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作品(总)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第12章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抒情答:抒情是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性作品答: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
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3.抒情话语答:抒情话语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答: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5.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抒情性作品——精选推荐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主体情感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等。
如果说叙事性作品侧重于从客观外部世界入手以反映人类生活的话,那么抒情性作品则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抒情诗歌主要是主观的、内在的诗歌,是诗人本人的表现。
”这自然带来了抒情性作品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抒情的现实依据、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抒情的现实依据本节主要从情感经验、多种动机以及作者与抒情主人公这三方面来讲。
抒情性作品区别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的题材属性是人生经验激起的人的主观的感受、心理的情绪、生命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成分。
这些成分统称为情感经验。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
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一、情感经验情感经验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极为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这种人的情感经验成为作家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抒情性作品正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揭示内在人生为其根本目的,传达情感是其本质特征。
抒情性作品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内在人生,反映出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我们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
抒情性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在人生为其表现的对象和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
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抒情具有了某种客观性的品格。
自考《文学概论》第五章-抒情作品教学课件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渊明逸致图》
• 第一节抒情作品与情感
• 第二节抒情作品与抒情
• 第三节抒情作品的特征
第一节抒情作品与情感
• 一、抒情作品的内涵
• 1、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
• 2、内涵
• 二、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
• 三、抒情作品的情感特质
• 1、广义的情感与狭义的情感
• 所谓“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是指包括情感在
内的诸种感性心理因素(情感、个性、本能、欲望、
无意识、志向、怨愤等)。
• 所谓“表现”是指自然呈现作者的内在心性;所谓
“传达”是指作者不仅要表现自己的内在心性,而且
要将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分享自己的内在心
性。
二、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
• 1、人类的情感是无处不在且非常复杂的。其复
情感。传达论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美学内涵。
三 抒发情感即转移情感
• “移情论”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最早把“移情”作
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
• “移情论”认为,移情就是感情外射 即把主观的
情感投射于物 形成情感的“物态化”。
• 约翰·罗斯金(英)把诸如此类的“移情”、“投射”
抒
情
作
品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姓名
2020/01/01
抒情界定
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 抒情(lyric)由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
(lyre)一词演变而来
• 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最突出特征之一。屈原
《九章·惜诵》中有“发愤以抒情”,“抒情”意
指“表达情思”。
•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第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含义。
抒情内容是抒情性作品所表现的主体情感及其意义。
正像故事是叙事性作品的叙述内容一样,主体情感及其意义构成了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
抒情话语是抒情性作品中表现和创造主体情感及其意义的话语系统。
这与叙述话语是表现故事的话语系统有一定相似处。
但是,更重要的是差异:叙述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与故事相分离,而抒情话语却无法与抒情内容分离开来。
这种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难以分离的状况,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一个根本性特点。
你要了解《天狗》的抒情内容,就必须阅读它那富于陌生化的话语组织本身;而离开这一组织,它还有什么抒情内容可言呢?第二,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之间的关系。
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之间构成一种直接融合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这需要从抒情内容的来源和构成谈起。
作为抒情内容的来源,主体情感在现实中往往是丰富多样的(体验、感悟或心境等)。
它们要成为抒情内容,就需要以语言形式去抓取、固定、选择、提炼或改造。
这样,已成为抒情话语的组成部分的语言形式,就并不是主体情感的简单外壳或装饰,而是主体情感本身的存在方式;而同时,作为抒情内容的组成部分,这里的主体情感已不等于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情感,而成为由抒情话语创造出来并只是在其中存在的主体情感了。
所以,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无法分离开来。
《天狗》所抒发的“我”的狂放不羁的情感,一旦离开了话语组织中那种充满陌生化与张力的语言特色,就无法充分地理解了。
实际上可以这么说,这里的狂放不羁的情感正是由充满陌生化与张力的话语组织创造出来的。
第三,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之间的关系。
抒情话语是抒情性作品中表现和创造主体情感及其意义的话语系统,而普通话语是日常生活中表现主体情感的具体话语行为,可称日常话语。
两者都属于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方式。
但是,普通话语主要是出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利目的,而抒情话语则是非功利的或审美性的。
同时,普通话语主要是一种事实陈述,其中尽管有情感表现,但却是受制于事实陈述的。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复习要点名词解释:(2010)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文学活动:由文学的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四个要素。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活动的总称。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
文学批评: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对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思潮做理性分析的一门学科。
文学史:以历时的方法,记载文学活动的过程,并对重要的现象作必要的阐述的一门学科。
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途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仅仅是指作品形式。
陌生化:改变语言的习惯用法,使之变得时曾相识而同时又感陌生,因而增大感知语言的难度,延长感知的时间,也就是语言具有阻拒性,也就产生了特殊的意味。
劳动说:认为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一指艺术内部的不平衡,不同的艺术类型,艺术的不同形式之间的不平衡。
二指艺术生产的水平与物质生成的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例。
文学的含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艺术形态。
文学包括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通行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
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作品。
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体。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12章 抒情性作品【圣才出品】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一、名词解释1.抒情答:抒情是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性作品答: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
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3.抒情话语答:抒情话语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答: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5.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_OK
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
❖ 中国画具有“散点透视”的特点,追 求抒情写意,与抒情诗相近 。
21
莱辛
❖ 莱辛(Lessing ,1729—1781) ❖ 诗画之分是欧洲美学史上一
个重要问题,莱辛在1766年写 作《拉奥孔》或称《论诗与 画的界限》一书,不同意温 克尔曼不区分诗画而将古希 腊艺术特征全都概括为“高 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 认为雕塑中拉奥孔没有像诗 中那样怒吼,是出于造型艺 术对于美的要求,而古希腊 诗中仍有对激烈情感的表现。
Victor Shklovsky,1893—1984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 出。“云破月来花弄 影”,着一“弄”字而 境界全出矣。
17
“陌生化”与“境界全出”
❖ 书中所举的例子,重点不在抒情(表现 情感),而在于对事物的真切感知。
❖ “陌生化”与“境界全出”是要求作品 写出事物真切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写出某一事物与整体存在者的关系。
11
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 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 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 的形式。……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 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1985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渊明逸致图》
4
二、抒情与现实
这里讨论的是文学作品中所抒之情的根源问题。
❖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 抒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 对现实的情感化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 情偏而暗。”(邵雍:《观物外篇十二》)这里 说的就是情感化反映的主观性。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1答案_16058
(单选题)1: 抒情性作品
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A: 主体情感活动
B: 客体情感活动
C: 心理情感活动
D: 个人情感活动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D: 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
A: 文学阅读
B: 文学创作
C: 文学接受
D: 文学消费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它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A: 艺术构思
B: 艺术形象
C: 灵感
D: 艺术想象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
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称为()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
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A: 直接素材
B: 创作冲动
C: 形象孕育
D: 体验生活
正确答案: B。
文学概论第6章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的情感表达往往深沉而持 久,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引发读 者的共鸣和思考。
意象生动鲜明
意象丰富
抒情性作品常常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和主题,通过形象的比喻、拟人、象 征等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意象鲜明
抒情性作品中的意象往往鲜明而独特,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作品的 艺术效果。
形式来传达不同的情感。
韵律的运用
韵律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特征之 一,通过对音韵、声调的巧妙安 排,使作品具有和谐悦耳的音乐
美。
节奏与韵律的协调
优秀的抒情性作品能够实现节奏 与韵律的协调统一,让读者在感 受情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语言
的美感。
语言与修辞
语言的精炼与准确
抒情性作品要求语言精炼、准确,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情 感,同时避免语言的晦涩和歧义。
其他抒情性作品的种类和特点
如抒情小说、抒情戏剧等,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
其他抒情性作品的鉴赏方法
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和审美价值。
04
抒情性作品的审美特征
情感真挚深沉
情感表达真实
抒情性作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通 过文字将内心的感受、思考和体验真 实地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的情感,促进个人情感交流。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 2 3
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
抒情性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 统,通过阅读和传播抒情性作品,可以传承和弘 扬民族文化。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抒情性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能够 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进而推动社 会文化的发展。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二章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第一节抒情界定本节概述:抒情(lyric)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抒情是作者自己的一种审美宣泄。
知识点1: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知识点2:抒情与现实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感情源于对现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抒情。
对现实感受的深浅,又往往取决于对现实认识的深浅程度。
所以,抒情总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
抒情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
首先,抒情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其次,抒情是一种反映,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知识点3: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重点)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
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叙事相比,抒情更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
在这个意义上,抒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
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
自我不是与社会截然对立的,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所以,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知识点4:抒情与宣泄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
他不完全是即兴式地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
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运城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古希腊悲剧三大家为()。
A:欧里庇德斯B:埃斯库罗斯C:索福克勒斯D:奥德修斯答案:ABC2.“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抒情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荣耀”由()提出。
()A:方东美B:陈世骧C:高友工D:朱自清答案:B3.“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乐记》B:《毛诗序》C:《尚书》D:《沧浪诗话》答案:C4.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一文中说:“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A:错B:对答案:B5.柳宗元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从,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A:错B:对答案:A6.亚里斯多德对文艺持否定的态度,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认为模仿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曾抓住真理。
()A:错B:对答案:A7.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是理式。
()A:对B:错答案:A8.()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接受D:文学史答案:B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学理论的性质:()A:抽象性B:科学性C:人文性D:实践性答案:A10.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贡献:()A:提出了精神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B:科学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C:为文学理论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D:提出美的规律与文学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它具有哪些特征?()A:认识性B:情感性C:实践性D:倾向性答案:ACD2.《毛诗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A:错B:对答案:A3.孔子说:“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抒情性作品(总)解析
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 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 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
情语也‛。
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 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躺尸三百首
躺尸三百首 春眠不觉晓 处处蚊子咬。 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惨叫声,不知包多少。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 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如何抒情
如何抒情
审美价值 是指审美客体的属性对主体来自美需要的满足,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方面和结果 ,是对象特定的属性与 主体需要发生作用时显示出来的令人获得审美享受的一种 价值,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广义的美。与其他价值形态 相比,它具有超功利的精神性、强烈的情感性等特征。
例
相爱的男女青年在海誓山盟的时候说:‚我死 也不背叛你!‛‚不管怎样都不分离!‛这已经是 真挚而富有激情的话了,作为实用话语没有什么不 可以的,可就是缺乏艺术性 。如果转换成艺术性的 抒情,应该是这样的:
二、间接抒情
一是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或议论说理中抒发感情, 特点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二是结合状物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家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 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 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 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 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精炼而又 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诗家语‛指的是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诗 家语’,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 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由形容词变成 了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
2022届云南专升本考试《文学概论》练习题 (1)
2022届云南专升本考试《文学概论》练习题第一题、单选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故事内容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A.文本时间(正确答案)B.时间长度C.故事时间D.文本秩序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体现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正确答案)B.对比C.比喻D.用典3、认为“诗人的职责”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这个观点的提出人是()A.波德莱尔B.别林斯基C.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D.恩格斯4、提出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致要经过摹仿、摆脱、自成一家的作者是()A.刘师培B.鲁迅C.汪曾祺(正确答案)D.亚里士多德5、沟通文学创造者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是()A.教育者B.文化市场C.文学传播(正确答案)D.网络6、语言的社会存在形态是()A.文本B.话语(正确答案)C.语境D.沟通7、“精神生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A.《德意志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共产党宣言》C.《剩余价值理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8、“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恩格斯C.马克思(正确答案)D.黑格尔9、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是()A.情景相融B.虚实相生C.韵味无穷(正确答案)D.哲理思考10、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A.哲理性B.象征性(正确答案)C.荒诞性D.求解性11、建安风骨属于风格的()A.民族风格B.地域风格C.时代风格(正确答案)D.流派风格12、作家在内心积累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称之()A.材料储备B.艺术构思C.艺术发现(正确答案)D.创作动机13、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是指()A.艺术构思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正确答案)D.材料储备14、中国古代的分类法侧重于()A.客观科学B.主观直觉(正确答案)C.客观直觉D.主观科学15、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称为()A.审美动机B.受教动机(正确答案)C.创作动机D.求知动机16、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是指()A.正解B.前理解C.正误D.反误(正确答案)17、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是()A.体裁B.语体C.风格(正确答案)D.个性18、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A.理智B.感情(正确答案)C.直觉D.灵感19、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现实型文学的源头是()A.《楚辞》B.《庄子》C.《诗经》(正确答案)D.《史记》20、认为艺术的“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的观点提出者是()A.柏拉图(正确答案)B.德谟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21、“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者是()A.伊瑟尔B.姚斯C.哈贝马斯(正确答案)D.弗洛伊德22、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表现为()A.诗意性的真实B.艺术情景的假定性(正确答案)C.描绘的现实逼真D.情景交融的至境状态23、将特征或原则当做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加以提倡的人是()A.伽达默尔B.英伽登C.克莱夫贝尔D.黑格尔(正确答案)24、“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体现的是()A.回忆(正确答案)B.沉思C.灵感D.直觉25、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小说B.诗歌C.故事(正确答案)D.戏剧26、“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十四讲 抒情性作品
三、抒情与宣泄 1、抒,本义“挹”,抒情也就是情感的宣泄。
李贽《焚书-杂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 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 久,势不能遏。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 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隐/暗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潮中千张面孔的显现 / 一条湿黑树枝上的,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 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西厢记》的发展流变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生死不离》 作词:王平久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二)景与情 诗是有声(形)画,画是无声(形)诗 1、诗与画: 都借助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 即所谓“诗画相通”。
诗—语言艺术——时间性表现——诉诸听觉,凭想象 参与,但更自由——意义更丰富 画—造型艺术——空间性再现——诉诸视觉,写景更 直观——内涵朦胧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解释
1、文学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2、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原始意象——按容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4、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6、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7、文学创造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8、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文学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9、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10、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的相对性;分类是为了突出特征
宣泄与抒情
宣泄与抒情
抒情是情感宣泄,但文学抒情区别于普通情感宣泄:
1.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抒情需要意识的 控制和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好 诗人知道约束情感)
2.抒情要有审美价值。钱钟书:“夫‘长歌当哭’,而 歌非哭也,哭者情感之天然发,而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 也。”(个人理解为有内涵)
二是结合状物抒发感情。托物言志,托物咏怀。
三是结合写景来抒发感情,把主观的感情融入到客观的描 写之中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是依附议论而抒情。
三、议论法
议论法是通过议论来抒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 能使文章深刻有哲理,有助于深化主题。但要注 意议论是为抒情服务的。
四、排比法
(一)通过强调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 (二)通过强调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 (三)通过陌生化的话语形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字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 情效果。
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抒情作品的语言可分为景语与情语。景语,即文学作品中 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 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走进抒情
抒情性作品
莫Hale Waihona Puke 言深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目录 一、总结 二、排疑:(一)题目(二)诗家话 (三)几对关系:叙事与抒情;抒情与 宣泄 三、抒情要求 四、如何抒情
总结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
抒情内容(情感)和相应的抒情话语(声音+画 面)——载体
审美价值
审美:欣赏、品味或领会事物及艺术品的美。
审美,就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 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 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
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 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 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可以的,可就是缺乏艺术性。如果转换成艺术性的
抒情,应该是这样的: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家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 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 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 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 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精炼而又 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春》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的欣赏赞美之情。
二是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 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三是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透过抒情的文章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受。
二、间接抒情
一是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或议论说理中抒发感情, 特点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惨叫声,不知包多少。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 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如何抒情
如何抒情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个人
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 一是针对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强烈感情。如朱自清写的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 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邹容的《革命军》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 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 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 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
皆情语”,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
叙事与抒情
叙事与抒情
1.抒情偏于表达作者主观世界的情感,叙事偏于表现客观 世界(的景象、过程和规律)
2.抒情偏用话语的声音组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和画 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叙事偏用话语的意义讲故事。
总:简言之,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偏虚,一个偏实。
如: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 那是 我逝去的青春
(二)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 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 抒发真情实感。 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 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 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 造情。?
躺尸三百首
躺尸三百首
春眠不觉晓 处处蚊子咬。
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借描写周围的景物制造出某种气氛,来衬托作 者情感,使读者有更深刻、更强烈的感受。
五、比喻法
“比喻法”或“比拟法”就是用“好像、仿佛、似的、犹 如”等词,或举读者熟悉的人、事、物,或“借物比我”, 或“以我比物”的方法来传达、衬托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达到化虚为实 的效果
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就对“乡愁”这种看不到、摸不着 的抽象情绪做了多种比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奇 特的形象表达思乡之情。
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 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 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 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
情语也”。
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 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所以说“一切景语
审美价值是指审美客体的属性对主体审美需要的满足,是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方面和结果,是对象特定的属性与 主体需要发生作用时显示出来的令人获得审美享受的一种 价值,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广义的美。与其他价值形态 相比,它具有超功利的精神性、强烈的情感性等特征。
例
相爱的男女青年在海誓山盟的时候说:“我死 也不背叛你!”“不管怎样都不分离!”这已经是 真挚而富有激情的话了,作为实用话语没有什么不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结构 抒情性作品主要
要素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抒情的途径: 一是“声”;二是“景”
声情并茂、情感交融是抒情性作 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总说
抒情性作品
构成(骨架)+抒情方式(润色)
排疑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 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在。而情感要成为艺术表现,又必须通过形象化或意象化
的途径才能实现。
古人所谓诗家语,今人所谓诗的语言,余以为皆含蓄蕴藉之
谓也。过于直白者不能称其为诗,须用形象来表达意境,这
是诗词文体区别于小说散文的一个内在的标志
抒情要求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 抒积极向上之情, 谨慎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 俗的感情。
“诗家语”指的是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诗 家语’,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 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由形容词变成 了动词,强化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抒情效果。
人类的情感在自然状态中,是一种单调的、粗糙的、随意 的、混乱的存在;只有进入艺术之中——审美的形式之中, 才成为一种清晰的、丰富的、灵动的、美感的、可感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