束缚了考生思想。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及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的目标1、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目标1、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通过对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目标1、了解清政府如何加强对西藏和西北地区(新疆)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
2、引导学生归纳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的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的目标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三位科学家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的目标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和书法绘画成就。
2、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