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老子》五章 翻译
——学习经典,翻译只是工具,意会才是正道啊。
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长距离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必要去乘坐;虽有兵器武备,却没必要去布阵打战。使天下回复到人民都结绳纪事的远古状态之中。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老子》五章 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那个大道。
《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不过,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
道名也是可以命名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道之名。
无,天地的本初。
《老子》五章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 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 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老子》的历 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 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 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 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 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 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 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 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 “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 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 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 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 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是老子提出的 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 “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通俗地说就 是崇尚原始人,他们因思想简单而生活最快 乐.
老子希望人们放弃物欲的外诱惑, 追求恬淡宁静,保持内心安足, 以免伤身损寿。
老子第七十八章
改变, 替代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之《老子》五章
作者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名老 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 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 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 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 《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老子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主张是“无为而 治”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 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 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 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课文-高中语文《老子五章(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课文-高中语文《老子五章(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老子五章(高中选修版)课文-高中语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
无,是天地的开端。
有,名万物之母。
有,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道经-第五章》(老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老子》道经·第五章
关于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译文
天地视万物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
所以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是一律平等无私的。
圣人的眼中,百姓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所以圣人对待所有的百姓是一视同仁的,不会有分别心。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五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老子》 又称《老子五 千文》 、《道德经》或《 道德真经》。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 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 要经典。
《老子》以“道”解释 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 其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 道,道法自然”)。 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
老子的思想: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 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 的状态,见素抱朴。 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 恢复本真,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 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 若反。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 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思想:
“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的社会 “无为而治” ——治国方略
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 “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 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 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 一种理想的境界。
《老子》五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 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 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有三宝,持而有之。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 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 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不恃功而骄。
第一章
• 【参考译文】
•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说 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用来称 名天地的本始;“有”,用来称名万物的根源。所以 要从“常无”中去观察体悟“道”的奥妙;要从“常 有”中去观察体悟“道”的终极。“无”和“有”这 两者,同出一源而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很玄妙的。玄 妙又玄妙,是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
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 生观念适度地配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 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 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 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 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 ——林语堂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
【参考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就知 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 什么是不善。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 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声音由互相对立而谐和, 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 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事万物生长 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的发展),而不以为恩泽在己,功 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才不 会失去。
《老子》五章(新人教版)
译文: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 ,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七十八章
理解: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老子五章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第1章至第9章《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注释】[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为什么要认为“道”是“无名”呢?“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黑格尔的《逻辑学》。
与《老子》相同,黑格尔也是从“无”开始。
进而进入“实有”。
之所以是这样,因为认识本身有一种将整个世界统一起来的“内在冲动”;而在还不能认识物质的内在联系之前,只好借助想象了。
这或许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态度,但却是正确的思维方向。
这里还涉及了一个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即“名”。
什么是“名”呢?例如“桌子”、“椅子”,这都是“名”;而在“名”之外,“桌子”、“椅子”的物质实体独立存在。
但是宁可说,“名”或者要比简单的“名称”具有更高级的意义。
特别是结合哲学的一般课题所要考察的。
与“名”相对立的概念是“实”。
什么是“实”?如果联系前面的解释,那么可以说,无论你叫它“Desk”也好,桌子也好,无非都是指同一类或同一个东西。
以上可以说是对“名”、“实”的最简单的理解。
但就是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例如法、儒。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引起许多学派的争论呢?大体上说,凡认为“名”比“实”重要的,都可以归为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实”比“名”重要的,则可以归为以法家学派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流派。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例如老子就主张“实”更加居于首要的地位,但很难说老子是个“唯物主义”哲学家。
更进一步说,“名”、“实”的争论也体现了不同的流派对于政治本身的理解的不同。
例如孔子认为,政权应该将“正名”放在一个首要的地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老子五章》古今正解
《老子五章》古今正解[原文][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文正解]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术而已;名可名也,非常名也,谓而已。
故,常道者,恒无为也,复归于无极;常名者,恒无象也,复归于混一。
名于天地之始者,无也;名于万物之母者,有也。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无而或常有之,有而或常无之,是以皆不可以物观之者,玄也;亦无亦有,亦有亦无,是以不可分而合一者,道也。
合常无有而观于道,以知众妙。
是以道者无物之物,天地之始复万物之母。
知之者莫不通矣,从之者莫不治矣,执之者莫不成矣,失之者莫不殆矣。
故字之曰道。
[今文正解]道可以阐述,不是“恒常之道”,术用而已;名可以命名,不是“恒常之名”,指称而已。
所以,称之为“恒常之道”者,总是无所行为,复归于无极莫测;称之为“恒常之名”者,总是无所征象,复归于混沌纯一。
“天地出现之始”,则命名为“无”;“万物发源之母”,则命名为“有”。
所以,以其总是无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天地出现之始”而称为“无”的存在运行之微妙;以其总是有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万物发源之母”而称为“有”的规律制约之要求。
“无”却又总是存在,“有”却又总是虚无,都不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认识这两者,可称为“玄”;既虚无又存在,既存在又虚无,因此两者不可区分而合一,这就是“道”。
结合永远虚无和永远存在为一体来观知道,能够以此知晓一切奥妙。
因此,道是没有物象的物,既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
知道它就没有不通晓的,依从它就没有不治理好的,执守它就没有不成功的,失去它没有不衰亡的。
所以给它取字为“道”。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原文][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高二语文《老子》五章
七十八章: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 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 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 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 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 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灾祸,才配做天下人的君 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 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 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 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 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 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 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 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 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 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 子辩证法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
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对立统一的法则。世间万物,都是相 对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第二层意思: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
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
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作妄为。
十九章
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 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 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依从:显露 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 没有忧愁。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 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不善。所以,有无 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构成,长 短由互相对立而显现,高下相对立,音声相和谐, 前后相跟随。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 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干涉始源。 (圣人)生养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虽然推动万 物生长,却不倚仗功劳,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 不居功,所以(功)才不会失去。
《老子》五章译文及导读
《老子》五章译文及导读《老子》五章译文及导读【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
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
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2 《老子》五章
• 4.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 天下主。正言若反。
• 5.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著 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 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道”是 “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 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 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 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 陈鼓应等《老子评传》
• 研习思考 1、《老子》的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 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 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 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 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节有共同之处?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 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
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行望,鸡犬之声相闻,名至老死不相往来。
•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 “柔”“弱”“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 理解与评价?
•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张岱 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完整版)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能叫出来的名词,就不是永恒的名词。
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常有和常无同出一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玄妙的道理。
玄妙啊玄妙,玄之又玄,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下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恩泽在已,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讲仁和义,人民才能够回到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第七十八章【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
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
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翻译与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翻译与解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01;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0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03?虚而不屈,动而愈出04。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05。
今译天地无偏爱,以万物为祭祀的刍狗;圣人无偏爱,以百姓为祭祀的刍狗。
天地之间,宽广空虚,就像风箱冶铸,空虚的气流而用之不尽,愈使用而气流愈多。
言多自穷,不如缄默无言。
评议《老子》之书,作为哲理散文诗,常用巧比曲喻手法,段与段之间,往往似断非断、似续非续,有断续之妙,但却令人费解。
正如林希逸所言:“大抵老庄之学喜为惊世骇俗之言,故其语多有病。
”所谓“语多有病”,是指蕴含奇曲,令人不解。
但他又赞美《老子》书曰:“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到哉!”林希逸对本章所使用巧比曲喻、喻中设喻手法,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对读者解读此章,颇有帮助。
林氏对此章的评论,可归纳为这样三点。
其一,林氏曰:“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物相忘也。
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恩,与民相忘也。
不仁,不有其仁也。
刍狗,已用而弃之,相忘之喻也。
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不仁,犹不德也。
《庄子· 齐物》曰:‘大仁不仁。
’《天地》曰:‘至德之世,相爱而不知以为爱’。
亦此意也。
”其二,林氏曰:“此章大旨不过曰天地无容心于生物,圣人无容心于养民。
却如此下语,涉于奇怪,而读者不精,遂有深弊……橐籥之于风,亦何尝容心?天地之与生物,亦何尝容心?故以此喻之。
况用之则有风,不用则无,亦有过化之意。
数,犹曰每每也。
守中,默默闭其喙也。
意谓天地之道不容以言尽,多言则每每至于自穷,不如默然而忘言。
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亦此意也。
”其三,林氏曰:“但圣人(指孔子)之语粹而易明,此书(指《老子》)则鼓舞出入,使人难晓。
或者以为戒之多言,则与上意不贯矣。
如此看破,非为一章之中首末贯串,语意明白,而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到哉?”林氏此说,颇有见地。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是《道德经》中的五个核心章节,被公认为老子思想的集中展示。
本文将为您呈现《老子五章》的原文和翻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精髓。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以命名的,不是永恒的名。
无名的是天地的起源,有名的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常常没有欲望,以观察其奥妙;常常有欲望,以观察其局限。
这两者,虽然从同一来源,但却有不同的名称,统称为玄。
玄中又有更深奥的存在,这是一切奇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会有丑;人人都知道善是善,就会有恶。
因此,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长和短相比,高和低相对,音声和谐相合,前和后相随。
所以,圣人对于无为的事,不使用言语教导,万物自然而然地成就而不加斥责;生而不占有,为而不依赖,功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才不会离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谛〕视其〔精〕,复〔小〕极。
〔苦〕于不〔劲〕,则无所不〔亡〕。
翻译:不推崇贤人,使人民不争;不追求稀有的珍品,使人民不去偷窃;不显露可欲之物,使人民的心不烦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之道就是内心虚空,胃口满足;意志温和,骨骼坚强。
常常使人民无知,无欲。
使人们回归纯粹,再度精神集中。
在不勉强之下,就无所失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五章课件
解词:
读其文
绝:抛弃,摒弃 文:统治者建立的文治法度
见(xiàn):表现,显露
素:未染色的丝
朴:未雕琢的木头
译文:
读其文
抛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 放弃巧和利,盗贼才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 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 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悟其道
1. 在这一章中同样包含着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矛盾、对立的事 物双方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
弱→强
柔→刚
辱→荣
悟其道
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先以水为例告 诉我们最柔弱的水能够战胜最坚硬的东西。是不是所有柔弱的事物都可 以转化为强大呢?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为人处世之道,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领悟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 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 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 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读其文
解词: 莫:没有一个 易:代替
垢:耻辱
柔弱于水:状语后置句 莫之能胜:宾语前置句
读其文
译文: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 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 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 (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没有人 肯去做。因此圣人说:(若)能承担国家 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 (若)能承 担国家的灾难,才算是天下人的君王。正 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形象。
《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老子》第五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
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引语]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
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
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能叫出来的名词,就不是永恒的名词。
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常有和常无同出一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玄妙的道理。
玄妙啊玄妙,玄之又玄,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下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恩泽在已,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
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讲仁和义,人民才能够回到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柔弱的本性。
弱之所以能够胜强,柔之所以能够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
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向远方迁移。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地方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
(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