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配送系统模式和结构.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系统设计

第三章 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系统设计


伯灵顿环球重点经营重货及各种形状与尺寸的货物运 输;为航空设备、汽车、高技术、零售及医药保健企 业提供专门服务;伯灵顿环球具有行业内最大的国际 服务网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标准迅速的空运、 海运、报关、文件及结算服务;在28个国家的205个 地区通过了ISO9001及ISO9002认证。



主要是取消公司二级仓库设施及其机构,在管理机制上采用VMI管理库 存,对整条供应链资源整合,优选供应商,实施供应链管理,建立企业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并与供应商建立了直接的电子交货平台,通 过互联网(WEB)共享信息,在进行后端的供应物流系统模式进行优化 的同时,公司还加紧对前端销售物流系统的改造,为终端经销商安装进 销存软件。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网络为纽带,对供应链上端,远距离零部件供应商租 赁MD公司仓库里一个片区为MD公司的库存保障,MD公司生产采用取货制, 近距离零部件供应商实施JIT配送供应零部件,实现MD公司生产零库存。 面对供应链下端,MD公司主动管理经销商库存,以配送为手段,以自身 的最少的库存保证经销商的销售。
厂商 集货
配送
店铺
指定批发商 A
商品入库
厂商
厂商 集货 指定批发商 商品入库 B 厂商
零 售 商 物 流 中 心
配送
店铺
配送
店铺
大型零售业主导型批零共同配送
批发商Ⅰ 厂商 零售商A专用 物流中心
店铺
店铺
厂商
店铺
店铺 批发商Ⅱ 厂商 零售商A专用 物流中心 店铺
厂商
零售商A
中小型零售业的批零共同物流

海尔JIT成品分拨及配送模式

海尔的成品配送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是直发货,从 制造中心下线直接发至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这样 一来就可以实现成品的“零停留、不落地”,一方 面可以极大的降低仓储、运输等物流成本;另一方 面可以减少运输、装卸环节,为订单提速。目前直 发货的配送模式已成为海尔物流推进的重点。第二 种是从制造中心把货物发送到海尔的42个配送中心, 由配送中心通过二次物流送到客户手中。第三种是 由制造中心中转到海尔物流中心,如空调内机下线 后会先入物流中心,然后内外机配套发至42个配送 中心再通过二次物流配送到客户手中。

配送流程和模式PPT课件

配送流程和模式PPT课件
配送流程和模式ppt 课件
• 配送流程概述 • 配送模式分类 • 配送策略与优化 • 配送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目录
01
配送流程概述
配送的定义与重要性
配送的定义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 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 、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 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的重要性
优先级配送
根据货物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优先级配送计划,确 保重要货物优先送达。这需要合理安排运输顺序和车辆调 度。
多式联运
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实现快速 、准时、可靠的配送服务。这需要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 的衔接,确保无缝对接。
配送服务优化
客户满意度调查
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配送 服务的评价和需求,针对性地改进服 务质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信息处理
对配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记录、 跟踪和反馈等处理。
送达与交接
将商品送达客户手中,与客户完 成交接手续。
装车与发运
将拣选加工后的商品按照规划路 线进行装车和发运。
配送的环节与功能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负责商品的入库、保管、 库存控制等作业,确保 商品数量和质量安全。
负责商品的装载、运输、 跟踪等作业,确保商品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指多个供应商或多个客户共同使用同一个 配送系统进行商品配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降低单个 供应商或客户的配送成本,提高整体效率。但是,如何合 理地分配配送费用和责任需要各方协商解决。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个供应商或多个客户地理位置相近, 且商品属性相似的情况。
03
配送策略与优化
信息系统建设

第三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第三章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层次维 • 按科层结构
–边界维 • 按系统的边界
–技术维 • 按技术的水平
–信息支持维 • 按信息化战略定位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业务维
–传统企业四大职能
• 生产 • 财会 • 人事 • 市场
–物流企业特色职能
• 库存 • 运输 • 配送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业务维
–库存业务管理
• 基本业务:接运、检验、装卸、搬运、理货、堆码、保管、中转 、包装、分拣等
第三章物流信息系统的 应用体系结构
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概念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ISA)是指信息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组成成 分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信息系统应用体系在物流管理与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 –多维的,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结构
物流应用信息系统的分类(多维模型)
–组织维 • 按服务领域 • 按供应链环节
组织维相关的支持系统
–分销商
• 基本目标:在流通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减少单个厂 商与零售商的交易次数,在减低流通整体成本的同 时,实现零售业一定程度的多样化进货要求
• 主要业务:备货机能、物流机能、信息机能、金融 机能和零售店经营支援机能
• 相关系统:订单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 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 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第三章配送中心

第三章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的功能(四)
配送加工 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 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 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 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 的目的较为单一。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的功能(二)
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 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 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分拣和配货功能 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 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 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 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 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 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 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 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 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
配送中心发展历史
配送中心是在仓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保管仓库
流通仓库
配送中心
区分物流结点、物流中心(园区)、配送中心
物流结点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 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又称物流结 节点。物流的过程,如果按其运动的程度 即相对位移大小观察,它是由许多运动过 程和许多相对停顿过程组成的。

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企业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分析,即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结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结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物流管理信息 系统基本功能结构。 1.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结构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处理各种运输问题,支持多网点、多主体、多功能作业的 立体网络运输,尤其对于网络庞大的运输体系,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协助管理人员 进行资源优化运用、作业匹配和协调、应急预警与调度、路线优化、成本控制等操作。 借助GSM、GPS、GIS、Internet、XML等技术的支撑,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 用包括条码在内的各种先进识别技术实现全自动接单、配载、装运、跟踪、网络监控 等各种功能。
运输与配送
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运输与配送的基本组织特点决 定了其基本信息管理与决策过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存在相同的概念基础、框架结 构、功能体系和技术应用。
1.1 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
公共运输管理部门与企业实际应用构成了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的两个基 本组成系统。
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系统不间断运行所需要的电力和通信信号环境,对信息平台的 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和应用系统提供最基本的安全可靠性保证。
基本软件环境的作用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效率和数据,包括系统开发与 维护环境、系统性能优化、系统可管理性和可靠性,以及应用的可操作性。
运输与配送管理信息系统除了要实现其功能外,还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互联(主 要包括通过支付网关与第三方支付系统互联、客户的身份认证、税务、海关等政府部 门、企业内其他种类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等),发挥两个方面的作 用:①完成自动赋税、报关、支付等过程;
1.系统基本结构 (1)系统体系互联结构

配送第三章 配送系统模式和结构

配送第三章 配送系统模式和结构

运输/输送系统图片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以中央计算机为中心,接收 到客户订单后,迅速与配送数据库联系,根据 订单的要求找到相应的货物。经过数据库确认 后,配送系统将核实后的发货通知单通过智能 仓库内部的局域网发送给相应的网络货架。网 络货架接收到发货单后,会选出相应的货物, 并通过指示灯或指示信号通知送货员或自动分 拣机。货物离开仓库后,出货确认信息会迅速 反馈回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根据 确认信息安排下一步物流过程,并及时更新数 据库。
储存管理系统图片
运输/输送系统
运输/输送系统是将商品按配送方向进行分类,制订车 辆调配计划和配送路线计划的系统。具有强大的配载、 计划和调度功能,使单位运力的配送成本降到最低。
为达此目的,应建立起高效、快速的信息情报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 显示。显示范围大至洲际地图,小至详细的街 区地图,显示的内容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 输路线等。运用GIS技术可进行物流分析,特 别是配送线路的优化分析与选择。
配送系统的支撑要素
·体制、制度。这是配送系统的重要保障,它决 定配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
·法律、规章。配送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会涉 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方面限 制和规范配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协 调;另一方面是给予保障,合同的执行、权益 的划分、责任的确定都需要靠法律、规章维系。
配送系统结构
九、运营系统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收银 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销售时间、销售店址、 购买顾客),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 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 的系统。它最早用于零售业,逐渐扩展到金融、 旅馆等服务行业,利用POS系统的范围也从企 业内部扩展到整个供应链。

城市配送系统的逻辑模型及运作机理-2019年文档

城市配送系统的逻辑模型及运作机理-2019年文档

在城市配送系统中,转换是指系统主体利用人才、资金、科 技等城市配送资源为营造配送环境、发展配送产业、改善配送服 务而实施的诸多活动及其过程的总称。 为实现城市配送系统从输 入到产出的转换, 需要进行重复既有模式和超越既有模式的两种 类型的活动,前者属于例行性活动,支撑了城市配送系统的正常 运行,后者属于创新性活动,有助于城市配送系统适应变化环境 和实施整体优化。根据创新对象的不同,城市配送系统的创新性 转换活动可以细分为配送制度创新、 配送管理创新和配送科技创 新三类。 城市配送制度创新。 城市配送制度是指影响城市配送主体行 为活动的规范体系,主要侧重于影响城市配送发展的全局、长远 和共性问题,通常包括与城市配送有关的规划、法规、政策、条 例、规则、意见等。城市配送制度创新直观表现为上述规范体系 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是城市配送系统保持高效运行的关 键。 配送主体管理创新。城市配送制度创新针对的是全局的、共
城市配送系统的逻辑模型及运作机理
一、城市配送系统的内涵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 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 的物流活动。 [1] 城市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配送业务活动。 如果把物 流类型划分为口岸国际、工业供应、制造物流、商业贸易、产品 销售、大众消费、反向回收七种类型的话,城市配送涉及到了工 业供应、 商业贸易、 大众消费三种类型。 随着城市功能的区块化, 商业贸易配送、大众消费配送集中于城市内部,工业供应配送集 中于城市外围。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城市配送需求不断旺盛,极 大地推动着城市配送供给的形成与壮大, 良好的配送服务又反过 来促进了城市配送需求的更多生成, 这种关系逐渐体现为城市配 送的互动发展,也奠定了是城市配送系统产生的基础。根据系统 的内涵,城市配送系统可定义为在城市范围内,由多个既相互区 别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为满足城市发展对配送的要求,所构成 的有机结合体 [2]。 二、城市配送系统的逻辑模型 和一般系统一样,城市配送系统包含输入、转换、产出三大 部分,通过输入和输出部分与同级、上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

第三章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为使设备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达到最 经济的程度,而将用于机器设备的工程技术、设备 和财务经营等其它职能综合起来考虑,从设备的选 择开始,直到设备报废为止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 作。
主要有以下程序:
• 物流量预测(吐吞量预测) • 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定额 • 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 配送中心结构布局设计
第四节 配送中心的设施规划
• 1. 配送中心设施规划的原则
• (1)根据系统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 优化。同时也要把定性 分析、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 结合起来。
• (2)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并贯穿在 设施规划的始终,因为联邦快递的有效运行依赖于 人流、快递、信息流的合理化。
• 配送中心选址包括单一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多个配 送中心的选址两种情况。
• 单一配送中心选址是在某一区域内有若干个网点时 求一个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重心法”、“最短距离法”等。最好的方法是采 用重心法与最短距离法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从影响配送中心位置选择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即 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出发,先根据该配送中心未来要 服务的各网点的需求量(运量),求出该地区各网 点需求量(运量)中心所在的位置,以此位置作为 配送中心的初始位置,然后以该初始位置为基础, 遵循使配送中心至各个网点总距离最短的原则,求 出经改善的配送中心位置,经过多次迭代,不断地 修改和改善配送中心的位置,直至确定出配送中心 的最佳位置。
• 信息管理
信息流系统和配送系统是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 是支撑配送中心营运的两个车轮。可以说,信息流 系统流畅与否直接决定着配送系统的流畅程度,因 为信息流直接沟通着配送中心与外界的商务联系, 决定着订货与收货的精确性。

配送的模式ppt课件

配送的模式ppt课件
13
3、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配送业 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 动的方式。
该模式的方式是在核心企业的统筹安排和调 度下,各配送企业分工合作,共同对某一区域客 户进行配送,各配送企业可建造共同仓库,也可 共同利用已经建成的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具体的方式包括:一个配送企业对 多家用户实行的配送;一辆车装载多货主货物的 的混载配送;多用户联合设立配送的共同接收点 或货物处置场等。
26
风险型决策通常采用期望值准则。一般是先根据预测 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计算期望值,然后根据指标的性 质及计算的期望值结果进行决策。
27
例如,某企业计划通过加强配送效率,提高客户 满意度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现有三种配送模式 可供企业选择,各种资料如下表所示,问企业应 选择哪种配送模式。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出三种配送模式的销售量分 别为:840万元、890万元和1110万元。第三方配 送模式的期望值最大为1110万元,故该模式可作 为企业比较满意的模式。
20
在状态III下,配送在企业战略中不占据主要 地位,但企业却有较强的配送能力,此时, 企业可向外拓展配送业务,以提高资金和设 备的利用能力,即可以采取共同配送的模式, 也可以采用互用配送模式。若企业在该方面 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时,也可适当地调整业务 方向,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专业的配 送企业。
19
在状态Ⅱ下,配送虽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较大, 但企业的配送能力较低,此时,企业可采取 的策略是寻求配送伙伴来弥补自身在配送能 力上的不足。可供选择的模式有三种,第一 种是加大投入,完善配送系统,提高配送能 力,采用自营配送模式;第二种是进行一些 投入,强化配送能力,采用共同配送模式; 一第三种是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将配送业 务完全委托专业性的配送企业来进行。一般 说来,一在市场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及投 资量较小的情况下,企业可采取自营配送模 式,若情况相反,则可采取第三方配送模式。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商品入出库、保管、货品集中、流通加工及配送等进行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

配送中心的物流操作作业是在计算机管理下进行的,以指示书的方式说明作业,配以物流控制、计算机控制的自动仓库,以及机械化分拣装置等来共同完成,还必须与总部和各分店的信息系统相协调才能实现其管理功能。

(一)体系结构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的各子系统构成。

1.订单处理系统订单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种作业,即客户询价、报价与订单接收、确认与输入。

(1)客户询价、报价与接收订单及处理客户可以利用电话、传真和计算机系统联网等方式进行订货,当接到订单后配送中心就开始了接受订货的工作。

一天中可以多次接收订单,在确定的时刻截止后进行订单的相应处理并指示出库。

少批量多频度的订货使处理数据的件数、出库件数及配送件数增加了许多,为此配送中心的作业强度和物流成本会随之增加。

采用计算机系统联网的方式接收订货,客户的订单信息可以自动地转入到配送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减少了订单输入的工作量并防止了错误的发生。

作为接收订货所必要的信息包括:客户名称、客户编号、订货日期、订货商品、数量、到货希望日期、到货地点、到货时间、包装形态等。

自动订单处理系统根据客户发送来的这些数据调用相应数据库,取得此项商品的报价历史资料、数量折扣、客户以往交易记录及客户折扣、商品供应价等数据,再帽配送中心按其所需净利与运送成本、保管成本等来制订估价公式并计算销售价格。

接着由报价单制作系统打印出报价单,经销售主管核准后即可送予客户,报价单经客户签回后即可成为正式订单。

在客户订购数据成为正式订单之前,销售人员还需核查在客户指定出货日期是否能如期出货。

当销售部门无法如期配送时,可由销售人员跟客户协调,是否分批交货或延迟交货,然后按协调结果修改订单数据文件。

销售人员还需检查客户付款状况及应收账款数是否超出公司所定的信用额度,超出额度时则需由销售主管核准后再输入订购数据。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19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3. 总部与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与门店、物流中心之间 通过ERP系统连接,商品进、销、存数据可以时时 在线查询,在资源上实现了共享。
20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国美电器的外包配送——配送中心
1. 配送中心是连锁零售的供应链枢纽,实现对安装、配送、 售后服务等各种消费者服务需求整合
10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其运作程序是:IBM采购中心向其供应商发出订单,各 供应商发货并通知中海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按交货 指令完成运输、报关、检疫至验收入库。然后,IBM工 厂根据生产线上的需要向配送中心发出提货单,配送中 心经过拣选、配料、装车、运送、报关并即时送达至工 厂。
11
件送达用户。
如海尔集团物流业务:自有型成品库负责向全国42个
分销配送中心准时地配送制成品。建库之后,库存占
压资金由1999年的15亿元,降至2000年的7个亿,
2001年的目标为3个亿。海尔配送体制建立以后,已
经做到中心城市6~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销售店24小
时配送到位,全国主干线分拨配送平均3.5天到位;
7
第3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
3、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
– 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的行为主体是虚拟物流企业, 其服务对象是大中型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 (商流、物流、 资金流和信息流四者相结合)
– 其运作形式是由虚拟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加工 企业(供方)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并和下游的大 中型生产企业(需方或用户)形成较稳定的契约关系。虚 拟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依据供方的交货通知完成运输、报 关和检验、检疫并入库,而后按照需方的要求,经过拣选、 加工、配料、装车、运输并送达需方,完成配送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在这些功能要素中,分拣及配货功 能在配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地位。
配送系统的支撑要素
体制、制度----这是配送系统的重要保障,它 决定配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
法律、规章----配送系统的运行,不可避免会 涉及企业或人的权益问题。法律、规章一方面 限制和规范配送系统的活动,使之与更大系统 协调;另一方面是给予保障,合同的执行、权 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都需要靠法律、规章维 系。
标准化系统----标准化保证配送环节协调运行, 是配送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连接的重 要支撑条件。
配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配送基础设施----是组织配送系统运行的基础 物流条件,包括配送中心、仓库、公路、铁路、 机场、港口。
配送设备----主要包括分拣装置、输送装置、 货架、搬运及输送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 装卸机械等。
济组织,或者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 或组织。也是集加工、理货、送货等诸 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据点,是集货中心、 分货中心和加工中心功能的综合。
配送中心图片
集货系统
1.进货采购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在供应物流或 采购物流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集货 方式。
2.供应商送货
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配送 中心,在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时采用的 一种集货方式。
资金:资金是配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源。配 送运作的过程,实际也是资金运动过程,同时 配送服务本身也需要以货币为媒介。
物力资源:是配送活动中的原材料、组件、半 成品、成品、能源、动力等物质条件.
一般要素对配送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构成配送 系统的“输入”。
配送系统的功能要素
配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集货、存储、 分类、分拣、配货、包装、装卸搬运、 配送加工、配装、送货和信息处理等方
配送系统的概念
2)配送系统概念 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单元结合起
来,以完成物品由配送中心到客户的配送业务 活动,并使客户满意的有机结合体。 配送系统包括仓储管理、越库管理、配送管理、 退货管理以及配送调度安排、线路优化和跟踪 等功能。
配送系统的特征
(1)配送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构成 的。这些基本单元包括进货、储存、分拣、包 装、流通加工、配货、配装、送货、信息、结 算、客户订单和物流据点/配送中心。
库存调节----这一目标体现在满足物流 低成本、高效率要求的最优的库存方式、 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和库存健在等方面。
配送系统管理的方法P43
总成本法。 避免次优化法。 得失比较分析法。
配送系统模式
1、配送系统的环境。 2、配送系统的输入。它是环境对配送系统的
直接输入,输入的是物品和信息,它是配送系 统处理的对象。 3、配送系统的输出。它是配送系统对环境的 直接输出,是经过配送系统处理,加进了配送 服务的物品和信息。
(3)二律背反,配送各单元(子系统)之 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矛盾关系。
配送系统的构成要素
配送系统是由人、物、财、设备、信息 和任务目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配 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一般包括一般要素、 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基础要素四 个方面。
配送系统的一般要素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配送系统的主体,是保 证配送得以顺利进行和提高配送管理水平的最 关键的因素。
配送系统管理的目标
服务----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 快速、及时----及时性是服务性的延伸,
是客户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 求. 节约----利润的挖掘主要依靠节约,通 过集约化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规模优化----规模效益问题在流通领域 也异常突出,哈蟆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 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 规模化模式。
不管采用何种集货方式,都包括以下基 本作业:制定进货作业计划、到货、卸 货、拆货、标示及分类、验单、填制进 货单、验收。
物流工具----包括包装工具、维护保养工具、 办公设备等。
信息技术及网络----是掌握和传递物流 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用信息水平的不 同,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组织及管理----是配送网络的“软件”, 起着连接、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各 要素的作用,保障物流系统实现。
4、配送系统的约束。它是环境对配送系 统的间接输入,包括物品、劳工、信息、 能源、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气候、 体制等软件、硬件条件等;是配送系统 处理的条件,是对系统的约束条件。
5、配送系统的干扰。
6、配送系统的处理。
配送系统结构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
第三章 配送系统模式和结构
一、配送系统模式
1、配送系统概念 1)系统: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System”,
有“共同”和“给予位置”的含义。在生产和 生活过程中,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项计划、 一个项目、一套管理制度等,都可以看成一个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和相 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完成某一功能的综 合体。
配送系统的内在特征
(1)3S1L 具有快捷(Speed)、安全(Safety)、
可靠(Surely)、低成本的优势 (Low),以最低的物流成本为客户提 供最好的配送服务。
(2)遵循“7R”原则
即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合 适的质量(Right quality)、合适的商 品(Right commodity)、合适的价格 (Right price)、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合适的地点(Right place)、 良好的印象(Right impression)。
(2)所有这些不同层次的单元相互区别又相互 联系,发挥配送系统协调整合的优势。
(3)配送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由于系统结构不 同,功能也就不同。比如存储功能、流通功能。
(4)配送系统是一个有机结合体。
(5)配送系统的结构是一个等级层次结构。 ·管理层:配送系统的计划、实施和控制。 ·控制层:控制配送业务活动过程。 ·作业层:完成配送作业活动。 (6)配送系统处在一个外部环境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