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课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作业:分组进行动物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了解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并制作一份PPT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要求PPT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动物类群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拓展延伸:提供与动物类群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认出这些动物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接着,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动物类群,如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创作一幅动物分类图,将所学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性动物绘制在一张A3纸上,要求图示清晰,色彩丰富,具有创意。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界的分类原则,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包括无脊椎动物的门(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门(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各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归纳总结各类群的共同特征。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请列举五种无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2.请列举五种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学设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对动物类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 **知识巩固题**:
-完成一份关于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的填空题和选择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一份思维导图,涵盖本节课所学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要求学生通过图形和关键词,整理和展示各动物类群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我会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补充信息,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共享。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这些练习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动物类群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还会设计一些实践操作题,如使用生物检索表对未知动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清动物类群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动物实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探究精神。
-通过分享生物学家的故事、展示生物科技的最新进展,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智慧,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奇妙和自然界的和谐。
二、学情分析
在八年级上册的生物课程中,学生对动物界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由于动物类群繁多,特征复杂,学生在深入理解和分类上可能还存在困难。因此,本章节的复习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其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1.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将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依据。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对动物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4.反思与评价的全面关注:本案例强调学生自我反思和教师全面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而全面、客观的评价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案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间的讨论和分享,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物类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主要类群复习53张 ppt课件

一、无脊椎动物 无脊柱 95%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二、脊椎动物 有脊柱 5%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常见动物:蚯蚓、沙蚕、水蛭
9
6、软体动物
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 器官是足。常见动物:蜗牛、河蚌、乌贼、章鱼
7、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 体和附肢都分节。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 般有两对翅,等等。
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位于胸腹部
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
蚯蚓在干燥的沙土中体表的水分很快被吸干,导致蚯 蚓无法呼吸
3.得出的结论是蚯蚓的呼吸是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4.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 对照 。
15
16
鱼1、身体分部:头部 躯干部 尾部
2、体形: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3、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是一种 保护色。
家鸽在飞行时怎样获得充足的氧气?
气管
肺 呼吸器官、气体交换部位 气囊
暂时储存气体,辅 助呼吸、减轻身体质量、 减轻器官间摩擦和散热 的功能
20
什么是双重呼吸?双重呼吸的意 义是什么?
家鸽在飞行时每呼吸一次,气体两 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飞翔。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③用肺呼吸的常见动物有两栖动物的成体、爬行动物、鸟类和哺 乳动物,用鳃呼吸的常见动物有水生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的 幼体,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两栖动物的成体、鸟类。 ④青蛙的皮肤和鸟类的气囊都能辅助呼吸,但青蛙进行气体交换的 部位是肺和皮肤,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气囊只能储存空 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⑤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作用的结构:节肢动物的外骨骼、 爬行动物的鳞片或甲、软体动物的贝壳。
有口无肛门。胞
生殖—出芽
生殖
主要类群
代表动物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涡虫
扁形动物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绦虫
涡虫-水 中自由生 活
多数营寄 生生活
身体两侧 对称;背 腹扁平; 有口无肛 门
捕食-管 状咽 消化-肠、 有口无肛 门
血吸虫等 寄生于人 体内对人 体健康造 成影响
卵
昆
家蚕的生殖 幼虫
虫
和发育
蛹
完全变态
的
成虫
生 殖
变态发育
和 发 育
蝗虫的生殖 和发育
卵 若虫
不完全变态
成虫
蝗虫、蝉、蟋蟀、螳螂、蜻蜓、椿象、蝼蛄等。
动物类群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殖发育 呼吸器官 体温变化
鱼类 水生 体表被鳞 卵生 鳃 变温
两栖动物 水陆两栖 体表裸露
卵生
幼-鳃 成-肺
变温
爬行动物 陆生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主要类群
代表动物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水螅
腔肠动物
海葵 珊瑚虫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人 执教班级 教学课时 1 备课时间 课 题 上课时间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课
教学课型(新授、复习、 习题、实验等)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动物的主要类群,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2.概述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了解各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2、加强对环境保护和个人饮食卫生的关注 教学重点: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 任务
教学 重点、 难点
班班通 媒体运用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各动物类群基本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特点、多样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对比总结:通过两个表格分别对比六个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五个脊椎动 物类群的基本特征
运用巩固:答题活动——生物版“一站到底”
鳞片甲
依靠四肢运动,爬行
不恒定
被覆羽毛 体表被毛
肺 肺
前肢变成翼,飞行 依靠运动系统
恒温 恒温
(四) 、运用巩固 生物版“一站到底”比赛规则:红队 1—5 号和蓝队 1—5 号站出来代表两个队答题,从红队 1 号和蓝队 1 号 开始,每人有一次求助机会,求助这能叫本组其他的号 1 号答错回座位,换 2 号答题,依此类推 最后站在台上人数多的组获胜 1—红队 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 150 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 无 ( ) A、脊索 B、脊椎 C、脊柱 D、脊髓 1—蓝队 下表是某同学对 7 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 类别 1 2 动物名称 家鸽、青蛙、牛、鱼 蝗虫、蚯蚓、蜘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1共83张PPT

复习课件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思维激活】
有人在海滨游泳时,被水母蜇伤了,
水母为什么能蜇人呢?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 淡水 中。 (1)生活环境:_____ 辐射 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_________ 各个方向 (2)体形:_____ 猎物 、进行_____ 防御 。 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_____
3.主要特征: 细长 ,呈_______ 圆柱形 。 (1)身体_____ 角质层 。 (2)体表:有_______ 肛门 。 (3)前后端:有口有_____ 4.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如蛔虫可引起人患蛔虫病。 秀丽隐杆线虫 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 (2)科研价值:如_____________ 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1)身体呈圆筒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2)体表有黏液,适于在土壤中呼吸。 (3)腹面具有刚毛,可辅助运动。 (4)身体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5)消化能力强。
2.你认为草履虫与水螅相比,哪一种动物高等?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水螅高等。草履虫单细胞,水螅多细胞;草履虫无细胞 分化,水螅有内胚层和外胚层细胞的分化;水螅消化食物在消 化腔内进行,消化能力比草履虫强。
3.想一想,如何区分涡虫的前后端和背腹面?
提示:涡虫的前端呈三角形,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 眼点。口长在腹面。据此可区分出前后端和背腹面。
(3)基本结构:
触手
口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芽体
刺细胞
辐射对称 ;体表有_______ 刺细胞 ;_______ 有口无 2.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_
肛门 。 _____
食用 ,珊瑚虫分泌的 3.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_____ 珊瑚礁 。 石灰质物质形成_______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知识总结
巩固复习、承上启下
教师提问:
1、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2、如果根据动物的结构特点来分,又可以分成哪几大类?
3、通过学习了三个环境中的动物你是否能将这些动物进行归类。
学生思考、回忆、回答
10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第111页页共333页页201920192019年年111111月月月303030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第五单元第一章复习复习复习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本单元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内容较多所以教材后面的练习都没有完成了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利用这节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进一步成熟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本节有本节有本节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一些总结一些总结一些总结分析性的内容对于分析性的内容对于分析性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的情感然的情感确立爱护生命确立爱护生命确立爱护生命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主要分类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资料01(必背)姓名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像植物那样通过作用机物,只能靠食物来获得的,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等;少数在淡水中,如。
3.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淡水中。
身体几乎透明,长约厘米,一端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其周围伸展着条。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经身体纵轴可有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从各个方向、进行。
5.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和构成,这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称为。
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它与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消化,食物残渣仍从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是腔肠动物的攻击和的利器,在处尤其多。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7.涡虫生活在中的石块下面,身体、形状像柳叶的动物,长约厘米,背面呈色,的前端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
8.涡虫的口长在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
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排出,有无。
9.涡虫的身体呈对称,也称对称,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绝大多数动物的身体都呈。
这样动物身体可分出、、、前端(头部)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和。
10.大多数扁形动物在人和动物体内,如、、等。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是动物。
它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中半消化的生活。
身体呈形,前端有,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起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器官发达,生殖能力;没有专门的器官。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前三节(六种无脊椎动物)复习课

软体动物——第二大门 代表动物——缢蛏
思考? 1、贝壳的作用 2、靠什么运动? 3、靠什么呼吸? 4、如何获取食物?
足
软体动物代表——缢蛏结构图
1、贝壳:保护作用 2、外套膜:分泌珍珠质, 包裹沙粒形成珍珠。也 可形成贝壳。 3、鳃:呼吸作用 4、出水管:排出水 5、进水管:进入水 6、足:运动
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口 食道 肠 体壁
生殖器官
肛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线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1)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2)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运动: 2、呼吸: 3、生活 环境: 4、食物:
蚯蚓
体节 环带
环节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
此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身体 浅褐 色, 圆筒形,长约 1~1.,5厘呈 米
对称辐,射有5~12条
; 触手
3.由 外胚层 和
两层内细胚胞层构成, 中间有一层没有 细胞结构的中胶 层;
4.由体壁围成的 空腔叫做 消化腔, 消化腔与 口 相通,吃进去的 食物消化后仍旧 从 口 排出;
口 触手
消化腔
外胚层 内胚层 芽体
外骨骼限制虫体的长大
昆虫的共同特征
• (体分三段头胸腹)运动器官有(3对 足2对翅)一般都有(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 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2)大多具有贝壳 (3)运动器官是足
六.节肢动物
•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人们 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 绝灭的三叶虫。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生存环境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常见动物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河蚌、田螺、乌贼生存环境主要类群主要特征常见动物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
牙齿消灭分化------ 草食动物:门齿、臼齿。
肉食动物:门齿、犬齿、臼齿家兔猫、虎生存环境主要类群节翅动物〔昆虫〕主要特征常见动物有两对翅,能飞行。
有三对分节的足,蝗虫、蜜蜂能跳动或爬行。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蜻蜓、蟋蟀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局部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内容: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生疏动物各主要类群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构造特征,尤其是与猎取食物和运动相适应的特征。
归纳各类群的最根本的特征,便于区分和识别;关注各类群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复习重点:各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问考点: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依靠尾部摇摆和鳍的协调在鲫鱼、青鱼、草鱼、鱼水类水中游泳,依靠鳃在水中呼吸。
鲤鱼、鲢鱼等。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水螅、珊瑚、海葵甲壳动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虾、蟹物表有外骨骼。
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或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2)具有强壮的四肢,支持躯体和运动以便觅食和躲避敌害;(3)具有气管和肺,能在空中呼吸;(4)具有兴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准时作出反响。
2.陆地生活的动物:环节身体由体节构成;无特地呼吸器官,靠潮湿的蚯蚓陆动物体壁完成呼吸;依靠刚毛帮助运动。
沙蚕空和腹部。
有外骨骼。
用气管呼吸。
豆娘、蝉中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依靠翼运动进展飞行。
用肺呼吸。
流线型家鸽、大雁体型,胸肌兴旺,长骨中空,适于飞行。
其次局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内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行为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以“哺乳动物”为例,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获得的途径、适应特征和进化趋势;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了解争辩动物行为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5.1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复习课(共15张PPT)

气囊辅助 有门齿、
呼吸
犬齿和臼
恒温
齿的分化 恒温
课堂练习
1.请将左侧所列生物与其对应的气体交换部位连在 一起。
下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分(的1)蒸生发物。A(的2)体生表物有B坚的硬呼的吸_外_器_骨_官_骼_是,_能__有__效_且地身防体止呈体流内线水形, 有水利 中于和减潮小湿在的水陆中地游用_泳__时__的_呼阻鳃吸力,。兼(3用)_生__物__C_辅的助成呼体吸生。活在
生活在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体表 幼体生活 体表覆盖
有鳞片; 在水中, 角质鳞片
用鳃呼吸,用鳃呼吸; 或甲;用
通过尾部 成体水陆 肺呼吸,
和躯干部 两栖,用 在陆地上
的摆动以 肺呼吸, 产卵,卵
及鳍的协 皮肤辅助 表面有坚
调游泳 呼吸
韧的卵壳
变温
变温
变温
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 体表被毛;
翼;有喙 胎生,哺
无齿;有 乳;牙齿
鳃丝进行气体交换; 流入的水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流出的水氧气 少,二氧化碳多 3、侧线的作用? 感知水流方向、速度等
1、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成体两栖动物的皮肤为何是裸露湿润的?
成体两栖动物需要皮肤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3、两栖动物是否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并不是真 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肺 皮肤
(4)生物D的前肢变成_翼__;骨中空,内充气体:它特有的呼
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气囊在肺进行
_2__次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
(5)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 为蝙蝠和生物E在生殖发育方面有共同的突出特点,即 _胎__生__、_哺__乳_ 保证了生物E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6)图中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填D字、母E )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精品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执教:三元里中学颜凯敏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共有五章内容,本节课复习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无脊椎动物中的六个类群和脊椎动物中的五个类群。
每一个动物类群以代表动物为线索,通过介绍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归纳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本节复习课以复习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生物的进化规律和动物的适应性等方面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找到学习和复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前面的内容已有遗忘,需要在复习课中回顾并巩固。
在新课学习中,学生对“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复习中,教师结合这一观点,通过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整理,进一步认同这些生物学观点,并从中找到学习和复习的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策略1、结合“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复习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
2、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复习方法,以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3、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通过比较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复习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
2、强化“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
能力目标1、通过学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2、通过复习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复习课的重要作用。
2、加深理解“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1、结合“生物的进化规律”和“生物的适应性”等生物学观点,通过比较等的方法复习动物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一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3、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正确率。
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一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

动物类型
腔肠动物
(水螅)
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性
海洋或者淡水
线形动物 寄生在人体小肠内
(蛔虫)
环节动物
(蚯蚓)
昆虫
(蝗虫)
潮湿的土壤中
陆地上或空中, 跳跃或者飞行
主要适应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可以捕获猎物和进 行防御
体表 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侵蚀
消化 消化管简单,可以消化寄生在小肠中的食糜
生殖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B 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双重呼吸
D.有喙无齿
D 2.(2022·江西学业考)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蛔虫——相似的体节
B.蚯蚓——角质层
C.河蚌——湿润的体壁
D.蝗虫——外骨骼
3.(2022·临沂学业考)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环节动物
(蚯蚓)
软体动物
(双壳类)
湿润的体壁 鳃
昆虫
气管
鱼
鳃
两栖动物 鳃、肺和皮肤
呼吸方式
体壁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体表有粘液,能与 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水由入水管进入,流经鳃,由出水管排出,完 成气体交换
身体不分体节有气门与外界相通,由气管完成 气体交换
由大量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组成,适于与水中 的气体气体进行交换
飞行或行走、跳跃
依靠四肢行走、奔跑、跳跃等
【实验探究】 实验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探究过程】 1.选材:善飞的鸟的活体或标本。 2.体形:_流__线__型__,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3.体表:_覆__羽__。 4.胸肌:发达,牵动_两__翼__完成飞行动作。 5.骨骼:轻、薄、坚固、有的_中__空__,减轻体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给出一种动物能够准确判定其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1.给一种动物能够准确判定其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幻灯片展示十一类动物类群,并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又可以将这些动物分为哪两类?
学生: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鱼的骨骼,让学从感官上认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然后配以习题,强化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区分。
学生:通过讨论选出正确的选项。
教师:(展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图片)你能试着说一说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哪些特点吗?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翻书查阅,总结汇报。
教师总结,并配备习题练习巩固。
教师:(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图片)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翻书查阅,总结汇报。
教师总结,并配备习题练习巩固。
教师:依次展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图片。
学生:学生回忆、总结各个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完成相应习题。
课堂小结:
综合提升:
一.基础巩固—趁热打铁
二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掉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模型以纪念它。
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据材料回答问题:
(1)信鸽的身体呈_____,这种体型可减少飞行时的____
(2)信鸽的翅膀展开呈 ____ 形,在飞行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正羽或绒羽)
(3)观察信鸽的骨骼,发现_____很突出,长骨____(填“中空”或“实心”)
(4)信鸽______的肌肉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发达。
(5)信鸽气囊的一端与___相通,说明气囊具有______作用。
(6)_______四腔,血液输送_______能力强,产能多。
二.综合提升—崭露头角
北京奥运五个福娃的造型分别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燕子以及藏羚羊的形象。
每个福娃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腔肠动物 环节动物 扁形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迎和妮妮。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鱼纹图案。
鱼类的运动器官是_____,呼吸器官是_____。
(2)晶晶是大熊猫,迎迎是藏羚羊,它们在分类上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3)妮妮的造型取意沙燕风筝,燕子的呼吸方式:_________,飞行器官是______。
三.探究实验—思维提升
探究: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还是在头部?
(1)提出问题:
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吗?
(2)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3)验证假设:
a、取两个玻璃瓶,都放入合适的等量的_______,编号为甲、乙。
b、取两只同样大小的蝗虫放入玻璃瓶中,甲的_____浸入水里;乙的________浸入水中。
c、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乙瓶里的蝗虫_______,而甲瓶里的_______。
(4)得出结论:蝗虫的呼吸器官在________。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动物主要类群的复习,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对于每一动物类群我都会展示其代表动物和常见的动物,以大量图片使学生获得感官认识,并及时配以习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综合性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