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整理.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c6ec8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8.png)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作为学生,语文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科目之一,也是我们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一、词语运用1.词的分类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代词是最基本的词性,学生在此基础上应该了解其他的词性,如介词、连词、助词和量词等。
2.词的构成词的构成有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种形式。
学生应了解词的构成方式,学会把单纯词和复合词进行辨析。
3.词形变化词形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词的时态和语态,一个是词的派生。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时态和语态的用法,还要掌握派生词和词义的变化。
二、句子基础1.句子的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句子需要有主语和谓语,有时还需要有宾语和定语等修饰成分。
学生应掌握这些基本要素,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2.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结构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等形式。
学生要学会不同句型的构建和运用。
3.语调和语气语调和语气也是句子的重要要素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语调和语气对意思的影响,并学会正确运用。
三、篇章结构1.段落的结构段落应该具有主题句和支持句,主题句应该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支持句应该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以便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
2.各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写作中的必备技能,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手法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文体分析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等等。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归纳,学生应该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随着学习的深入,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ddb1b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6.png)
初一到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
- 初一阶段注重对汉语拼音的巩固,如多音字(“行”有xíng和háng两种读音)、易错字读音(如“忏悔”的“忏”读chàn)。
- 初三则要掌握一些在文学作品中容易读错的字,例如“狡黠”(jiǎoxiá)。
2. 字形。
- 初一要学会辨析形似字(如“辩”“辨”“辫”),正确书写常见汉字。
- 初二在文言文学习中注意通假字的字形,像“具”通“俱”。
- 初三重点掌握一些易错的成语字形,如“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3. 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 初一学习词语的基本意义并能正确搭配使用,如“美丽”和“漂亮”的细微差别。
- 初二要理解古文中字词的古今异义,例如“妻子”在古文中指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妻子。
- 初三能够辨析近义词在语境中的准确使用,如“必须”和“必需”。
(二)语法。
1. 词性。
- 初一初步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词性。
例如“花朵”是名词,“跑”是动词,“美丽”是形容词。
- 初二在阅读和写作中进一步掌握副词、介词等词性的用法,像“很”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在”是介词,常用来表示方位或时间。
- 初三对词性的掌握要更加熟练,能准确判断句子成分的词性,如在复杂句子中分辨出主语的词性等。
2. 句子成分与结构。
- 初一学习简单句子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如“我吃饭”)。
- 初二开始分析复杂句子的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和作用。
例如“美丽的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美丽的”是定语,修饰“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是状语,修饰“摇曳”。
- 初三能够准确分析长难句的结构,找出句子的主干,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对于阅读理解和文言文翻译都很有帮助。
3. 病句类型与修改。
- 初一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中“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
- 初二学会多种病句修改方法,包括增、删、调、换等。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8f27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0.png)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部首、音、义、形。
2.拼音知识: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规则。
3.词汇基础知识:词语、词组、搭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词义、词性等。
4.句子基础知识:句子的组成、种类、成分、主谓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二、文言文1.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文言文常用句型:倒装句、比拟句、典故典例、夹叙夹议等。
3.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
4.文言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明确中心、注意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等。
三、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现代文的常见文体: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说话等。
3.现代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
4.现代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倾听作者声音、抓住关键词、解读段落逻辑关系等。
四、写作技巧1.内容表达:如何选题、如何思考、如何组织、如何防止无脑打字等。
2.语言表达: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如何用好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等。
3.篇章结构:叙事文的情节、议论文的分论点、说明文的结论等。
4.写作注意事项:审题、拓展思路、准确表达、语言简练、注重文采等。
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2.现代文学:鲁迅、莫言、余华、米兰·昆德拉等的作品。
3.文学常识: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化背景、文学现象等。
4.阅读技巧:识别小说中的人物、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构思等。
六、文化修养1.传统文化知识:诗词歌赋、典故故事、历史事件等。
2.现代文化知识:音乐、电影、美术、时尚、生活技能等。
3.艺术鉴赏:民族音乐、美术绘画、舞蹈、话剧等的欣赏方法和鉴别标准。
4.社会常识:国情政治、社会事件、环保知识、安全知识等。
初一语文月考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月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76c1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5.png)
初一语文月考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字音。
- 重点关注课本后的字词表,如易读错的字:“确凿(záo)”不能读成“zuò”;“菜畦(qí)”的“畦”字读音要准确。
- 多音字,如“宿”,在“住宿(sù)”“一宿(xiǔ)”“星宿(xiù)”中读音不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 字形。
- 注意形似字的区别,例如“辩”(辩论)、“辨”(辨别)、“辫”(辫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 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字形要牢记,像“人声鼎沸”的“鼎”字写法,不能写错。
- 词义。
- 理解课本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如“油然而生”,基本义是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 掌握近义词的区别,“静谧”和“安静”,“静谧”更强调环境的寂静。
2. 文学常识。
二、文言文知识。
1. 实词虚词。
- 实词。
- 常见虚词如“之”“而”“其”等的用法。
“之”有“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用法;“而”有表并列、表转折等用法。
2. 文言文翻译。
- 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 特殊句式要注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内容概括。
- 人物形象分析。
- 语句赏析。
- 从修辞角度赏析,如比喻句“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矮松的形态。
- 从描写角度赏析,如环境描写“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烘托出“我”当时孤独、绝望的心情。
2. 散文阅读。
- 散文的线索。
- 散文的主题理解。
四、写作。
1. 记叙文写作。
- 审题立意。
- 结构安排。
-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开头要吸引读者,中间内容要具体,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主题。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三篇)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aa7e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一、词语解释】(主要是成语、词语义项辨析、词类词义辨析等)1. 成语解释【二、短文改错】(基础、拓展)【三、古诗文鉴赏】(篇目、作者、背景、理解与分析)【四、古代文学知识】(古文阅读技巧、元曲舞剧知识、唐宋诗词鉴赏等)【五、现代文学知识】(名著导读、时文阅读等)【六、语法】(主要是基础语法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七、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作文技巧等)【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夸张等)【九、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十、古代文学流派】(散文、诗、戏曲、小说等)【十一、修辞手法】【十二、修辞手法练习】【十三、写作技巧】【十四、古诗文欣赏】【十五、文言文】【十六、现代散文】【十七、写作技法】【十八、现代散文】【十九、修辞手法】【二十、写作技巧】【二十一、成语解释】【二十二、古文阅读】【二十三、现代诗词】【二十四、现代小说阅读】【二十五、修辞手法】【二十六、作文指导】【二十七、写作教程】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二)初一语文知识点主要包括词语辨析、诗词歌赋、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方面。
以下是对初一语文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词语辨析1. 同音字辨析:如“角色”与“脚色”、“迟钝”与“迟缓”等。
2. 同义词辨析:如“接受”与“承受”、“愉快”与“快乐”等。
3. 近义词辨析:如“认为”与“觉得”、“大声”与“高声”等。
4. 反义词辨析:如“美丑”、“黑白”、“远近”等。
5. 词性辨析:如“铃响”与“铃声”、“呿呿”与“呜呜”等。
二、诗词歌赋1. 诗的基本结构:句、章、篇、联。
2. 诗的体裁:古体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3. 文言文的修辞格: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仗等。
4. 古诗词鉴赏:宋词、元曲、唐诗等。
5. 唐宋诗词名篇鉴赏: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句子成分的分析与辨析。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c7f8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7.png)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1.基础知识:
-词语积累:包括生字词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成语、俗语、谚语的学习与理解。
-标点符号: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类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引号等。
-修辞手法:初步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并能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学习简单的文言词汇,理解并翻译古文,把握古文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写作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文章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分析段落结构,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合理推测和判断。
3.写作训练:
-记叙文写作:学会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进行叙事,描写人物、景物,抒发感情,使文章条理清晰,情节生动。
-议论文写作:学会提出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引用例子论证观点,形成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文章结构。
-应用文写作:熟悉书信、通知、请假条等常见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4.古诗词鉴赏:了解古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学会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5.综合性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参与讨论交流,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七年级语文需要背的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需要背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6828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3.png)
七年级语文需要背的知识点学习语文,背诵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阶段,需要掌握和背诵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的基本概念:字、词、词组、句子等。
2. 常用词语的读音、读音规律和拼音方法。
3. 基本的语法术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4. 五种基本句型的构成和特点,以及主谓一致的规则。
5. 基本的常识词语,如口诀、格言、谚语等。
二、诗歌常识1. 掌握一些古代诗歌常用的韵脚和格律,如七绝、五律等。
2. 了解古代著名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等。
3. 学习古代汉语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注释技巧。
三、古代文学常识1.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流派,如唐诗、宋词等。
2. 熟悉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了解中国古代戏剧的类型和形式,如昆曲、京剧等。
四、现代中文常识1. 掌握现代中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
2. 熟悉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概况和代表作品,如《茶馆》、《活着》等。
3. 了解中国现代日报、杂志、网络媒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
五、汉字常识1. 掌握汉字的简单构成和基本笔画,能正确书写和认读500-800个常用汉字。
2. 熟悉汉字的进化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发明和发展历史。
3. 会写简单的汉字、成语、词语等。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需要背的知识点,通过背诵,吸收这些知识,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还能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开拓自己的视野。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背诵,打好语文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c302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c.png)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一、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的构成
人物的性格、外貌、言行、惯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
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描写方法、对话方法、动作方法、心理描写方法等。
二、修辞手法
1.比喻
用某一事物来点明另一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的方法。
比喻又分为直接比喻和隐喻两种。
2.夸张
把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本质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常用于幽默或讽刺。
3.反复
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概念反复强调,让读者加深印象和记忆。
三、文言文基础
1.文言文的语法构成
文言文的语法以五大成分为基础: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2.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文言文常用并列句、复句、折叠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
3.文言文的基本修辞手法
典、比、夹、象、设、会等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四、阅读技巧
1.粗略阅读
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主题、形式、大意和结构,获取整体信息。
2.细读理解
详细阅读文章,注意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分析解读
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情感、主题等要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以上是初一语文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308d424482fb4daa58d4b5c.png)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二)第四部分: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第五部分: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3482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作为中学阶段的第一年,七年级是学生们接受语文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年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基础的语文知识点,才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语言意识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汇总,供大家参考。
一、词语1. 词语分类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叹词等十个小类别。
2.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和形近词同义词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反义词指意思相反的词;近义词指意思较为相近的词;形近词指拼音相近、形状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词。
3. 词语拼音和汉字学生们需要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并熟悉常用词语的拼音和汉字。
二、句子1. 句子成分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和补语等五个成分组成。
2. 句子种类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和叹问句等五种。
3. 句子结构了解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三种句子结构,并能够准确使用各种句子。
三、文章1. 文章结构文章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和署名等五部分组成。
2. 文章类型常见文章类型有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和描写文等四种。
3. 文字修辞技巧学生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文字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四、阅读1. 阅读策略合理运用先探读题、预习、带问阅读、精读等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力。
2. 常见阅读题型阅读理解题多种多样,如阅读填空、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在平时做题时需要认真思考,培养阅读思维。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同学学习语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读多写,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才能够真正提高语文水平。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67a01703d8ce2f01662306.png)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描写方法(五种):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f0e0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的辨析。
2. 词义理解:通过上下文及语境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3. 语法基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数词、量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4. 语句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概念。
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6. 古代文化:古诗词、成语、神话传说等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二、阅读理解1. 理解课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主题、情节等内容,把握作者的意图。
2. 信息获取:从文章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事实细节、人物特点、情感色彩等。
3. 探究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描写手法等,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
4. 阅读态度: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包括尊重作者、尊重作品、尊重阅读过程等。
三、写作技巧1. 段落写作:掌握段落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段落进行信息组织和逻辑表达。
2. 题材选择: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情境,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
3. 描述写作:掌握描写人物、场景、事件等的写作技巧。
4. 议论文写作:学习论述观点、提出论据、支持论据等议论文写作技巧。
5. 故事写作: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通过故事进行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
6. 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
7. 语言规范:培养书面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四、古代文化知识1. 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常见韵律,学习背诵经典诗词。
2. 成语故事:学习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3.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节日习俗、历史人物等。
4. 传统故事:学习中国传统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
5. 国学经典:了解《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著作,学习其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以上是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2)第1课.散步莫怀戚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960bb0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b.png)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包括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2.词的意义:字面意义和引申义。
3.同义、反义和近义词的辨析。
4.词性和词义的转化。
二、词语的构造与变化1.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和语素。
2.词的变化:词形变化、词义变化和词类变化。
三、句子的结构和成分1.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2.句子的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主谓一致。
3.高级句型:倒装句、强调句、感叹句、比较句和条件句。
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对比等。
2.修辞格: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借代等。
五、修辞方法和文体特点1.描述方法:描写、插叙和对话。
2.叙述方法:顺叙、倒叙和插叙。
3.议论方法:举例、比较和假设。
4.文体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六、作文基本要素和技巧1.作文要素:题目、中心思想、论点和结构。
2.作文技巧:立意、组织、表达和修辞。
七、修辞手法和修辞格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对比等。
2.修辞格: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借代等。
八、文学常识和修辞方法1.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2.文学常识: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名句等。
3.修辞方法:铺排、排比、夸张、增补等。
九、标点符号的运用1.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和引号的用法。
2.括号、破折号和顿号的用法。
十、阅读理解和写作1.阅读理解: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和主旨概括。
2.写作技巧: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的技巧、修辞手法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6f617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2.png)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古文观止、诸子百家- 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 现代文学- 诗歌:新诗、现代诗歌- 散文:现代散文、随笔- 小说:现代小说、网络小说3. 外国文学- 古典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悲剧- 近现代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二、语言知识1. 词汇- 词语的意义、用法- 成语、俗语、谚语2. 语法-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 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三、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 段落结构:主题句、支撑句、过渡句2. 阅读技巧- 略读、精读、扫读- 推理、判断、总结3. 文章类型-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写作技巧1. 文章构思- 主题明确、材料组织、结构安排2. 写作方法- 描述、叙述、议论、抒情3. 文章修改- 语言表达、逻辑结构、标点符号五、古诗文鉴赏1. 诗歌鉴赏-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对仗- 诗歌内容:意象、情感、哲理2. 文言文阅读- 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 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六、现代文阅读1. 文章主旨- 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态度2. 细节理解- 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3.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七、语言运用1. 口语表达- 语音、语调、语速- 表达清晰、连贯、得体2. 书面表达- 书信、报告、总结-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逻辑清晰3. 媒体语言- 新闻报道、广告文案、网络语言八、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文化- 节日、习俗、历史故事-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九、思维品质1. 批判性思维- 分析、评估、反思2. 创造性思维- 想象、联想、创新3. 合作与交流-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十、学习策略1.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 有效记忆、复习策略2. 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3. 自我评价- 定期自我检测、反思进步以上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基本归纳整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重要的子类别和关键点。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68b2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1.png)
2024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义辨析等。
2. 词类和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3. 词语搭配:合理搭配词语与短语,使语言更流畅。
4. 词语的构词法:词根、前缀、后缀等构词方法。
5. 词语的读音和拼写:常见字音和字形变化规律。
二、句子和语法知识点1. 句子成分的认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2.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 句子的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复杂句等。
4. 句子成分的搭配:合理安排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
5. 代词的使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的使用方法。
6.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用法。
7. 连词的使用:并列连词、从属连词等的用法。
8.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等。
三、阅读理解1. 阅读技巧:速读、略读和精读等。
2.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3. 阅读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4. 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事实。
5. 推理判断和归纳概括。
6.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7. 运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答案。
四、写作技巧1. 议论文写作基本结构:引言、议题陈述、论据分析、论证和结尾。
2. 写作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3. 语句的连贯性和衔接。
4. 表达观点和立场的技巧。
5. 描述人物和场景的方法与技巧。
6. 写作过程的规范与步骤。
7.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效果。
4. 一句多义:一个词语具有多个意义。
5. 反义修辞:把相反的意思放在一起,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6. 排比: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或句型,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有节奏感。
7. 修辞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8. 修辞描写: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使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bfb63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诗歌欣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并且句与句之间没有联系。
五言绝句多用于抒情、咏史等题材。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类似,每句七个字。
七言绝句多用于咏物、抒情等题材。
例如:凭高眺远水云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步入世外人能见,独属禅心人深忍。
3.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本古代文章选集,主要收录了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作家的作品。
通过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学习到古代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
二、文言文阅读1. 《古文观止》精读古文观止中的文言文作品,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材料之一。
通过精读这些文言文作品,可以提升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
通过学习文言实词,可以帮助初中生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词汇。
三、古代文学常识1.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的民间诗歌。
阅读《诗经》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表达。
2. 《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通过阅读《红楼梦》,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3. 《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人物为主线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群悍匪的英雄事迹。
阅读《水浒传》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命运。
四、写作技巧与方法1.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一种以阐述观点、辨析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文体。
在写议论文时,需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
2. 描写文写作描写文是通过文字描述人物、物体、场景等事物的形象和特点的一种文体。
在写描写文时,可以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效果。
五、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运用形象的意象来说明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过使用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联想联想是通过某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说明一种情感或思想的一种修辞手法。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二篇)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5696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6.png)
2024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一归纳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初一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开端,也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
以下是初一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文言文知识。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如古代汉语的特点、文言文的词语、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并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常见的表达方式以及常用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二、阅读理解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判断、推断等阅读技巧。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体裁,懂得理解并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三、修辞手法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初步了解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感知力,并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四、写作表达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一些基础写作技巧,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排列、修辞的运用等。
了解写作的要点,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组织有序、语言生动等。
五、词语运用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注重词语运用的能力培养。
积累词汇量,了解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
学习一些常用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和辨析。
掌握一些词语的用法和词义的辨析。
熟练运用一些常用词语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六、古诗文鉴赏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学习和鉴赏一些古代的优秀诗文,如唐诗、宋词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学习鉴赏诗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人的诗词之美。
七、古代文化常识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了解一些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常识。
如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了解古代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八、古代文学名著初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开始阅读一些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c0ba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1.png)
初一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础知识1.字词字音字形掌握课本后的生字表和词语表中的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例如“确凿(záo)”的“凿”、“倜傥(tìtǎng)”的读音;“尴尬”的字形等。
多音字,如“差(chā、chà、chāi、cī)”“行(xíng、háng)”等,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词语理解与运用积累并理解常见的词语,包括成语。
如“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现多用来指学习或工作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掌握词语的搭配,如“提高效率”“改善生活”等动宾搭配;“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等偏正搭配。
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例如“寂静”和“安静”(“寂静”程度比“安静”更深);“高大”与“矮小”等。
2.语法知识词性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词性。
例如“太阳”是名词,“跑”是动词,“美丽”是形容词等。
短语结构掌握并列短语(如“蓝天白云”)、偏正短语(如“伟大的祖国”)、动宾短语(如“热爱祖国”)、主谓短语(如“阳光灿烂”)、补充短语(如“跑得快”)等结构类型。
句子成分明确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谓语动词的对象)、定语(修饰名词的成分)、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成分)、补语(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
例如“(聪明的)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做(语文)作业”,“小明”是主语,“做”是谓语,“作业”是宾语,“聪明的”是定语,“在教室里”“认真地”是状语,“语文”也是定语。
病句类型与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使……”并用造成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二、文言文知识1.实词虚词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如“之”(作代词、助词、动词等用法)、“而”(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其”(作代词、语气词等)、“以”(作介词、连词等)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5623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a.png)
2024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____年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下面是____年初一语文课程中所学习和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结构:汉字由偏旁部首和字形构成。
2. 偏旁部首: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字词的意思。
3. 字形构造:汉字的字形构造包括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基本结构,理解字形构造有助于正确书写和认读汉字。
4. 汉字的结构类型:汉字可以根据结构形式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理解不同类型字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字义和记忆字形。
二、词语运用1. 词语的选择和搭配:根据语境和语义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2. 词义辨析:理解词语的多义和辨析,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词语的固定搭配等方式进行理解。
3. 词语的拼写和用法:掌握常用词语的正确拼写和用法,注意单词的单复数形式、时态、语态等变化。
三、句子结构和语法1. 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掌握句子成分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的时态和语态:掌握句子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规则和用法。
3. 修辞手法:认识和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语言更生动、有趣。
4. 语法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和变化规则。
四、阅读理解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2. 阅读材料的推理和判断: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推理和判断,判断事实和观点的真伪。
3. 阅读材料的归纳和概括: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和概括文章的要点和重点内容。
4. 阅读材料的细节理解:通过阅读材料,理解细节信息,抓住文章的细节内容和信息。
五、作文写作1. 作文的基本结构:作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要具备清晰的结构。
2. 作文的段落结构:作文主体部分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具有独立的主题和主旨。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071cc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5.png)
一、语文的基本概念
1.语文的定义和作用: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2.语文的性质: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两个方面。
3.语文的特点:语文具有发展性、多样性、标准性、使用性和创造性。
二、语言文字基础
1.语音:国际音标及其发音规则,字音、音节、声调等基本概念。
2.词汇:词的基本概念、词的分类、词义的辨析等。
3.语法: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修饰功能、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等。
三、词语的使用
1.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和用法。
2.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扩展用法,如衍生词、派生词等。
四、作文写作
1.写作的基本要素: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
2.写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作文的类型和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以上仅是对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大致归纳和总结,具体而言,还涉及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阅读理解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运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描写方法(五种: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环境描写(二种: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八、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九、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2、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4、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5、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6、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7、注: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十、其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二种抒情:1、直接抒情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由于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时的语言往往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1为抒发感情而选择某种形象(2针对形象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
(1借人物之口来抒情。
(2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连贯、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
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六种:①一般←到→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引用。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