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群众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确保群众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群众工作人员。
第三条群众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四条群众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二)民主集中原则;(三)公开透明原则;(四)奖惩分明原则;(五)持续改进原则。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群众工作人员职责:(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二)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三)协调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扶贫、救灾、维稳等工作;(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条群众工作人员权限:(一)对群众意见和要求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二)对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三)对群众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四)对群众工作创新举措进行推广和应用;(五)其他依法赋予的权限。
第三章管理与监督第七条群众工作人员选拔任用:(一)群众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二)选拔任用群众工作人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程序;(三)群众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第八条群众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一)考核评价应坚持德、能、勤、绩、廉的原则;(二)考核评价应结合群众满意度、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三)考核评价结果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教育培训、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群众工作人员培训:(一)群众工作人员培训应注重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二)培训形式可采取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三)培训时间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群众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制度群众工作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它的实行是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必要保障。
本文将就群众工作制度的基本理念、实行途径和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一、基本理念群众工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群众路线和人民民主专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全国人民信任、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方针。
这个路线的核心,就是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它强调关注全体人民的福祉,听取人民的真实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推动发展。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对敌对势力实行的政治战略。
这是一种通过人民监督、管理和支配的手段,保护人民权利和利益的制度。
它的实质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行使权力,断然打击那些危害人民群众的敌对势力。
二、实行途径群众工作制度是在党委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发挥,进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工作的制度。
它包括以下具体的实行途径:1.广泛开展群众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开展各种群众性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先进的科技知识,提高人民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
2.积极开展群众参与各类工作的活动。
鼓励群众参与决策、开展评议和监督评比,使群众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参与,提高群众的工作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的协议制度。
3.强化社区服务体系。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要注重构建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切实把群众需求作为中心,注重进行全面覆盖、全面服务,切实改善群众生活。
4.倡导社会主义文化。
广泛倡导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四讲四有”,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升华人民精神境界。
三、重要作用1.深化人民民主专政。
充分发挥人民的民主权利,确保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促进国家法制、文明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2.保障群众权益。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权力及维权力量,为人民群众争取更多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与利益。
服务群众利益工作制度

服务群众利益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服务宗旨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2. 秉持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服务内容1. 政策咨询: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2. 业务办理:依法依规办理各项业务,简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3. 投诉举报:接受群众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投诉举报,及时处理,维护群众权益。
4. 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
5. 其他服务:根据群众需求,提供其他相关的服务。
四、服务流程1. 接待群众: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2. 办理业务: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及时办理群众提出的业务需求。
3. 投诉举报: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
4. 反馈结果: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5. 跟踪服务:对办理完毕的业务,进行跟踪服务,确保群众满意。
五、服务要求1. 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2.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 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办理时间,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4. 注重服务质量,力求让群众满意。
六、考核评价1.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
2. 设立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3. 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问责。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群众工作四个管理制度

一、引言群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特制定以下四个管理制度。
二、群众工作目标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明确群众工作的总体目标,确保群众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 制度内容(1)制定群众工作总体目标: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群众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群众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预期效果。
(2)分解群众工作目标:将群众工作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
(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对群众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3. 制度实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目标的认识。
(2)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群众工作目标的落实。
三、群众工作沟通联系制度1. 制度目的加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2. 制度内容(1)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设立群众意见箱:在公共场所设立群众意见箱,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收集群众意见。
(3)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受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处理。
3. 制度实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沟通联系重要性的认识。
(2)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群众工作沟通联系制度的有效实施。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处理。
四、群众工作服务制度1. 制度目的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提高群众满意度。
2. 制度内容(1)建立群众服务清单:根据群众需求,制定群众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责任人。
服务群众工作系统工作制度

服务群众工作系统工作制度一、总则服务群众工作系统工作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服务群众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
二、工作原则1. 以人民为中心。
服务群众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公开透明。
服务群众工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明白、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3. 规范高效。
服务群众工作应当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力求让群众满意。
4. 改革创新。
服务群众工作要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服务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主要任务1. 政策宣传。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政策法律意识,使群众更好地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2. 为民服务。
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3. 收集民意。
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意愿,积极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发声。
4. 沟通协调。
加强与群众、上级、下级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服务群众工作。
5. 监督执纪。
加强对服务群众工作的监督,严肃查处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四、工作制度1. 首问负责制。
服务群众工作中,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协调、办理事项,确保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2. 限时办结制。
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项,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确需延长的,要向群众说明原因。
3. 一次性告知制。
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项,要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办理流程、时限等相关信息,避免群众多次跑腿。
4. 服务承诺制。
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项,要公开承诺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5. 否定报备制。
对不符合政策法规的服务事项,要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不得擅自作出决定。
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文件

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文件一、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第三条服务群众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条服务群众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的原则,确保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五条服务群众工作应当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服务内容第六条服务群众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疑问,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
(二)事项办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群众事项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诉求受理:设立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四)公共服务: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五)社会事务管理: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六)其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
三、服务流程第七条服务群众工作应当遵循以下流程:(一)接待群众: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需求。
(二)事项受理: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和事项,应当及时受理,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三)办理事项: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高效办理群众事项,确保群众利益得到维护。
(四)反馈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事项办理结果,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五)跟踪服务:对已办理的事项进行跟踪了解,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六)意见征集:积极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四、服务规范第八条服务群众工作应当遵守以下规范:(一)文明服务: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文明礼貌,热情周到,尊重群众权益。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1、群众工作室人员每月5日、15日、25日上午必须到岗,遇有节假日依次顺延,其他时间由村干部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并随时与乡镇群众工作站沟通,代办领办群众应急事项,开展便民服务。
2、群众工作室人员将自己所做的工作、入户情况、排查信访隐患情况、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等情况据实填写工作日志,村支部盖章,上交乡镇群众工作站审查汇总。
3、群众工作室人员要切实指导帮助所在村做好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工作期间,如发生重大信访事件或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群众工作室人员负连带责任。
4、群众工作室人员要因村(社区)制宜,研究制定各自工作计划和目标。
为群众搞好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等,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5、群众工作室人员接受群众信访事项委托后,实行“谁代理、谁负责”原则,代理人员要按有关规定的时限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
短期内确实无法解决的,代理人员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并协助所在乡村(社区)做好信访人员的稳控工作。
6、群众工作室人员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苗头性、倾向性以及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稳控、及时调处,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确保一般矛盾不出村(社区),充分发挥维护地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群众工作站首问负责制度1、群众工作站负责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承办、转办、处理、回复等工作。
2、凡首位接待和受理群众来访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办理,跟踪服务。
3、对反映本辖区范围内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分管领导,迅速组织调查、答复。
4、对群众提及的不属于本辖区职责权限内的信访事项的,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设法接转或指导前往有关职能部门。
5、对主要领导安排有关部门、人员办理的群众信访事项,求助事项,要及时了解办理过程、结果,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信访人。
6、首问责任人接待、转办群众信访事项时要文明礼貌、诚恳热情,不得难为群众。
7、首问责任人的工作应该接受乡镇(街道办)纪委的检查和监督。
群众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室职责1.协助单位党政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协调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协调和配合单位党政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职工信访工作,及时发现苗头和隐患,不断加大调解力度,努力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监督人的作用,及时向单位党政及上级工会反映报告职工思想动态和所需所求,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维护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1.关爱服务职工群众制度。
从职工群众需要出发,积极协助单位党政为职工办实事,广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为职工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方面服务,帮助解决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将群众工作室打造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窗口。
2.下基层一线制度。
群众工作室工作人员要坚持每周1-2次深入基层一线,接近职工群众,深入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
3.职工舆情征集反映制度。
群众工作室要在显著的位置设置群众意见箱,向职工群众公开电话和办公邮箱地址,定期向职工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及时汇集职工群众意见,建立起本单位的舆情档案。
每月至少向单位党政报告一次重要情况和热点问题,重大问题随时报,并将党政办理意见及时向职工群众反馈。
4.领导接访制度。
在单位党政的统一协调下,做好党、政、工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事宜,每周至少轮换安排一名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一天,与职工面对面交流,解答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公开接访的基础上,筛选问题复杂、涉及人数较多、职工特别关心关注的重要信访事项进行约访,主动与职工群众沟通,避免积累发酵、激化升级。
领导干部接访安排情况要向本单位职工群众公告。
5.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坚持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时期集中排查相结合,了解掌握职工思想上的波动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预警台帐。
发现重大问题,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上,及时提请单位党政妥善处理、尽早化解,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
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管理制度

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全体党员干部。
第三条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管理的目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四条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管理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
二、服务内容第五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一)政策咨询: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二)事项办理:为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事项的办理服务。
(三)诉求受理:及时受理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留言等诉求。
(四)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五)其他服务:根据群众需求,提供其他相关的服务。
三、服务流程第六条服务流程主要包括:(一)接待: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做好来访记录。
(二)受理:对群众提出的诉求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受理,不符合条件的说明原因。
(三)办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办理群众的事项。
(四)反馈:及时向群众反馈事项办理结果,对不符合条件的诉求说明理由。
(五)跟踪:对已办理的事项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四、服务制度第七条公开制度:服务内容、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相关信息全面公开,提高服务透明度。
第八条首问负责制度:首位接待人员负责引导、协助群众办理事项,确保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第九条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群众提出的诉求,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限时办结制度:对群众的事项办理,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群众。
第十一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服务制度、工作纪律的,严肃追究责任。
五、服务承诺第十二条服务承诺主要包括:(一)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关于群众工作的六大制度

关于群众工作的六大制度 关于群众工作的六大制度一、民情定期会诊整改制度。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确定为我局的民情会诊日,由局党组牵头, 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联系会,收集基层和群众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研究汇兑。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社会公开。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二、党风政风行风监督评议制度。
要随时保持与行风监督员的联系,随时保持监督渠道的畅通,准确把 握社会各界对审计部门工作的意见、态度和评价,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三、联系点制度。
要合理安排时间,走访我局联系的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及时了解并 解决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主动帮他们跑资金、找项目、寻找致富路子。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四、党员活动日制度。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确定为我局党员活动日,局党支部要组织全 体党员开展为**市发展献一个良策、引进一个项目、做一项义务劳动、慰问一名贫困群众、落实一条整改措施活动。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五、1+帮扶制度。
根据局里的统一安排,每一名党员要与联系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建立 定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 和信息服务。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六、党员下访制度。
每一名党员下基层每个月应不少于 3 天,记好民情日记,帮助基层和 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得少于 3 件。
此项工作由***同志负责。
。
社区群众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群众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社区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全体群众工作人员。
第三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职责:1. 负责社区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2. 负责社区群众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3. 负责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和处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4. 负责社区环境卫生、绿化、安全等工作;5. 负责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及时向上级反映,为居民排忧解难;6.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分工:1. 社区主任:全面负责社区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组织实施各项工作;2. 社区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分管领域的管理工作;3. 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章工作要求第六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1. 政治素质过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2.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3.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4.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认真负责,勤奋敬业;5. 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七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工作要求: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区规章制度;2. 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3. 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4. 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5.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发挥自身特长,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八条社区群众工作人员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
第九条年度考核:1.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业绩、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群众满意度等;2.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3. 对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谈话教育,必要时予以调整。
管用的群众工作制度

管用的群众工作制度一、引言群众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群众工作的实质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群众工作制度,以确保群众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二、建立和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是群众工作制度的基础,是确保群众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上达党委政府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首先要保证群众诉求渠道的畅通,可以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网上留言、群众来信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提出诉求。
其次,要对群众诉求进行及时回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核查、及时处理,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
再次,要加强对群众诉求处理情况的监督,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三、建立群众参与决策机制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是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决策机制,首先要提高群众对决策的知情度,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公布决策信息,让群众了解决策的内容和目的。
其次,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再次,要加强对决策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决策的落地生根。
四、建立群众监督机制群众监督机制是确保群众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首先要加强对群众工作的公开,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公开群众工作的情况,让群众了解群众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其次,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监督权,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核查、及时处理。
再次,要加强对群众监督情况的反馈,及时向群众反馈监督结果。
五、建立群众激励机制群众激励机制是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建立健全群众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群众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群众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群众工作室,是指广大群众自发成立的一种自主性组织,它以为群众服务、以维护群众权益、以倡导群众文化为己任,它在文艺、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一系列领域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因此,为了更好的维护群众的权益,保证群众工作室的活动能够有规划方向的开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尤为必要的。
1. 组织机构制度群众工作室建立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它所属的组织机构,这是保证它正规运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建立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时,首先要确定该工作室的组织机构,明确主要负责人和分工,为日后工作的各项安排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工作任务及职责制度在确立了组织机构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配工作任务和明确职责划分。
在该项制度中,要确立工作室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限。
比如,担任主席的人负责协调群众工作室内部的事务,艺术指导则要负责指导工作室成员在艺术创作方面的发展等等,这些明确的职责划分将有效保证工作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招募和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以群众自发为原则的组织,群众工作室在成员招募和管理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
其中,明确会员加入条件、管理制度、成员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为工作室中成员之间的协作填补了有效保障。
同时,还要制定出排除会员的机制,一旦发现成员存在不符合集体职责的行为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除。
4. 公共制度群众工作室是一个具有群众性的组织,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共制度,包括集体会议、会议记录、记录搜集等方面。
这样能够使得工作室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重要事务的展开更加具有效率性和战略性。
5. 经费管理制度成立一个群众工作室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的,因此经费管理制度也是极为必要的。
在制订经费管理制度时,要明确群众工作室的收入、支出情况,规范集资、筹款等行为,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的规定,减小工作室内的财务风险。
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是指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
这一工作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案管理:按照“一个问题、一份清单、一名负责人”的原则,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每个群众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回应。
2. 工作纪律: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要求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3. 信息反馈:建立群众反馈意见的渠道,鼓励群众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收集和整理反馈意见,并加以回应和解决。
4. 定期会商:机构内部或跨部门之间定期召开会商,讨论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建议,寻找解决办法,并及时跟进落实。
5. 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主动、高质量地开展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工作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动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提高服
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缩小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群众工作积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群众工作管理,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群众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体群众工作相关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第三条群众工作积分管理制度旨在通过量化考核,激励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推动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章积分设置与评定第四条积分分为基础积分和奖励积分。
第五条基础积分根据工作职责、岗位性质和工作量进行设定,具体如下:(一)工作人员基础积分:1. 按月计算,每人每月基础积分设定为100分。
2. 根据工作职责和岗位性质,对部分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加分,如:负责群众工作专项任务的人员每月加10分。
(二)志愿者基础积分:1. 按月计算,每人每月基础积分设定为50分。
2. 根据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和活动类型,对志愿者进行加分,如:参与志愿服务满20小时加5分。
第六条奖励积分根据工作表现、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具体如下:(一)工作表现:1. 主动开展群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每次加10分。
2. 发现并解决问题,得到上级表扬的,每次加5分。
(二)服务质量:1. 工作认真负责,群众满意度高的,每次加5分。
2. 获得群众表扬信、感谢信的,每次加10分。
(三)群众满意度:1. 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达到90分以上的,每次加5分。
2. 获得上级部门群众工作考核优秀等次的,每次加10分。
第三章积分管理与使用第七条群众工作积分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和公示。
第八条群众工作积分可用于以下方面:(一)评优评先:根据积分排名,对积分较高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晋升晋级:积分作为工作人员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培训学习:积分可用于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
(四)表彰奖励:根据积分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群众工作积分实行年度清零制度,年度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可继续累计至下一年度。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群众工作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群众工作室的定位和职责1. 群众工作室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群众、解决群众问题的平台。
2. 群众工作室的职责: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开展群众教育引导;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诉求;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协助基层组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群众工作室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1. 群众工作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主任由基层组织负责人兼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由热爱群众工作、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
2. 群众工作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熟悉群众工作,具备一定的政策法规知识和调解能力;热心群众工作,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群众工作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群众工作室的工作程序和流程1. 群众工作室应当建立健全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工作步骤和责任分工,确保群众工作有序开展。
2. 群众工作室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
3. 群众工作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解决方案,协助基层组织予以解决。
对于不属于群众工作室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当及时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
4. 群众工作室应当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向基层组织汇报,并向群众公开。
五、群众工作室的考核和激励机制1. 群众工作室的工作纳入基层组织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群众满意度、工作创新等方面。
2. 群众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作为其业绩评价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群众工作室职责制度

1.贯彻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落实上级群众工作机构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本辖区的群众工作。
2.掌握舆情。
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思想动态,采集上报社情民意,发现苗头隐患。
做好信息采集、办理、反馈,重要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把群众工作室建成群众意见采集室。
3.化解矛盾。
排查调处社会矛盾,做好思想教育疏导和稳控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中,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办理群众信访事项,维护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规范有序信访。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促进安全家庭(楼院)建设,把群众工作室建成社会矛盾调处室。
4.服务群众。
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对群众需求事项提供代理代办、民生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匡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艰难和问题,把工作室建成便民服务室。
5.丰富文化生活。
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提高泛博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能力,把群众工作室建成群众文化娱乐室。
6.夯实基层组织。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创新基层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抓好党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结力、战斗力,把群众工作室建成基层组织培训室。
1.负责村群众工作室日常工作。
2.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群众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催促、检查、指导工作室各岗位工作开展和落实。
3.安排分配工作室各岗位的日常工作,催促检查指导各项登记、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
4.细化工作任务,指导监督群众工作室各岗位、网格信息员开展各项工作。
5.主持召开群众工作室工作例会,全面掌握辖区工作动态,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6.组织落实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带头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岗在位,按序开展工作。
7.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1.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能当场告知其转送、受理等情况的,应当场告知。
2.收到属受理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在 2 日内转送有权处理的机关办理。
群众工作督查督办工作制度

群众工作督查督办工作制度一、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确保群众工作的实效性,根据党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群众工作督查督办工作,是指对各级党的组织、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履行职责、解决问题、改进作风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推动和督促落实的工作。
二、组织机构1. 群众工作督查督办工作在党的领导下,由各级党的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2. 各级党的组织设立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负责对本级和下级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推动和督促落实。
3. 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设立专门的督查队伍,配备相适应的督查人员。
三、督查内容1. 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情况。
2. 履行职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情况。
3.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
4. 群众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5. 其它需要督查的内容。
四、督查方式1. 定期督查: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按照工作计划,定期对各级党的组织的群众工作进行督查。
2. 专项督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组织开展专项督查。
3. 不定期督查: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对各级党的组织的群众工作进行督查。
4. 查阅资料: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掌握群众工作的情况。
5. 实地查看: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通过实地查看,了解掌握群众工作的情况。
6. 访谈群众: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通过访谈群众,了解掌握群众工作的情况。
7. 听取汇报: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通过听取汇报,了解掌握群众工作的情况。
五、督查结果处理1. 对群众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群众工作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给予批评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
3. 对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工作督查督办机构应当及时向被督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4. 对群众工作督查中发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群众工作的八项制度

群众工作的八项制度(一)建立群众工作宣传教育制度。
把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政策作为镇村两级党支部学习和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增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经验,深刻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小组要联系群众工作实际,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坚持和完善干部包村联户、村两委干部担任信访代理员等措施,推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探索群众教育培训的实效问题,结合“乡风文明新风”、“农民集中培训”、“六五”普法等活动的实施,一方面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提高农民兼职二、三产业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抓好群众法制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尤其是要抓好群众依法维护权益和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宣传教育,有效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二)建立困难群众救助制度。
结合“听民生工程”的实施,重点关注、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安居、民政救济、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生产生活环境等问题,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受到实惠,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继续实施和完善干部扶贫帮困长效机制,深化干部包村联户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让广大干部直接关心、帮扶困难群体,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同时进一步转变信访服务方式,把单一的信访接待、层层转办切实转变到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上来。
(三)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制度。
镇、村两级干部定期到基层走访群众,特别是到矛盾较为集中的部位,了解群众呼声和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拉近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做到“干部走下去,情况带上来,问题解决好”。
从制度建设入手,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对话平台。
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
一、建立基层调研机制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建立了基层调研机制。
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二、完善信访接待制度
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要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三、加强信息公开制度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及时公开政府信息,让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信息公开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政策措施。
四、推行服务承诺制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标准和服务时间,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服务承诺要具体、明确,便于人民群众监督和评价。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承诺的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总之,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制度,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