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东亚学案1.doc

复习东亚学案1.doc
复习东亚学案1.doc

右蜜「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 ________ 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位置[

I 海陆位置:—洲东部,洋西岸 2、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斤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廿本四岛、台湾岛 等)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斤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3、 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 区之一,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乂分为温带季风气 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O°C 以下,雨季较短。中国西北和 蒙古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秦岭一准河一线(35QN ))、区别; 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 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口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

4、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授课时间 ____ 周星期—

主备人

席瑞祥

授课教师

课题

复习 东亚

学 习

目 标

1. 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 掌握日本的工业分布、特征

主雀主任备孕

务徭时尚2014-10-10 备谖国长各与席瑞祥 熟记以下知识点:

1、位置范I 韦I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

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

和交通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

便

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0

地形和土

地资源

多高原、山地,平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强

经济上的葬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

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

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稀少是世界水稻、茶叶和蚕丝等农产而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IT 新兴工业区;人曰稠密

二、读09年高考地理综合分析题: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

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亳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

区与漱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廿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

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

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26.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

面,归纳廿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口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7.说明口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答:日木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28.—般而言,夏季LI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廿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廿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答: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口木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因为I I木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29.漱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答:.在漱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30.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

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答: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东亚日本(学案).docx

东亚日本 编写人:王娟审核人:地理组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2.能够正确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界 3.识记F1本领土的组成,理解掌握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4.能够分析L1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认识其经济发展特点。 5.能分析说明日本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口本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界。 3: LI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夯实 ?.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经度80E-140E纬度20N-50N,绝大部分在温带 1海陆位置:亚洲__________ 部,____________ 西岸 厂临海国:中国(首都___________ ,主要民族汉族) 内陆国:(首都乌兰巴托,主要民族蒙古族)——笫二大内陆国 范用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主要民族朝鲜族), 韩国(首都首尔,主要民族朝鲜族) J岛国: _______ (首都_________ ,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海岸线__________ ,多_________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 ________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地势_____ 高_____ 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_______________ , 东部多_______________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2.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以季风气候为主,东部为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为_________________ ,由东向西,由季风性气候向人陆一性气候过渡 合作探究一:

区域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学案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东亚 一、填图绘图 (一)东亚填图 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在上图中填充中国、蒙古、日本、韩国、朝鲜、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在上图中写出ABCDE五处的气候类型(二)日本填图 在上图中标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二、夯实基础 (一)东亚 1、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 类型国家首都民族 临海国中国北京汉族 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蒙古族

①纬度位置:地跨_热带__ __亚热带__ _ 温__,绝大部分在__温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 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高原_ __ 、山地__,东部沿海多_平原和丘陵___,地势_东高_西低。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最大的群岛日 本群岛。 (3)气候 在东亚区域图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①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②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 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逐渐减弱,海洋性增强。 (4)河流 特点: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 2、社会经济条件 (1)居民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为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 东部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部较落后,以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经纬度位置:130°E—145°E, 30°N—45°N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范围:由②_北海道_岛,③__本州_____岛,④_四国______岛,⑤___九州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2)、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的四分之三,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富士山是全国最高峰,是一座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著名的海港有横滨和神户。 (3)、气候:季风显著,包括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4)、河流 河流特点:_ ___。 成因:_。 (5)、资源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高二世界地理第三章亚洲概述 使用时间:2014年10 月13 日编写人:李刚使用:高二()班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东西半球的。 2. 海陆位置:东临、北 临、南临,西侧通过黑海、 与大西洋相通。 3. 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纬 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自北往南 被、、三条 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 带。 !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东 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 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国家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等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北亚`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 X ( W 亚洲图 ( 1. 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四周。中部地形以、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大陆的边缘多和。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处气候,B处气候,E处气候,X处气候,Q处气候,W处气候。 3. 河流 —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

东亚和日本_导学案

罗田一中导学案———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 编者:周兰 审核:涂炎勋 一、学习目标 1.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3.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课前预习 (1)东亚 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 范围: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 地势: ,西部多 ,东部多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 、 )和岛屿( 、 等) 主要气候类型有: 西部: 河流水文特征: 东部: 半岛、岛屿: 二.日本 1.位置和范围 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 B : C : D : 2.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预习检测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 渔场

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随堂训练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回答4—6题。 4.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6.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课后练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7~8题。 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9.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 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 一、东亚 1、地形 (1)看东亚地形图,描述东亚的地形分布差异、根据地势走向判断河流总体走向及河流特征? (2)东亚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那些海域? (3)东亚河流的总体流向说明什么?(引申:推断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 (4)东亚的岛屿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板块知识说明形成的原因。 2、气候 (1)东部沿海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冬夏季风有什么差异?中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日本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差异? (3)东亚西部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这种气候类型对土壤、植被、河流有什么影响? 3、经济 东亚东部和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二、日本 1、在图中找到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 2、在图中找到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3、读图描述: (1)描述日本的半球位置。 (2)描述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3)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 (4)描述日本的板块位置。 ①日本群岛东侧的海沟是怎样形成的?

②有资料说日本海在缩小,你觉得可信吗?请说出理由。 4、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5、沿北纬36度做地形剖面线,描述沿线地形变化。 6、日本共有几种气候类型?成因分别是什么? 7、日本气候年降水量比我国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丰富,请思考其降水多的原因? 8、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甚至是暴雪,思考其形成原因? 9、日本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哈尔滨的温带季风气候相比有什么不同? 10、日本的气候与英国的气候有什么差异? 11、日本的工业带有哪些?在分布上有何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12、试分析日本工业多集中在南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13、日本哪种能源能丰富些?说明推断的理由。哪类矿产能丰富?说明推断的理由。 14、日本城市、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程度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拓展: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和灾害程度严重的原因是否一样?预防措施一般从哪些方面考虑?)

一轮复习 --- 东亚.学案

一轮复习案东亚 主备人:刘玉娥审批人: 【填图训练】 1.读图1-2—1回答: (1)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B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_______,H_______,I___________,J___________,K_________。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 (5)在图中标注出东亚(90°E、120°E、110°E、130°E、140°E、150°'N、40°N) 2.读图1-2-2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在图中标注出东亚(90°E、120°E、110°E、130°E、140°E、23.5°'N、40°N) 【规律回顾】 ★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自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 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 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 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 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 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

东亚日本(学案)

东亚日本 编写人:田玲娟审核人:池春刚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2.能够正确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3.识记日本领土的组成,理解掌握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4.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认识其经济发展特点。 5.能分析说明日本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学习过程】 参照地图册P130,《东亚地形和矿产》和《日本》,完成以下填图要求: ①、在东亚图中,填写以下国家: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 ②、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北九州),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 ③、标出日本的富士山及首都东京。 ④、读出日本的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东亚 一.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带 海陆位置:亚洲部,西岸 临海国:(首都,主要民族汉族) 内陆国:(首都,主要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 半岛国:(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 (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 岛国:(首都,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河流 读地图册P130,《东亚地形和矿产》,总结东亚的地形特点: 海岸线,多(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日本四岛、 台湾岛等);地势高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 东部多;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河流短促。 2. 气候: 由东向西,由性气候向性气候过渡 读地图册P130页,《东亚气候类型》图,东亚包括哪些气候类型? ⑴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 分析总结: ①东亚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 ②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③东亚季风气候特点 ⑵西北内陆地区这气候 分析总结: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三.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 朝鲜半岛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森林、矿产丰富,经济不发达。韩国以汽车、电子、120°E 40° 40°N 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高2016级高二地理导学案使用时间:2014年月日编号:005 编写人:程君审题人:何爱琼学生姓名:评分: 区域地理——亚洲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基础地理P145、地图册P117)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东西半球 的。 2.海陆位置:东临、北临、南临,西侧通过黑 海、与大西洋相通。 3.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纬 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自北往南 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 带、带。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 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 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M。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四周。中部地形以、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大陆的边缘多和。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 处气候,B 处气候,E 处气候,X 处气候,Q 处气候, W 处气候。 3. 河流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2011·扬州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图 X W

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2.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3.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教育。 【重点与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学法指导】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日本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樱花”视频,提问导入。 (提问)为什么日本樱花长势这么好?进入新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结合导学案填写日本位置及范围。 一、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一)位置范围:(板书)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 E ,位于东半球。 N~ N,位于北温带。 3.相对位置: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_____海相望,东部直接临__ __洋, 4.范围 领土:由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然后让学生继续结合导学案分析地形。 (二)地形(板书)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1.日本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3/4),平原面积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2.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 3.海岸线_____,多优良港湾。

【精彩】高二世界地理《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优秀学案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 问题1:日本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重点)风-水-地冬季日本盛行西北风(风),从日本海带来的水汽(水)到日本海沿岸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或雪(地),所以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多;太平洋沿岸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夏季日本盛行东南风,且太平洋沿岸处于迎风坡,所以太平洋沿岸降水丰富,而日本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问题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征(了解) 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布局在沿海,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进,产品的输出。 新兴工业向新区发展:如本州岛的东北部和九州岛,出现“临空型”布局。筑波城是新兴科学城。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 问题3:日本的农业(了解)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北海道渔场。农业因为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 问题4:日本为什么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了解)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典型例题】 1、(19上海)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说明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教与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围 东亚位置和国家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半岛)、岛

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岛、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东亚地形 沿40oN纬线剖面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降水由沿海向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甲图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和降水量的分配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

东亚和日本学案

区域地理复习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 1.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又要阐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 2.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3.解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教学重难点】 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范围和位置: 解释说明:某地地理位置的表述:包括三个方面: ①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②海陆位置(临海、岛国及内陆国);③相对位 置(邻国及邻省)。有时还要说上板块位置,但 要灵活,因为一般情况下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 山地震要写,其他情况不用写) (阅读地图册102和103页东亚图)回答问题 位置:相对位置:东面向洋,西邻__亚和__亚,北部与(国名)接壤,南部为____亚和亚。 绝对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___到_____北纬到__。(注意北回归线、北纬40°、120°E、的位置。) 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范围:包括、、、、五国。

【例1】标出图中7条经、纬线的度数。 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名称及其首都是: A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 F______、_。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特点:(解释说明: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表述:一般先说地势特点,然后再说以某种地形为主,这些地形分布情况) 【例2】阅读地图册东亚地形图121页填写下列内容 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东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岸和内陆,所以受环流控制,因此沿海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气候和气候;内陆距海较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在广大内陆地区终年受气团控制,形成气候。 【例3】读地理图册世界气候图p20和东亚气候类型图p122回答问题: (1)东亚的气候类型有、、、和___。 (2)写出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及 成因 ①_______特点 成因 ②特点

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教案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oE~140oE,20oN~50o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 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朝鲜半岛:为35°N、128°E穿过。 日本:130°E,135°E、35°N,140°E、45°N的交点位置。 二、自然环境 1、地形:(见地图册P121页)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 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闭塞, 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复习东亚学案1.doc

右蜜「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 ________ 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位置[ I 海陆位置:—洲东部,洋西岸 2、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斤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廿本四岛、台湾岛 等)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斤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3、 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 区之一,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乂分为温带季风气 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O°C 以下,雨季较短。中国西北和 蒙古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秦岭一准河一线(35QN ))、区别; 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 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口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 4、 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授课时间 ____ 周星期— 主备人 席瑞祥 授课教师 课题 复习 东亚 学 习 目 标 1. 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 掌握日本的工业分布、特征 主雀主任备孕 务徭时尚2014-10-10 备谖国长各与席瑞祥 熟记以下知识点: 1、位置范I 韦I

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 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 和交通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 便 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0 越 地形和土 地资源 多高原、山地,平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强 经济上的葬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 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 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稀少是世界水稻、茶叶和蚕丝等农产而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IT 新兴工业区;人曰稠密 二、读09年高考地理综合分析题: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 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亳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 区与漱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廿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 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 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26.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 面,归纳廿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口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7.说明口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答:日木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28.—般而言,夏季LI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廿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廿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答: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口木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东亚教学案

东亚学案 1、区域定位突破: (1)在图中画出重要经纬线。 (2)国家① ② ③ ④ ⑤ ⑦ 洋 ⑧ 渔场⑨ 海 ⑩ 海峡 2、概述: ⑴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 地形、河流 ①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 多平原丘陵。 ②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 位置 范围

本四岛、台湾岛等)。 ③岛屿上则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种季风气候的成因与特征: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季较长;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以南。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参考教材)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思考东亚地形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课堂=-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高二地理SJDL-07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07月20日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 学习目标】 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1.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的分析与应用 2.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分析 【学法指导】读图综合分析、比较法 【知识链接】地理特征描述与比较、典型特征的成因分析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梳理知识----预学案】 一.填图: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 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 边缘海: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3 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读图) 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 自然资源(最好具体到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的名称) ②社会经济特征:交通、工农业、人口 (一)位置和范围: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等 1 经纬度位置: 2 海陆位置: 3 范围:东亚5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特征:从地势高低、地形种类及其分布、地面起伏状况、特殊地貌等方面 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1 地势: 2 地形类型及分布: 3 海岸线

东亚学案

120°E 40° 40°N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a、b、c、d代表不同气候类型),回答1~2 题。 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 ℃,全年少雨 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 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3.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特别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完成9~12题。 6.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 7.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9.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0.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1.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 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 读下图,回答22~23题。

【震惊】高二区域地理《第1节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带答案)

第1节东亚与日本 【学习目标】 1、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3、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日本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集及人口分布。 5、日本的地质灾害。 【重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发达的经济 【难点】东亚沿海与内陆经济的差异 【主要问题】 1、东亚气候的成因、区域差异、特征及与南亚季风气候的区别. 2、东亚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自然和经济差异。 3、日本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4、日本的经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 6、日本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7、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 (东京)。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丰富。(3)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大河有长江、黄河、珠江等。(4)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②西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大陆性强。) (5)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6)工业:朝鲜—森林矿业韩国—汽车电子服装 日本—现代工业 (7)农业:朝鲜半岛---水稻蒙古---畜牧业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学案及答案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东亚与日本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掌握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的差异, 2、掌握日本领土的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日本的地质灾害。 3、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区域分析法分析一个区域或国家的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国是东亚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提高同学们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东亚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特点和成因 2、日本发达的经济及成因;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 二、学习区域的方法 (一)构建知识网络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经纬度、范围、包括的国家或地区等) 2、地形特点(有哪些地型,以哪种地型为主,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地势走势;怎样形成?) 3、气候特征(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为主,各种气候各分布哪里?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形成?) 4、水文特点(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河流流向、流量、水量、水力、含沙量、结冰期等情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4、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林林资源、水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环境) 1、居民(人种、民族、人口、语言、习俗等) 2、经济工业(部门、技术、分布等) 农业(部门、技术、分布等) 交通(铁路、公路、海港等) 3、文化(建筑、艺术、文字、天文等) (二)比较法 三、知识要点: 补充:亚洲的基本地理特征 1、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半球,东临洋,南临洋,北临洋,西面深入大陆内部。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赤道穿过南部的群岛。东西距离最广,大部分位于东经以东至经线之间。 东北以_________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________山-______河-____海-________山-___海和______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___________与非洲为界线 2、地形和河流: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高低。中部面积广大,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河流呈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3、气候:类型,显著、性气候分布广。 4、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大洲,、和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5、多样的文化 6、经济发达差异:发达国家是,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B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C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D贝加尔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