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洪湖水,浪打浪-人音版《创作》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人音版《创作》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人音版《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洪湖水,浪打浪》这首乐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奏要领。

2.练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丰富音乐素养。

3.探索乐曲编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潜能。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曲介绍《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原曲源于江苏南通市如东县。

后来经过传唱,民间音乐家黄梅先生将其做了新的改编,编成为一首器乐曲,广泛演奏于民乐团、学生合奏和独奏等场合。

2. 演奏要领•乐器:二胡、笛子、中阮、大阮、扬琴、锣鼓等。

•曲速:有力地飞快。

•音乐形式:ABA(前奏、主题、展开、主题重复、尾声)。

•演奏技巧:各乐器需掌握准确的节奏和调式,注重音乐的交替和转换。

3. 创作乐曲•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编创一段新乐曲。

•活动环节:小组成员商议,自行选择乐器和调式,相互创作旋律和主题,组合成为一首完整的新乐曲。

•目的: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洪湖水,浪打浪》这首乐曲的基本情况和演奏要领。

2. 演奏环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练习演奏《洪湖水,浪打浪》这首乐曲。

在演奏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3. 创作环节分组编创新乐曲。

通过分组合作,相互协商和配合,制作出一首新的乐曲。

4. 评价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时,教学中也发现乐器的选择和演奏技巧需要老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因此需要继续努力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人文素养。

湖北文学艺术 洪湖水,浪打浪 教案

湖北文学艺术  洪湖水,浪打浪  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歌剧,了解洪湖赤卫队的故事,了解英雄人物,会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2、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无数英雄儿女坚定的革命信念。

3、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重点: 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热爱祖国。

难点: 学生能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以及无数英雄儿女坚定的革命信念。

教学过程一、倾听音乐,激起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

请大家闭上眼,认真倾听,自由地徜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吧!(播放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学生欣赏音乐。

二、学习新知(一)鉴赏音乐,品读歌词。

师:这首歌好听吗?生1:很好听,歌曲的旋律十分优美。

生2:曲风悠扬,闭着眼听好像把人带到了一个辽阔开朗的地方。

生3:这首歌与流行歌曲不一样,带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

这首歌采用了我们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仙桃、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素材,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那有没有人来说说歌词里描绘了哪些场景?生1:有宽阔的洪湖,湖水荡漾其巨大的浪花。

生2:湖边有村庄,村里的人在荷花田里养鸭挖藕,还在秋天给收获稻谷。

生3: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

(二)读课文,了解背景。

师:我们听了优美的音乐,学习了歌词内容。

那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里吗?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洪湖水,浪打浪》出自哪部剧?(2)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3)歌剧里塑造了哪些英雄人物形象?(4)歌剧《洪湖赤卫队》对中国歌剧有何意义?2、学生自学课文,学完后在文中找答案并做好记号。

3、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4、教师指名回答,学生汇报。

生1:《洪湖水,浪打浪》出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曲。

……(三)情感升华。

师: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他千千万万的革命前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最后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一. 教材分析《洪湖水,浪打浪》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洪湖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洪湖人民的美好生活,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洪湖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洪湖的历史背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洪湖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学会演唱《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

3.学会用适当的情感和力度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洪湖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团队合作演唱。

4.欣赏法:聆听不同版本的《洪湖水,浪打浪》,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洪湖的图片、歌曲乐谱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教学用具:如节拍器、钢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洪湖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了解洪湖的历史背景。

同时,播放《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团队合作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姿势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洪湖水,浪打浪》,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洪湖水_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_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_浪打浪》教案第一篇:《洪湖水_浪打浪》教案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聆听女声二重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浓郁的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二声部的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准备常规准备教学环节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与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演奏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一)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复习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电影《洪湖赤卫队》片段,初听《洪湖水浪打浪》后简单介绍电影情节中与歌曲有关内容——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随音乐作摇船动作参与歌曲表演)。

(二)学习歌曲《柳树姑娘》1、录音范唱歌——学生活动:全体用器乐演奏歌曲注意二声部的学习——结合器乐演奏讲解附点四分音符时值(少讲多练,重在学生的自身感受掌握)——学生学唱旋律(二声部可一气合成,也可分练后在合)——歌词理解——全体演唱2、表演歌曲《柳树姑娘》律动: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表演。

(师生同台表演:自选乐器或演唱或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篇:《洪湖水_浪打浪》教案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聆听女声二重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浓郁的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二声部的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准备常规准备教学环节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背景、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3.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分析。

3. 歌曲的词曲分析,包括旋律、节奏、歌词等。

4. 学唱歌曲,包括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指导。

5. 合唱部分的编排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背景、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学唱歌曲,参与合唱实践。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色、音准的把握,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背景、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

2. 讲解:详细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等元素。

3. 学唱: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指导。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要领。

5. 合唱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价值及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洪湖水浪打浪》歌曲的背景、地域特色及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唱歌曲的能力,包括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合唱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协调统一等方面。

4.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合唱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洪湖水浪打浪》歌曲的原版录音或演唱视频。

2. 教学课件:包含歌曲背景、地域特色、词曲分析等内容。

人音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洪湖水,浪打浪》

人音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洪湖水,浪打浪》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为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是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

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

歌曲富于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征。

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抒发的情感,体验旋律的跌宕起伏,了解歌曲表现的意境,体验并表现音乐美。

2,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

3、能准确区分歌曲三个乐段,尝试用柔和而连贯的声音歌唱,感受旋律的美,体验拖腔的韵味。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

3,体验拖腔的韵味并用自己的歌声表现。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五、教学过程1、发声练习师:同学们见过很大的大湖吗?现在呀有一艘大船要往湖中心开去,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吧。

首先有大船悠长的汽笛声“呜”;水的“哗哗声;还有螺旋桨的轰隆声,让我们用不同的音高来表现一下。

5 ——— | 5 ——— |3 — 3 — | 3 — 3 —|呜呜哗哗哗哗1 1 1 1 | 1 1 1 1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师:每一个同学都特别认真,我们的大船才可以开的这样平稳。

我们的船也开到湖中央了。

这个大湖叫洪湖,它位于我国湖北的汉江平原,面积有760平方公里。

洪湖风景优美,碧波荡漾,盛产鱼虾莲菱藕,这的景色真美呀,我真想唱首歌来赞美一下,同学们想听吗?2、欣赏《洪湖水,浪打浪》1)、导入课题:①出示一幅波光粼粼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画面。

②让学生用线条表现看到的画面。

③用音符表现画面,展示旋律线条。

④音配画,体验二者的相似点和高度融合感。

由老师亲自范唱歌曲,同学们聆听后回答,歌曲有几段?听到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这首歌曲创作于1958年,在当时是为歌颂第二次革命战争的胜利创作的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一首插曲,《洪湖赤卫队》讲的是洪湖一带,女英雄韩英带领部队和当地的恶霸土匪彭霸天展开艰苦斗争的故事,凸显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与广大百姓的鱼水情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2. 简答题:请简述《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答案: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流畅。旋律上采用了许多跳跃式的音符,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动感。
3. 分析题:请分析《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答案:这首歌曲的歌词描绘了洪湖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通过歌词表达了洪湖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忠诚。歌曲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 作为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重要参考
-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解决办法:通过节奏练习和音色模仿,帮助学生掌握特殊节奏和音色的演奏方法,并通过示范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这些技巧。
3. 重点: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理解。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和革命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并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组织现场演唱活动:安排学生现场演唱《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情感表达的理解不足:部分学生对《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缺乏深入理解,影响了歌曲的演唱和欣赏。
强调这首歌曲在音乐学习和欣赏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首歌曲。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这首歌曲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背景和意义:这首歌曲描绘了洪湖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以洪湖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洪湖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

3单元歌剧之夜——《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3单元歌剧之夜——《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识别歌曲中具有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特点,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2)在学习歌曲过程中,采用听、唱、演等方式,增强学生二声部演奏及合唱能力。
(3)借助对《洪湖水,浪打浪》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共产党领导下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参与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洪湖水浪打浪》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2)提高学生二声部演奏与合唱能力,增强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湖北洪湖地区风味旋律的理解与感知。
(2)提高学生在二声部演奏中的协调性与合唱能力。
(二)学习歌曲《柳学生给予表扬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之处。此外还要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比如练习新学到的歌曲或者准备一个小才艺表演等。(总结时应尽量涵盖所有重要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回去后继续巩固学习成果。)
讨论歌曲感受: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描述自己在听歌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学生可能会说:“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洪湖风光”或“我能感受到那里的人们过着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再次完整聆听全曲:第二次播放《洪湖水浪浪打浪》,这次教师要求学生们跟着音乐做摇船的动作,让他们参与到歌曲的情境之中。(学生随音乐做出摇船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一)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初听《洪湖水浪打浪》:播放《洪湖赤卫队》电影中的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浪打浪》。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感受其中蕴含的地方特色。(学生应认真聆听,尝试捕捉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介绍电影情节:简单介绍《洪湖赤卫队》的剧情背景,特别是与歌曲有关的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影片中的具体场景来强化学生的代入感。)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3)情感表达:歌曲的情感传达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需要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情感,并将其融入演唱中。
-示例:歌曲中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和英雄的赞颂,学生需通过教师的引导,体会并表达这种情感。
(4)团队合作:在集体演唱中,如何保持和声的和谐与统一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示例:指导学生如何分配声部,协调不同声部间的音量和音色,以达到整体的和谐。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洪湖水浪打浪》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家乡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家乡歌曲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基本背景和湖南地方音乐特色。这是首表达对家乡热爱的歌曲,采用了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它对于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和家乡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特殊节奏型和情感融入,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演唱。
-旋律:歌曲中的音高、音程和旋律线条的流畅性。
-节奏:歌曲中的强弱规律、特殊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正确发音,情感表达。
(2)音乐知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认识湖南地方音乐特色,如调式、演唱风格等。

《第三单元 唱歌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唱歌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唱歌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唱歌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体验到歌曲中表达的幸福感和憧憬未来的乐观态度。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声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自大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并能够用漂亮的声音歌唱。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理解歌曲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情感表达和表现,这是音乐教学中较为抽象的部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和歌曲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2. 准备音乐器械,如钢琴、录音机等,以便进行音乐教学。

3. 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

4. 制作课件,用于展示歌曲的背景和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音乐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播放《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的音乐片段,同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它的艺术特色。

教师可以配合视频演唱一部分歌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2. 教师可以扣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学唱歌曲1. 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唱第一段歌词,并让学生跟着伴奏带一起唱。

在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学生学会第一段歌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唱第二段歌词,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这首歌。

3. 在学生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

(三)欣赏音乐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歌剧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歌剧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课题
歌剧 《洪湖水,浪打浪》
课型
欣赏、唱歌课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剧、歌剧音乐。
2、能力目标:(1)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2)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1)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带领学生感受洪湖之美,珍惜生活来之不易。
1、《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
(1)作品介绍、主要人物
(2)7首歌剧音乐作品
2、欣赏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了解演唱形式、音乐情绪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湖北民歌。
3、歌曲学唱
①跟钢琴学唱、聆听音乐跟唱、纠正错误歌唱声音、咬字的方法)
②分析歌词内容,把握歌唱情绪
③装饰音的学习(前倚音、波音
三、拓展延伸
了解中外著名歌剧
学习重点
1、了解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2、欣赏、学唱《洪湖水,浪打浪》
3、学习装饰音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自信、有感情的歌唱《洪湖水,浪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装饰音
教具学具
多媒体,钢琴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目的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1、欣赏视频《绣红旗》,谈对歌剧的认识
2、学习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二、新知拓展
课后作业
了解歌剧《白毛女》的故事背景。
板书设计
洪湖水,浪打浪
歌唱形式:独唱、二重唱
装饰音:前倚音、波音




学校
杨家园则镇中心学校
教师
课题
课型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是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

本课的内容主要涉及传统音乐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通过学习民间音乐作品《洪湖水,浪打浪》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时间内容10分钟教师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20分钟学生欣赏《洪湖水,浪打浪》30分钟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20分钟学生分组排练歌曲10分钟学生表演歌曲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传统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分析、表演。

教学准备•电脑、音响设备;•学生手鼓和竹子(作为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步:学生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教师播放《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气势和情感。

第三步: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第四步:学生分组排练歌曲•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组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一部分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排练。

第五步:学生表演歌曲•学生按照小组顺序进行表演,教师及同学们给出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民族音乐的精髓和表现方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传统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不断积淀音乐理论知识,掌握音乐表现技巧,用音乐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内心。

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歌曲情感深度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特别是对于家乡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音乐理论知识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集体合作中的音准与节奏统一:在集体演唱时,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统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解释:
-对于装饰音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慢速演唱、分解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歌曲的情感内涵,分析音乐元素如何传达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背景、情感和音乐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我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感受和表达对家乡的爱。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歌曲,了解其旋律特点、节奏变化和歌词含义,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共同传达歌曲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装饰音、滑音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歌曲中的一个音乐元素或情感表达。
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章《民歌·家乡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2.了解歌曲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热爱家乡、歌颂英雄的情感。

洪湖水,浪打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的特点和种类2.理解民歌的内涵和发展历程3.分析《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元素和文化特点4.掌握《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唱技巧和表现技巧5.听懂并欣赏民歌的美妙旋律教学内容《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有着典型中国特色的民歌,它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民歌的产生和演变•《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元素和文化背景•歌曲歌词的讲解和体会•歌唱技巧和表现技巧的练习•民歌欣赏和评价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播放《洪湖水,浪打浪》录音,让学生听一遍,然后让学生形容听完这首歌的感受,以此引入后续学习内容。

二、讲授(30分钟)1.民歌的产生和演变教师给学生讲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种类,从“山歌、田歌、渔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变过程和发展历程。

2.《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元素和文化背景教师给学生介绍《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元素和文化背景,从“曲调和节奏、歌词和意境”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内涵和特点。

3.歌曲歌词的讲解和体会教师对歌曲歌词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提供一些活动和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性理解。

4.歌唱技巧和表现技巧的练习教师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口腔感觉和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歌唱技巧和表现技巧。

5.民歌欣赏和评价教师安排学生听歌会,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民歌,并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对民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训练(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练习歌曲,并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后,教师提供一些优化建议和指导意见。

四、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对民歌保持持久的关注和热爱。

课后作业1.回家后听一遍《洪湖水,浪打浪》录音,感知歌曲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记录自己对民歌的感性评价,写出你喜欢的民歌名称和理由。

3.带上学校的录音机,去你家乡的山林和田间,收集和录制本地的民歌,准备在下一堂课上分享。

初中音乐《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剧唱段,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剧相关知识,掌握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并且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聆听并学唱歌曲,感受中国歌剧唱段的音乐魅力。

【难点】对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视频,并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曲名是《洪湖水,浪打浪》,洪湖,那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曾经是全国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数不清的革命传奇与光荣壮举,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这首与洪湖有关的歌曲——《洪湖赤卫队》。

(二)初步感知1.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如何?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速度较为中速。

2.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并提问这首乐曲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曲调婉转悠扬,富有民族风味,出现多次一字多音。

3.教师简介《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知道,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同时也是湖北人民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人们广为传唱。

悠扬的旋律,宽广的节奏,配合曲折的剧情,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

周恩来就曾称赞它是“一首难得的革命的抒情歌曲“”。

它不仅讴歌了一个革命的时代,而且将继续激励着新一代去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三)深入欣赏1.发声练习:以开口音和闭口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保护嗓子。

2.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唱谱。

3.发现并解决难点。

启发学生发现本节课的难点——一字多音。

并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慢速演唱一字多音的乐句,过程中教师给予示范演唱。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1)能够知道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

(2)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品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倚音与波音、三连音唱法的准确掌握。

2、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3、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三、作品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

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

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

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

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洪湖水,浪打浪》(1)戏剧情节简介剧情: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党支书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

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

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

韩英立即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命他把游击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2)音乐风格简介音乐主要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素材中,汲取最富生命力的乐汇而创作,不仅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西南师大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

2.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发展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和演出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3.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乐放松。

2.进行声乐练习,放松喉部和身体。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教师分段教唱,并引导学生跟唱。

3. 表演形式(20分钟)1.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并加入动作表演。

2.分组演唱,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分工和演出。

3.班级集体演唱,进行整体表演。

4. 体验音乐节奏感(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鼓点练习,强化音乐节奏感。

2.教师逐步加大曲速,提高难度,要求学生跟随节奏演唱。

5. 结束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声乐放松。

2.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掌握《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

2.学生是否能够增强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学生是否能够发展音乐表演技能和演出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整体流程的设计比较合理,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

2.在体验音乐节奏感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缩短节奏跟随时间,加入更多的节奏训练,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音乐。

3.在整体表演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参与合作,加强班级团结和协作精神。

洪湖水 浪打浪 教学设计

洪湖水 浪打浪 教学设计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剧选段,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感受歌曲情感,树立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聆听、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及讲授法等方法,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情感,感受作品背后隐含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学会辨别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并能够哼唱歌曲旋律,体会歌曲表达的人文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听辨不同音乐主题、辨析双人齐唱和二重唱,完整欣赏歌曲。

【难点】尝试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洪湖赤卫队》的歌剧片段,并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视频中的演出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一群革命人士为了祖国的未来英勇抗争的场面;演出形式是歌剧。

引出新课《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

(二)感知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赞颂地)(2)教师对于歌剧这一形式进行简单介绍(歌剧在1600 年前后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一门集音乐、舞蹈、戏剧等于一体的西方舞台表演艺术。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跟唱旋律。

教师提问学生:《洪湖水,浪打浪》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为:歌曲创作于1958 年,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经典选段,富于民歌特色,讲述了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三)探究歌曲(1)教师播放歌剧选段视频,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旋律可以划分成几段?(三段)(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

a.教师播放第一段歌曲,学生哼唱;并提出问题:这一段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由两人齐唱;歌曲优美精致,流畅动听;感受到人物对于大自然的赞美。

b.教师播放第二段,提问学生:这一段的演唱方式是什么?与第一段有何不同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二重唱,共四句。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湖北民歌,歌曲以洪湖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

本节课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第3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阶、节奏和简单的音乐术语。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在的地方特色音乐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热爱。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地方特色节奏和音调。

2.重点: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洪湖美景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体会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地方特色节奏和音调,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洪湖水,浪打浪》。

2.音频、视频资料:洪湖美景、歌曲演唱等相关素材。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具:图片、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洪湖美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初中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初中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感受红色歌曲的魅力,了解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掌握《洪湖水浪打浪》的曲调、节奏和演唱技巧,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洪湖水浪打浪》的曲调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2. 教学难点:对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曲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首红色歌曲。

2. 新课准备:教师简要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和《洪湖水浪打浪》的历史背景。

3. 初步感知: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速度、节奏和旋律特点。

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洪湖水浪打浪》,注意指导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

5. 分析讨论: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和情感表达,讨论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

6.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洪湖水浪打浪》的收获。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 体验法:学生通过聆听、学唱,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宽敞明亮,音响设备齐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其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

3.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讨论探究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湖水,浪打浪
——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授课类型】唱歌综合课
【授课年级】初三年级
【学情分析】
初中三年级学生对歌剧作品知之甚少,而且正处在变声期的他们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选择让他们多聆听、多感受、多体验,在参与体验中感知音乐、体验音乐。

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渗透,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视唱歌谱逐渐提高学生的唱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歌剧史上的不朽经典。

由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讲述了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率领下与地主恶霸彭霸天等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音乐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歌曲中的音准、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并以积极的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歌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重点】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对比等
【教具准备】
1、搜集中国歌剧的影视资料。

2、钢琴、多媒体课件,相关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1、组织教学
2、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这段音乐是以怎样的形式展现给你的?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音乐作品表现上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北风吹》)(生)欣赏音乐,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音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等。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学习歌剧的兴趣,自主说出歌剧所涵盖的音乐、表演、舞蹈、舞台、美术、文学等艺术形
式。


(师)同学们欣赏得都很用心,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就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

3、师出示歌剧含义内容,生进一步了解歌剧的艺术特征。

师生总结: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一个精彩唱段--《洪湖水,浪打浪》(出示课件)
二、学习新课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

(师)请同学们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思考:歌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聆听歌曲好,说出自己的感受。

(速度:中速情绪:优美、抒情、喜悦地)
2、(师)《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我国歌剧史上的不朽经典,由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那同学们谁知道关于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呀?
(生)简单讲述《洪湖赤卫队》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红会赤卫队的创作背景。


(师)看来同学们的课外文化知识面还挺广的嘛,这段音乐是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一段二重唱,这里我们学习的是降低难度后的版本。

那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出示PPT)
3、再次聆听歌曲,思考:
(1)你认为音乐刻画了韩英怎样的音乐形象?
(2)歌曲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里?(拖腔)
(生)聆听歌曲,随音乐击拍体验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师)这个唱段是根据湖北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潜江一带的民间素材创作而成的。

以明快优美的旋律,刻画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音乐形象。

为了表现这一形象,音乐家除了吸取戏曲创作中的拖腔,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呢?(音乐记号)让我们随音乐用“Lu”轻声哼唱,找出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让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对中国歌剧表现手法有所了解,为后面总结中国歌剧特征作铺垫。


4、第三次聆听,用“Lu”哼唱感受体验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生)随音乐哼唱找出“倚音、波音、三连音、延长音”等。

(师)这些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在学习中一一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哼唱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并对找出音乐记号有所帮助。


5、学生随琴轻声唱谱,学生找出难唱的旋律。

(师)引导学生拍击节奏,视唱歌谱,解决难点。

板书:切分节奏XX X XX X X XX
附点节奏X.XX
【设计意图:节奏是歌曲学习的难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为歌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试着填词演唱,注意有装饰音的乐句的唱法。

7、学生提出难点,教师帮助解决。

拖腔部分(歌曲中拖腔相同的乐句)
(师)歌曲中衬词和拖腔的运用,使人深深感受到歌唱者韩英所代表的革命者对家乡深沉与纯真的爱。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音乐特点,一字多音是关键,教师做好良好的示范。


8、合作探究:体会装饰音在歌曲中作用。

(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有无装饰音的效果。

(生)聆听回答。

(出示PPT)
【设计意图:装饰音是歌曲的另一大特点,也是湖北音乐风格的典型特征,非常具有代表性,对比学习,感受音乐特点】(师)装饰音是音乐感情线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形成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

9、思考:歌曲的风格特征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示PPT)(1)这首歌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什么地方的民歌?)
湖北地方民歌
(2)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抒发了革命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用自豪、赞美的情绪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首歌曲已经熟悉,风格特征自然能够掌握】
10、学生随琴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三、音乐拓展
1、欣赏歌剧选段《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建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还有一些被人们所喜爱,我们一起来欣赏《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出示PPT)
师生交流: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及演唱形式。

2、总结中国歌剧的艺术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了歌剧是来源于生活,并对中国歌剧知识有了更深一步了解,自然能够掌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理解了歌剧来源于生活,音乐能够更好地表现生活,同时我们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使祖国更加美丽富强而努力吧!【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此时充分利用音乐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


【课后反思】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聆听中获得审美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欣赏聆听歌曲,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所涵盖上的范畴在聆听中感受到歌曲的情绪、速度;在聆听中知道了歌曲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感受到音乐家运用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为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让学生在对比感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德育功能,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从而提升学生音乐情趣。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歌剧的创作手法,其中歌曲运用的戏曲拖腔以及装饰音的演唱,让学生的演唱及表现都有所欠缺,相信
随着不断学习接触歌剧艺术,这一现象会有所改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