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农史与农耕文化节策划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其他事宜另行通知。
4.通过参观省博物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加强同学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活动主题
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
四、主办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
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会
五、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日-5月1日
六、活动地点
甘肃省博物馆逸夫科技馆四号厅
第一届“农史与农耕文化节”



甘肃农业大学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会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一、活动背景
2013年3月4日甘肃农业大学胡云安老师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主题报告中表示: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当下,抢救、挖掘、收集、保存、传承农耕文化更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而传承创新区的建成也让农耕文化显现新的生机。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抢救、挖掘、利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时机和条件。当前,则要注重把农耕文化之精髓和现代化主旨相融合,既得现代化之利,又除现代化之弊;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出来,传承下去,并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能量;通过强化农耕文化特有的超强的吸收、消化、包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张力,通过兼收并蓄,让农耕文化不但不消亡,反而能以各种形式流传再现,彰示其万古不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还进一步强调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当坚持固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并重之举措。最后,他希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能够实现:变固态为活态,化腐朽为神奇,赋遗产以生命,寓传统以现代,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具穿透力、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1.传wenku.baidu.com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
2.通过农耕文化主题讲座,在我校大学生中掀起一股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热潮。
3.通过农史类征文比赛的形式引导同学们积极投稿,了解同学们对农史与农耕文化的认知程度,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进而让我校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挖掘我国的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
七、前期准备
1.活动通知及安排(秘书部)
3月30日召开会议,总体安排活动流程,及相关人员制作海报、横幅、场地申请等事宜。
2.制作宣传材料(宣传部)
场地申请(外联部)
拟定于3月31日前提交礼堂门口、横幅宣传场地等申请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嘉宾邀请(办公室)
4.前期准备及会场布置(组织部)
(具体物资见物资准备)
6.活动需要的礼仪、主持人及嘉宾等由各活动负责人联系邀请,热情接待。
7.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做好活动记录,尽量避免请假,有事须及时告知负责人并向活动负责人请假。
8.活动结束后按时做好活动总结和相关材料的入档工作,及时向主办方及其学院汇报活动成果,并将相应的材料及时上报主办单位。
9.活动结束后参加工作的所有人员写活动总结。
九、活动环节
(一)征文比赛(详见征文策划书)
(二)参观甘肃省博物馆(4月5日)
(三)农史与农耕文化主题讲座
时间:4月20日晚上七点半
地点:逸夫科技馆四号厅
主持人:邓斌
主讲人:袁飞
十、后期活动总结
(一)后期总结
由组织部、宣传部做活动总结,图片信息整理及新闻稿的发布提交。
(二)后期奖励(详见征文比赛策划书)
所需物品
所需数量
备注
横 幅
3条
投 影
1台
社联可借
插 线 板
3个
照 相 机
2台
桌 子
1张
林学院借
海报
3张
展 板
3个
林学院借
八、活动前期宣传
4月1日开始,凭借微博、微信、QQ空间、百度贴吧等线上宣传工具进行宣传。
4月5日开始制作横幅悬挂于生活区和教学区以及体育场周围进行预热宣传。
4月5日-4月20日海报张贴于学生活动宣传栏及饭堂的主要人流区(礼堂门口、文科楼门口)。
十一、注意事项
1.以上各项活动经主办方同意后,可寻求社会赞助。
2.对符合相关要求的赞助方可允许冠名相关活动,所有负责该项活动的部门或者个人一律认真对待,不可推脱责任。
3.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需佩戴工作证,且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每项活动都应事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及设备,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5.有些活动需申请场地及租借设备,提前一周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