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应用

合集下载

氨基磁珠 免疫磁珠的技术及应用

氨基磁珠 免疫磁珠的技术及应用

氨基磁珠免疫磁珠的技术及应用一、磁珠的概念磁珠是由磁性微粒与各种含活性功能基团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表面结构的粒子。

磁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活跃,磁珠表面通过共聚合和表面改性,可被修饰上多种活性功能基团,如羧基、醛基、氨基等,可以共价结合酶、细胞、抗体、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二、氨基磁珠与免疫磁珠氨基磁珠即为表面修饰有氨基官能团且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微粒,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功能性生物磁珠,主要用于免疫磁珠的制备。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磁珠通过交联试剂(如戊二醛等)的介导,可与蛋白配体(如抗原、抗体等)、寡核苷酸探针等生物分子共价偶联,这类偶联有生物配体的氨基磁珠即为免疫磁珠。

免疫磁珠具有固相化试剂特有的优点以及免疫学反应的高度专一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免疫吸附、免疫分离及免疫检测。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问题,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并有上升趋势,如日本大肠杆菌O157:H7污染、印度奶粉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事件、法国李斯特菌中毒以及美国沙门氏菌属污染等,检测及预防这类病菌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可通过免疫磁珠与这些病菌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使特异性抗原与其它物质分离,从而进行检测与分析,在提高检测准确度的同时,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效率。

三、免疫磁珠的优点1.耗时短,整个过程仅需12个小时左右,传统方法需要3-4天。

2.操作简便,只需利用外加的磁场即可操作。

3.成本低,不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

4.灵敏度高,可进行痕量检测。

5.自动化操作,可配合仪器进行自动化操作,提高效率。

四、氨基磁珠现状目前,我国的氨基磁珠主要源于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售后较为困难。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洛阳惠尔纳米科技园自主研发的HRCZ-03 氨基磁珠,粒径均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制作各类免疫磁珠,受到高校,科研机构的一致好评。

磁性纳米磁珠在微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磁性纳米磁珠在微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 01 1 年第 39 卷第 2 期
P rogi nMi crobi ol I m m u nol Ju n. 2 0 1 1 , V ol .39 N o.2
5 7
磁性纳米磁珠在微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崔海燕 综述, 胡 巍 审校 (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 5 04 9 )
要: 磁性纳米材料因具有磁响应性和可修饰等特点 , 被广泛 地应用于生 物技术各 领域�本文介 绍了磁性纳 米
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和表征, 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应用, 特别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磁珠; 微生物检测 中图分类号: R4 4 6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5 -5 673( 2 01 1 ) 02 -00 5 7 -0 3
5 8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 01 1 年第 39 卷第 2 期
P rogi nMi crobi ol I m m u nol Ju n. 2 0 1 1 , V ol .39 N o.2

2 008 年, 陈 明洁 等[1 4 ] 采 用本 法 制 备 了 纳 米 Fe 探讨了温度� pH 值以及 Fe / Fe 物质 3 O 4 颗粒, 的量比对 颗粒 粒径 � 形貌 和磁 性能 的影 响� 2 01 0
[1 5 ] 年, 杨宇翔等 以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 ( TM AH ) 2 + 为沉淀剂, 合成了 Fe 混合的纳米 Fe 3O 4 和 Co 3O 4 粒 2 + 3 +
疫磁珠富集的微生物可直接进行培养鉴定; 用免疫磁 珠与 E L I SA 结合的方法可以检测多种病原菌; 磁珠表 面也可修饰核酸片段, 可直接与样品中的核酸大分子 进行互补配对结合 �2 003 年, 顾宏伟等利用生物官能 化的磁珠, 捕获低浓度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其他革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食品微生物检测成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而免疫磁珠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已经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免疫磁珠技术是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磁性微珠表面,并将其与待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结合,通过磁力分离技术将目标微生物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二、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 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免疫磁珠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如霉菌、酵母菌等。

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致病菌的存在情况,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3. 检测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免疫磁珠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如花生、虾、蟹等食品中的过敏原。

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为过敏人群提供了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

三、免疫磁珠技术的优点1. 特异性强免疫磁珠技术采用特异性抗体,可以高效地捕捉目标微生物,避免误检和漏检。

2. 灵敏度高免疫磁珠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出微生物的极低浓度。

3. 快速、简便免疫磁珠技术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

4. 应用范围广免疫磁珠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中的微生物、致病菌和致敏物质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免疫磁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免疫磁珠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加快检测速度,降低成本,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

五、结论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羧基磁珠偶联抗体及应用

羧基磁珠偶联抗体及应用

羧基磁珠偶联抗体及应用羧基磁珠偶联抗体是一种用于免疫学研究的常用实验工具,其利用磁性珠子表面的羧基官能团结合特定的抗体分子实现目标蛋白或分子的富集和纯化。

本文将对羧基磁珠偶联抗体的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羧基磁珠偶联抗体的原理羧基磁珠偶联抗体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珠子上表面的羧基官能团结合特定抗体分子实现目标蛋白或分子富集和纯化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将抗体与磁珠表面的羧基官能团进行偶联,例如采用羧基-胺化学反应(EDC-NHS反应)等交联技术,从而实现抗体的高效结合。

此后,将该偶联物加入样品体系中,目标分子会高效结合到磁性珠子表面,而非特异性大量结合于背景物质上,从而实现目标蛋白或分子的快速富集和纯化。

二、羧基磁珠偶联抗体的制备方法(1)磁性珠子的悬浮液制备首先,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磁性珠子(如聚合物磁珠或硅胶磁珠),将其取出并在磁性力场下沉淀。

接着,使用磁性珠子表面稳定剂(例如Tween20)和其他化学试剂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和活化,制备羧基化珠子悬浮液。

(2)抗体偶联将目标抗体按照体积比加入悬浮液中,并搅动反应一段时间。

加入羧基活化交联试剂,如EDC和NHS,进行交联反应。

通过洗涤和离心,去除剩余的试剂,得到羧基磁珠偶联抗体。

(3)应用制得的羧基磁珠偶联抗体,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富集和纯化,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

其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分析检测、免疫印迹、免疫染色、酶标记、患者体内药物动态监测,等等。

三、羧基磁珠偶联抗体的应用(1)生物分析检测磁珠偶联抗体技术在药物研发和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其技术的独立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磁珠偶联法不仅可以对高丰度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同时还能够快速、稳定地分离寡肽、肽类、多肽、基因、DNA等生物分子物质。

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生医、食品安全检测、化妆品等。

(2)临床医学磁珠偶联法能够在病人的外周血液中寻找和规律分析少量的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 (ctDNA)。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对于人类来说,一些微生物有益的,还有一些微生物对于人类是有害的,这些有害的微生物不但会致使食品腐烂,同时也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从而对于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大量的微生物分布于空气和水中,因此对于微生物进行提取和检测的过程中,适合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微生物;检测方法;进展研究1.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重要性分析首先,因为在食物当中有着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所以很多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则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为了人们的健康安全以及食品安全,对于微生物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医院中的病人在受伤之后发生的感染现象,与微生物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对于医院方面进行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有利于对医院的感染现象进行控制,并能够对于感染现象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最后,微生物污染现象大部分是通过空气来进行传播的,所以封闭、温暖、潮湿的室内通常会为微生物的污染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对于室内进行微生物检测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活在室内中的人们健康不会受到微生物的损害。

2.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方法进展研究2.1生物化学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分为基因探针检测和PCR检测。

所谓PCR检测其原理就是通过体外酶促反应来进行DNA的合成,通过扩增物的识别过程就能够实现对于菌群的检测。

PCR检测的优点在于灵敏度较高,且能够对于细菌当中存在的拷贝基因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无需增加菌群数量即可完成筛选过程,进而提升进行筛选的成功率。

PCR检测的缺陷在于食物、增菌培养基等其他微生物中的DNA 中所具有的TAP酶抑制性特征,会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另外,PCR的检测过程是较为严格的,如果外源性细菌的DNA进入到了该检测过程中,那么就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如果出现装配失误过程,也会对于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变异迅速,快速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前进着。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基因芯片、多聚酶链反应等,该文对这些检测技术进展做一综述。

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又称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放线菌、朊粒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感染、过敏、肿瘤、痴呆等疾病,也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出现的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西尼罗病毒感染等疾病的传染性极强,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对病原体的检测必须做到快速、准确。

常规病原学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而且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原学诊断已不再局限于病原体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检测手段不断出现并被应用于临床和实验室J。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检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快速省时、无污染、结果精确,可以准确灵敏地鉴定病原微生物。

1传统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以染色、培养、生化鉴定等为主,将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是对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疾病进行病原学诊断的常用方法。

1.1直接涂片镜检病原微生物体形体积微小,大多无色半透明状,将其染色后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其大小、形态、排列等。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简便快速,对那些具有特殊形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仍然适用,例如淋球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螺旋体感染等的早期初步诊断。

直接涂片镜检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在基层实验室里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手段。

1.2分离培养与生化反应分离培养主要用于临床标本(如血液、痰、粪便等)或培养物中有多种细菌时对某一种细菌的分离。

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时间,检测周期较长,不能同时处理批量样本。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对食品微生物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时间长、灵敏度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加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

免疫磁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免疫磁珠技术是将磁性珠子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磁性珠子的快速分离和富集目标微生物,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

磁性珠子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来实现珠子与微生物的快速分离。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不受样品复杂性的影响,适用于多种样品类型和微生物种类的检测。

二、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肠道致病菌检测肠道致病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检测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肠道致病菌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等多个步骤,耗时长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而免疫磁珠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的抗体富集目标微生物,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多个步骤,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同时,免疫磁珠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微生物,并且不会产生假阳性结果。

2.食品中的真菌和酵母菌检测真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其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真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等多个步骤,耗时长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而免疫磁珠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的抗体富集目标微生物,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多个步骤,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同时,免疫磁珠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微生物,并且不会产生假阳性结果。

3.食品中的病毒检测食品中的病毒是一种比较难以检测的微生物,其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多个步骤,耗时长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而免疫磁珠技术可以通过特异性的抗体富集目标病毒,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的多个步骤,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对食 品 当中含有 的微生 物进 行检 测 时 , 首 先要
使蛋 白质 改变性质 , 使DNA双链 解旋 红试验 、 V— P 试验 、 硝酸盐还原试验 、 明胶试验 等。 虽然 设置 高温环 境 ,
然 后马上 进行 降温 , 使每 条DNA单链 退 利用这 些传 统检 测办法 也可 以达到检 测 目的 , 但 确实 改变为 单链 ,
子。 完成 此类 检 测 的全部 过程 一般 需要 一小 时 。 如果 操作 、 成 本低 等 , 当前 广泛 应用 于微 生物 检测 和 其他
依据理论研 究 , 利用PC R技术在极短 的时间 内就可 以 领域 当 中。
检测 到食 品样 品 中含 有病 原 菌的数 量 , 即使 只 含有 1 2 . 5生物传 感 器 生物 传感器将 固定化 的生物成分 当作 本身的敏感
的生物 检测技 术 中得 到普遍 应用 。 基 础 上 , 创新 发 展 了实 时定量
P C R技术 , 两者的基本原理一致 , 但定量技术原理 不一
细菌在 培养 基 内不断生 长繁 殖 , 同时 会改变 培养
致。 为 了保证 实 时定量 技术 的特异 性 能 , 在 实 时定量 基 的大 分 子 电惰 性 物 质 , 使 其成 为小 分 子 电 活性 物 技术 中应用 了荧光染料 和探针 , 并且 荧光信 号的强 弱 质 , 同时 使培 养基 的导 电性 发生 一定 的改 变 , 利 用测
色物质 , 依据 颜色 的深浅不 同进行 定性 、 定量 , 来检测
对应微 生物 。 运用 这种方法 , 可 以大量节 省检测 时间 ,

准确定应 用不 同的检 测方法 , 当然也可 以综合运 用多 种检 测方法 , 以保 证检测质 量 , 收 到 良好 的检测效 果 。

免疫磁珠富集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i的应用

免疫磁珠富集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i的应用
南昌大学谢芳等将活化羧基化超 顺磁珠与黄曲霉毒素 B1 单抗偶联得到 免疫磁珠,并对偶联条件、富集条件 进行优化,结合 ELISA 法检测酱油基 质中的黄曲霉毒素 B1。最优条件为: 偶联体系缓冲液 pH 7.4,抗体磁珠比
为 55 μg/mg,前处理体系为 20% 甲 醇 -PBS。所用时间为 2 h,极大地缩 短了检测时间。结果表明:ELISA 线性 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84 2,相对 标 准 偏 差 为 7.2%~13.7%。 评 价 了 直 接法与间接法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 直接法的抗体偶联效率比间接法更高, 而在免疫磁珠用量较少时,间接法对 黄曲霉毒素 B1 回收率更高,尤其对痕 量黄曲霉毒素 B1 样本。实验证明该法 可快速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 B1,灵 敏度高,准确性好。
关键词:免疫磁珠;黄曲霉素 B1
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 物,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及特曲 霉等产生。黄曲霉毒素在土壤、动植物、 各种坚果中广泛分布。在大豆、稻谷、 玉米、牛奶、酱油、食用油等制品中也 发现大量黄曲霉毒素 [1]。黄曲霉素 B1 (AFB1)对人类具有极高的毒性、致 癌性、致畸性等。也是目前最强的化学 诱变剂,被定为Ⅰ类致癌物,痕量的黄 曲霉素 B1 长期接触食用也会对人体产 生严重的危害。WHO/FAO 规定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最高含量为≤ 20 μg/kg。 黄曲霉素 B1 不易被降解,其热稳定性 强,日常烹饪无法有效将其杀灭。因此, 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的方法对食品中的 黄曲霉素 B1 进行检测尤为必要 [2]。
黄艳梅等采用 EDC/NHS 法制备免 疫磁珠,对原料乳中黄曲霉毒素进行 检测,其检出限为 0.1 μg/L,且与真 菌毒素及其他添加物无交叉反应,结 果与 ELISA 一致。

磁珠分离技术

磁珠分离技术

磁珠分离技术摘要:磁珠分离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分离技术, 它利用其表面修饰的磁性颗粒对生物分子或细胞的亲和结合而进行分离, 能对待分离或待检测的靶标进行高效富集, 是一种方便、快速、回收率高、选择性强的方法。

磁珠分离技术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目前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基本概念磁珠磁珠是一种通过一定方法将磁性无机粒子与有机高分子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体积在几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的载体微球。

载体微球的核心为金属小颗粒, 常为铁的氧化物或铁的硫化物, 核心外包裹一层高分子材料, 最外层是功能基团, 载体微球表面可根据需要赋予不同的功能基团(如-OH、-COOH、-CHO、-NH2,—SH、—CONO2、—CONH2、—SO3H、—SiH3、—环氧基、—CHCl等),使其表现具有疏水-亲水、非极性-极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等不同物理性质。

同时具有磁响应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具有磁导向性。

由于载体微球表现的物理性质不同, 可结合不同的免疫配基, 如抗体、抗原、DNA、RNA 等。

应用于磁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微球应具备以下特点: 粒径比较小, 比表面积较大, 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使用寿命长; 具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 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 粒径均一, 能形成单分散体系; 悬浮性好, 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

载体微球有纳米级、微粒级的, 纳米级的载体微球与微粒级的载体微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尺寸小, 扩散速度快, 悬浮稳定性好; 比表面积大, 偶联容量大; 超顺磁性, 能快速实现磁性粒子的分散与回收。

磁珠的制备方法:共沉淀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包埋法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等。

免疫磁珠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 IMB) 简称磁珠,免疫磁珠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作者:袁亚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年第10期袁亚娟(咸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具备的必然因素,面对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十分关注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

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和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检测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确保食品真正质量,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1 开展微生物检测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工作人员及活动规定。

必须保证参加检测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并通过相关的考试后,持证上岗才能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尽可能降低人为问题的制约。

检测过程需要按照相关的活动规范和流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认真的进行抽样活动,采用先进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②存放装置。

若想检测过程顺利进行,除了确保实验室有必要的设施外,还应该重点考虑装置存放的条件和要求。

③装置和药品的配置。

在各项装置进行安装时应该对气温进行调节,确保其安稳,对装置气温稳定性合乎规定要用的具体时间详细记录。

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种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并通过感应设备对其运作状态进行监测。

对于药品的配置,培养基往往在121℃下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法灭菌15 分钟;较为敏感的培养基一般采用膜过滤法。

④样本的处理。

在样本收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抽样活动是在无菌环境下展开的,有效避免了样本被污染。

在样本输送时,应该防止样本受到光线的影响而出现污染现象,抽样之后就应该及时将其送至测试场地。

一般样本输送时间要控制在3h 内,如果无法及时送到,要确保在近乎之前的气温时将其完整的存放。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应用一、前沿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IMB) 是将免疫学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磁珠特有的磁响应性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是一种特异性强、灵质纯化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抗原纯化手段。

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

目前该项技术在细胞分离、蛋白、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最有推广价值的技术之一。

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介绍1、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原理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

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

2、免疫磁珠法分类⑴、阳性分离法磁珠结合的细胞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的细胞⑵、阴性分离法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细胞,游离于磁场的细胞为所需细胞。

一般而言,阴性分离法的磁珠用量比阳性分离法的大,阳性分离法用的更多。

磁性微珠是以金属离子为核心,外层均匀包裹高分子聚合体的固相颗粒。

磁性微珠上既可标记针对某种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直接法); 也可标记羊抗鼠IgG抗体(间接法),使分离细胞的范围大大扩大。

3、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基本技术路线:制成磁性材料的微球,再在微球表面引入活性基团,通过载体表面偶联反应可将抗体结合到载体上,形成免疫磁性微球。

优质微载体的性能:合适且均一的磁响应强度,较小且均一的粒径,稳定均一、特异吸附的表面性能。

4、该技术的主要优点⑴、细小而均一的微球为配基与受体的反应提供了较大的接触面积⑵、磁珠的磁性使其可以用磁力收集器方便快速地获得分离,且对被分离物无损伤⑶、检测复杂的生物样本和食品样本等时受到颗粒性杂质等的影响较小⑷、作为一种流动性的固相支持物,其洗涤和反应都进行得更加充分三、免疫磁分离技术的应用1、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使用IMB进行分离细胞有两种方式;直接从细胞混合液中分离出靶细胞的方法,称为阳性分离;用免疫磁珠去除无关细胞,使靶细胞得以纯化的方法称为阴性分离。

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磁珠免疫富集技术是一种在蛋白质检测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抗体与磁性珠子的结合,可以高效、快速地富集并纯化目标蛋白质分子。

本文将介绍磁珠免疫富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一、磁珠免疫富集技术的原理磁珠免疫富集技术通过在磁性珠子表面固定特定抗体,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高效地富集出来。

该技术利用了磁性珠子的磁性质,使得在加磁场的作用下,磁珠可以被很方便地分离和洗涤。

同时,磁珠的大比表面积和高亲和性受体的多价结合,使得该技术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二、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1. 蛋白质组学研究: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富集目标蛋白质,可以降低复杂样品的复杂度,提高蛋白质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技术在富集血浆中低丰度蛋白、标记蛋白组学和糖基化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广泛。

2. 蛋白质定量分析:磁珠免疫富集技术结合质谱分析,成为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之一。

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富集到磁珠上,可以消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标记物的探索和发现,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抗体固定在磁珠上,并结合共免疫沉淀、串联亲和纯化等技术,可以高效地富集并研究蛋白质复合物、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结构等。

4. 转化医学研究:磁珠免疫富集技术在转化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富集和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外囊泡和循环肿瘤细胞等,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基因治疗和个性化医疗等方面。

三、总结磁珠免疫富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在蛋白质组学、蛋白质定量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韩悦 等[6]对 辽 宁 近 海 海 域 淤 积 海 水 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及 贝 类中的甲型肝炎病毒 ( HAV) RNA 的污染进行研 究。他们采用石英粉滤柱法浓缩水样, 并应用套式 PCR 技术从鲅鱼圈月牙湾淤积海水中检出 RNA, 结果表明月牙湾近海海域存在 HAV 污染; 同时应 用抗原捕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AC- PCR) 在辽宁 沿海地区的毛蚶、蚬等贝类中检出 RNA 阳性。麻 痹性贝毒(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是一 种由甲藻类浮游生物产生的麻痹性神经毒素, 也是 引起食用水产品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Luca 等[7]建 立了 PCR 快速检测 Alexandrium 属和 A.minutum 污 染贻贝中的所有毒素种类的方法, 结果表明: PCR 是 一 种 直 接 检 测 贻 贝 中 目 标 浮 游 生 物 有 效 的 、特 异性强的方法。
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水产食品对人产生危害, 表 现 为 胃 肠 炎 、腹 泻 、发 烧 、呕 吐 、败 血 症 、痢 疾 等 主要症状。这些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 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水产及其加 工品的微生物检验主要是针对一般的污染 ( 如大 肠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 如沙门氏菌、副溶血 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氏菌等) 。常规的 微生物学检验通常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 学试验来进行判断, 具有操作复杂、手工劳动量
在早期, 利用多重嵌套式 PCR( ABC- PCR) 扩 增, 从滤食性软体动物中提取的 DNA 片段, 通 过 分析PCR 扩增后的限制性片段和 DNA 序列对 人 类 粪 便 中 的 隐 胞 子 虫 ( Cryptosporidium spp) 和 贾 第虫( Giardia duodenalis) 进行检测和鉴定。Couso 等[13]在 贻 贝 的 DNA 中 插 入 隐 胞 子 虫 和 贾 第 虫 的 基因片段, 从而建立目标检测基因, 再利用 ABC- PCR 方法检测, 结果表明该法非常适用于贝类中 隐胞子虫和贾第虫的检测。

磁珠分离技术

磁珠分离技术

磁珠分离技术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磁珠分离技术摘要:主要介绍了磁珠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有它的特点。

磁珠分离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这里详细说明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结构以及有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它的一些重要特性,以及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并且详细说明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重要应用,为帮助同学了解记忆,例举了一些该技术的应用实例。

基本概念:磁珠是一种包被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功能化载体, 可分散于基液中形成磁性液体材料, 它兼有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磁性颗粒材料的双重特点, 从而使固一液相的分离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磁珠法的出现和应用,给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手段和武器, 也给大、中学生对的直观认识提供了一个简捷、客观的实验途径。

其中最常用的事免疫磁珠技术。

原理: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

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

特点:应用于磁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微球应具备以下特点: 粒径比较小, 比表面积较大, 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使用寿命长; 具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 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 粒径均一, 能形成单分散体系; 悬浮性好, 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

载体微球有纳米级、微粒级的, 纳米级的载体微球与微粒级的载体微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尺寸小, 扩散速度快, 悬浮稳定性好; 比表面积大, 偶联容量大; 超顺磁性, 能快速实现磁性粒子的分散与回收。

免疫磁珠(Immonumagnetic beads,IMB简称磁珠),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

免疫学技术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免疫学技术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免疫学技术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综述胡金强;雷俊婷;詹丽娟;纵伟;白艳红;景建洲;孙新城;董彩文【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对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免疫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食品中待检靶抗原的筛选与纯化、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合理应用,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这2个相矛盾的方面的统筹提高等问题有待解决。

【总页数】5页(P7-11)【作者】胡金强;雷俊婷;詹丽娟;纵伟;白艳红;景建洲;孙新城;董彩文【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TS207.4【相关文献】1.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佟平;陈红兵2.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 王晓辉;徐涛涛;黄轶群;赖克强;樊玉霞3.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孔玉方; 王慧煜; 韩雪清4.分子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邵炳[1]5.PCR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余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4 5
3、小结
IMB技术在微生物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方便有效性主要在于 代替了常规的选择性增菌培养过程,可特异地将目的微生物从样品中快速分离 出来。与其他先进检测技术结合使用,充分发挥二者优势,还能节约更多时间、 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目前在免疫磁珠的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制备难度大,要获得均匀性 好、超顺磁性、粒度适中、易于结合蛋白质的磁珠很难。现今大部分的磁珠市 场被瑞士Dynal和德国的Miltenyi两大公司所占有,其产品价格昂贵,这极大地 限制了免疫磁珠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及应用。因此,商业化生产优质的国产免疫 磁珠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 前景定会更加广阔。
全自动免疫磁珠技术细胞分选系统Aut磁性微球
1.3 IMB技术的基本原理
特异性抗体
磁珠
免疫磁珠
加入待测液中
抗原-抗体-磁性免疫 复合物
磁 性 外 力
撤去磁场
抗原鉴定
复合物分离出来
以细胞分离为例图解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
1.4 IMB技术作用方式
直接法是先用抗体包被磁珠,使 抗体与磁珠给合(物理吸附或化学 免疫磁珠分离 技术 结合),再加入抗原物质,二者结合 形成磁珠-第一抗体-抗复原合物, 在磁力作用下, 与其它物质分离。
支援 等 人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特异性,以及量子点荧光标记的 高灵敏度,免疫磁珠磁性分离,免疫量子点荧光标记联合应用的检测方法, 对 阪 崎 肠 杆 菌 试验结果表明,能在2h内对乳制品样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且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达10²cfu/mL), 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References:
[1].苏惠玉, 谢荣珍与牛建军, 免疫磁珠捕获结合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中黄曲霉菌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10(10): 第287-291页 [2].费枫与黄迅辰, 免疫磁珠的原理与特性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浙江畜牧兽医, 2014(05): 第43-47页. [3].刘细霞与涂俊铭,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的进展.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12): 第956-960页. [4].盛跃颖与陈敏,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05): 第478-481页. [5].杜强与屠博文, 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检测沙门氏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5): 第1836-1839页. [6].支援等, 一种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新方法——免疫磁性分离荧光标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05): 第231-233+245页. [7]马燕萍.免疫磁珠技术简介[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l0: l0. [8]范蓉,钱和年.免疫磁珠技术一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21(1):3. [9]陆东东.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检验. l999.14(2): 10. [10] Petzinger E, Weidenbach A. Mycotoxins in the food chain:erole of ochratoxins[J]. 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2.76(3): 245-250. [11] Petzinger E, Ziegler K. Ochratoxin A from a toxicologica1 perspective[J]. Vet Phamacol,2000,23(2):91-98. [12] Studer-Rohr I, Dietrich D R, Schlatter J, et a1. The occurrence ofochratoxin in coffee[J].Food Chem. Toxicol..1995,33 (5)34l-355.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吴莹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21期现如今,随着社会大众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微生物污染问题,因为其普遍性、严重性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微生物检测技术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近些年来几种常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方便他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为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一、生化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在对食品中病原菌进行检测时,通常情况下会利用生化技术来进行最终的确认。

现如今已经生产出很多比较微型的生化试剂盒,以此来尽可能地节省样品的分析时间与投入成本。

除了生化试剂盒,还有机构进行了细菌生化检测仪器的开发,利用这些仪器能够检测出细菌的具体种类。

二、免疫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免疫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免疫扩散法、免疫沉淀法等等。

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通常使用的都是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技术,通过与生物素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另外,这种方法下生产出来的检测试剂盒,也可以检测出一些病原菌。

尽管免疫检测方法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改善,比如灵敏度比较低、假阳性较多。

三、代谢检测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微热量计检测技术。

微热量计检测技术主要就是通过测定细菌在生产过程中热量出现的变化,从而对细菌进行检测。

微生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可以利用相应的仪器来测量具体的热量数据,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信号数字模拟界面在纪录器上绘制对应的热曲线图。

根据具体的实验所得的热曲线图对细菌进行鉴别,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2.放射测量检测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根据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的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将待检测的细菌样本放入碳水化合物,或者是盐类等分子中进行检测。

细菌在生长的过程中,这些底物会被利用,并且释放出相应的碳水化合物。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常见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常见应用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常见应用冯涛201114912 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摘要: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IMB )是生物检测技术的一种具有分离迅速和无需离心等优点。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以其靶向特异性强、操作方便、分离高效的优点,迅速渗透到药剂、病理、生理、药理、微生物、生化及分子遗传学等各个领域,尤其在药物靶向制剂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在微生物检测、细胞分离、蛋白质组学等方面也多有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在细胞分离、蛋白、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目前最有推广价值的技术之一关键词:免疫磁珠;分离;检测;1.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B) 是将免疫学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磁珠特有的磁响应性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是一种特异性强、灵质纯化敏度高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抗原纯化手段。

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2〕。

其原理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

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3〕。

1.1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分类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法按结合的目标物不同有两种方法:(1)阳性分离法,磁珠结合的物质就是所要分离获得目标物质(2)阴性分离法,磁珠结合不需要的物质,游离于磁场的细胞为所需物质。

一般而言,阴性分离法的磁珠用量比阳性分离法的大,阳性分离法用的更多。

磁性微珠是以金属离子为核心,外层均匀包裹高分子聚合体的固相颗粒〔4〕。

磁性微珠上既可标记针对某种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直接法); 也可标记非特异抗体(间接法),使分离细胞的范围大大扩大〔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IMB技术在病毒检测中应用
研究者利用抗病毒表面蛋白的单抗或多抗,开发了能捕获病毒颗粒的免疫磁珠, 并对其应用时各个影响因素(孵育温度,时间等)进行了初步评估,证明了利用免 疫磁珠技术可捕获病毒颗粒并用于各种检测的可行性。
如Park 等 制备了针对诺如病毒(norovirus)的GⅠ- 1和 GⅡ- 4 外膜蛋白的多克 隆抗体,与磁珠偶联获得了相应的免疫磁珠后,采用 IMBS 技术与荧光逆转录 PCR 联用(IMBS-real-time RT-PCR),对人为污染已知量的诺如病毒的草莓进行 检测,结果表明其检出限可低至 3 ~ 7 个 RT-PCR 单位。
2.7 IMB技术在微生物检测应用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免疫磁珠的质量 2 目标菌、 杂菌及磁珠的比例 3 待测标本的性状 4 磁珠与待测标本的反应条件
2.8 IMB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进展
1
IMB技术结合显色培养基 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
2
IMB技术结合PCR技术 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
2、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大肠杆菌
布鲁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沙门式菌
黄曲霉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阪崎肠杆菌
2.1 IMB技术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GB/T 4789.36-2008)
2.2 IMB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检测 (SN/T 0184.3-2008)
2.3 IMB技术对布鲁氏杆菌检验 (DB32/T-2016)
苏惠玉等人应用 “ 山羊抗黄曲霉菌血清的免疫磁珠 ” 捕获食品中的黄曲 霉菌,不需要进行增菌培养,应用磁捕获-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LMC-FPCR) 技术快速检测鉴定食品中的黄曲霉菌。结果:IMC-FPCR方法检测黄曲霉菌的 最低检测值为2cfu/mL。结论:建立了黄曲霉菌的磁捕获-荧光聚合酶链式 反应法 (IMC-FPCR) ,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黄曲霉菌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但目前在免疫磁珠的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制备难度大,要获得均匀性 好、超顺磁性、粒度适中、易于结合蛋白质的磁珠很难。现今大部分的磁珠市 场被瑞士Dynal和德国的Miltenyi两大公司所占有,其产品价格昂贵,这极大地 限制了免疫磁珠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及应用。因此,商业化生产优质的国产免疫 磁珠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 前景定会更加广阔。
直接法
间接法是先用羊抗鼠IgG(第二抗 体)包被磁珠,使磁珠作为第二抗体 载体,当抗原与第一抗体结合后,加 入带有第二抗体磁珠,磁珠上第二 抗体便与第一抗体结合,形成磁珠第二抗体-第一抗体-抗原复合物, 在磁力作用下,与其它物质分离。
间接法
第一抗体
第二抗体
1.5 IMB技术的优点
特异性强、分离速度快、效率高 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不影响被分离细胞或其它生物材 料的生物学性状和功能等
References:
[1].苏惠玉, 谢荣珍与牛建军, 免疫磁珠捕获结合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中黄曲霉菌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10(10): 第287-291 [2].费枫与黄迅辰, 免疫磁珠的原理与特性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浙江畜牧兽医, 2014(05): 第43-47页. [3].刘细霞与涂俊铭,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的进展.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12): 第956-960页. [4].盛跃颖与陈敏,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1(05): 第478-481页. [5].杜强与屠博文, 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检测沙门氏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5): 第1836-1839页. [6].支援等, 一种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新方法——免疫磁性分离荧光标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05): 第231-233+245页. [7]马燕萍.免疫磁珠技术简介[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l0: l0. [8]范蓉,钱和年.免疫磁珠技术一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21(1):3. [9]陆东东.免疫磁珠技术的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检验. l999.14(2): 10.
磁珠
特异性抗体
免疫磁珠
抗原鉴定
加入待测液中 撤去磁场
抗原-抗体-磁性免疫 复合物
磁 性 外 力
复合物分离出来
以细胞分离为例图解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
1.4 IMB技术作用方式
直接法是先用抗体包被磁珠,使 抗体与磁珠给合(物理吸附或化学 免疫磁珠分离 结合),再加入抗原物质,二者结合 技术 形成磁珠-第一抗体-抗复原合物, 在磁力作用下, 与其它物质分离。
2.4 IMB对副溶血性弧菌检验(DB32/T -2010)
2.5 IMB技术对其余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应用
杜强等人利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与国标法相比,全自动免疫珠分选系统取消了SC和TTB增菌,经BPW 增菌后直接使用系统富集目标菌并接种显色平板。结果免疫磁珠法阳性 检出率为32%,国标法阳性检出率为3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磁珠法取消了二次增菌的步骤,检测时间比国标法节省24 h,且平板 上的单个菌落生长率和菌株特异性也更好。
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 检测中的应用
小组成员:田理刚、、、朱林韬、赵建秋、董唯
目录
1 免疫磁珠技术的介绍 2 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3 小结
免 疫 磁 珠 ( Immunomagnetic bead,
IMB,简称磁珠)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
将固化试剂特有优点与免疫学反应高度
特异性结合于一体的一项新技术。 以免
疫学为基础,渗透到病理、生理、药理、
微生物、生化及分子遗传学等各个领域,
其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
纯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 泛应用。
全自动免疫磁珠技术细胞分选系统AutoMACS Pro
1.2 免疫磁B技术的基本原理
刘琳琳等人利用“自制的金属螯合免疫磁珠”来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 萄球菌。该法能够在30min内富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且检测低限可达 100 cfu。同时磁珠可保持活性达3周以上。此检测方法同传统鉴定和分离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灵敏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支援 等 人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特异性,以及量子点荧光标记的 高灵敏度,免疫磁珠磁性分离,免疫量子点荧光标记联合应用的检测方法, 对 阪 崎 肠 杆 菌 试验结果表明,能在2h内对乳制品样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且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达10²cfu/mL), 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3
IMB技术结合免疫学技术 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
4
IMB 技术结合电化学技术 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
5
IMB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 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
3、小结
IMB技术在微生物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方便有效性主要在于 代替了常规的选择性增菌培养过程,可特异地将目的微生物从样品中快速分离 出来。与其他先进检测技术结合使用,充分发挥二者优势,还能节约更多时间、 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