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包身工
高中课文包身工原文
![高中课文包身工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89e1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1.png)
高中课文包身工原文高中课文《包身工》原文在《包身工》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包身工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家庭的牵挂。
文章开头以“一九九三年的七月,北京市郊区的一个包身工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作为引子,引出了包身工的生活背景。
接着,作者描写了包身工的工作环境:“夏天的北京,炎热而闷热”,让读者感受到了包身工们辛苦工作的艰辛。
接下来,作者通过描述包身工的工作内容,展示了他们的辛勤努力。
作者写道:“他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又继续工作。
”这句话揭示了包身工们不畏劳累的精神,他们为了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除了工作,包身工们还要承担家庭责任。
作者通过描写包身工的家庭生活,展现了他们对家庭的牵挂。
作者写道:“包身工的妻子照顾孩子,做家务;包身工的父亲则负责照顾老人。
”这句话表明了包身工在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文章的结尾,作者以“包身工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总结,强调了包身工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城市得以建设和发展,他们是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者。
本文通过描写包身工的生活和工作,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家庭的牵挂。
从包身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和努力。
他们默默奉献,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建设中最可靠的力量。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加了解包身工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的辛勤努力表示敬意。
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城市建设背后的默默奉献者,增强对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包身工》这篇课文通过对包身工的生活和工作的描写,让读者更加了解了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对家庭的牵挂。
通过这个故事,读者能够感受到包身工们的努力和奉献,为他们的辛苦工作点赞。
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城市建设背后的默默奉献者,懂得珍惜他们的辛勤劳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包身工》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包身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8b8e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8.png)
情感!
1、揭露:没有……,没有…… 2、讽刺:烂熟的技术……16世纪的奴隶 3、同情: 4、坚定的信念:拂晓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5、警告和诅咒:
警醒,反思?
对包身工的称谓: “猪猡”“芦柴棒”“懒虫”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 这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会叫你持续到两个小时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
三、对这种罪恶的制度,作者表达怎样的 思想情感?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 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 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 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 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因为这里 是人间地狱。
没有光,没有热,没标:
1、感受包身工悲惨命运 2、掌握报告文学的特征 3、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主 题
一、请同学们浏览文章,思考:你认为文中有 哪些震撼人心的地方?(细节、场景)
二、这篇文章为何能一直震撼着我们的心 灵?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公房楼下 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每边八排,每排五户 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 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
典型场景
典型细节
典型人物
蜂房般的格子铺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 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人一诞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 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0748eb650e52ea54189838.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包身工包身工的剪影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东洋纱厂的工房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46c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4.png)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文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b8b5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9.png)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
文
文明的惩罚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两小时不做工作,赶不出一天该做的“生活”,那么工资减少又会招致带工老板的殴打,也就是分内的事了。
殴打之外还有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等方法。
实际上,拿莫温对待外头工人,也并不怎样客气,因为除了打骂之外,还有更巧妙的方法,譬如派给你难做的“生活”,或者调你去做不愿意去做的工作。
所以,外头工人里面的狡猾分子,就常常用送节礼巴结拿莫温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权利也没有的!外头工人在抱怨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利!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
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高一语文《包身工》精品教案(精选8篇
![高一语文《包身工》精品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d47b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e.png)
高一语文《包身工》精品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六单元《报告文学》中的一篇《包身工》。
文章以真实生动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生活状况,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学习报告文学的写作特点;掌握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2. 学习并运用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旧上海纺织厂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包身工生活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如:生动的描绘、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思考等。
(3)讲解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如:采访、观察、思考等。
3. 课堂实践:(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分享自己的见解。
(2)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学习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3)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身边劳动者的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1. 《包身工》2. 内容:主题思想: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关爱劳动人民。
艺术特色:生动的描绘、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思考。
报告文学写作方法:采访、观察、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身边的一位劳动者为对象,运用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短文。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环卫工人》通过观察和采访,我了解到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巨大努力。
包身工教案_包身工原文赏析
![包身工教案_包身工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e8565dbb4cf7ec4bfed070.png)
包身工教案_包身工原文赏析课文《包身工》出自高一语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原文】包身工的剪影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orG,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62d0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e.png)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课文:友情提示:本课文为《包身工》,主要讲述了包身工面临的艰辛和辛酸,同时也揭示了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
以下是该课文的内容概要:包身工是一份辛苦而不受重视的工作。
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作坊里从事绣球制作,每天工作10小时,由于精细的工作需要聚精会神,工人们难以承受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他们的工作所得却寥寥无几,他们常常被雇主欺骗和剥削。
包身工们时常在工作之余互相交流,他们并没有因为艰苦和辛酸而放弃,他们相互关心,仅以此作为安慰。
课文主旨:该课文通过描写包身工在制作绣球的过程中的艰辛和辛酸,强调了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
同时,也借此展示了友情和互助在困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珍视,并认识劳动者的辛苦和价值。
2.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从善如流的品质,传承友情和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包身工的艰辛和辛酸,并体会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
2.理解友情和互助在困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
2.通过课文的描写感受友情和互助的力量。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一段揭示劳动者价值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唤起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和关注。
呈现课文:1.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个案分析:1.分小组阅读课文,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包身工的角色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通过友情和互助来克服困境。
2.小组展示并与全班分享。
拓展阅读:1.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劳动者事迹或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劳动者的辛酸和价值。
2.学生就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注。
总结:1.进行课文的归纳总结,概括出劳动者的辛苦和价值,并强调友情和互助的力量。
2.鼓励学生为劳动者点赞,并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4628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3.png)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报告文学》,具体内容为《包身工》。
课文详细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展现了旧社会底层工人的悲惨命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章的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包身工苦难生活的同情,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分析课文叙述手法和表达技巧。
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旧社会纺织厂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包身工的生活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照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包身工的报告文学,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分析课文4. 例题讲解a. 针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分析其表达技巧和作用。
b.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从叙述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
b.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文章。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包身工的生活状况。
b. 分析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举例说明。
2. 答案:a. 包身工生活状况:衣、食、住、劳动条件极差,受到工厂主和包身工头的剥削和压迫。
b. 表达技巧:对比、讽刺、抒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其他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行横向对比。
b. 邀请历史老师讲解旧社会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文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cd47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a.png)
高一语文上册《包身工》课文原文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尤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
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有引号的机器,终究还是血肉之躯。
所以当超过了“外头工人”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
有时候愚蠢的奴隶会体会到一束箭折不断的道理。
再消极一点,他们也还可以拼着饿死不干。
一个有殖民地经验的“温情主义者”,在一本著作的序文上说:“在这次斗争中,警察没有任何的威权,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不中用了!”可是,结论呢?用温情主义吗?不,不!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只是用廉价而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替代“外头工人”而已。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第一,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就拿上面讲到过的芦柴棒来做个例吧,──其实,这样的情况每个包身工都会遭遇到: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
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可是在那一天,芦柴棒可真的挣扎不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
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任你开的,一个打杂的很快地走过来了。
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头的亲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法律的触手达不到的地方,他们差不多有自由生杀的权利。
芦柴棒的喉咙早已哑了,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
“假病,老子给你医!”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往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
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脚是不会少的,可是打杂的很快就停止了。
第11课 包身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11课 包身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f5932827284b73f3425037.png)
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吆.喝(yāo)游说.(shuì)佳肴.(yáo)浸.透(qìn)B.见.机(jiàn)皮辊.(ɡǔn)饲.养(sì)呻吟..(shēn yín)C.水门汀.(dīnɡ)木栅.(zhà)流氓.(mánɡ)骷髅..(kū lǒu)D.揩.油(kāi)虐.待(nüè)懒惰.(duò)生杀予.夺(y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项,“浸”应读jìn;C项,“汀”应读tīnɡ,“髅”应读lóu;D项,“予”应读y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横七竖八蠕动儒子牛蜂涌而至B.生死由天嘈杂执拗不假思索C.血肉之驱见机反射生杀予夺D.步履蹒跚声吟欧打草煎人命【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________也没有的!②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________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③还有一个,什么名字记不起了,她熬不住这种生活,用了许多________,在上午的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里面,偷偷地托一个在补习学校念书的外头工人写了一封给她父母的家信……④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________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A.权利惩罚工夫执拗B.权力惩罚功夫执着C.权利惩戒工夫执拗D.权力惩戒功夫执着【答案】C4.下列各组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他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8bd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6.png)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课文及教案课文:《包身工》第一节课文总结《包身工》是一篇名人传记类作文,讲述的是鲁迅的父亲周应培的故事。
周应培是一个普通人,靠着家中的包身工买卖维持家计。
他在宁波从事包身工的生意,非常辛苦,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成就。
第二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父亲周应培的故事;2. 掌握包身工的概念及其在周应培生活中的作用;3.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向学生展示鲁迅的父亲周应培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周应培做包身工的辛苦和努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问题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周应培为何选择做包身工,这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描写的包身工,让学生描述他们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然后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展示自己对包身工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包身工在周应培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包身工,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8. 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回顾课上的重点内容。
9.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分析包身工在现代社会中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了解鲁迅的父亲周应培的故事,并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包身工教案(优秀7篇)
![包身工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2d4e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1.png)
包身工教案(优秀7篇)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形象、鲜明以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反复诵读课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形象、鲜明以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情景导入当我们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识的琼浆时,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欣赏周围的美景时,当我们围坐在小桌旁,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时,我们不会想到,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她们的生活里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欢乐,只有没日没夜的工作和忍受非人的折磨。
她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夏衍的《包身工》。
二、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
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2.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三、文章结构:1.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集中写了她们一天的生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明确:四点一刻:起床情形?居住低劣四点半钟:早饭情景?饭食粗劣五点钟:劳动情况?条件恶劣2.根据包身工的活动,给文章划分层次。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fd554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d.png)
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包身工》是高一上册语文的第11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民间故事中一个聪慧、勤奋的包身工的传奇故事。
通过讲述包身工从低端职位一步步晋升的励志故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个机会,用辛勤工作换取成功。
以下是该课文及教案的具体讲解:一、课文梗概本文主要讲述一个男孩因为父亲去世而变得勤奋刻苦,做出了许多值得其他人学习的事情。
他被称为包身工,因为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为装卸货物而来到码头的人贴上标签,随着时间的推移,包身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因为他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和尊重,最终成为了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
二、教案1、阅读理解让学生们先自己阅读课文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们逐段阅读并理解。
老师可以从课文的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等角度来讲解。
2、学习生词学生可以一段一段地学习生词。
学完了之后,要求学生把这些生词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来加深理解。
3、分析语言现象通过分析课文,找出其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擬声等,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4、梳理故事主线让学生们从故事的主线来分析全文,了解男孩从小学习与奋斗,到最后成为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的励志过程。
5、思考问题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认识到人的努力和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关键,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勇往直前。
三、三个例子1、勤奋学习在故事开篇,男孩还是一个八岁的小孩,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从家里出去打工养活自己。
一开始,他并不会读书写字,但是他意识到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就必须得学习。
于是,他每晚都会花时间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有文化的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取得成功。
2、善于发现机会包身工发现,悬挂在码头中的货物命名规范有缺陷,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货主更加准确地识别货物。
他时刻保持着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于机会的敏锐,从而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尊重。
3、珍惜机会包身工利用每一个工作机会,以自己的努力和聪明获得了各方面的赞赏和认可,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
![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99d1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6.png)
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包身工教案优秀8篇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三篇】
![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d41ae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2.png)
包⾝⼯,旧社会⼀种不合理的劳资关系。
包⾝⼯被雇佣者剥削,没有⼈⾝⾃由,劳动强度超过正常⽣理所能承受的范围,⼯钱全归包⼯头、地主、资本家等所有,只能勉强维持基本⽣存,受剥削严重。
⽆忧考⼩编整理了⾼⼀语⽂包⾝⼯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包⾝⼯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能⼒⽬标 1、了解报告⽂学的⼀般特征和结构⽅式,培养阅读报告⽂学作品的能⼒,培养筛选信息的能⼒。
2、了解旧社会包⾝⼯的悲惨⽣活,认识⽇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民的罪⾏。
(⼆)过程和⽅法⽬标 1、引导学⽣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2、养阅读⽐较复杂的记叙⽂的能⼒,学习以问题为中⼼,以⼀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活图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 1、引导学⽣关注社会、关⼼时事、培养学⽣的对于⼈的尊严和⽣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的社会责任感和⼈权意识。
2、认识包⾝⼯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残酷压榨中国劳动⼈民的罪⾏。
激发学⽣对包⾝⼯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重点】 1、本⽂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本⽂的表达⽅式和点⾯结合的写作⽅法。
【教学难点】 典型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特⾊。
【教学⽅法】 1、讲读法。
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课时 ⼀、激情导⼊ 请同学们欣赏三胡独奏曲《汉宫秋⽉》的录⾳。
明确:它表现的是宫⼥哀怨悲愁的情绪。
然后启发“类似联想”,让⼤家想象皇帝⾝边的宫⼥尚有不幸的⾝世、苦闷的闺怨,在⼈间地狱⾥⽣活的⼀群⼥孩⼦的悲愤该有多么强烈。
师:同学们,你们对打⼯仔、打⼯妹这些名词有所了解吧?甚⾄有些同学还打过暑假⼯呢!时下的打⼯⽣活⾃由⾃在,⼯资待遇也普遍⾼了。
高中语文说课稿《包身工》【优秀7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包身工》【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4357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8.png)
高中语文说课稿《包身工》【优秀7篇】《包身工》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 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确凿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评点,表现了苦难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包身工》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报告文学,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强,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和报告文学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反映了新课标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素质提出的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典范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引导学生体会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新闻和报告文学的要求是: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据此,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特点,探究多种手法穿插使用的写作特色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③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④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手法。
⑤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解读文本,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第二课时,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说教法学法教法:解读文本,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自主、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为辅三、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1 第一环节导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合作: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简介包身工-明确什么是包身工:奴隶,受日本资本家和中国代工老板的双重压榨;简介时代和创作背景,明确这种这罪恶制度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简介作者及《包身工》在报告文学史上的地位:里程碑,艺术性和思想性都非常强,突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女童的残酷剥削,控诉了他们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90e4ce87101f69e31956d.png)
人教版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第11课《包身工》课文及教案课文包身工的剪影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1e50c3fad6195f302ba6c2.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课文包身工包身工的剪影差不多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差不多在蠕动了、“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特别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特别响地小便。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受,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差不多特别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揍您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不?"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然而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特别少有人明白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因此大伙儿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东洋纱厂的工房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因此,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包身工
14 包身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4、了解抗日战争前夕国统区黑暗的包身工制度
教学重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和点面结合的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1、本文是作者1936年春以夏衍的笔名发表在《光明》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文学。
2、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崩溃,农民大量破产;另一方面日本纱厂在上海大力扩张掠夺;日本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同时避免工人罢工,大量雇佣破产的农家妇女来当包身工,用这些没有人身自由的女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3、这篇报告文学就是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的罪行而进行的有力揭露。
因而本文正是反映30年代中叶,一、二八事件之后到七、七事变以前旧中国的黑暗现实的。
二、作者介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
代表作品《包身工》、《上
海的屋檐下》。
三、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问题文体。
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任务,反映人民群众多姿
多彩的生活,揭露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
它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
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
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
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
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四、结构把握
(一)先由两个问题的设置引发同学对文章的感知和对包身
工生活的了解
1、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包身工"这个名词?(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
)
2、包身工过着怎样的生活?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每天紧张的生活安排,恶劣的生活条件--吃、住、工作环
境和工资,残酷的惩罚,麻木的精神、"严密"的统治)时间
顺序
(二)再让同学按时间顺序自主找出全文的结构(文章重要
选择了几个场面对包身工进行描绘)
清晨四点一刻:起床
四点半后:吃饭
五点钟:上工
下午五点(可能):收工
(三)自然过度到对包身工制度的评议,并作一定的分析(四)归纳双线结构,把握文章层次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
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
五、板书设计板书新闻事实(明)新闻背景(暗)表达方式
时间场面特点细节描写
四点一刻
1-11 晨起
1-6 住宿低劣工房大小尺寸;
躺的人数;慌乱骚动的行为动作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7-11 补叙-包身工的身份、来历
四点半钟
12-22 早饭
12-14 饮食粗劣对板凳、餐具;对"薄粥"质地;
刮粥、拌粥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15-22 说明、议论-雇用原因五点钟23-34 上工
23-32 工作条件恶劣小福子受罚挨骂包身工制度的恶果33-34 插叙、说明-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六点钟35-50 放工
35-47 命运悲惨芦柴棒被搜身包身工制度的结局
48-50 抒情、议论-同情、控诉
六、教学后记
本篇文章篇幅较长,课堂上让学生长篇阅读很影响进度,所以课前需要布置预习。
而文章的时间结构相对好把握,重点在于对包身工悲惨生活的感受和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
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同学们都能较准确的发现问题并合理把握全文结构,但是,由于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还有就是主线与副线之间的连贯比较牵强包身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1、学习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回忆文章的线索、结构及点面结合的手法
让学生上台讲述包身工的生活顺序和生活场景
二、问题设置,深入分析理解文章
1、本篇新闻除了写包身工外还提到哪些人或者相关的物,
有什么用意?而他们又是如何对待包身工的?
以外来工人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文章中的相关材料,再由学生解释,老师作一定的评讲(对比)(烘托出包身工境遇的悲惨)
2、本篇新闻材料及其丰富,作者是怎么来处理的?
(点面的结合,在以时间顺序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适当的补
叙和插叙)
三、板书设计点面结合:
点面
一个工房八十个工房
芦柴棒被打整体进食
小福子被打受罚整体劳动环境(三大威胁、危险)
芦柴棒被搜身带工老板两年来的压榨
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
典型事例:锅焦、残粥+清水="美食"
典型细节:小便、夺马桶
四、教学后记:在大概了解包身工生活和全文的基本结构后,
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因为在备课时,我
留有相当的余地,在课堂上不断的启发学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的特点及多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意识。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的特点及多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意识。
教学过程:一、分析文章最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
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
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结构安排恰当。
4、语言生动有力。
二、总结全文:本文真实地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坚信中国工人
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接黎明。
三、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能否适当举例?
(比喻、对比、反语、排比)引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材料,
并通过分析来评讲文中包身工生活的一些细节场景和其语言
的表现力例: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
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
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
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
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
在前一句中,揭露
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
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
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2、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
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
者强烈的愤怒。
3、"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
是无法抗拒的。
"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
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
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
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
易的。
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
主义。
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
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人权。
四、教学后记:,第三课时的重点是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
学习文章语言、修辞手法等,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责
任感。
课堂气氛好,达到预期目的,同学们都积极主动的去
寻找问题并发现问题。
当然,限于个人水平,课文没有深入
不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