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化学物质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同步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同步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e84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a.png)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同步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同步题含答案沪教版(全国)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一、选择题。
1、实验室里用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B.C.D.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灭火B.制汽水C.人工降雨D.填充探空气球3、不适于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是()4、除去CO中少量的CO2气体,正确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A.灼热的氧化铜B.灼热的碳C.足量的石灰水D.点燃5、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A.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板,冲则所等B.将活性炭加入到硬水中使水软化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的监控,坚持达标后才能排放6、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①大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单孔塞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夹)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7、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通过观察并闻气味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8、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纯净氧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应装满水,确保无气泡B.左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D.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9、下面有关CO2制取及性质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A.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B.收集CO2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10、下列节水措施不恰当的是()A.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C.用洗菜水冲洗马桶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1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氧化汞汞+氧气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1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主要过程有以下几步: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连接好仪器③向容器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②③④①⑤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验氧气B.熄灭酒精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4、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经常向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病虫害B.避免棚内发生火灾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D.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1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并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软水B.用酒精灯加热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用集气瓶收集氢气,然后点燃,检验氢气的纯度D.用细铁丝横插入酒精灯的火焰,观察三层火焰的温度不同16、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
化学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
![化学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https://img.taocdn.com/s3/m/1eb79e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5.png)
化学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化学元素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许多化学元素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存在于我们常用的日用品中,为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与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
一、氧气(Oxygen)氧气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化学元素之一,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们每次呼吸都离不开氧气的存在。
此外,氧气还用作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中。
例如,在制造许多塑料、清洁剂和防火物品时,氧气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碳(Carbon)碳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
在食物中,碳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食糖到蛋白质,再到脂肪,碳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此外,碳纤维是制造高级运动器材和轻便车辆材料时的一种主要材料。
三、锌(Zinc)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广泛用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中。
你可能知道,锌是一种抗菌剂,在各种药物和护肤品中都有使用。
此外,许多电池也含有锌。
锌电池是我们常用的干电池,它们提供便携式设备所需的电力。
四、铁(Iron)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也是许多日常生活物品的重要成分之一。
最明显的例子是锅炉和锅铲。
铁质炊具的热传导效果好,使我们可以更快地煮食物。
此外,许多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铁。
五、硅(Silicon)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应用广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硅制品。
硅晶体是计算机芯片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我们可以拥有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
此外,硅胶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厨房用具和婴儿用品。
六、铝(Aluminium)铝是一种轻便的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中。
铝制品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以铝为主要成分的罐子和锅具,既轻便又耐用。
此外,铝也用于制造汽车和飞机的构造材料,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氯(Chlorine)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常用于消毒和净化水源。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f345ef856a561252d36fde.png)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一、合成色素危害健康追求外观的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吃的食品也需要装扮。
五彩的糖果、诱人的蛋糕、鲜红的糖葫芦,莫不让人垂涎三尺,可是你知道吗?所有这些缤纷多彩的颜色都离不开色素。
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所以人们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常添加色素。
色素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天然色素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色素;人工色素是由人工化学合成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以炼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所以统称为炼焦色素或苯胺色素,具有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致癌作用,且在生产过程中会误入砷和铅危害健康。
二、纸巾方便代价高昂,不妨捡起丢掉的手帕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年人,身上都难以找到一张手帕,代替它的是各种纸巾——干的、湿的、带消毒液的等等,充斥了商场的货架。
但这些便利的纸巾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有这样一组数据,生产1吨纸就需要砍掉17棵树。
并且,看上去白白可爱的雅致的纸巾,多数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荧光增百剂(含致癌物质)。
一般的造纸厂还用氯做漂白剂,在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基类化合物,会导致肝癌。
三、碘与人体健康碘是人体内的必须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人体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果人体缺乏碘,会导致一系列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我国缺碘地区甚广,防止缺碘病的主要措施是食盐加碘。
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因为碘酸盐在热、光、风、湿等条件下会分解挥发。
因此在使用时要忌高温。
有这样一份统计:炒菜爆锅时加碘盐,碘的使用率仅为10%;中间时放碘盐使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使用率为90%;拌凉菜时放碘盐使用率为100%。
四、氟与人体健康氟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人体对氟的含量最为敏感。
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氟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
因此,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元素窄得多。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8f0bb00a02020740be1e9b30.png)
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与氧气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与用途其他气体和杂志占0.03%考点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完全消耗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气体的压强变小,恢复原状态后减少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4P+5O 22P 2O 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并在集气瓶体积的1/5处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 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考点三空气污染和防治1.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污染源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防治空气污染: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考点四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氧气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淡蓝色。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5059173e376baf1ffc4fad99.png)
(11年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年2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 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32.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 外逸等优点。 滴管乙 滴管甲
(10年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0年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酒精 D.红磷 (10年18)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
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C.盐酸用于除铁锈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烧杯①
烧杯②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 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 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 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目标层次
1、知道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 和用途 常见的 3、用常见酸碱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酸和碱 4、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5、能用PH室制和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 酸碱性
生活中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常见的 盐 2、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目标层次
空气 氧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d144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1.png)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第一篇: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化学与现代生活》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关键词:身边化学生活现代和谐本学期,有幸选修了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淑波教授的《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
王教授广博的化学知识加上妙语连珠的课堂讲解,令同学们真正学到了关于化学与现代生活的一系列知识;王教授绚丽的笑容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阳光般的印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就拿日常生活来说,如果没有一些化学常识,你也许会饶很多弯路或给自己找来很多不便。
吃药喝水是大家都熟悉的事。
但有些人却想当然,偏要发明用茶冲服药物的方法服药,这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其实不然。
茶里含有一种叫躁酸的物质,它可以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这不但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像胃蛋白酶、富马酸铁等药物就不能以茶服之了。
茶叶里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它们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在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时不易使用茶水送服。
又比如蒸锅水一例。
在家庭中蒸馒头或小菜的水叫蒸锅水。
这种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蒸锅水中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被长时间加热时,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它在受热分解后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可以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396d181351e79b89680226a0.png)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要点一、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1、木炭(黑色)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2、硫(淡黄色)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S+O2点燃SO23、磷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O2点燃P2O54、蜡烛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与金属反应1、铁丝(银白色)[铁粉:黑色]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O2点燃Fe3O4注意:(1)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且在末端系上火柴梗:集中热量,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2)火柴梗的作用:引燃2、镁带(银白色)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注意:要在石棉网上方进行实验,防止生成的固体太热,烫坏桌面;文字表达式:镁+氧气点燃氧化镁符号表达式:Mg+O2点燃MgO【注意】(1)“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的;“雾”是小液滴组成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ec083b3968011ca30091e3.png)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一、知识梳理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气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因而可用向收集,_______溶于水,因此,也可用排水法法收集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做该实验时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梗的目的是.氧气瓶底铺少量的纱子或加少量水的目的是.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最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是该反应产生大量的而不是雾。
.5.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是色,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生的火焰是色6.分别写出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这三种物质都是无色气体,鉴别它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
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如生活中的。
8.举出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9.工业上制取O2是用的分离液态空气法,其原理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不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10.写出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2)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3)可用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并据此选择上图中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⑸写出实验室用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
二、牛刀小试1.(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0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
![50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6b2ef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3.png)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给大家整理了50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
一起看看吧,涨知识啦~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3.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4.有位妇女将6.10克的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
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
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人一种液体中,这样屡次加工,一对美丽的耳环加工完毕了。
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5.20克。
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的液体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CO。
9.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损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0.9%。
12.发令枪中的“X纸〞〔火子〕打清脆,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慢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15.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f7dee28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b.png)
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一、单质。
(一)金属单质。
1. 铁(Fe)- 性质:- 纯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铁能被磁铁吸引,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₂O₃)。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₃O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₂点燃Fe₃O₄。
铁与酸(如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例如Fe+2HCl = FeCl₂ + H₂↑。
- 用途:-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于制造桥梁、铁轨等。
在机械制造中,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
还用于生产铁合金等。
2. 铜(Cu)- 性质:- 紫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₂(OH)₂CO₃)。
-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uO),化学方程式为2Cu+O₂加热2CuO。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 + 2AgNO₃=Cu(NO₃)₂+2Ag,这表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 用途:- 广泛用于电气工业,制作电线、电缆等。
也用于制作各种铜器,如铜火锅等。
在化学实验中,还可制作铜片、铜丝等实验器材。
(二)非金属单质。
1. 氧气(O₂)- 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能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化学方程式为C+O₂点燃CO₂;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S + O₂点燃SO₂。
- 用途:- 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等。
支持燃烧,用于炼钢、气焊等工业生产过程。
2. 氢气(H₂)- 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难溶于水。
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点燃2H₂O;还具有还原性,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₂+CuO加热Cu + H₂O。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1d0d3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2.png)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1. 洗涤剂可以使水更容易混合油污和其他杂质。
2. 酒精是一种通用的消毒剂,可以杀灭大多数病菌。
3. 柠檬汁可以用作清洁剂和漂白剂。
4. 油漆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5. 乳胶漆中含有纤维素、矿物油、蜡和水等成分。
6. 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对头皮和毛发造成损害。
7. 调味品和食品中的添加剂可以影响食物的颜色、口感和保质期。
8. 纸张中的纤维素可以用于制造纸张,同时也可以用来生产纤维素醚、生物燃料和其他化学品。
9. 吸氧机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治疗氧气不足的病症。
10. 生物洗涤剂中的酶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和油脂。
11. 食盐中的氢氧化合物可以与胃酸作用,减缓消化过程。
12. 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13. 马铃薯中含有的淀粉可以用于制作胶粘剂、酒精和醋酸。
14. 静电发生器可以改变物体的电荷状态,使其吸引或排斥其他物体。
15. 食品中的蛋白质可以影响鸡蛋、肉和豆类的纹理和口感。
16. 马铃薯和玉米淀粉可以用来制作塑料、纸浆和纤维板等物品。
17. 电池中的金属和液体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以产生电能。
18. 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使肌肤更好地吸收营养和保湿。
19. 污水处理厂可以利用化学物质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20. 人类的呼吸系统可以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以供我们使用能量。
21. 植物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生命能量。
22. 大多数矿物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包括钙、镁、铁和锌等。
23. 塑料袋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反应会造成污染。
24. 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5. 煮食时添加醋可以使食物更容易煮熟。
26. 柠檬酸可以用作清洁剂或去除水渍的另一种方法。
27. 酒精可以加速水分蒸发,并且可以清洁杀菌。
28. 镁可以用于制作合金和燃料。
29. 石油可以用于炼油、润滑和制造塑料。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识点总结(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ce4fd819e8b8f67c1cb979.png)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 0.94 % ,二氧化碳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气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4)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1)氧气和木炭反应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 C + O 2−−→−点燃CO 2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石蜡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符号表达式:石蜡+O 2点燃CO 2+H 2O现象: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内壁有水雾出现,倒入石灰水会使之变浑浊。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 Fe + O 2 −−→−点燃Fe 3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红磷燃烧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P + O 2−−→−点燃P 2O 5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5)镁带燃烧文字表达式:镁 + 氧气 −−→−点燃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 Mg + O 2 −−→−点燃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氧化反应:(1)剧烈氧化: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如:各种燃烧(2)缓慢氧化:缓慢的氧化反应。
如:新陈代谢,金属锈蚀,食物腐烂, 有机肥的腐熟。
4.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5.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是 物理 变化。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分离氧气的。
首先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使空气 液化 。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b920ded5bbfd0a79567398.png)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含N2(78%)、O2(21%)、CO2、H2O、稀有气体及粉尘组成的混合物。
1、O2:食物变质、钢铁生锈、白磷自燃;2、CO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碱溶液吸收CO2而变质;3、H2O:NaOH固体、粗盐、糖潮解吸水、浓硫酸吸水、生石灰(CaO)吸水而变质;4、N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体。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4P+5O2 = 2P2O5)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使装置中的压强降低,引起水倒流。
流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减少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固体小颗粒);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约占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注意: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红磷的量要足够;燃烧后生成物是固体。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气体类和粉尘类)酸雨: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水危害: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的营养流失,危害植物的生长,危害森林的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一是减少污染,可采用低硫的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以及加工制成低硫或脱硫的燃料;或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
二是进行回收处理,综合利用,如硫酸厂的尾气可采用氨吸收法、石灰乳吸收法等进行回收。
硝酸厂尾气可采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法、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法等。
四、氧气1、组成与结构氧气是由元素组成;氧气是由大量的构成;每个氧分子是由构成。
2、物理性质:(常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构成的,是分子间的不同,是同种物质,不同的状态。
3、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⑴、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变质、钢铁的生锈都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作用⑵、在点燃或加热下,很多物质能与氧气反应2Mg+O2 = 2MgO 3Fe+2O2= Fe3O4 2 Cu +O2 = 2 CuO 4Al+3O2 = 2Al2O3CH4+2O2= CO2+2H2O其中,铁燃烧的实验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或铺一层,防止;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引起爆炸,故在点燃前应先。
身边的化学物质:水
![身边的化学物质:水](https://img.taocdn.com/s3/m/e39b9a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c.png)
8
7.凡是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纯净物。 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水,例如有“矿泉 水”、“纯净水”、“富氧水”等。它们都是 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它们都是混合物。也就 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水中,只 有“蒸馏水” 可以近似认为是纯净的水,其 他的基本上都是混合物。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 的依据是:“是由几种物质组成,或是由几种 分子构成”;而不是依据“是否澄清透明”。
9
8.井水、矿泉水、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 水、都是混合物。
9.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是化学变化。
10.蒸馏水一定是软水,但软水不一定是蒸馏水。 11.水蒸发时分子大小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0
易错训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 (2)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3)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4)单一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 ) (5)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 (6)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到纯水。(×)
16
【拓展提升】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D___。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 B.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___8_m__g(用含m的 代数式表示)氧气。 (6)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__约__用__水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提出条 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_工__业__废__水__处__理__达__标__后__排__放__,__合__理_ ____使__用__化__肥__和__农__药__,__生__活__污__水__集__中__处__理__达__标__后__排__放__等__。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6a3d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6.png)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整理11、加碘食盐的使用。
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要和菠菜一起煮。
草酸钙是人体无法吸收的沉淀物。
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和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
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从医学角度:菠菜、洋葱、竹笋等。
不宜与豆腐同时混合,会产生草酸钙沉淀,这是结石的成因;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混吃会破坏它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
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
(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
(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
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
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65849551e79b896802261a.png)
、
。 。 。
煮沸 、
②硬水、软水的检验
用肥皂水 ③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蒸馏
四、三大气体的制取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O2、H2、 CO2的反应原理 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nO +MnO +O ↑ 2KMnO4=K2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2 CO2的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蒸馏水
稀盐酸
大理石
②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前 滴入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二 氧化碳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 明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
CO2+Ca(OH) ③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H2O 。
三、水
(1)电解水的实验: 通电 2H2O=2H2↑+O2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生成物为负氢 正 氧 ,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 为 1:8 。
注意: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在水中加入少 量的 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水的净化
①水的净化方法
环节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 过滤 、 吸附
5.小王、小张、小杨三位同学对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 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 ; (3) 。 实验如下:
① 稀盐酸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浓硫酸 制取装置 A B 干燥的蓝色 石蕊试纸 C D 氢氧化 钙溶液 E 蒸馏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化学物质
————————————————————————————————作者:————————————————————————————————日期:
ﻩ
身边的化学物质(3)
主讲:
黄冈中学教师舒宝生
一、复习策略
(一)酸、碱、盐的组成
(二)酸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除外)。
(3)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挥发性易挥发(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难挥发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3、盐酸、硫酸的特性
(1)盐酸:挥发性(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
①由于盐酸易挥发,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变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②若用稀盐酸制H2、CO2时,H2和CO2气体中会含HCl气体杂质。
(2)浓硫酸(H2SO4)
①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脱水性
③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④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注意: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三)碱
1、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气体)
2NaOH+CO2=Na2CO3+H2O(可用于吸收大量的CO2气体)
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4)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Ca(OH)2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
用途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材料
注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同时氢氧化钠吸水后还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四)盐
1、盐的化学性质
(1)可溶性盐+ 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可溶性盐+碱→新盐+新碱(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可溶性盐+可溶性盐→两种新盐(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俗名食盐纯碱、苏打小苏打石灰石、大理石
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粉末,易溶
于水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
水
用途①调味品;②腌渍食品;③制生理盐水;④选种;⑤消
除积雪;⑥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
纸、纺织和洗涤
剂的生产
①制焙制糕点的发
酵粉;②医疗上,治疗
胃酸过多
①补钙剂;②重
要建筑材料;③实
验室制CO2
(五)酸碱性与酸碱度
酸碱性酸碱度(pH值)石蕊酚酞
酸性<7变红色无色
中性=7紫色无色
碱性﹥7 变蓝色变红色
说明:
(1)不是酸碱指示剂使酸或碱的溶液变色,而是酸或碱的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也可使指示剂变色。
(3)pH的测定: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六)化学肥料
1、化学肥料的种类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叶黄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增强抗寒和抗旱能力。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2、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数不溶于水灼烧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放出氨气不放出氨气
二、典例剖析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氯酸钾、氮气、烧碱、二氧化锰和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物质的分类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虚线框内(要求纯净物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物质的分类。
答案:
2、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盐酸B.石灰水
C.食盐水D.水
解析: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应具有酸性。
答案:A
3、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解析:
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溶液可以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
答案:B
4、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
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不含有Cu
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 SO4和H2SO4
解析:
滤液中若含有CuSO4,则铁会和硫酸铜反应,铁片表面会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答案:C
5、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A.FeCl3B.KNO3
C.MgCl2D.CuSO4
解析:
A中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B中KNO3与NaOH不反应;C 中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D 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
答案:D
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解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都无现象。
答案:C
7、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
解析:
B中氯化氢先与石灰水反应;D中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答案:D
8、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NaHCO3
解析:
氮肥应含氮元素。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