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掌握碳酸钠的化学式、性质和制备方法。

2. 了解碳酸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碳酸钠的化学式和性质。

2. 碳酸钠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碳酸钠的制备方法。

2. 碳酸钠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盐酸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碳酸钠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碳酸钠?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经验。

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式和性质(15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得出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2.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碳酸钠的性质,如溶解性、碱性等。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汇报。

三、介绍碳酸钠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课件展示碳酸钠的制备方法,如合成法、提取法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四、探索碳酸钠的应用(15分钟)1. 课件展示碳酸钠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如玻璃制造、洗涤剂、食品添加剂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碳酸钠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深入研究碳酸钠的性质。

2.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碳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碳酸钠的化学式、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六、碳酸钠的溶解性实验(15分钟)实验目的:1. 观察和研究碳酸钠的溶解性。

2. 学习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类,它的溶解性受温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高中化学必修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与讨论、乐于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在设计过程中,我本着从学生具体情况、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几个方面来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当中,知识与技能地位都比较高,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本节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也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重大的收获。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已经略有涉及,在初中学过了碳酸钠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中的与盐酸和氯化钙溶液反应。

本节新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碳酸钠的性质加以拓展和延伸,对于这块知识加以系统化。

另外书本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对于学生的实验基本要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我的学习合作伙伴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化学的学习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层次的水平,在于自主学习、总结与归纳、讨论与探究方面都有所欠缺。

但是它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合作与交流。

所以我在此基础上,在本节课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与归纳、讨论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快乐与艰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碳酸钠的性质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知道侯德榜制碱法(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学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异同点。

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侯氏制碱法的了解,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碳酸钠性质的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与严肃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碳酸钠的性质(2)教学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六)方法与策略(1)方法:本节课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在碳酸钠性质教学中采用回忆、探究、归纳的教学方式。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第一章:碳酸钠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1.2 碳酸钠的分类和性质1.3 碳酸钠的制备方法第二章:碳酸钠的物理性质2.1 溶解性2.2 熔点与沸点2.3 密度和热导率第三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3.1 与酸的反应3.2 与碱的反应3.3 氧化还原反应第四章:碳酸钠的应用4.1 玻璃制造4.2 洗涤剂和清洁剂4.3 纺织工业第五章:碳酸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5.1 碳酸钠的毒性5.2 安全操作指南5.3 环保要求和废弃物处理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第六章:碳酸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6.1 作为食用碱剂的用途6.2 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6.3 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第七章:碳酸钠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7.1 作为缓冲剂和溶剂的用途7.2 在制药过程中的净化和干燥7.3 作为药物释放系统的成分第八章:碳酸钠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8.1 在鞣革过程中的作用8.2 改善皮革的柔软度和透气性8.3 在染色和涂饰中的应用第九章:碳酸钠在其他工业中的应用9.1 在造纸工业中的作用9.2 在陶瓷和搪瓷工业中的应用9.3 在水处理中的用途第十章:碳酸钠的研究和未来发展10.1 碳酸钠的合成和改性研究10.2 碳酸钠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10.3 碳酸钠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前景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第十一章:碳酸钠的工业生产与经济价值11.1 碳酸钠的主要生产方法11.2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和条件11.3 碳酸钠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分析第十二章: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12.1 碳酸钠的制备实验12.2 碳酸钠的性质分析实验12.3 碳酸钠应用产品的质量检验第十三章:碳酸钠的环境影响与治理措施13.1 碳酸钠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13.2 碳酸钠废水处理和资源化13.3 碳酸钠废气的处理和减排第十四章:碳酸钠的替代品与新产品开发14.1 碳酸钠的替代品研究14.2 碳酸钠新产品开发的方向14.3 碳酸钠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第十五章:碳酸钠的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15.1 碳酸钠典型应用案例分析15.2 教学实践中的碳酸钠实验设计15.3 碳酸钠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介绍了碳酸钠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环保和安全问题。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章节一:碳酸钠的发现与发展1.1 介绍碳酸钠的历史背景,包括它的发现和应用过程。

1.2 讲解碳酸钠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章节二:碳酸钠的物理性质2.1 讲解碳酸钠的熔点、沸点、密度等基本物理性质。

2.2 分析碳酸钠在不同环境下的溶解度。

章节三:碳酸钠的化学性质3.1 介绍碳酸钠的酸碱性质,包括它的pH值和缓冲作用。

3.2 讲解碳酸钠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如与酸、碱、盐等的反应。

章节四:碳酸钠的应用4.1 介绍碳酸钠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包括其作用原理和生产过程。

4.2 讲解碳酸钠在洗涤剂制造中的应用,包括其去污原理和效果。

4.3 分析碳酸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作为防腐剂、酸度调节剂等。

章节五:碳酸钠的环保意义5.1 讲解碳酸钠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

5.2 分析碳酸钠的环保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章节六:碳酸钠的制备方法6.1 介绍碳酸钠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天然矿物提取和化学合成。

6.2 详细讲解索尔维法(Solvay process)和天然碱湖提取法两种主要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章节七:碳酸钠的安全与储存7.1 分析碳酸钠的毒性和安全数据,包括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的危害。

7.2 讲解碳酸钠的正确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章节八:碳酸钠的工业应用8.1 介绍碳酸钠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其作为填料和助剂的作用。

8.2 讲解碳酸钠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如作为软水剂和防缩剂。

8.3 分析碳酸钠在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如石油精炼、化肥生产等。

章节九:碳酸钠的实验操作9.1 设计碳酸钠的常见实验操作,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

9.2 提供碳酸钠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指南。

章节十:碳酸钠的综合评价10.1 分析碳酸钠的优点和缺点,包括其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成本。

10.2 探讨碳酸钠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

章节十一:碳酸钠的生物降解性11.1 介绍碳酸钠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过程。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碳酸钠的性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碳酸钠的性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碳酸钠的性质教案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互转化方法及区分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碳酸钠的性质难点碳酸钠的性质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12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互转化方法及区分方法3.通过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碳酸钠的性质3【活动与探究1】碳酸钠的性质3、小结碳酸钠的性质(1)碳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碳酸氢钠→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下表,设计实验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表二)4【活动与探究2】设计实验方案,区别Na2CO3和NaHCO3固体依据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讨论实验验证方案,找出现象明显、操作最简便的验证方法。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利用实验突破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2)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使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及实验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小组学习、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借助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的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通过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Na与H2O生成NaOH,NaOH 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 ,Na2O2与CO2生成Na2CO3等知识,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哪些?有没有异同呢?2.活动探究1。

提出问题1:从物质的组成看,它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盐类),那么它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猜想1:与某些盐反应;猜想2:与酸反应;猜想3:与碱反应……3.探究活动2。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化学组沈燕萍一、设计思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岀:“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小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所以本课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得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基于教材特点,设计“以人为本",突出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体现化学教育在个性品质、好奇求知、质疑创新等方而的价值导向。

碳酸钠属于盐,而盐的性质在初中阶段已经全面系统地硏究过。

Na2CO3和NaHCOs的性质知识层面要求不高,与本单元中的“钠、镁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相比,难度要小,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课堂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分析、讨论和交流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出碳酸钠是盐,具有盐的通性,它还具有碱性所以俗名为“纯碱雹作为科学探究的“区别N&2CO3和NaHCO3的实验”,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且学生可设计的实验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进行Na2CO3和NaHC6的化学性质教学的同时,将本节课的冃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

特别是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乂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属于《钠、镁及其化合物》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是第一单元《氯、漠、碘及其化合物》的延伸和发展;鉴于钠、镁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绝大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明确反应的本质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名师教学设计《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示范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示范教学教案
最后一起来鉴赏一张让设计者懊恼、收藏者兴奋、科学家气愤的错票!找找看,错在哪里希望我们的同学将来不要闹这样的大笑话,我们要做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兼备的人才!
九、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中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
1.将复杂的侯氏制碱法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原来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模拟实验,因为同时制备氨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比较复杂,而且氨气的气味在教室中漫溢也非常不环保。本节课将实验创新改进为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铵的方法,既能让学生理解侯氏制碱法中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也简化了实验操作,更便于教师操作、学生理解。
碳酸钠
Na2CO3·10H2O
初中曾介绍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性质相似的盐,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标的是苏打填加的却是小苏打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组成上有什么差异
二者的阴离子不同。
比较pH和比较反应速率,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强调对变量的控制,使实验原理更具科学性。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缺乏定量的科学研究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习惯科学地设计实验。
取固体溶于水,测定pH。
可以配制同浓度的两溶液进行测定。
取一支干燥的试管,倒入约2mL饱和NH4HCO3、 2mL饱和NaCl溶液,另一支试管加入4mL蒸馏水做对比。观察实验现象。
有思维过程的追问,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案。)
通过对实验的创新改进,将侯氏制碱法搬进课堂,简单易操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学科年级
高一化学
教材版本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掌握碳酸钠的性质,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了解侯氏制碱法基本原理。

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海水中提取的化学物质中的一个单元,是高中化学中很少的详细介绍盐类物质系统性质的一节内容,对学生系统的掌握盐类物质的通性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盐,教材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苏打和小苏打为例,着重介绍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溶解性,与酸碱盐的反应以及热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掌握正盐和酸式盐性质的差异。

通过学习,总结归纳学习盐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常见切入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苏打和小苏打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的多种盐的性质,对这个内容比较亲切,入手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在进入高一之后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了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应用,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本节内容涉及的教学内容及相关实验。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用途(2)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规律(3)对比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4)初步了解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实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过程、归纳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以客观实验事实为准的科学态度;通过侯氏制碱法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重点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六.教学用品试管水氯化钙溶液浓盐酸0.5mol/L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酒精灯铁架台胶头滴管药匙已称好的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七.教学过程【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会吃到松软的馒头、蛋糕,大家知道蛋糕和馒头为什么会这么松软吗?请同学们思考,同时观察实验。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钠的化学式、性质和应用;(2)掌握碳酸钠与酸、碱、盐的反应原理;(3)能够运用碳酸钠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碳酸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碳酸钠与不同物质的反应现象;(3)学会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表示碳酸钠的反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碳酸钠的化学式、性质和应用;(2)碳酸钠与酸、碱、盐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现象。

2. 教学难点:(1)碳酸钠与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运用碳酸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称量器、加热设备等;2. 实验试剂: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等;3. 教学课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碳酸钠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名称和化学式;(2)简要介绍碳酸钠的来源和应用领域。

2. 探究碳酸钠的性质:(1)溶解性:将碳酸钠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过程;(2)热稳定性:加热碳酸钠溶液,观察其变化现象。

3. 碳酸钠与酸的反应:(1)实验演示: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观察气泡的产生;(2)化学方程式书写: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4. 碳酸钠与碱的反应:(1)实验演示:将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观察无明显现象;(2)化学方程式书写:Na2CO3 + 2NaOH →2Na2O + CO2↑+ H2O。

5. 碳酸钠与盐的反应:(1)实验演示:将碳酸钠与硫酸铜反应,观察蓝色沉淀的;(2)化学方程式书写:Na2CO3 + CuSO4 →CuCO3↓+ Na2SO4。

五、课堂小结1. 总结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2. 回顾碳酸钠与酸、碱、盐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现象;3. 强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第三高中化学 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第三高中化学  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学习目的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运用比照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3.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消费、生活中用途。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三、设计思路由药片溶于水产生气泡的现象引入钠的碳酸盐,在比较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的根底上,通过类比碳酸钠与碳酸钙的方法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而通过比照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异同,利用两者的性质介绍其在消费、生活中的用途,并解释药片溶于水产生气泡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用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药片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探究碳酸氢钠性质的兴趣。

将主题引导到钠的碳酸盐性质的研究。

〔注: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

〕[板书]Na2CO3,俗名:纯碱。

NaHCO3,俗名:小苏打。

(ppt2)[活动与探究1]取适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于小烧杯中,进展溶解性实验。

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Na2CO3: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NaHCO3: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ppt2)[过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碳酸氢钙同为碳酸盐,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是否会有相似之处呢?如今以碳酸钠为例,进展研究。

[活动与探究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2~3mL澄清的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中训练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和分析才能。

总结出碳酸钠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归纳出碳酸钠与碳酸钙在性质上的异同。

[板书]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ppt3)1.能与某些碱反响Na2CO3+Ca(OH)2=CaCO3↓+2NaOH2.能与某些盐反响Na2CO3+CaCl2=CaCO3↓+2NaCl[活动与探究3]组装如P51实验2的装置,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参加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2022年《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优秀教案2

2022年《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优秀教案2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

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及生产流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比照实验的方法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分析,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二、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

难点: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

三、教学工具
仪器:8个试管、3个烧杯、 2个量筒、玻璃棒、PH试纸、两个分别装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小气球、双套管、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石棉
网、镊子。

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盐酸溶液、蒸馏水、有油污的铜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碳酸钠的性质
二、侯氏制碱法
反响原理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互转化方法及区分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碳酸钠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物质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碳酸钠的性质难点碳酸钠的性质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科目化学授课人朱瑞瑾学校五中时间2006.10.16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言]大家都知道的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苏洵、苏轼、苏辙在文学史被并称为“三苏”,可你们知道吗?在化学界也有“三苏”![投影]化学界“三苏”的化学式,化学名称及相应的俗称。

[介绍] 化学界“三苏”的化学式、化学名称、相应的俗称及碳酸钠的用途[投影]碳酸钠的用途图片[过渡]由于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碳酸钠的性质[板书]一、碳酸钠的性质[引导]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下面我们先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投影] 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引导]探究物质的性质一般是从观察物质的外观开始,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现在请大家来观察这两瓶药品。

[展示碳酸钠样品][板书]1、物理性质[过渡]通过观察碳酸钠的外观我们了解了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根据碳酸钠的所属物质类别,预测碳酸钠可能有那些化学性质?[引导]Na2CO3俗称“纯碱”,它属于“碱”吗?[引导] Na2CO3属于盐类,那它可能具有那些性质?[板书]可能①与酸②与碱③与盐[引导]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会被称为“碱”呢?[板书]④水溶液呈碱性[过渡]那么,碳酸钠是否能与酸、碱、盐反应呢?请大家根据学案上的提示,通过实验逐一验证我倾听倾听观看通过[投影]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观察、总结出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回答:不属于“碱”,属于“盐”。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陈述碳酸钠的性质,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能利用比较学习策略,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碳酸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过程,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2)训练学生用类比和联系的方法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讨论和学习,体会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列表比较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多媒体投影]破了苦胆,别忘用碱。

具体方法:先凉水冲洗,把胆水黄处洗白。

再撒点纯碱,片刻后用水冲净。

若胆汗污当面大,可把鱼放到稀纯碱液中泡片刻后再洗净,苦味可消。

[讲述]“破了苦胆,别忘用碱”的“碱”是[表现]议论纷纷,疑惑不解。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小窍门,引入教学内容。

纯碱。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我们为什么会用它来去苦味?它又有哪些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碳酸钠,了解碳酸钠,从而利用碳酸钠。

[板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Na2CO3的性质[多媒体投影]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为: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部分物理性质→根据物质的类别预测物质可能的化学性质→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预测→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展示样品][板书]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观察并回答]碳酸钠为白色固体介绍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设问]通过分析碳酸钠的组成,以及物质所属的类别,请同学们预测碳酸钠有哪些化学性质?[板书]2.组成:3.化学性质[布置探究任务]投影实验要求:在点滴板的1、2、3孔穴中分别滴加5滴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再分别滴加 2-3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碳酸钠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性质及应用教案

碳酸钠性质及应用教案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表示为Na2CO3。

以下是关于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的教案。

一、碳酸钠的性质1. 化学性质- 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在高温下可以融化。

它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在水中溶解。

- 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与酸进行中和反应。

- 碳酸钠可以和其他金属离子反应,形成相应的碳酸盐沉淀物。

- 碳酸钠还可以和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 物理性质- 碳酸钠的熔点约为854。

- 碳酸钠的密度约为2.54 g/cm³。

- 碳酸钠可以吸湿,易于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二、碳酸钠的应用1. 环境保护- 碳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可用于调节水的pH值。

它可以中和水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减少水体的酸碱度。

- 碳酸钠可用于气候调节过程中,用于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 碳酸钠还用于烟气脱硫过程中,可用于清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2. 工业应用-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玻璃制造和瓷器制造过程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降低玻璃和瓷器的熔点,促进熔融过程。

- 碳酸钠也被用作纺织品的碱性调节剂,可用于调节纺织品的pH值,改善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性能。

3. 食品加工- 碳酸钠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制作面包和糕点过程中,可以作为发酵剂,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使面团膨胀。

- 碳酸钠还用作食品饮料中的酸中和剂,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调节饮料的味道。

4. 医药应用- 碳酸钠被用作医药中的缓冲剂,可用于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 碳酸钠还可以作为抗酸药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用于缓解胃酸反流引起的胃灼热和不适感。

5. 日常应用- 碳酸钠可作为清洁剂使用,可用于清洁砧板、油烟机等油腻表面。

- 碳酸钠也可用作口腔护理产品中的成分,如牙膏、嘴炮等。

通过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碳酸钠的基本性质和广泛应用。

他们可以了解到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业、食品加工、医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碳酸钠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碳酸钠的物理性质a.外观:无色结晶体或白色颗粒;b.相对分子质量:105.99;c.熔点:约850℃;d. 密度:当100℃时,为2.532 g/cm3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a.可溶性:碳酸钠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与酸反应:碳酸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相应的盐;c.与硫酸钙反应:碳酸钠与硫酸钙反应可以生成石膏和氯化钠;d.与氯化钙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

3.碳酸钠的应用领域和方法a.玻璃工业:碳酸钠是玻璃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在玻璃制造过程中起到调节玻璃成分及性质的作用;b.碱法制碱工业:碳酸钠是碱法制碱工业的原料之一,可以通过氨苦力碱法制取;c.制造碳酸氢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制得碳酸氢钠;d.废水处理:碳酸钠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具有沉淀金属离子的作用;e.食品工业:碳酸钠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发酵剂、乳化剂等;f.清洁剂:碳酸钠可以在清洁剂中作为去污剂和除臭剂使用。

三、教学过程:1.概述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进行简单实验,观察碳酸钠的溶解度和与酸的反应;2.简要介绍碳酸钠的应用领域和方法,并让学生讨论碳酸钠的广泛应用;3.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领域,深入研究该领域中碳酸钠的应用方法和原理,并撰写报告;4.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研究的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互动;5.结束语:总结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并强调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布置小组研究任务,在报告中评估他们对碳酸钠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2.在讨论和小组分享过程中,观察学生对碳酸钠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情况;3.给予学生针对碳酸钠化学实验的个人报告并进行评估。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2个课时一.课标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二.作用地位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课题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碳酸钠是典型碳酸盐,虽然碳酸钠不是直接从海水中获得的,但工业制碳酸钠是以氯化钠为原料,表明了碳酸钠主要也是从海水中转化来的,与专题一脉相承;前面关于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和钠,碳酸钠相关的反应也大部分在溶液中进行,这些都是为了下一课时《离子反应》做准备,离子反应一直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把碳酸钠的教学安排在此能为离子反应做铺垫,分散难点。

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自主性,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基础上:学生已经在初三学过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还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

本学期,也学习了研究物质的方法,并在实验室做了相应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学习了典型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金属元素——钠的性质和用途。

因此总体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这样能够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点,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的外界的帮助。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出个体自主学习、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分析的特点。

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四.知识结构五.教学目标1.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钠的性质;(2)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3)知道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4)了解侯氏制碱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位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初中学过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酸、盐反应),学生对钠的知识已经了解,现在要学的是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物质在中学化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必修1 及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都将重点学习,它们也是实验室常用物质,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

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很多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这些反应的本质都是离子反应。

在研究碳酸钠的性质的同时,为后面“离子反应”的学习作好铺垫。

这课时的教学要求是能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关注钠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的能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究精神。

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初步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已经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且对碳酸钠与酸、碱、盐的反应有所了解,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

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
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

三、三维目标确立
[知识与技能]
掌握碳酸钠的性质;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鉴别方法与相互转化;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回顾,总结碳酸钠的性质;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探究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得出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由构成微粒的不同导致的;
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流程题
实验引入T复习巩固碳酸钠的性质T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异同T鉴别方案设
计、总结提升T阅读总结,补充、了解侯氏制碱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Na2CO3 的性质
【实验引入】神奇的去污剂——Na 2CO 3
【师】Na2CO3 俗称苏打或纯碱,为何它不是碱却俗称纯碱?猜测Na2CO3 水溶液的酸碱性
并设计实验验证。

【生】可能呈碱性,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 试纸即可验证。

【学生实验】取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师】从盐类通性的角度分析,Na 2CO3能和哪些物质反应?
【生】1•能和酸反应生成CO2;2•能和某些碱、盐【如Ca(OH)2、CaCl2】反应
【师】很好,还有吗?
【生】……
【师】1•知识回顾: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2.知识迁延:(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产物和原因分析。

⑵常温下,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化学方程式。

【生】1•先变浑浊(生成CaCO3),后又变澄清【生成Ca(HCO3)2】
2.(1)先生成Na2CO3,后生成NaHCO s;(2)Na z CO s + CO2+ H2O =2NaHCO 3 环节二:Na2CO3与NaHCO3的PK
【师】NaHCO s俗称小苏打,一个苏打、一个小苏打,这“兄弟”俩可得好好PK 一下,第一回合比比物理性质——溶解度
【PPT】百度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
【生】结论: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师】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
【生1】现象:产生大量沉淀;原因:NaHCO s溶解度更小
【师】很好,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2】反应的发生使溶剂水变少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生3】还有,这是一个化合反应,溶质的质量更大了
【师】很好,溶剂的减少、溶质质量的增大、溶解度又变小,“三管齐下”,造成大量晶体析
出。

【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苏打”一词,如苏打水、苏打饼干(学生桌面已备有)等;你知道苏打饼干中苏打”一词指的是哪种物质吗?
【生】阅读包装袋,发现是小苏打一一NaHCO s
【师】苏打饼干在制作中为何加入NaHCO s?让我们从实验中找到答案一一
【演示实验】Na2CO3、NaHCO 3热稳定性比较,请同学描述现象,并根据产物书写NaHC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生】现象:加热Na2CO3无明显现象;而NaHCO 3固体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同时试管内壁附有液体,我猜是水。

化学方程式:2NaHCO3 __________ Na2CO3 + CO2? + HO
【师】苏打饼干在制作中为何加入NaHCO?,这下你清楚了吗?由此我们发现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第二回合依旧是“哥哥”胜出,PK仍在继续,下面请同学们动手实验来
比一比
【学生实验】1.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Na2CO3、NaHCO 3两溶液的pH值
2.取等浓度等体积(1-2mL )Na2CO3、NaHCO s溶液,分别滴加一滴管等浓度的盐酸,观察并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生】1.两者溶液都呈碱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的pH值比NaHCO s大
2.两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相同条件下,NaHCO s与酸反应更剧烈
【师】很好,刚才我们分别从水溶性、溶液的酸碱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等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请同桌同学讨论,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来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
钠固体呢?
【生1】加热固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生2】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更剧烈的是碳酸氢钠
【生3】配成同等浓度测 pH 值,pH 值相对大的是碳酸钠溶液
【生4】溶解并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师】引导学生依据两者性质差异来设计实验方案,
关注方案的多样性、科学性和简易性等
环节三:Na 2CO 3与NaHC03的用途与来源 【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重要的化工原料 一一三酸两碱”呢?其中两碱之一便是纯碱 一一碳 酸钠。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 52页,总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生】碳酸钠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广泛
的用途;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师】很好,纯碱的用途遍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那工业如何获得纯碱呢?这里就不 得不提及令国人倍感骄傲的侯氏制碱法。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
53页拓展视野,并将流程图补
充完整:
【PPT 】 侯氏制碱法(P53页):
【生】阅读并完成流程图
【师】1933年,侯德榜将十年间得到的制碱经验撰写专著《纯碱制造》免费公布于众,打 破了当时索尔维集团的技术垄断,为世界其他各国发展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学们, 侯德榜先生不计私利、服务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更需要我们继承,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将来像侯先生一样,用知识为人类造福!
七、板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 CO 2、H 2O
Na 2CO 3 t
对比: 氯

钠饱和
溶液
通入— | > 饱和氨盐水 通入 操作: NaHCQ 滤液 ................
NaHCO 3
Na 2CO 3 更大 Na 2CO 3 更强 NaHCO 3 更剧烈 Na 2CO 3更稳定 溶解度 碱性 与酸反应 热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