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学案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06ba9ab307e87100f69603.png)
第四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一节东亚和日本【知识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东亚季风的成因。
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
3.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条件。
第一课时东亚概况一、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带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_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_是内陆国。
读图查找:①日本群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②日本、蒙古、朝鲜、韩国及其首都③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④40°N与120°E的交汇点、23°26′N与120°E的交汇点、40°N与80°E的交汇点二、地形、河流1、地势高低:西部多、,东部多、2、海岸线曲折,多 _______和岛屿3、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4、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和,狭小,河流三、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_______。
中国_________和_________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_________ 气候。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学案 整理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学案 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d545c9102de2bd97058800.png)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一节东亚和日本东亚基础知识整理一.东亚的位置和范围80°E— 140°E, 20°N—50°N,绝大部分在带海陆位置:亚洲部,西岸临海国:(首都,主要民族汉族)内陆国:(首都,主要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范围半岛国:(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岛国:(首都,主要民族大和民族)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河流海岸线,多(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地势高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东部多;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河流短促。
2. 气候⑴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①东亚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②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③东亚季风气候特点⑵西北内陆地区为气候,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的此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3)读地图册《东亚气候类型》图,东亚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A、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B、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C、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大陆性减弱,性增强。
三.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2.经济朝鲜半岛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朝鲜森林、矿产丰富,经济不发达。
韩国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经济发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蒙古畜牧业为主。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东亚地区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日本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1.概况:东亚岛国,由、、、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人口,人口超亿的国家(1.27亿)。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9af27f616fc700aba68fc8f.png)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考纲要求】1.解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识记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考点解析】I.|东亚:90° E-160° E 20° N-40° &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⑶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一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一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⑷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II.匣]:30° -45° N, 130° -145° E,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⑴自然地理:①东亚岛国:太平洋西侧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些小岛组成;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一横滨、神户最大海港。
②多山地形: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③温湿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报,夏秋遭台风。
④矿产贫乏,森林水力丰富。
⑤地狭人稠,人口超亿,东西融合的文化。
⑵发达的经济:与美国、欧盟并列成为工业最发达的三极。
①发展条件: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
矿产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利用其便利海运、发达科技、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效率管理,加工原料,出口高品质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一贸易对象有美、中、欧, 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国。
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钢铁出口国,铁矿石来自澳.巴.印,福山是临海型钢铁基地)、汽车(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造船(长崎造船厂)、电子(“硅岛”)、化学、纺织。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b369880eb6294dd886cf1.png)
第一节《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一、东亚1、地形(1)看东亚地形图,描述东亚的地形分布差异、根据地势走向判断河流总体走向及河流特征?(2)东亚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那些海域?(3)东亚河流的总体流向说明什么?(引申:推断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4)东亚的岛屿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板块知识说明形成的原因。
2、气候(1)东部沿海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冬夏季风有什么差异?中国东部沿海、朝鲜半岛、日本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2)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差异?(3)东亚西部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这种气候类型对土壤、植被、河流有什么影响?3、经济东亚东部和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二、日本1、在图中找到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2、在图中找到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3、读图描述:(1)描述日本的半球位置。
(2)描述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3)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
(4)描述日本的板块位置。
①日本群岛东侧的海沟是怎样形成的?②有资料说日本海在缩小,你觉得可信吗?请说出理由。
4、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5、沿北纬36度做地形剖面线,描述沿线地形变化。
6、日本共有几种气候类型?成因分别是什么?7、日本气候年降水量比我国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丰富,请思考其降水多的原因?8、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甚至是暴雪,思考其形成原因?9、日本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哈尔滨的温带季风气候相比有什么不同?10、日本的气候与英国的气候有什么差异?11、日本的工业带有哪些?在分布上有何特点?试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12、试分析日本工业多集中在南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13、日本哪种能源能丰富些?说明推断的理由。
哪类矿产能丰富?说明推断的理由。
14、日本城市、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程度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拓展: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和灾害程度严重的原因是否一样?预防措施一般从哪些方面考虑?)。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学案及答案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769fc910ef12d2af9e7bd.png)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东亚与日本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掌握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的差异,2、掌握日本领土的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日本的地质灾害。
3、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区域分析法分析一个区域或国家的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国是东亚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提高同学们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东亚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特点和成因2、日本发达的经济及成因;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二、学习区域的方法(一)构建知识网络自然条件(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经纬度、范围、包括的国家或地区等)2、地形特点(有哪些地型,以哪种地型为主,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地势走势;怎样形成?)3、气候特征(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为主,各种气候各分布哪里?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形成?)4、水文特点(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河流流向、流量、水量、水力、含沙量、结冰期等情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4、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林林资源、水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环境)1、居民(人种、民族、人口、语言、习俗等)2、经济工业(部门、技术、分布等)农业(部门、技术、分布等)交通(铁路、公路、海港等)3、文化(建筑、艺术、文字、天文等)(二)比较法三、知识要点:补充:亚洲的基本地理特征1、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半球,东临洋,南临洋,北临洋,西面深入大陆内部。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赤道穿过南部的群岛。
东西距离最广,大部分位于东经以东至经线之间。
东北以_________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________山-______河-____海-________山-___海和______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___________与非洲为界线2、地形和河流:地形复杂,地面起伏大,高低。
中部面积广大,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东亚与日本学案
![东亚与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78907f12d2af90242e616.png)
东亚与日本
1.根据东亚地形图(地图册117页)请你分析一下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请你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看图(地图册118页)描述日本地形特征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5.看图(地图册117页)说出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6.看图描述日本的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与我国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6. 2005年12月上旬至1月6日,日本石川、福井、富山、新潟、山形、秋田等日本海沿岸地区连降大雪,造成严重雪灾。
这场雪灾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导致579栋住宅倒塌,14条铁路线的15个区段停止运行,138万个家庭电力中断。
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是什么?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描述日本河流水文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夏季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降水的差异及其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
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在德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均匀,而在日本却高度集中,原因是什么?
8.为什么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9.分析日本农业发展的条件
10.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35东亚和日本学案.docx
![35东亚和日本学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85c83b86c175f0e7dd1377f.png)
东亚和日本【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地形区、河流、岛屿、海域等。
2、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区域差异。
3、结合区域图分析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4、结合相关图示,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基础夯实】东亚一、东亚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2、气候:季风气候显著(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1)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秦岭一淮河以南,韩国、日本南部。
(2)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秦岭一淮河以北,朝鲜,韩国、日本北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西北地区,蒙古3、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从地形、气候、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
二、朝鲜半岛1、位置: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
2、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多低山丘陵。
3、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5、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6、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
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7、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和南海岸平原地区。
日本1、位置⑴经纬度位置:(在右图中画出40° N、140° E, 35° N、135° E)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
2、范围: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诸多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3、自然地理特征⑴地形: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平原(关东平原);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⑵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
本州岛中部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⑶河流: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⑷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1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c8c1f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d.png)
东亚和日本学案学习目的1,东亚的位置范畴;重要国家及都市,重要区域特性;2,日本的位置、范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性。
3.通过读“日本图”理解日本的领土构成、自然特性,并阐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1、范畴和位置:解释阐明:某地地理位置的表述:涉及三个方面:①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②海陆位置(临海、岛国及内陆国);③相对位置(邻国及邻省)。
有时还要说上板块位置,但要灵活,由于普通状况下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要写,其它状况不用写)(阅读地图册102 和103 页东亚图)回答下列问题位置:相对位置:东面对洋,西邻亚和亚,北部与(国名)接壤,南部为亚和亚。
绝对位置:东亚的范畴大致从东经到北纬到。
(注意北回归线、北纬40 °、120°E、的位置。
)板块位置:东亚位于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识记下列内容:①20ºN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②23º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ft)。
③40ºN 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④50ºN纬线穿过: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⑤蒙古:80ºE-120ºE,50ºN附近。
⑥朝鲜半岛:为35º N,128 ºE穿过。
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三面围绕。
范畴:东亚涉及、、、、等国家。
是临海国,和是半岛国家,是群岛国家,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带(五带)。
填图: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②;③;④;⑤;(2)边沿海:⑥、⑦、⑧、⑨、⑩。
(3)东亚最大半岛是,最大群岛是。
(4)图中地区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明显,并由①向⑤方向,气候特点含有由性向性气候过渡的特点,①③两国南部为气候,④国为气候,②国为气候。
区域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学案
![区域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0be3c9fe4733687e21aa9f.png)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东亚一、填图绘图(一)东亚填图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在上图中填充中国、蒙古、日本、韩国、朝鲜、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在上图中写出ABCDE五处的气候类型(二)日本填图在上图中标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二、夯实基础(一)东亚1、自然条件(1)位置范围类型国家首都民族临海国中国北京汉族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蒙古族①纬度位置:地跨_热带__ __亚热带__ _ 温__,绝大部分在__温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高原_ __ 、山地__,东部沿海多_平原和丘陵___,地势_东高_西低。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
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
(3)气候在东亚区域图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①季风气候显著:成因:②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逐渐减弱,海洋性增强。
(4)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
2、社会经济条件(1)居民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为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2)经济东部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部较落后,以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
(二)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130°E—145°E, 30°N—45°N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东亚和日本——学案和同步练习_图文.docx
![东亚和日本——学案和同步练习_图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b3a68db5727a5e9846a615f.png)
东亚和日本一、东亚基础知识1、读东亚政区图,在图中填出下列内容:(1)填出经纬度(2)填岀渤海、黄海、东海、南海、H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3)填出东亚的五个国家及首都(4)填出朝鲜半岛、口木群岛、境球群岛、钓鱼岛2、描述东亚地理位置特点。
3、描述东亚的地形特点。
4、据资料显示FI本海在缩小,你觉得可信吗?说明理山。
5、据上左图描述东亚岛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岛屿的形成原因。
6、东亚的气候(1)在甲乙两图屮标出季节,东亚季风的风向名称。
说明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和対农业生产的影响。
甲乙(2)下图是东亚不同海陆位置的气候图,①②③与甲乙丙的正确对应是。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从沿海向内陆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二.日本的基础知识1、在右图屮填出以下内容:经纬度、组成FI本的四人附屿、H本海、朝鲜海峡、太平洋、北海道渔场、日本暧流、千岛寒流、关东平原、富士山、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千岛群岛2、描述FI木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口本西北沿海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4、评价LI木发展工业的条件。
5、LI 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分析原因?6、日本北海道渔场的成【大I?渔业发达的原【大I?三、能力提升下图是沿A ( 129°23'E ,40°42'N \ D ( 140°28E ,35°22'N )两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 A 点位于D 点的() A 、东南面B 、西南面C 、东北面D 、西北面2、 A BD 三点屮,夏季降水最多和冬李降水雪最多的 分别是OA 、A ;D B> A ;BC 、D ;BB ; D3. FI 本农业很具特色,英特点与FI 本国情相对应町信的是() A.小型机械——人多地少 B.发展水利——季风气候,多水旱灾害C.生物技术——以山地为主D.梢耕细作——劳动力廉价 4. 图2屮的甲、乙、丙、丁四地中,与表一气候相符的是()A.甲B.乙C.丙D. T5. 日本的工业主要沿海分布,是为了充分利用海运,图3中最适 合建港口的是()A.①B.②C.③D.④1 2 78 气&(t)7 4 24 25 降水tCmm)5065160175图2为日本某些地理事物图,表一为日本某地气候 资料图,图3为图2中乙港 湾的等深线图。
学案1:东亚和日本
![学案1:东亚和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c5c8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5.png)
日本学习目标:1.用基本的定位方法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进行判读;2.总结归纳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3.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自学清单】 自然地理环境阅读图1日本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30ºN -45ºN ,130°E —145°E,(2)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及韩国相望。
2.填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岛屿。
日本领土由A 本州、B 北海道、C 四国、D 九州四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日本地形⑴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E 富士山最高。
⑵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分析原因?ABCD●●▲EF G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
思考:日本的泥石流发生的频率为什么比我国西南地区少?日本的植被覆盖率高规律总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地形:起伏大。
物源:大量的松散碎屑物质。
水流: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
植被: 覆盖率低。
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F横滨、G神户)4.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日本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⑵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5. 阅读日本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⑴结合日本的气候和地形,分析河流特征。
(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水能蕴藏丰富。
方法总结:①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
一般从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水能)等方面分析。
②分析河流水系特征的方法。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14c29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3.png)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东亚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东亚主要国家的分布和人口情况理解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点1.2 教学内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东亚主要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东亚人口和经济情况东亚文化特点和交流1.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东亚地区的位置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东亚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情况文化展示:让学生展示东亚国家的文化特点,如美食、传统服饰等第二章:日本地理概览2.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掌握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理解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2 教学内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等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岛屿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气候和经济情况视频观看:播放日本地理特点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第三章:日本自然灾害3.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掌握日本地震、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理解日本人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海啸等日本地震的特点和影响:地震预警、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等日本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角色扮演:模拟日本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第四章:日本经济与社会4.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4.2 教学内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泡沫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汽车、电子产品、服务业等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教育、工作文化、家庭结构等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特点的视频资料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有关日本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资料第五章:日本政治与外交5.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掌握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理解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5.2 教学内容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天皇、Diet (国会)、内阁等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选举制度、政党政治、政策制定等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日本与邻国的关系、美国的关系、国际贡献等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模拟选举:模拟日本国会选举过程,让学生了解选举制度角色扮演:模拟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谈判,让学生参与其中第六章:日本文化与社会生活6.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掌握日本的传统艺术和节日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6.2 教学内容日本的文化传统:宗教、书法、茶道、武士道等日本的现代文化:动漫、流行音乐、时尚等日本的节日:樱花节、盂兰盆节、新年等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欣赏:欣赏日本的书法、茶道等传统艺术表演节日庆祝:模拟日本的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体验日本文化第七章:日本教育与科技发展7.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特点掌握日本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理解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7.2 教学内容日本的教育制度:学制、学校种类、教育政策等日本的科技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等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生态系统等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的视频资料案例研究:研究日本的科技企业和创新案例第八章:日本旅游资源与特色8.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掌握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政策理解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8.2 教学内容-日本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主题公园等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政策:温泉、滑雪、节庆活动等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旅游市场的变化等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旅游规划:让学生设计一次日本旅游计划图片展览:展示日本的旅游景点和风光照片第九章:日本的国际地位与作用9.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理解日本对国际事务的贡献和影响9.2 教学内容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等日本参与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日本的合作项目和国际贡献:援助、投资、技术交流等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的视频资料案例分析:研究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贡献和影响第十章:日本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0.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掌握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策略理解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10.2 教学内容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环境问题等日本应对策略:政策调整、创新科技、国际合作等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经济发展、安全保障、文化交流等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和应对策略预测未来:让学生设想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前景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未来机遇和挑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解析: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是理解整个区域的基础。
东亚和日本学案
![东亚和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dc870d192e45361166f52e.png)
东亚和日本学案(第十周备课初稿)主备人:翁成福【考点解读】1、东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地形、河流、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点;资源、自然灾害)2、东亚人文地理特征(居民、民族、各国经济特点,东亚沿海和内陆差异比较)3、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4、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农业、贸易)6、日本主要的工业地带、工业区一、东亚基础知识(课前预习)(1)位置范围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_____部,东临_____,西临_____经纬度位置:_____带和_____带重要经纬线:在图中标注出东亚(90°E、120°E、23°26'N、40°N)(2) 范围临海国:_____(首都_____)内陆国:_____(首都_____)——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_____(首都_____),_____(首都_____)岛国:_____(首都_____)(3)地形、河流①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__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__;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②海岸线曲折,多_____(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_____(日本四岛、台湾岛等)(4)气候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东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内部(中国西北部、蒙古国)(5)人口和经济人口:主要集中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农业:东部平原以业为主,粮食作物为和水稻。
著名物产还有和蚕丝;西部高原以业为主工业:东部交通,且多优良,科技先进,对外贸易条件优越,工业以型为主西部内陆地区,资源丰富,以型工业为主难点突破东亚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东西部差异表东部 西部 主要特征 范围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海陆位置、交通 临海,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地形和资源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气候湿润,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燥,大陆性气候为主 经济与人口 经济较发达,发展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经济较落后,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人口稀疏合作探究性学习(1)分析东亚季风最为典型的原因。
东亚和让日本复习学案
![东亚和让日本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9774e8ee06eff9aff80735.png)
东亚和日本【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一、东亚概述1、东亚位于亚洲,太平洋,包括、、、、等国家。
2、东亚濒临洋,渔业资源丰富,多天然,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
3、典型的季风气候,同期,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水力资源丰富。
4、东亚大陆的东缘,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
夏秋季节常受侵袭。
东部西部范围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6、读东亚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A.读出东亚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和海域。
B.东亚河流的总体流向说明了什么?C.东亚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超过西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D.东亚的岛屿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岛屿是怎么形成的?7、读资料P23图——40°N的东亚地形剖面图,说明:A.图示地形有什么特点?B.日本东侧的海沟是怎么形成的?C.有资料说日本海域在缩小。
你觉得可信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日本1、日本,是太平洋部的岛国,在我国的,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面积万平方千米。
由、、、等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这对日本的业、业、海上和对外联系十分有利。
2、富士山——日本国的象征:这里山顶常年积雪,景色迷人,是日本著名的胜地,这座美丽的山峰是一座活火山。
3、由于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A.找出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太平洋。
.B.找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C.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
D.日本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
沿岸有的平原,临近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E.在图中找出北海道渔场的位置,标注洋流的名称,说明该处形成大渔场的原因?F.日本属于东亚季风区,南部为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季风气候。
由于受和强大的的影响,年降水量偏多且分布较,所以该处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5、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南北狭长,并且与经线斜交,英国也是一个岛国。
最新东亚和日本(学案)
![最新东亚和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a76f2ae518964bcf847ca9.png)
精品文档东亚和日本【教与学目标】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
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东亚概况【练习1】读东亚地区完成下题1.位置和范围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东亚经纬度的范围:,海陆位置:亚洲,西岸⑵范围;;;;2. 地形、河流⑴地势:西部,东部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岛弧链⑶许多大河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3.气候⑴东部沿海地区显著;⑵西部内陆地区的4.人口、经济⑴人口数量及分布: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⑵人种:为主,是世界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⑶民族:、蒙古族、、朝鲜族等⑷经济: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地区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
东亚沿海一带是世界、、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二、日本——地狭人稠【活动1】日本印象——简单讨论日本在你脑海的印象(从地理思维出发)1.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活动2】在地图上识别“日本的四大岛,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东京湾,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2.自然地理特征⑴地形、地质⑵海岸曲折,港湾优良⑶季风气候精品文档⑷自然资源3.居民和文化4.发达的经济 ⑴工业主要分布区 。
⑵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5. 农业、渔业三、【巩固练习】1.朝鲜半岛的河流多流入 ( )A.渤海B.日本海C.黄海D.东海2.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 (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类型多种多样C.海洋性特征明显D.大陆性气候普遍 3.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4.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于 ( )A.美国.中国.东南亚B.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C.中东.东南亚.拉美D.中东.东南亚.美国5.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D.矿产资源贫乏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沿海地区劳动力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7-9小题.7.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 A .P 3>P 2>P 1 B .P 1>P 3>P 2 C .P l >P 2>P 3 D .P 2>P 3>P 1 8.此时a 点盛行风是 (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东北风 D .西南风 9.造成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h 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B .纬度较高 C.气压较低 D .四面环海10.东亚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 (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森林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材料一: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1)描述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东亚与日本_学案
![东亚与日本_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4ed0cde80d4d8d15a4fc7.png)
)东亚地区冬季盛行,夏季盛行。
)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气压高,风由吹向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气压高,风由吹向。
)冬季风盛行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量,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属于气候。
)根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推断赤壁之战发生在()日本海黄 海 黄 河 甲 乙 丙 蒙古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①地附近的山脉是.阿尔泰山 B .祁连山 C .昆仑山 D .天山.关于②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水力资源贫乏.位于太平洋板块 D .多火山地震.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 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小麦输往路线 B .乙—石油输往路线林产品输往路线 D .丁—铁矿输往路线B .日本南北温差大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问题。
(1)A城市名称是, B城市名称是, C城市名称是(2)城市A的气候类型是,其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响较大。
(3)城市B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的成因是(4)城市C的气候类型是,其气温的年较差最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②各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
日本大量进口木 。
)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小,原因是 。
该国的人均粮食自给有余。
其粮食生产的特 。
,原因是140º A B C 寒流 暖流 城市带 ① ② ③ D。
东亚及日本复习学案
![东亚及日本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1f10b580216fc700afdb7.png)
东亚及日本复习学案
东亚及日本复习学案(1 课时)
一、填图
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半岛名称,海上邻国的名称,4 大岛屿的名称,临海和大洋的名称、海峡、内海的名称,渔场的名称,两大洋流的名称和流动方向,首都的位置和名称,两个良港的位置和名称,最高山峰的位置和名称
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及对日本的气候和经济会产生什幺影响?
2、读右图,思考
(1)分析图中ABC 三地气候特征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
(2)如果三地分别是上海、东京、哈尔滨的气候资料图,请你排序:
3、图1 中A、B 两地的降水季节变化有什幺不同?为什幺?
4、若以ABC 三点代表一个区域,且从A 至B 至C 表示日本工业分布区域的变化,则日本的工业布局的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幺?
5、日本的地形有什幺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幺影响?
6、日本多地震火山喷发的原因?如何面对?
7、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8、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哪里?为什幺这样布局?近年来的布局趋势有哪些变化?为什幺这样做?
9、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幺?为什幺很典型?对农业生产有什幺影响?
三、感受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东亚一、填图绘图(一)东亚填图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在上图中填充中国、蒙古、日本、韩国、朝鲜、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在上图中写出ABCDE五处的气候类型(二)日本填图在上图中标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二、夯实基础(一)东亚1、自然条件(1)位置范围类型国家首都民族临海国中国北京汉族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蒙古族①纬度位置:地跨_热带__ __亚热带__ _ 温__,绝大部分在__温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高原_ __ 、山地__,东部沿海多_平原和丘陵___,地势_东高_西低。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
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
(3)气候在东亚区域图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①季风气候显著:成因:②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逐渐减弱,海洋性增强。
(4)河流特点: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
2、社会经济条件(1)居民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为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2)经济东部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部较落后,以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
(二)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130°E—145°E, 30°N—45°N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范围:由②_北海道_岛,③__本州_____岛,④_四国______岛,⑤___九州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2)、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的四分之三,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富士山是全国最高峰,是一座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著名的海港有横滨和神户。
(3)、气候:季风显著,包括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4)、河流河流特点:_ ___。
成因:_。
(5)、资源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1)、特征: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岛国多港湾不利条件:国土狭小,用地紧张,平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产品依赖世界市场(2)、工业①特点: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②日本工业的主要部门有钢铁(钢铁出口国,铁矿石来自澳.巴.印,福山是临海型钢铁基地)、汽车(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造船(长崎造船厂)、电子(“硅岛”)、化学、纺织。
③布局: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主要工业区有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三湾一海)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
(3)、农业和渔业①水稻、蔬菜和水果、养畜业是日本农业三大支柱。
平原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区_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
②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北海道渔场。
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的原因是:沿海温带大陆架广阔,又有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海上捕捞能力强;日本沿海养殖业发达;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
(4)、城市: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中部;日本的宇航中心种子岛;日本的硅岛九州岛,日本的科技城筑波。
(5)、重点掌握【1】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相比,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东部地形较为平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深厚肥沃;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东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农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较高。
【2】日本东西两岸气候差异较大,分析日本海沿岸多降雪的原因。
冬季从亚洲高压发出的西北季风向东南移动时,经过日本海上空,将大量水汽带至日本海东岸,暖湿气团受地形抬升降温形成降雪。
【3】日本工业“临海型”布局的原因。
a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所需矿产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b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
c充分利用岛国多良港的优势。
d工业布局在沿岸可利用廉价的海运,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成本。
【4】日本农业的特点和限制其农业发展的因素。
特点:机械化水平高,以小型机械为主;水利化程度高,生物科技发达;单位面积产量高。
限制因素:低山丘陵为主,土地狭小;劳动力数量不足,成本高。
【5】日本的交通有何特点。
国际交通:货物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运为主。
国内:以沿海航运、铁路、公路为主。
三、学以致用下图为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圈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岛附近海域生物资源匮乏B.乙航天发射中心天气常年晴朗C.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D.丁方向指向西北方向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大陆分布北界大约为34°N,在日本约38°N。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该纬度范围内( )A.日本夏季气温更高B.我国夏季降水更多C.日本年降水更多D.我国冬季气温更低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中国沿岸流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域具有频繁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锋面涡。
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域的主要水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水流对应正确的是()A.Ⅰ—中国沿岸流B.Ⅱ—台湾暖流C.Ⅲ—长江冲淡水D.Ⅳ—日本暖流分支4.甲、乙、丙、丁四海域,最容易出现锋面涡的是()A.甲B.乙C.丙D.丁5.锋面涡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A.有利于海洋航运B.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吸引鱼群聚集D.形成连续性降水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和“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7.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8.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的旅游热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9.富士山区湖泊众多的成因是A.地壳凹陷积水B.滑坡阻塞河道C.岩浆阻塞河道D.泥石流阻塞河道10.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在图示地区都有机会观赏到绚丽璀璨的钻石富士美景(太阳正好位于富士山山顶)。
摄影爱好者有可能捕捉到钻石富士美景的位置是A.由中湖观日出B.河口湖观日落C.精进湖观日落D.龙岳山观日出二、综合题11.下图为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晨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和Q 地比,说出图示季节P地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出富士山地区树种较日本其他山区丰富的原因。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参考答案二、夯实基础(一)东亚1、自然条件(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二)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4)、河流河流特点:_河流短小、水流急、水能丰富___。
成因:岛屿小;多山地丘陵,落差大;降水充沛__。
三、学以致用1.C 2.D【解析】1.甲岛屿为北海道附近,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A错;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海洋性较强,多阴雨天气,B错;丙所处自然带下部为落叶阔叶林,上部为高山灌木和草甸,因此丙处自然带的植被可能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C正确;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根据图中纬线的分布可知丁方向表示东南方向,D错,故选C。
2.日本四面环海,又受到强大的日本暖流(黑潮)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更强,相比于同纬度的我国而言,日本夏季气温较我国同纬度低,冬季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更高,因此其自然带的分布北界纬度更高,A错,D正确;影响自然带北界分布纬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热量,降水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故选D。
3.D4.D5.C【解析】3.根据图文信息和四个选项进行判断,Ⅰ对应的是长江冲淡水,Ⅱ对应的是中国沿岸流,Ⅲ对应的是台湾暖流,Ⅳ对应的是日本暖流分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4.根据题干“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判断水流相互作用的地方易出现锋面涡,图中丁地水流相互作用明显,有频繁的冷暖水的生成与消散,其余各地水流的相互作用不明显,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5.结合题干“使得该海域具有频繁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根据锋面涡与锋面相似的特点判断锋面涡处容易出现海水扰动,冷海水容易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C正确;涡旋不利于海洋航运,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A、B错误;连续性降水的形成需要相应的天气系统持续较长时间,而锋面涡是海洋中海水的运动状况,不是大气的运动状况,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6.D7.A8.D【解析】6.根据右图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最冷月气温大于零度,所以c错。
位于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在大陆西岸,AB错;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D对。
7.读左图,可以看到富士山位于日本西北部,本州岛上山脉的西北部,是冬季,风的迎风坡,所以冬季降水丰富,A对;从右图看富士山降水均匀,但不是,受西风影响,是气候海洋应较强的结果,仍受季风影响,B错;富士山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与气压带移动无关,C错;这里纬度高,不受赤道低压的影响,D错。
8.日本多山水流急,虽然径流量丰富,但不利于航运,A错;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短小,径流量不是最丰富,B错;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降水多,不会断流,C错;多山,落差大,降水多,水能丰富,利于发电,D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