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课件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29e9eb856a561252d36f15.png)
光与色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 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 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 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 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 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 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 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 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 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 ,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 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 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 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对比色
对比色是顾名思义就是对立的色彩, 对比色是顾名思义就是对立的色彩,从色相环上可以看 到凡是对立的色彩都是属于对比色范围如红对绿 ,黄对紫 ,蓝对橙
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而 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基色是指红、 三基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 蓝三色, 700nm,546.1nm,435.8nm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加色法原理 色光三原色 加色法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可 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 例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 例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 )、 绿(Green)、 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 )、 )三原色光。 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 就呈现白色( 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 就呈现白色(白光 );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 就是黑色(黑暗)。 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 )。这 );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 就是黑色(黑暗)。这 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 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 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色彩构成PPT课件
![色彩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fb5b174028915f814dc292.png)
紅+小量綠=灰色 橙+小量青=灰橙 黃+小量橙=金黃
2021/3/7
CHENLI
32
③ 中性混合——用眼睛调色
④
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混
合。分为:色彩旋转混合和空间混
合。
⑤
色彩旋转混合——如果几种色
彩涂在圆盘上迅速转动,就可以看
到混合起来的色彩。旋转停止后,
色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⑥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
色彩构成设计
主讲人:廖倩云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特征 第四章 色彩的情感特征
2021/3/7
CHENLI
2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 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
2021/3/7
CHENLI
28
互补色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
对比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 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 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
1.视觉残象 2.色彩的同时性效果 3.环境光色适应
2021/3/7
CHENLI
14
色彩构成的概念
什么是色彩构成
1、什么是色彩
讲到色彩就必定离不开光。色彩是一种可 见光的光波在人的视觉上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
创造适合目的的美色。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和 立体构成一样成为视觉设计的基础课程。
色彩构成第一章课件
![色彩构成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974a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0.png)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三章 色彩构成中色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 第五章 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色彩 第二节 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构成 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二、色彩构成的材料
图1-20 叶筋笔
图1-21 小红毛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3. 鸭嘴笔
鸭嘴笔(见图1-22)主要用于圆规画圆,在正稿中画直线。使用鸭 嘴笔可随意调节线的粗细。在使用调配好的水粉颜料画彩色的线条轮廓 时可用鸭嘴笔。
图1-22 鸭嘴笔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4.尺类
图1-3 春天 图1-5 秋天
图1-4 夏天 图1-6 冬天
第一节 色彩
色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面(见图1-7~图1-10)。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从外 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 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 彩差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 的感觉。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 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通过 色彩装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1-11 迪奥橱窗展示色彩运用
图1-12 环境艺术色彩运用
图1-13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图1-14 导视系统色彩运用
图1-15 公共空间色彩运用
图1-16 包装设计色彩运用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三章 色彩构成中色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 第五章 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色彩 第二节 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构成 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二、色彩构成的材料
图1-20 叶筋笔
图1-21 小红毛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3. 鸭嘴笔
鸭嘴笔(见图1-22)主要用于圆规画圆,在正稿中画直线。使用鸭 嘴笔可随意调节线的粗细。在使用调配好的水粉颜料画彩色的线条轮廓 时可用鸭嘴笔。
图1-22 鸭嘴笔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4.尺类
图1-3 春天 图1-5 秋天
图1-4 夏天 图1-6 冬天
第一节 色彩
色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面(见图1-7~图1-10)。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从外 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 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 彩差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 的感觉。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 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通过 色彩装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1-11 迪奥橱窗展示色彩运用
图1-12 环境艺术色彩运用
图1-13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图1-14 导视系统色彩运用
图1-15 公共空间色彩运用
图1-16 包装设计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bb47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 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425e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8.png)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色彩构成课件-PPT
![色彩构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2df9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7.png)
比效果 ➢ 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得对比
关系,属色相得中强对比效果 ➢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得对比,就是色相中最强得对比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C、纯度对比
• 彩度对比得特征 将不同彩度得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 得更鲜、浊得更浊得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特点:选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纯度较高得色彩,可以 使用两色相加或模拟两 色相加为中介色,使推移 自然流畅。色相推移得 中介色也可以使用无彩 色系得黑、白、灰或金 属色,任何颜色都可以推 移至另外得颜色。
• 纯度推移
某一纯色向无彩色系逐渐变 化造成得色彩构成。
• 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暖色极 限为红、橙、黄等。
二、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得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 色形状得肌理,即用来并置得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混合得效果就越 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感
• 并置色彩之间得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得适合距离越远
• 观者距离得远近,空间混合得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就是,在特定得距离以外才能 获得清晰得视觉效果。
• 低纯度基调,画面中低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中纯度基调,画面中中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高纯度基调,画面中高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冷暖感觉差异而形成得对比成为冷暖对比。色彩得冷暖感觉 源于人们得心理反应而非色彩本身,于人们得生活经验相关联,就是联 想得结果。 色相环得两端蓝绿色称为冷极色, 红橙色称为暖极色。两级之间得 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环划 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 冷调:画面中70%以理得板材挤压画面上 得颜色,形成肌理效果。
关系,属色相得中强对比效果 ➢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得对比,就是色相中最强得对比
邻近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C、纯度对比
• 彩度对比得特征 将不同彩度得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 得更鲜、浊得更浊得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特点:选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纯度较高得色彩,可以 使用两色相加或模拟两 色相加为中介色,使推移 自然流畅。色相推移得 中介色也可以使用无彩 色系得黑、白、灰或金 属色,任何颜色都可以推 移至另外得颜色。
• 纯度推移
某一纯色向无彩色系逐渐变 化造成得色彩构成。
• 冷暖推移
冷色极限为蓝,暖色极 限为红、橙、黄等。
二、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得效果取决与三个方面:
• 色形状得肌理,即用来并置得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混合得效果就越 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感
• 并置色彩之间得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得适合距离越远
• 观者距离得远近,空间混合得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就是,在特定得距离以外才能 获得清晰得视觉效果。
• 低纯度基调,画面中低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中纯度基调,画面中中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高纯度基调,画面中高纯度 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冷暖感觉差异而形成得对比成为冷暖对比。色彩得冷暖感觉 源于人们得心理反应而非色彩本身,于人们得生活经验相关联,就是联 想得结果。 色相环得两端蓝绿色称为冷极色, 红橙色称为暖极色。两级之间得 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环划 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 冷调:画面中70%以理得板材挤压画面上 得颜色,形成肌理效果。
色彩构成美术课件PPT
![色彩构成美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8f8b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1.png)
02
色彩心理学
色彩的情感表达
红色
热情、力量、独立
紫色
神秘、高贵、浪漫
绿色
自然、和谐、平衡
蓝色
平静、理智、信任
黄色
快乐、活力、创造
色彩的象征意义
蓝色
智慧、忠诚、稳定
绿色
安全、健康、财富
红色
爱情、勇气、危险
黄色
注意、警告、乐观
紫色
灵性、神秘、力量
色彩的运用与文化背景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象征着吉祥和 繁荣,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则更多地 与爱情和热情相关。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原则
服装设计师需要遵循一定的色彩 搭配原则,如对比色搭配、邻近 色搭配等,以使服装整体效果协
调、美观。
色彩与场合
不同场合需要不同色彩的服装搭 配,例如正式场合通常选择黑色 或深色系服装,而休闲场合则可 以选择更加鲜艳和轻松的色彩。
色彩 人风格来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
摄影中的色彩处理
色彩增强主题
色彩创造氛围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处理来强调 或突出照片的主题和氛围,例如通过 调整色彩饱和度或对比度。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处理来创造 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例如使用冷色 调来营造出神秘或不安的氛围。
色彩表达情感
摄影作品中的色彩可以传达出摄影师的情感 和情绪,例如暖色调可以传达出温馨和热烈 的情感,而冷色调则传达出冷静和平静的情 感。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 用,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 风格。
此外,色彩还可以用于室内装饰和家 居设计中,以提高家居的美观度和舒 适度。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 运用来创造出温馨、舒适、浪漫等不同 的空间感觉,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28e2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② 间色(第二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
③ 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 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盲 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
2、混合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
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 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 效果。
混成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主要有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视觉混合。 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料等量地涂在圆盘上, 旋转之即呈浅灰色。把品红、黄、青涂上,或者把品红 与绿、黄与蓝紫、等互补上色,只要比例适当,都能呈 浅灰色。 把不同色彩的以点、线、网.小块面等形状交错杂陈地 画在纸上,离开一段距离就能看 到空间混合出来的新色。 并且混出的色活彩跃,明彩,有闪动感,与减光混合的 色彩很不相同。 空间里都有形的透视缩减,同样都有色的空间混合,这 是由眼睛的感觉方法所决定的。印象派就遵循这个规律, 创作了不少点彩油画。这些画面的色彩很响亮,阳光感 和空气感均 表现得很好。
1.2知识点
1.2.1色彩的产生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 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 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 电灯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另一类本身 不辐射光能量,但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能量而呈现 颜色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主要作用 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③ 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 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盲 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
2、混合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
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 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 效果。
混成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主要有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视觉混合。 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料等量地涂在圆盘上, 旋转之即呈浅灰色。把品红、黄、青涂上,或者把品红 与绿、黄与蓝紫、等互补上色,只要比例适当,都能呈 浅灰色。 把不同色彩的以点、线、网.小块面等形状交错杂陈地 画在纸上,离开一段距离就能看 到空间混合出来的新色。 并且混出的色活彩跃,明彩,有闪动感,与减光混合的 色彩很不相同。 空间里都有形的透视缩减,同样都有色的空间混合,这 是由眼睛的感觉方法所决定的。印象派就遵循这个规律, 创作了不少点彩油画。这些画面的色彩很响亮,阳光感 和空气感均 表现得很好。
1.2知识点
1.2.1色彩的产生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 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 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 电灯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另一类本身 不辐射光能量,但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能量而呈现 颜色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主要作用 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完整版)色彩构成课件
![(完整版)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b812e77fd5360cba1adbb5.png)
色 相 推 移 法
色 相 推 移 法
色 相 推 移 法
色 相 推 移 法
色 相 推 移 法
(二)明度推移法:是指色彩按明度等差级 数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组 合排列的方法。
明度推移可分为单色明度推移和多色
明度推移。单色明度推移是以一种颜色分别 调入不等的白色或黑色,以求得多层次的推 移。多色明度推移是指将几种色彩分别加入 不等量的白色或黑色并同时安排于画面中, 使画面更加丰富。
第五,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如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等,在制造 产品时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加强及显示产品机能的色彩;二是能与 产品的使用环境取得调和的色彩。例如,电风扇的色彩以淡绿、淡灰 等来强调该产品的轻快和清凉性;电冰箱一般为白色,放在厨房时能 显示其清洁感。
色 彩 在 广 告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色彩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黑、白、灰系统的颜色称 之为“无彩色”,不在此系统之内的颜色称为“有彩色”。如红、黄、 蓝、绿等。
二、概念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0f color),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 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 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是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 构成,并能发现、把握尽可能美的配色创造。
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色为 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在有彩 色系中,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 是明度最低的色。
(3)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又 称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 色彩的清与浊,取决于各种颜色的含 灰程度。颜料一般在未干时色泽鲜艳, 干了之后就产生色变,特别是水粉颜 料。
第三节 基本配色法
明 度 推 移 法
明 度 推 移 法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180d4a852458fb770b56d4.png)
物体色
•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 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 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 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 对的黑色或白色。 •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 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 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 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 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 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 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 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 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 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 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 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 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 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 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 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 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 与物体色相同。
•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 第二节 视觉的生理现象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特征
角膜
虹膜(又称彩帘)
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晶体
玻璃体
黄斑
视网膜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 组成,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 这年头,“实际年龄” 根本说了不算,说话 算数的是你的“视觉 年龄”,你看上去几 岁就是几岁!如果保 养够巧妙,够精准, 让你“看上去很年 轻”,当真比苦苦寻 求唐僧肉要靠谱多了! (笑话)
色彩构成-课件PPT
![色彩构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1a19beb9f3f90f76c61b80.png)
三、色彩推移 1 明度推移 一种色彩在纯度和色相不变的同时,明暗发生逐渐
变化造成的色彩构成。
特点:不使用纯度较高的 色彩来构成(避免给人明显 的纯色变化)。因此明度推 移通常选一种明度与纯度都 较低的色彩,逐渐加白,依 次调出明度各不相同而明度 差又相等的色阶,色阶越多, 画面效果越强烈。
● 色相推移 色彩通过连续的逐渐变化,从某一色相推移至另一色相
LOGO
二、色彩混合
A、颜料混合
• 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将这三种色作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很多 色。当两种色彩混合产生出灰色时,这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关系。
B、叠色
• 指透明物重叠时所 得新色的方法。
LOGO
二、色彩混合
3、中性混合
• 中性混合属于光色混合的一种,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但明度不像加色混合那样越 混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此称为中性混合
光谱中红,橙,黄,三属性
2)、明度(VALUE)
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为色的亮度、深浅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A.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同一颜色加黑或
加白以后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
LOGO
B.各种颜色的明度变化(每种纯色都有 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 紫最低,红绿为中间明度)
四、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的定义
•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 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 同一个色,在不同环境,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LOGO
2、色彩三属性对比
A、明度对比 • 明度对比的
特征
任何彩色图像,转换成黑白图像后,层次关系依然存在,这种关系就是明度关系。 明度可以脱离色相、纯度而独立存在。 在色彩对比中,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画面是否明快、形象 是否清晰起关键作用
色彩构成(综合)PPT课件
![色彩构成(综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4f3237f121dd36a32d82f1.png)
.
4
(一)色彩光谱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蓝色、青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
5
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域中 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红色光 的折射率最小,它拥有光谱色 中最长的波长;紫色光的折射 率最大,波长最短,这实际是 将可见光谱不同色彩进行了确 认和命名。
+
.
课程目录
第一章 色与光
第二章 色彩的属性及体系
第三章 色彩的混合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
第五章 色彩的调和
第六章 色彩视知觉
第七章 色彩与心理
第八章 色彩设计中的相关因素
.
2
3
第一章、 光与色/视觉感知的前提条件
世界本无色,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通过色彩的差异感受景物的存在。 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彩变得阴暗 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
48
.
49
.
50
.
51
.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
52
一 色相对比
1 同类色对比
15∘以内
同类色在色盘的 15∘以内,对比 微弱,基本上明 度相差不大。
6色、12色、24色色相环
.
53
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 “大 音
. 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
54
.
55
.
色+相——色彩的灵魂
明度——色彩隐秘的骨骼 纯度——色彩内向的品格
.
35
36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4
(一)色彩光谱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蓝色、青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
5
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域中 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红色光 的折射率最小,它拥有光谱色 中最长的波长;紫色光的折射 率最大,波长最短,这实际是 将可见光谱不同色彩进行了确 认和命名。
+
.
课程目录
第一章 色与光
第二章 色彩的属性及体系
第三章 色彩的混合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
第五章 色彩的调和
第六章 色彩视知觉
第七章 色彩与心理
第八章 色彩设计中的相关因素
.
2
3
第一章、 光与色/视觉感知的前提条件
世界本无色,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通过色彩的差异感受景物的存在。 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彩变得阴暗 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
48
.
49
.
50
.
51
.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
52
一 色相对比
1 同类色对比
15∘以内
同类色在色盘的 15∘以内,对比 微弱,基本上明 度相差不大。
6色、12色、24色色相环
.
53
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 “大 音
. 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
54
.
55
.
色+相——色彩的灵魂
明度——色彩隐秘的骨骼 纯度——色彩内向的品格
.
35
36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也叫视觉调和。与减色混合相
比,明度显得要高,色彩显的丰 富、效果响亮,更闪耀,有一种 空间流动三个方面:
• 色形状的肌理,即用来并置的基本形,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小,混合的效
果就越单纯、越安静,否则混合色会杂乱、炫目,没有形象感
• 并置色彩之间的强度,对比越强,适合观看的适合距离越远
三、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A、明度对比
• 明度对比的特征 人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同有彩色相反,无彩色会产生一种绝对的、坚固的、不易 磨损的和抽象概括的效果 在色彩对比中,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画面是否明快、形象
是否清晰起关键作用
三、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B、色相对比
三、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C、彩度对比
• 彩度对比的特征 将不同彩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对比现 象,称为彩度对比
二、色彩混合
1、加色混合(三原色为青紫色、绿色、橙红色)
• 也称色光混合,其特点是把所 混合的各种色的明度相加,混 合成分越多,明度就越高(色 相变弱)一般用于舞台照明和 摄影
二、色彩混合
2、减色混合(三原色为品红、柠檬黄、品蓝)
• 通常指色料的、物理吸收性色彩 的混合,其特点与加色混合相反, 混合后的色彩在明度、彩度上较 之最初的任何一色都会有下降
负残像:产生于正残像之后,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眼睛会出现一处与
原色相反的色光
三、色彩对比
• 负残像形成的原因
寻求相对补色:视觉在明度高的情况下寻找低明度色,在低明度色的情况 下寻找高明度色:冷色找暖色,暖色找冷色 寻求全色相:当全部色轮被看到时眼睛是平衡的。红、黄、蓝三原色可代 替色彩的总和,而眼睛只有得到这个总和时才会满足 寻求中性灰色:眼睛和大脑只有在中等灰色状态下才能变得安定。人眼在 中等灰色下最容易认识色彩,视觉不易出现偏差达到视觉平衡,减轻眼睛疲 劳
二、色彩混合
A、颜料混合
• 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将这三种色作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很多 色。当两种色彩混合产生出灰色时,这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关系。
B、叠色
• 指透明物重叠时所 得新色的方法。
二、色彩混合
3、中性混合
• 中性混合属于光色混合的一种,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但明度不像加色混合那样越
混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此称为中性混合
A、旋转混合
• 在圆形转盘上贴几块色纸,通过快速旋转圆盘使反射光混合,我们称它为旋转混合
二、色彩混合
B、空间混合
•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 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 人的视觉内达成混合称为空间混
合又称并置混合。
• 空间混合是在人的视觉内完成的,
三、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恒常性 色彩的恒常性主要来自于人们头脑中旧经验对各事物所形成的印象 • 色的同化 色彩组合中,色与色 之间不但不使对比加 强,反而会在某色的 诱导下向着统一方向 靠拢,这种现象称为
色彩的同化效果
三、色彩对比
• 色的易见度 色彩的属性差越 大,注目的可能 性也越高,尤其 明度差是决定视 认度的最主要因 素。
• 色相对比的特征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 称色相对比。
三、色彩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 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 同类色相对比 指色相举例15度以内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指色相距离30度左右的对比,是色相中较弱的对比 邻近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50度—60度左右(90度以内)的对比,属于色相对比中 的中对比效果 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的对比关系,属色相的 中强对比效果 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强的对比
• 观者距离的远近,空间混合的画面,近看可能什么也不是,在特定的距离以外才 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三、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的定义
•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
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 • 同一个色,在不同环境,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适应 视觉本身有一个自动适应的过程 分为明适应、暗适应,色适应 (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
2、色彩三属性
2)、色相(HUE)
色彩不同的相貌,是有色 彩的最显著特征,是指能 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 色色别的名称。
光谱中红,橙,黄,绿,
蓝,紫为基本色相
2、色彩三属性
3)、彩度(CHRAOMA)
即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表示颜色中所 含某一种色彩的成分比例
有彩色的明度、纯度、色相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色相而无纯度和明度的色是不存在的 只有纯度而无色相和明度的色是没有的
一、色的属性
1、色的分类
1)、无色彩
黑、白、灰属于无色彩,具有明暗,但无彩色色调
2)、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于有彩色。以红,橙,黄, 绿,蓝,紫为基本色, •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 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 种有彩色
2、色彩三属性
1)、明度(VALUE)
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为色的亮度、深浅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 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同一颜色加黑或 加白以后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 • 各种颜色的明度变化(每种纯色都有与 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最 低,红绿为中间明度)
三、色彩对比
2、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 色的错觉 在视觉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知觉的对
象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现象,我们将 这类知觉称为错觉。
边缘错视:错视最显眼的地方在对
比色交界线的两侧,成为边缘错视 包围错视:也称全面错视
三、色彩对比
4、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A、同时对比
将色彩的对比从时间上加以区分,在同一时间、同一视阈、同一条件、同一范畴内 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称之为同时对比 B、连续对比 就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像。分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种 正残像:当强烈刺激消失后,色彩在极短时间内还会停留在眼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