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厚重,增强学好文言文的使命感;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使学生树立信心;3、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地位4、学会知识迁移,提高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教学难点:语法推断法、字形推断法教学时数:一课时资源准备:PowerPoint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五千年来从未间断的,而要讲中华文明,我们肯定要关注中国的灿烂文化,因为这其中的内涵太丰厚了,谈到文化,我们一定要关注文言典籍。

比如,现在我们反复强调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可能费很多气力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相比之下,古人的话就有力得多。

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周易》里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你看看,说得多好,言简意丰!由此可见,学好文言文,决不仅仅是应对高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大的目标。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关注文言文最基础的一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找一找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二、考点简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定要有“语境意识”。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的特殊用法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考查的重点。

三、命题形式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

四、方法指导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例1、刚(廖刚,人名)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2008全国卷Ⅰ)“檄”,下令。

(这里作动词,意思为“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译文:廖刚规劝跟从盗贼的人并让他们回来从事正业。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教案标题: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1. 学习和辨析常见的文言词语。

2. 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结构。

3. 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辅材料。

2. 针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练习题和活动。

3. 板书工具和教学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或图片,让学生思考并猜测文言词语的含义。

步骤二:学习文言词语(15分钟)1. 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何以”,“吾”,“尔等”,“斯”等,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文言词语。

步骤三:学习文言句式(20分钟)1. 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不仅...而且...”,“不可或缺”,“如此...以至于...”等,并解释其结构和用法。

2.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这些文言句式的运用。

步骤四: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写作或阅读理解的任务,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他们的作品和答案。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回顾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一些拓展材料和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积极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 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活动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学生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任务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及时解答和反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如实词、虚词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难点(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实词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2)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的结构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法。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句子,共同分析其中的词语和句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简短的文言文,如《论语》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词语和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文言实词常见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讲解一词多义现象,如“兵”,在“兵不厌诈”中是“战争”的意思,在“短兵相接”中是“兵器”的意思。

词类活用,如名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意为“驻军”。

(2)文言虚词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

讲解虚词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如“之”的用法有: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作助词,有“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等作用;作动词,意为“到……去”。

(3)文言句式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被动句:“于”“为”“见”等常表示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状语后置:标志性的词语有“于”“以”等。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5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5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文言文句式复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其他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分类[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

(一)有标记的判断句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

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

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

如:(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

如:(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信陵君》)(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

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者”也有“也”。

如:(1)蔺相如者,赵人也。

(《廉颇》)(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3)“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

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

一种是有“者”没有“也”。

如:(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褒禅》)(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7)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还有一种判断句,只有“也”而没有“者”。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2、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汉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

【教学难点】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文言词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

一、一词多义: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

例:“负”,本义是背载物,载。

引申为承受、承担,支撑;再引申为抱有、享有,又引申为依仗、凭借,进而引申为辜负、对不起等。

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载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支撑3、久负盛名享有4、负势而上凭借5、誓天不相负辜负注意: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句中只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

二、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代词语今天词义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失去了古代词语的意义,即意义转移了。

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

例: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用来2、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和子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三、通假字: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

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孰为汝多知(知,通“智”)乎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举酒属(属,通“嘱”)客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将军身被(被,通“披”)坚执锐注意: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我们用“形声辨义法”来辩别通假字。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并能正确判断和运用;(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系统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特点;(2)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句子,理解文章内容;(3)学会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和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2)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领会传统文化精髓;(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1)一词多义现象;(2)词类活用现象;(3)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 文言虚词:(1)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3)虚词的辨析和运用。

3. 文言句式:(1)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2)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3)句式结构的分析与翻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文言实词的辨析和运用;(2)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3)文言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2. 难点:(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判断;(2)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辨析;(3)复杂句式的分析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本概念、用法和例句;(2)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词语和句式的特点;(3)实践法: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图片、例句等;(2)工具书:引导学生查阅字典、参考资料;(3)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讲解新课:(1)讲解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2)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3)讲解文言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一、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二、教学对象:高中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知识分析、解读古代文献。

四、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2. 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概念及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文言文词语1. 动词:如“曰”、“行”、“闻”、“见”等。

2. 名词:如“夫”、“盖”、“然”、“矣”等。

3. 形容词:如“美”、“恶”、“高”、“下”等。

4. 副词:如“乃”、“即”、“且”、“若”等。

5. 介词:如“于”、“乎”、“自”、“从”等。

二、文言文句式1. 判断句:如“此乃吾之错误也”、“夫子在其中矣”等。

2. 被动句:如“吾被赐矣”、“见攻于人”等。

3. 倒装句:如“夫子之言,于我如梦”等。

4. 省略句:如“吾欲之江南”中的“之”字省略。

三、动词用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吾闻夫子之言,遂改过自新。

”2. 案例二:“子贡行,孔子望之曰:‘吾道一以贯之。

’”四、名词用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2. 案例二:“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知固非一成不变也。

”五、形容词用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孔子曰:‘吾自卫反鲁,乐正。

’”2. 案例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剩余的五个章节。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副词用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 案例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七、介词用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孔子曰:‘吾自卫反鲁,乐正。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3)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阅读并翻译文言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特点;(2)运用联想、推断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3)采用实践性学习,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3)运用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阅读并翻译文言文。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的理解和运用;(2)文言文中的词语含义的推断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文言文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现代文和文言文,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特点;3. 实践性学习法:通过翻译、背诵等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4.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用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言文,了解课文内容;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文言文教材、参考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等;(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式知识,翻译文言文片段;(4)教师点评并指导,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和句式》学科组高二语文组主备人胡阳林执教人课题文言词语和句式课时第二课时时间2012年月日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2、过程与方法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美,人情美。

教学设想重点: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

教法学法指导: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程序与策略个性化修改一、导语设计: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二、实词词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

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实例: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②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练习: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

(贾谊《过秦论》)“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

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也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文言词语和句式(一)文言词语》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文言词语和句式(一)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和句式(一)文言词语微课教学设计霍城县江苏中学崔维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对汉字的特点和文言中的“常见”词有充分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积累常见的相对词义简单的词2、结合语境,推测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的本义,在语境中推测引申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文言词语的分类,积累常见汉字的字义。

难点:试着推测文言词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标必修课的阅读与鉴赏中对文言文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二、梳理探究明确文言词语包括12021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

一、文言实词(一)实词概念1、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

(二)明确大纲要求的、常见的12021言实词。

(三)文言实词分类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就是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

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

例:亡a.存亡不可知。

死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逃c.亡羊补牢。

丢失d.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外出e.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2、古今异义(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一)十八个文言虚词而何之乃乎其且若者所为焉于与则因以也(二)虚词的作用(1)表结构关系(请息交以绝游木欣欣以向荣)(2)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3)作倒装的标志(何陋之有?)(4)突出语气(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小结: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优秀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与句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美,人情美二、教学重难点1、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2、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三、课时2个课时四、教学方法问答法提问法等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二、实词词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

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1、实例: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②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练习: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

(贾谊《过秦论》)“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

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也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联系本句,便可以以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方法推出“樯橹”是战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情分析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3重点难点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文言文断句指南结合例题,介绍方法。

㈠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

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教案

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X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X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X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X,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精选2篇)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精选2篇)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精选2篇)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篇1一、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结合所学过的五个必修模块中的文言文,掌握积累并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三、尝试以专题研究和小论文写作的方式,探究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现代汉语修养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文言词语(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课本中的典型例句)① 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 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①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鸿门宴》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⑤到例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2、不远万里(认为……远)3. 鱼肉百姓(以……为鱼肉。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主题: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言词语的常用词义和用法;
2. 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 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文言文的写作。

教学重点:
1. 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2. 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
1. 熟练运用文言词语进行句子构思;
2. 灵活运用文言句式进行文言文的写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回顾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础知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文言词语的常用词义和用法;
2. 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总结出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运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句子构思和写作。

四、总结(5分钟)
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延伸(10分钟)
老师给学生布置文言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文言文写作作业,并在下堂课上交。

教学资源:
1. 课本《高中语文》;
2. 白板、白板笔;
3. 学生小组讨论材料。

评估方式:
1. 小组讨论记录;
2. 小组写作竞赛表现;
3. 文言文写作作业的完成情况。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示范课件

高中语文《文言词语和句式》示范课件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3、文言实词——古今异义
• 6.词义的强化 • 举公义,辟私怨(古义:表仇恨、怀恨,程度很
重。今义:抱怨、埋怨、责备)《尚贤》 • 7.名称的改变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改成为少。成语
“寡不敌众”中还保留着“寡”的原义) 《孟子》
4、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1.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起到构词的作用。
6、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
是”“却”。
•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
如”。
•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6、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一个句子中,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通常放在动 词或介词后面,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置。
格式:主语十否定词十宾语十谓语动词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十宾语【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词? 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文言词语和句式(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文言词语和句式(二)文言句式》

文言词语和句式(二)文言句式微课教学设计霍城县江苏中学崔维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文言句式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正确翻译文言句式,体会句式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汉语的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的句式特点。

难点:了解现代句式和文言句式的语言区别。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大类。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二、梳理探究(一)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二)特殊句式1、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2)省略谓语。

谓语一般不能省略。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文言词语和句式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情美、和谐美
教学重点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
1、用:“……者,……也。

”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

”表示;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

”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

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

”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未之有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
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之宾客)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状语后置句:
(1)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

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例如: “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愚溪诗序》)……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

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例如: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

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

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

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预习检测
完成课本上涉及的习题(P91第3、4题,P92)
学习内容
合作探究
1、判断句的句式特点?
2、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3、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4、定语后置的句式特点?
5、状语后置的句式特点?
6、省略句的句式特点?
请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拓展探究
完成93页第一题、第二题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

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音móu,均等)矣。

”故以“稼”名轩。

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

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①下面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A 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B 养生之具不求于人。

C 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②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断动词的一项是 ( )
A 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B 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C 原此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D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③翻译“尝跋绍兴间诏书曰”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试着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B 他曾在一份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C 他试着在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

D 他曾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

④翻译“故以‘稼’名轩”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此,他用“稼轩”自号。

B.因此,他用“稼”字来给自己家中轩堂命名。

C.他因此而字稼名轩。

D.人们因而称他辛稼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