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5套)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杨洋1991年初春,丽江玉峰寺,山茶如火,燃了我眼前的天。
那一年的我,单纯清澈,依在树下照羞涩的笑容。
天空高而蓝,在身后,在头顶。
山茶艳得肆无忌惮,同样着红衣的我被它衬得失色。
一步步退后,离开被它的奔放和热烈窒息住的空间。
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一间四合院里上班,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
闲时,我种扁竹兰,或在树边晒太阳。
办公室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是许多年累积的财富。
几乎每一天的清晨,我都要去掸书上的灰尘,但灰尘远比我有恒心,和阳光、空气一道,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使一本从没有翻阅过的书,也有了岁月的沧桑。
除了书和书架,办公室还有几张桌子,几把藤椅。
藤椅年代久远,有的地方,一圈圈裹住竹手把的藤已散开来。
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把他们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
研究所里的知识分子们就到了丽江,住玉峰寺。
男男女女一大群,睡在大庙里,晚上,风在庙外吹呀吹,月光映进来,照在天神的脸上。
在丽江能干什么呢?也只是为三餐而忙碌。
推了小车去买菜,买回来做饭,人人吃饱,已算恩赐。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就想了法:到丽江时,带去了做实验用的猪。
打报告,说那些非常精贵的猪受不了丽江气候,要求派几个人把猪送回昆明。
报告被批准。
第一批回昆明的,是些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
几周过去,第二批送猪的人也回来了……最后,研究所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回来,以猪的名义。
我的办公室就在园子边上,又自成一体,是个小小的四合院。
办公室里的藤椅,当年是到过丽江的,只是它们被捆着运下去,在丽江并没有解开来,回来时,就免了再捆一次。
在听前辈讲述研究所的历史时,我总有些虚无的感觉。
好像不真实,而阳光则穿过窗棂,一束一束地射进来,能看见悬浮在阳光中的灰尘。
那些过往,也就如尘埃,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因没有光的映照,而看不到。
2015年高考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
达子还是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
……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
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
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5 小说阅读
考点15小说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9分)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白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考点16 散文阅读
考点16 散文阅读一、(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散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散文阅读题汇编1.(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
(24分)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
达子还是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
……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
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
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
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封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版解析)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第1卷l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1卷共3大题,9小题。
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è【答案】D【解析】A项mái应为mán ;B项cāng应为qiàng;C项gěn应为gěng试题分析:本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多义字和形声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答案】A【解析】B项“驰”应为“弛";C项“循”应为“寻”;D项“蜚”应为“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2015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汇编
2015年高考题一、科普知识类 ................................................................................................................................................... - 1 -二、广告宣传类 ................................................................................................................................................. - 15 -三、政治经济类类 ............................................................................................................................................. - 25 -四、人物传记类 ................................................................................................................................................. - 30 -五、文化教育类 ................................................................................................................................................. - 34 -六、社会生活类 ................................................................................................................................................. - 51 -七、环境保护类 ................................................................................................................................................. - 99 -八、文学艺术类 ............................................................................................................................................... - 109 -一、科普知识类(2015·全国卷Ⅱ·阅读理解B)话题:房间设计和体重词数:321W 难度:★★★Your house may have an effect on your figure.Experts say the way you design your home could play a role in whether you pack on the pounds or keep them off.You can make your environment work for you instead of against you.Here are some ways to turn your home into part of your diet plan.Open the curtains and turn up the lights.Dark environments are more likely to encourage overeating,for people are often less self-conscious(难为情)when they’re in poorly lit places —and so more likely to eat lots of food .If your home doesn’t have enough window light,get more lamps and flood the place with brightness.Mind the colors.Research suggests warm colors fuel our appetites.In one study,people who ate meals in a blue room consumed 33 percent less than those in a yellow or red room.Warm colors like yellow make food appear more appetizing,while cold colors make us feel less hungry.So when it’s time to repaint,go blue.Don’t forget the clock—or the radio.People who eat slowly tend to consume about 70 fewer calories(卡路里)per meal than those who rush through their meals.Begin keeping track of the time,and try to make dinner last at least 30 minutes.And while you’re at it,actually sit down to eat.If you need some help slowing down,turn on relaxing music.It makes you less likely to rush through a meal.Downsize the dishes.Big serving bowls and plates can easily make us fat.We eat about 22 percent more when using a 12-inch plate instead of a 10-inch plate.When we choose a large spoon overa smaller one,total intake(摄入)jumps by 14 percent.And we’ll pour about 30 percent more liquid into a short,wide glass than a tall,skinny glass.【文章大意】你的房间的灯光、颜色等和用餐时摄入的量有关,所以和你的体重有关。
2015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3+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编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9分)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白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2015河南语文高考卷及答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艺术的领域里,技术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然而,艺术品的动人之处,往往在于技术之外的某种东西。
不妨说,艺术品就是用技术来表呈非技术的东西。
在艺术品的过程中,除了技术,还有许多因素在共同起作用。
如构思的巧妙、情感的真挚、想象力的丰富、境界的阔大等。
这些因素潜藏在艺术品的深处,使艺术品具有不朽的价值。
A. 艺术品是技术的载体B. 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技术之外的某种东西C. 艺术品具有不朽的价值D. 艺术品完全依赖于技术A. 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技术的重要性B. 运用举例论证,说明艺术品的价值D. 运用道理论证,阐述艺术与技术的关系A. 技术在艺术品中的地位无足轻重B. 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技术之外的某种东西C.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忽视技术D. 艺术品的价值完全由技术决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7题。
《项链》……A.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情节紧凑,引人入胜B.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C. 小说的主题是讽刺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荣心D.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5.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特点。
6. 请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7.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虚荣心”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陈情表》……A. “期功”指家中因功而得到的赏赐B. “寻蒙国恩”指不久后又得到国家的恩赐C. “猥以微贱”指以微薄的身价D. “过蒙拔擢”指受到过分的提拔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A. 文章开篇陈述作者自己的悲惨遭遇,为下文请辞做铺垫B. 作者通过列举自己的功绩,表达了对国家的感激之情C. 文章结尾以忠诚表白,表明自己辞官的决心D. 文章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_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2015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 题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B.《天狗》 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2.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3.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4.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5.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獉獉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6.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7.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在契诃夫小说《苦恼》里,车夫姚纳向小母马倾诉的主要原因是A.年老多病,无依无靠B.生活困窘,缺乏救助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C.儿子死了,无人赡养D.社会冷漠,百姓麻木9.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断魂枪》B.《日出》C.《雷雨》D.《北京人》10.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想佳人、妆楼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1.称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家是 A.鲁迅B.茅盾C.胡适D.周作人12.诗作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陆游1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C.记述乡间访民的情景D.阐述“养民治国”的思想1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A.杜甫B.韩愈C.白居易D.李商隐15.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A.敌人设下的陷阱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16.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獉能,数与虏敌战B.尔其獉无忘乃父之志C.百亩之田,无夺其獉时D.桑之未落,其獉叶沃若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但为君故獉,沉吟至今。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散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散文阅读1.(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
(24分)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含解析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B【解析】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积聚:积累。
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如何,显然不是心里迟疑,也不是犹豫不决,它与“心理”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在“混沌未开的蒙昧”这个“范围”中浮动、起伏,所以第一空缺处填“徘徊”;“积聚”只是一个动作,具有即时性,而“积淀”具有历史性,正好与“几千年”相应,所以第二空缺处填“积淀”;读书不是“政务”,所以第三空缺处填“废寝忘食”。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项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理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答案】C【解析】A项“推行”缺宾语,应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B项“接受、理解和掌握”不合逻辑,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D项主宾搭配不当和表达上有歧义,“5月9日”不是“70周年”,将“5月9日”去掉,“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分析题集锦1、阅读《终南山》一诗及诗评,然后回答问题。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评】“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 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1)沈德潜评价此诗“四十字中,无所不包”, 具体说明这首诗前三联分别是从哪些视角、哪些方面表现终南山之美的?(2)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
“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
综观全诗,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2.阅读庄子的《逍遥游》片段和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然后回答问题。
《逍遥游》片段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逍遥游》中惠子以大樗为例,庄子用“狸牲跳梁”、“死于网罟”比喻,他们分别想表达什么思想?(2)把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3)庄子思想对苏轼有影响吗?结合苏轼的生平和《临江仙》的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不少于200字)3、阅读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指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阙所用典故,并解释其蕴含的情感内容。
(2)这两篇作品都写到了秋日景象,请联系作家的经历处境分析景物描写的不同特点。
(不少于150字)4.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然后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划横线的“江南游子”、“刘郎”各指谁?(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各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3)你认为“无人会,登临意”中“登临意”的内涵是什么?(4)词人借“树犹如此”的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春江花月夜》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1)全诗表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以月为中心意象来结构全诗的?(2)试就你所熟悉的明月意象的诗歌作品为例,谈谈明月意象多与哪些情感的表达相关(不少于200字)?6、阅读下列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1)从以上作品中找出2处用到修辞手法的诗句,并说明修辞手法的名称。
(2)《八声甘州》中贯穿整首词的句子是哪句?为什么?(3)这两首词都是登高临远有感而发,都写到了“清秋”,写到了江水、落日等景象,并借此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请联系两位作家的身世思想以及写作手法等因素分析两首词的不同。
(不少于200字)7、阅读《长恨歌》中的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划线部分写出了杨玉环怎样的心理变化?(2)“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描写的是什么?(3)“梨花一枝春带雨”喻指什么?(4)《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三说:讽刺荒淫;歌颂爱情;双重主题。
你的看法如何?理由是什么?(不少于100字)8.阅读《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1)划线部分文字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营造出了怎样的看月氛围?(2)指出文中直接讽刺杭州人不懂赏月的语句以及“以无声写有声”的语句。
(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9.阅读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中的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将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2)这段文字所反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反驳的?(3)文中写那些“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对刻画张巡、许远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10.阅读《采薇》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1)前三章开头两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全诗表现了哪几方面的思想内容?(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诗经》当中情景交融的名句,最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试分析这四句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传达出了怎样丰富的内涵?11. 庄子逍遥游第6自然段惠庄之辩之一(15分)(1) 惠子与庄子对“大瓠之种”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不龟手之药一段文字的翻译。
(3)寓言“不龟手之药”的作用是什么。
12.王粲《登楼赋》(1)分析赋中的情景交融?(2)举例典故,说明其作用。
(3) 谈你对“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看法。
13.《项羽本纪》乌江自刎(15分)(1)司马迁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什么?(2)后人杜牧、王安石、李清照针对项羽的咏史诗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针对“项羽不肯过江东”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1.《论语·学而》多次言“信”,结合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2.赏析《八声甘州》。
3.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14年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在我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八成都是课本教材。
学者张侃说:“如果自主阅读不够,势必会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养的提高。
”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体现了国家对国人阅读现状的诸多考虑。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笛卡儿说:“阅读好书,就如同与过去的智者交谈一样。
”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养成读书的习惯,就给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有新闻形容爱读书的德国人:“读书让国民在书卷气中找到清心寡欲的幸福感,然后强壮自己的精神骨骼和物质生活。
”《人民日报》一篇题名《读书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微博引发热议,如何寻回被自己弄“丢”的“读书时间”,静下心来,从一本好书读起,值得我们全民思考。
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分析题、作文题样题A四、阅读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阅读《长恨歌》中的第三段,然后回答问题。
(10分)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说明这一段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共4分)(2)举出其中借比喻抒情、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
(4分)(3)分析划线诗句的内涵。
(2分)2. 阅读王粲《登楼赋》,然后回答问题。
(10分)登楼赋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