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考试高频考点:《教育学》之9大德育原则

合集下载

德育原则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则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则知识点总结德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德育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原则。

下面将对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德育目标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和体质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德育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德树人原则这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以人为本原则这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德育和学业一体化原则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德育与学业教育相互促进和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4) 示范引导原则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通过教师和校友的言传身教、微言大义,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创设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5) 全员参与原则这是德育工作的必要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应当全校师生、家长、社会公众都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3. 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进行德育活动时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示范引导法示范引导法是通过教师和校友的言传身教、微言大义,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创设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是德育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他们认识到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内心愿意接受并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归纳记忆:第九章 德育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归纳记忆:第九章 德育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归纳记忆:第九章德育【本章考核目标】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途径的定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主要的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

2.理解:德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教学和实践活动是德育的主要途径;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3.掌握:德育的基本规律、主要原则和常用方法的要求。

【本章知识点结构】各知识点板块分述:知识点一: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德育的重要意义(1)是实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2)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3)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1.德育任务(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准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点和文明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水平2.德育内容知识点二: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中,存有着三方面的矛盾,分别是:1.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2.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其中,第二个矛盾是主要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升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动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知识点三:德育原则(具体参见本章知识点表格一)一、德育原则概述二、主要的德育原则1.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原则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知识点四: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一、德育途径1.德育途径的定义: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德育组织形式。

教师资格证笔试干货

教师资格证笔试干货

教师资格证笔试干货—德育的9个原则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广义: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狭义: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的影响。

小学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基础性)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奠基性)3、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学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二、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概念: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三、德育原则1. 方向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 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4.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德育9大原则

德育9大原则

德育9大原则
1.爱国主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增强国家意识,建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 社会主义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的统一、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

3. 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素养。

4. 知识体验: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5. 行为规范:建立学生的行为规范,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

6. 个人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能力。

7. 教育实践: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8. 师生互动:重视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9.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 -。

教师资格证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德育原则篇1:教师资格证德育原则教师资格证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基本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社会学习德育的根本原则。

(2)德育目标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重中之重)基本涵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涵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基本涵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涵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而德育原则作为指导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更是备受关注。

今天,我们将以德育原则中的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为主题,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原则,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

1. 爱人之初,性本善。

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爱是一种温暖,一种包容,一种善待,一个引导学生向善的力量。

2. 真亦真亦善,不偏不倚。

真是德育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真实地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3. 善善良美德,尊师重教。

善是德育的目标和归宿。

唯有培养学生的善良品格和美好情感,方能实现德育的价值。

4. 美容貌美丽,品德高尚。

美是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在美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高尚品德和良好修养。

5. 力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力是德育的动力和助推器。

唯有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

6. 忍宽容大度,忍让生长。

忍是德育的润泽和培养力。

只有在包容和谅解中,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7. 和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和是德育的环境和状态。

和睦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条件。

8. 诚真诚待人,诚信为本。

诚是德育的品质和准则。

只有在真诚待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坚实的品德。

9. 智知识渊博,智慧学识。

智是德育的素养和载体。

只有通过知识和智慧的积淀,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品德。

德育原则的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是德育工作的指导和核心。

通过爱、真、善、美、力、忍、和、诚、智这9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以这9个原则为准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修养,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1.个别差异原则:德育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进行,注重个别差异
的教育需求和潜能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德育需要针
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引导和培养。

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当从实践中来,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培养学
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活动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使其能够
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道德的重要性。

3.自主性原则:德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其能够
自觉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

德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价值观,而
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
德行为。

4.整体性原则:德育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与学科教育
相结合,与学校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程中,
而是应当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包括各种学科的教育和学校的管理。

5.活动性原则:德育应当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来进行,包括课堂教学
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通过活动的方式,学生能够参与
其中,积极思考和实践,从而增强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

6.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注重培
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

德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德育的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德育的原则

德育的原则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的原则这个知识点是重点,需要做全题型备考。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都会考查。

因此需要着重进行理解和记忆,下面将针对每一个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今天为同学们梳理这一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导向性原则1.基本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发展很可能背离德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因此,学习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1.基本涵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四、知行统一原则1.基本涵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九个德育原则口诀

九个德育原则口诀

九个德育原则口诀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导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男生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特岗教师考试,案例分析常考点之德育的九大原则

特岗教师考试,案例分析常考点之德育的九大原则

特岗教师考试,案例分析常考点之德育的九大原则2018特岗教师考试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你是不是还在为复习内容繁多,不知如何下手而发愁,下面优路教育为大家整理了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望大家认真查阅,考出好成绩!(一)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德育的首要原则。

(二)疏导原则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三)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就行德育。

(四)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善于组织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学生一同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且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七)疏导原则教育者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加强纪律约束,两者结合。

(八)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善于依靠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教育目的。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要求教育者协调多方教育力量,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关于优路:优路教育品牌主要从事教师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业务,包括:教师类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认证培训。

关于资料获取:点击【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习资料】或打开/jszg/注册优路教育学习账号,免费获取:①全套真题答案及解析②网络面授课程③免费视频公开课④冲刺考点预测⑤免费冲刺提分系列课程。

【新编】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德育原则

【新编】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德育原则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德育原则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揭示出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二)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

德育受制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学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学校德育必须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德育工作只有植根于实际,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德育工作要依此制定目标,使学生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德,并树立建设中国。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通过最新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 2019 年河北教招时间分布比较分散,全年都有招聘,笔试科目一般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德育这一章是教育学的高频考点之一,无论是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当中,都占有比较大的分值比例,出题形式一般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

在这一部分尤以德育原则为主要考察点,下面我们将就这一考察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产生帮助。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

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要求 (1)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2)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

(3)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

1 / 4二、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涵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而不能冒进。

2.要求 (1)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2)还要掌握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并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教育学常考知识点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常用的德育原则1. 导向性原则德育的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 疏导原则疏导原则包括疏通和引导,即进行德育时首先要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打通学生的思想,然后加强引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前苏联教育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②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与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①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③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德育原则必考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则必考知识点总结

德育原则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及内涵德育原则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和价值观培养的指导原理和准则。

它包括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规范。

德育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和关爱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国情为本。

德育工作要结合国家的具体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情感,注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3. 社会为本。

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遵纪守法、关心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4. 科学为本。

德育工作要遵循科学教育规律,注重德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5. 教师为本。

德育工作要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做品德楷模,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言传身迹,影响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行为规范。

6. 学生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

二、德育原则的重要性德育原则在教育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民长远。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是为了学生能担当社会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2. 为学生长远。

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至深,只有品德立身,方能成材。

德育原则的贯彻执行,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社会稳定。

一个道德风尚良好、人人守法的社会,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4. 领导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负有导向学生处世的责任,德育原则的贯彻是对这一责任的深刻体现。

三、德育原则的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族大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国际视野。

2. 道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3. 团队合作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精神文明教育。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

德育9大原则

德育9大原则

德育9大原则
1.尊重人性:德育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人性,不区分身份、性别、年龄等。

2. 培养自律:德育应该教育学生自律,自觉遵循规则和纪律。

3. 传递价值观:德育应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如诚信、正义、善良等。

4. 培养责任感: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5. 鼓励创新:德育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6. 激发团队精神:德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7. 促进身心健康:德育应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8.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9. 教育思想品德:德育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有品德的人。

- 1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六: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六: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六: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六: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考点1】德育的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大德育原则

9大德育原则

9大德育原则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品德、有素质、有文化的公民。

在实践中,德育要以一些原则为基础,这些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准则。

下面,我们将介绍9大德育原则。

一、以人为本德育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利益,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循序渐进德育的第二个原则是循序渐进。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逐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提高道德素质。

三、因材施教德育的第三个原则是因材施教。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德育教育。

四、示范引导德育的第四个原则是示范引导。

这意味着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教师需要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情感教育德育的第五个原则是情感教育。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和爱心,让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融合教育德育的第六个原则是融合教育。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获得道德教育。

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社会实践德育的第七个原则是社会实践。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整理版

教育学第九章重点整理版

第九章德育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①社会性。

②历史性。

③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考试高频考点:《教育学》之9大德育原则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戚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一、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二、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1.基本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一原则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
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同步训练】
1.颜回说:“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B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最符合下列哪个德育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3.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
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 C
4.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
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 )原则。

A.共产主义方向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因材施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 D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6.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B
五、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要同共产主义目标相联系。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3)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七、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九、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同步训练】
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C
2.德育中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答案:B
3.“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4.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D
5.在德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那就违背了( )原则。

A.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C.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答案:C
6.“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 )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