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一整体把握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问题探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记承天寺夜游背景知识 语文版
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1.生平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等职。
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年)初还朝任职。
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年)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
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元祐元年(1086年),旧党执政。
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
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
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
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
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
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
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隔阂,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
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记承天寺夜游的笔记整理
记承天寺夜游的笔记整理《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讲述了苏轼在承天寺夜游的所见所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笔记:背景介绍:苏轼是中国北宋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豪放、豁达的风格著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所写的一篇散文,是他在黄州期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主旨:《记承天寺夜游》主要描述了苏轼在承天寺夜游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哲学。
段落分析:全文共有五个段落,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夜游的背景和原因。
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黄州,感到孤独郁闷。
适逢月夜,他决定与朋友张怀民一起漫步承天寺。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描写夜游所见所感。
苏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并通过与张怀民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总结全文。
苏轼通过描述自己在承天寺夜游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学。
他认为,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写作特点:《记承天寺夜游》具有以下写作特点:(1)语言优美:苏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句,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细腻:苏轼对月夜的描写非常细腻,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月夜的美景。
(3)思考深入:苏轼在文章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通过与张怀民的对话深入思考了人生意义和价值。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2. 写作背景二、原文及注释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1.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年号。
2. 解衣:脱衣服。
3. 月色入户:月光照进门里。
户,门。
4. 欣然:高兴的样子。
5. 念:考虑,想到。
6.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7. 遂:于是,就。
8.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9.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0. 寝:睡,卧。
11. 相与:共同,一起。
12. 中庭:院子里。
13.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4.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15. 盖:大概是。
16. 但:只是。
17.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三、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内容分析1. 结构层次- 第一层(开头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叙事,交代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写作背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低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结构形式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理解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
(2)人生感慨。
(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畅达,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一扫绮靡旧习,雄健遒劲,开豪放派新风。
书法独创一格,丰腴多姿,为“苏米黄蔡”“宋四家”之首。
著作有《东坡七集》。
还有书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及画迹《竹石图》等。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
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及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
字词藻荇(zǎo xìng)竹柏(bǎi)(1)念无与为乐者想共同游乐的人(2)水中藻荇交横泛指水草(3)盖竹柏影也表示推测重点问题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哪一个字?闲围绕“闲”字,作者写出了哪些与“闲”有关的内容呢?围绕“闲”作者分别写了:闲时、闲情、闲月、闲人四个内容。
(1)闲时。
闲来无事之意,“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正因为有闲时因而才想赏月。
(2)闲情。
饱含几种感情:一是与张怀民的友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张怀民可以同乐;“怀民亦未寝”,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3)闲月。
“闲月”的特点体现在“空明”二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闲人。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记承天寺夜游》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_________ 今义:想念;念头;读如吾两人者耳(2)但.少闲人..但:古义:__________ 今义:但是闲人:古义:__________ 今义:没有事情要做的人2.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原意为:脚步,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3.一词多义(1)相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以诱敌(《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石性坚重(《河中石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重点实词起行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欣然..(2)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于中庭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与..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虚词意义及用法(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辨析(1)念无与为乐者。
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
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
他一生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其中《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名篇之一。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通过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古迹承天寺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二、承天寺的历史背景承天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名胜古迹,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据史书记载,承天寺建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承天寺依山而建,风景秀丽,被誉为“天下第一观”。
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
三、苏轼游览承天寺的背景苏轼生于宋代的文化名城,自幼酷爱文学和历史,对古迹名胜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苏轼在一次游历中来到了承天寺,寺内的宏伟景观和历史文化深深吸引了他。
在这种背景下,苏轼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名篇。
四、《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通过对承天寺的夜游所见所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抒发。
他描述了寺庙的雄伟壮丽、历史的悠久、自然的神奇以及人生的哀怨。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以其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己对生命、历史和宇宙的领悟。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苏轼对承天寺夜游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对古迹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的笔下,承天寺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生的寄托。
我个人认为,苏轼之所以选择写承天寺夜游,是因为这个主题能够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也是苏轼文学作品魅力的所在。
总结通过对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的整体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篇名篇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苏轼以承天寺为背景,表达了对古迹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想。
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和传承。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一直以来都备受文学界的关注,因为这篇文章不仅是苏轼文学造诣的典范,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苏轼的《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哲拙之作,诗中描写了一场夜游承
天寺的赏析,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清爽和寂寥的景象。
据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要追溯至宋朝三百六十余年前,在承天
寺内。
当时,苏轼受一宴请而来,几番醉歌以及游览承天寺的美景后,便被赏析所打动,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苏轼贴切地形容了承天寺内这一晚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
感受到心境的宁静。
“砌下空笙凝清影,正暗燃炊尚夤缘”,这几句
话展现出苏轼睹观自然、心旷神怡、宁静惬意的情境,使人们可以一
睹伟大的宋代诗人的雅量。
而“一笑春碧桃花水,满辔秋容鹤双峰”
也突显出他阔大的视野和醉美的情绪,让人大开眼界,不法两个季节
交替所遗下的奇妙壮观。
今天,苏轼的这首《承天寺夜游》仍不枉其被后人称爲宋诗经典
作品,而苏轼也因此成长着国内外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传奇大家。
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
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摘要:一、苏轼写作《记承天寺夜游》的背景1.苏轼的人生经历2.《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时间3.苏轼的文学成就二、苏轼与承天寺的渊源1.承天寺的历史背景2.苏轼与承天寺的关系3.苏轼为何选择承天寺作为写作对象三、《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概述1.文中描绘的夜游场景2.苏轼的思想感情表达3.文章的艺术价值正文:一、苏轼写作《记承天寺夜游》的背景1.苏轼的人生经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曾多次被贬谪和流放。
尽管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时间《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元丰六年(1083 年)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时创作的。
当时,苏轼已经经历了乌台诗案等一系列的挫折,身处逆境,但仍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3.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文坛的巨擘,他的诗歌、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散文则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
在书画方面,他独创了“文人画”的风格,被誉为“文人画的奠基人”。
二、苏轼与承天寺的渊源1.承天寺的历史背景承天寺位于黄州,始建于唐代,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寺庙。
苏轼在黄州期间,与承天寺的僧人交往密切,对这座寺庙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苏轼与承天寺的关系苏轼在黄州期间,因被贬谪的身份,生活困苦。
承天寺的僧人给予了苏轼很多帮助,他们一起谈禅论道,交流文学艺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苏轼为何选择承天寺作为写作对象苏轼选择承天寺作为写作对象,既是为了表达对这座寺庙的感激之情,也是为了通过描绘承天寺的夜游场景,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三、《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概述1.文中描绘的夜游场景《记承天寺夜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
文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写的一篇游记。
文中描绘了承天寺的夜晚景色,以及游人们的欢乐和神秘感。
这篇文章虽然长度不长,但蕴含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文学修养、历史背景、修辞手法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一、文学修养
1.游记:《记承天寺夜游》属于游记体的散文,叙述了作者在夜晚游览承天寺时的所见所闻。
2.描写: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夜晚的寺庙景色以及游人们的欢乐场景。
二、历史背景
1.承天寺:承天寺是唐代洛阳城内最大的佛寺之一,坐落在东都城的中央,是当时文人雅士常去游览的地方。
2.唐朝:《记承天寺夜游》是在唐代写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文章中出现了唐朝文化的元素,如“移步换景生”,表达了当时上层社会人们对康乐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三、修辞手法
1.比喻:文章中运用了一些比喻来描绘景色,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将春天的景色与花卉相比,形象地描述了承天寺的夜晚风景。
3.对比:文章中通过对比形成渲染效果,如“徘徊久已迷”与“觉来已飞千里”,表达了游人们在承天寺的迷离与快乐。
4.辞藻华丽:文章使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四、文学主题
1.自然美:文章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的感受。
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将自然景色与文人雅士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以上就是对《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对文学修养、历史、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 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 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来描写,给人以 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 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心无尘俗的生活态度。
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 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第一层(开头至“相与步于中庭”):交代了夜游的时间、人物和原因。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至“盖竹柏影也”):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何夜无月”至“……两人者耳”):抒发作者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深 切感受。 【品语言,赏美文】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渲 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 1083 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打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交谈取乐的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 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 歌头》《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知识点《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
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对澄澈空明的月色进行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也透露出他在贬谪中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旷达和乐观。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豪放派代表词人、书画家,四川眉山人。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苏辙、苏轼、苏洵、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文章分析】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叙事。
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写景。
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议论抒情。
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
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2.写月色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月色中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和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本文点睛之笔(直接抒情的句子、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两句抒情议论,点明主旨,"闲人",即清闲的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赏月时微妙复杂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4.本文描写了承天寺夜晚澄澈透明的月色,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1一、填空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著有《东坡文集》。
⒉本文以“月”为线索,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光下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主题)二、注音或写汉字寝(qīn)藻荇(zǎo xìnɡ)遂(suì)深邃(suì)三、古今异义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闲人古义:悠闲自在的人今义:无所事事的人⒉月色入户户古义:门今义:窗子四、主要问题⒈文中集中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庭院月色。
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画龙点睛。
文章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铺垫,表现被贬官的愤懑抑郁又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境。
⒊写出三句含有“月”字的古诗词名句(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⒌《水调歌头》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2一、文学常识选自《苏轼文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1. 全文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本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5.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语文辅导知识点归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语文辅导知识点归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语文辅导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三、课文理解1、本文的主旨: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沉含蓄,精美传神。
2.“积水空明,藻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4.“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5.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苏轼被贬,心情忧郁。
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整理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整理《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
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当时作者谪(zhé)居黄州已经四年),夜晚,(我)解开衣服想睡觉时,(看到)月光洒进房间,就愉快的起身行走。
想到没有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和荇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只是缺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理解性背诵】1.《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情此景中,作者的感慨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当时虽遭贬但仍乐观,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旷达心境的语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事件起因的句子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3.文中表明张怀明与作者具有同样的愁思的句子是“: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句子是(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作者游天承寺的原因:月色入户。
初中文言文课《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文言文课《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汇总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学常识“记”即记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
题目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明了,概括性强。
二.课文知识过关梳理㈠课下注释①选自《苏轼文集》。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27-1085)。
③[念]考虑。
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不旮也贬官在黄州。
⑤[相与]共同,一起。
⑥[中庭]院子里。
⑦[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⑧[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⑨[盖]大概是。
⑩[但]只是。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户:这里指门窗。
欣然:愉快地)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
于:在。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5、交横:交错纵横。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㈡字音①遂(suì)②相与(xiāng yǔ)③藻(zǎo)④荇(xìng)竹柏(bǎi)㈢翻译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06 《记承天寺夜游》文学常识①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②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降职为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却仍然乐观、豁达。
本文便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比较两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二.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
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者.【乙】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②。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物,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
追思囊时,真一梦耳元丰四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苏轼《记游松江》【注释】①高密:今属山东宋时称密州治诸松江:在上海市郊。
苏轼游松江是在熙宁七年(1074)知密州之前,追记于元丰四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 (2)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
过: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
归纳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
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总结: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1.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陈情表写作背景
2.初中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3.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4.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5.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六要素
6.写作的基础知识
7.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8.朱自清《春》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