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精编版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2、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打通。 教材给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主题、资料、活动线索和 方法指导;探究问题是真实的,结论是开放的。
3、努力将学校内的德育课程和历史、地理、美术、音 乐等相关课程打通;将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 打通。
4、努力将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打通,省教研室建立了 与教材相配套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网站,为教学 提供帮助。
2、中华民族人口、疆域变迁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口增 长的主要因素。
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汉 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认识这一特点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二、和合天下 民族兴旺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二专题:和合天下,民族兴旺 1、中国各民族间的政治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这对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 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民(宗)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 局、民宗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和加强 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入教案(全解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入教案(全解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和弘扬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概述:介绍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民族分布特点。
2. 各民族文化特点:介绍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意义。
4. 国家民族政策:解读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5. 青少年如何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提出具体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义、国家民族政策、青少年如何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2. 教学难点:各民族文化特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国家民族政策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分布特点、国家民族政策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青少年如何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大团结。
2. 讲解民族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3. 介绍各民族文化特点:分别介绍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增进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4. 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讲解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5. 解读国家民族政策:详细介绍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支持。
6. 探讨青少年如何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具体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义。
《民族团结》教案PDF.pdf
《民族团结》说课稿
《民族团结》说课稿海龙希望学校李晗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民族团结》,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团结》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为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而实施的重要举措及因此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实现祖国统一和促进国家发展重要前提.因此,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要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在讲课过程中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入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讲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如尊老敬老、孝道、礼仪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研究和传承这些传统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如尊老敬老、孝道、礼仪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价值观。
3. 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和分享。
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和分享。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读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
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读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一、引言1.1 介绍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其中的文学作品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
民族团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是中文课程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1.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和族裙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良好状态。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二、高中语文部编版的民族团结课文介绍2.1 课文的选取高中语文部编版的民族团结课文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既有经典名著中的民族团结题材,也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民族团结问题的探讨,内容丰富多样。
2.2 课文的特点该课文既包含文学性强的散文、小说等文体,也包含议论文、报告文等文体,不同的文体展现了民族团结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和意义。
三、民族团结课文的教学价值分析3.1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族团结课文,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民族的自豪感,形成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3.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民族团结课文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和相通之处,有助于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意识。
3.3 提升学生的价值观通过民族团结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崇尚和平、包容、和睦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民族团结课文的教学策略4.1 多角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理解,比如文学表现形式、文化背景、作者意图等,有助于学生对民族团结主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4.2 对比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民族团结课文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4.3 学生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话题的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五专题: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1、当今世界存在的主要民族问题、特点及 其原因。 2、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宗旨、基本内容 及其优越性 3、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我国的宗教状况、 宗教政策及其重要意义。
专题二、和合天下 民族兴旺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二专题:和合天下,民族兴旺 1、中国各民族间的政治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这对 中华民族团结、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 意义。 2、中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我 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中国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同时又具 有相互包容的文化共性,这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 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专题一、源远流长 中华一家
专题一、源远流长 中华一家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一专题:中华民族的起源 1、中华民族起源于五大民族集团,不能将华夏民族 等同于中华民族。中国的疆域和版图是各民族共 同开发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思 想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华民族人口、疆域变迁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口增 长的主要因素。 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汉 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认识这一特点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六专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在中华民族 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表 现。 3、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新要求,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为振兴 中华贡献力量。
四、对高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建议 1、充分认识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重 要意义。 2、准确把握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教 学目标。 3、坚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资 源,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
高中政治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教材解读
现阶段民族问题的 家民族政策
特点及其原因;世 的优越性,
界各国多民族国家 坚定中华民
进退兴衰的历史和 族伟大复兴
现状
的信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本教材以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为主要内 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育的主线。
本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即前言、目录 和课目。在前言里,阐明本册教材的 主要特点、内容以及要达到的教育目 标;目录起到对教材整体框架的提示 作用;本教材共有八个课目,每个课 目介绍一项民族政策。
可编辑ppt
17
每一课目的内容组 成划分为六个部分:
探究与体验:结合学生个人 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相关 栏目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 动探究、体验该主题的相应 内容。
可编辑ppt
18
每一课目的内容组 成划分为六个部分:
讨论与分享:设置相关活动 供学生讨论和分析,并分享 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形 成 “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 家统一、反对分裂 ” 的基本 意识。
建议每课目教授3个学时,每个学 期完成2个课目。
可编辑ppt
21
可编辑ppt
22
本教材以民族理论常识为主要 内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学的 主线,划分为民族、民族问题、 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中国 民族问题的解决,4个主题模 块(单元),共包含8个具体 课目。
可编辑ppt
23
本教材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前 言、目录、单元和课目。
可编辑ppt
19
每一课目的内容组 成划分为六个部分:
实践园地: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设置 相应的实践活动,使民族团 结的思想和意识拓展到学生 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之中。
可编辑ppt
《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度教案(全程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度教案(全程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入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我国各民族的差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文化;2. 掌握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的基本情况介绍- 民族的分布规律及特点2. 民族文化-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3. 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团结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意义- 民族团结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4. 民族团结的实践与启示- 我国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分析- 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思考。
2. 讲解:分别讲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差异和共同点。
3. 分析: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4. 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3. 学生践行民族团结的具体行动和成果。
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料;2. 网络资源:介绍各民族文化的网站、论坛等;3. 图片资料: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付诸实践;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3.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知识,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问;4.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大团结》一流教学计划(全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一流教学计划(全版)1. 课程简介《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一门旨在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深入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历史、文化、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3. 教学内容3.1 课程大纲1. 导言:介绍课程背景、意义和目标。
2. 中国民族概况:讲解各民族的分布、人口、语言等基本信息。
3. 民族历史文化:深入剖析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
4. 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阐述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5. 民族团结与民族问题: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探讨民族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阐述如何树立和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和民族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遗址,增强直观感受。
3.3 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占总评的30%。
4.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及相关辅助读物。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括图文、视频等资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5. 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导言第2-4周:中国民族概况第5-8周:民族历史文化第9-12周: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第13-16周:民族团结与民族问题第17-20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 课程总结与反馈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总结,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多民族概况2.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4. 民族团结的故事分享5. 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民族团结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团结的力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问题。
2. 讲解: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影响。
3. 分享: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提出具体措施。
5. 实践: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多民族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3. 学生参与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4. 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资料:关于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材或教辅材料。
2. 图片素材: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建筑等图片。
3. 视频素材:民族团结相关的短视频或纪录片。
4. 活动材料: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道具、材料等。
5. 网络资源:关于民族团结的在线文章、论坛讨论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与途径。
3. 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摘要: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根本大业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3.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前提二、民族团结的体现1.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的文化特色2.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3.各民族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三、民族团结的维护1.宣传和教育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措施3.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四、民族团结的意义1.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正文: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根本大业,也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民族团结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是我国多元文化的体现。
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丰富我国的文化宝库。
其次,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民族的团结,只有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再次,各民族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
这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
各民族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共同参与国家建设。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首先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措施。
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切实保障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建设的权利,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对于那些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促进民族团结》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促进民族团结》教学分析《增进民族团结》教材分析在当今社会,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教育部编写了《增进民族团结》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增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劣的地方,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起首,该教材在内容方面着重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习俗,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奇特的文化传统,应该互相尊重、团结合作。
同时,教材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展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消除成见和偏见,增进民族团结。
其次,该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也值得必定。
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认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别,培养举世视野和国际认识,使他们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公民。
然而,该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起首,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教材对一些敏感话题处理不够妥当,缺乏深入探讨和解决方案,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
最后,教材缺乏跨学科的整合,未能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增进民族团结》教材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该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
同时,教育部也应该不息完善和更新教材内容,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宁专业素养,共同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希望通过不懈尽力,我们能够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多元共存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增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掌握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内涵。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教学内容1. 国家的多元文化宣传- 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包括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等。
- 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美丽。
- 强调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和包容。
2. 爱国主义教育- 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包括伟大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等重要事件。
-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培养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民族团结教育- 强调中华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基石。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引导他们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
- 通过团队合作、交流互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法治教育- 介绍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 强调法律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法律和司法机构。
-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2. 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法治的重要性。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业、政府机构等,增加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实际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定: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包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 项目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展示,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音响等设备,用于多媒体展示。
2. 图书、影音资料:收集相关的图书、影音资料,供学生阅读和观看。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全册教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中全册教案编写与评价一、引言《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一部关于我国历史的教科书,旨在通过全面深入地介绍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历史观念。
本文将对《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册教案进行全面评价,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二、教案结构和内容1. 教案整体结构《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册教案分为上下两册,共18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评价方式等内容,教案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2. 教案内容教案内容充实丰富,包括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用的教学方法。
教案既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三、教案设计与评价1. 教学目标《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册教案的教学目标既包括了知识的传授,也包括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历史观念,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反思教案中设置了教学反思环节,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册教案整体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历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但在教学方法上,也可适当引入一些新颖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回顾通过对《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册教案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教案秉承了“全面、深入、灵活”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历史观念,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1、培养民族观。
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
(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2、培育民族情。
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五、教学措施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中华民族大团结》精致教案(详述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精致教案(详述版)中华民族大团结精致教案(详述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教育与培训,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无法律纠纷的方法,我们将探索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增进民族团结。
目标- 增强民族认同感- 促进民族和谐与团结- 加强跨民族交流与合作教案内容1. 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重点介绍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和成就,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共同点。
2. 文化交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可以组织民族服饰展示、民族音乐舞蹈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
3. 跨民族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跨民族合作项目。
可以组织学生跨民族团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例如社区服务活动、环境保护项目等。
通过合作,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贡献和特点。
4. 民族节日庆祝组织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和庆祝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可以组织传统乐器演奏、民族美食分享、传统游戏比赛等活动,增进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5. 跨民族交流讲座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跨民族交流讲座。
通过讲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俗等,提高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知和理解。
6. 建立民族团结宣传平台建立一个民族团结宣传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社会传递民族团结的理念和重要性。
可以分享民族团结的故事、活动经验等,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民族团结的建设中来。
结论通过以上教案内容的实施,我们将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通过历史教育、文化交流、跨民族合作项目、民族节日庆祝、跨民族交流讲座以及建立民族团结宣传平台等方式,我们将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和谐与团结,加强跨民族交流与合作。
这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
高中语文部编版民族团结的课文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民族繁荣的保证。
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非常重要,这就是民族团结的意义所在。
只有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才能共同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首先,民族团结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文化、传统和知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例如,在各个民族的合作下,一些传统工艺品和特色产品可以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从而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外,民族团结可以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
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想实现稳定的发展,就要依靠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
通过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和调节,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确保国家的统一与和谐。
只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所有的民族才能共同分享祖国的发展成果,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繁荣。
此外,民族团结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一个民族团结的国家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开拓自己的眼界。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接触有助于个人形成广阔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知。
此外,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友谊与互助,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民族团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实践中,我们要破除各种因民族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培养民族平等与包容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信心,通过政策的配套与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推进民族团结工作。
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建立更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谐与团结。
总之,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只有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与合作,才能够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做出贡献。
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教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教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与能力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人生理念。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
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大团结》一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X|k |B| 1 . c|O |m教师: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教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是有法律依据的。
史料1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史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四专题: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1、民族的含义(广义与狭义)及其基本特
征,民族与种族、氏族、国家的关系。 2、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民族
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毛泽东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
政策,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规定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民 族 理 论 常 识 教 育
①学习和掌握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具备一 定的理论素养;
②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 段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 族观;
③初步了解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 ,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 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江苏人民版民族团结教材 每个专题的内部结构
1、每个专题内设三个课题;每个课题内设计三个探究 活动,其中第一个是探究范例,另两个是让学生自 主探究。
2、每个探究范例,教材是按“明确目标、设计活动、 收集资料、思考问题”等步骤设计,有资料有提示。
3、两个自主探究活动,教材只是设计若干问题,需要 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和加强 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现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在高中民族 团结教育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 效果!为国家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再见!
2、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打通。 教材给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主题、资料、活动线索和 方法指导;探究问题是真实的,结论是开放的。
3、努力将学校内的德育课程和历史、地理、美术、音 乐等相关课程打通;将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 打通。
4、努力将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打通,省教研室建立了 与教材相配套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网站,为教学 提供帮助。
高中民族团结教材 内容简介及教学建议
江苏省高中民族团结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二、教材基本特点及结构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简析 四、使用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宗)委(厅、局), 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民(宗)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 局、民宗局:
第三专题:团结统一 共同发展 1、西藏自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西藏发生的 历史巨变及其原因。 2、联系新疆的民族风情和宗教特点,认识 我国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维护民族 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 3、我国政府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 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专题四、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中华民族团结、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 意义。 2、中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我 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中国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同时又具 有相互包容的文化共性,这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 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专题三、团结统一 共同发展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专题一.源远流长 中华一家 专题二.和合天下 民族兴旺 专题三.团结统一 共同发展 专题四.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专题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民族团结教材的基本结构 ---高中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努力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的 新方式,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教材成为学生回归 生活、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活动资源和导航者。
2、中华民族人口、疆域变迁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口增 长的主要因素。
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汉 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认识这一特点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二、和合天下 民族兴旺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二专题:和合天下,民族兴旺 1、中国各民族间的政治联系方式多种多样,这对
4、教材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探究活动之间相互联 系,以知识为素材、以问题为载体的内容体系和逻 辑结构。
专题一、源远流长 中华一家
专题一、源远流长 中华一家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一专题:中华民族的起源
1、中华民族起源于五大民族集团,不能将华夏民族 等同于中华民族。中国的疆域和版图是各民族共 同开发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和谐、民族团结的思 想为国家统一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民族团结教育资源。
一要,加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关于民族团结教 学内容。
二要,积极开发民族团结教育的四种教育资源: 1、社会资源:博物馆、纪念馆、民族乡、民族校 等; 2书、报纸、杂志、照片、图表等; 4、音像资源:电影、电视、录像、VCD、磁带等。
三、测试要求:
1、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2、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B
3、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C
江苏省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说明也在考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的相关考点。
3、坚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进行民 族团结教学活动
① 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整理、展 示、交流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社会资源”、“自 然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
1、充分认识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重 要意义。
2、准确把握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教 学目标。
3、坚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4、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资 源,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
2、准确把握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目标。
2011年省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
苏教基〔2010〕26号文件
2010年 8月17日,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发出“关于 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
从2010年秋学期开学起,民族团结教育列入我省中 小学地方课程,实行统一建设和管理。小学和初中阶段 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普通高中每 学年保证8-10个学时左右(共18个学时,1 个学分)的 教学活动时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 时的教学活动时间。
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试卷内容比例:
1、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约30% 。
2、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约25% 。
3、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约30% 。
4、时事政治和民族团结教育:约15% 。
二、考试内容:
4.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高中全一册)
或民族理论常识(高中全一册)
从2011年起,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 段考查和中考、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中职毕 业考试范围,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同 时,各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
二、民族团结教材的基本特点及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教材的基本结构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专题五、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五专题: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1、当今世界存在的主要民族问题、特点及
其原因。 2、我国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宗旨、基本内容
及其优越性。 3、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我国的宗教状况、
宗教政策及其重要意义。
教育部与国家民委 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要求
国家教民厅[2009]5号文件即:“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 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指出: 1、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性质: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 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 成部分。 2、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级按规定的课时开设《民族 理论常识》课程;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 8-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 3、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全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 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 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专题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高中民族团结教材重难点简析
第六专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在中华民族
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表
现。 3、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新要求,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为振兴 中华贡献力量。
四、对高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建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教材的基本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第一单元 民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第一单元 民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第一单元 民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常识》第一单元 民族
江苏人民出版社《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全册 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规定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不同内容
1、小学中年级为“民族知识启蒙教育” 2、小学高年级为“民族常识教育” 3、初中年级为“民族政策常识教育” 4、高中年级为“民族理论常识教育”
②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制作、歌舞表演、 体育活动及与民族学校参观互访、结对帮学等活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和实践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